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網格員消防安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 TU99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是全國公安消防部隊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46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社會消防安全管理創新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發展消防安全保障的需要。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就是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行政管理資源優勢,依托街道、鄉鎮和居(村)民委員會的行政職能,建立健全“大(鄉鎮街)、中(居村民委員會、社區及物業管理單位或火災高危區域)、小(樓院、村組、社會單位)”三級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組織,掛牌成立“消防辦公室”,通過開展“網格化”劃分、“網格化”達標、“網格化”排查、“網格化”宣傳推動等“網格化”管理工作,建立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長效機制,做到消防工作“處處有人抓、處處有人管”、搭建“全覆蓋、無盲區、網格化”消防管理網絡,有效解決公安消防部隊單打獨斗的局面,以網格的形式進一步落實鄉鎮(街)政府、居(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消防工作責任,夯實城鄉火災防控基礎,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真正進一步推進和實現消防工作的社會化。
一、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是一項科學、系統的工程,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迫在眉睫。
寶坻區是天津市北部的一個有農大區。區域面積1509平方公里,人口67萬多。轄24個鎮街、京津新城管委會1個、區屬工業開發區3個,26個公安派出所,756個行政村,消防安全重點單位333家,派出所監管單位上萬家。每年火警起數大約在1000起上下。近幾年,隨著全區經濟迅猛發展,城鎮化加快,城鄉面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防、滅火及搶險救援工作任務日趨繁重,消防監督警力有限,遠遠跟不上經濟迅猛發展的步伐,這種供需矛盾日趨顯現。新時期,按照管轄區域對消防安全工作進行網格劃分,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就是要落實政府各基層組織共同抓好消防工作。各級基層組織以“網格”的形式明確責任,在抓經濟的同時廣泛參與消防安全管理,即“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確保消防工作與經濟建設同步安排、同步發展,這對增強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責任感,緩解消防部隊緊張的工作壓力,提升轄區火災防控能力,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制約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達標工作的因素。
在寶坻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經過近半年的努力,全區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已經全面拉開,在24個鎮街、1個新城管委會和3個區屬工業園區管委會劃分了28個區屬“大網格”,并全部掛牌建立了“消防辦公室”,成立了組織機構。大網格內組建了中網格796個、小網格2600余個,按照標準各級網格開展了達標建設,基本上構建了全區消防安全管理組織網絡,有效提升了區域消防管理水平,強化了火災防控基礎,進一步維護了火災形勢的持續穩定,全民消防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但在實際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達標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各級網格存在底數劃分不準確、不詳細、達標管理等工作遲緩、不深入等問題;二是是鎮街、委局層面的大網格消防辦公室,存在個別思想重視不夠,主體責任意識不強的問題,影響了各級網格達標管理工作;三是落實農村、社區消防“四個一”建設存在資金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必要的消防設施、器材裝備無法落實;四是各級網格工作人員消防管理工作水平還不高,有關部門服務、推動、指導力度不夠;五是各級網格的管理員、巡邏員、宣傳員多是兼職,工作繁多,也一定影響了網格化管理達標等工作;六是還未出臺有效的各級網格達標管理考評獎懲激勵辦法。
三、強化“三大責任”落實“六項任務”深化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應用,努力提升地區防控火災能力。
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46號文件和國家五部局《關于街道鄉鎮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在全區鎮街(委局)、居(村)民委員會、社區物業管理單位以及樓院、村組、社會單位,自上而下廣泛開展大、中、小三級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達標工作,全面構建“無盲區、全覆蓋、網格化”的消防安全管理網絡。
