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質量問題整改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醫療質量;非計劃再入院率;重返手術室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A
“重返類”指標是住院患者醫療質量與安全監測指標中的重要指標,包括非計劃再入院類指標和重返手術室類指標。目前國外醫院管理非常關注“重返類”指標,國內許多家醫院也納入醫療質量評價體系,在我國等級醫院評審中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之一[1]。非計劃再入院類指標是正常入院診療的患者在初次診療過程存在問題,導致在短時間內以同一種疾病再次入院。同樣,重返手術室類指標是患者在第一次手術中發生問題又在短時間內再次手術。這兩項指標都客觀地增加了患者延期住院的天數,也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利用天津市10所綜合醫院病案首頁信息和醫院等級評審申報書的數據,對“重返類”指標進行分析比較,從中找出差距,提示醫院存在醫療質量問題,促使其制定整改措施,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該研究資料均來自于2012年天津市10所綜合醫院病案首頁信息和評審申報書中的數據(該數據由天津市醫院評審評價辦公室提供)。10所醫院病案首頁信息的格式和內容一致,均包括詳細的患者一般信息和入出院診斷、手術信息。10所醫院評審申報書的數據均提取于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在天津市10所綜合醫院中,包括評審前的三級甲等醫院4所和三級乙等醫院6所(排序以字母代替),醫院的基本情況如病床數、職工人數、出院病例數見表1。
1.2方法 ①非計劃再住院指標:本文以“當天再入院率”、“2w再入院率”、“1月內再住院率”對10所醫院進行分析比較。②重返手術室指標:本文以“總重返手術室發生率”對10所醫院進行分析比較。
2 結果
2.1非計劃再入院率 從10所綜合醫院的當天再入院率、2w再入院率和1月再入院率三個指標中,可以看出E醫院、F醫院、D醫院相對較高,其中E醫院最高。C醫院、I醫院、G醫院相對較低,其中C醫院最低,其他醫院處于中等水平。另外,當天再入院率、兩周再入院率高的醫院, 1月再入院率自然也高,且最高是最低的9倍之多,見表2、圖1。
2.2總重返手術室發生率 從表3、圖2中的指標分析,選擇總重返手術室發生率對天津市10所綜合醫院進行醫療質量對比,F醫院和A醫院總重返手術室發生率分別為0.40%和0.34%,在10所醫院中最高。C醫院最低,為0.095%。其中,最高是最低的3~4倍。
表3中,對10所綜合醫院的手術患者住院死亡率也進行了比較,總重返手術室發生率高的F醫院和A醫院,手術患者住院死亡率也高,分別是0.5%和0.6%。D醫院也是高的,為0.5%,其他醫院相對較低。
3 分析與討論
3.1關于非計劃再入院率 在歐美一些國家,患者非計劃再入院率是評價醫療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我國也把此類指標列入醫院等級評審的主要考核內容。通過對部分醫院的走訪查閱病歷,發現導致患者非計劃再入院的原因有:病情發生變化、轉科診治欠缺、醫保管理因素、家庭經濟困難等[2]。
針對上述原因,那些指標偏高的醫院一定要予以重視,臨床科室對初診入院的患者,要詳細詢問病史,全面檢查患者,做好鑒別診斷,病情發生變化時盡快處理,嚴格執行三級查房制度,提升住院診療質量。涉及轉科時,要及早請相關科室會診,決不可將轉科拆分為兩次住院。另外,切忌鉆國家醫保政策空子,為了科室利益隨意給患者辦理出入院手續,造成因違規而遭醫保局拒付醫藥費的后果。
3.2關于重返手術室發生率 重返手術室再次手術,主要原因是手術并發癥所致,比如未達手術預期效果、活動性出血、手術部位感染、手術損傷、血栓形成、吻合口漏等,不僅增加患者痛苦,延長住院時間,而且也增加患者經濟負擔[3]。從10所綜合醫院的數據對比來看,重返手術室再次手術率相差較大。經我們訪查指標高的醫院后,發現醫院內部確實存在上述醫療質量問題,建議其加強圍手術期質量管理和提高手術操作水平。
重返手術室再次手術率,作為日常監控的重要指標,一旦發生二次手術,臨床科室要在24h內作為不良事件及時上報,職能部門立即干預,督促科室查找原因,圍繞圍手術期管理和核心制度,制訂重點科室、重點環節、重點病種的質量監控措施,采用質量管理工具(如PDCA、QCC、RCA等)持續改進醫療質量,減少手術重返率,保證患者醫療安全。
參考文獻:
[1]陳虎,焦雅輝,趙明鋼,等.北京市五家大型綜合醫院"重返類"指標的比較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0,17(1):4-7.
