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畜牧養殖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 S8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2-0248-01
傳染性疾病是動物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疾病種類,其危害性十分強烈,常常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還會嚴重威脅到一個地區畜牧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動物傳染性疾病主要源于病原微生物,其傳播速度快,流行性強。有些傳染病病原一旦出現在養殖場內就很難清理,有時還會嚴重威脅到人類的身體健康。因此,為了保證畜牧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到動物傳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性,結合地區疫病流行趨勢,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地減少傳染性疾病l生和傳播,降低養殖風險,更好地提高農民群眾的經濟效益。
1 做好定期檢疫工作
在動物養殖過程中,為了更好防控動物傳染性疾病,需要對動物進行定期檢疫。養殖戶要結合地區疫病流行趨勢,定期開展動物檢疫工作,認真執行現行的防疫制度和診斷標準,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及時治療,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動物檢疫是發現隱性患病動物的有效措施。針對一些發病后養殖場,通常進行定期檢疫,能夠及時發現隱性帶菌動物,便于對動物群體進行凈化。例如針對豬瘟、藍耳病、豬呼吸道綜合征、鏈球菌病、豬肺疫、牛肺疫等疫病,在撲殺、防疫之后還要定期對動物群體進行檢疫,逐漸淘汰帶菌動物,凈化動物群體。
2 做好飼養管理工作
導致動物傳染性疾病發生的飼養管理因素主要有飼料營養、飲水質量、飼養密度、通風條件、溫度、糞便和污染物處理、環境衛生和消毒、動物圈舍管理、生產管理制度和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只有做好上述多種飼養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疫病傳播途徑,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不同批次的動物群體中交叉傳播,危害到不同動物群體的生長。
3 做好疫情報告和診斷工作
首先,疫情報告。當養殖場出現動物傳染性疾病后,應該迅速準確地上報疫情,保證防疫部門能夠及時掌握疫情發生趨勢,及時對動物傳染性疾病做出判斷,制定控制和消滅動物傳染性疾病的措施。飼養戶、生產經營戶、屠宰加工廠、運輸動物及動物產品的單位和個人,當發現疑似動物傳染性疾病后應該立即上報當地的動物防疫檢疫機構,防疫單位接到報告之后要及時進行診斷,制定緊急防控措施,確診為一類動物傳染性疾病應該及時上報上級部門,通知相鄰地區的相關單位;其次,診斷。科學診斷關系到能否早發現疫情,減少損失,并有效組織防疫。整個診斷過程包括了臨床診斷、病理學診斷、流行病學診斷、實驗室診斷和免疫學診斷。
4 動物傳染性疾病撲滅和凈化
首先,隔離患病動物。隔離是將被感染的動物放置于不能傳染健康動物的環境中,便于對養殖場進行消毒,避免健康動物繼續受到感染,將動物傳染性疾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將患病動物、疑似患病動物和健康動物全面隔離;其次,封鎖。以該養殖場為中心,規定半徑內為疫區,對病原進行封鎖,避免疫情向外傳播,將疫情控制在可控的范圍內。當發生重大動物傳染性疾病后,應該由當地政府部門劃定疫情,將患病動物、疑似患病動物全部撲殺,對撲殺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疫情進一步傳播;最后,凈化。在某一個限定的區域內,結合流行病學、檢疫監測結果,及時發現患病動物并及時淘汰處理,使限定動物群體中某種患病動物逐漸被清除,從而控制動物傳染性疾病,凈化動物群體。
參考文獻
[1]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討[J]. 沙維,楊智勇,周來寶. 農民致富之友. 2014(10)
[2]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與控防措施探討[J]. 時利亭. 當代畜禽養殖業. 2014(03)
[3]探析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對策[J]. 劉安全.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3(22)
項目名稱: 牲畜養殖(羊)
申報時間: 2019年7月2日
項目建設地點:****
項目實施單位:**人民政府
