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一年美術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感受和認識物體的形狀。
2大膽用線涂出物體的形狀。
3體驗涂繪繞線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大膽用線涂出物體的形狀。體驗涂繪繞線活動的樂趣。
教學用具:
課件、粉筆、發箍道具、畫紙、彩筆等。
學生用具:
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蔣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是誰嗎?請看(課件出示小貓:喵,大家好,我是毛毛,請跟我來!)(課件出示:小貓玩線團)瞧,毛毛在玩什么?毛毛真會玩,它又調皮又可愛!老師也想和它一起玩,我要用魔法變身成為一只小貓咪,大家跟我一起念咒語:麻利麻利哄!(教師頭戴小貓的發箍)
師:大家好,我是蔣老師喵,我可喜歡玩線團了,誰想和我一樣成為小貓咪?
想要成為小貓咪可沒那么容易,接下來我有幾個問題要考考你們,誰答對了就能變身成為一只小貓咪。
二、自主發現,探求新知
(老師玩線團)
我一會兒扯出一條,一會兒又扯出一條來,咦,這是一條什么線?
(出示課件)指著“——”師問:這是一條什么線?
生:這是一條橫線(直線)。?(恭喜,你成為一只小貓咪)
(出示課件)那這條呢?(~~)
生:這是一條波浪線。?(恭喜,你成為一只小貓咪)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又是一條什么線呢?(
)你覺得它像什么?給它起個名字好嗎?
生:……
師:看到你們為它起了這么多好聽的名字,蔣老師也想給它起個名字,我叫它“螺旋線”,這節課我們就要用這種螺線來繞一繞,涂一涂。
(板書課題:繞繞涂涂)引導學生齊讀課題。
2、師:蔣老師現在是一只小貓咪,你們說小貓咪是怎么畫畫的?
生:......
3、課件:連一連
小貓咪畫了幾幅畫,誰能看出它們是什么?
4、師:蔣老師還有個絕招,我可以不用眼睛看也能畫畫,你們信不信?
生:不信。
教師示范。
師:你們覺得老師畫得像什么?用這種線畫畫,我感到特別輕松自在,想畫什么就畫什么,你們也想試試嗎?那么,現在就請你們用螺旋線來試著畫一畫吧。(2分鐘)
5、簡單評價學生的作品,挑出幾張作品,說說這些作品的問題在哪兒?應該怎樣繞繞涂涂比較好?
6、挑戰:師:這里來了一只非常囂張的兔子,它說你敢挑戰我嗎?你能將我用繞涂的方法畫下來嗎?(時間:3分鐘)
老師這里有一個能幫助你快速畫出來的秘方,大家想不想知道?
7、評一評:這里有三個小朋友畫的作品。你們覺得幾號作品最好?為什么?
三、欣賞范作。
師:其實除了畫水果和小兔,我們還可以用這種繞涂的方法來畫一畫其他事物呢。這兒有幾幅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吧?。ㄕn件出示)
師:原來用螺旋線還可以畫出這么多漂亮、有趣的畫來,你們也想畫嗎?那好,現在就請大家用這種繞涂的方法,畫一畫自己喜歡的事物吧。開始!
四、學生畫畫,師巡視指導,收集作品。
五、學生作品欣賞。
師:“請小朋友們放下手中的筆,老師手中已經收集了部分同學的大作,大家要不要一起來欣賞一下?”
可以請幾個小朋友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告訴大家你畫了什么?
生:……
師:由于時間關系,后面的作品就不一一介紹了。我知道下面一定還有很多非常好的畫作,等下課后,咱們把它都貼到墻上,辦一個畫展,你們說好嗎?
六、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些什么?
生:……
教材版本:(冀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十七課
教學設計思路:
喚起孩子們對本課內容的興趣,通過猜謎語引入課題。再以歌曲創設情境,喚起孩子們對下雨的感受,通過觀察雨景圖片,引導學生探究雨點兒的畫法。通過欣賞、對比了解畫雨點的要領。最后通過雨中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讓學生用繪畫形式生動、大膽地表現出自己對下雨的真情實感。
教學目標:
1.