(一)強化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三大責任”,依法構建消防安全管理網絡。一是強化各級人民政府責任。各級人民政府是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要把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綜合目標管理考評體系。區消防工作聯席會辦公室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職能,推動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要積極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社會團體、志愿者等社會資源,參與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和資源支持;要組織有關單位加強消防安全管理達標培訓,適時開展消防專項治理,提升全區抗御火災的能力。二是強化各有關部門責任。區安監、綜治、公安、消防等有關部門負責推動“大網格”開展消防安全管理達標工作。鎮街一級大網格消防辦公室要組織安監、綜治等有關部門推動本級的中、小網格開展消防安全管理達標工作。并做好各級網格達標管理考評獎懲工作,落實消防工作的主體責任。三是強化社會單位責任。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作為“小網格”的基本組成單元,結合“四個能力”建設和“戶籍化”管理,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演練,配備消防設施、器材、消防安全標志并保證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定期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教育,確保本單位的消防安全。
(二)落實“六項任務”,大力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應用。一是落實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各級政府要落實消防規劃,組織有關部門加強三級網格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維護管理,對不能滿足防火和滅火應急救援需要的,及時增減、改建、配置或進行技術改造。二是落實各網格常態化消防安全排查。“大網格”要每月組織開展1次有針對性的消防安全檢查;“中網格”要每周組織“兩委”成員,對居民小區、村組、單位開展1次全面排查;“小網格”要組織巡防隊員、物業管理人員、保安、社會單位管理人員及消防管理員和消防宣傳員結合崗位職責,每天開展1次防火檢查巡查。三是落實派駐重點行業和鄉鎮、街道現役消防特派員制度。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委派現役特派員,深入鎮、街指導落實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參加鎮、街道綜治辦(安監辦或消防辦)工作例會,組織召集大、中、小網格負責人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指導建立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組織各級網格負責人和骨干開展培訓。督導社會單位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三開展“全民消防行動日”活動。公安派出所依法開展消防監督工作,指導社區、農村制定防火公約,適時組織開展消防檢查、防火清整、入戶宣傳。消防特派員要深入公安派出所、街道、社區和農村搞好調查研究,積極探索推進消防安全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四是落實重點區域、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對消防安全重點地區勞動密集的服裝、沙發產業地區、自由集貿市場、“三合一”場所等薄弱環節,要結合城鎮改造,集中解決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問題,全面改善城鄉消防安全環境。五是落實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大力開展政府專職消防隊建設;設有治安巡防隊的村莊、社區要配備必要的消防裝備器材,建立治消、保消合一的治安聯防消防隊;其他村莊、社區、單位要建立群眾參加的志愿消防隊。六是落實經常性消防宣傳教育。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八部門頒布的《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綱要》,繼續深化消防宣傳“五進”活動,在主流媒體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提示性宣傳、火災案例警示教育等活動,創造“人人參與、人人關注”消防的良好氛圍。
總之,充分依靠基層政府和社會組織,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堅持專群結合、群防群治,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通過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將進一步提升區域防控火災能力,也為消防部隊進一步做好防、滅火和搶險救援工作提供支撐,消防工作必將加快步入社會化、現代化管理進程,并更好的為廣大群眾安居樂業、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科學發展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國發〔2012〕46號)
2、中央綜治辦、公安部、民政部、工商總局、安監總局五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街道鄉鎮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的指導意見》(公通字〔2012〕28號)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精神為指導,進一步落實社區、各村及有關部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職責,健全社會化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全面落實社會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督、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安全工作格局,為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工作標準。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轄區科學合理劃分為若干網格狀單元,制定完善消防安全部門聯動、聯戶聯防和考評獎懲等工作機制,在全鎮建立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長效機制,努力實現消防監管“全覆蓋、無盲區”,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