項目實施年限:2019年
項目負責單位:**扶貧辦、**財政局
**產業發展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 總論
項目名稱:牲畜養殖(羊)
項目負責人姓名及聯系電話:******
項目建設地點:****
項目建設主要內容及規模:為**3戶貧困戶發放30頭生產母羊,每戶發放一頭生產母羊。
項目建設擬定起止年限及項目建設期:2019年
申請資金來源:申請財政扶貧資金解決。
項目投資總規模,投資組成(申請資金、自籌資金等):
項目總投資3萬元,申請財政扶貧資金3萬元。
二、項目區概況
項目區位于**以東55公里的**,東鄰**,西鄰**,北鄰北天山,南鄰**,是一個典型的農牧業結合型鄉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戶**人,**國道從該鎮貫通而過,發展畜牧養殖優勢明顯。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隨著扶貧開發工作的逐年進行,**貧困戶已基本實現畜牧養殖入戶項目全覆蓋,但部分貧困戶具備養殖羊的條件,且有養殖扶貧羊的意愿。
(二)可行性
**通過近幾年各層面幫扶力量的幫扶,**戶貧困戶已于2017年全部脫貧,2016年以來依托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三批發放扶貧牛141頭、羊30只,畜牧養殖項目也基本實現全覆蓋,部分貧困戶具備養殖羊的條件,且有養殖扶貧羊的意愿,對3戶貧困戶實施畜牧養殖(羊)項目,可一定程度上壯大貧困戶生產資料,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項目的提出既符合國家、自治區、**脫貧攻堅工作的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又符合項目區貧困群眾的需要。是符合國情、符合民生、切實可行的精品“民心”工程。
四、項目建設主要內容
為**3戶貧困戶發放30只生產母羊,每戶發放10只生產母羊。
五、項目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一)投資估算
為**3戶貧困戶發放30頭生產母羊,每戶發放10只生產母羊,需資金3萬元。
(二)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3萬元,爭取國家財政扶貧資金3萬元。
六、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項目實施后,可使受益貧困戶擴大養殖范圍,為項目區貧困戶壯大生產資料、拓寬增收致富渠道。
(二)社會效益
項目建設主要從經濟效益方面進行分析,社會效益主要體現在黨和政府最大限度地為貧困戶提供脫貧致富的基礎和政策支持,通過愛心扶貧工程,為貧困戶扶持增收致富生產資料,幫助弱勢群體脫貧致富,使貧困家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一、分管領域工作情況
一是打造新型特色產業規模種植示范區。在車路、紅灣、康灣、麥垛四個移民村逐步探索特色節水作物種植,堅持規模化、產業化導向,先后完成節水覆膜玉米、枸杞、紅蔥等特色產業探索式種植,于2018年引進中寧縣豐興源枸杞有限公司在康灣新村建設標準化枸杞種植基地1300畝;在四個移民村全面推廣紅蔥種植,當年完成種植3664畝,畝均收入1500元以上,致富增收效益明顯。今年,進一步擴大特色產業規模化種植力度,引進甘肅佛慈集團建設萬畝色素辣椒種植基地,流轉土地7810畝,涉及農戶802戶(其中建檔立卡戶224戶),完成種植色素辣椒4220畝、葵花2100畝,洋蔥350畝,紅蔥1100畝;動員群眾鞏固擴大紅蔥種植面積,已完成種植5100畝,種植結束后可達7000畝左右。同時在康灣新村建設2000頭肉牛養殖場項目,目前正在進行主體工程建設,逐步形成以枸杞、紅蔥、洋蔥和色素辣椒種植為主,以小雜糧種植、畜牧養殖為輔的特色節水作物產業鏈。
二是打造草畜產業規模養殖示范區。在馬塘、高嶺、田套子、周段頭、北溝沿、堿臺子、上莊子、下莊子、賀口子、周溝10個馬塘灌區行政村新培育發展肉牛肉羊養殖示范村6個,培育發展20頭以上規模肉牛養殖戶5戶,200只以上規模肉羊養殖戶180余戶,養殖業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完成牛存欄5100余只,羊存欄1.1萬余只,雞存欄9500余只。同時在鹼臺子村建設標準化萬頭肉牛養殖場,目前正在進行場地平整。與高嶺村475畝枸杞、周溝村200畝枸杞、上莊子村300畝黃花形成以玉米種植、畜牧養殖為主,以小雜糧、硒砂瓜、枸杞、飼草、黃花種植為輔的灌區產業鏈。
三是打造硒砂瓜提質增效示范區。在五豐臺、喊叫水、石泉、北沿口、周馬莊子5個硒砂瓜主產村建設品質品牌保護區1.5萬畝,硒砂瓜總面積穩定在5.6萬畝。同時探索培育發展設施農業,在喊叫水村建設標準化蔬菜大棚10座,進行硒砂瓜、色素辣椒育苗,目前正在報批中。與喊叫水村500畝文冠果、周馬莊子村520畝枸杞形成以硒砂瓜為主,以玉米、飼草種植、畜牧養殖為輔的傳統產業鏈。
二、工作中存在問題
