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格化管理在大學生管理中創新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網格化管理理論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它既保留了傳統管理模式的優勢,又融入了各種現代信息技術,主要特點是具備人性化、高效化,同時還具有較高精準度并兼具數字化,把該管理理論與高校學生的管理實踐相結合,能讓高校擁有更高的管理效率,同時又可緩解其思想政治工作壓力,讓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持續提高,又可保持科學性與針對性。在圍繞高校學生展開網格化管理實踐工作期間,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這一培養目標,根據實際問題適當地調整網格化管理模式。
一、選題依據
任何國家想要發展成為一個教育強國,就必須加快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2019年對外頒布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其中明確提及要盡快構建具有智能化特色的校園環境、統籌建設一體智能化的管理教育,提高服務水平。可見,在推動高校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引入各種信息技術,在針對學生的特性及需求展開精準且高效的管理模式,把大學生分成無數個網格單元,在構建以協調為前提的管理機制,進而提高學生管理服務水平。二、網格化管理在高校大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困境
(一)管理機制效率低下
不制定規矩,無法保持統一性。針對高校學生展開網格化管理時,信息技術作為關鍵因素確實很重要,但除此以外,還要注重思政教育的作用,構建與之相應的管理機制,著重圍繞在校大學生的行為舉止、思想意識,持續提高教育方法的創新性,如此方可使該管理模式的機制設置以及頂層設計盡可能地體現出該管理模式的優勢。但就實踐結果來看,目前還存在許多需要調整的地方。比如圍繞高校學生展開網格化管理時,并未構建數據共享機制,高校相關職能部門也未實現協同發展,甚至存在各自為政的情況,導致網格化管理無法收到理想效果。
(二)管理平臺問題突出
網格化管理的關鍵在于信息化管理,要推動網格化管理的發展,就必須構建科學化的管理平臺,將學生的學習狀況、到校率、教學服務科研甚至宿舍的管理等方面都要整合在該平臺中,讓輔導員充分了解各個學生的信息。但構建管理平臺時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共性問題,比如成本投入、平臺維護等,這些看是簡單的細節,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精力,加上信息技術更新速度很快,部分網格化管理平臺系統應用了一段時間之后就無法跟進科技發展的節奏。這時就要對系統進行更新,而對于大部分高校而言,由于資金匱乏,很難維持系統的維修與保養。
(三)管理人員素質偏低
展開網格化管理工作時,管理隊伍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變量。圍繞高校學生構建的網格化管理隊伍的成員可能來自各個領域,其信息素養及信息能力有明顯差距。但在職業身份認同及專業水平方面仍存在頗多問題,這些客觀因素嚴重影響了網格化的管理效率。據相關數據顯示,高校網格管理者普遍沒有樹立數據采集意識,其素質整合能力較弱,對數據的挖掘分析及處置能力更達不到標準水平。另外,在展開網格化管理工作期間,管理人員還必須學會防控突發事件、引導輿論,還要應對媒體,并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但上述幾項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
(四)管理數據應用不足
在展開大學生網格教育工作時,校方可構建一個具有網格化特性的管理平臺。讓大學生在應用該平臺期間,形成頗多結構化或半結構化,抑或非結構化的數據,這就需要通過大數據技術來挖掘并整合當中所隱藏的有效數據,再以此為基礎,展開精準的網格化管理。雖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求學生進出寢室時需要操作門禁系統,但有部分學生在操作期間出現了不刷卡、代刷卡或重復刷卡等情況,導致數據真實度大打折扣,部分高校的數據分析模型過于單一,沒有涵蓋所有和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數據,所以最終分析出來的結果根本無法在針對學生展開管理時發揮實踐、指導作用。
三、網格化管理在高校大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創新
(一)構建多元協同網格化管理機制
