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課間體育活動方案

      課間體育活動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課間體育活動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課間體育活動方案

      課間體育活動方案范文第1篇

      關鍵詞:稻草種植洋芋;體驗變廢為寶;活動方案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4-012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080

      一、活動背景

      我區有稻田52.1萬畝,每年可產稻草20多萬噸,但是大量稻田冬季閑置,需提升有機質,且大量稻草白白浪費掉。未來我國糧食消費需求會越來越大,水稻、小麥等口糧品種繼續增產的成本提高、空間變小、難度加大,開發利用南方冬閑田、擴種馬鈴薯潛力很大[1]。我區在2009―2012年推廣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期間,馬武鎮、義和鎮、焦石鎮等地大規模種植稻草洋芋,但項目結束后就沒有種植了。中國科協、教育部等聯合開展“變廢為寶 從我做起”的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于今年5月啟動。在此多重背景下,我組織學校部分學生進行“稻草種植洋芋 體驗變廢為寶”的實踐調查活動。

      二、活動目標

      1.了解土壤肥力、有機質、稻草成分、稻草還田提升土壤肥力等知識,學習傳統和稻草兩種方法種植洋芋,了解稻草通過種植洋芋變廢為寶的具體體現。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做事,對莊稼種植戶、專家、教師、父母的尊重和對社會的感恩、負責任,對大自然的熱愛。

      3.培養學生從網上查找和向莊稼種植戶實際了解某個主題相關信息的能力,向某方面的專家實地學習知識的能力,親自種植稻草洋芋和對比觀察稻草洋芋生長情況的能力,綜合分析、歸納、總結從各個方面得來的信息的能力,寫作能力和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三、活動的對象、人數和需求

      受到安全、交通、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到農村親自種植和觀察稻草洋芋只安排了15個學生,每隔10天安排30名學生去觀察在學校用泡沫盒按兩種方法種植的洋芋。活動指導教師有本校盧登平老師,涪陵區農業委員會研究員、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組專家余學川。考慮到安全責任和兼顧親子活動,每次校外活動家長都全程陪同。

      準備好洋芋種、復合有機肥、干稻草、泡沫盒、鋤頭、氣溫計、智能手機、雨具,安排好攝像、照相的人員,學生帶紙和筆,專家帶上講解知識的圖片,等等。

      四、活動的重難點、創新點

      活動的重點是學生親自種植和持續觀察稻草與傳統方法種植洋芋的差別。活動的難點是學生通過觀察而能了解稻草通過種植洋芋的變廢為寶情況。活動的創新點是,根據我區稻草洋芋種植的實際情況,創新性設計實踐環節,了解稻草的變廢為寶情況。

      五、活動過程與內容

      1.專家實地講解相關知識。2015年7月,請余學川專家,在莊稼地實地為學生講解土壤肥力、稻草、稻草還田提升土壤肥力等相關知識,增加學生對活動的理性認識。

      2.調查稻草洋芋種植戶和有關專家。引導學生設計調查問卷,2015年8月7日調查幾戶曾經的稻草洋芋種植戶,2015年8月12日采訪我區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組的專家,以便從他人的經驗、數據上了解稻草通過種植洋芋變廢為寶的情況。

      3.學生親自種植稻草洋芋。2015年9月,在余學川專家的指導下,學生親自用傳統和稻草兩種種植法,在江東辦事處云盤村種植兩小塊地洋芋,在學校用兩個蔬菜泡沫盒種植兩盒洋芋,以便從種植過程的比較中更好地了解稻草的變廢為寶情況。

      4.持續對比觀察稻草種植的洋芋。為了使學生從生長過程中了解稻草的變廢為寶情況,從2015年9月起至洋芋收獲,引導學生設計觀察日志,每隔10天左右在學校觀察泡沫盒種植的洋芋,也選擇時間觀察在鄉下種植的兩小塊地洋芋,每次觀察都認真填好觀察日志、拍好照片。

