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嬰幼兒智力開發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音樂教育 音樂活動 開發智力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開發兒童的智力,提高兒童的基本素質是強國之本,是建設祖國、開創未來的一項基本任務。音樂與人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言語、行為、人際關系等有一定的關聯,在幼兒啟蒙教育時期,用音樂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從而使其智力得到開發和應用,促使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大有裨益。
在美國曾經有過幾項研究,發現人的大腦中有許多與學習相關的潛能,都可以用音樂教育在幼兒時期加以激發。音樂所具有的特有模式對幼兒認知能力的培養有很大好處,對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學習有關文學、科學和數學以及語言方面的知識很有幫助。比如,聽音樂名家的曲子就能夠激發人的理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幼兒處在音樂環境之中,對時間和空間的感受也很強烈。因此可以說音樂對幼兒的智力開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音樂活動能夠開發幼兒的智力
音樂對幼兒智力的作用,首先表現在它能增強幼兒的記憶力,欣賞或演奏樂曲能強化幼兒的精神系統的功能,使幼兒的視覺記憶、聽覺記憶都得到鍛煉,并能加強情緒體驗記憶,所以,音樂也是開發幼兒智力的一把鑰匙。雨果曾經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再一把就是音符。”因此,音樂在對智力的開發方面有著無法比擬的效果。孩子的好奇心很強,腦子里總會浮現“十萬個為什么”,尤其對身邊的事物特別敏感,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求知欲望最強烈的時期,促進腦發育最好的途徑就是音樂,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能促進兒童的智力開發。科學研究還發現,兒童在接受音樂教育后,大腦的左、右半球在平衡發展方面有了很大改觀。經一些社會調查發現,在音樂方面優秀的兒童,往往在其他學科方面也很優秀,數學需要的是幼兒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就體現音樂對幼兒智力有直接性的影響,此外,音樂還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很小的時候就受到了音樂的影響,他的一生與音樂有很深的緣分。在愛因斯坦6歲時就已經能夠很好地演奏樂器,在他上大學時,還一直在學習小提琴。科學研究證明,從小進行音樂教育的兒童比沒有進行過音樂教育的同齡兒童智商要高;國外一些研究還證明,給寶寶聽一些世界名曲能使幼兒變得更加聰明、活潑。可見,早期對幼兒進行音樂熏陶和教育對他們的成長發育可起到不可比擬的作用。
音樂恰恰迎合了幼兒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更能滿足孩子強烈的求知欲,在他們學習音樂和參與音樂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孩子能夠體驗到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與美感。由于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所具有的和諧旋律以及其所具有的富有變化的節奏,能夠使人的記憶力進一步加深和鞏固。音樂不僅能夠開發孩子的感知能力、記憶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而且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幼兒的智力等的諸多因素的互相聯系和互相促進,智力的開發就會因為音樂活動的參與而加快步伐。
二、音樂是挖掘智力因素的良藥
音樂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大腦建立更復雜的神經關聯。音樂活動需要的是幼兒聽、唱和動全身心的結合,從而使大腦獲得更多、更為復雜的神經聯系。熟悉一些音樂的旋律,感知一些音樂的節奏都需要右腦的參與,而對音樂性質及樂曲之間關系的理解中,幼兒的左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音樂技能訓練的工具大部分都是雙手協調活動促使左右半腦的興奮和思維,從而促進全腦的開發和利用。國內外的一些科學家和醫生經研究發現,柔美的音樂能夠調節兒童的各種功能,并且逐步影響兒童的身心,使其更好地發育。大量的研究還證明,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可以激發兒童的大腦皮層活動,進而對大腦其他組織也可以造成很多好的影響,因此,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可以促進其大腦的良好發育,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促進孩子的智力提高。
