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學校美育定位藝術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美育定位藝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校美育定位藝術

      內容摘要基于對當前時代條件、文化背景和教育領域發展趨勢的認識,針對以往美育所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將當代學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構落實在培養和造就青少年新型的文化品格這一基點之上,并提出若干具體的實施意見。

      當前學校美育面臨著重新定位和建構的緊迫任務,這一任務的提出,乃是基于對時代條件、文化背景和教育領域發展趨勢的認識,有著非常現實的依據。

      我們正處于世紀之交這一特殊的歷史分界線上,在全世界的范圍內,新技術革命正在堅定不移地將人類社會推向工業化的進程,這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長足發展,同時也為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困惑,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物質與精神彼此失衡的情況愈演愈烈,高新技術帶來的物質奇跡淹沒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不同行業和部門之間的隔膜壓抑了人們交流思想、傳遞感情和相互對話的天然需要,日趨精細的勞動分工導致人的能力的片面化、單一化,人的精神生活已經失去了對于物質生活的對抗性、超越性和批判性,反而被物質生活所同化、所收買,文化藝術變成了為物質需要進行辯護和論證的單面領域。中國的現代化雖然起步較晚,但也正在奮起直追加入這一世界性的進程,在歷史舞臺上展現出一幅熱氣騰騰、有聲有色的壯觀場面,同時西方發達工業社會所遇到的困惑在我們這里也開始露出端倪。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向往在現代經濟活動中高新技術與深厚感情的平衡,謀求以情感的柔性來調劑技術的剛性,呼吁以個人價值體系的發展來彌補技術的非個人性質。西方不少有識之士對此開出了各種各樣的藥方,但是問題最后都歸結到教育。約翰·奈比斯特提出學校教育應加重價值觀教育的份量,以期“把技術的物質奇跡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來”[1],阿爾溫·托夫勒認為學校應通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套作為選擇目標和決定行動之標準的價值觀,以利于在未來生活中技術與價值之間相互產生積極影響。[2]路易·多洛指出,當今學校教育“應該再一次回到人的身上來”,使學生有可能選擇最適合于自己個性發展的價值觀,技術進步只有納入一定的價值體系,才能全面推動文化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教育決不是多余的。[3]由此可見,當代西方未來學家、文化學家大都趨于這樣一種共識:在工業化社會中教育應當進一步體現一種人文關懷和人文導向,促進人的情感、個性、價值觀得到健全的發展,使人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和諧地協調起來,構成一種合理、完滿的文化品格。當然我們與西方發達工業社會體制不同、國情各異,不能一概而論,但是上述西方學者所揭示的問題以及為解決這些問題所提供的方案,對于我們所思考的問題顯然不無意義。

      目前我們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于以往任何時代,這是一個大眾文化深入人心的時代,市場經濟、商品大潮為大眾文化時代的到來拉開了大幕。大眾文化是一種以經濟實效原則為杠桿,以大眾傳播媒介為載體的消費性文化,這一文化特質決定了大眾文化的許多長處,同時也造成了它的某些缺陷,在大眾文化背后起著操縱作用的工具理性、技術統治和市場權力正在嚴重地消解著文化的精神性而代之以物質性,降低了文化的人文含量而不適當地提高其技術含量,例如商品廣告對于大眾傳播媒介日益專斷蠻橫的侵占和控制正是物質無情地擠壓精神這一現狀的生動寫照。這種物質與精神相互失衡的情況有可能導致物本位傾向的抬頭。另外,大眾文化的商品性一旦失去約束而發展成為商品化的傾向,事情就有可能走向反面,出于贏利的目的,大眾文化往往追求娛樂性、消遣性和刺激性,以提高上座率、收視率、發行量和暢銷度,對于人們的官能快感、感性欲望、原始沖動的過度縱容和曲意迎合有可能孵化出一種淺薄、粗陋、萎靡、弛懈的文化風尚,對于推動社會進步的奮斗精神、進取精神和創造精神將產生嚴重的消解作用。凡此種種,對于青少年危害尤烈,成為目前青少年中出現的許多問題的深層原因,同時對于當前的學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再從教育領域的發展趨勢來看,人們對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學校教育的任務和目標的認識已日趨明確、日趨一致。黨的“十四大”制定了“必須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的宏偉戰略目標,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又鄭重告誡全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現代化的實現,最終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中國教育改革的發展綱要》指出:“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這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條必由之路。”最近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又一次地重申了上述基本精神。由此可見,從中央開始,已經明確認識到,人的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應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中心。另外,在《綱要》關于美育的論述中明確指出:“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這可以看作是上述認識在學校美育中的具體化。這些基本精神和思想對當前學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構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提出學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構這一目標,也是針對以往美育所存在的問題,具有現實的必要性。

