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貿市場監管工作要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上半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完成6.44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52.3%,新增外貿企業2家,培育限上商務企業3戶。主要工作表現在:
(一)商務組織機構成功建立。為了進一步理順工作關系,實行歸口管理,經過市縣相關部門的支持與我們的努力,縣商務局于5月28日成功掛牌,與縣經合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為開展商務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消滅外資外貿空白歷史。今年以來,我們積極配合幫助縣域有資質、有實力、符合申報外資外貿條件的企業,赴省市主管部門幫助辦理審批手續。目前,永楊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百瑞源農林牧發展有限公司已經成功獲批,正在征地和廠房建設等前期工作。東宇礦業公司是我縣的外資企業,目前正在等待外資企業進入資金安全證書的批復,預計7月底前獲批,預計年內消滅外資空白。
(三)項目申報取得新突破。今年我們提前收集資料,充實完善項目儲備冊,共收集儲備項目42個,為向上申報項目打下堅實基礎。5月初,根據文件要求,申報2012年農產品現代流通項目7個,分別是五郎坪農貿市場建設項目、徐家坪鎮農貿市場建設項目、何家巖農貿市場建設項目、縣黑河自然園烏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體系建設項目、縣黑珍珠烏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體系建設項目、東林大櫻桃種植合作社鮮活農產品冷鏈配送及倉儲項目及縣龍佳養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畜禽屠宰加工廠項目,現已通過省市初審,項目的實施將會加強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現代化農產品流通鏈條,促使農產品走向品牌化和標準化。
(四)重點項目建設步伐加快。今年我縣重點商務項目6個,截至目前,3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并取得實質性進展。分別是信友公司19層的商業大廈建設項目已經投資1500萬元,完成了征地、三通一平及項目設計;龍佳公司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續建項目已完成投資4800萬元,完善了智能溫室、大型沼氣池、飼料加工,建成了豬、兔肉精加工廠、有機肥廠及水產養殖;向陽商貿公司的特色農副產品及中藥飲片加工技改擴建項目已完成投資4500萬元,建成了GMP車間,采購了必要的設備,已基本建成任務。其余3個項目正在做前期準備工作,預計年內均能開工建設,完成全年重點項目建設任務。同時,興州國際大酒店投入試運營,明冠食品飲料公司、金山林貿公司等龍頭加工企業分別實施了產品升級、改造和擴大規模等建設,為商務經濟快速增長貢獻了力量。
(五)積極促成東關新市場投入運營。東關立體綜合市場是2010年開工建設項目,并于2011年11月23日順利通過省市重點項目組檢查驗收,于2012年3月功能設施完善,具備了營業條件,為了徹底改善縣城農貿市場環境,早日使新市場投入運營,縣政府于3月初決定對東關農貿市場實施整體搬遷,成立了市場遷移領導小組,下設了辦公室,組成了四個工作組,全力開展市場遷移工作。為此,責令我局牽頭,住建局、工商局、藥監局、衛生局等部門配合,于8月底前全面實施搬遷。經過2個多月的努力,5月29日,東關立體綜合市場(東盛市場)一樓蔬菜、肉類市場已開始運營,目前,正在建設飲食一條街和二樓裝修工程,預計年內新市場全面運營,老市場徹底拆除,全縣市場環境大為改善。
(六)商務促銷活動成效顯著。4月28日,我局牽頭組織開展以“誠信興商、放心消費”為主題的“五.一”消費月暨家電下鄉產品聯展活動,縣域17家重點商務企業和11家家電下鄉備案網點參與并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促銷和聯展活動,各參與企業實際銷售額比上月增長21%,實際讓利金額達14.1萬元,做到了企業真心讓利,消費者放心、滿意消費。
(七)民生工程穩步實施。繼續加大家電下鄉、“萬村千鄉”和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的跟蹤服務、業務指導和日常監管力度。1-6月份,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7181(臺、件),銷售額為1636萬元,補貼6880臺、資金182萬元;組織實施了再生資源回收網點19家;根據《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信息化改造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現已選定縣接官亭鎮接官亭勉縣新世紀商城加盟店為首批試點,各項工作已部署完畢,等待7月上旬市商務局的組織驗收。
(八)監管職能充分發揮。一是加大屠宰廠的監管工作。強化屠宰廠日常管理工作,不定期檢查屠宰廠管理情況,督促屠宰廠做好檢疫、檢驗、購銷臺賬、衛生保潔、無害化處理等各項工作;春節期間匯同縣農業局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市場肉品巡查監管工作,保證了肉品市場秩序和肉品品質安全。同時,加大執法力度檢查市場、屠宰場18次出動執法人員60人次,從源頭上杜絕病害豬肉流入市場,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截止6月底累計屠宰生豬4780頭,為全縣人民提供鮮豬肉400余噸。二是積極開展酒類專賣管理工作。根據《酒類流通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從開展酒類流通備案登記工作及《酒類流通隨附單》使用入手,建立酒類商品溯源制度,從源頭上控制假冒偽劣酒進入我縣市場,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目前共完成網上備案236家,經營戶領取使用隨附單16本,檢查指導經營戶160余戶,未發生一起酒類食品安全事故。3月中旬,我局抽調人員對全縣酒類經營商戶進行了一次突擊大檢查,此次檢查中警告處理11戶,下發整改通知單19戶,暫扣無證酒18瓶,有效凈化了酒類市場。三是繭絲綢工作正常規范開展。首先加強了對繭絲綢企業的跟蹤服務,根據文件及文件要求,對我縣鮮繭經營者持有的《省鮮繭收購資格證書》進行了換發,進一步規范了蠶繭收購秩序。并根據文件要求,聯系企業做好2012年度省繭絲綢行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四是做好我縣樣本監測企業的監測工作。按市商務局相關要求,對樣本監測企業進行不定期檢查,并認真分析日報表、周報表、月報表、年報表等相關材料,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并按時準確上報旬報表、月報表、季報表,為上級正確決策提供第一手信息。