(三)工作目標。通過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推動街道、鎮和社區、行政村達到消防組織機構健全、消防專兼職人員明確、消防工作人員業務熟練、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完善、消防檔案資料齊全、消防巡查檢查制度落實、消防宣傳教育氛圍濃厚的工作目標。
(四)組織機構。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成立__鎮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人員略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安辦,曹先佑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全鎮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實施的整體協調、組織、指導工作。
實施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堅持“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建立三級網格管理機制。
以鎮為單元劃分“大網格”。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主要責任人。綜治辦、__河派出所、等部門負責人和村(社區)、轄區重點單位等負責人組成的消防安全領導小組,建立“劃片、分包、定人”的責任制以及火災隱患排查、整改、督辦和消防工作逐級匯報機制,建立消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形勢研判和火災隱患排查整治。
以村(社區)為單元劃分“中網格”。以村委會和居委會為消防安全自制管理主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主任是網格中消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網格消防安全管理全面負責;村(社區)“兩委”委員應確定1至2名消防專兼職管理人員:
人員略
消防專兼職管理人員具體負責本級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日常工作,開展經常性消防安全檢查、消防宣傳教育和滅火疏散逃生演練,負責組織撲救初起火災。同時要建立完善各類單位、場所、居住小區、農村院落等消防安全基礎臺賬,并定期向鎮政府報告轄區消防安全情況。
以街道、村組為單元劃分“小網格”。要確定由街道主任、委員、村組長等組成的消防安全聯格員,居民樓院、村組要建立由村組負責人牽頭的群眾性消防安全志愿組織,組織制定防火公約,在居民群眾中確定消防管理員和消防宣傳員,實行“多戶聯防、區域聯防”,開展消防安全自我檢查、自我宣傳、自我管理等群防群治工作。
(一)落實政府及有關部門責任。鎮消防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職能,建立完善消防工作部門聯合監管機制。__河派出所、工商所、民政、鎮安辦要將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與其他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建立完善聯席會議、信息互通、聯合執法等工作機制。__河派出所要依法落實消防監督工作職責,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加強對基層消防工作網格化建設的督促指導;社區要將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納入社區建設規劃和考核評價體系;工商所要依法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消防產品行為,要將消防安全作為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登記的重要審查內容,對《消防法》等法律法規規定需經公安消防部門出具消防安全意見的,必須憑消防部門出具的同意意見,方可辦理登記;鎮安辦要將消防工作
納入安全生產工作范疇,作為安全創建考核評定的重要因素。(二)落實基層有關監管部門責任。派出所要切實將消防安全工作納入社區、農村警務工作,依法開展日常消防監督檢查和消防宣傳教育。民政辦要將居(村)民委員會建設、社區建設和減災、救災等工作與消防工作有機結合,督促基層政權組織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工商所要結合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協助配合公安消防部門和公安派出所,加強對本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消防安全狀況的監督檢查;鎮安辦要結合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發現火災隱患,能當場整改的要督促整改,不能當場整改的要及時通報__河派出所。
(三)落實社會單位、場所責任。網格中的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全面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開展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撲救初起火災能力、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傳教育能力)建設達標創建活動;沿街門店、家庭式作坊等小場所、小單位要結合實際開展防火檢查巡查和消防教育培訓工作,確保員工到“一懂三會”(懂本單位火災危險性,會報火警、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火場逃生自救)的要求。
(一)開展常態化消防安全檢查、巡查。鎮政府每季度組織鎮安辦、派出所、民政辦、工商所等部門開展有針對性的消防安全檢查,火災多發季節、重大節假日期間和農業收獲季節要加強防火檢查;各村(社區)社每月要組織居委會、村委會成員,對居民小區(樓院)、轄區單位、沿街門店、家庭式作坊等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巡防隊員物業管理人員、保安、社會單位管理人員要結合崗位職責,開展日常防火檢查巡查。對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要及時督促整改,難以整改的要做好登記并及時移交公安派出所或公安消防部門依法處理。
