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畜牧局長畜牧會上的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總結經驗加快發展
全面推進畜牧工作再上新臺階
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畜牧部門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唱響一個主題,辦好三件大事,努力建設山西省經濟強縣”這一奮斗目標,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創新發展理念,通過狠抓畜牧重點工程建設,強化科技服務,加強行政執法,轉變生產方式,大力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全縣畜牧業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一、*年畜牧工作回顧
(一)畜禽生產穩步增長
*年,全縣畜禽飼養量分別達到豬292381頭、牛
34323頭、羊73708只、雞862672只,同比分別增長16%、
7.2%、2%、12%,其中出欄分別達到179754頭、6518頭、18879只和247206只,同比分別增長17%、17.6%、3%和12%。全縣肉類總產量達到14585噸,奶產量達到5095噸,蛋產量達到2752噸。畜牧業產值完成1.95億元,農民人均畜牧純收入450元,畜牧業組織化程度達到45%,科技貢獻率達到62%,全面完成了市局下達的年度任務指標。受到了省、市、縣各級政府和部門的表彰獎勵。其中,獲省級獎勵3項,市級獎勵5項,縣級獎勵5項。
(二)畜牧產業化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采取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方式,按照生產專業化、布局區域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社會化、管理企業化的要求,大力實施畜牧產業化。
一是通過積極引導畜牧業由耗糧型向節糧型、食草型轉變,在培育新產業方面實現了新突破。在抓好商品瘦肉型豬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利用國家大力發展奶牛養殖的有利時機,積極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種草養畜,發展節糧型畜牧業,全縣人工種草達到3萬畝,奶牛存欄達到了3469頭,已成為全縣農民實現增收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
二是通過努力推動畜牧業由粗放數量型向集約質量型轉變,在生產質量和效益方面實現了新突破。以規模化和專業化養殖為載體,全面推進養殖園區建設,經過科學規劃,統一設計,全縣現已形成養殖專業村66個,建成22個標準化養殖園區,其中萬頭養豬園區12個,蛋雞養殖園區4個,優質奶牛養殖園區6個。園區建設基本達到了“六化”標準,在經營上實現了“五統一分”。養殖園區的建設,不僅有效提高了農民養殖效益,更為實施畜牧產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據我們在*年11月份的調查統計表明,全縣畜禽規模出欄已占到出欄總數的82%以上。
三是通過扶持壯大畜牧龍頭企業,在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深加工能力方面實現了新突破。龍頭企業擔負著“內聯千家萬戶,外聯國內外市場”的重要角色,既是生產加工中心,又是信息、科研、服務中心。是發展產業化的核心,決定著產業化經營的規模和成效。在培育龍頭企業中,我們以畜禽養殖、畜產品加工和飼料加工為著力點,重點扶持了大眾飼料、江源生化、晉源飼料、翼眾禽業、翼蒙乳業和畜禽養殖交易中心六大龍頭企業。僅大眾飼料、江源生化、晉源飼料三個飼料加工廠年加工飼料能力就達到了25萬噸,轉化玉米原料15萬噸左右,不僅為畜牧業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而且有力帶動了全縣及周邊縣市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翼蒙乳業有限公司總投資1億元,年加工能力為5萬噸乳制品。該企業建成投產后,可直接輻射半徑200公里范圍內的奶牛養殖戶,不僅能夠有效帶動廣大奶農增收致富,而且可為縣域經濟的發展開辟新的稅源。畜禽養殖交易中心作為優質商品豬基地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投資1000萬元建起了集生豬交易、屠宰加工、飼料加工、市場銷售、技術培訓等五大功能齊全的生豬產業化龍頭企業。年生豬交易量20萬頭,屠宰能力達到5萬(本文源于文秘城:)頭,已成為全縣生豬養殖戶開創國內外大市場的重要窗口。
四是通過優化整合資源配置,在加大畜牧業投入方面實現了新突破。今年以來,我們堅持政府引導、政策促動、典型帶動和利益驅動的工作機制,大力實施工業反哺農業,通過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協調管理,加大財政、銀行、社會資本及個人資金全方位向畜牧業投入,全年畜牧業總投入達到了1.1億元,比上年增幅40%,其中國家和政府財政投入890余萬元,工礦企業轉型投入4500余萬元,銀行貸款4000余萬元,有力地增強了畜牧業發展后勁。
五是通過科技推廣和應用,在提高畜牧科技含量方面實現了新突破。采取“走出去、引進來、送下去”的方式,全年共開展科技培訓45期,參訓人員達到了3000余人次。其中,舉辦縣鄉專業技術培訓班8期,培訓骨干技術人員230名,使得技術員隊伍科技素質明顯提高,畜牧科技推廣工作成效顯著。全縣豬人工授精、牛細管凍精繁育配種率達到了100%,良種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程序化免疫、生物驅蟲、舍飼養殖等技術已全面普及,被省科協授予科技推廣“金牛”獎。為了進一步加快全縣奶牛業發展,我們率先與農業部定點單位——大慶市田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奶牛性控技術推廣協議,運用該公司所產的性控凍精對全縣適齡母牛實施繁育改良。通過人為控制性別技術的應用,提高犢母牛的出生率。此項技術目前在省內尚屬領先。