      首先,建國以來,學校美育在教育方針中的地位幾經起落,一直處于不穩定的狀況。在50年代初期(1952)教育部所頒布的關于幼兒園、小學、中學的三個《暫行規程》中,都將美育列為與德、智、體育同等的地位,強調美育在整個教育機制中的重要意義。但在1957年制定的教育方針中卻取消了美育的位置,后來在越來越左的政治路線影響之下,導致了當時學校教育中忽視甚至取消美育的后果。在中共中央八屆九中全會(1961)以后,隨著“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貫徹,針對教育領域中左的傾向,人們又重提美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不長的一段時間內取得明顯的效果。但是不久后“”一起,美育被當作封、資、修的東西而遭到無情的蕩滌,在十年浩劫中,美育在教育領域中幾乎絕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使得教育領域萬物復蘇、百廢待興,而美育也再次被提上學校教育的議事日程,1981年頒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中增加了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內容,1986年全國人大通過“義務教育法”,當時的教委負責人對該法所作的說明中指出,在中小學教育中應當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方針。特別要提到的是,在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專節論述了美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美育的內容尚未被列入教育方針,還沒有取得立法的地位,目前教育方針仍然采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提法,與《綱要》的精神還存在著不相一致之處。

      其次,對于美育的本質還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一些流行的觀念還未得到有力的糾正。一種觀點認為,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從屬于德育,美育是實現德育的工具、途徑和輔助手段,這種觀點過于強調美育與德育之間的聯系,但忽視了美育與德育之間的區別,以至取消了美育的獨立性,否認美育在目的、內容、功能、方式上的特殊性,不利于美育的展開。另一種觀點認為,美育即藝術教育,是關于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技能、技巧的培養。這種觀點的不足在于將美育的功能限度縮小和降低了,僅僅局限于培養具體的技能、技巧的范圍,而沒有在塑造新型文化品格這一更高的層面上來認識美育的意義。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這是就美育與德、智、體育的分工而立論的,即認為德育是道德品質的教育,智育是知識、能力的教育,體育是身體素質的教育,相對于此,美育則是情感的教育。這種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又是不夠的,因為美育的目標不僅僅在于情感教育,還在于人文品格的塑造,人文品格的豐富內涵并非情感生活一端可以囊括,故僅談情感教育有以偏概全之弊,有可能取消美育的豐富性。

      再次,目前學校美育的現狀也不容樂觀,而目前學校美育之困境的造成,既與社會文化環境有關,又與教育體制、教育思想分不開,同時也是由對于美育本質的模糊認識所致。其一,目前學校美育受到當代社會文化環境中消極因素的干擾,而學校美育的力度與這種干擾的強度不成比例,形成較大反差,學校美育的內容和形式相對落后,其作用和效果相對有限,中小學教師在一個學期中苦口婆心的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可以在一個假期中喪失殆盡,大學教師辛辛苦苦教了四年所達到的效果抵不上畢業分配所帶來的思想波動。其二,學校美育在學校中受到智育的排擠,而所謂“智育”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考試和升學率,由于目前教育體制所存在的問題,升學率成了支配學校教育的指揮棒,普遍存在以升學率評校、評教、評學的情況,相形之下,美育變得可有可無,其重要性在思想上得不到確認,甚至在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上都得不到保證。其三,目前學校美育的目的和內容不明確,一般偏重于初步的藝術鑒賞和藝術創作能力的培養,人文導向的目標感不強烈,造就新型文化品格的目的尚未真正確立,同時美育的形式也偏于陳舊、落后和單調,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不夠,嚴重影響到美育實施的水平和效果。

      最后,當前學校教育最突出的問題是如何適應社會經濟體制的轉型,培養“四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如前所述,在當前社會經濟體制轉型的大背景下,人的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的問題顯得十分突出,人的文化品格的重建尤顯急迫,但是目前學校美育并未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制訂相應的實施方案,在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存在著不相適應的情況。

      總之,明確當前學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構這一目標,并將其落實在培養和造就新型的文化品格之上,這不僅具有充分的現實依據,而且也是歷史的必然要求。

