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形容氣勢大的詞語

      形容氣勢大的詞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形容氣勢大的詞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形容氣勢大的詞語范文第1篇

      氣概是一個名詞,意思是正直豪邁的態(tài)度,或者在某種活動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舉動或氣勢。關(guān)于詞語氣概的那些可以摘抄的句子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詞語氣概的造句,供大家參考。

      氣概解析1.[lofty

      quality;mettle;spirit]∶豪邁的態(tài)度

      要具備先烈們具有的那種氣概

      2.[stuff]∶在某種活動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或氣勢

      表現(xiàn)出男子漢氣概

      氣概近義詞氣勢 表現(xiàn)出來的力量、威勢民族解放運動的磅礴氣勢

      氣魄 ∶某人身上或行動上被激發(fā)出來的做事的魄力好大的氣魄 ∶想象力或看法的大膽以革命家的氣魄 ∶氣勢天安

      氣派 態(tài)度作風(fēng);氣勢;氣概一種與眾不同的氣派多么氣派

      魄力 ∶臨事的膽識和果斷作風(fēng)做事要有魄力心地厚,魄力大 ∶氣魄;氣勢文章的魄力之厚薄…古文

      氣概造句1、博大是一種超越一切的寬容;

      博大是一種容納百川的氣概;博大是一種與人為善的境界。

      2、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3、這支歌表達(dá)了中國人民豪邁的氣概。

      4、他的壯舉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

      5、在抗洪救災(zāi)中顯示了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

      6、《我為祖國獻(xiàn)石油》這支歌唱出了中國石油工人的豪邁氣概。

      7、形容形象高大,胸懷寬廣,氣概豪邁。

      8、長江,你從雪山走來,又向東海奔去。

      一路展示著自己的風(fēng)采和氣概。

      9、中國人民有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英勇氣概。

      10、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氣吞山河的氣概。

      11、戰(zhàn)士們的英雄氣概是戰(zhàn)斗勝利的保證。

      12、他有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

      13、我很喜歡你這種大義凜然的大男子氣概。

      14、他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使敵人大為震驚。

      15、氣沖霄漢的大無畏氣概永遠(yuǎn)激勵我。

      16、劉胡蘭在敵人面前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永遠(yuǎn)銘記在我心里。

      17、他那種不怕犧牲,勇攔驚馬的英雄氣概,令人永志難忘。

      18、中國人民志愿軍以氣壯山河的氣概橫掃美國侵略者。

      19、即使環(huán)境惡劣,他仍舊不改壯志凌云的氣概,終于開創(chuàng)出一番事業(yè)。

      20、劉胡蘭舍己蕓人,視死如歸的英雄主義氣概,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好榜樣。

      21、他以叱咤風(fēng)云的氣概深入虎穴,勇斗頑敵。

      22、所謂的膽小鬼是那些大丈夫氣概被膽怯了上風(fēng)的人。

      23、而唯有俄羅斯人民和軍隊的英雄氣概方能力挽狂瀾,獲取勝利。

      24、無畏的氣概可去這避難。

      25、他寧折不屈的意志和視死如歸的氣概,震懾了所有在場的人。

      26、貧困能造就男子氣概。

      27、他是一個懦夫,一個分不清蠻力和大丈夫氣概的恃強凌弱者。

      28、這些人都登上了榮譽之顛,好像生來就具有犧牲精神和英雄氣概。

      29、養(yǎng)路工人也表現(xiàn)出了同樣的英雄氣概。

      30、酒癖的英雄氣概閃著光彩在翱翔。

      31、軍旗旁那位有須眉?xì)飧诺墓帕_馬女司理具備須眉器宇。

      32、他們的首領(lǐng)要他們奮勇作戰(zhàn),以此顯示男子漢氣概。

      33、我們要有同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氣概。

      34、大敵當(dāng)前,他表現(xiàn)出了氣貫長虹的英雄氣概。

      35、他沒有那種頂?shù)米≥浾摰臍飧拧?/p>

      36、道士頭戴道冠,冠上嵌著一只鐵八卦,氣概不凡。

      37、老師見其命意新奇,氣概不凡,大為贊嘆。

      38、風(fēng)度翩翩氣概不凡的藝術(shù)家,更不同于手執(zhí)教鞭粉灰沾身的教書匠。

      形容氣勢大的詞語范文第2篇

      一、賞析用詞之美。

      能為文章增添色彩,增強語言表現(xiàn)力的詞語往往是動詞、形容詞、疊詞及成語,因此,在指導(dǎo)學(xué)生賞析文章用詞之美的時候,動詞、形容詞、疊詞及成語成為重點。

      1、動詞:

      深受讀者喜歡的記敘類文章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把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準(zhǔn)確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使人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覺,文章能夠產(chǎn)生這一效果,在于恰到好處的動詞的運用。例如:“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向上縮;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保ā侗秤啊罚芭省?,既寫出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xì)致;“傾”,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三個動詞突出父親行動的艱難,表現(xiàn)父親的愛子之情,令人潸然淚下。

      2、形容詞:

      描寫事物的聲音、色彩、形狀等的形容詞,是具體形象的。運用恰當(dāng),就會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表現(xiàn)力,在指導(dǎo)學(xué)生賞詞的時候,這類詞也是重點。例如:“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保ā堆罚把t、白中隱青、深黃、冷綠”這幾個描寫顏色的形容詞,把江南雪的滋潤美艷的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人讀后印象深刻。

      3、疊詞:

      運用疊詞,不僅在形式上增添語言的韻律美,而且在內(nèi)容上更可以豐富語言的涵義,一箭雙雕。朱自清先生是巧用疊詞的行家,在《匆匆》中使用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裸、輕輕悄悄、伶伶俐俐”等疊詞,這些詞用得巧妙,細(xì)致入微地刻畫時間的蹤跡,表達(dá)作者的無奈之情。

      4、成語:

      成語是中國語言的一大特色,它的使用可以使表達(dá)精練,言簡意賅,語義深遠(yuǎn),豐富內(nèi)涵,讓文章錦上添花。

      二、賞析句式之美。

      句式之美在文章中體現(xiàn)在駢句、長短句、對偶句、也有排比句等句式的靈活運用上,它們變換節(jié)奏,美化語言,增強亮點,使文章文采飛揚,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初中階段主要讓學(xué)生了解長短句和排比句,因排比又是一種修辭手法,所以這里不再做詳細(xì)介紹,重點談?wù)勯L短句。

      長句與短句是相對而言的。一般說,用詞多、結(jié)構(gòu)復(fù)雜的句子就是長句;反之,就是短句。長句和短句各有各的表達(dá)效果。長句的修辭效果是表意嚴(yán)密、精確、細(xì)致,語意貫通,氣勢磅礴;短句的修辭效果是干凈利落,生動明快,活潑有力,節(jié)奏性強。如《安塞腰鼓》中大量使用短句,形成了回環(huán)往復(fù)的氣勢,讀來節(jié)奏分明,鏗鏘有力,使人從語勢上也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安塞腰鼓的贊美無法抑制的熱愛之情。再如《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中,作者采用長短交替的句式,直抒內(nèi)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羅布泊的慘狀,強化生態(tài)被破壞的悲劇,而且一針見血地指出羅布泊的消失是人為地破壞生態(tài)的惡果,具有強烈的譴責(zé)意味,指責(zé)悲劇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芍^氣勢磅礴;鏗鏘有力。

      三、賞析修辭之美。

      修辭就是作者在寫文章時,利用多種語言手段以收到盡可能好的表達(dá)效果的一種語言活動。初中階段常見的修辭方法有: 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shè)問、反問、反語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

      比喻、擬人、排比。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據(jù)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比喻的結(jié)構(gòu)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guān)系的標(biāo)志)構(gòu)成。使用比喻的好處是可以使事物形象鮮明生動,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如在《春》的結(jié)尾這樣寫道:“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lǐng)著我們上前去?!币话闳艘鑼懗龃禾斓男蜗螅嵌嗝蠢щy,而朱自清寫出來了,而且寫得如此之美。他獨具慧眼,敏銳捕捉本體和喻體的“質(zhì)”的相似點,把春天的美麗附于“剛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氣美,“小姑娘”的艷麗容顏美,“青年”的健壯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色、有聲、有神、有情,噴射出詩意的光輝,同時也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對春天無比熱愛和熱情贊美的深摯感情。

      2、擬人:

      擬人就是把物當(dāng)成人來寫,它能使讀者展開想象的翅膀,不僅對所表達(dá)的事物產(chǎn)生鮮明生動的印象,而且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的思想感情。如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到“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彈琴”,這樣擬人化的寫作手法同時讓我們聽出了作者對百草園由衷的喜愛之情。

      3、排比:

      形容氣勢大的詞語范文第3篇

      凡“詩眼”,用字都很高妙,它能使全詩顯得氣勢非凡、韻味無窮。有的使詩意更精確,有的生動形象,有的開拓意境,有的推動感情。

      如何分析掌握詩眼、詞眼呢?