      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預案

      七、預期結果、教育作用及呈現方式

      1.預期結果。(1)了解稻草的變廢為寶情況。學生從稻草還田提升土壤肥力、調溫、保墑、抑制雜草、省力、省時和提高洋芋品質、增產增收等方面,總結稻草通過種植洋芋變廢為寶的情況。(2)提出合理化建議。學生通過對曾經的稻草洋芋種植戶和原區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組專家的走訪調查,以及自身的稻草洋芋種植、觀察經歷,分析我區稻草洋芋種植規模變化的原因,進而向有關部門提出擴大稻草變廢為寶的合理化建議。

      2.教育作用。(1)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從信息收集處理、動手、觀察、寫作、科學研究等能力和感恩、負責任熱愛大自然等積極情感態度,引導學生總結綜合素質的提升情況。(2)增強變廢為寶意識和洋芋主糧化的具體認識。學生、家長、教師,從稻草變廢為寶、冬閑田得到很好利用、洋芋增產增收等方面,提高變廢為寶意識和對洋芋主糧化的具體認識。

      3.呈現方式。此次活動的呈現方式,有活動報告、原始資料、活動日志、活動照片、活動成果、活動體會、活動評估報告和活動報道等。

      八、評價標準

      活動進行前,引導參與學生討論活動的評價內容和等級,評價內容包含參與的態度、次數、活動成果和教育效果等方面,根據每項內容的特點進行量化評價,綜合這些量化再對每位學生進行總的評價,所有的評價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參考文獻:

      課間體育活動方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大課間體育活動模式 學生 學生體質健康 策略研究

      1.研究目的

      1.1讓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1.2對我校現有的“體育大課間活動”項目進行科學的篩選和設計。

      1.3對我校“體育大課間活動”場地與器材的要求與合理利用。

      1.4對我校“體育大課間活動”安全措施的制定與可行性分析。

      1.5研究制定適合我校“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新模式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收集研究國內外有關國家體育教學文化生活的文獻資料,使課題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更豐富、更明確、更科學,爭取在現有研究水平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2問卷調查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和其他任課教師進行調查:現階段體育大課間活動對學生造成的一些消極和積極影響,同時了解學生所喜歡的活動項目,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好準備。

      2.3數理分析法:對前面的調查案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從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從中找出解決的方法,制定和實施新的體育大課間活動方案。

      2.4對比實驗法:以本校實驗前后的情況進行對比,對學生階段測試數據進行分析評估,對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主要因素進行深入剖析,查找原因,不斷反思與校正,不斷優化活動實施目標與方案,不斷提高實踐活動的效益,進一步改進和優化體育大課間活動方案,撰寫階段研究報告。

      2.5經驗總結法:在實踐與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課題研究重點,積累材料,總結有效措施,找出有效提高農村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方法。

      3.結果與分析

      3.1 國家政策是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發展的前提保障

      國家教育司楊貴仁司長在開幕式上發表了《認真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全面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講話,再次重申中小學生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方案,并要求全國各地都要認真地貫徹落實。中國學校體育研究會理事長宋盡賢也強調指出:落實中小學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是我們今后一個相當長時間內學校體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3.2豐富的物質、和諧的社會人文環境,是推動大課間活動模式的開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發展的堅強后盾“以人為本”是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就是秉承這種理念。讓學生經常參加各項體育鍛煉,不僅能使同學們身體健康、體魄強壯,具有更強的意志和上進心;還能使同學們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具有開闊的視野,富有合作精神和創造力,為他們將來成為祖國棟梁奠定基礎。

      3.3濃烈的體育運動氛圍是利用大課間活動模式,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發展的動力

      首先,秉著理論先于實踐的原則,華僑初級中學根據自身學校自身的辦學特點和特色,成立了以體育科組的全體老師為成員的專門研究小組,探索適合學校開展的大課間活動模式和活動的內容等。

      其次,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大膽創新。不拘泥于傳統的課間操模式,引用諸多時尚的,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如籃球、毽球、竹竿舞、打跳舞、功夫扇、拳操、活力健身操、踏板車、輪滑、滑板車等項目。