(九)商務網站建設逐步規范。一是維護管理商務之窗網站。結合我局重點工作和階段性宣傳需要,及時上報信息。除此之外凡是與我縣經濟、政治、民生息息相關的素材均報送到網站上,活躍商務之窗網站,擴大商務的影響力。二是4月份,我縣開通建立了省商務預報網站,我局落實專人負責網站管理、信息等相關工作,及時上傳信息,擴大對外宣傳。上半年,共上傳信息35條。
(十)安全生產常抓不懈。今年以來,我們始終把商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作為頭等大事抓好、抓實。年初分別與各商貿企業逐一簽訂了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層層落實了責任,強化了思想認識。同時,上半年組織工作組,會同縣安委會集中對全縣商務企業進行了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重點檢查消防設施、安全通道等可能引發重大安全事故的設施設備,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及時治理完善,排除了隱患,并修改完善了安全應急預案,確保了商務企業安全生產、規范經營,做到安全檢查不留隱患、不漏死角。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
上半年商務工作總體運行良好,但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上半年我縣商務經濟平穩增長,但增長速度和幅度偏小,確保年度目標任務完成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培育限上商務企業上步伐緩慢,由于申報程序復雜、手續繁瑣,加之商務企業不夠積極主動,導致不能及時將今年發展較快、效益好的商務企業納入統計樣本,不能很好地為完成任務提供支持。二是外資外貿工作發展滯后。今年,雖然成功獲批了兩家外貿企業,但兩家外貿企業至今沒有開展業務,進出口貿易額還未實現零突破,不但沒有產生經濟效益,同時也丟掉了省市外資外貿項目扶持的機會。三是人員培訓力度不夠。在人員培訓上雖然我們年初有計劃和安排,但培訓范圍和力度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努力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效能、高水平的商務隊伍。
三、下半年工作要點
1、繼續加強對東關農貿市場遷移的指導、督促和落實工作,確保7月底新市場全面投入運營,8月底老市場全面拆除,徹底改善縣城城市環境和消費環境。
2、加強宏觀引導,促進消費增長。一是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建立縣域餐飲協會,打造地方名優小吃、名優菜點。二是大力繁榮節日市場,發展假日經濟,引導企業利用節假日開展促銷活動,推動社會消費。三是充分掌握農業生物生態資源和文化旅游資源,著力培育消費市場的新亮點。四是進一步培育限上企業,擴大我縣消費品市場規模。
3、加快項目建設,完善農村市場網絡。繼續抓好項目的落實工作,努力抓好已建成的農貿市場早日投入使用,幫助爭取資金扶持。同時加快步伐對規劃實施的五郎坪集貿市場建設步伐,確保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4、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重點圍繞食品安全,繼續抓好生豬屠宰、酒類、蠶絲、食鹽、煤炭和成品油等重要商品的流通管理,繼續強化家電下鄉、“萬村千鄉”、廢舊物資回收等監管力度,不斷提高行業服務水平。
今天,市政府在這里召開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目的是總結20*年度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部署2009年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任務。剛才張錦銘市長與有關鄉鎮(街道)和職能部門負責人簽定了《2009年度食品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希望各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要按照《2009年度食品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的要求,認真抓好各項工作。大會同時對20*年度的先進集體、個人和企業作了表彰,在此表示祝賀!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20*年度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回顧
20*年是全市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一年。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長辦公會議多次專題研究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就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做出批示,帶隊實地檢查,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市人大、市政協也把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為全年重點監督內容組織調研視察。一年來,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政府關于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堅持以人為本,依法加強監管,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穩中趨好。20*年,全市沒有發生一起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沒有發生一起輸出性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沒有發生一起食品藥品安全負面報道。
