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輿情信息

      輿情信息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輿情信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輿情信息

      輿情信息范文第1篇

      2020年來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緊密結合本公司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建立健全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以網絡建設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輿情信息質量為重點,收集報送有代表性、典型性、傾向性、苗頭性的輿情信息,加強對輿情走勢的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得力的對策建議,對涉及本單位工作內容及時進行跟帖回復,圍繞重點、跟蹤勢點、把握難點,為領導服務,為決策服務。具體工作內容如下。

      一、建立了輿情信息工作網絡。

      成立了本單位輿情信息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XX同志擔任,副組長由XX同志擔任,成員為各部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XX兼任,負責單位輿情信息工作的統籌管理及編發《XXX輿情信息專報》。

      二、及時上報輿情信息。

      各輿情信息員負責收集輿情信息,一旦在網絡上發現反映本單位相關問題的信息,將其拷貝后注明報送單位、時間、報送承辦人、審核人,發送到本單位輿情信息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一周上報一次。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收集各單位報送的輿情信息,定期進行篩選,編輯《XXX輿情信息專報》,并送單位領導批閱。對單位領導批閱后的輿情信息,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領導批示內容進行處理,分送各相關部門閱辦,對相關部門處理輿情的情況組織文字回應,送相關領導審批后在網絡上予以回復。

      三、建立了健全的網絡發言人工作制度。

      本單位的網絡發言人即為單位的新聞發言人。各輿情信息員發現涉及本單位工作的論壇貼文后及時上報,網絡發言人對涉及本單位工作或上級輿情信息部門布置的重大網上輿情撰寫引導主帖,進行跟評,并轉帖正面報道或貼文,同時參與網上日常討論及策劃重大網絡宣傳活動。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進一步建立完善網絡輿情信息工作機制。

      由于網絡傳播主體泛化分散的特殊性,同時網上信息能夠得到廣大網民的重視并予以接納,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對網絡輿論予以正確的引導。我單位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網絡輿情工作機構,明確網絡輿情專職工作人員,實行分級負責制;網絡輿情工作實績納入年終考核。單位各部門明確工作重點和任務,特別是要針對網絡輿情反應強烈、內容集中的問題制定應對措施并細化工作目標,做到責任到人,確保網絡輿情落到實處。

      2、嚴格規范網絡輿情回帖的工作內容

      及時對網民反映的相關問題及時回應,加強對回復內容的審查,確保相關回復內容既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又符合相關文件的要求,同時杜絕在回復內容中出現錯字、別字以及語意不通等問題。要增強回復內容的針對性,確保回復內容既一語中的,又切實可行,堅決杜絕用應付式、程序化語言回帖或含糊其辭的現象。

      輿情信息范文第2篇

      [關鍵詞]網絡輿情信息;生命周期;監測管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3)12-0111-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12.021

      引言

      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的深入發展,校園網中網站、論壇、微博等信息交流平臺上信息資源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主要是以大學生為主的群體通過校園網對校園中的某些現象,以及所關注的其他社會現象、社會問題所表達的態度、意見和觀點。表現出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的特點。由此引發對校園網絡輿情這種校園信息傳播方式的關注,實施對校園網絡輿情的有效監測與管理,維護校園網絡輿情信息健康傳播,已經成為高校網絡信息安全的重點工作。

      一、網絡輿情概述

      1.網絡輿情的概念、要素與發展過程

      所謂輿情,是指由個人以及各種社會群體構成的公眾,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和社會空間內,對自己關心或與自身利益緊密相關的各種公共事務所持有的多種情緒、意愿、態度和意見交錯的總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成為反映輿情的重要載體。網絡輿情是通過互聯網表達和傳播的各種不同情緒、態度和意見交錯的總和。“網絡輿情信息”則是民眾在互聯網上和傳播的能夠反映民眾輿情的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往往是以文字形式為主。網絡輿情反映和表達了一定的社情民意,是社會輿情的一種表現形式。

      作為社會輿情的組成部分,高校網絡輿情主要是指高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對有關國際重大問題、社會焦點問題、時政問題以及有關校園事務和學校管理等與自己利益相關的問題的情緒、看法、意見和態度。它不僅包括其對國家、社會的政治態度,也有對自身利益需求的訴求和表達,是要求國家、學校不斷改善其現狀、情況的訴求和意愿的集合。