圍繞高校學生展開的管理工作,涉及與教務、團務、社團、后勤相關的管理人員,還包括就業黨務管理和學工管理,每一個內容的負責部門都不一樣,雖然做出了詳細分工,但就大學生發展的綜合角度而言,這依舊是一個有機的管理系統,所有管理模塊都不能相互隔離,要通過有機聯系的方式,提高綜合管理效率。要積極倡導多元合一的學生網絡化管理協同機制,使高校中的相關職能部門能夠圍繞學生管理構建,可用于相互溝通分享信息的多個網格,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實現上述目標的前提則是貫徹“重心下移、扁平化管理”。立足于系統論層面來說,運用大數據技術整合大學生于各個系統中的基礎數據,通過信息共享的方式對大學生展開綜合管理動態或精細管理。在管理流程方面,可堅持分級負責、分類處理原則,要求各個職能網格部門要合理地區分學生的管理數據,在保證真實性與細致性的同時,借助信息共享模式進行學生的網格化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二)打造功能集成網格化管理平臺
推行高校學生網格化管理模式的前提在于建設管理平臺要在保證覆蓋面的同時,構建涵蓋多元渠道,處置起來比較方便,又可以共享資源的科學平臺。一方面要切實落實不同級別學生網格點的實體建設,依照點對點的要求,盡量擴大網格化管理的覆蓋范圍;另一方面要加快該平臺的建設速度,并在采集或分析,抑或應用學生信息數據的時候將該平臺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讓網格管理者依據這些信息對學生展開科學管理。對此,高校要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及精力投入與網格化管理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當中,早日構建具有信息化特性的高校內部網絡,讓WiFi系統覆蓋各個領域,把所有和學生相關的管理事務都引進網絡或網格當中。在此前提下,才能借助大數據系統整合并挖掘學生的管理信息。
(三)建設一專多能的網格化管理隊伍
圍繞高校學生展開的網格化管理,是否能保持理想成效,與網格員有直接關系,如果網格員具有理想的信息素質、政治自覺、服務水平,其綜合素質、能力較強,管理效率自然有所提高。而站在高校的層面而言,必須盡快構建由班主任宿舍管理員、學生輔導員共同組成的網格員隊伍,并做好相關的培訓和選聘工作。進入選聘環節時,需優先考量所有網格員的學歷水平,是否養成了責任意識及服務意識,管理水平如何,能否處理突發信息并與其他成員溝通、協調等。把政治可靠又有較高責任心、學歷文化高且對學生比較有耐心的人員,選聘至網格員的管理團隊中,持續提高網格員團隊的專業度。展開培訓工作時,要在灌輸理論知識的同時展開實踐培訓,其關鍵在于了解高校學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看法及教學模式,采取各種方式掌握其思想動態,并發揮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時效性。
(四)創新數據支持網格化管理方法
圍繞高校學生展開網格化管理,是為了以德育人,讓人才的綜合素養得以提高,并保證較理想的人才培育質量,引導學生成長成才,給社會輸入更多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在展開相關管理實踐工作期間,要借助大數據技術挖掘并應用學生群體的行為信息,比如宿舍管理、網絡使用狀況等并針對學生的教育資助、心理狀況、獎罰細節等展開動態分析,讓每一個學生的數據都能整合成一份個性化數據,從而展開精準的思政教育。要主動引進具有現代化特色的信息技術,把手機定位、語音或人臉識別等技術作用到網格化管理工作中,以提高其數據的精準度進行主動研發,和高校學生管理要求相契合,又能滿足學生管理需求的網格化管理平臺,比如學生網絡監控平臺系統、建設學生事務大廳等,并通過不同系統的數據共享,使高校學生的網格化管理逐漸朝著常態化、智能化趨勢發展。
四、結語
圍繞高校學生展開管理服務這一項工作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必然會逐漸走向網格化,在針對高校學生展開網格化管理工作時,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人才培養導向,并根據目前存在的問題構建科學化的協調機制、建設管理平臺完成以上工作后篩選并培訓管理團隊,在管理期間持續融入創新精神,爭取早日形成能夠統一指導、分級負責,又可維持協調運轉、明確相關方責任的管理格局,并以此引導學生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胡成旭.網格化管理理論視角下高校網絡輿情管理理論探析[J].信息系統工程,2020(12):49-50.
[2]趙培.高校思想政治網格化長效育人模式探析[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4):85-87.
[3]解濮瑜.網格化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探討[J].公關世界,2020(20):98-99.
[4]許晶晶.高校安全網格化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0,32(19):222-224.
作者:吳晶晶 單位:常熟理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