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嬰幼兒營養

      嬰幼兒營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嬰幼兒營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嬰幼兒營養

      嬰幼兒營養范文第1篇

      [關鍵詞]嬰幼兒 營養 喂養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9-0107-01

      嬰幼兒(0-3歲)時期身體的各個器官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營養物質的質與量是嬰幼兒體格整體及各器官發育的物質基礎。相對于成人,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速度快,需要的營養物質的量更多。營養,除了影響其身高體重發展之外,還會影響他們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智力的發展以及免疫功能等。

      一、嬰兒營養與科學喂養

      嬰兒期指從出生到滿1周歲前。嬰兒期是人類生命生長發育最迅速的階段,嬰兒的營養狀況與胎兒階段及母體的營養有著密切關系。

      (一)嬰兒期的營養素需要

      1周歲,嬰兒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身長增加50%,腦重接近成人的2/3,因此,營養素需求量大。由于嬰兒期胃腸的功能不完善,存在著營養素供給量需要增加與消化功能之間的矛盾。因此,嬰兒期的喂養既要考慮食物的質,又要考慮到量。由于嬰兒生長發育快,其基礎代謝率和活動量均相對地比成年人高,故熱能需要量增加。初生至6個月為120kcal/kg,7-12個月為100kcal/kg。嬰兒期處于正氮平衡,蛋白質需要量足質優,通常按每千克體重2-4g計算供給量。蛋白質需要量與蛋白質來源有關,如母乳喂養為2g/kg,牛奶為3.5g/kg,大豆蛋白為4.0g/kg。由脂肪提供的熱能在0-6個月間占45%,7-12個月占30%-40%。當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小于每千克體重5g時,可出現酮病或低血糖癥。由于嬰兒骨骼、牙齒的發育和血液增多,對鈣、鐵的需要量也增加,每日供給鈣400-600mg,鐵10mg。

      (二)科學喂養

      1.母乳喂養。近年來,全球都在大力推廣母乳喂養,這是由于母乳具有營養素齊全、含有大量免疫物質及生物活性物質等等優點。

      首先,母乳中營養素齊全。母乳的蛋白質含量雖比牛乳少,但質優。母乳乳白蛋白與酪蛋白的比例為80:20,而牛乳為18:82。母乳蛋白質中以α-乳白蛋白為主,而牛乳以β-乳球蛋白為主,容易造成嬰兒對牛奶中的蛋白質出現過敏反應。母乳蛋白中必需氨基酸能被嬰兒最大程度利用,因為其構成與嬰兒體內必需氨基酸構成基本一致。母乳中所含有的牛磺酸(425mg/L),為牛乳含量的10倍。牛磺酸雖不是必需氨基酸,但對嬰兒大腦及視網膜發育是必需的物質。

      母乳中含豐富的必需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及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等。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均為腦部及視網膜發育所必需。由于嬰兒不像成年人可以從亞油酸和亞麻酸合成EPA及DHA,所以必須從母乳中補充。母乳中乳糖含量大約為7%,高于牛乳。乳糖在小腸下端可轉變為乳酸,降低腸道pH值,有助于鈣的吸收,并能有效的抑制腸道致病菌或病毒的生長繁殖。

      母乳中鈣的含量雖然低于牛乳,但鈣磷比例剛好,再加上乳糖的作用,基本可以滿足嬰兒對鈣的需要。

      其次,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能有效吞噬并殺滅革蘭氏陽性細菌、抑制需鐵細菌等并有抗炎作用。

      另外,母乳可直接喂哺,不易污染。

      2.人工喂養。“人工喂養是指由于各種原因而母親不能用母乳喂養嬰兒時,采用其他動物乳,如牛乳、羊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哺嬰兒的方法。”6個月以內和6個月以上的嬰兒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有很大差別,應盡量按嬰兒月齡階段選擇適宜的配方奶粉,并有計劃添加輔食。

      3.混合喂養。因各種原因而母乳不足或不能按時喂哺母乳時需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時稱為混合喂養。