(二)開展滅火應急演練。推行巡防消防一體化和“保消合一”模式,各級網格要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街道、鎮要依托鎮干部、民兵等,建立一定規模的滅火應急救援隊伍;社區和行政村要以居委會、村委會干部為主,組建志愿滅火應急救援隊伍;街區、居民小區、村組、社會單位要充分整合社會單位保安人員、消防志愿者,組建志愿消防隊伍;各級網格要制定完善火災應急處置預案,定期開展滅火應急演練,確保一旦出現險情,能快速有效處置。
(三)開展經常性消防宣傳教育。要深入貫徹落實《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綱要》,繼續深化消防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活動,每個網格要制作一批固定消防圖版、張貼一批防火標語通告、懸掛一批消防宣傳條幅、發放一批消防宣傳資料。特別是在邊遠地區、高山住戶,更要加強群眾消防宣傳教育。
(四)開展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實行“戶籍化”管理。派出所要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對網格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加強監管,建立消防安全“戶籍化”管理檔案,督促單位落實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落實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和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自我評估報告備案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實施動態管理。
(五)完善消防工作檔案資料。各級網格要建立完善消防工作檔案資料,具體包括轄區《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區域圖》,與責任片區或轄區社會單位簽訂的消防安全責任書,轄區各類單位、場所、居住小區、農村院落等消防安全基礎臺賬,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臺賬(包括日常消防檢查記錄、巡防巡查記錄,隱患處置記錄,隱患移交記錄,火災撲救記錄等),消防宣傳培訓資料,應急處置預案等。
(一)加強人員培訓。公安消防機構要組織專業技術骨干力量,定期對社區村社消防專兼職管理人員、派出所及民警,社區(村)“兩委”成員等“三級網格”相關責任人、管理人、聯格員分批分類開展培訓,全面提升網格管理人員的消防業務水平,指導開展隱患排查整治,確保相關人員熟練掌握消防網格化管理的內容和消防業務基本知識。
(二)實施督導考評。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考核評價機制,制訂基層消防網格化管理工作督導考評方案,明確督導考評的形式、內容和獎懲,督促基層防控力量履行工作職責,落實工作措施,充分調動和激勵基層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確保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取得實效,推動基層消防工作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切實把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納入工作計劃,放在重要位置,強化領導,細化措施,全面推進,協調發展。
(二)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各地要成立實施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的領導小組,按照方案確定的工作計劃、任務和目標,各相關部門、社會單位、行政村、社區要逐級簽訂責任書,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具體人員,做到定任務、定時限、定標準,逐條逐項落實工作責任。
自2月16日我市召開消防安全網格化工作會議之后,我鎮按照會議的安排部署,迅速行動,認真落實。現將我鎮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目前,我鎮轄區內共有各類生產經營單位500余家,重點監管單位219家。其中學校14家,網吧4家,休閑娛樂場所6家,超市百雜21家,其他174家。安全監管對象種類繁多,任務繁重。今年以來,我鎮始終把消防安全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以夯實基層基礎工作為重點,以落實安全監管主體責任為抓手,堅持推進消防安全“三分六定”網格化管理模式。
我鎮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為加快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我鎮成立了網格化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任組長,副鎮長***、司法所長***、綜治辦專職副主任***、穩定辦專職副主任***為副組長,派出所、安監所、工商所、群工辦負責人及各村支部書記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消防中隊,由鎮消防中隊長***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鎮轄區的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
具體職責分工是:
(一)**鎮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轄區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為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
(二)**鎮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的組織協調工作,具體指導各村的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
(三)鎮其他班子成員為分管責任區的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