      第一、應(yīng)該了解古詩詞的煉字規(guī)律。

      古人有所謂五言詩以第三字為眼、七言詩以第五字為眼的說法,如2003年高考就考了被譽為煉字典范的“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句中“咽”、“冷”的妙處。(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咽”、“冷”兩字用擬人的手法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意境。)五言詩要在第三字上著力,七言詩要在第五字上著力是不無道理的。

      但若把詩眼定死在五言詩的第三字、七言詩的第五字上,則又未免偏頗。原因在于,詩句的語法結(jié)構(gòu)多種多樣,并不都取上述完全句的格式?!熬G肥紅瘦”(李清照)不妨以二、四字為眼。

      第二、動詞的提煉也是古詩煉字的主要內(nèi)容。

      動詞是敘事、寫景、狀物、抒情的關(guān)鍵字,因而自然成為鍛煉字眼的重要對象。如“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蒸”、“撼”具有夸張色彩?!罢簟睂懗龊娴呢S厚的蓄積,仿佛廣大的云夢澤都受到洞庭的滋養(yǎng)哺育,“撼”寫出洞庭湖洶涌澎湃的氣勢,極為有力。

      第三、鍛煉詩眼、詞眼還有待于掌握多種修辭方法。

      辭格本身并無高下之別,運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處地敘事狀物、傳情達(dá)意。但就各種辭格相比較而言,在詩詞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則是擬人化的手法。風(fēng)月花草,在詩人、詞家眼中莫不可以被人格化,因而擬人的辭格被廣泛采用。賀知章“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詩中的“裁”字,就是用的擬人手法,不但表現(xiàn)了柳葉的精致、美麗,而且把無形的“春風(fēng)”形象化地描寫出來。春風(fēng)“裁制”出美麗的春色,歌頌了大自然活力和生機(jī)。

      第四、精通詞類的活用,對于鍛煉詩眼、詞眼也至關(guān)重要。

      詞類的活用,有時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能,在錘煉字眼時也值得重視。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形容詞“紅”、“綠”,用作使動。詩人通過櫻桃變紅、蕉葉轉(zhuǎn)綠的動態(tài),抒寫了對時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紅”、“綠”仍作形容詞用,說成“櫻桃紅,芭蕉綠”,就會味同嚼蠟。

      形容氣勢大的詞語范文第4篇

      關(guān)鍵詞:顧城 詩歌 定中短語 語義 語法 超常搭配

      一、超常搭配

      布萊克說:“打破常規(guī)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宮?!?/p>

      一般說來,常規(guī)的東西容易被理解和感受,但是缺乏新奇的審美感;反之越是超常,越是具有陌生感新奇感,雖理解和接受比較困難,但是能滿足人類普遍的好奇求異的心理。詩歌語言是一種超常規(guī)的語言,對常規(guī)的偏離是詩人的權(quán)力。布拉格學(xué)派的麥卡羅夫斯基在《標(biāo)準(zhǔn)語與詩歌語言》中指出,詩歌語言就是對標(biāo)準(zhǔn)語的規(guī)范形式的“故意的充滿美感的扭曲”。李幼蒸在《理論符號學(xué)導(dǎo)論》中說:“當(dāng)考慮到詩歌本文全體的風(fēng)格現(xiàn)象時,偏離的發(fā)生是全面的,幾乎可以說是對語言規(guī)則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性背離’?!?/p>

      因此,我們可以說,正偏離是詩歌語言的一個主要特征。而為了獲得藝術(shù)化和美感的正偏離效果,詩人常常采用超常搭配的手段。

      馮廣義的《超常搭配》一書,首先肯定了超常搭配是言語表達(dá)藝術(shù)化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是一種變異手段。接著又解釋了超常搭配的概念,即根據(jù)一定的交際任務(wù)、交際場合的需要,有意識地構(gòu)織一些表面不合常規(guī)的超常搭配關(guān)系,讓受話人去思索、聯(lián)想或想象,從而領(lǐng)悟話語的蘊含,這不僅不違背言語交際的基本原則,還會產(chǎn)生積極的修辭效應(yīng)。

      王希杰稱超常搭配為偏離搭配,“就是對聚合關(guān)系的偏離。在顯語言的聚合關(guān)系里,并沒有這樣的搭配可能性”。

      二、顧城詩歌定中短語的超常搭配

      有“童話詩人”之稱的顧城,在《學(xué)詩札記二》中提到:“詩的大敵是習(xí)慣——習(xí)慣一種機(jī)械的接受方式,習(xí)慣一種‘合法’的思維方式,習(xí)慣于一種公認(rèn)的表現(xiàn)方式?!?xí)慣是語言的套軸,使那幾個單調(diào)而圓滑的詞匯循環(huán)不已。”因此,為了避免“習(xí)慣”,其詩歌是不斷思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詩歌語言的超常搭配比比皆是。本文將主要描寫顧城詩歌里定中短語的超常搭配。

      筆者查閱了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dāng)代名詩人選集·顧城》詩集190首詩歌,其定中短語出現(xiàn)2092例,超常搭配的定中短語為513例。按照定中短語超常搭配的方法,我們做了以下分類:

      (一)語義上的超常搭配

      1.無修辭手法的超常搭配

      1.1顏色詞語作定語的超常搭配

      運用顏色詞語,可使詩歌繪畫感更強。顧城詩歌中作為定中短語且超常搭配的顏色詞語有47例。

      (1)用顏色詞形容本不具備色彩的抽象詞語,可以使抽象詞語形象可感,出人意想。如下例:

      a.我沒有領(lǐng)到蠟筆/沒有得到一個彩色的時刻

      b.在山石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它們用金黃的微笑,來回報石塊的冷遇

      c.由于饑餓的拉力/人的嘴歪向一邊/褐色的愿望不停抖動

      d.野獸的大眼睛里燃著憂郁/都帶著鮮紅的淚水走開

      e.我在一片淡漠的煙中,繼續(xù)講綠色的故事

      “時刻”“微笑”“愿望”“淚水”“故事”是本不具備顏色的?!安噬北臼恰跋灩P”的,“金黃”本是“小花”的,“褐色”本是形容沒有血色的嘴的,“鮮紅”本是形容血的,這里形容“淚水”增添了痛苦和憂郁感;用“綠色”形容“故事”,象征著一種生命的希望。

      (2)改變事物本身常具有的顏色,新奇怪誕。例如:

      a.一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b.雪白的塵埃就覆蓋了一切

      c.小榆樹陌生地站著;花白的草多么可親;土地呵,我的老祖母……

      物理世界中,“夜晚”總是漆黑的,這里是和蘋果一樣的可愛的“淡綠色”;“塵?!笨偸腔疑蛘咄咙S色的,這里是純潔的“雪白”的;草總是青色或綠色的,這里是和老祖母發(fā)色一樣“花白”的。用色差很大的顏色詞來修飾這些事物,給人一種新奇感,也有利于作者更好地來表達(dá)自己的情感。

      1.2矛盾詞語的超常搭配

      兩個語義上相互矛盾的詞語超常搭配,往往能夠獲得藝術(shù)化的效果。顧城詩歌中運用矛盾詞語超常搭配的定中短語有19例,例如:

      a.我走向許多地方/都不能離開/那片嘰嘰喳喳的寂靜/也許在我心里/也有一個冬天/一個絕無人跡的雪地

      b.野獸突然彈起/撞碎了寬大的葉片/一縷真空的聲音/總在后面追趕

      c.和高大的草/和矮小的樹/站在一起

      d.海笑了/給我看/會游泳的鳥/會飛的魚

      例a中的“嘰嘰喳喳”和“寂靜”看似矛盾不通。但在這首詩中,“寂靜”指的是詩人心中的寂靜,就像他內(nèi)心深處的冬天,“絕無人跡”。而“嘰嘰喳喳”指的是愛講話的鳥雀,是冬天景色的一部分,也留在了作者內(nèi)心深處。例b中真空是不可能有聲音傳播的。例c中“高大”總不會來形容“草”,“矮小”也不會用來形容“樹”,但是作者把這兩組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荒草瘋長,雜木稀疏,沒有人跡,凄涼的感覺便油然而生。例d“鳥”是不會游泳的,“魚”是不會飛的,詩人把它們怪誕的組合在一起,是說大海在嘲笑凡夫俗子的無知,或許世界本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是顛倒著的,表明了詩人“永恒的疑問”。這些矛盾的說法無一不增添了詩歌的藝術(shù)感,更加耐人尋味。

      1.3摹狀詞語作定語的超常搭配

      摹狀詞語即描摹對象性質(zhì)特征狀貌的詞語。顧城詩歌中的摹狀詞語常出現(xiàn)打破常規(guī)的用法有48例,例如:

      a.圓形的小女孩/邁著圓圓的步子/拉著她的姐姐/……細(xì)長的/和高大的姐姐

      b.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葉片

      c.每顆低低的心

      上述例中的搭配都是超出常規(guī)的。但是“圓形的小女孩”“圓圓的步子”和細(xì)長的高大的姐姐比,顯得更純真更有童趣;“葉片”用“瘦弱的”來形容,被賦予了生命感;心“低低的”,是說詩人這個“悲哀的孩子”的心,充滿了孤獨,失落,無助感。

      1.4數(shù)量詞做修飾語的超常搭配

      顧城詩歌中數(shù)量詞做定語的超常搭配有23例,例如:

      a.我只找到一灘敗草,一袖寒風(fēng)

      b.你的手、深深/溫柔的土層/抓住一把僵硬的路/攥得緊緊……

      c.大隊大隊的野花/去參加開國典禮

      d.趕開一群群黑夜/只留下銅鼓和太陽

      “袖”只是一個臨時量詞,這里用來修飾“寒風(fēng)”,表現(xiàn)詩人苦尋無獲的凄涼感;“一把”本是集合數(shù)量詞,這里修飾帶有象征意義的“路”,表微薄的希望,其實抓住的仍是土;“大隊大隊”省略了數(shù)詞“一”,春天“勝利”后,野花像士兵一樣,排著整齊有氣勢的隊伍去參加“開國典禮”,充滿幻想氣質(zhì),新奇可喜;“一群群”本是形容有生命的物體的,這里形容象征意義的“黑夜”,表現(xiàn)困難之多。