一是部分特色產業政策缺乏有效調查研究,針對性不強、停留在紙上。如2018年出臺的飼草配送政策,只能從中寧運輸,運至喊叫水后反而每噸虧50元;2019年小雜糧、馬鈴薯種植補貼調整后,小雜糧80元/畝,馬鈴薯300元/畝,群眾為了政策補助大規模種植馬鈴薯,但喊叫水鄉實際不適合種植馬鈴薯,個頭小、實際賣價低。
二是特色產業深加工不夠,枸杞、黃花烘干房、紅蔥儲藏室等仍停留的規劃設計階段。
三是特色農作物產業專業化指導不夠,如2017年種植的部分枸杞苗木品質不純正,嚴重影響產量。
四是貧困人口就業技能培訓和勞務輸出存在一定差距,月嫂、瓦工、裝機等培訓后就業率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提升特色產業扶持政策匹配程度,向枸杞、紅蔥、色素辣椒、牛羊育肥等核心產業傾斜,完善配套加工體系建設,做大一門產業帶動周邊群眾致富。
二是農業農村局專業技術團隊強化技術下鄉力度,在特色產業種植、生長關鍵時期做實田間指導,提升科學化種植養殖水平。
為及時了解和掌握我縣布魯氏菌病疫情動態及發病情況,按照河北省布魯氏菌病監測方案要求及承德市疾控中心布病防治工作安排,承德市疾控中心、圍場縣疾控中心于2011年5月20日至31日對本縣西龍頭鄉、南山咀鄉、石桌子鄉、張家灣鄉、姜家店鄉、三義永鄉進行了布魯氏菌病監測,現將監測結果總結分析如下:
1基本情況
六個鄉監測點均位于圍場縣西、北部,西與豐寧縣、隆化縣接壤,北與克什克騰旗接壤,座落在壩上和壩根的偏僻山區內,總面積約19000.802Km2,共有30個行政村,10438戶,58653口人,其中男32101,女26552人,本次監測6個村,總人口9521人,其中有畜牧交易人員96人,屠宰人員98人,有羊20700只,牛9300頭,牲畜養殖戶占40%,主要經濟來源以農業為主兼畜牧養殖,壩上及山區氣候,無霜期90-100天,降雨量450毫米,村內環境衛生較差,村民養殖的部分羊只均是從購入,購入后與本地羊混群圈養,放牧。
2調查對象及方法
本次調查由市疾控中心、縣疾控中心、鄉衛生院、村衛生所專業人員聯合進行,調查對象主要以從事牧業、家畜飼養、屠宰,皮毛乳肉等畜產品 收購加工和銷售以及畜牧獸醫和與動物密切接觸的職業人群;對其進行流行病學和臨床癥狀,體征及血清學檢查。
3結果
共監測重點人群1330人,其中農民1277人,皮毛牲畜交易11人,屠宰20人,皮毛乳肉加工銷售20人,獸醫2人。共采集血做血清檢驗203人,琥紅試驗陽性43人,試管凝集試驗陽性25人,按照國家《布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15988-1995》的規定確診病人10人,其中新發病人3人,復查病人7人,調查患病率為0.75%,血清陽性率為21.18%。
4疫情分析
從調查疫情分析看,我縣布病疫情仍呈下降趨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4.1畜間疫情是人間疫情的傳染源。目前畜間牲畜輸入量減少,輸出量增多,故人間布病疫情隨之下降。
4.2畜牧部門連續多年在全縣畜牧養殖范圍內多次投放畜用布病口服疫苗,故蓄間布病疫情也逐年隨之下降。
4.3部分群眾對布病知識有了新的了解,從事牧業、家畜飼養、屠宰、皮毛販運、乳肉加工和銷售等職業的高危人群在工作中已采取了相應防護。
5防治措施及建議
5.1根據流行季節、地理位置、流行范圍和對人群的威脅程度,確定疫區的處理措施。衛生和畜牧部門按任務實行分級管理。畜間采取免疫、檢疫、隔離、淘汰病畜為綜合防治措施,控制和消滅傳染源。衛生部門重點搞好疫情監測和保護易感人群,治療現患。積極控制疫情,縮小疫區,徹底切斷傳播途徑。加強宣傳教育,普及預防布病知識,提高人群自我防護意識。
5.2增強人畜間機體免疫力。用布魯氏菌苗在人群和畜間進行預防接種。
5.3各級各類的醫療衛生單位,要密切注視疫情動態。對來自疫區的就診人員嚴格檢查,防止漏查,漏報,發生可疑病人要立即報告。
5.4積極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查明傳染源,確定人間布病發生原因,為迅速采取防治對策提供科學依據。
6宣傳工作
本次共發放布病宣傳單2000余張,宣傳畫100張,宣傳手冊280冊、折頁300冊,撲克牌100副。布病知識問卷200人。
一、經濟指標及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1、收購蘋果1300萬斤,銷售1200多萬斤;營業收入3500萬元;
2、凈利潤135萬元;其中,提取資本收益125萬。
3、銷售凈利潤、成本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均高于去年水平;資產負債率低于60%。
基本完成了集團下達的經濟指標。
二、《投資協議書》的履行情況:
我公司能按照《投資協議》的約定,實現經營目標,完善企業管理。履行了相應的義務。
三、資金的使用情況:
我公司的資金主要用于一產業:蘋果、中藥材、養殖等項目和公司發展區域優勢產業基地—有機蘋果園建設和現代農業園區冷鏈物流配送、電子商務以及農產品收購、加工、銷售。
四、財務基礎工作方面:
我公司設立有財務部,有專職財會人員2名。財務制度采用一般企業會計制度。財務基礎工作較規范;財務報表真實地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情況。公司嚴格按照稅法規定及時上繳各項稅費。
五、增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