(四)各村村委主任為所在村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二、分解任務,細化內容
在摸底調查的基礎上,按照健全消防安全網格化監管體系、完善消防安全監管運行機制的總體要求,出臺實施方案,收集相關信息,劃分各級網絡,對事故隱患、重大危險源等問題進行排查登記,建立臺賬和檔案,確定各級網絡、各個責任區職責。通過建立三級網絡,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安全監管網絡,把網格化管理科學涵蓋到整個轄區,力爭實現“無縫隙、無缺口”的消防安全監管格局。
(一)分層分級建立責任區。以鎮政府為單位建立一級大網格;以24個行政村為單位建立24個中級中網格;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建立200個三級小網格。
(二)落實責任區包片領導。一級大網格明確1名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領導,設置5名專職安檢人員;二級中網格按照分工包片到各村,并明確主要負責人,成立消防安全領導小組,設置1名消防安全管理員;三級小網格由各村按照分工包片到各村民小組,各組明確主要負責人。
(三)明確各級責任區職責
召開了各村支部書記、安全員、各相關站辦所負責人會議,宣讀了告成鎮消防安全網格化工作實施方案,簽訂了消防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了三級網格的工作職責。要求各村、各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安全檢查,強化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監督隱患單位落實整改措施,全面抓好責任區內的消防安全工作。
三、完善制度,強化落實
為規范我鎮的消防安全管理,推動網格化隱患排查工作,建立了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實行檢查巡查制度。各級網格分包領導每月至少組織檢查一次;各村支部書記、安全員每周至少檢查小網格消防安全工作一次;巡消防隊員每天開展日常消防安全檢查。
(二)實行層級負責制度。按照屬地管理、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方式,實行專人專管制度,層層簽訂責任書。
(三)堅持宣傳培訓制度。鎮消防中隊每月5日組織各村支部書記、安全員及相關部門主管消防安全的負責人進行培訓。并通過彩頁、宣傳欄、櫥窗、安全警示牌等形式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宣傳。
(四)堅持聯席會議制度。每兩個月由鎮消防安全網格化領導小組組織工商所、派出所、綜治辦、安監辦、消防中隊負責人召開聯席會議,通報轄區消防安全工作形勢,分析當前突出問題,研究部署下階段工作。
(五)實行督辦移交制度。在日常消防安全檢查中,對不能立即整改的嚴重火災隱患,由鎮消防安全領導小組移交市公安局消防大隊。
(六)實行網上監管制度和獎懲問責制度。按照登封市消防安全網格化工作要求,認真落實網上監管和獎懲問責制度,對隱患排查工作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實行責任追究。
四、形成合力,齊抓共管
農村地區與消防站的距離較遠,且無任何消防裝置和設施,一旦發生火災,只能望火興嘆;部分農村內的道路較窄,加之有些居民為了拓寬自家的居住面積隨意搭棚甚至自建圍墻,進而為消防車的進入增加了阻礙;由于基層政府、機構(鄉鎮政府、村委會和派出所等)對消防工作的認識不足,沒有主動熟悉消防監督業務,對火災防范缺乏主動性,導致農村消防工作存在“有部署、無實施”的局面,無法有效消除火災隱患。
2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模式
2.1優勢和作用“網格化”管理是指依托地理屬性,將所在地劃分為多個網格單元,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對各個網絡單元進行優化協調,充分掌握各網格的信息和動態,并達成網格間的信息共享,從而完成資源的優化配置。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就是將所在轄區劃分為多個網格,網格內的建筑物、場所和居民為管理對象,公職人員和志愿者等對相應的對象進行監督管理。相比于傳統消防安全管理模式而言,“網格化”管理具備積極、主動的特點,可消除盲目性和流動性,可做到快速、自主地發現并及時解決問題,呈現出管理數字化、完善化,能有效實現消防安全信息的快速采集和傳遞等。該模式的作用具體表現為以下3點。
2.1.1建立公平、公正的安全責任體系對轄區進行網格化劃分后,根據網格大小、警力資源和當地管理監督資源配置的情況,對人員進行合理分工,實行捆綁式管理和“一人一責任區”制度;明確任務,做到責任到人,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創建一系列公平、公正、科學的消防監督管理績效評估體系,并對轄區內的消防管理監督工作進行全面覆蓋。
2.1.2提高監督水平,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在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監督管理體系的約束下,全體消防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迸發,能夠及時發現、查處火災隱患。同時,警務區管理平臺可對各網格信息進行準確、及時的判斷,全面掌握所在轄區內的火災情況,實現信息由靜態到動態的轉變,及時向外界轄區內的火災預警信息,為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科學制訂消防安全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從而大大提高了轄區內的動態化消防安全管理監督水平。
2.1.3推進消防工作社會化發展進程消防工作社會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建立政府負責、行業管理、公安監督、法人負責、全民參與的消防管理監督機制,才能構建全面、周密的消防社會工作網絡體系,才能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農村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正是通過構建政府、消防監督機構和社會成員單位三個層面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并依法規范各個層面的消防安全行為,強化每個消防安全主體的責任意識,從而形成“上下合力、群防群治”的消防管理監督社會化的新格局。