      3.4家庭觀念的更新,家長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增強,也從側面為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發展和提升起到了帶動作用。

      3.5教師素質的提升是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體能素質健康發展的關鍵性基礎

      4.結論與建議

      從政策的大力支持、社會人文環境和物質環境的良好、學校濃郁的體育鍛煉氛圍、家庭觀念的積極影響、教師素質的與時俱進、學生需求的與日俱增這幾個方面的具體論述,更完備地說明了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體能素質健康的實踐是能取得成功的。基于已有的現實基礎,再結合研究目的利用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體能素質健康,為大課間活動開展更加順利,仍有許多問題尚需深入探究。提出以下建議:

      4.1 更深入的分析國家政策,更堅決地把政策內容落實到實處。

      4.2 加大宣傳力度,形成更大的社會影響力,使社會大環境更利于大課間活動的開展。

      4.3 進一步強化學校體育鍛煉氛圍,構建完善的學校大課間活動的管理機制和管理體系。

      4.4 加大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讓參與體育鍛煉的思想更深入家庭觀念中。

      4.5 持續不斷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并且可以開發以大課間活動為特色的體育校本課程。

      4.6 始終以學生的需求為基點,使越來越多地學生從大課間活動中獲得他們所想要的。

      【參考文獻】

      [1]季鋼,侯令忠,《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中學實施中的問題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2]周傳堯,影響《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的因素分析[A],體質研究與健康促進論文集[C],2006年

      [3]楊軍,主編 《體育科學研究方法》 [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4]肖明,主編《哲學原理》[M] 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二版

      [5]張厚粲,主編《心理學》[M]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2年2月第一版

      [6]毛振明 、杜曉紅 、于素梅 《體育與健康》[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課間體育活動方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大課間 體育活動 實踐

      一、前言

      進行“大課間”活動課題實驗,是清潭中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是立足教學實際,對學生進行有步驟、多層次地實施綜合教育管理的過程;是進一步全面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綜合體質與健康的有效載體;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特色揚校”的治校思路的具體體現。大課間活動喚起了全體師生對健康的關注,引導學生自覺走向操場、走到陽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體驗體育帶來的快樂。

      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基本構想

      (一)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基本理念

      我們立足于清潭中學的實際情況,將“我陽光”、“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等現代教育理念引入體育活動中,把大課間體育活動定位成“一個核心,兩個基本點”。“一個核心”:即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發展,寓促質益智、輔德、育美、娛樂于活動之中。“兩個基本點”:一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健康身體打下牢固的基礎;二是確保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

      (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具體做法和內容構成

      1.以體育課為載體,開展主題校本教研。2.加強清中體育社團建設。3.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節。4.對我校的大課間活動方案進行設計和實施。在設計上注意四個結合:一是堅持體育與藝術的結合;二是堅持規定項目與自選項目相結合;三是堅持形式與內容相結合;四是活動內容與季節變化相結合。

      三、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具體實踐

      (一)成立課題的管理組織,完善場地設施

      我們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為副組長、體藝組全體教師為成員的課題研究小組,制訂了研究計劃,明確了人員分工。

      (二)開發大課間活動內容,探索活動方法

      1.創編活動內容。根據學校實際和問卷調查的情況,活動的內容分為晴天和陰雨天兩類。天晴時為花樣跳繩、羽毛球、籃球、排球、健美操、武術等室外項目,陰雨天為棋類活動、智力游戲等室內項目。