實踐證明,兒童在進行演唱或者演奏樂器時,他們的各個感官都要進行協調運作,比如兒童在演奏鋼琴的時候,手指、坐姿、眼睛、嘴巴和腳都要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這么多的演奏要求和處理,需要他們的大腦在同一時刻發出不同的信號,從而進行各個器官的協調運作,這樣就極大地開發了他們大腦的協調運作力。從學過鋼琴的孩子中可以發現,他們的十個手指不僅能彈奏出優美動聽的旋律,并且在其他活動中也都有與眾不同的創意。國內外研究者發現,人類雙手的協調發展對人類大腦的開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人類的左腦一般都是最發達的,而在孩子的音樂教育中,他們的右腦得到了開發,并有效地促進了左右大腦的協調發展。通過對兒童的音樂教育活動,可以鍛煉他們的意志,還可以對他們的審美觀起到好的作用,進而為完善孩子的人格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音樂是提高幼兒智力的有效方法
音樂帶給人的不僅是聽覺上的美感和享受,更是心靈上的凈化,對幼兒來講,啟蒙的音樂熏陶就能帶給幼兒不一樣的童年。人們對音樂的喜愛似乎是人的一種天性,經大量的醫學研究證明,剛幾個月的胎兒就對音樂有了一定的感受能力,一些出生后經常愛哭鬧的寶寶,在聽到一些優美的音樂時,就會逐漸變得安靜。這種與生俱來的對音樂的感受能力為后期音樂開發幼兒智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本開發協會的母親們曾做過一種實驗,在她們的孩子出生時,其容貌與神態與普通嬰兒無異,然而在他們聽了4個月的莫扎特小夜曲之后,其表情和動作明顯比其他嬰幼兒活潑生動得多,眼睛特別亮,很有神,因此容貌也比其他幼兒看起來漂亮很多。由此可見,音樂在嬰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中都對其自身的智力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并且這種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四、幼兒智力發展中音樂的關鍵作用
幼兒通過參加音樂活動,能夠增強他們的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能提高幼兒的聽覺辨別能力。所以,我們必須在孩子幼兒時期,給他們成長和學習過程中融入一定的音樂教育,這樣對開發幼兒的智力,使其健康、快樂地成長有著重大意義。在對幼兒進行早教過程和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在教孩子唱兒歌的過程中,譜上曲子的兒歌和沒有譜曲子的兒歌,前者往往會更快地被孩子記住,伴有琴聲的舞蹈和只有動作的舞蹈,也一定是前者更容易讓孩子學會,原因是什么呢?這是因為語言和音樂分別是由左右腦分管,只有詞語的兒歌只被一側大腦接受,而譜上曲子的兒歌因為增加了音樂的功能,有利于同時被兒童的兩側大腦接受,使兒童有效、合理、全面地激發左右大腦的功能,從而大大提高了兒童的記憶力和思維力,外加有些音樂旋律的舞蹈和只有基本舞蹈動作的舞蹈也是如此,正因為這個道理,所以,音樂是促進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因素。只有這樣循序漸進地開發和使用人類的左右大腦,才能讓我們的智力得到平衡而穩固的發展,從而使我們的大腦得到全面、充分利用,因此說,音樂是開發兒童智力很重要的一個途徑。
總之,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是不能離開音樂的,在整個過程中都需要優美動聽的音樂的陪伴,因為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熏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兒童的智力發育,同時,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也是促進幼兒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音樂”這個有效手段來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利用音樂教育來培養孩子的美感,要激發孩子多層面的音樂學習興趣,利用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從而激發他們的智力提升,提高孩子的創造性。因此,有效利用音樂活動在兒童身心方面發展的特殊功能,使兒童的整體素質得到充分發展,為國家的未來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人才是對幼兒智力開發與教育的根本。
參考文獻:
[1]陳雅先.當代音樂教育哲學論稿[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早期智力開發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早期教育。美國著名學者布魯姆,通過對近千名嬰兒長達20年的跟蹤研究表明:若以17歲時的智力為100,8歲時進行開發,只能開發20%,4歲時進行開發卻能達到50%,而更大的潛能開發在3歲以前。