      從網絡輿情的定義可知,高校網絡輿情的要素包括主體、客體、本體和輿情空間四部分。高校網絡輿情的主體是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其中以學生為主。高校網絡輿情的客體是中介性社會事項,包括各種事件、熱點現象、行為和政策等等。高校網絡輿情的本體是各種情緒、態度和意見的總和。高校網絡輿情空間是指網絡使用者(俗稱網民)對中介性社會事項的態度形成、變化和發生作用的情境,通常指學生社會政治態度形成、變化和發生作用的環境。網絡輿情空間是多層的、結構化的和復雜多變的,是主客體和空間中具有的其他基本因素之間的多維或多元的互動。輿情空間包括硬空間和軟空間。硬空間是指存在于互聯網中的各種虛擬空間,如校園BBS、論壇、微博等。軟空間是指網絡使用者(俗稱網民)在使用互聯網時必須遵循的法律法規、角色認知、價值觀以及網絡文化等。

      網絡輿情一般都要經歷產生、形成、發展、消亡四個過程。首先是社會或校園中某個話題或現象引發網絡使用者(俗稱網民)關注。在得到網民的關注后,借助網絡的傳播和放大作用,更多的網民加入其中,逐漸形成一種或數種輿論觀點。當參與人數和輿情信息的傳播達到一定程度后,網絡的聲音開始在現實社會產生影響,引起現實社會的共鳴,促成網絡輿情的到來。而一旦熱點轉移或消失,該輿情熱點話題隨之退化或轉入下一熱點。

      2.網絡輿情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從網絡輿情的發展過程可以得知,網絡輿情信息有著自己的生命周期。所謂網絡輿情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從決策工作產生對網絡輿情信息的需求開始,到網絡輿情信息分析結果被決策者利用的整個過程,如圖1所示。對網絡輿情信息的需求和利用分別是網絡輿情信息生命周期的起始和終結,中間還要經歷一系列不可缺少的環節,主要包括:網絡輿情信息工作規劃、網絡輿情信息匯集、整理和評價、網絡輿情信息分析、網絡輿情信息的報送和反饋、網絡輿情信息預警等,它們共同構成整個網絡輿情信息匯集和分析的主體部分。

      二、高校網絡輿情信息監測管理體系的構建

      網絡輿情的發展過程,對網絡輿情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構建高校網絡輿情信息監測管理體系,對高校網絡輿情信息進行監測、分析,準確把握教育網絡輿情信息的內容、導向、發展趨勢,整合各類資源,形成決策數據鏈,為高校網絡輿情信息的科學決策提供有效支持。結合網絡輿情信息生命周期管理過程,構建高校網絡輿情信息監測、分析與管理體系,如圖2所示。

      高校網絡輿情信息監測管理體系主要包括網絡輿情信息提取(數據采集、數據預處理、信息萃取)、網絡輿情信息數據挖掘分析、網絡輿情決策管理和網絡輿情信息監測環境。

      網絡輿情信息提取是利用網絡抓取技術,包括網絡雷達技術、元搜索技術、網頁內容智能提取技術等;多文檔自動摘要技術;信息檢索技術,包括全文檢索技術、基于圖片內容檢索、數據挖掘技術、自動分類與自動聚類、相似搜索與消重等技術,對校園網(新聞、論壇、微博、即時通訊等)進行實時監測、采集,對轉載頻率高和訪問次數多的網絡輿情信息進行自動分類聚類,主題檢測和專題聚焦等。

      網絡輿情信息數據挖掘分析是網絡輿情信息管理模型的核心功能。是高校網絡輿情信息工作者在對網絡輿情信息匯集整理的基礎上,運用網絡輿情信息分析方法和數據挖掘技術,把握高校網絡輿情信息的本質,并預測其可能的發展方向。

      網絡輿情信息數據挖掘分析的目的是提供有價值的輿情信息,做出科學的分析和判斷。需要將網絡輿情信息數據挖掘分析的結果,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輸出給使用者。可以通過計算機將網絡輿情信息數據挖掘分析模式及特征輸出為輿情監測圖譜。在相關數據挖掘、監測分析算法的支持下,形成網絡輿情信息分析報告。同時將生成的輿情信息存儲于輿情信息數據庫中,以便今后輿情信息研究的需要。

      整個體系的構建是基于網絡輿情監測的環境中,監測環境的建立有助于相關輿情管理部門對網絡輿情信息的分析處理、決策方針的制定、對輿情的監控和管理。

      三、主要功能分析和實現

      1.網絡輿情信息采集與處理

      高校利用對校園網絡的控制與管理,校園網內的輿情信息數據可通過對各種信息平臺的訪問權限來獲取。通過三種方式實現對校園網內多種異構數據源的信息采集,具體為:利用網絡爬蟲模塊實現對校園網內網頁文件的信息采集;利用Lucene數據庫接口實現與各種異構數據庫的連接;利用Nutch的插件機制,實現對文檔文件的解析與讀取。

      Nutch是一個開源的Java實現的Web搜索引擎,在Lucene基礎上通過添加網頁數據抓取功能構建而成,提供了構建搜索引擎所需的基本工具模塊,包括網絡爬蟲、文本分析、分詞工具、建立索引、搜索功能和結果過濾等。Lucene是一個高性能、可伸縮的信息搜索庫。可為Nutch提供文本索引和搜索的API,也可為應用程序添加索引和搜索功能。通過Lucene的數據庫接口直接從數據庫中取出數據。用API建立索引并提供搜索接口。

