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濟南的冬天

      濟南的冬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濟南的冬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濟南的冬天范文第1篇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5-0047-01

      在一般人的眼里,冬天是肅寒、蕭條、冷清的象征,但在善于觀察的有心人的筆下,富有冬天特色的濟南卻成了令人神往的“寶地”。

      《濟南的冬天》主要是贊美濟南冬天的“暖和”和“安適”。老舍不是一般的說一說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風和日麗,怎樣的溫暖宜人;他寫了濟南冬天的陽光,寫了那個季節里的風、雪、山、水等,分別從幾個角度、幾個方面具體地抒寫濟南冬天的可愛。讀了這篇優美的散文,你會覺得在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好像唯有濟南有著如此明亮的天空、溫柔的陽光;四周有著這樣這樣使人感覺有“著落”、有“依靠”的搖籃‘般的小山,山上又有著這樣美的白雪和變化著的絢麗的色彩……這正是作者運用了對比、比喻、擬人等手法,把濟南的冬天抒寫得讓你有如歷歷在目,甚至可以伸手觸摸那么形象、生動的結果。

      第一段,寫風,寫日光。寫風,拿北京同濟南比。寫日光,拿倫敦和濟南比。這兩組對比,都有可以相比的前提:1.北京與濟南同處北中國,倫敦和濟南都比較接近海。2.三座城市又都是作者生活過的,都是很熟悉的地方。學生的說話作文中也常常會用對比的方法的,可以針對學生目前運用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正確地運用這個方法,懂得對比必須具備其可比的條件這一基本原則。

      第二段,寫山。濟南的冬天不但風和日暖,特殊的地形也給生活在濟南的人以暖和安適之感。這段主要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把周圍的小山團團圍住濟南城這一特點比喻成一個小搖籃。這個比喻十分貼切地把濟南人那種如同襁褓躺在搖籃里一般,感到無比的溫暖、舒適和平靜的的心境寫了出來,簡直是寫活了!你可以毫不費力的體會出濟南人為什么會面上“含笑”,你也‘定會同他們一樣認為:冬天在濟南,心中確實有了“著落”、有了“依靠”。

      第三段,寫小雪。雪常與嚴寒聯結在‘起,但濟南的雪給人的感覺卻是柔和、美麗的。這段用了擬人手法,先把矮松樹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雪花,比擬成日本的“看護婦”頭上戴的白帽子;又把山坡上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的色彩變化比擬成女子身穿的花衣,甚至這花衣還在隨風飄動,說不定還能看到他柔潤的肌膚;再把被夕陽照射下的薄雪所呈現出來的粉色,比擬成少女害羞紅了臉。

      在小說里,在圖畫上,在電影中,描繪得較多的是大雪,因此,“大雪紛飛”“白雪皚皚”“鵝毛大雪”等情況,學生并不陌生,詞也會用一些。對于小雪,它是怎么下的,小雪后的原野、山巔、樹木、房屋會出現怎樣的景象,恐怕很少有人去注意,更不用說去細細地觀察一番,繪聲繪色地描繪一下了。就是這毫不引人注目的平常的小雪,在老舍的眼睛里卻是色彩斑斕,變化萬千,一經他手寫出來,竟能令人贊口義不已,心馳神往!

      第四段是一個鳥瞰的鏡頭,把小雪后的全濟南城的景色一筆收住,以畫作比,給人一個完整的形象。

      第五段,文章繼續圍繞著“暖和”與“安適”這個中心寫了濟南冬天的水。從“看吧,由澄清的水慢慢……”到這‘段末尾,文章巧妙地從寫水――這個空間的低處,引著人們向上看,而且要“慢慢地”看,然后又要你“白上而下”看,最后才說:“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也就是說,如果不是這樣上上下下慢慢地看,就看不到真正的“濟南的冬天“了。在教學中,不妨讓學生反復讀讀這段話,不但要了解它在結構上的作用,而且還要啟發學生觀察事物必須要仔仔細細,看個真切。

      本文教學可在兩課時內完成,這兩課時中還應該包括一部分訓練的內容,可作以下訓練:

      1.由教師布置學生預先寫‘篇作文《校園的冬天》,然后讓學生把習作與課文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加深對課文內容和寫作特色的理解。