回顧20*年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極開展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市)活動
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孔春浩同志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召開創建工作動員大會,出臺了《*市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同時,市委、市政府還把創建工作列入考核目標,進行跟蹤考核,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共同推動這項工作。具體做到三個抓:一是抓隊伍,重協調,確保“五個到位”。即思想認識到位、組織保障到位、責任落實到位、資金保障到位、氛圍營造到位,進一步完善責任機制;二是抓特色,促規范,著力“五個深化”。即深化食品安全特色整治工作、深化食品安全抽樣監測工作、深化農村監管隊伍網絡建設、深化食品安全應急處置體系、深化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三是抓宣傳,強意識。借助“五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提高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即信息網站廣覆蓋、問卷調查上街頭、執法活動上電視、資料小冊進學校、講座課程進社區,積極構筑食品安全防線。
目前創建工作已經進入總結提高和臺帳資料收集整理階段,準備迎接省里考核驗收。
(二)切實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
一是整合檢測資源,加大檢測投入,建立以“一個中心,五個統一”為核心內容的檢驗檢測體系。形成定量檢測集中統一,定性檢測各環節分兵把守的格局。其主要內容是,市政府投入355萬元建立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增掛*市初級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的牌子,實行兩塊牌子一副班子管理,機構為全額事業單位。運作實行五個統一,即:統一制訂抽檢計劃,統一檢驗檢測,統一檢測項目標準,統一匯總檢測結果,統一信息報告和。
二是不斷完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建立健全了“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市政府與各鄉鎮(街道)和相關職能部門簽訂了《食品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對各鄉鎮(街道)常規工作的考核。同時,根據上級的要求和部署,多次召開各級各類會議,及時研究解決食品安全各環節存在的實際問題。下發《20*年*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點的通知》,《*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總體實施方案》,《*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市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進一步明確了食品安全各監管部門的責任。
三是信用體系建設得到加強。對照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創建標準,在生產、流通、餐飲、保健品四大行業共34家企業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21家企業被*市食安委授予“食品安全信用優秀單位”。
四是應急體系應對有效。進一步完善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操作手冊》,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主要監管部門及鄉鎮(街道)食品安全人員培訓,使應急體系進一步延伸到重點鄉鎮(街道)、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去年12月,我市舉行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實戰檢驗和提高了我市食品安全相關部門的應急處理反應能力、現場處理救治水平,確保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能科學、規范、及時地調查處理和救治。
五是信息管理體系不斷加強。開通了*市食品安全網,建立了《*市食品安全信息報送制度》、《*市食品安全信息工作考核辦法》,基本構建了*市食品安全信息統一平臺、互動平臺和服務平臺。
(三)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有序開展
根據省、*市的統一部署,下發《*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全面啟動了專項整治的第一階段工作,這階段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廣泛宣傳,發動群眾參與專項整治行動,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企業開展自查自糾。二是摸清家底,掌握情況。三是進行針對性檢測,發現問題進行查處。
(四)各環節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不斷強化