重視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也已成為世人的共識,它牽動著億萬父母的心。嬰幼兒時期是大腦迅速發育的關鍵時期。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利用其腦神經的敏感性,進行早期教育,確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嬰兒失去早期教育,任其自然生長,就會浪費了寶貴時間。這是因為在嬰幼兒的成長過程中,一旦延誤了大腦生長發育期的開發,腦組織結構就會趨于定型,潛能的開發就會受到限制,即使有優越的天賦,也無法獲得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 兒童;智能發育測試
從出生到2歲是兒童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為促進嬰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對發育正常的嬰幼兒進行早期智力開發,對具有高危因素的嬰兒能夠做到早期發現異常、早期干預。對來自兒保門診782例兒童進行了智能測試,現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智測門診篩查了782例0~2歲的嬰幼兒,其中男466人(59.6%),女316人(40.4%),年齡0~12月596例,13月~2歲186例。
1.2 方法 采用首都兒科研究所編制的“0~6歲小兒神經心理發育量表”(兒心量表),由經過專業培訓的醫師,對0~2歲兒童進行智能發育篩查。該測試由大運動、精細動作、適應能力、語言、社交行為五個能區組成,結果用被測試者的發育商(DQ)表示,智能水平分為五個等級,即低智能:69及69以下為低下;中下智能:70~84為偏低;中等智能:85~114為正常;中上智能115~129為聰明;高智能130及以上為優秀。
2 結果
2.1 782例0~2歲兒童兒心量表測試結果 高智能10例(1.3%)中上智能19例(2.4%)、中等智能687例(87.9%)、中下智能51例(6.5%)、低智能15例(1.9%)。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兒心量表測試15例低智能兒童原因 因高危因素13例(80.7%)不明原因2例(13.3%),兒心量表測試51例中下智能兒童因高危因素33例(64.7%),環境社會因素12例(23.5%),原因不明6例(11.8%)。中上智能及高智能29例,父母大專以上學歷的20例(69%),687例中等智能兒童中,父母大專以上學歷241例(35.1%)。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 兒心量表測試687例中等智能兒童各能區未通過項目發生情況 未通過項目人數最多的能區是社會行為,其中一項未通過396例(57.3%),二項未通過162例(23.6%);其次是精細動作,一項、二項未通過的例數分別為262例(38.1%)、145例(21.1%)。詳見表1。
3 討論
3.1 高危因素是造成智能低下的主要原因 目前,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日益提高,高危新生兒的存活率愈來愈高,腦損傷兒的發生率也逐年提高。從本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由高危因素所致的低智能兒童及中下智能兒童的構成比分別是86.7%和64.7%。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可促進智能發育,隨著年齡增長其作用更為明顯[1]。因此,對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兒要早期進行智力篩查,定期隨訪,發現落后,及時進行早期干預,減少殘疾兒的發生,對提高我國人口素質有重要意義。
3.2 DQ值與父母文化程度有關 兒心量表測試中10例高智能兒童及19例中上智能兒童,其父母大專以上學歷占69%,而中等智能的兒童其父母大專以上學歷占35%。這說明學歷高的父母比較重視孩子智能的發展,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對早期教育、科學育兒知識的理解和實踐優于文化程度低者[2]。他們愿為子女的早期教育提供較多的時間和資金,為早期智力開發創造良好的豐富的環境。
3.3 未通過項目因素與家長教育方式有關 兒心量表測試中687例中等智能兒童中,未通過項目最多的人數是社會行為,其次是精細動作和大運動。在大運動方面未完成的項目大多與季節有關,在秋季出生的嬰兒,穿的越來越厚,表現為6個月不會翻身,9個月不會爬行。而嬰兒期的爬行活動是大腦積極思維、有意識活動的產物,是嬰兒心理認知能力的發展和情感體驗的一個飛躍[3]。較多不會爬行的嬰兒是家長沒有認識到爬行的重要性。精細動作未通過較多的是把小丸投小瓶、全掌握筆留筆道等。這與家長過多限制有關。在社會行為方面未完成較高的是不會自喂餅干和脫襪子,這與家長包辦太多有關。因此,通過測試,可以讓家長了解到孩子的發育特點,告知家長孩子練習的過程其實就是手、眼、腦協調的過程,包辦、限制過多就會阻礙孩子智能的發展。
綜上所述,測驗的51例中下智能及15例智能兒童其影響因素主要是出生時的高危因素。多數家長不了解高危因素對兒童智能發育的影響,通過健康教育,向家長傳播育兒的新理念,促進科學育兒行為的形成。其次是環境社會因素,主要是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職業等。因此,努力做好孕期保健,提高產科質量,是減少智能發育偏低的重要措施,同時,提高家長的文化素質及增強早教意識對兒童智能發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參 考 文 獻
[1] 早產兒早期干預協作組.早期干預促進早產兒智能發育.中華兒科雜志,1998,36(6):398400.