      2.選擇本地區的某一個風景區的某一季節,確定觀察的二、三個角度(如河邊的樹、河中的水、河上的橋等等),圍繞一個中心(如景色優美,令人神往,前后變化等)寫‘篇短文。

      3.在習作練習中,學習運用對比、比喻、擬人(重點用‘種手法也可)的手法。寫成后,可把各自的作文拿出來對照,教師和學生共同講評。學生自己的各種比較,可以形式多樣,引起興趣,開闊思路,在比較中糾正錯誤。

      附:難句疏通:

      1.“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沒有風聲”不能理解為“沒有風”,而是沒有大風。

      2.“對于一個剛從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曰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對于一個剛由世稱霧都倫敦回來的人,(我就是剛從倫敦回來的)冬天要是不見霧,還能看得見日光,便感覺是怪事,而濟南的冬天恰恰是晴朗無云的。

      濟南的冬天范文第2篇

      有的人喜歡萬物復蘇的春天;有的人喜歡綠樹成蔭的夏天;有的人喜歡瓜果飄香的秋天,但我卻喜歡白雪皚皚的冬天,尤其是濟南的冬天。

      踏著晨霧,走在濟南的大明湖畔,朦朧之間眼前展現的是一幅幅如詩似畫的奇景。那一棵棵青松的針葉上,凝結著一層層白霜,就像一樹樹潔白的秋菊,湖畔的垂柳銀絲飄蕩,幽靜的小路邊的灌木叢像是一株株白珊瑚一樣晶瑩剔透令人留戀往返。再看看大明湖就像是在空中的凌霄寶殿一樣,讓我們觸不可及。

      我最喜歡的是下雪的冬天。每當大雪紛飛的時候,我就會和媽媽一起來到離家最近的百花公園去欣賞雪景。那雪花就像是一個個小精靈一樣在我身邊飄來飄去,不一會的功夫我的身上就全白了。再看看那一棵棵的松樹上,壓滿了白雪,這時候我不禁想起來那首古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我們做人也要有這樣的氣節。再抬頭向前看,我們像是來到了一個晶瑩透剔的童話般的世界,景色壯麗無比,天地之間渾然一色,只能看見一片銀色,好象整個世界都是用銀子來裝飾而成的。雪后,那綿綿的白雪裝飾著世界,瓊枝玉葉,粉裝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豐年的喜人景象。

      濟南的冬天,這里的泉水的都不會結冰的,水面上的綠萍還冒著點熱氣,好像告訴你冬天也沒有那么寒冷。這就是濟南的冬天。

      山東歷城區文苑小學四年級:張葉晨雨

      濟南的冬天范文第3篇

      關鍵詞:《濟南的冬天》;經典;中學語文教育

      所謂文學經典,主要是從文學閱讀的結果來說的,而不是從作品創作的層面來談的。無論作家如何強調作品的精彩,沒有讀者的大量持續地閱讀和贊賞,很快便會被時間淘洗掉,那么經典是難以形成的。可以說,文學經典的定義主要是產生于各級各類文學教育的過程,并最終體現為教材這樣一種建立在閱讀共識基礎上的作品選本,成為幾代人共同的識讀。可以說,能夠入選文學教材,尤其是持續入選各種教材,超越編選者視野的局限被不同教材選本選擇的作品,自然堪稱經典。在這個意義上說,老舍的作品應該是代表。民國以來,無論世事如何變幻,他的作品都是國文或語文教材里的常客,不但數量眾多,而且質量堪稱上乘。尤其是在眾多作品中,有能夠超越時空的價值限定,始終被推薦給學生誦讀的名篇,《濟南的冬天》即為代表。那么,《濟南的冬天》何以能成為公認的經典呢?情與景的和諧融通,是這篇文章的最大特點。老舍是寫城市的圣手,濟南之外,倫敦、北平、青島、武漢,都曾在他的筆下活靈活現,但囿于時代的殘酷格局,這些城市的底色大多是晦暗和凄苦的,在價值取向上,不適合青少年讀者。唯獨對于濟南,老舍有著不一樣的情感。1930~1934年間,老舍曾經將妻攜子在這座城市生活了四年。