      2.制定活動規則。在大課間活動中,要想讓學生都動起來,且做到活而不亂、活而有序,必須要制定相關的活動規則:①劃分活動區域。課題組老師認真分析各班自主選擇項目的特點和場地要求,并根據我校實際的場地情況,進行了整體的協調和安排。②制定活動安排表。要組織好大課間活動,必須把可能出現的問題想充分、準備工作做細。③統一口令和指揮。大課間活動的每個環節,都是由統一口令指揮進行的,我們把指揮口令按提前設計好的時間及進程錄音,到時播放,不但便于檢查,還有效控制了活動時間。④制定有關制度。建立活動考核獎懲制度。學校每天由蹲點行政負責對所轄班級進行考核,一周一匯總,一月一評比,一學期進行一次大課間活動示范班級和先進個人評比活動并予以表彰;在每天考核中,班主任未能及時到場,或者班級未能按計劃進行活動,扣相應的班級管理分。體育老師要按分工做好巡回指導督查工作。除以上的各項安排外,還逐步建立起與之相互配套的檢查、監督制度,制定科學有效的評價、評比的方法和措施。包括《關于大課間活動的要求和規定》、《大課間考核制度》等。⑤學校制定好學生大課間活動計劃,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確立各年級各班的特色,做到時間、場地、內容、學生、指導教師"五落實"。

      (三)加強大課間活動管理,提高活動質量。

      1.納入學校制度。我校在課題實施研究之初,就把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同課外活動一起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排入作息時間表,同時納入對學校教育整體工作評估,不斷加大評估的權重,納入對班級考核的條件之一,制定評估量化標準,由于這些制度保障,使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課外活動的開展落到了實處。

      2.落實管理職責。我校大課間管理實行三級負責制。①領導負責制:我校大課間活動實行校長責任制,學校主要領導到操場親自參與活動,在了解情況,發現問題的同時,提高全校師生對大課間的重視程度。②班主任負責制:班主任的責任是認真織本班學生按時出操,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從思想上正確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親身實踐來影響、教育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③體育教師負責制:負責大課間內容的安排、樂曲的選擇。內容安排須符合季節特點,樂曲的選擇須符合學生和內容的特點;負責班級活動場所及進退場的安排。

      3.開展活動評價。分別對學生和班級、班主任、體育教師進行評價。評價方法為:領導抽查、體育教師檢查、值日生檢查。

      四、兩年實踐的成效和基本經驗

      (一)兩年實踐的顯著成效

      1.培養了學生良好的作風和學校的校風。大課間開展后,學生的精神面貌大大改觀,校風、學風、班風有了很大的變化。大課間體育活動已經成為一個育人的綜合實體,以體促質、以體育美、以體輔德的目的得到了體現。

      2.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使學生的學習中樞得到了積極性的休息,從而提高了室內課的學習效果。

      3.提高了學生的體育能力和組織能力。大課間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身體,還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整體配合能力。

      4.發揚了學校的校本精神。大課間活動活躍了學校的氣氛,扭轉了沉悶的教學局面,學生在玩中鍛煉身體,愉悅心身;在玩中融洽師生關系,領悟做人道理;在玩中活躍思想,放松身體,調節情緒,培養健康的心理狀態。

      (二)兩年實踐的基本經驗。

      1.提高認識,宣傳到位,加強領導和管理,是開展好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關鍵。

      2.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要實現科學性和實效性相結合。應做到大課間活動安排合理到位,活而不亂,項目適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發展。

      課間體育活動方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創新管理 體育大課間 有效

      一直以來,體育大課間活動中因為場地、器材、人力資源不能滿足學生活動的需要,而產生了一些不良現象。由于學生人數多、班額大,專職體育教師不足,再加上場地有限,大課間體育活動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所以大課間活動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學校應動員班主任、課任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活動,做學生的體育指導者,達到人人主動參與、全民健身的高度。

      學校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需要創新的理論去指導,需要活躍的校園文化環境去熏陶學生,去探索體育大課間活動改革的前進方向。這樣我們才能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那么,我們在平時的活動中如何才能做到創新管理呢?我們的活動如何才能體現出有效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資源,注重實效,體現創新