用發現的眼睛觀察雨的變化,用長短、粗細、疏密等不同的點和線,表達雨景。
2.回憶下雨時的感受,表現出下雨時的真實情景或自己的想象。
3.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感受的樂趣。
教具、學具:電腦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激發興趣。
1.教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小謎語,有興趣猜一猜嗎?
教師:請小朋友們聽好。(謎語:千條線,萬條線,數不清,剪不段,落到天里秧苗綠。落到水里看不見)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老師獎勵你們一首歌聽好不好?
2.放音樂視頻《大雨和小雨》。(這是一首一年級上冊的音樂,學生都學過,要求學生一邊跟唱一邊做動作,大雨時聲音要大,小雨時聲音要輕,同時注意觀察視頻的畫面。)
3.教師:同學們唱的真好聽,把老師帶到了雨的美妙世界。今天美術課我們猜的謎語,聽的歌都和雨有關,大家猜到我們今天要學什么了嗎?(學生回答)
4.學生回答,教師課件出示課題,同時板書課題。(板書:下雨啦)
二、充分感知,探究畫法
(1)雨的模樣。
教師:老師先帶大家欣賞一組圖片。
(課件出示小雨的雨景圖片,學生觀察)
教師:這些圖片中的天氣怎樣?(下雨呢?。?/p>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是在下雨?(雨點、雨線)
教師:音樂中用來形容大雨的詞語是什么?(嘩啦啦)
音樂中用來形容小雨的詞語是什么?(淅瀝瀝)
教師:嘩啦啦,淅瀝瀝多好聽的詞語呀!老師也給這組圖片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大家想知道嗎?老師起的名字是早春細雨。形容初春的蒙蒙細雨。
(課件出示大雨的雨景圖片,學生觀察。)
教師:這組圖片和剛才的那組圖片有什么區別?(這組圖片的雨大)
老師給這組大雨也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傾盆大雨。(對詞語稍作解釋)
教師:那小朋友們是從哪里看出雨的大小的?(多讓幾名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蒙蒙細雨——稀疏、軟柔
傾盆大雨——粗重、稠密
(2)
雨的表現方法
教師:剛才我們觀察了雨的圖片,哪個小朋友能從剛才的圖片中總結出雨的畫法?誰愿意上臺來試一試?(學生上臺展示,不管學生畫的怎樣,都要進行鼓勵。)
教師:我們可以通過雨點、雨線來表現雨,雨有大小之分,畫面中的大雨和小雨又該怎樣區分呢?(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同步板書)
小雨——稀疏的線、軟柔的短線;小、稀疏的雨點
大雨——粗重的線、密密的長線;大、稠密的雨點
教師課件出示三組雨線,提問:你認為哪組畫的更好一些,為什么?(學生觀察,舉手回答。)
課件出示畫雨的要領:要有次序、有方向感。(板書強調)
(3)
雨中的故事
教師:雨中會有怎樣的故事呢?