      這四年,不但是他創作上的豐收年,更是他家庭生活比較愜意的時光,這對于一生顛沛流離的老舍來說,有著夢一樣的留戀,“顯明地在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劃在心中;時短情長,濟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鄉”。(《吊濟南》)情之所至,他甚至嘗試寫了長篇《大明湖》來重塑這座心中的城市。“在千佛山上北望濟南全城,城河帶柳,遠水生煙,鵲華對立,夾衛大河,是何等氣象。”他此類難以抑制的情感筆觸,還洋溢到了關于描述濟南四季的系列散文里。以恣肆的筆法,寫濟南秋天的景色、市井的見聞、街談巷語,甚至連日常食用的大蔥都不放過。可以說,感情之充沛,情意之真摯,在城與人的和諧關系上,感人至深。《濟南的冬天》作為寫濟南城市篇章中最為精粹的部分,首先用不同城市風格對比的方式,拿北平冬天的風和倫敦冬天的霧與濟南冬天的靜謐和響晴來作比較,并因之而有“理想的境界”,用“可愛”“搖籃”等童話格調來為這座城市的山構圖。描畫這里的水呢,則是“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如此溫情的筆法、擬人卡通式的語言,將溫暖慈愛一如母親看護嬰兒的舐犢之情呈現于紙上。寄情于景,寓情于景,這對以實現“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為目標的中學語文教學來說,自然是理想的文本。

      作為寫景大家,老舍寫作《濟南的冬天》時,已經有了獨立的風格、深刻的思想、老辣的文筆,并得到了眾多寫景大家的贊譽。朱自清說:“寫景是老舍先生的拿手戲,差不多都好。”[1](P.289)從審美感知的角度說,《濟南的冬天》很完美地體現了老舍用現代漢語寫景的卓越之處,溫婉、細膩、幽默、風致,易于體會和經驗,富于畫面感,不一而足。但如果只是停留于審美的層面,顯然還不是中學語文教材的良木。無論是“擴大識字量”“初步掌握精讀和略讀的方法”,還是“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都對入選中學語文課本的文本提出各種條件的嚴格要求,以適應接受對象的認知水平。或者說,文本的語言工具性要求優先于對審美性的需求。這應該有兩方面的表現。首先,文本語詞的使用上應該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范,進一步說,所選文本要能在結合現實表達需要的過程中,為漢語的現代化做出典范性表率。其次,考慮到讀者的接受能力,在內容上應該盡可能地單純、單一,主題指向性要明確,不能出現如詩一樣的層疊意義。因此,幾乎所有入選中學語文課本的文本都要作適當修改。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對此有過精辟的解釋,“選定之文,或不免須與加工。加工者,非過為挑剔,俾作者難堪也。蓋欲示學生以文章之范,期于文質兼美,則文中疏漏之處,自當為之修潤補色。”[2](P.131)自然,《濟南的冬天》作為節選本,也有一個被修正、修潤的過程。

      在發表不久之后的1936年1月,首次入選《初中國文讀本(第三冊)》[3]的時候,就以“濟南的冬天”為題目,從原本節選的段落變成一個能夠獨立自足的文本,從語言表述系統和意義闡釋系統上實現了本質性獨立,并刪除了與核心表述無關的文字。比如刪除了原作開頭“上次說了濟南的秋天,這回該說冬天”這一類的聯結性語句,直接入題,毫無掛礙地剝脫了和文章核心意象無關的枝蔓。對于這種必要的“修正”,有些教材的編寫者采取在教師參考書中介紹原作的辦法。比如人教版的《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四年制第一冊教師教學用書》就在《濟南的冬天》的課文講解后面,以“有關資料”的內容,介紹了作品的出處,并作了“此文雖系節選,但能獨立成篇”的說明。其實,這種做法值得借鑒,甚至可以更進一步,以注釋的形式直接放在課文中,以顯示課本編選的嚴謹性、嚴肅性和真實性,也讓學生從文學的角度了解現代漢語文學的歷史變遷,做追根溯源的發生論探索。最后,我們可以審視該文的題材和語言。20世紀中國文學先天性地和時代有著緊密的聯系,以反映現實世界為目的的現實主義的寫作方法也成為主流創作方式,政治意識形態對文學的解讀和規訓自然成為眾多作品的題旨指向。而《濟南的冬天》立足于寫景,寫一個季候、一座城市,這都是具有超越性的選材,從而讓這篇文章如飯后月下的談天,創作者和接受者之間期待視野上的分野并不大,講述起來也就心有靈犀了。從語言上說,《濟南的冬天》多用短句、擬聲詞和語氣詞,這很適合于中學生的朗讀,在音韻鏗鏘、節奏相諧的聲音里帶入情感的質地。整部作品用詞素樸,無生僻字、艱澀字,日常用語如家常便飯,貼近生活,明白曉暢而又不失優美和流麗。對于實現“學習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的教學目的來說,《濟南的冬天》都是具備典范意義的佳作。

      參考文獻:

      [1]朱自清.朱自清經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9.

