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紅色經典融入思政教育機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國社會經濟水平不斷發(fā)展,對大學生素質要求日益提升,所以做好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尤為重要。近年來,以革命戰(zhàn)爭時期、建國時期為主要背景題材創(chuàng)作的文學、影視、歌曲、詩詞等作品為代表的“紅色經典”文化越來越受社會重視,其內涵對于大學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價值,將其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基于貴州師范學院(以下簡稱貴師院)實際情況,針對“紅色經典”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治教中的意義、問題與措施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紅色經典”文化;思政教育;貴州師范學院
一、“紅色經典”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意義
“紅色經典”文化是革命話語為主要題材創(chuàng)作并極具中國特色的的文學、影視、歌曲、詩詞等作品,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這些“紅色經典”文化在現(xiàn)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啟示意義。“‘紅色經典’所傳承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信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內在的統(tǒng)一性,它所表達的文化精神,所承載的基本理念,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是高度統(tǒng)一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可以說,內容豐富、極具時代特征的“紅色經典”文化極大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與廣度,是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紅色經典”文化包括文學、影視、歌曲、詩詞等多種藝術形式,其包涵的面非常的廣泛,其中蘊藏著獨特的時代記憶與民族文化,它承載著國家一段時期的社會和政治面貌,體現(xiàn)著特殊年代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國革命者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理想、愛國情懷、價值觀念和道德訴求,作為一種弘揚主旋律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它具有極強的隱性教育功能。“紅色經典”文化推崇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不畏強敵、勇于斗爭的抗戰(zhàn)精神;“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思想境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志同道合、目標一致”的相處之道;“推己及人、重群克己”的集體主義精神等都對大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價值。“高校傳統(tǒng)文化教育植根于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土壤之中,有責任將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氣質與文化追求融入與學生的對話當中,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來陶冶大學生的心境,塑造大學生的理想人格,培養(yǎng)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精神的人才”。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汲取“紅色經典”文化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紅色經典”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問題
2013年11月北京召開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全會《決定》中,明確提出把完善“紅色經典”文化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領域首要改革任務,高校作為我國最重要的人才培養(yǎng)陣地,有義務和責任承擔這一改革任務,通過實踐去探索“紅色經典”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工作模式。貴州高校也在實施教育改革,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將不可避免地面對新形勢,這就需要積極探索、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從而不斷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和內容。1.“紅色經典”文化在大學生思政工作中宣傳不夠。當代大學生是在全球化與網絡化的背景下成在起來的,其生活特征兩極分化:一面熱衷接受眾多新事物,另一面卻對“紅色經典”文化認識嚴重不足。從中反映出,在現(xiàn)今高校的思政工作中,對于“紅色經典”文化的宣傳存在缺失,在宣傳方式上嚴重滯后,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對網絡平臺有所忽視。另外,在現(xiàn)今高校實行專業(yè)分科的教育模式下,過于注重本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除少數(shù)與“紅色經典”文化有所聯(lián)系的專業(yè)學生外,普遍存在對“紅色經典”文化知識宣傳不夠的現(xiàn)狀。2.中國革命時期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大學生思政工作中認知不足。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尤其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建立了一整套以艱苦奮斗、勤勞樸實、尊老愛幼、為人民服務、團結互助、、志同道合、不畏強敵、實事求是等為核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有責任義務去繼承和發(fā)揚這些革命時期傳統(tǒng)美德。但當前高校中隨處可見一些違背傳統(tǒng)美德的現(xiàn)象,具體表現(xiàn)為:生活方面,艱苦奮斗觀念淡薄,追求享樂;學習方面不實事求是,論文抄襲;交往方面,不追求志同道合,多數(shù)以追求利益為出發(fā)點。這些都體現(xiàn)出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對于革命時期傳統(tǒng)美德的認知不足,導致這些不良現(xiàn)象愈演愈烈。
三、“紅色經典”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措施
貴師院雖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因此在某些方面沒有那么多束縛,可以吸收成熟經驗,在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方面亦是如此。學校從2009年升本開始,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就非常注重利用“紅色經典”文化來開展。負責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是學工部、宣傳部、校團委、各二級學院基層黨委和團委、及學生黨支部等,這些部門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利用“紅色經典”文化情況非常普遍,效果明顯。如宣傳部“道德講堂”、學工部“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系列活動、校團委“書香四月?閱讀人生”系列活動、各黨支部以“紅色經典”文化為授課主體的新型黨課等,都在學生的思政教育方面發(fā)揮顯著作用。1.強化課堂教育,推動“紅色經典”文化進教學。現(xiàn)在新媒體的使用為貴師院在教學模式提供了更多選擇,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仍是貴師院實施“紅色經典”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重要平臺。在課堂理論教學中,自覺運用“紅色經典”文化價值理念、核心命題或經典格言等,來解讀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不僅能夠增加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文化含量,而且能增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紅色經典”文化相結合的理解。為此,貴師院積極開設相關必修課程,《貴州地方文化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思想政治道德修養(yǎng)》等,充分體現(xiàn)歷史、地方文化、道德品質等多方面要求。同時學校還開設大量相關選修課程,以供學生在結合自身興趣前提下進行選擇。另外,學校宣傳部“道德講堂”、“師院大講堂”、“黨委書記上講堂”以及各個二級學院自己組織的講座。2.加強網絡建設,搭建“紅色經典”文化的新媒體平臺。網絡化不斷普及,人們與新媒體接觸日益頻繁,尤其伴隨手機移動自媒體和網絡傳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在當今社會環(huán)境下,新媒體平臺已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貴師院通過利用宣傳部的“師院微博”、“校園微信”、校團委的“青春師院”,同時學校組織部也在建立屬于,各個二級學院在自己的門戶網頁上的相關板塊,來為學生搭建一個了解和學習“紅色經典”文化的平臺。盡而,讓“紅色經典”文化與思政教育相結合,在向大學生傳播“紅色經典”文化的同時,也為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潔超.“紅色經典”文化影視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J].電影評介,2010(08):22-26.
[2]張銳.新媒體時代高校紅色經典傳播與教育模式探索[J].云夢學刊,2013(03):128-130.
[3]楊堯.“紅色經典”對加強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研究[J].企業(yè)導報,2015(10):156-157.
作者:任宗儀;秦月;任靜 單位:貴州師范學院歷史與社會學院;貴州師范學院數(shù)學與計算機學院;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qū)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