      互聯網的輿情數據信息可利用元搜索引擎技術從網頁數據和異構文檔中獲取。元搜索引擎將檢索條件轉換為各獨立成員搜索引擎(例如百度、谷歌等)能夠接受的格式,并通過各自的查詢接口提交,然后對獲得的HTML格式的檢索結果進行分析、處理。獲得與之相對應的鏈接地址、網頁標題以及部分說明文字,將上述信息處理為結構化數據后存放到相應的數據庫中。最后通過對不同獨立成員搜索引擎所獲取的輿情信息的鏈接地址和網頁標題等信息的對比和有效性檢測,實現結果的篩選和去重,然后將結果提交給Nutch插件,與校園網輿情信息統一建立索引。

      網絡輿情信息預處理包含分詞與建立索引。主要對信息采集過程采集到的文本數據庫進行讀取,逐條進行數據清理,去除文本中的腳本等無用信息,提取出文本的標題、內容,并利用對文本進行分詞索引,創建文本模型并提供數據資源。

      2.網絡輿情信息分析

      網絡輿情信息分析是網絡輿情信息監測管理體系的核心。學者們在網絡輿情信息分析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方面,雖然總結了許多應用模型,但不能較全面地實現網絡輿情信息的內容分析,在繼承學者們的研究實踐(如指標分析)基礎上,針對不同的網絡輿情信息,結合內容分析法,選取趨勢分析、指標分析、文本分析、比較分析等分析方法,以達到較為全面地分析網絡輿情信息內容的目的。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文獻內容進行客觀系統的定量分析的專門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測驗文獻中本質性的事實和趨勢,揭示文獻所含隱性信息,對事物發展做出預測。內容分析法用于網絡信息的分析,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主要體現在對網絡的內容挖掘、對網絡的結構挖掘和對網絡的使用記錄挖掘方面。隨著數據挖掘技術的發展,內容分析法可以在自動處理環境中深入揭示文本的隱性內容。

      趨勢分析通過對某一輿情話題,在不同時期內所顯示的輿情信息資料進行函數模式的轉化,把這些不同樣本的量化結果加以比較,找出其中某一特征的信息的數量、重要性、強度等發生變化和差異的因素,從而可以判斷這一輿情話題的趨勢傾向。

      指標分析用于內容分析中可以測量信息傳播的重要性、熱點或重點,檢測偏見存在的趨勢,推斷信仰、信心和動機的水平等。網絡輿情信息研究模型里常用的指標有熱度指標、傾向性指標、預警指標。

      絕大多數的網絡輿情信息是以文本形式出現的,文本分析是對文本的表示及其特征項的選取,它以特征詞作為分析要素進行量化來表示文本信息,統計其出現的頻次,分析和推斷網絡傳播的內容,以及言論的傾向性。

      特征分析把從文本中抽取出的特征詞進行量化來表示文本信息,通過對某一對象的特征詞,在不同問題上,或在不同場合上所顯示出來的內容資料進行內容分析,把這些不同樣本的量化結果加以比較,找出其中穩定的、突出的因素,從而判定這一對象的特征。

      比較分析是通過對同一中心問題,但對象或來源不同的樣本資料進行內容分析,把這些來自不同對象的樣本的量化結果加以對比,從而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研究對象的不同,找出本質上的異同。例如:比較同一輿情信息在不同地域的傳播特點、反應熱度等;比較不同媒體載體報道風格的異同等。

      四、網絡輿情信息管理模型的實踐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輿情信息監測、分析、決策和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實踐中得到重視,它的應用促進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的創新,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提供技術保障,使高校教育管理適應網絡時代的形勢發展需要。利用網絡輿情信息管理模型,以網絡輿情監測管理為中心要素,構建互動的反饋響應體系,主體要素為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媒介要素為網絡環境和現實環境,如圖3所示。

      網絡輿情信息互動反饋響應體系中的網絡輿情監測管理直接面向教育工作者和網絡環境,利用網絡輿情信息監測管理體系將校園網絡環境中的輿情信息采集并挖掘分析,為教育工作者提供輿情信息情報以及決策支持。在輿情分析及管。理決策過程中,綜合考慮現實環境中的情報信息;輿情管理通過教育工作者在現實環境和網絡環境中的決策反饋行為,對受教育者產生影響作用。另外,受教育者可以通過輿情信息監測管理體系將自己的思想、需求及建議等反映給教育工作者,與教育工作者建立交流機制。這樣,在教育實踐中受到阻隔的兩大主體要素(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間有效地建立互動關聯機制,一方面,讓教育工作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受教育者的真實想法及行為;另一方面,讓受教育者的意見可以暢通地傳遞給教育工作者。