2.2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具體分為以下3方面的內容:①轄區“網格化”后,責任人每月對責任區進行2次消防安全檢查,要對所有住宅、公共場所進行防火排查并填寫排查表,對于檢查中發現的消防違法違章行為,要拍照留存,做好排查記錄,責令相關人員完成整改并做好監督。對于拒不整改的隱患場所,應建立檔案,并適時交與當地派出所處理。②每一季度對轄區內從事消防安全工作的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維護,并由責任人做好維護記錄;在轄區內的學校、商店和村委會等固定地點定期舉辦多種形式的防火宣傳活動和應急預案演練,切實提高農村居民的火災防范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③鎮辦事處、村委會每月要組織召開領導小組聯席會,及時通報檢查監督情況,對重大隱患且責令不改的場所要及時上報區政府,并將責任人移交共安派出所依法處理。
3結束語
一、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進一步明確各單位和各社區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和工作內容,全面落實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健全消防安全管理體系,有效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重點區域、重點單位的消防安全監管。對城區消防安全重點地區及城鄉結合部、城市老街區、城中村、出租屋等薄弱環節,各社區要結合小區改造,集中解決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問題,全面改善城鄉消防安全環境;利用城市街道、居民小區、社會單位視頻監控系統,將消防安全納入監控范圍,實現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消防安全的實時監控和動態管理。堅持常態化整治與周期性治理相結合,各單位和各社區要適時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對發現的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堅決依法督促整改,檢查發現重大火災隱患,要及時匯總報送上級部門,并協調督辦,限期消除。深化重點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推動落實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備案申報、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和消防安全自我評估“三項制度”。推動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單位、高層等火災高危單位參加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二)開展網格化檢查排查。各社區、各工作點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單位要按照“一崗雙責”要求,成立消防安全管理網格化檢查排查小組,把片區消防安全責任分解落實到班子領導成員、社區干部、片區責任人和派出所下片民警及社區“兩委”成員,實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和一格多員管理。各社區要每月組織開展一次有針對性的消防安全檢查,及時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各社區要每周組織“兩委”等有關人員,對居民小區、轄區單位開展一次日常消防安全檢查;物業管理人員、社會單位管理人員、消防督導員、消防管理員和消防宣傳員以及單位內部無定點定位、從事一般性巡防工作的保安、巡防隊員要結合崗位職責,每天開展防火檢查巡查。對城區、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的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各社區要積極參與,全面排查。對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要及時督促整改,對難以整改的要做好登記并及時移交城區消防安全領導小組依法處理。
(三)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要建立健全專職消防隊和志愿消防隊建設,保證每個社區有一支志愿消防隊,火災高危單位有一支“有人員、有器材、有組織”的志愿消防隊。廣泛發展群眾性消防志愿組織,鼓勵社會單位和個人積極投身消防公益事業,拓展基層消防力量覆蓋面。
(四)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維護管理,對不能滿足防火和滅火應急救援需要的,及時增建、改建、配置或進行技術改造。要編制并實施消防規劃,將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結合村莊整治和人居環境改造,建設消防水源,打通消防通道,拓寬防火間距,提高建筑耐火等級,增強抗御火災能力。要設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點,配足配齊滅火器材,滿足撲救初起火災的需要。
(五)開展經常性消防宣傳教育。各社區、重點單位至少應設置一處固定消防宣傳陣地并定期更新宣傳內容,每季度要依托社區服務中心、文化室、建設消防教育體驗活動室,定期組織居民群眾參加消防教育和滅火逃生體驗。消防中隊要定期組織對專職志愿消防員、巡防隊員、保安、社區“兩委”成員、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負責人進行培訓,提高消防管理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長效機制。各單位、各社區要高度重視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將其作為解決失控漏管,維護火災形勢穩定的重要舉措,在城區的統一領導下,由公安派出所監管,安監部門綜合協調監督,各單位、各社區、各有關部門具體落實。要堅持抓眼前與長遠管理相結合,在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長效機制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健全火災隱患排查、消防宣傳教育、部門聯動、聯戶聯防、考評獎懲等工作機制,推動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