六是通過制定標準,規范管理,在標準化生產方面實現了新突破。標準化生產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國內外市場供求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在組織大力宣傳貫徹《畜牧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畜牧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生豬、奶牛、蛋雞三大產業生產標準,從規劃選址、品種引進、投入品管理、防疫消毒、飼養管理到檔案記錄及無害化處理等環節,全部要求達到規定標準,以實現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的目的。翼眾禽業10萬套種雞場已全部達到標準化生產,實現了計算機全程監控和管理,先后獲得省級無公害生產基地認定和農業部無公害雞蛋產品認證;富華奶牛場引進國際最先進的以色列生產的計算機管理wmc型1×12位中置擠奶機設備,在對奶牛擠奶的同時,計算機可詳細反映出該奶牛的全部資料和數據,比如健康狀況、發情時間、懷孕周期、產奶變化等,并自動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措施,以加強對奶牛的飼養和管理,保證最大養殖效益。今年3月,全市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現場會在我縣順利召開,標志著我縣畜牧業標準化生產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三)業務工作全面完成
1、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成果顯著。今年以來,根據農業部春、秋防疫會議精神,按照省、市、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我們堅持“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財政保經費”的原則,積極行動,統一安排,認真落實免疫、消毒、監測、普查、報告等各項綜合防控措施,進一步修訂完善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防控應急預案,縣、鄉、村三級聯動,縣級成立了動物重大疫病指揮部,鄉鎮組成相應領導組,村村設立防疫員,做到了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禽),做到了應免盡免,防疫密度達到了100%,并及時做好抗體監測,確保免疫抗體水平,實現了全縣無疫情。
2、動物檢疫扎實到位。按照“防檢并舉,以檢促免,以監促檢”的原則,認真扎實地開展動物檢疫工作,以抓源頭、提高科學性和建立秩序為目的,實現了“三個轉移,四個到位”。即:從動物的運輸檢疫向產地檢疫轉移,從市場檢疫向屠宰檢疫轉移,從運輸和市場檢疫向行政監督轉移;做到產地檢疫到位,屠宰檢疫到位,人員素質到位,儀器設備到位。*年,共開展產地抽檢88546頭(只),屠宰檢疫45187頭(只),檢出病畜129頭(只),病害肉482公斤,全部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同時,結合食品放心安全工程,與相關部門聯合行動,開展執法監督,加大對全縣飼料獸藥、肉食市場和攤點的管理監督力度,嚴厲打擊使用違禁藥品、添加劑、出售病害肉等違法行為,保證了人民群眾畜產品消費安全和身體健康。
3、秸稈科學加工利用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隨著以奶牛為重點的食草畜快速發展,全縣秸稈科學加工養畜技術進一步得到推廣和應用。我們在9、10月份,利用40多天的時間,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采取窖貯和包膜青貯相結合,大力組織開展玉米秸稈的青貯加工。全縣共完成秸稈青貯3.5萬噸。不僅為家畜提供了充足的優質飼料,而且實現了變害為寶,每畝秸稈直接為農民增加經濟效益120—150元。
同志們,經過全縣上下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及全體畜牧獸醫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年全縣畜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重點工程順利實施,經濟目標超額完成,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畜產品質量安全明顯提高,尤其是奶牛業,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并正在成為帶動整個畜牧業健康快速持續發展的主導產業。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全縣畜牧業發展與現代畜牧業趨勢相比,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標準相比,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與不足,主要表現在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養殖基地不壯,規模化程度不高,服務體系不全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積極探索,創新機制,加以認真解決。從而全面推進畜牧工作再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躍。
二、2007年工作思路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建設山西省經濟強縣和發展環境最優縣,構建和諧社會”宏偉目標,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中心,繼續深化產業結構調整;以產業化經營為保障,進一步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以標準化生產為契機,切實轉變畜牧生產方式;以科技投入為動力,不斷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以強化行政執法為手段,確保畜牧業生產安全;以重點工程建設為載體,努力加快畜牧業發展步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工作思路
繼續堅持“穩上豬雞,大上牛羊,突出奶畜養殖”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扣緊、壯大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產業化發展鏈條,在鞏固壯大優質商品豬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奶牛、蛋雞和草食畜養殖,通過扶持畜牧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擴大企業生產規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帶動生豬、奶牛和蛋雞三大優勢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基地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07年底,全縣牛、羊、豬、雞飼養量要分別達到4萬頭、7.5萬只、32萬頭、100萬只,其中奶牛發展到5000頭;新建10個標準化養殖小區;培育100個養殖大戶;秸桿科學加工利用量達到5萬噸。全縣肉類總產量達到15000噸,蛋產量達到3200噸,奶產量達到10000噸。