      二、幼兒營養與膳食

      (一)幼兒的營養需要

      幼兒期是指1周歲到滿3周歲之前。幼兒期雖不如嬰兒期生長發育迅速,但相對于成年人而言,生長發育仍然比較迅速,故其所需的營養素需要量亦相對地多一些。熱能需要量為5.0-5.4MJ/d,蛋白質需要量為40-50g/d,由脂肪提供的熱能占總熱能的25%-30%。

      (二)幼兒的膳食

      根據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幼兒膳食要做到合理膳食、合理烹飪、飲食多樣化、合理安排膳食以及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1.合理膳食。谷類10-250g,雞蛋50g,魚(畜禽瘦肉)75-125g,豆制品20-50g,牛奶350ml以上,蔬菜75-200g。

      2.合理烹調。幼兒飯菜以細、爛、碎、軟為宜。幼兒主食如軟飯、面條、饅頭、餃子、麥糊等要交替食用。蔬菜除保持維生素等成分少破壞外,應切碎煮爛,瘦肉等宜制成肉糜或肉末。花生、黃豆等宜制成泥糊狀。另外,幼兒膳食口味以清淡為宜,少作料,有利于其身體健康。

      3.合理安排膳食。一日餐次為三餐二點制。早餐:午餐:晚餐:二點=25%:35%:25%-30%:10%-20%。早餐的食物應含一定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午餐的食物應是品種多且富含營養。二點宜安排在早餐與午餐,午餐與晚餐之間進行,各占一日熱量和營養素的5%-10%。

      4.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如飯前洗手、不挑食、不偏食和不吃不潔的食物等。

      嬰幼兒營養范文第2篇

      【關鍵詞】嬰幼兒;營養不良;診斷處理

      255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206-02

      嬰幼兒的營養不良癥狀,在臨床上可以歸結為嬰幼兒的對于食物的營養物質不能良好吸收或者部分營養成分攝入不足所造成的某些特殊性的特征。這些往往都是以能量代謝受到一定的阻礙或者生長發育的過程不能順利推進所導致,最常見的癥狀為肌體的萎縮,或者體重的持續性下降。這都與蛋白質在嬰幼兒體內的不能正常代謝有著密切相關的關系。本文針對我院兒科門診從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營養不良嬰幼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通過及時的復診對患兒的病情進行診斷并及時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進行干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針對我院兒科門診從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營養不良嬰幼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30例,年齡為1-5歲,平均年齡為3.2±1.1歲。前來門診就醫的患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營養不良的特征。

      1.2方法針對不同情況的營養不良嬰幼兒的具體情況展開詳細的病因分析,針對造成營養不良的原因辯證診斷。并查明缺乏的營養素的種類和大致的缺乏程度,采取適當的治療方案和預后干預措施。例如如果患者的營養不良是由于自身的消化系統吸收不良所導致,則有針對性消化系統的原因進行研究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并且在營養的攝取上建議加強營養的配比合理和采取更為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減少對于消化系統的負擔;在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治療的效果,并適當增加營養成分的攝取量;針對某一種營養不良的患者,在適合的指導下,讓其按時服用適量的營養素和加強食物中該營養素的補充。最后針對患者的家長,對其進行營養學方面知識的宣教,以加強嬰幼兒家中的和合理飲食。

      1.3營養不良患者的臨床特征營養不良的患兒在臨床上特征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也有一些明顯的特點,錄入普遍的應為營養攝取的不足導致了體重的下降,由于嬰幼兒處于快速的生長期內,因此如果長期發現體重沒有增加,議案都可以判定為一定程度的營養不良。有的患者長期進食量并不多,但是精神和活動性上卻沒有表現出太大的異樣,因此在營養不良的初期判斷上,尤其要以兒童的精神狀態和健康作為營養情況是否良好的判斷依據。一般而言,營養不良的兒童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不振、皮膚暗淡沒有光澤,缺乏一定的彈性,偶見有一定能夠程度的腹瀉和食欲不良。個別還伴隨有一定的發燒或者頭發發黃的癥狀。

