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傳統制造業節能減排路徑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如何在工業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之間取得平衡,實現工業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的雙贏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蕪湖市大型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現狀中能源清潔利用、原煤洗選的重要性等現實問題進行了探討。有必要指導公司從煤炭消費結構的實際情況出發,去除二氧化硫和煤灰,減少污染排放,并有效提高單位能源的熱值,節約能源消耗,降低單位消耗。本文選取蕪湖市為研究對象。蕪湖市產業結構不合理,污染企業多,節能環保企業少。本文對蕪湖市節能減排問題進行了回顧和分析,并在借鑒其他城市有效經驗的基礎上,提出蕪湖市深化節能減排改革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雙碳目標;碳中和;碳達峰;節能減排
1前言
經濟發展帶來的氣候變化問題,離不開發展路徑和增長方式的創新。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確立和傳承了可持續發展理念,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綠色”是指開發和利用綠色能源;“低碳”是指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發展清潔能源來實現低能耗、低排放。綠色發展強調尊重環境,通過技術手段、降低能源消耗、保護環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低碳發展,更加重視溫室氣體排放。減少排放也滿足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需求。
2“雙碳”與節能減排的含義
2.1雙碳
2020年,我國政府根據促進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以及對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與承擔力,發布了碳達峰計劃、碳中和目標等發展愿景,即雙碳社會戰略目標。二氧化碳排放量積極爭取在2030年實現峰值,并極力爭取在二零六零年達到碳中和標準,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以科學技術創新為先導。這也給科學技術創新提出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全體科技人員要乘勢而上、選準目標、奮力突破。碳達峰,就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以后慢慢回落。而中國政府也承諾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不再增加,在到達峰值以后再逐漸減少下去。所謂碳達峰,是指一個發達國家保證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總排放量將不再增加,在到達峰值以后再逐漸遞減下去。而在2060年前,針對排放量的二氧化碳要通過植樹造林、節水減排等各種方法將全部抵消掉,這便是所謂碳中和。
2.2節能減排
國家在十一五中首次對節能減排的概念進行明確界定,節能減排的概念分為廣義節能減排和狹義節能減排兩類,廣義上的節能減排是指節約所有的原材料和熱能資源,從而減少工業和自然廢物的排放;狹義的節能減排是指節約能源消耗總量,從而減少環境廢物的排放。
3.1企業技改節能不積極
產業結構的新配置和優化與國民經濟的增長極限密切相關。如果經濟要保持合理態勢,2020年產業實現將主要面臨科技投入、裝備技術升級、產業結構升級、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等問題。產業結構升級是指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生產要素比例的構成和映射,也包括政府對產業之間的宏觀調控。但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政治引導和資金支持。2021年全年蕪湖市生產總值3227.23億元,同比增長8.35%,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1228.05萬噸,較上年增加7.99萬噸標準煤,增速0.65%;單位生產總值能耗0.3805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下降7.1%。蕪湖市CO2排放一直成增長的趨勢,由2010年的814.7萬噸增加到2020年的3727.9萬噸(占全省總量的29.2%),絕對增加值達到2913.2萬噸,絕對增幅達到了257.58%,年平均增速為11.1%。通過以上數據分析得出,蕪湖市相關企業對雙碳的技改工作執行不積極。由于市場環境的影響,目前企業在研發、設備改進和技術改造方面的投入并不活躍,產能嚴重老化,基礎條件好、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戰略性高技術產業流失比較嚴重。如表1中所示2009年至2019年綜合能源消費量呈波浪形布局,2008年-2011年能耗為上升狀態,2011年-2015年能耗為下降狀態,2015年-2019年稱號為上升狀態。原煤消費量因占比較大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3.2政府監管難到位政策難落地
雖然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減排,但還遠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統一的監督執法體系。沒有統一的行政和稅收措施來鼓勵和規范企業積極節能減排,并統一促銷方式,增加商家關注度。另一方面,碳排放并不是環境保護的強制性措施,只能由企業控制。與減排控制不同,節能有嚴格的目標,沒有統一的統計、監督和執行團隊。
3.3產業布局不合理
中國的現代工業始于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在東北工業基地的基礎上,在蘇聯等國家的幫助下,完成了任務,為建立全面的工業體系奠定了基礎。但由于缺乏科技儲備,中國的主要產業結構以輕重基礎產業為主,科技行業一直是一個缺陷。蕪湖以第二產業為主,第一、三產業為輔。第二產業主要是汽車制造、電線電纜等支柱產業的發展。2021年,蕪湖市第二產業占GDP比重為62.6%,第三產業占比為32.7%。蕪湖市的第三產業結構,無論是總體結構,還是處于相似發展階段的地區或國家,其比重都不協調。蕪湖市產業結構呈現出大、中、小趨勢。主要優勢產業仍集中在金屬冶煉、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