      2.修辭上的超常搭配

      2.1運用擬人的超常搭配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xué)》:“擬人即把生物或無生物當(dāng)作人來寫,給予它們?nèi)祟惖乃枷敫星椋顾鼈兙哂腥说穆暻樾γ病_@種人格化的方法,可以把沒有生命的東西寫的栩栩如生,把有生命的東西寫得可愛可憎,引起讀者的共鳴。”顧城詩歌定中短語運用擬人手法的有147例,例如:

      a.一片淡漠的煙中,繼續(xù)講綠色的故事

      b.車靜靜駛過,帶走溫和的記憶

      c.笨拙的自由

      d.固執(zhí)的大青藤

      e.坡上霸道的小灌木

      f.吸引了痛苦的土地

      g.畫下許許多多快樂的小河

      h.在年輕的風(fēng)中

      i.愛美的小花

      j.困倦的陽光正在休息

      k.就會有跳舞的火焰

      例a—e中的“煙”“記憶”“自由”“大青藤”“小灌木”都有了人類的性格特征,例f和例g“土地”“小河”被賦予了感情特征,例h“風(fēng)”被賦予了年齡特征,例i—k被賦予了行為特征。

      2.2運用比喻的超常搭配

      比喻是根據(jù)聯(lián)想,抓住本質(zhì)不同的事物之間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描寫所要表現(xiàn)的另一事物的修辭方式。詩歌中出現(xiàn)有35例,例如:

      a.又拾起/胡豆似的星星

      b.綠絨絨一樣的江岸

      c.使純金一樣不朽的歷史/注視著每片黃昏

      d.漿果一樣的夢

      e.泉水一樣的風(fēng)

      f.小心地繞過墓臺邊/空蛋殼似的月亮

      g.也許,像哲學(xué)術(shù)語一樣的/濕知了/還在爬來爬去

      “星星”像“胡豆”似的,可以被拾起;“江岸”像“綠絨絨”一樣,充滿生命感和質(zhì)感;“歷史”如“純金一樣不朽”;“夢”像“漿果”一樣甜,“風(fēng)”在“透明的山谷”里如“泉水”一樣溫柔清澈,“月亮”像“空蛋殼”一樣被掏干,還在苦苦地等待“離去的幼鳥歸來”,生命充滿了孤苦感;“知了”如“哲學(xué)術(shù)語一樣”愛思考;比喻清新奇特,引人聯(lián)想。

      2.3運用通感的超常搭配

      錢鐘書《七綴集》:“在日常經(jīng)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lǐng)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體質(zhì)?!痹娙瞬]有特異功能,但是,在心理層面上他們是把不同的感覺器官功能打通了,使之交錯融洽地組合在一起。這就是通感現(xiàn)象,也叫“移覺”。詩集中出現(xiàn)了15例,例如:

      a.有一枚甜甜的紅太陽

      b.畫下大海——無邊無際愉快的聲音

      c.烏黑光滑的海流

      d.被壓壞的馬齒莧/從來不哭/它只用濕漉漉的苦顏色/去安慰同伴

      “紅太陽”“甜甜的”是從視覺移到味覺,“愉快的聲音”“無邊無際”是由聽覺移到視覺,“海流”“烏黑光滑”是由視覺移到觸覺,“濕漉漉的苦顏色”是由視覺移到味覺和觸覺。

      2.4運用夸張的超常搭配

      夸張,即故意超出事物或行為等在范圍、數(shù)量、程度方面的邏輯極限。詩集中出現(xiàn)10例,例如:

      a.你仍舊在深夜里洗衣/哼著木盆一樣/古老的歌謠

      b.在黎明時/暴雨變成了珍貴的水滴

      c.我希望/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歌謠”像“木盆一樣古老”,木盆用的時間再久,恐怕也不能稱作“古老”。詩人運用小夸張,來寫那段逝去的時間的久遠(yuǎn);“暴雨”變小了,就成了“珍貴的水滴”,雖然“珍貴”含有少的意思,但仍然是夸張了的;說到“心愛”,一般是用來形容極其珍貴的人或事物,這里形容“白紙”是夸張的手法,以此說明詩人這個“任性的孩子”渴望畫下所有美好的事物,所以說這“白紙”是珍貴的,是“心愛”的。