大家有沒有印象深刻的發生在雨中的故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學生舉手講述)
(4)作品欣賞
教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小朋友們的美術作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在他們身上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大家要注意觀察,看看這些小朋友是如何表現雨的。(引導學生從畫面內容、畫面色彩、畫面中人或物的心情、表現方式等方面進行賞析。適時教育學生萬物生長離不開水,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更美好,應該學會利用資源。)
三、學習活動(學生動手實踐)
作業要求:展開想象的翅膀,畫一畫雨中的故事。
作業步驟:
1、勾勒外形:用筆勾畫出主體的人物、動物或風景;雨點或雨線。
2、描繪表情:注意露出主體顏色,
3、添加顏色:注意雨景的色彩。
教師巡視、幫助學生。(播放音樂,學生作品循環播放,供學生參考。)
鼓勵學生在創作時要不拘形式,大膽表現。通過練習,生動、大膽地表現出自己對下雨的真情實感。
四、作業講評
組織學生的作品,展開自評、互評。介紹“我”用了怎樣的線條畫了怎樣的雨,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教師針對典型作業及時進行點評。提高學生的表現能力,豐富情感,增強自信心。
五、
本課總結
教師:在今天的課堂中,我們觀察了雨的模樣、學習了雨的表現方法、講述了雨的故事,表達了獨特的心情,讓我們期待更多的美發生在《下雨了》……(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學生邊聽音樂邊收拾物品)
六、板書設計
下雨啦
1、雨的表現方法:
小雨——稀疏的線、軟柔的短線;小、稀疏的雨點
大雨——粗重的線、密密的長線;大、稠密的雨點
備課人
:
李曉紅
年級
:一年級
學科:
美術
教學內容
第18課
男孩女孩
復
備
課程標準
相關描述
六七歲的兒童喜歡畫“人物”,但大部分兒童筆下的人物,往往形象雷同,缺乏對描繪對象的細節表現,在這個階段,如果能恰當引導學生的觀察,就能夠使他們筆下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而生動。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筆下最常出現的人物形象是他們的同齡人,因此,課本設定了《男孩女孩》這個課題,從觀察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入手,引導學生表現,并能由此及彼,用學到的方法表現其他的人物形象。和以往教材對此類題材處理的方式尤為不同的是,本課不是專為學習技能而設計,而是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融入到情感體驗之中,并因此使本課呈現出濃厚的人文色彩。
在校園里,天真爛漫的男孩、女孩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共同分享著童年的歡樂。在課堂上,講講男孩、女孩之間發生的故事,讓他們互相觀察,找找男孩女孩的外貌上的不同,畫畫男孩、女孩,做張友情卡送給朋友。在愉快而溫馨的情緒體驗中學習任務也相繼完成了。
進行本課教學,關鍵把“情趣”兩個字處理好?!扒椤薄旬嬒窈妥鲇亚榭ǖ幕顒优c友情、親情、好朋友、友誼緊密的聯系起來?!叭ぁ薄旬嬒窈妥鲇亚榭ǜ愠梢环N趣味活動,做成一種好玩的、快樂的事情。美術課沒有壓力和負擔,有的是無拘束的表現和愉快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
學習目標
1、觀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繪出不同的形象。
2、引導學生自由設計制作男孩、女孩其它形式的作品。
3、在美術活動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評價設計
自評、互評、教師講評
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繪出不同的形象。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學會發現異性同學的優勢,學會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共同健康成長。
課前準備
了解班上男女生在在各方面不同的表現、課件。
課
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預設
復備
(一)談話導入,揭示主題
1、看圖,分辨男孩女孩。
2、找兩名同學到前面,大家說男孩女孩的不同。將準備的不同的帽子,服裝道具,搭配給適合的人。準備不同的玩具選擇自己的喜歡的。
活動一
活動內容:比比誰的嗓門大。
活動目的:初步感受男孩、女孩的不同,增強男孩、女孩之間友情,導入新課。
活動時間:3分鐘
活動過程:
教師用哨聲組織學生按男、女站好隊
師:吹哨。
師:有的同學很奇怪,怎么美術課老師吹起哨兒了呢?今天上課呀,老師用哨聲來帶領大家做一個游戲,咱們先來賽一賽、比一比誰的嗓門兒大,好不好?
生:好。
師:教師哨聲一響,男女同學各站一隊,男同學右,女同學左,看男同學快還是女同學快。
師:吹哨。
生:排隊。
男、女同學互相問好,初步感受男、女孩的不同之處
師:男同學向左轉,女同學向右轉,男同學喊:“女同學好!”,女同學喊:“男同學好!”,我喊一、二就開始。
師:一、二喊
男生:喊。
女生:喊。
男女生:齊喊。
師:同學們喊得都很賣力氣,那到底誰的聲音大呀?
