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烈士陵園掃墓感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號召同學們時刻銘記烈士們為解放國家和民族而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的英勇事跡,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精神;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嚴謹治學的態度,發奮學習的精神,大膽創新的意識,使學生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二、活動地點:烈士陵園
三、活動時間:2011年4月1日
四、活動對象:全校師生
五、活動準備:
校旗、大隊旗、中隊旗、話筒、花圈 、錄音機、隊歌校歌磁帶
六、活動程序:
主持人宣布:
(一)清水塘小學清明祭掃活動現在開始
第一項:全體立正
第二項:唱少年先鋒隊隊歌,清水塘小學校歌
第三項:向烈士敬獻花圈
第四項:全體肅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第五項:少先隊員代表獻詞
第六項:符校長講話
第七項:齊唱“掃墓歌”
(二)近前瞻仰紀念碑、參觀烈士塔、敬獻小白花。
(三)清明掃墓活動結束,集合隊伍。
七、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全校少先隊員參加本次活動
2、4月1日上午一節課后在學校操場集合。
3、列隊集合注意清點人數,活動結束后也要清點好人數。班主任和帶班老師跟好隊伍。保證學生安全。
4、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活動紀律等教育,唱熟隊歌和掃墓歌。
5、各中隊在掃墓活動中要保持紀律性和嚴肅性,統一校服。每人帶一朵小白花,在烈士墓前向烈士獻花。
關鍵詞:語文 思想品德 德育
一.在聽說訓練中育人
中學階段是形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學生們充滿美好的理想,逐步形成自己的信念,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沿著自己的理想目標前進。他們能依據一定的標準判斷是非,有一定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畢竟身心還未全面發展,生活閱歷少,思維局限性大,難免形成糊涂觀念或錯誤思想。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崇拜名人的心理,抓住時機,利用聽說名言的機會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
生活中人們喜歡名言,是因為它既短小精悍,又濃縮了許多人生哲理。于是常常把它作為座右銘以鞭策、激勵自己。實踐中,我們可以以此為突破口,進行聽說訓練。先讓學生課外選自己最喜歡的名人名言,理解它的涵義,準備在每節課的前幾分鐘由一位學生給大家說說自己喜歡它的理由。任務布置后學生往往會認真對待,翻閱資料、組織語言、撰寫稿子、訓練語感,會下一番功夫。“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吧”告誡他們正視別人對自己的流言蜚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告訴他們“勤出成果”的道理;“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提醒他們做人的標準;“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激發他們讀書的興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陶冶他們熱愛祖國樹立遠大理想的高尚情操……這樣,在聽說名言的活動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聽說名言的訓練中體悟到了許多人生哲理,尋找到了生活的指南,警策自己,塑造自我,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觀念。
二.在讀寫訓練中育人
語言文字是文章思想內容的存在形式。思想教育就應該從分析語言文字入手,結合閱讀理解,注重思想感情的潛移默化,以情動人,使受教育者能食其味、嗅其香。以《聽潮》為例,教學中我以朗讀訓練為主,采取范讀、自由讀、齊讀等閱讀形式,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大海潮來的雄壯美和偉大力量,領悟作者對生活和未來的熱烈追求。然后抽學生談感想、談人生的意義。
文章的主題正是作者的寫作意圖,語文教師得充分地利用它,發揮它的教育作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我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在閱讀中領會中心。“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目光短淺之人的理想;“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是封建文人墨客的志向。只有像少年那樣根據國家的命運、歷史的使命來確定讀書的目的,才能產生遠大的志向。
訓練學生寫作文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比較容易通過寫作表現崇高理想、高尚品質的題目,讓學生在作文中表現積極的主題,從而受到教育。
三.在課外活動中育人
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決定了它的特殊育人作用。閱讀、寫作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但電影、電視大家都愛看,故事都愛聽,文藝表演大多樂意參加……語文課外活動為學生的愛好提供了條件。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多種多樣的興趣愛好可以在這個廣闊天地里得到發展。所以它特殊的育人作用更能有的放矢地得到發揮。講授了戲劇《市長》后,我叫兩位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學生扮演、齊仰之。表演中他倆充分地把握話劇的臺詞,利用個性化的語言把那豪爽、直率、善于理解對方的性格和齊仰之清高、急躁、嚴肅的性格表演得惟妙惟肖。那尊重知識分子的極大革命熱情和齊仰之獻身祖國建設的滿腔熱情,讓學生們佩服得五體投地,激起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學了《理解,應該是雙向的》,他們懂得了怎樣進行辯論。于是針對學生中出現“染紅發”現象展開辯論。正方認為“學生可以染紅發”,反方認為“學生不可以染紅發”。辯論中雙方針鋒相對、毫不示弱,力圖將對方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這樣的辯論有利于學生明辨是與非、美與丑,而且還培養了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帶學生去越西南箐鄉參觀“洞”,到烈士陵園掃墓,請老和當地老百姓講述當年發生在這里的動人故事。學生們會在敬仰英雄、緬懷烈士的氛圍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