1.在食用農產品監管方面。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的快速定性檢測力度,共抽樣檢測蘆筍、青菜、蘿卜等農產品17956批次,檢測合格17936批次,合格率為99.89%;組織開展春、夏、秋季三次集中執法行動,重點對全市的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企業、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基地)開展了監督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2875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基地、場館450余家次;組織申報糧食、蔬菜、水果、畜牧、水產、茶葉等六大類無公害產地26個,組織申報兔、肉雞、稻米、茶葉等無公害農產品26只,申報并通過有機產品認證4只,申報綠色產品8只。通過開展各項整治行動,進一步規范了農資生產經營行為,有效遏制了制售假劣農資的坑農害農行為,切實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在食品生產安全監管方面。抓了四個方面,一是加強食品企業取證工作,做到新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百分之百取證。加強證后監管工作,全面實施市場退出制度,共注銷食品生產許可證4家。做好添加劑備案工作,備案率達100%;二是加強巡查普測和專項抽查。對126家監管的食品企業進行定期檢測和專項抽查,督促企業在產品質量安全上下工夫;三是全面推進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整治和監管。建立和完善食品小作坊監管體系,突出重點產品、重點區域和重點問題,建立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的長效監管機制。繼續完善“四定”分片定責制。繼續深入開展打擊小企業生產假冒偽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濫用食品添加劑及使用非食用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違法行為。健全完善食品預警機制、突發事件處理機制,確保轄區內不發生食品質量安全事故。
3.在食品流通環節上。一是全面開展商品準入工作,*和新登城區農貿市場實現全覆蓋。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分局檢測中心、檢測車、工商所檢測箱、市場檢測點為主的“四位一體”的檢測體系。20*年總檢測批次25428個,不合格205個批次,合格率為99.2%,處理問題食品1230.3公斤;二是強化市場監管。重點抓好重大節日及奧運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效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三是做好“放心店”擴面工作。在完成社區放心店創建工作的基礎上,把放心店創建工作延伸到校區、廠區、景區等環節,使放心店真正做到名符其實。
4.在餐飲消費安全監管方面。一是以“四制”管理為根本,針對不同食品行業特點進行“對癥下藥”,切實提高餐飲單位衛生管理水平;二是全面完成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餐飲業和集體食堂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工作100﹪覆蓋。城區餐飲經營單位無證經營查處率100%,衛生許可證持證率為100%,食堂和全市餐飲經營單位食品原料采購索證臺帳建立率100%,違法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加工食品行為的監督檢查覆蓋率100%,全年沒有發生1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5.在藥品、醫療器械監管方面。一是強化源頭監管。落實藥械生產企業定期檢查和飛行檢查制度;二是做好藥械流通領域的日常監管。藥械市場監管覆蓋率達到了100%以上;三是嚴格市場準入;四是加強稽查和藥械專項整治工作。確保藥品、器械生產、經營、使用各環節的安全。
6.在“放心肉”監管方面。上下聯動,加強聯合執法檢查,嚴打私屠濫宰,確保肉品質量安全。
7.整治無證攤販,嚴格城管執法。加強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的巡查管理。將學校、工地、市場周邊作為控制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錯時合理安排人員定崗巡查和設置高峰督崗,著重加強對履教不改、重復違章當事人的處罰力度,確保市容整潔和市場秩序。
8.加強學校食堂管理,保障師生用餐安全。一是改善學校食堂的硬件條件,確保所有新組建或成立的學校食堂達標。直屬學校食堂全部符合衛生管理要求,食品衛生許可證的持證率達到100%;二是開展“校園衛生健康行動”專項整治工作,主要擴大推行“五常管理”,全市校園放心店實現全覆蓋;三是加大食品安全教育宣傳的力度,認真落實“八個一”活動。即每學期舉辦一次食品安全知識講座;每學期安排一節食品安全教育課;每班每學期出一期食品安全黑板報;每個學生有一本食品安全科普讀物;每學年組織一次“食品安全知識帶回家”活動;每個學生就食品安全給親友寫一封信;每學年組織一次食品安全征文活動;學校食堂設立一塊食品安全溫馨提示牌。使學生學會識別并自覺抵制不和格食品,增強學生的預防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學校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面達100%。
9.積極應對“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成立“三鹿牌”嬰幼兒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指揮部,全力以赴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做到“六個到位”,確保“四個不出問題”。對食用問題奶粉的嬰幼兒病例,實行免費篩查,對確診患兒實行免費治療,極大地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食品藥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食品藥品安全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一是制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的不法分子大有人在;二是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意識不強,食品安全知識缺乏。部分監管單位、監管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夠到位;