生:一齊回答。
師:好了,老師覺得男同學的聲音很宏亮,女同學的聲音很清脆、悅耳。(通過剛才的比賽,讓同學們潛意識感到男孩和女孩在聲音和其他方面是有區別的
活動二
活動內容:比比誰收集的圖片好。
活動目的:資源共享,拓展認識。
活動時間:6分鐘
活動過程:
貼圖片
師:在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男孩和女孩的圖片,現在請大家迅速把你收集到的圖片貼在展板上。
生:貼圖片。
觀察、描述、介紹、分析圖片
師:同學們搜集到的圖片可真豐富,你們最喜歡哪個形象,同學們選一選,然后放在講桌上。
生:任意選擇。
師:同學們選的都很認真,我們一起欣賞這幾幅。
師:老師發現了一張很有意思的圖片,同學們看看是什么。
師:拿一張圖片,放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師:這是誰選的。
生:我。
師:你說說選他的理由,再繪聲繪色的描述一下。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個小朋友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喜歡(就服裝、動作等談看法)
師:這還有一幅,你們覺得怎樣?
生:好。
個別生:不喜歡。
師:你說說理由。
師總結:同學們說的都很好。
活動三
活動內容:比比誰的想法、做法好
活動目的: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啟發練習基本方法
活動時間:10分鐘
活動過程:
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欲望。
師:剛才咱們共同欣賞了許多的圖片,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人物形象展示給了老師,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兩位新朋友,他們一個是女孩叫麗麗,一個是男孩叫亮亮,他們非常想和大家見見面,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呀?
生:回答。
(老師出示展板,兩個人體輪廓。)
師:咦,怎么變這樣了,老師都分不出來哪個是麗麗、哪個是亮亮了。同學們,你們能看出來嗎?
生:不能。
出示第二張展板,展板貼有各種服飾、造型。
師: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材料,誰來給他們兩個打扮一下,讓我們大家一下就能看出來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
引導學生合作完成男、女孩的裝扮工作,深化對男、女孩的認識。
(選四名同學到展板前)
師:你們兩個人一組,每組裝飾一個人物。你們商量一下,哪個組裝扮男孩、哪個組裝扮女孩,怎么來分工?(同學進行裝飾)
師:咱們下面的同學給他們加油,看看哪組裝飾得又好又快。
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總結男、女生的不同之處。
(學生裝飾完后提問)
師:同學們,你們現在能看出來誰是麗麗、誰是亮亮嗎?(生回答)
師:同學們,為什么你們現在能看出來,誰來說一說?(生回答:女孩有小辮,喜歡穿裙子;男孩短頭發,不穿裙子)
一男生:老師我也穿過裙子。
師:是嗎?什么時候穿過?(生回答小時候)那你現在為什么不穿了?
生:現在長大了,所以不穿了。
師:老師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說長大了是個小男子漢了,就要穿男子漢的衣服了,是嗎?(生回答)
在這環節學生還會問一些其他問題,教師靈活處理。
三、正如大家所說,男生女生不僅在外型上有所不同,興趣愛好上也會有差異。我們看看男孩女孩的興趣愛好有什么不同。同學們交流各自的愛好。
四、通過剛才的游戲,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區別。現在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男孩和女孩的圖片,請你們觀察一下,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用什么方法表現的。
學生創作,學生繪畫,男孩和女孩;老師巡回輔導,完成作品。
五、展示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師引導同學們自由觀看,選擇一些繪畫作品和制作的作品從不同角度有所側重的引導學生自評或互評。
談話總結,提出希望
這節課你們感到高興嗎?(學生回答)老師覺得也很高興。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了男孩和女孩有許多不同之處,我們生活在班集體這個大家庭里,老師希望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男女同學各自發揮出自身的優長,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1.了解解齊白石的生平與藝術成就,欣賞齊白石筆下的蔬果作品,感受齊白石作品的藝術趣味與藝術特點。
2.通過研究與嘗試,以臨摹或創作的方式表現生活中的蔬果形象,初步掌握用筆、用墨的方法,提高水墨畫的表現能力。
3.通過欣賞與表現活動培養學生的藝術觀察能力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藝術審美素養。
教學重點:對齊白石及其作品的了解,學習用水墨畫的方式表現蔬果題材
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與用筆、用墨、用色的方法
課前準備:(生)中國畫繪畫工具
(師)學生的作業紙、教學演示的工具、教學課件、蔬菜與水果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一些蔬菜與水果的實物,請學生觀察與感受:桌上擺了什么?