      2結果

      針對確診之后,不同程度營養不良的80例患兒采取一定的措施之后,尤其是采取藥物或者正確的食療措施之后,有72例患兒得到了痊愈,身體的各項參數和指標都達到了正常值,另外有14例患兒得到了好轉,另外還有兩例患者在采取措施之后發現一例有寄生蟲病況,經過治療之后痊愈,另外一例發現具有基因缺陷疾病,消化系統有一定的天生性缺陷。轉入住院部進一步治療和分析。

      3討論

      3.1嬰幼兒臨床營養不良原因分析在臨床上,嬰幼兒的營養不良情況并不多見,隨著目前生活條件的提高,父母針對自身孩子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在營養上,過剩的情況比營養不良的情況更為突出。因此在門診上,遇到的營養不良的情況,往往都和幼兒的消化系統存在問題有著很大的關系。只有少部分是由于偏食或者寄生蟲所引起的營養不良。在診療的多個病例中總結發現,腸胃疾病和個人飲食習慣的不良,是引起現代都市嬰幼兒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例如由于長期的偏食和不定時的進餐時間,父母的溺愛,任由孩子的喜好進食。都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其次某些疾病性的因素,也是造成患兒營養不良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消化系統疾病,很容易引起腹瀉,嘔吐,長期以往,患者的體重不增反降。這個階段正處于嬰幼兒重要的發育期,對于日后的身高和各項機體的功能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和營養治療的干預,將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3.2治療干預措施在干預措施上,主要是有針對性加強患者的營養補充,對于消化胃腸道功能低下或者存在一定吸收障礙的情況,需要采取一定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在營養的補充上,采取食療和營養直接補充兩種形式同時進行。如果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營養不良,需要針對疾病的根源進行治理,同時輔助一定的飲食護理,進行營養的調節。如果是由于個人習慣不良所形成的,在有針對性補充營養素的同時,需要對患者的家屬采取一定的營養學知識的宣教,讓其加強對于子女的營養情況的掌握和補充措施。同時對于不好的飲食習慣進行糾正和監督。對于患者由于寄生蟲所導致的營養不良癥狀,需要叮囑家屬做好嬰幼兒生活環境的衛生工作,對于進行打蟲之后,進行對其補充所需營養,強化飲食的攝取。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營養不良癥狀的改善情況,同時對其進食的數量、體重的數值進行定期的檢測和記錄,以便于及時了解治療的效果和進展。

      采取以上的干預措施,可以能夠有效地治療臨床上應有兒營養不良的情況。

      參考文獻

      [1]張學平,趙偉明,郭玉琴,王秀萍.585例農村嬰幼兒喂養狀況與生長發育的調查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11(01).

      [2]韋潔欽.嬰幼兒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96例病因分析[J].蛇志,2008(03).

      [3]陳春娥,黃雁虹,賀佩蘭,江萍,楊靜.嬰幼兒營養不良的個體化社區護理干預的實施[J].中外醫療,2010(27).

      嬰幼兒營養范文第3篇

      關鍵詞:輔食營養補充品;嬰幼兒貧血;效果

      Abstract: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s a newborn infant illnesses and easy disease. Especially in the harsh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poor regions, newbor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because of the lack of various nutrients needed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s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anemia,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incidence of inadequate intake of iron. Newborn infant iron deficiency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nor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ody, affecting the infant's cognitive ability to learn and even adverse consequences behavioral disorders [1-2]. Food supplement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are designed for newborns susceptible to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nd nutritional package design, the main variety of nutrients is high density of vitamins and minerals, for coping newborn infants less than 3 years old iron deficiency anemia played a major role. By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supplementary food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nutrition supplements package intervention feeding, complementary feeding to assess the role of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in the prevention of iron-deficiency anemia, the incidence of anemia control and other aspects. Now do reported below.