      輿情信息范文第3篇

      應該說,《旅游新報》在舉國同悲的國家哀悼日的荒唐舉動,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中國新聞出版界并不多見,它在互聯網上所引發的社會輿論,并不止于公眾情感在道義上的壓倒性勝利,作為一起新聞類公共事件,同時還具有深刻的標本意義。那么,在眾多的網絡評論里,我們究竟能體驗到一種怎樣的輿論傾向?又能從中透析出怎樣的現實問題?本文試圖從網絡輿情這一視角對《旅游新報》事件作一粗淺分析。

      5月20日19:08,騰訊網較早刊發了《重慶地震報道違背社會公德被停刊》的新聞,次日8:30,該條新聞的評論帖子及點擊數量約為480條,至11:00,已激增到2385條,至15:30,達到4248條(此時相關圖片已被網站刪除),至5月22日18:00,達到4755條,基本接近峰值,盡管隨后還有零星評論加入,但整體數量已經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筆者以5月21日8:30至5月22日18:00騰訊新聞BBS評論中的577條主帖及跟帖(4條無關帖子排除)作為研究樣本,借助內容分析法,得出網民對于該條新聞的三種基本態度:

      一、支持意見487條,占樣本總數84.4%

      主要包括兩種類型:

      ⒈對《旅游新報》的憤怒、斥責與鞭撻。這類評論共476條,占支持意見總數的97.7%,占樣本總數的82.5%。評論中“”、“卑鄙”、“缺德”、“道德淪喪”、“敗類”等字眼比比皆是,更有以粗口直接唾罵者,言辭尖刻,情緒激烈,表達了廣大網民對《旅游新報》在國家哀悼日期間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強烈憤慨。如:“把娛樂建立在災難之上,天理不容!”;“這是對整個國家哀悼日活動的褻瀆,對死難同胞的不尊重,良心何在?”;“在國家哀悼日出現這樣的情況簡直就是藐視國家和人民的尊嚴,應該嚴懲!”;“支持停刊處罰決定!!”等等。輿情學者劉毅認為:“從數量方面分析民意的贊成或反對態度,是考察民意唯一科學的方法。70%是數量對比的絕大多數的觀念……從這一共同基礎出發,民意是公正的。”①從統計數據考察,批評以至于痛斥《旅游新報》并贊成對其進行停刊處罰的意見占樣本總數的84.4%,與通常情況下網絡留言的觀點分立、眾說紛紜相比,價值取向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而這種主流意見所折射的,正是汶川大地震以來華夏神州無處不在的莊嚴民意――一種在災難面前空前凝聚而決不允許絲毫褻瀆的民族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情緒化、非理性的言論占到支持意見的絕對多數,“憤怒”是這些言論的基本態度。通常,網絡輿情都是某種社會問題日益積累而由某一公共事件刺激公眾情緒而急劇生成。在《旅游新報》事件中,網民高度集中的憤怒情緒固然是對不良媒體批判的宣泄,但從更深層面看,實際上也是對大眾媒體長期走娛樂路線、偏重“眼球經濟”、忽視人文關懷不滿情緒的一次集中爆發。如某網民留言:“不光是一個編輯部一個刊物……社會大眾的心態,追求物質刺激,道德的淪喪……能說和傳媒大亨們沒有關系?”。再如:“重慶的很多報紙只會宣揚奢華,消費,享樂,充斥著浮躁、奢靡。似乎這個西部城市里只有小資、新貴。缺乏對弱勢階層的關注,只能讓社會斷層拉大,有必要引起注意了。”多年來,對新聞娛樂化、庸俗化的反思僅僅局限于學術探討的范疇,而在實踐中卻被眾多媒體奉為迎合市場的“至寶”,“硬新聞軟著陸”、“嚴肅新聞軟包裝”已經成了許多媒體的思維定勢。此次《旅游新報》在舉國同悲之時仍然不忘“性感路線”,竟以人的生命和尊嚴作為娛樂對象,正是其慣性思維造成的惡果。有關部門對其進行停刊處罰,正應了一位新浪網友的憤言:“希望你這次可以‘娛樂到死’!”網民的不滿和擔憂情緒以及善意的警示,值得當今眾多媒體認真反思。