2、師:老師這兒有兩幅表現蔬果的作品,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圖片)
3、同學們說得真好,這幅畫和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呢?
小結:它是以水墨畫的形式來表現蔬果的,水墨畫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一個畫種,也稱為“國畫”。
4、你知道這是誰筆下的畫么?
5、出示照片:這就是齊白石爺爺,關于他你知道些什么?請你說給大家聽一聽。
6、齊白石一生畫了許多關于蔬果的水墨畫,我們來欣賞一下。
(二)欣賞國畫
1、要畫出這些水墨蔬果,必須要用毛筆和墨水,那么用筆的方法有哪些呢,你看(教師示范用筆方法:順峰、側峰、逆峰),這種用筆的方法叫什么?那這種呢?
2、出示藕圖,請你找一找,這幅圖中,哪些地方用了側鋒,哪些地方用了中鋒?
3、用筆的方法我們知道了,在來看看用墨的,用墨一共有“焦、重、濃、淡、輕”五種,我來考一考你,“焦”應該怎樣用墨?重呢?
小結:也就是焦重濃淡輕的用墨,是通過水分來控制的,焦的水分最少,幾乎沒有,畫出來的顏色最深,而淡的水分最多,墨的成分很少很少,畫出來的顏色也最淡。
5、(出示白菜圖)請你也來找一找,這幅畫中,怎樣用墨的?
6、為了表現出蔬果的美,齊白石還運用了色彩進行點綴。
7、出示蔬果圖2:再看這幅蔬果圖,他的用筆和用墨最巧妙的地方在哪里?
(三)臨摹國畫
1、接下來,我們就要運用這些方法,來臨摹齊白石筆下的白菜了。臨摹是學習中國畫的一種重要方法,一般從觀察開始。
步驟:①畫菜幫:以中墨用中鋒畫出青菜的梗,注意用筆要根部粗,向葉部漸細。
②
畫菜葉:用含水分的大筆筆鋒蘸淡墨后,再用筆尖蘸濃墨側鋒畫出葉子,筆可在紙上略作滾動,注意墨團有濃淡大小的變化。
③
畫葉脈:待墨色半干時,用濃墨勾出葉筋。
④
畫菜根:中鋒蘸濃墨,較快的畫出根部,落筆時下按。
2、單顆白菜我們會畫了,接下來我們要完成一幅完整的果蔬圖。同學們參照桌上的果蔬自行繪畫,也可臨摹齊白石的作品。(出示畫好的果蔬圖、上了顏色的果蔬圖)在畫之前必須安排好畫面:
①
主次分明(確定位置、大?。?/p>
②
有疏有密
③
有前有后(層次感)
3、學生臨摹,教師巡視指導
(四)點評
1、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與齊白石的原作進行比較,有什么不一樣,自己總結成功與不足的體會。也可以針對臨摹的構圖、用筆、用墨、用色等,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教師進行小結。
近年來以計算機為主的信息技術發展十分迅猛,有人曾風趣地形容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之快就如你剛從商店里抱出最新配置的電腦,你的這臺電腦轉眼間就落伍了,因為店內新到的電腦就在你前腳踏出商店的大門時悄悄地又升級了。是的,我們常常為花了好大努力剛弄明白這個應用軟件是怎么一回事,更新版本的軟件就又出來了,殺毒軟件的更新速度之快更是以月、周、日進行升級換代。信息技術的這種高速變革和發展是不是能給我們的教育工作方式帶來一點啟示呢?就拿教師備課寫教案來說,我們通常習慣于在紙上寫教案,那么這教案是否也能像電腦軟件一樣可以經常性的升級呢?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嘗試用電腦書寫教案和管理教案,感到借用電腦這個現代工具寫教案不僅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而且教案還能在教學工作中隨時及得以升級。
一、實現原教學資源的再利用。