      學校應該群策群力,加大管理力度。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實施體育大課間活動中,學校領導、體育教師和管理教師等幾個層面都要提倡分工合作。作為學校領導層面主要是把握教育方針,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把體育大課間活動作為教學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負責活動計劃的制訂和督促實施,落實活動時間,落實管理人員,明確工作量與工作職責,保障開展活動所需的經費等。作為體育教師層面主要是根據學校活動計劃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方案應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體育傳統、特色等具體情況來制定,并能組織、指導和評價大課間活動。方案要有活動內容、進退場設計、場地安排、器材分配、管理人員分工、評價辦法、信息反饋等。教師是具體操作層面,是大課間活動的主要管理者,一般由班主任負責,主要按學校活動方案要求組織和指導學生有秩序地活動,并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三個層面中教師是關鍵,只有管理到位才會保證活動質量,才不會使大課間活動制度落空。

      二、創新活動內容,突顯個性,體現自主選擇

      如果一套模式一成不變,活動內容幾年不更換、不補充,再好的東西學生也不會喜歡,甚至失去興趣。如創新已有的活動內容:跳繩內容可以豐富為單人跳、雙人跳、花樣跳、跑著跳、跳長繩等;踢毽子內容可以豐富為單腳踢、雙腳踢、花樣踢、雙人踢,可以計時,也可以計數等;接力跑內容也可豐富為傳接棒、傳接球、跳繩接力、迎面接力、往返接力、單跳接力、雙跳接力等趣味接力游戲;跳橡皮筋活動內容可以鼓勵學生根據不同年段創編;球類活動內容以安全性較高的方式來開展,如乒乓球、羽毛球、板羽球等,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設籃球、排球等。

      還可選擇學生喜歡的游戲源源不斷地補充到大課間活動中來,如貼膏藥、丟手絹、木頭人、踩高蹺、大腳板、抽陀螺、滾鐵環、劃旱船、跳房子等等,或者鼓勵學生創編新的游戲。學生只有在寬松、和諧、愉快的氣氛中,才能體驗到身心的滿足。每天的課外體育活動只有成為了學生放松心情、增進友誼的重要陣地,才會成為學生彰顯個性、實現自主創新的場所。

      三、適時的監控,活動持久發展的保證

      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監控與跟蹤指導要到位。班主任和體育指導教師要加強安全教育,做好對學生的監控,并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識。要按照活動項目準備活動器材,做好安全檢查工作,檢查學生衣著,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活動時,要做好組織及安全防護工作,防止傷害事故發生。如有意外傷害事故,要嚴格按照《傷害突發事件處理辦法》進行處理,及時做好活動記錄,隨時接受各級督查。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參與活動,要精心指導學生,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學有所得。

      總之,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有效開展對于增進學生體質健康、培養現代體育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有百利而無一害。創新開展陽光大課間活動改變了以往步調一致、統一做一套廣播操就結束課間操的局面。這一活動形式的改變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增進了師生感情,融洽了關系,更重要的是創建了和諧的育人氛圍。創新大課間活動,從活動內容、組織形式、時間安排、管理方法等方面都要注意學生興趣的培養與運動動機的形成,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做到德育體育相結合、創造與實踐相統一、主導與主體相和諧。我們應大力推進大課間體育活動,切實增強學生的體質,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計志芳 論當前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展,2000.4。

      課間體育活動方案范文第5篇

      摘 要 大課間活動是我國小學近幾年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新型課間體育活動形式。它改變了原有課間操的機械單一、內容乏味、鍛煉效果不足的狀況,能調節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緩解學生的精神疲勞,鍛煉學生的身心健康。讓全體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玩得開心、學得快樂,得到全面發展。結合本校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實施,淺談應該如何提高雁山中心小學大課間活動的質量。

      關鍵詞 提高 大課間活動 質量

      一、前言

      大課間活動是我國小學近幾年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新型課間體育活動形式。它改變了原有課間操的機械單一、內容乏味、鍛煉效果不足的狀況,能調節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緩解學生的精神疲勞,鍛煉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校大課間活動不僅僅能鍛煉學生的體能,更重要的是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思想,體現了體育教學的功能和價值,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真正實現了“把時間交給學生,把空間留給學生,把健康帶給學生”。那么,應該如何提高大課間活動的質量,讓學生在活動中既能感受到快樂,又能鍛煉自己的體質呢?現結合本校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實施,談談幾點在大課間活動中出現的自己看法。