      ⒉對新聞體制、新聞事故責任追究等方面的理性思考。相關留言共11條,占支持意見總數的2.3%。這類留言雖少,且大多只是只言片語,卻不乏理性的深刻與思辨的嚴謹,發言質量較高。有網民質疑,新聞出版物每期發行都要經過層層審批方能面世,而像第60期《旅游新報》這般低俗的報刊,如何得以越過數道關口而堂皇出籠?有關部門是否有失職行為?在痛批報紙責任人的同時,主管部門是不是也要負一定責任?從網民的質疑中,我們分明能感受到社會公眾對當前某些媒體新聞把關和導向審查流于形式的不滿,以及對建立重大新聞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的迫切呼吁。為死難平民而設的國家哀悼日在我國尚屬首次,《旅游新報》的悖逆行為與哀悼日的嚴重沖突也引發了一些網民的思考。有網民希望從法律層面建立長效機制,以便在法定的全國哀悼日期間對媒體的行業行為進行制度約束,并提出了相應的違規懲戒措施。

      二、反對意見26條,占樣本總數4.5%

      在《重慶〈旅游新報〉地震報道違背社會公德被停刊》的新聞評論中,4.5%的反對意見在發帖總數中只占到絕對少數,與壓倒多數的主流意見相比,輿情沖突并不明顯。雖然如此,作為輿情矛盾統一體中的構成要素,它所代表的對立立場和觀點仍然明確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些反對意見又是顯著的。同時,因其提出的多是涉及政治、法律和意識形態的重大原則性問題,普通網民對其正確性辨識有一定困難而容易產生附和與認同心理,加之網絡言論的隱匿性特點,易被寄生在網絡里的消極政治群體“渾水摸魚”,因而對這類意見應予以高度重視。

      反對意見主要包括三種類型:

      ⒈認為對該事件的處理與新聞自由存在沖突。相關評論共17條,占反對意見總數65%。這一數據表明,新聞自由雖然是個老話題,但卻一直是新聞傳播界最容易產生是非爭議的領域,也最容易成為某些人“說事”的“噱頭”。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對新聞自由有著本質不同的框定,新聞觀認為,新聞自由從來都是階級的、歷史的、相對的,絕對的新聞自由是不存在的。由于網民具有海量性特征,其素質參差不齊,對新聞自由的理解也就千差萬別,但最常見的理解誤區仍然是片面化與絕對化。如某網民留言:“國民有言論自由,這個權力不能被輕易抹煞。”又如:“說實話,我雖不贊同這樣的報道,但我同樣也不贊同全國只有一個聲音。”雖然后一條帖子的反對點擊量一度為305人,但贊成點擊量也同時達到了262人。不少網民就此展開辯論,有網友嚴肅指出:“這不是全國一個聲音的問題,是對褻瀆公眾感情的媒體應有的處理。”實際上,即使在一貫標榜新聞自由的西方國家,在遭受重大災難時,也罕有媒體以新聞自由的名義做出違背社會公德、傷害民族感情的舉動。例如:“9?11”恐怖襲擊發生后,美國許多媒體都用大量篇幅報道了民眾晝夜排隊獻血、全體國會議員在關閉的國會山前齊唱《上帝保佑美國》、警察和消防隊員救援受難者等非常具有人情味和激勵意義的報道②,美國媒體所表現出的團結和愛國精神令人刮目。“9?11”一周年紀念時,一些知名媒體如福克斯電視臺等決定將9月11日定為“無廣告日”。據《華爾街日報》估計,“9?11”周年紀念日當天,美國所有媒體的廣告總收入將減少2億美元③,各媒體均表現出國難時期應有的道義和應負的責任。我國汶川大地震發生后,5月19日至21日全國哀悼日期間,幾乎所有平面和網絡媒體在版式設計上都以莊重、肅穆的黑白兩色寄托對數萬逝去同胞的哀思,《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西方主流平面媒體在報道有關地震救援情況時均配發黑白照片,以示哀悼。而《旅游新報》卻在全國哀悼日的第一天就以令人震驚的形式大唱反調,以娛樂的心態調侃災難,徹底拋棄了新聞道德與媒體良心,嚴重違背了社會公德和傳統美德,嚴重褻瀆了神圣的民族尊嚴,嚴重傷害了崇高的民族情感。有網友這樣評論:“不尊重公眾的共同情感,就沒有你的自由。”可謂一語中的、一針見血。

      ⒉認為該事件屬于道德而非法律范疇。相關評論共7條,占反對意見總數27%。這類網友認為,《旅游新報》事件僅僅局限于道德范疇,應該從道義上予以譴責,對其做出停刊處罰缺乏法律依據。隨著我國法制進程的加快,公民的法律意識普遍增強,遇有爭議首先從法律層面進行思考已經成為許多公民的自覺習慣,這無疑是法制的進步。在這起事件中,重慶市新聞出版局對《旅游新報》做出停刊整頓的處罰決定,有著明確、充分的法律依據,分別是《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五十六條,《報紙出版管理規定》第三條、第二十五條、第六十條,及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建立違紀違規報刊警告制度的意見》。《旅游新報》若不服處罰決定,可在法定期間向有關部門提出行政復議。