      [2]李大圣.百年反思———語文育人功能檢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濟南的冬天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東南景天 氮素 鋅 鎘 積累

      1 前言

      東南景天是我國境內新發現的一種Zn、Cd超積累植物,這種植物不僅生物量較大、生長快,而且具有多年生、適于刈割等特點,是研究重金屬植物修復的良好材料[1]。因此,本實驗通過水培實驗對東南景天的生長狀況及其對Zn、Cd吸收的影響情況進行了研究。

      2 材料與方法

      2.1 培養方法

      本實驗在溫室大棚內進行,選用長約5cm左右、大小均勻、帶頂芽和葉片的植株作為供試材料,用完全營養液對其進行水培實驗。完全營養液的基本組成為:CaCl2為1mmol/L,KH2PO4為 0.10mmol/L,MgSO4·7H2O為0.50mmol/L,KCl為0.10mmol/L,K2SO4為0.70mmol/L,H3BO3為10.00μmol/L,MnSO4·H2O為0.50μmol/L,ZnSO4·7H2O為500μmol/L,CuSO4·5H2O為0.20μmol/L,(NH4)6Mo7O24為0.01μmol/L,Fe-EDTA為50μmol/L。用營養液預培養18天左右(長出比較旺盛的根系)后開始進行實驗。氮處理水平為0.1、1、10mmol/L,鎘處理水平為0、100μmol/L,共6個處理。氮、鎘分別以分析純NH4NO3和CdCl2·2.5H2O的水溶液加入,每個處理重復3次。每天調節pH至5.8,保持24h連續通氣,每5天更換1次營養液,處理時間為15天。

      2.2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處理結束后收獲植物樣,反復用蒸餾水和20mmol·L-1的Na-EDTA沖洗干凈,將植株根表面的水吸干后分為地上部和根系兩部分。稱取一定量植物鮮樣在105℃下殺青30min,然后在60℃下烘干至恒重,最后用瑪瑙研缽將其磨細,過60目尼龍網篩,供分析測定用。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氮、鎘處理水平對東南景天生物量變化的影響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無鎘處理的條件下,隨著氮濃度的增加東南景天地上部和根部的生物量都呈下降趨勢。在濃度鎘處理的條件下,隨著氮濃度的增加東南景天地上部的生物量呈下降趨勢,根系生物量在供氮水平為0.1mmol/L時達到最大。

      3.2 不同氮、鎘處理水平對東南景天中鎘轉移情況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在無鎘處理的條件下,當氮濃度在1mmol/L時更有利于Cd向地上部分轉移。在鎘處理條件下,低氮和高氮時更有利于Cd向地上部分轉移。

      3.3 不同氮、鎘處理水平對東南景天中Zn含量及轉移情況的影響

      由表3可見,在無鎘處理的培養條件下東南景天地上部Zn含量在營養液中氮濃度為1mmol/L時較高。在鎘處理條件下,當氮濃度為10mmol/L時東南景天地上部Zn含量最高。但對于根系而言,不同氮濃度對根系中Zn的含量基本沒有什么影響。

      4 結語

      從本實驗結果來看,低濃度N更加適合東南景天的生長,當氮濃度在0.1-1mmol/L之間時能夠有效地促進東南景天生物量的增加并促進其對鋅、鎘的吸收。但當氮濃度在10mmol/L以上時,東南景天生物量以及地上部的鋅、鎘積累量都顯著降低。由此可見,適當施加氮肥能夠促進東南景天的生長并使鋅、鎘向地上部分轉移。

      濟南的冬天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原訓練;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血象指標