      2.5運用移就的超常搭配

      移就,即有意識地把適用于甲事物的詞運用于乙事物。詩集中出現(xiàn)162例,例如:

      a.那發(fā)涼的愉快/和燥熱的朦朧,交替升起

      b.我只能用生命里/最柔軟的呼吸

      c.像一片純凈的/野火,吻著全部草地

      例句中用“發(fā)涼”修飾“愉快”,“燥熱”修飾“朦朧”,“最柔軟”修飾“呼吸”,使“愉快”“朦朧”“呼吸”這樣原本抽象的感覺具體可感;用抽象的“純凈”修飾具體的“野火”,把詩人的純凈的情感很好地滲透到事物中去。

      (二)語法上的超常搭配

      1.無修辭手法的超常搭配

      1.1部分省略,詩集中出現(xiàn)10例,例如:

      a.十二歲的廣場

      b.一個鮮紅一個淡綠

      c.院墻那邊是螢火蟲/和十一歲的歡笑/我?guī)еt遲疑疑的幸福/向你敘說小新娘的服飾

      例a本應(yīng)是十二歲的我的廣場,這里直接拿表示年齡的詞直接修飾表示場所的詞;例b本應(yīng)是一個(孩子)是鮮紅的,一個(孩子)是淡綠的;例c本應(yīng)是十一歲的我的歡笑。省略前例a和例c仍是定中短語,例b是主謂短語。

      1.2動詞作定語的超常搭配

      動詞作定語,使中心語更賦有動態(tài)感,詩集中出現(xiàn)8例,例如:

      a.畫下許多因為愛她/而熄滅的心

      b.畫下一個個早早醒來的節(jié)日——上面貼著玻璃糖紙/和北方童話的插圖

      c.快要熄滅的花/依舊被青草們圍繞

      “熄滅”本是動詞,可以加了表示一種持續(xù)的狀態(tài),而例a和例c中,“熄滅”分別用來修飾“心”和“花”;例b“醒來”也是動詞,被副詞“早早”修飾,例中卻用“早早醒來”作定語,修飾“節(jié)日”,是一種偏離常規(guī)的用法。

      2.運用比喻的超常搭配,詩中出現(xiàn)32例,例如:

      a.太陽是我的纖夫。它拉著我,用強光的繩索,一步步……

      b.黃尾的太平鳥,在我的車中做窩/時間的馬,累到了

      c.長街旁邊閃耀著露滴的銀鉆

      例中,把“強光”比作“繩索”,“時間”比作“馬”,“露滴”比作“銀鉆”。這三個比喻本體和喻體直接以定中短語的形式出現(xiàn),中間只用一個“的”聯(lián)系起來,更加耐人尋味,可謂是有積極修辭效果的超常搭配。

      三、結(jié)語

      顧城說:“表現(xiàn)世界的目的,是表現(xiàn)‘我’?!挥小晕摇募尤?,‘自我’對生命異化的抗?fàn)帲瑢κ澜绲母脑?,才能產(chǎn)生藝術(shù),產(chǎn)生浩瀚的流派,產(chǎn)生美的行星和銀河?!币虼祟櫝堑脑姼杩偸且圆痪幸桓竦拇竽懙某龀R?guī)的藝術(shù)化語言讓人驚喜。通過令人目眩的顏色詞,新奇的比喻,通感的廣泛運用,奇幻的搭配,出人意想的形象,爛漫的幻想,跨度很大的跳躍,詭異的語言搭配,構(gòu)造了詩人自我的歡快或憂傷的幻想世界。

      而其詩歌中出現(xiàn)的大量超常搭配,雖會給讀者帶來或多或少的理解困難,但是它也使詩人更自然的表現(xiàn)“自我”,是詩人表達(dá)情感的主要方式,在讀者多次揣摩理解其中的韻味后,回味無窮,更好地達(dá)到與詩人“心有靈犀”的效果。

      參考文獻(xiàn):

      [1]顧城.中國當(dāng)代名詩人選集·顧城[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6.

      [2]王希杰.修辭學(xué)通論[M].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6.

      [3]王希杰.漢語修辭學(xué)[M].北京出版社,1983.

      [4]紀(jì)正紅.廣告語言中的超常搭配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8年學(xué)位論文,2008.

      形容氣勢大的詞語范文第5篇

      關(guān)鍵詞: 《孟子》 詞類活用 修辭效果

      什么是詞類活用?郭錫良先生在《古代漢語》(修訂本)中指出:“在古代漢語,尤其是上古漢語里,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表達(dá)習(xí)慣而靈活運用,在句中臨時改變它的詞性和基本功能?!@就叫做詞類的活用?!盵1]由此可見,在古代漢語中,將一個詞用做別類詞,并起到相應(yīng)的臨時性的語法功能,這種現(xiàn)象就叫做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既是一種語法現(xiàn)象,又是一種修辭現(xiàn)象,它在表情達(dá)意上有著積極的效果,使語言簡潔生動、妙趣橫生?!睹献印分写嬖谥罅康脑~類活用現(xiàn)象,他們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修辭審美效果,對《孟子》語言風(fēng)格的形成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文擬對這些“活用詞”(將這些詞類活用詞簡稱為活用詞)進(jìn)行簡單的分析和總結(jié),以探求他們的修辭效應(yīng)。