      若對這類網民留言作進一步反思,我國新聞法制尚不健全也是不容回避的客觀現實。多年來,有關部門非常重視新聞職業道德的建設,但由于種種原因,新聞法制建設卻十分滯后,我國至今尚未出臺一部完整的《新聞法》,對長期困擾新聞界的一些問題沒有明確、具體的禁止性規范,僅靠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一些分散的行業條例、規章和黨委部門的宣傳政策作為調節手段,系統的新聞法制框架尚未建立,導致了當前新聞傳播界在很多方面無法可依、進退失據,同時也使無德媒體有了可乘之隙。不少網民僅從道德層面來審視《旅游新報》事件,正是對這一問題的現實寫照。

      ⒊無聊型惡意反對。共2條,占反對意見總數8%。這類意見以油嘴滑舌、無聊惡搞為特征,在反對意見及樣本總數中均占極少比例,不具備分析價值。

      三、中性意見64條, 占樣本總數11.1%

      網民對新聞本身提出疑問的帖子共52條,占該類意見的81.2%,其余意見或對《旅游新報》表示同情,希望公眾原諒,或模棱兩可,約占中性意見的8.8%。

      中性意見通常位于輿情沖突的中間地帶,反映出輿情傳播主體一種松散的、非關切的無謂心態,基本無意見傾向或傾向性不明顯。值得注意的是網友對新聞本身存疑的52條帖子。由于騰訊新聞頻道次日將《旅游新報》的相關圖片刪除,造成眾多網友不斷提出疑問,如:“能不能把《旅游新報》報道的部分內容公布,讓大家看看,他們到底做了什么?”、“究竟是刊發了什么樣違背社會公德的報道?為何語焉不詳?”等等。在騰訊網的這條新聞中,《旅游新報》封面及其內容圖片是構成該條新聞最為重要的事實元素,如果沒有圖片,僅憑新聞中“嚴重違背社會公德”、“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含混表達,傳達給網民的只能是一頭霧水。5月21日騰訊網還給該條新聞配發了兩幅圖片,遺憾的是大約在當日下午即將圖片刪除。因為新聞要素的殘缺,后來網友未能實現對新聞文本的全面解讀,從而無從發表意見,這也是后來發帖量迅速減少的原因。因其暫未發表意見,筆者將其列為中性類目,但這類網友無疑都是潛在的意見主體。實際上有些網友一定程度上已經表達了不滿情緒和各種猜測,如:“應該寫明如何違規了,都寫了些什么,才好讓人判斷是非,不能只是單方面發言”、“ 請問刊登什么了?有時候過猶不及啊”。等等。這些帖子再度說明,媒體在新聞時,尤其是對公共突發事件的新聞,信息公開不但要及時,更要全面、充分,努力使公眾了解到有關事件的盡可能多的信息,媒體應當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范圍內,充分尊重公眾的知情權,充分信任公眾對于所謂“負面信息”的接受與包容能力,若出于某種顧慮而對事實遮遮掩掩,只會因信息不對稱而使公眾產生更多的質疑、不滿與誤解,也為各種流言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刺激生成新的熱點話題,甚至引發二次公共事件。

      通過對《旅游新報》事件網絡輿情信息在“量”和“質”上的梳理與分析,可以看出:網絡輿情所表達的觀點和立場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在當前的社會轉型期,新聞傳播業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的“問題單”,而通過較為科學的方式把準這些問題的脈搏并逐步在關鍵領域尋求突破,是新聞傳播業實現自身變革與發展的唯一路徑選擇,這也正是《旅游新報》事件在網絡輿情視角下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注釋

      ①劉毅:《網絡輿情研究概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58頁

      ②黃昆侖:《從“9?11”事件災難新聞報道看中美媒介生態的差異》,聯易網吧

      輿情信息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創新教育 心理健康 平衡 全面發展

      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靈魂和不竭的動力,青少年作為社會發展的后備力量,對其創新素質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但我們在對青少年進行創新意識的樹立、創新思維的引導、創新能力的提高的創新素質教育過程中,決不能忽視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和對其健康發展的引導。創新素質教育可以解放青少年的創造天性,開啟生命智慧,但青少年心理正常、健康狀況與否決定著創新素質教育的成敗,二者相輔相成。

      一、心理健康對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創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種潛在心理能力,對青少年創新素質教育,就是指在教育實踐中運用科學藝術的形式和方法,全面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通過培養和實踐來挖掘、青少年的創造潛能并加以發揚光大。這種“發掘”過程是通過家庭、學校、社會有目的地引導來實現的,是外部因素;而學生個體的參與程度、學習興趣、處理信息能力、價值取向、心理承受能力等直接決定著創新教育的成效,是內部因素。