      缺鐵性貧血是新生嬰幼兒多發病和易發病。尤其在生存環境條件惡劣和經濟水平發展較差地區,新生嬰幼兒因為缺乏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更加容易患貧血癥,其發病的直接原因是鐵元素的攝入量不足。新生嬰幼兒缺鐵會嚴重影響身體正常的生長發育,影響嬰幼兒的學習認知能力甚至會造成行為障礙的不良后果[1-2]。輔食營養補充品是專門針對新生兒易患缺鐵性貧血而設計的營養包,其主要營養成分是多種高密度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對于應對3歲以內新生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文通過觀察分析對嬰幼兒進行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干預喂養的效果,評估輔食營養補充品在預防缺鐵性貧血病,控制貧血病發生率等方面的作用。現做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隨機選取的200例年齡在4個月至32個月之間的新生嬰幼兒作為調查研究對象。200例嬰幼兒均為順產兒,無先天性的疾病障礙和系統缺陷,生長發育狀況相對良好,每一位嬰幼兒的入選都得到家長的同意許可,且每一位家長承諾積極配合本次臨床對照研究。在實踐期間嬰幼兒發生的其他疾病不影響對照實踐的科學合理性。200個家庭的經濟水平和嬰幼兒喂養照料水平基本一致,經濟水平和喂養照料水平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不影響實踐結果。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生產自天添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營養包營養含量:鈣125毫克、鐵4.0毫克、鋅2.8毫克、泛酸0.8毫克、葉酸40微克、煙酸1.35毫克、維生素A140微克、維生素D34.0微克、維生素B10.135毫克、維生素B20.225毫克、維生素B60.135毫克、維生素B120.225微克。

      1.2具體操作方法

      對照組100例嬰幼兒進行身高體重和血紅蛋白測量評定后,保持家庭內原來的食物輔助添加,調查研究小組的工作人員定期對每一例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狀況進行考察和記錄,幫助嬰幼兒家屬解決一部分難題[3]。

      觀察組100例嬰幼兒進行身高體重和血紅蛋白測量評定后,在保持家庭常規食物輔助添加的基礎上加進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每日一次。在此期間調查研究小組人員要密切注意每一例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狀態,留意服用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的不良反應,若出現不良反應,要及時給予治療。對嬰幼兒生長發育狀況做好詳實的記錄[4-6]。

      3個月后重新測量200例嬰幼兒的身高體重和血紅蛋白含量并進行對比,統計貧血病例數,對比貧血病發生率。

      1.3喂養結果評判標準

      用較為精準的血紅蛋白檢測儀對兩組總共200例嬰幼兒的血紅蛋白水平進行測量。在血紅蛋白降低的狀況中,110~90g/L為輕微貧血,90~60g/L為中度貧血,60~30g/L為重度貧血。對比兩組嬰幼兒的貧血率。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數學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計量數據以平均數(x±s)形式展示,計數資料和頻率采用[n,(%)]表示,對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對計量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

      2結果

      3結論

      從出生到36個月之間是嬰幼兒生長發育的至關重要的階段,它基本可以奠定人一生身體素質的基礎。多數新生嬰幼兒在三歲之內患缺鐵性貧血病的可能性較大,缺鐵性貧血很大程度上干擾嬰幼兒正常的生長發育,會影響到嬰幼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影響智力,嚴重了會導致行為障礙等不良后果,所以,預防和治療新生嬰幼兒缺鐵性貧血不能不引起重視。

      本次臨床對照結果顯示,對嬰幼兒喂養時加進適量的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可有效改善血紅蛋白含量,防止貧血病的發生,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7]。

      參考文獻:

      [1]甘慧君,周文正,周曉軍.重慶市秀山縣嬰幼兒貧血發生率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調查研究,2013,10(25):113-115.

      [2]馬艷艷,宮麗敏.嬰幼兒鐵缺乏及缺鐵性貧血預防策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綜述與講座,2012,20(2):142-144.

      [3]張霆.兒童營養性貧血與多重微營養素缺乏[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專家筆談,2014,22(2):119-121.

      [4]盧桂強,馬翠梅,陳潤麗,趙榮娟.健康教育聯合添加輔食營養素補充品預防嬰幼兒缺鐵性貧血效果觀察[J].職業與健康:流行病學與預防保健,2013,29(16):2067-2069.