      詞類活用現(xiàn)象在《孟子》中出現(xiàn)的情況見下表:

      一、名詞、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的修辭效果

      在特殊的語言環(huán)境中,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后,將失去原來的基本功能而具有動詞的性質(zhì),產(chǎn)生臨時性的變化。這些活用詞使語言新奇而又含義豐富,使表達(dá)生動形象。不僅使抽象的含義感性化,靜狀的情境動態(tài)化;另外活用詞在一些結(jié)構(gòu)相同的句式中使用可以形成對偶、排比等辭格,對造成整齊和諧的語言形式美有一定的作用。例如:

      (1)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13.21)

      (2)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13.30)

      (3)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5.4)

      以上四例都是活用為動詞。例(1)名詞“根”后面有介賓詞組“于心”充當(dāng)補語,因而“根”活用為不及物動詞,意為“扎根”。一個“根”字使原本抽象的名詞“仁義禮智”具象化,具有可感性。例(2)句中名詞“性”和“身”用在代詞“之”的前面,失去了名詞的性質(zhì),活用為動詞的一般用法,且他們處在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上下句中,這樣就形成了對偶句。利用詞類活用形成的對偶句,句式整齊,且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記憶。例(3)中“烈”原本是形容詞,在這里因為帶了賓語“山澤”活用為動詞,意為“用火燃燒”,將大火蔓延的景象描寫得更為逼真生動,激發(fā)了讀者的聯(lián)想,增強了語言表現(xiàn)力。

      二、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修辭效果

      動詞和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后,它們的功能相當(dāng)于名詞或名詞性詞組。名物化的動詞保留原有動詞意味外,產(chǎn)生的“臨時義”增加了詞語的信息量,使語言簡潔精練而又語約意豐;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后增添了物性特點,比一般名詞更具形象性。例如:

      (5)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1.7)

      (6)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1.7)

      (7)居于陵,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也。(6.10)

      以上三例都是活用為名詞。例(5)“肥甘”、“輕暖”本是形容詞,但這里它們從表示性質(zhì)狀態(tài)變?yōu)楸硎九c這種性質(zhì)狀態(tài)有關(guān)的事物,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分別代表“肥美的食物”和“舒服的衣服”。語言的信息量增多,但用詞沒有增加,達(dá)到了簡潔精練的目的。同時這句話運用借代的修辭格,避免了語言表達(dá)的生硬呆板,使語言生動形象,更具感染力。例(6)中的形容詞“小”、“寡”、“弱”,分別作三個分句的主語,失去形容詞的特點,活用為名詞,分別意為“小的國家”、“人口少的國家”、“弱的國家”;后面的形容詞“大”、“眾”、“強”也活用為名詞,在分句中充當(dāng)賓語,可以譯為“大的國家”、“人口多的國家”、“強大的國家”。這六個詞語在句式結(jié)構(gòu)相同的位置相互對應(yīng),形成句式整齊的排比句,使語言表達(dá)更加有氣勢。例(7)中“聞”“見”原本是動詞,這里活用為名詞,分別表示“聽覺”、“視覺”?!奥劇薄耙姟被钣脼槊~之后,既具備了名詞的性質(zhì),又保留了其動詞屬性,使語言言簡意賅、意蘊深刻。

      三、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修辭效果

      所謂使動用法,就是謂語動詞對賓語含有“致使性”,即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各類詞活用為使動用法后,產(chǎn)生的臨時功能使句子變化多姿、情趣橫生,具有積極的審美修辭效果。例如:

      (8)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6.2)

      (9)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12.15)

      (10)先名實者,為人也;后名實者,自為也。(12.6)

      (11)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8.29)

      例(8)中的形容詞“”和不及物動詞“移”、“屈”活用為動詞的使動用法,在句子中作謂語。根據(jù)上下文意判斷,“”“移”“屈”后面還應(yīng)有賓語“之”,構(gòu)成使動關(guān)系,即“使之”、“使之移”、“使之屈”。并且它們組成的三個分句形成排比,從不同角度來說明“大丈夫”在面對富貴、貧賤、威武時應(yīng)具備的節(jié)操和品格,使語言清晰條理,具有節(jié)奏感,增強了表達(dá)的氣勢。例(9)的“苦”、“勞”、“餓”、“空乏”原本屬于形容詞,但在此句中它們都活用為動詞用做謂語,其后都帶有賓語,并明顯使其后的賓語具備了痛苦、辛勞、饑餓、空虛困乏的性質(zhì),將上天委以某人重任時必對其加以磨練的文意表達(dá)得更充實豐滿,且文采飛揚、極具感染力。例(10)中名詞“先”和“后”活用為使動用法,意為“使……在先”“使……在后”?!跋取焙汀昂蟆痹谡Z義上是一對反義詞,用在這里形成對比,寫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為官方式。例(11)動詞“溺”和形容詞“饑”后面跟有“之”作賓語,并根據(jù)文意判斷,即為“使之溺”、“使之饑”?;钣迷~“溺”和“饑”處在兩個相同句式結(jié)構(gòu)的對應(yīng)位置上,構(gòu)成了對偶句,使語言整齊凝練,讀之余,瑯瑯上口,具有整齊和諧的音樂美。