      青少年正值心理和創新能力的生長發育期,有著強烈的創造激情和愿望,但是由于其思維的片面、狹隘,個體認知發展的不完善等因素,使他們在完成學業和對社會的認知過程中不可避免將會遭受各種挫折打擊,產生各種心理健康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俞國良教授用一系列的統計數據表明,全國小學生中有心理行為問題的約占10%,初中生約15%,高中生約20%。而創新能力教育、培養就是要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引導,打破原有的慣性思維束縛,提高思維的靈活性與變通性,調動青少年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此過程如果沒有一個正常、健康的心理素質,如獨立性、靈活性、洞察力、責任感、好奇心、自信心、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正確對待挫折的良好心態,就很難實現創新能力的拓展與提高。根據2001年,一項對1087名12―18歲的中國學生和1087名11―15歲的英國學生就創造力方面進行的調查研究表明,英國青少年的創造力明顯高于中國青少年,特別在發散思維和技術領域方面差異較大。這與我國的教育模式和學生的心理素質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樣,北京市一項調查顯示,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出現了錯誤,敢于當堂糾正老師錯誤的學生只有5.5%,這項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我國青少年的問題意識受到嚴重壓抑,嚴重阻礙了其創新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心理健康狀況對青少年的行為方式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在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顯得尤為重要。

      二、創新素質培養可促進心理的健康發展

      創新素質教育,就是通過打破原有墨守成規的教學模式,通過靈活多樣的教育實踐來引導學生建立創新思維模式,樹立創新觀念,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創新潛能為價值取向的教育理念。例如通過鼓勵青少年大膽設疑、解疑,提出問題并追根求源;鼓勵學生敢于破除成規,敢于向權威和傳統成規挑戰,敢于有根據地對現有知識或結論進行批駁與批評,從而促進青少年批判精神及創新思維的充分發展;既引導學生探討問題的深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又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重視學科交叉發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的思維深刻性與廣闊性得到同步提高,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有利條件。隨著創新教育的深入,青少年在理論知識水平、對世界的認知能力、分析處理問題能力等諸多方面得到提高,學會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客觀全面地看待世界和正確地認識評價自己,用客觀、理性的思維模式去處理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難,排解成長過程所遇到的各類心理困擾,維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使青少年心理素質的自我調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得以提高,加速個體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的成熟。實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由外部教育轉化為內部的自我教育,對培養他們堅忍頑強的品格、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創新素質與心理健康相輔相成

      輿情信息范文第5篇

      1 借助首節信息,推斷故事情節的發生

      故事性記敘文往往是作者遭遇特殊經歷后的有感而發。因此,首節無論是披露心理、介紹觀點,還是描繪經歷,無不滲透著文章的主題,流露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創作動機。顯然,首節內容對文意的延伸和情節的發展有引導和制約的作用。跟隨首節內容文章的情節,由發生到發展到到結局到教益,自然延伸。

      (2013年廣東卷)原文:Tom brought a box of biscuits to a summer camp. He ate a few and placed the rest under his bed. After lunch, he found the box was gone. He went to tell his camp coach about it.

      大意:湯姆帶了一盒餅干去參加夏令營。他吃了幾塊餅干,將其余的放在床下面。午飯后,他發現餅干盒不見了,于是將此事告訴了負責夏令營活動的教練。

      思路點撥:認真閱讀首節可知,湯姆參加夏令營活動時餅干被偷。而根據常理推測,餅干被偷后,他一定會將此事匯報給負責夏令營活動的教練。因此,下文必然會介紹教練是如何幫助湯姆尋找偷餅干的人,并對其進行處理。進一步思考可推測,有經驗的教育者對偷湯姆餅干的人不會大加懲罰,而會想方設法既讓湯姆找到小偷,又不讓其成為湯姆的敵人。這樣的分析對推斷文章情節發展階段的未知信息很有好處。

      2 利用故事情節的發生,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故事情節發生之后,主人公的處境漸漸明朗,作者的意圖慢慢流露,文章的思路也步步發展。此時,借助故事情節發生的部分內容,結合現有語境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判斷,可以逐個推斷故事情節發展階段的未知信息。

      原文:The next day, the coach saw a boy eating Tom’s biscuits behind a tree.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to solve (解決) the problem. He found Tom and said to him, “I know who took away your biscuits. Will you help me to teach him a lesson?”

      “Well, yes...are you going to punish him, sir?” Tom asked. “No, I am not,” the coach explained patiently. “That would only make him hate you. I want you to write to your mother and ask for more biscuits.”

      大意:第二天,教練看到一個男孩在一棵樹后吃湯姆的餅干。他想出了一個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他找到湯姆,對他說,“我知道誰拿走了你的餅干。你愿意幫助我教訓一下他嗎?”