      [5]蔡佳音.我國5歲以下兒童營養問題及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協和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3,05,01.

      嬰幼兒營養范文第4篇

      【關鍵詞】嬰幼兒 尿碘 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R1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0)11-371-03

      碘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微量元素,參與重要生理活動,與大腦發育密切相關[1]。碘缺乏是一種分布極為廣泛的地方病,除了挪威、冰島等少數國家,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缺碘的威脅 [2]。自1992年我國實行全民食用碘鹽以來,碘缺乏病的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全民智商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我國幅員遼闊,東西部人文地理環境差異很大,城鎮農村的飲食構成也不一樣,在全國碘營養狀況得到改善的情況下,仍然存在著一些嚴重的碘營養問題[3]:某些地區由于食用非加碘鹽,兒童碘日攝入量僅為34.5ug,遠低于WHO的推薦量(90~120ug/d),而一些沿海地區,兒童尿碘處于較高水平,仍食用含碘鹽,就會導致碘攝入過量,引發碘過量疾病,如碘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癌等。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對個體碘營養狀況進行監測,防止碘缺乏或碘過量,使每個嬰幼兒正常成長。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2009年6月―8月抽取啟東市沿海鄉鎮呂四港鎮和內陸鄉鎮惠萍鎮共407例0―2歲兒童,其中男231例,女176例。

      1.2 檢測方法 尿碘檢測采用北京中生金域診斷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尿液碘測定試劑盒。通知家長收集嬰幼兒上午8:00―9:00尿液送至鎮衛生所,由專職檢驗人員利用標準試劑盒進行檢測。

      1.3 診斷標準 尿碘<100μg/L 為碘攝入不足;100―300μg/L 為碘營養正常;>300μg/L為碘攝入過量。

      1.4 統計處理 數據輸入EXCEL表格,進行X2和u檢驗。

      2 結果

      2.1 不同性別嬰幼兒尿碘檢測結果。231例男性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嬰幼兒尿碘檢測結果

      X2=6.11 P<0.05

      2.2 不同年齡嬰幼兒尿碘檢測結果。見表2、表3

      表2 不同年齡嬰幼兒尿碘檢測結果

      X2=9.36 P>0.05

      表3 不同年齡嬰幼兒尿碘檢測結果

      X2=8.55 P<0.05

      2.3 不同鄉鎮嬰幼兒尿碘檢測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鄉鎮嬰幼兒尿碘檢測結果

      X2=1.25P>0.5

      2.4 兩鄉鎮不同年齡組嬰幼兒的尿碘均值。見表5

      表5 不同年齡組嬰幼兒尿碘均值

      3 討論

      在人體碘平衡的情況下,尿碘排泄量近似等于碘攝入量,因此尿碘是評價人群碘營養水平的主要指標,也是評價碘缺乏危害和干預措施效果的重要指標[4]。碘對嬰兒大腦及體格發育有重要作用,碘缺乏可使兒童生長發育受阻礙,出現生長遲緩、矮小,使兒童大腦受到影響,即使是輕度缺碘也會導致程度不同的智力障礙[5]。有相關資料報道尿碘在25 μg/d~50 μg/d可能會發生克汀病[6]。我國推薦攝入量0歲~3歲為50 μg/d,4歲~10歲為90 μg/d,11歲~13歲為120 μg/d[7],但是機體的含碘水平不是越多越好,長期攝入碘每日超過800 μg以上,就可引起甲狀腺腫大,稱之為高碘甲狀腺腫。所以通過檢測尿碘知道體內的含碘水平就可以科學的指導平時的膳食,以利于身體的健康。本次研究中發現:

      3.1 不同性別尿碘值比較,在統計學上差異有顯著性意義,說明女嬰尿碘含量較男嬰低。其原因與男嬰吸乳量較大,可在母乳內得到較多的碘,以及同乳母的喂養方式、方法有關[8]。