相信多數的美術教師都有同感,由于中學美術每星期就一節美術課,如果學校的規模不大,初中各年段都只有一個教師擔綱,每年只要教材不變,授課內容幾乎都是一樣的,教案年復一年的寫著,美術教師多數的時間卻消耗在毫無創新的書寫上,有時為了應付學校常規管理檢查,還不得不將教案寫的八股一些、規范一些。另外,在教案本上寫教案,往往一個學期結束了,教案也舊了,來年要上這一堂課,多數教師也不會去翻找舊教案,還得按照書寫教案的要求標準再重復勞動,造成原有資源的浪費,而用電腦寫教案具有可以隨意增添、刪除,存貯容量大的特點,它能很好地保留原教案里教學的精華,刪除自己認為不太滿意的地方,增加更合理的教學手段和先進的教學方式到教案中,特別是美術課需要備一些范圖,在電腦上進行繪畫和圖畫資料的插入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教師的勞動就從過去的反復爬格子,不斷的書寫轉化為以提高教學效果的創造性勞動中來,教師就可以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設計教案,查找資料上,大大節省抄抄寫寫無謂的勞動。
著名畫家徐悲鴻曾有名語:“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畫可采入者融之”。這名話雖談的是畫法,但也同樣適合指導教師備課,用電腦管理和書寫教案對原教案中佳者守之和對不佳者棄之,未足者增之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二、互聯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 21 世紀教育委員會指出:“新技術使人類進入信息傳播全球化的時代;它們消除了距離的障礙,十分有效地塑造明日的社會”。不難看出以計算機為主的新技術將改變我們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電腦管理教案為新技術的應用提供極大的便利。
1、 共享網上信息資源
過去教師書寫的教案相對封閉,所開發、應用的資源也十分有限,往往就是教參之類有限的幾本書,雖然也可以去圖書館找資料,但是中學教師繁重的工作量,圖書館資料的難找和不全,倘若不是很重要的課,如公開課、匯報課等,很多教師一般很少去書店、圖書館找資料。而用電腦書寫和管理的教案,只要一根電話線,我們就能很快地進入因特網神奇的網絡世界。我們可以登陸相關網站看看同行的教案、論文,下載美術教學所需的圖片資料并以他人的教學經驗啟示自己,去探索屬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諸多相關信息的不斷碰撞中,構架起開放的教學模式。我們還能下載自己所需要的資料,拓寬我們的教學空間,用互聯網資源豐富我們的教學內容,這對我們現在正在實施的新課程提出的打破過去過分強調學科中心原則,提倡知識的綜合性、兼容性、應用性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2、網上交流、教研
因美術學科屬于小學科,在校美術教師一般僅為一至二名,勢單力薄,過去學校搞的是應試教育,對非統考科都比較不重視,將音、體、美小三門簡單地劃在一起教研,美術教師難以分享群體的智慧,在這種情況下采取橫向的網上交流形式,可以登陸相關網站共享互聯網資源,參加網上論談,同行之間也能彩互相用電子郵件交流,以此拉近了同行之間的距離,大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交流,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局部走向整體,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使教案更趨豐富,充實。
三、實際效益
新學年開始,我再次打開上個學年度的教案,結合新課程培訓中所學到的新理論、新的觀點,不斷地融合到原教案中,有的根據美術課上課所處的授課條件、授課場所的不同,寫出了不同版本的教案,如:欣賞課有在普通教室上,也有在多媒體教室上;寫生課有在教室寫生,也有在校外寫生,其課前的準備方法也不盡相同??傊?,電腦書寫和管理教案,使我的每一勞動都在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尋求最佳的教學方法,不斷探索的創造性勞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