      “嗯,是的……先生,你想懲罰他嗎?”湯姆問道。“不,我不想懲罰他。”教練耐心地解釋道,“這樣做只會讓他恨你。我想讓你給你媽媽寫信再要一些餅干。”

      思路點撥:果然,教練沒有簡單地處理問題。找到小偷后,他沒有嚴厲批評,也沒有懲罰,更沒有讓小偷賠湯姆的餅干,而是讓湯姆向父母要更多的餅干,與小偷化敵為友。教練真是用心良苦。他的辦法是創造和諧人際關系所必須的。而這正是本文主題之所在,充分體現了本文寫作的現實意義。

      3 利用故事情節的發展,預測文章的

      隨著情節的發展,主人公最終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走出低谷,擺脫困境。這時,其不懈的努力已露勝勢,文章的結局也顯露方向。

      原文:Tom received another box of biscuits by mail from his mother a few days later. “Now,” said the coach, “go and share them with the boy who stole your biscuits.” Tom didn’t understand the coach’s intention, but he still followed his advice.

      大意:幾天之后,湯姆收到媽媽郵寄過來的餅干。“現在,”教練說,“去和偷你餅干的男孩一起分享吧。”湯姆不理解教練的意圖,但他仍然接受了他的建議。

      思路點撥:教練這種不計前嫌、以恩報惡的行為一定會感化小偷,讓其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這樣的分析對推斷文章結局部分有幫助。

      4 利用故事情節的,預測文章的結局

      當文章情節的發展達到時,主人公的不懈努力將有結果,其奮斗目標的實現已成定局。此時,順勢預測文章的結局就水到渠成、順乎自然了。

      原文:Half an hour later the coach saw the two boys come up the hill, arm in arm. The boy was trying to ask Tom to accept his toy robot in payment for (賠償) the stolen biscuits. And Tom was refusing the gift from his new friend. He said that a few biscuits were not so important.

      大意:半小時后,教練看到兩個男孩手挽手爬上了山。男孩竭力讓湯姆接受他的玩具機器人,作為對被偷餅干的賠償,而湯姆也在拒絕新朋友的禮物。他說幾塊餅干不是那么重要。

      思路點撥:教練和湯姆用寬恕化解了看似復雜的事件,文章的主題也得到了升華。有理由相信湯姆和小偷之間真正的友誼會永遠保持下去。

      5 回顧故事情節,預測文章教益

      講故事的目的是為了歌頌真善美,抨擊假惡丑。因此,故事結束后,作者很可能會揭示其所蘊含的教益,以教育讀者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同學們在解故事性完形填空題時,當故事結束后,應回顧一下主要思路,問一問自己文章主題是什么,它有什么現實意義。然后,再想想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他想讓讀者獲得什么。

      原文:In some situations, forgiveness (原諒) is better than punishment.

      大意:在一些場合,原諒比懲罰更好。

      思路點撥:作者在故事結束后及時展示教益:寬恕勝于懲罰。以勸告人們學會原諒,學會寬恕。當然,這篇完形填空題沒有在最后一節的教益上挖空,而是直接將教益提供給讀者。相信大家只要掌握了推斷教益的方法,做起來也不是難事。

      【好題推薦】

      (2013年長沙卷,保留原題號)

      Bruce shook his money box again.

      Nothing! He carefully counted the coins that lay on the bed. All that he had was $ 24.52. The31which he wanted was at least $ 90. How on earth (究竟) was he going to get the rest of the32 ?

      He knew that his friends all had bicycles. It was hard to hang out (閑逛) with people when you were the only one 33 a bicycle. He thought about

      34he could do. He couldn’t get money from his parents, because he knew they had no extra (額外的) money.

      There was only one way to get money, and that was to earn (掙錢) it. He would have to find a job. He decided to ask Mr. Clay for35 .

      “Well, you can start right here,” said Mr. Clay. “You see, my windows need cleaning and my car needs washing.”

      That was the beginning of Bruce’s part-time(兼職) job. For the next three

      36 he worked every day after finishing his homework. He took dogs for walks and cleaned rooms.

      The day finally came when Bruce37his money and found $ 94.32. He wasted no time and went down to the shop to38the bicycle he wanted. He rode home proudly, looking forward to39 his new bicycle to his friends. Bruce liked his bicycle very much because he had bought it with his own money. At last, his dream came true, and his parents were40of him.

      31. A. car B. bicycle C. truck

      32. A. money B. help C. food

      33. A. with B. without C. behind

      34. A. why B. how C. what

      35. A. food B. advice C. water

      36. A. months B. minutes C. seconds

      37. A. lent B. lost C. counted

      38. A. choose B. sell C. drive

      39. A. borrowingB. showing C. asking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JIZZJIZZ妇女|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亚洲男人天堂2018av|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视频.com|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 亚洲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77777午夜亚洲| 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 www.91亚洲|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亚洲美女视频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