4“雙碳”目標下傳統制造業節能減排路徑
4.1提高生產技術水平
4.1.1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節能減排具有積極作用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蕪湖的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在許多領域都處于領先地位。實現蕪湖市減排技術的全面提升,需要進一步提高能源效率和低碳產業。4.1.2制定低碳技術創新發展戰略參考發達國家低碳技術的發展歷史,根據蕪湖市的產業結構和科技水平特點,制定了低碳技術創新戰略。低碳技術的發展投資大、成本高,長期推廣難度大,應將重要實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作為低碳技術發展的重點,如能效新技術、能耗管理新技術等,通過技術整合和創新,實現企業的低碳生產和環境目標。同時,政府將引領低碳技術發展,推動企業和社會資本投資,建立低碳技術創新交流平臺。
4.2強化政府監管職能
4.2.1明確監管機構。政府監管機構方面,在監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節能減排方向上,相關部門為蕪湖市發展改革委、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局、蕪湖市環保局,分別負責各項相關職能,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權力下放和監管資源的多樣化。建立高水平節能減排監管機制,一是要形成統一有效的全球節能減排統計監督執法隊伍,明確和完善統計監督執法制度,明確和完善應用節能減排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主要消費企業的職責分配和內容;能源,專門從事能源保護的公司;能源與減排及其他實體應該雇傭一個團隊;熟悉國家保護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的專家和人才儲備;為了充分發揮節能減排的作用,參考專家提供的建議。蕪湖市、縣(市)、區政府每年年初在財政計劃和預算中組織節能減排資金專項使用,制定政策,對節能減排管理與建設、項目建設和產品推廣進行管理。促進、指導和支持,獲得國家和省級財政支持。同時,要不斷更新資金使用方式,實現杠桿最大化。實施綠色購物清單,將省內節能減排產品和服務作為市級及下級部門采購的重點。重點積極落實全國和我省節能減排各項稅收優惠政策。4.2.2創新監管方式。由于企業的盈利能力,在政府監管的過程中,先治理污染,甚至判定污染者不能承擔責任的情況非常普遍。因此,我們需要在監管方式上更有創新。(1)做好資本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工作。加強對各級行政單位節能審計活動的培訓,開展項目單位全工期的節能審計工作。(2)加強節能監管和形勢分析。根據安徽省節能監管措施,加強重點能源用戶能源消費常態化分布和不定期節能監管,做好節能形勢分析,督促大能源用戶落實節能承諾。
4.3調整工業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對能源消費強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能源消費強度又決定著國家或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能源效率,產業結構不合理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蕪湖市制造業相對發達,是目前最具競爭力的產業之一。要以優化產業結構為龍頭,通過產業轉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能源消費、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協調發展。在全面推進產業升級的同時,一方面著力解決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重點關注節能減排重點行業;有效控制這些行業的排放源,如取消上游生產工序,執行最新的節能減排標準,監督企業減排任務的執行和碳減排目標的基本實現。根據前文分析,從工業減排路徑看,電力、熱電、油氣開采、非金屬制品三大產業對蕪湖市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影響較大。因此,針對這三個行業提出了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5結論
現階段我國不僅處在打好環境污染治理戰的攻堅階段,還處在經濟發展的重要轉型期。“雙碳”的目標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指導,是一次意義廣泛而深遠的經濟系統性改革。加快向綠色低碳經濟轉變,給我國工業帶來了與發達國家同起點、同起步的重要機會,我國可積極地從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社會觀念等方面實施全方位深入的系統性改革,以提高我國能源安全水平。若合理布局5G、人工智能等高新興產業,將為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和制造業升級提供獨特機會,從而促進國內工業結構加速轉變,并有力提升國內經濟實力,進一步鞏固中國科技領域全球領導者的地位。
參考文獻
[1]趙國濤,錢國明,王盛.雙碳目標下綠色電力低碳發展的路徑分析[J].華電技術,2021,43(06):10.
[2]本刊編輯部,嚴晗.雙碳目標背景下新型建造協同發展趨勢———專訪中鐵建工集團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長嚴晗[J].智能建筑,2022(03):3.
[3]韓中合,祁超,劉明浩.十三五規劃"節能減排"目標實現路徑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8,32(03):5.
[4]辛靖,王連英.雙碳愿景對煉化產業的影響及其路徑展望[J].石油學報(石油加工),2021,37(06):7.
[5]唐婷婷.雙碳目標下的數據中心電氣節能減排方案探討[J].電力設備管理,2021(12):3.
[6]隋秀勇.雙碳目標激活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1(17):2.
作者:曹長芳 單位:安徽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