      通過以上關于學校美育重新定位和建構的客觀依據和必要性的考察,我們對于美育的本質可以在更高的層面上形成更加確切的認識。

      首先,美育并不是具體的藝術教育,也不是單一的情感教育,美育有著更高的目標和更豐富的內涵,它是美學這門“人的哲學”在教育領域中的具體應用,充分體現著美學的人文精神。美學以對于永恒的宇宙之謎和深邃的人生真諦的思索、追蹤和破解為使命,它通過對于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對于存在價值的不斷追問和對于生命意義的最高闡釋而為人類進步提供有力的人文導向,為歷史發展增添巨大的精神動力,美學關心的是人的本質、價值、潛力、目標、成就等一系列終極性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和優化人的情感生活、文化素養、價值取向、精神旨趣等根本性的問題。美學豐富的人文內涵使得美育的重新定位具有了內在的依據,當代學校美育應高揚人文精神,體現人文關懷和人文導向,以培養和造就青少年新型的文化品格為神圣使命。

      其次,強烈的人文精神和深切的人文關懷也就把美育與德育區分了開來。德育偏重于思想觀點、政治覺悟和道德品質的培養,而美育則偏重于精神素質和文化品格的培養,與德育相比較,美育進入了更為寬廣的文化的領域,更富于文化的意味,這一點也就決定了美育與德育在內容、形式和性質上的重大差別:其一,德育是一種規范教育,它注重培養青少年的理智力和意志力,使之能夠按照一定的社會準則和道德規范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行為;而美育則是一種發展教育,它注重在審美過程中培養青少年的創造力和建構力,并按照一定的美學原則去引導他們發展個性和人格。其二,德育是以理服人,重在說服、訓示和灌輸;而美育則是以情動人,重在引導、啟發、勸誘,它要調動學生自身的感受、體驗和領悟,依靠學生精神的自我建構,來達到個性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因此這是一種雙向互動的教育,在美育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其主動性和自由度。其三,德育注重社會性人格的培養,強調個人對于社會的服從;美育則注重個體人格的培養,更多關心青少年的個性發展,更多強調實現自身價值、發揮個人潛力、健全個性心理和提高個人素質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謀求建立一種更加合乎人性的合理完滿的社會秩序和社會準則。總之,拿德育與美育作比較,前者偏于社會尺度,后者偏于個性尺度;前者遵循現實性原則,后者遵循理想性原則;前者持社會本位,后者持人本位,因此盡管美育與德育可以相互滲透、補充和輔助,但是二者卻不能相互包容、取代和排斥。

      再次,美育的人文精神在本質上是形而上的、理性化的,帶有很強的理想色彩,它常常表現為一種人文理想。這種人文理想只是一種價值觀念,它不完全屬于知識的領域,而在一定程度上屬于信念、信仰的領域,是一種價值的界定、意義的界定,它通過提供某種信念和信仰的概念、范本以凝聚整個社會的精神結構,使得時代精神、社會心理和民族風尚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之上,使得人們的社會行為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行為保持一種健全、合理、向上的趨勢,進而有效地達到一定的社會目標。一般說來,健全的社會價值體系必須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現實價值觀,一是理想價值觀,這二者相互抗衡、相互制約,使得整個社會得以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中向前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價值體系的建立也必須有這兩個部分,現實價值觀講究功利性、實效性、自主性和本位性,憑借這種現實價值觀可以促進社會經濟和社會生產的發展,但是也可能導致金錢至上、唯利是圖、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良風氣的滋蔓,這就需要理想價值觀來加以制約,加以引導,以信念、信仰的沖動力來制衡經濟的、物質的沖動力,理想價值觀并不強求人們必須如何行事,而是靠信念、信仰的精神力量感召人們應當如何行事,進而形成一種既講究實效、又承擔道義,既主張競爭,又鼓勵互助,既承認利益原則,又強調義利并重,既保護個人利益,又明確社會義務,既重視行為的目的性,又提倡手段的合理性這樣一種整體社會價值體系。學校美育所體現的人文精神、人文理想便歸屬于理想價值觀的范疇,它通過向青少年提供某種審美理想的概念和范本,對其人生態度、人格境界、心理結構、文化素養發揮規范和引導作用,進而培養和造就一種新型的文化品格。