      意動用法,就是主語所代表的人物主觀上認(rèn)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性質(zhì)和狀態(tài),也就是主語主觀上認(rèn)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dāng)作什么的意思。意動用法表達(dá)的是說話人的主觀想法,體現(xiàn)了一種積極主動的寄情于他的情感需求,具有特定的修辭審美情趣和審美觀感。例如:

      (11)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保?4.28)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吾幼,以及人之幼。(1.7)

      (1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13.24)

      以上三例都是活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例(11)名詞“寶”因帶了賓語“珠玉”而活用為動詞,但“寶”與“珠玉”的關(guān)系不是一般的支配關(guān)系,它表示主語“諸侯”主觀上把賓語“珠玉”看作名詞“寶”所表示的事物,因此“寶珠玉”就是“以珠玉為寶”。一個“寶”字既簡練又形象生動,其表達(dá)效果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其它表述方式。孟子用一個“寶”字表達(dá)了自己對那些只重視物質(zhì)財富的統(tǒng)治者的譏諷和嘲弄。例(12)中“老”和“幼”都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分別可譯為“以……為老”“以……為幼”,并且由他們組成的分句形成了對偶句,使語言表達(dá)具有節(jié)奏感和整齊美。例(13)中形容詞“小”帶有賓語“天下”,與其賓語構(gòu)成意動關(guān)系,表示主語主觀上認(rèn)為賓語“天下”具有“小”的特點。一個“小”字將孔子登高望遠(yuǎn)之后一覽天下,激昂澎湃的感情描寫得淋漓盡致,也將孟子這種感同身受的豪邁之情表現(xiàn)了出來。

      四、名詞活用為狀語的修辭效果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用做狀語是違反語法規(guī)則的,但在古代漢語中,這一現(xiàn)象卻普遍存在,并具有極強的修辭效果。它不僅豐富了語義,而且還形成比喻、夸張等形式使語言表達(dá)更加活靈活現(xiàn)、生動活潑,比簡單地用副詞或形容詞作狀語具有更強的修辭色彩。例如:

      (13)今而后知君之犬馬畜伋。(10.6)

      (14)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13.37)

      以上兩例都是名詞活用為狀語。例(13)的名詞“犬馬”放在動詞“畜”的前面起修飾作用,作狀語,比喻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和方式,譯為“像犬馬一樣”。形象生動、言簡意賅地將君主對待子思的方式表達(dá)了出來。例(14)中名詞“豕”和“獸”分別用在動詞“交”“畜”之前,起修飾限制作用,作狀語,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可譯為“當(dāng)作豬一樣地……”、“當(dāng)作野獸一樣地……”。“豕”“獸”二字激發(fā)了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從而使讀者與作者在精神境界中達(dá)到共鳴,具有十分突出的修辭效果。

      五、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的修辭效果

      數(shù)詞本來是表示數(shù)目的詞。但在古代漢語中,數(shù)詞的用法相當(dāng)靈活,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后除了它本身具有的語法功能之外,也有了一定的修辭功能。例如:

      (15)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3.2)

      (16)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3.1)

      以上兩例都是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例(15)中的“壹”作“專一”解?!爸疽肌敝杆枷胍庵緦R唬皻庖肌敝敢鈿飧星閷R弧_@里數(shù)詞“壹”活用為動詞,充當(dāng)句子的謂語,言簡意賅地表述了志和氣的關(guān)系,語約意豐,含蓄蘊藉。例(16)中的“半”和“倍”活用為及物動詞,分別義為“占有一半或達(dá)到一半”、“比……增加一倍”,在語義上有某種對比含義。用“半”“倍”這兩個活用數(shù)詞,使語言簡潔精煉,且蘊意深刻。

      總之,《孟子》中的詞類活用數(shù)量龐大、豐富多彩,產(chǎn)生了積極的修辭效果,使《孟子》的語言具有言簡義豐、生動活潑、整齊勻稱的特點。

      相關(guān)期刊更多

      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信息工程大學(xué)

      法語學(xué)習(xí)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國家教育部

      語言教學(xué)與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4480yy私人影院亚洲|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有限公司|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亚洲色图古典武侠|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午夜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无人区视频大全|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亚洲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