三是食品生產經營領域秩序依然不夠規范,食品加工生產力水平低下,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食品加工的“黑窩點”屢打不絕;四是食品安全監管防不勝防,“盲區、死角”依然存在,食品生產、流通、農產品等領域非法違規使用添加劑問題屢禁不止;五是藥械生產企業的責任意識有待加強,非法藥械廣告難以杜絕,人民群眾科學用藥、合理用藥的意識有待進一步培育。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二、2009年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主要任務
根據省、*市的統一部署,結合我市實際,2009年我市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工作著重完成以下工作:
1.加強管理,狠抓整治。一是抓好源頭管理。特別是生產、銷售源頭的管理工作。要繼續推行食品配送工作,切實提高食品品種的配送率;二是要加強整治。要按照《關于印發*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總體工作方案的通知》(富政辦〔20*〕139號)文件要求,深入開展各項專項整治,突出以農村、城郊結合部為主的重點區域,突出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等重點環節,突出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食品品種;三是深入推進校園食品放心工程。要加強學校食堂、校內食品店、飲用水、校園周邊食品攤點的監管。不斷規范建筑工地、廠礦企事業單位食堂的管理;四是要按照《關于印發*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富政辦〔2009〕2號)文件精神,認真組織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
2.積極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機制建設。根據*市政府的統一要求,確定以蔬菜和豬肉為首批追溯管理農產品,逐步向水產、茶葉、水果等多種農產品延伸,明確批發市場和生產基地為重點追溯管理對象。同時,建立完善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信息管理系統,實施信息共享,基本建立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運行機制,實現產地農產品的準出管理和銷地農產品的準入管理。
3.深入推進示范創建活動。根據省、*市的的部署,堅持以食品放心工程為基礎,“三網”建設為重點,專項整治為抓手,長效機制為保障,著力提升區域食品安全總體水平。全力做好迎接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和*市級食品安全示范鄉鎮(街道)的考核驗收工作,確保圓滿完成兩項創建任務。
4.繼續推進三大保障體系建設。一是信用信息體系建設。對全市“信用優秀單位”要實行跟蹤監督、動態評價,推動行業協會深入開展企業信用創建。著力完善信息網絡建設,健全分析預警系統,堅持和完善綜合信息聯合和重要信息及時通報制度,強化食品安全信息;二是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要充分發揮“*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的作用,繼續推進企業自檢、監督抽檢和評價檢測三位一體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加大市場評價性抽驗力度,突出重點環節和品種,定期分析安全狀況;三是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要著力健全市和鄉鎮(街道)二級應急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各部門協作的快速反應聯動機制,深化以食物中毒為重點的應急培訓和演練,不斷提高實戰能力。同時,要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的報告機制,加強監測預警和日常防控,防范重大事故發生。
三、有關工作要求
1.加強考核、落實責任。食品藥品安全與廣大群眾的生活密切聯系、息息相關,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浮夸,其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為此,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繼續納入市、鄉二級政府綜合考核目標,以后要逐步擴大分值。市食安委要完善考核機制,加大督查考評和暗查暗訪的力度,促進重點工作的落實和薄弱環節的整治。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一定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認真抓好各項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對因工作措施不力、處置不當或思想麻痹而發生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堅決做到“三個不放過”,對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要徹底查明原因,依法懲處違法犯罪分子。
2.協調配合、務求實效。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而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各部門、各鄉鎮(街道)必須密切配合,合力推進。市食安委要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加強考核督查;市質監、農業、衛生、工商、經貿、城管等部門要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各鄉鎮、街道要切實加強領導,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按照今天簽的《食品安全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的要求,層層分解任務,做到有人管、有人抓,責任落實到人,切實抓好本轄區的食品藥品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