      3.2 各年齡組間尿碘值無差異,但0歲組與0歲以上的兒童比較有差異性。嬰兒組高于其他年齡組[9]可能是嬰兒期的膳食主要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 配方奶粉中都添加了碘,所以嬰兒飲用了這種奶粉,也起到了一定的補碘作用;如果哺乳的母親平時含碘量高的食物攝入較多, 嬰兒通過乳汁獲得的碘相對就較高,因而尿碘值水平較高。

      3.3 兩鄉鎮嬰幼兒尿碘均值,無顯著性差異,但各年齡組間有顯著差異。呂四港鎮0歲組嬰兒尿碘值低于惠萍鎮,兩組間有極顯著差異,可能與人工喂養的方式、方法有關。呂四港鎮1歲組與2歲組幼兒的尿碘值高于惠萍鎮,添加輔食后沿海鄉鎮飲食習慣中海產品(如海帶、紫菜、海魚)攝入較多,故兒童尿碘值高于內陸鄉鎮。呂四港鎮兒童隨年齡增大,尿碘含量上升;惠萍鎮兒童隨年齡增大,尿碘含量有所下降。提示對于內陸鄉鎮1~2歲幼兒補碘能有效、快速地補足發育所需的碘[10]。而沿海鄉鎮應改變嬰兒喂養方法,大力提倡母乳喂養,母乳不足的添加配方奶粉,改變傳統米糊喂養方法。啟東作為沿海地區現階段嬰幼兒碘攝入量可以滿足機體的生理需要,不存在缺碘,只要長期堅持食用合格碘鹽,不需要采用其它補碘措施。

      參考文獻

      [1] Mason JB,Deitchler Milman A, et al. Iodine fortificationis related to increased weight for age and birth weight in children in Asia[J]. Food Nutr Bull,2002,23:292 308.

      [2]楊錫強,易著文主編.兒科學.第六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9~90

      [3]李楠,蔭士安.當前我國兒童的營養狀況[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 13(1):62-64.

      [4]范義兵,陳海嬰.尿碘作為碘缺乏病監測指標的意義[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05,24(3):346-347.

      [5] 馮潤金,李桂云.碘缺乏病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醫學地理學分冊,1994,15(1):1.

      [6] 陳祖培,閻玉芹.碘的膳食參考攝入量[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5,21(2):189-192.

      [7]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8] 吳阿清,簡必安.0~2周歲嬰幼兒尿碘水平結果分析[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1999.4.18.

      嬰幼兒營養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嬰幼兒;營養狀況調查;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8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14-54-03

      兒童早期的營養不良對于兒童體格及智力發育均會產生影響,不利于兒童早期綜合發展。嬰幼兒期的生長發育遲緩與貧血伴隨的認知能力缺損往往是不可逆的[1-3]。為了解我地區嬰幼兒的營養狀況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旨在降低我地區兒童低體重的發生率及促進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本研究對深圳市松崗街道嬰幼兒營養狀況進行調查及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討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2年7月在本所兒童保健門診進行健康檢查的6個月~3歲的深圳市松崗街道兒童5670例為研究對象,均為常住人口。

      1.2 方法

      統一制定問卷調查表,對3歲以下兒童的監護人進行問卷調查。包括兒童性別、民族、分娩地點、出生日期、出生身長、出生體重、是否早產、主要看護人、近2周是否患腹瀉或呼吸道感染、開奶時間、是否食用初乳、出生后6個月內喂養方式、輔食添加時間、斷奶時間等;家庭經濟狀況,如上一年家庭各項收入、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職業等。

      1.3 評價標準[4]

      采用WHO標準中的Z評分法評價兒童的營養狀況,年齡別體重Z評分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兩獨立樣本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重復測量的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

      注:與女童生長遲緩和消瘦比較,x2分別為=78.346,89.336,P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對相關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P

      2 結果

      2.1 深圳市松崗街道嬰幼兒一般情況比較

      本研究調查嬰幼兒5670例,其中男2890例,女2780例;第1胎有3157例,占55.68%。出生體重≤2500g有115例,占2.03%;>4000g 873例,占15.40%。其中早產兒有75例,占1.32%,過期產59例,占1.04%。