      所謂高原訓練簡單講就是把運動員帶到某海拔高度地區,進行訓練。總所周知高海拔地區,氧氣相對缺乏,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訓練,能夠給運動員帶來諸多好處,比如讓機體產生對缺氧的適應能力。通過本次研究,目的在于為教練員在訓練的時候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改正錯誤的訓練方案,為正確的訓練方式方法提供正確依據。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北京市高水平殘疾田徑男運動員7名,其中腦癱運動員1人,聾啞殘疾運動員2人,視力殘疾運動員4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檢索中國學術期刊網有關高原訓練的論文,查閱西安體育學院圖書館關于高原訓練的文章,搜集本研究的相關資料。

      1.2.2訓練方法

      北京市殘疾人田徑隊7名男運動員于2011年7月23-8月25日在云南昆明高原訓練基地進行高原訓練。高原訓練前采用大運動量中等訓練強度,上高原后前三天進行適應性訓練,三天后按中等訓練量進行訓練,第二周至第四周逐步增加訓練強度和訓練量,最后三天為恢復訓練調整期。

      1.2.3實驗法

      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全自動免疫化學發光儀進行血象指標測試,選取代表性指標: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血清睪酮(T)、血紅蛋白(HB)。以上指標均為2周測一次,定于每次每周一早晨7點空腹取靜脈血3-5ml。

      1.2.4數理統計法

      本實驗中所有數據全部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以及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通過實驗所得出的實驗數據采用平均數、標準差的形式來體現,在此規定,顯著性水平以P

      2.研究結果與分析

      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高原訓練前后血象指標的測試結果。

      2.1五周高原訓練對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血清肌酸激酶(CK)的影響

      所謂血清CK,就是一種酶,在骨骼肌細胞中能量代謝的時候,產生很重要的作用,它與運動中、運動后的能量平衡有著緊密的聯系。男運動員上高原一周后的肌酸激酶值呈逐步上升的趨勢,隨后快速的上升,說明訓練期間的運動強度很高,峰值出現在上高原第三周,但與上高原第一周和上高原前相比無顯著性差異;隨后第五周時CK值有明顯下降的趨勢,說明運動員逐漸適應了高原訓練的負荷強度;下高原一周后CK值與上高原第五周相比有所下降,但均高于高原前和上高原第一周的CK值,無顯著性差異,這與回到平原后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加大有關。

      2.2五周高原訓練對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血尿素氮(BUN)的影響

      所謂尿素就是一種代謝終產物,高原訓練期間男運動員在上高原一周后血尿素值呈逐步上升的趨勢,該現象表明運動員剛上高原受到高原低氧刺激使代謝活動明顯加強,隨后機體在高原訓練期間受到低氧和運動訓練的雙重刺激,運動員血尿素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的水平;在第三周后BUN值逐步下降,仍高于上高原前水平,第五周時運動員的血尿素值略低于上高原前水平,隨后持續下降,下高原一周后血尿素值明顯低于上高原前水平,有顯著性差異。

      2.3五周的高原訓練對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T的影響

      男運動員在上高原第一周時血睪酮值呈明顯上升的趨勢,且出現了整個高原訓練期間的峰值,與上高原前相比明顯上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

      2.4五周高原訓練對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血紅蛋白(HB)的影響

      男運動員上高原后HB值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在第三周時達到峰值,表明運動員該階段的機能狀態良好,對高原環境和訓練強度均達到適應狀態,發展了運動員的有氧能力。隨后逐步的下降,第五周時HB值下降至上高原前水平,下高原一周后HB值低于上高原前水平,可見運動員的HB值在整個高原訓練期間的變化均無統計學意義。原因是由于在第三周后安排較大訓練量,表明運動員機體已出現不適應的狀態,建議教練員盡快調整訓練量,并加強營養補充,在訓練量上對運動員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

      3.結論

      3.1運動員在高原訓練期間,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氮和血睪酮隨著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的增大出現了先升高后下降,但是機體保持良好狀態,從這點上說明運動員在接受高原環境刺激這一方面得到了提高,適應能力明顯增強,同時表明訓練安排合理,達到了預期訓練目標。

      3.2經過五周的高原訓練,運動員下高原一周后血紅蛋白值低于上高原前水平,表明運動員機體已出現不適應的狀態,建議教練員盡快調整訓練量,并加強營養補充。

      (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參考文獻

      [1] 馮連世.高原訓練及其研究現狀[J].體育科學,1999,19(6):66-71.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最大的成网4438|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1234区乱码|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香蕉碰碰人人|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