      二、內容新穎,形式多樣

      不同于以往課間操活動的內容單一、枯燥乏味,大課間活動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何制定高質量的,符合學生興趣的活動內容,則成了重中之重。在學校的做了兩個表格“學生體質調查問卷”大課間活動 “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表”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保證睡眠時間、學習成績的條件下,對各種形式、跑步等體育活動十分感興趣。為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本校各教研組自己編排的各種操,經過不斷的實踐探索,我校制定出了幾套適合學生身心的、如體育組自編武術操、功夫扇、兔子舞、放松操、跑操、五祖拳等等,英語組自編一套操英語,語文組自編一套國學操,技能科自編一系列的心理操如:激勵操、親子操、團體操、足球操、啦啦操等,獨具特色的大課間活動方案,周一升旗、周二至周五大課間活動的操基本上沒有重復,我將周二至周五的操詳細交待。

      三、創新花樣,加深難度

      為提高學校大課間活動的質量,我校根據學生對各種操的喜愛,為學生量身制定了比賽方案。

      四、明確職責,積極參與

      (一)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也是組織者,在大課間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單靠體育老師的組織,大課間活動是難以開展的。因此,為提高大課間活動的質量,全體老師應該明確大課間活動的目標、性質,積極配合體育老師,組織學生準時參加大課間活動。

      (二)班主任老師的表率的作用對本班的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班主任老師能夠深入學生的隊伍中,參與大課間,與學生一起進行活動,將會帶動整個班級學生的活動氣氛。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身體素質,也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同時調動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的氣氛,提高了學生大課間活動的完成質量。

      (三)除了班主任的主導組織外,科任老師也要積極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大課間活動,一起深入參加學生的大課間,引導學生進行科學鍛煉。這樣在大課間活動中,學生們既秀出了活力,增強了體質,體驗了運動的樂趣,同時融洽了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成了好朋友,體現出和諧的校園人文環境。

      五、管理嚴明,組織有序

      作為一個學校的領頭人,校長的組織領導十分重要。以校長為首的學校領導組織,在大課間活動開展以來非常注重大課間活動的力度管理,以確保學生大課間活動的安全問題。同時組織全體教師參與學生隊伍中,和學生一起動起來,進行監督管理,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六、存在不足,改進措施

      提高大課間活動的質量,評價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這也是我校大課間活動的不足之處。建議可以建立大課間活動量化管理制度:抽調部分學生和老師進行動作的考核,每天對各班大課間活動情況進行量化,并且每月每學期對各種操的更新,在學期末將對新編的操進行比賽評名次,對前幾名的班級進行獎勵,以鼓勵各個班級對課間操的重視。同時可組織更多種類的比賽,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通過參加比賽來檢驗鍛煉的效果,并且逐漸形成傳統的比賽項目。

      總之,提高大課間活動的質量,每個操的教學與音樂相結合,學生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忘卻疲勞,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的熱情,達到練習的目的,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勝利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不僅在內容、時間上能夠適應學生的身心特點,形式多樣,還需要有學校的領導重視,班主任與各位教師各盡其職,完善各操的評價制度。當然,隨著大課間活動的開展,會出現許多的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讓我們不斷地去研究與探索,因為學校大課間活動的追求,就是一定會尋找在練中樂,樂中練的活動方法和經驗,更要讓全體師生在快樂中鍛煉身體,在快樂中收獲健康。

      參考文獻:

      [1] 陳康炎.提高學生體能素質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設計[J].體育教學.2011.12.

      [2] 張占宇.淺析如何保證大課間活動的質量[J].小學課改經驗.2012.3.

      [3] 如何提高學校課間操質量.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91大神亚洲影视在线|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亚洲一区动漫卡通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