素質教育提前到出生那刻
家長“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急切心態,使學前教育已從過去的3-6歲向前延伸到兒童出生的那一刻。昨天,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十五”重點課題《0-3歲嬰幼兒早期關心和發展的研究》交流研討會在滬召開,中外早教專家了其最新的科研、實踐成果。
據了解,上海從1999年就開始了對0-3歲兒童早期關心與發展的研究,以0-3歲早教指導中心為中心,建立起本市社區早期教養管理網絡。0-3歲兒童的早教工作正成為上海學前教育事業的新亮點。
日本早教專家二瓶健次介紹說,研究表明,0至3歲期間嬰兒與母親保持親密接觸、交流很重要,他強調,為了讓嬰兒的大腦健康發育,不要讓2歲以下的嬰幼兒長時間看電視,2歲以下的嬰幼兒看電視的前提是睡眠充足,精力充沛,時間不宜長。
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研究所的陶沙副教授表示,對0-3歲的嬰幼兒來說,最重要的是健康、營養、愛等積極情緒的培養、豐富的語言交流,最后才是智力開發。
孕嬰市場水漲船高
豬年伊始,全國各大醫院出生的寶寶數量急劇攀升。在準媽媽抓緊孕育豬寶寶的時候,琳瑯滿目的婦嬰產品逐漸水漲船高。“嬰兒經濟”的商機正逐步顯現。
小背心100元、益智玩具300元、小床2000多元……嬰幼兒用品的消費群體飛速擴大。嬰幼兒用品市場目前已成為中國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2004年中國嬰幼兒市場護理產品的銷售額為10.7億元人民幣。近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這個市場每年的增幅幾乎都在8%左右。
為此,智力開發、素質培養等衍生嬰幼兒產品的銷量十分火爆。上海一家嬰幼兒用品專賣店的營業員介紹,普通類型的游泳桶只需要幾十元錢,但嬰兒專用的游泳桶價格卻近400元,有些洋品牌的同類產品更貴。這些產品在廣告中還聲稱,游泳有利于嬰兒呼吸系統發育,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年輕的父母為了寶寶的成長不惜代價。又比如一種叫嬰兒菜籽按摩枕的枕頭,是采用油菜籽做的枕頭,外包全棉面料。由于菜籽容易滑動,故對嬰兒幼嫩的頭部有很好的按摩定型作用,而且不必擔心枕頭的高低,軟硬是否合適。北京紅孩子公司的負責人李陽介紹說像按摩枕這樣的“新鮮玩意兒”,有很多,銷量都很可觀。很多媽媽喜歡來嬰兒專賣店逛,即使不想買東西也喜歡來店里看看新鮮,像逛宜家似的。
外資挖走“豬寶寶”商機
生育高峰使國內嬰幼兒用品市場年規模超過1000億元,只不過,多數落入國際嬰幼兒用品巨頭手上,大部分國內嬰幼兒用品商家只能撿“碎金”。
尼爾森媒體研究的報告表明:“2006年出現的一個新的廣告熱點值得關注,2006年和2007年是中國傳統生肖的狗年和豬年,一波結婚潮已于2006年第一季度出現,而相應的一波嬰兒潮可以預見也將在2006-2007年產生。市場對于這一信息已經做出了積極的反應。以鉆戒為代表的珠寶類產品,包括嬰兒紙尿片、嬰兒食品在內的嬰兒產品類別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廣告投放量明顯增加。”
美國金佰利旗下的嬰兒紙尿褲巨頭“好奇”更是加大了中國投入力度。該公司總裁邵青鋒透露,目前在中國的投資規模達20億元人民幣,去年好奇紙尿褲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創造了兩倍以上增長。“中國的紙尿褲市場剛剛進入發展期,消費需求增長速度驚人。”
據悉,中國的紙尿褲市場每年保持了60%的高增長率,其中高檔紙尿褲的增長率達到270%。粗略計算,這一市場每年便有40億元的商機。
而在嬰兒食品方面,惠氏、美贊臣、雀巢等國際知名品牌,同樣摩拳擦掌。尼爾森媒體研究的調查顯示,這些國際巨頭們同樣密集地在電視媒體進行新的廣告創意播放,以保持自身的市場優勢。
為了加大推廣力度,“營養推廣代表”已經成為許多奶粉企業爭奪的人才。在美贊臣、多美滋等外資奶粉企業的網站上,我們都能看到長期招聘“營養推廣主管”、“營養推廣顧問”的招聘,這些營養師的職責就是向年輕的母親推銷自己的產品。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無論如何,今年這些先動起來的國際巨頭們下注的都是一個不會輸的賭局。
嬰兒市場的6種經營方式
在這波“嬰兒經濟”中還有很多商機值得創業者關注,尤其是以下6個方面:
嬰幼兒用品經營:嬰幼兒用品占據嬰兒經濟市場的最大份額。各式功能不同的奶瓶、嬰兒剪刀、牙刷、理發器、靠墊,這些專為嬰兒設計的人性化生活用具層出不窮。
嬰兒紀念品開發:年輕的父母都渴望為寶寶留一份恒久珍貴的紀念,于是,胎毛筆、水晶手足印等嬰兒特色紀念品應運而生。保守估計有60%以上的新生嬰兒會制作各類紀念品,這一市場的容量相當可觀。
嬰幼兒保健品經營:嬰幼兒健康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于是嬰兒維生素、嬰兒特色食品、嬰兒鈣鋅食品、食欲調理產品及嬰兒沐浴用品等,父母都舍得為孩子的健康投資。
母嬰護理服務:如今的年輕媽媽普遍缺乏嬰兒護理知識,于是母嬰護理服務日漸興起,包括專業月子母嬰護理、新生兒與產婦保健、新生兒飲食服務等,受到年輕父母的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