      2.2 營養不良狀況分析

      生長遲緩檢出率最高,為21.35%;消瘦檢出率最低,為7.11%。隨著兒童月齡增大,生長遲緩率和體重低下率均呈現增高趨勢(P

      2.3 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Logistic回歸分析以生長遲緩、體重低下和消瘦的發生情況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出生體重等15項影響因素為自變量,結果顯示,15項影響因素中,除母親年齡這一影響因素外,其余均與嬰幼兒營養不良相關(P

      3 討論

      嬰幼兒期在兒童生長發育中是極為關鍵的一個時期,嬰幼兒的營養狀況可以反映兒童的健康水平,也間接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文化水平[5-6]。營養對于兒童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嬰幼兒期的營養不良既對兒童體格及智力發育產生影響,甚至對于成年后的健康狀況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因嬰幼兒期的營養不良所造成的生長發育遲緩是不可逆的,而且它和成年后機體的重要修復功能關系密切,成年人的機體修復功能差,就會使工作能力降低[7-9]。

      在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相關影響因素中,家庭經濟條件優劣成為優質輔食能否添加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父母文化程度高低也對嬰幼兒的喂養、看護產生影響,尤其是母親文化程度高低較父親文化程度高低的影響更大,直接影響了嬰幼兒的輔食喂養種類選擇、嬰幼兒的照料及嬰幼兒疾病發生頻率、處理等;疾病的發生使嬰幼兒的食欲、消化吸收能力降低,加大嬰幼兒能量的損耗,并且不利于兒童的生長發育[10-12]。

      本研究結果顯示,生長遲緩檢出率最高,消瘦檢出率最低。隨著兒童的月齡增大,生長遲緩率和體重低下率均呈現增高趨勢(P

      嬰幼兒營養問題的發生與不科學的喂養方式有著密切關系,為提高家長保健意識,我國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利用常規門診、孕婦學校、家長學校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宣傳兒童營養知識及國家的營養政策,提高家長對兒童營養科學知識的興趣,宣傳正確的喂養知識,改變家長不合理的喂養方式。同時,利用相關專題宣傳日(周)開展大規模宣傳活動,例如利用世界母乳喂養周,采取播映公益電視廣告、印發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母乳喂養宣傳活動,營造母乳喂養社會和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 劉淑云,林傳家,薛沁冰,等.兒童保健學[M].第2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6.

      [2] 趙麗云,劉愛東,于文濤,等.八省城鄉0~5歲嬰幼兒生長發育與家長喂養行為的調查分析[J].衛生研究, 2006,35(1):82-84.

      [3] 汪思順,盧啟良,平波,等.貴州農村各民族兒童鐵營養與貧血狀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03,19(1):73.

      [4] 聶少萍,馬文軍,李劍森,等.廣東省24個月以下嬰幼兒營養不良影響因素Logistic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1(8):1067-1071.

      [5] 許小頻,沈彬,聶少萍.廣東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發展趨勢的研究--廣東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研究成果報告[R].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8.

      [6] 楊虹,方志峰,趙琳,等.2008年廣西部分貧困農村2歲以下嬰幼兒營養不良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衛生研究,2010,39(4):469-477.

      [7] 梁鎮忠,林愛華,楊燕,等.廣州市嬰幼兒營養不良影響因素Logistic分析[J].醫學動物防治,2010,26(2):110-114.

      [8] 楊媛媛,劉黎明,孫曉勉,等.陜西農村0~18月齡嬰幼兒貧血及體格發育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9,20(2):120.

      [9] 王躍進,樊志紅.邵陽市城區846例嬰幼兒營養狀況及相關因素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10):1378-1379.

      [10] 宋漣漪,朱靜,王碧琛.不同喂養方式的42天嬰兒體格發育情況調查[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09,21(1):24.

      [11] 史宇暉,郭衛東,陳磊,等.內蒙古某地區0~2歲蒙、漢族嬰幼兒營養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1):2978-2980.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 亚洲激情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亚洲色成人四虎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国产午夜亚洲不卡|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