(四)工作重點
1、抓關鍵,扶強“龍頭”。推進畜牧產業化,關鍵在于做強龍頭企業。結合全縣重點工程建設,一是要完善和提高大眾、翼蒙乳業、符冊畜禽養殖中心、晉源飼料等現有龍頭企業,使之達產達效,增強龍頭帶動能力;二是要完成縣上確定的南絳翼眾禽業10萬套標準化種雞場建設和西鄭村500頭奶牛養殖園區建設項目,培育無公害畜禽生產基地;三是要挖掘潛力,引導工礦企業及社會資本向畜牧業轉型投資,打造“龍型”產業;四是積極爭取省、部級項目建設,提高我縣畜牧產業化發展水平。從而使我縣畜牧業向著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產業化、現代化方向快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抓基地,壯大“龍體”。堅持“圍繞龍頭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辦好基地建龍頭”的原則,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工業反哺農業,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向畜牧業投入。大力培育生豬、奶牛、蛋雞等主導產業,建設高標準畜產品生產基地。重點在基地建設、品種改良、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投入、經濟效益等方面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通過轉變生產方式,發展園區化養殖,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鄉一業或多鄉一業的養殖格局。同時加快奶牛性控技術的推廣應用,全年完成1000頭適配母牛的配種任務。
3、抓品牌,點亮“龍睛”。依據《畜牧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按照所制定的生豬、奶牛、蛋雞三大畜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幫助農戶和企業從原料生產供應、產品加工、包裝、貯運、銷售等各環節,嚴格按標準化生產規程操作。今年要依托龍頭企業爭取完成2—3個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或商標注冊等工作,開拓國內外大市場,增加畜牧養殖效益。
4、抓防控,保障安全。重點完成動物疫病防控中心和鄉鎮畜牧獸醫中心站建設,完善防疫體系,全面搞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綜合防控,確保我縣不發生一起疫情,保障畜牧業生產安全。
5、抓隊伍,深化改革。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畜牧獸醫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按照市、縣改革實施方案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我縣畜牧獸醫體制改革,理順體制,明確性質,健全機構,壯大隊伍。做到職能到位,管理到位,服務到位,保障有力,促進全縣畜牧獸醫事業健康發展。
三、多措并舉,狠抓落實,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圓滿實現
新的形勢和任務,向我們畜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與時俱進,爭先創優,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確保全年各項工作任務目標的圓滿實現。
1、加大資金投入。積極主動爭取和協調各方面加大對畜牧業的資金投入與支持,一方面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一方面協調銀行、農村信用社加大對畜牧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同時,還要積極引導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向畜牧業投入。通過廣開渠道,籌集資金,為畜牧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縣政府也將繼續落實翼政發[200]9號關于鼓勵奶牛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拿出專項資金對奶牛養殖戶及性控技術的推廣進行以獎代助。
2、加大科技投入。進一步搞好良種畜禽引進,大力推廣豬人工授精和牛細管凍精冷配、秸稈青貯加工、畜禽標準化生產、程序化免疫、舍飼養殖等技術,尤其在奶牛性控技術推廣上要下大力氣,確保成功率在92%以上,為全市奶牛性控技術的推廣做好示范和表率。
3、健全隊伍,提高素質。在進行畜牧獸醫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完善體系,健全隊伍,通過開展技術培訓,提高科技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水平,提高指導實踐工作的能力,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
4、落實工作目標責任制。按照市、縣確定的畜牧經濟發展目標和重點工程內容,我們將把任務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項目,落實到人頭,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各鄉鎮要切實加強領導,密切配合,搞好規劃,精心實施,做到人人頭上有任務,個個肩上有擔子,明確任務,明確時限,限期交帳,嚴格獎懲,確保各項工作圓滿完成。
同志們,新的一年是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一年,也是充滿機遇、充滿挑戰的一年。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解放思想,振奮精神,加緊速度,加快發展,為推動全縣畜牧業健康快速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最后,祝大家新春愉快,合家歡樂,工作順利,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