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微生物學教學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病例的設計
我們采用的病例教學法多為導人法,即在開始上課時即把病例展示出來,因此所取得的效果與病例的設計是否合理,病例是否情節生動有直接的關系,我們在設計病例時著重遵循以下幾點。
1.采用能引導出教學內容的病例
所設計病例應與教材及教學內容相呼應,所提出問題能引導出教學內容,并明確所要講授的重點和難點,即此病例應能貫穿教學始終,引導學生在思考病例問題的過程中完成課程學習。如我們在講授狂犬病毒時先導人以下病例:李尋歡,55歲,農民,因肌肉高度緊張和唾液分泌過多而人院。他妻子說他最近出現發熱和寒顫,身體虛弱,拒絕進食,因不明原因脾氣暴躁,難以自控。他是一個狂熱的戶外運動者和洞穴探險者。病人入院后不久,便有舌氣癥、恐水證和癲痛發作,神志清醒和幻覺交替。4天后,病人死亡,常規血和腦脊液細菌培養均為陰性。大腦尸檢表明有內基小體的存在。針對上述病例,我們首先提出一個問題:病人最有可能患什么病,此病是通過什么途徑傳播的?部分了解狂犬病人會出現恐風恐水癥狀的同學能正確回答。教員接著問,李尋歡病史中沒有提到他接觸過動物,如狂犬等,他可能是通過什么途徑感染的?是否與他的“尋歡”方式有關呢?這一問題馬上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們以此為線索,開始狂犬病毒生物學特性的講解。在講解其培養方式時,我們講到狂犬病毒宿主范圍廣,幾乎所有的溫血動物均易受感染,特別是狗、貓、鼠、家兔、豚鼠、馬、牛、羊及蝙蝠等,除了某些蝙蝠為無癥狀感染外,其余動物感染病毒后都會致命。教員據此追問,李尋歡最可能接觸了哪種動物才染上了狂犬病呢?同學們很容易得出是蝙蝠的答案。教員再接著問,他未有動物咬傷史,也就是說沒有被蝙蝠咬傷過,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再提示學員這一現象與狂犬病毒的傳播途徑有關,激發學員對傳播方式的興趣。我們講到人患狂犬病主要是被患病動物咬傷所致,或與狂畜密切接觸有關。在大量感染蝙蝠的密集區,其分泌液造成氣霧,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至此,學生恍然大悟,李尋歡正是吸人了狂犬病蝙蝠的氣溶膠化的唾液被感染。通過這一病例的講解,學員對狂犬病的癥狀、病毒培養、傳播方式有了深刻印象,又由于其它內容是穿插其間,學員能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病例應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在病例設計中,應注意語言生動,最好能有引人人勝的情節。例如我們在講解產氣莢膜梭菌時,先給學員看如下病例:小芳,下荷池采藕,不幸劃破足底一塊皮膚,傷口被淤泥污染。她以為是小事,只是用池水洗了洗,回家后在足底貼上一片傷濕止痛膏。可是,當天夜里,她的傷足即紅腫。第二天上午已腫至小腿。下午到醫院時,連大腿都紅腫化膿,劇烈疼痛,高熱至40℃。醫生切開傷口時流出暗紅色膿血,惡臭,并有氣泡溢出,在血液中查到“厭氧菌”,人院當天晚上就死去了。學生一看這個病例,先樂了,因為“小芳”是歌星李春波的成名曲,在大家心中就是村姑形象。看到病例結尾,學生都不禁嚴肅起來,對產氣莢膜梭菌所引起疾病的嚴重性有了初步認識,并對為什么會有“氣泡溢出”產生疑問,我們再引導學生思考“貼上一片傷濕止痛膏”對產氣莢膜梭菌增殖的影響,學生對該菌“厭氧、產氣”的生物學特性有了深刻印象,進而激發對其致病機理的學習興趣。
3.利用名人效應
在部分病原微生物教學中,我們利用一些名人曾患此種傳染病,設計了一些“名人病例”,取得良好的“名人效應”。在講授梅毒螺旋體時,我們先以這樣一段話開始:“在舊中國有一位叱咤風云的人物,曾是上海灘上的小流氓,一度為某種疾病所困擾(),并將這種疾病傳給自己年僅14歲的妻子(陳潔如)。在蔣與陳蜜月旅行之后,陳潔如發現她身上出了疹子.是什么疾病呢?”馬上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在部分學生回答是梅毒后,教員再引述陳潔如在《我與》一書中對當時情形的描述:“試用各種油膏擦抹,不但無效,而且越來越糟,后來,突然發現腿上也出現疹塊,手腕按脈處也出現兩塊紅疤。它們雖不癢,但看起來很不好,我很發愁,我一生從未得過這種病。”教員重點提兩個問題,為什么陳用各種“油膏”治療反而加重病情?為什么蔣在自己癥狀消失后還具有傳染性?從而引起學生對梅毒螺旋體致病特點和治療方法的思考,對后面講的梅毒螺旋體的生物學特征及其會反復隱伏和發作的特點有了深刻印象。
4.戲說武俠名人
大學生年齡大多在20歲左右,對武俠小說尤其是對金庸的小說十分喜愛,對小說中的武林高手的性格特點與特長非常熟悉。我們借助他們的名字,有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如我們在講艾滋病毒時將田伯光這個“采花大盜”變成了艾滋病患者,在講授乙型肝炎病毒時,將黃蓉設計成南方醫科大學食堂廚師,以黃蓉不再為洪七公做“叫化雞”,而改為南方醫科大學學員做美食了的生動語言,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描述了黃蓉的乙肝癥狀后,指出她現在“兩對半”結果呈:HBsAg(*)、抗一HBs(一)、HBeAg(十)、抗一HBe(一)、抗一HBelgM(十),同時追問她應該怎么辦?食堂應該如何處置她?在后面的教學中圍繞這個主題展開論述,輕松完成了乙型肝炎病毒的課程。
二、病例教學法的優點
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醫學微生物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與臨床醫學有著廣泛的聯系,但教材本身記憶性內容多,推理性內容少,而病例教學法具有真實、生動的特點,可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直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2.有利于學生將醫學微生物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問題相聯系
采用病例教學可有效引導學生綜合所學理論解決臨床問題,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思維方式,使課堂的基礎理論與臨床醫療實踐相聯系,縮短了從課堂到臨床的差距。同時,教師通過對病例的分析、引導,還可有效提高學員臨床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近年來隨著醫學微生物學教學時數的壓縮,加重了學生課外學習的負擔,學生在學習中更容易感到枯燥,產生厭煩情緒。病例教學法首先引人實際的病例或經過加工的有代表性的病例,通過病例提出問題,以探索、“破案”的方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積極的態度投人到對相關知識的學習中去,對提高教育質量,推進素質教育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