      第四,當代學校美育不應全盤照搬西方模式,也不應簡單地回歸傳統,而應立足于當代,立足于中國,立足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給社會文化環境帶來的變革和進展,應善于發現和大力弘揚當代精神結構中那些具有生長性和生命力的因素,那些具有超前性和未來性的質點,例如當代人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主體意識和風險意識,當代人開放的心態、開闊的視野、優化的知識結構,當代人的創業精神、開拓精神和務實精神,當代人勇于選擇、勇于實現自身價值、勇于承擔責任的胸懷,當代人的社會責任感和道義感等等。當前學校美育應以這種新型的時代精神為核心、為基點,去凝聚和整合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現代生命力的因素,“五四”新文化運動特別是新**主義革命以來形成的優良傳統,以及西方文化中積極有益的成分,達到一種既體現時代特點和中國特色,又融匯古今中外優秀文化的現代建構,形成一套可供具體實施的新體制、新規范、新內容。這里有三個方面的關系需要很好解決,其一,要解決我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問題,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思想原型深深地凝結在中國人的心理結構之中,其中許多因素已經不適合于現時代,尤其是不適合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屬于死去的東西,如保守主義、平均主義、中庸之道等,但也有不少方面在今天仍然具有積極意義,屬于仍然活著的東西,例如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舍生取義的崇高氣節,重義輕利的人格境界,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精神等等,當代美育的一大任務便是以當代新型的精神結構為標準,激濁揚清、去蕪存菁,在現代條件下使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得到發揚光大。其二,對于“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特別是新**主義革命以來所形成的優良傳統,同樣存在著一個現代轉換的問題,不可否認,其中也存在著與現代生活和現行體制不相一致的方面,這就需要注入新的內容,賦予新的形式,使之與新的時代精神相互接軌。其三,對于西方文化中積極有益的成分應持“拿來主義”的態度,而不應一概拒之門外,西方文化中存在著許多負面因素,但同時也有大量正面因素,后者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同樣是建構當代文化可貴的思想資源,對待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大可不必厚此薄彼,民族虛無主義固然不對,國粹主義也顯然是錯誤的,如何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作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造和運用,這也是當代美育的一個重要課題。總之,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孕育的當代新型文化為本位,在與傳統文化、西方文化和“五四”新文化以及新**主義革命文化的多方對話中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地位,在促進其他文化形式向當代新型文化的轉換過程中實現美育的當代建構,這應該成為我們堅定不移的目標。

      根據以上對于當代學校美育的再認識,可以提出以下幾條具體實施意見:

      首先,青少年的教育和培養問題關系到祖國的前途、民族的未來,應是我們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放到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上來加以認識。當前學校美育的正常開展,需要一個優化的社會文化環境,需要社會美育和家庭美育的積極配合,這就需要提倡一種全民重視教育、重視美育的風氣,特別要加強政策宏觀調控的力度,使得學校美育的正常實施得到有力的政策保證。目前人們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的性質、功能和意義的認識尚不明確、尚不一致,我們的文化政策尚不健全,相應的文化法規尚不配套,造成了認識上和實踐上的種種偏差和失誤,應該對此進行深刻的反思和及時的糾正,從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的綜合治理,以期造成一種有利于學校美育、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優化的社會文化環境。

      其次,學校美育的正常開展還有待于教育體制的進一步完善,我們必須貫徹黨中央提出的關于“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的基本精神,重新認識學校美育在學校教育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確立培養和造就青少年新型的文化品格這一戰略目標,在美育中體現深切的人文關懷和有力的人文導向,把美育的重點轉到提高青少年的價值觀念、人格境界、文化素養和精神旨趣的總體水準上來。同時也必須將美育的戰略地位和戰略目標明確列入我們的教育方針,使之取得立法的形式,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上得到有力的貫徹和具體的實施。

      再次,學校美育必須依靠教師去實施和完成,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也是保證學校美育正常開展的重要條件,而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一方面要采取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師的生活待遇、穩定教師隊伍等積極措施,另一方面教師隊伍本身也面臨著提高自身素質的問題,包括思想品德素質和文化業務素質,特別是教師自身必須具備一種新型的文化品格,在價值觀念、人格境界、文化修養、精神旨趣等方面達到較高水準,在實施美育的過程中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

      第四,在學校的課程設置中,應保證并適當增加美育的比重,應在其他課程中滲透美育的內容,還應在課外活動中廣泛開展美育。同時要改革和更新美育的內容和形式,強化其現實感和實踐性,使之與世界范圍內科技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進程,與社會主義“四化”建設的成就相一致,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歷史、展望未來、接觸社會、體驗人生,以利于塑造一種新型的文化品格。

      最后,要重視教材建設,各個地區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組織力量編寫適用的美育教材。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由國家教委牽頭,組織美學界的專家學者、長期在教學第一線從事美育的教師、以及分管相關工作的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通力合作編寫全國通用的美育教材,使得學校美育的實施具有相對一致、相對穩定的依據和規范。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乱码 在线|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亚洲欧洲在线播放| 日韩亚洲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亚洲最大免费视频网|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高清乱码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