2020年是我院加壓奮進、乘勢而上的一年,回顧一年來的工作,護理部緊跟醫院發展步伐,圍繞醫院2020年工作計劃,以創建“市級醫療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工作為抓手,以“提高醫療服務品質,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活動為主線,結合護理部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積極開展工作。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全院護理人力資源概況
截至2020年12月,全院在崗護理人員427人,臨床一線崗位護理人員375人,占全院護理人數的88%,共設34個護理單元,正、副護士長33名。特殊護理單元護理人力資源情況:手術室護理人員22人,急診科護理人員25人,ICU護理人員25人,產房助產士14人,NICU護理人員10人,血透室護理人員9人。2020年退休11人,因各種原因離職9人,離職率2.06%。
二、 加強護理質量管理,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一)完善考核細則,督導整改落實。依據醫院綜合目標千分制考核細則要求,對臨床科室25個護理單元的質量檢查標準進行了修訂和細化,重新核定扣分標準。發揮護理部及科室護理質控小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各項護理制度的執行情況。護理部全年共計完成護理質量檢查、專項督導及護士長夜查房52次。
(二)依據質控計劃,做好質量控制。按照年初制定的護理質控計劃,護理部質控組與各質控小組護士長共同參加質控,分工明確,按照每月質控重點開展質控檢查。護理部將每月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到科室,并在護士長例會中提出,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對整改效果進行追蹤跟進。護理部每季度組織召開護理質量分析會,共同討論現存的質量問題,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今年共計召開質量分析會議4場。
(三)嚴格培訓考核,落實核心制度。護理部每季度針對查對制度、輸血護理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級護理制度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并匯總分析。組織核心制度理論考試2場,考核護理人員367人,合格率99.46%;單人徒手心肺復蘇操作考核1場,考核護理人員277人,合格率100%。組織多人協作心肺復蘇比賽1場,通過考核與比賽,為更好的落實各項核心制度打下了基礎,并且強化了急救意識,提高了搶救技能。
(四)規范病房管理,夯實基礎護理。堅持每日于醫生查房前完成晨間護理,細化基礎護理工作。護理部及護士長重點對晨晚間護理質量、新入院患者處置等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護理部每月進行專項督導,并隨時、隨機抽取科室進行質控檢查,發現問題,現場反饋,督導科室及時整改。
三、落實人才培養,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一)積蓄后備力量,打造人才隊伍。醫院為構建梯隊結構合理的護理專業隊伍,于11月份出臺了《關于建立青年護理人才庫的實施方案》,每2年選拔和培養一批青年護理人才。12月15日—17日,通過筆試、操作、民主測評最終確定20名青年護理人才入圍。下一步護理部將依據人才培養計劃逐步落實。
(二)加強隊伍建設,更新管理理念。今年共選派護士長59人次參加省、市級管理培訓班。提高了護士長的管理水平,促進了我院護理專科水平的發展。邀請市立醫院護士長來院授課,交流管理經驗。9月份,選派6名護士長前往滕州中心人民醫院進修學習。為下一步晉級三級醫院打下基礎。
(三)加強專科培訓,注重人才培養。
1、全年共選派20名護理人員前往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及取得省級專科護士資質。學習的專業有:重癥護理、急診急救、血透室、呼吸內科、手術室、眼耳鼻喉、神經內科、康復科、中醫適宜技術、內鏡;并順利取得血液凈化護理專科護士、產科護理專科護士、康復護理專科護士、腫瘤護理專科護士、急診護理專科護士、重癥護理專科護士、手術室護理專科護士及PICC專業技術資質。護理部組織進修返院護理人員開展業務講座、進修匯報4場,以帶動科室整體業務水平的提高。今年共選派8名護理人員參加山東省護理學會專科護士培訓班,獲取8個專業省級專科護士證書;4月份邀請中醫院楊玉光老師培訓中醫適宜技術。
2、對《護士分層管理規定》進行了重新修訂,10月份完成層級進階考核工作,全院共有71名護理人員通過理論、操作考核及科室評議順利通過層級晉階。
(四)加強專科護理開展,11月份開設PICC門診,PICC置管63人次、維護860人次。壓瘡小組參加會診4例,護理會診穿刺286例。4月份邀請上級專家對導管固定相關知識進行了培訓。全年共選派35名護理人員參加棗莊市各護理專業委員會會議。
四、加強患者風險管理,保障護理安全
(一)加強對低年資護理人員進行重點規章制度的培訓與考核及不定期監督檢查,減少差錯發生,保障病人安全。1—12月組織理論考試5場,考核護理人員867人次,合格率98%;操作考核4場,考核護理人員543人次,合格率100%。
(二)堅持護士長夜查房,督促檢查護理人員崗位職責履行情況,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時予以糾正處理。全年護理夜查房24次。堅持每月召開護士長例會,對工作中的不足作出針對性、實效性改進措施,以確保護理質量及護理安全。
(三)落實對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風險的評估,重點做好預防知識的宣教,預防措施的落實,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護理部針對《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治手冊》、《薛城區人民醫院住院病人VTE風險評估表》內容,組織醫院質控組進行專項督導檢查,發現問題:醫護人員在此項工作中不能做到緊密銜接,對于評估出的高風險患者,預防及處理措施不及時。針對此問題:護理部統一要求科室每日對評估出的VTE高風險患者要有動態統計和提示,督促醫生及時處理。
(四)加強護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定期匯總分析,并對重大不安全事件進行根因分析,制定具體有效的改進措施。全年組織召開護理質量與安全分析會議4次。護理質量與安全分析會由發生不良事件科室的護士長將典型案例制作成PPT,分析發生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再由其他科室護士長提出不同意見。通過剖析,提高了護士長的參與程度,加深了對不良事件的印象,最大限度避免類似問題再在本科室發生。鼓勵護理不良事件主動上報,1—12月共計上報護理不良事件113例、其中標本采集缺陷9例,跌倒23例,導管滑脫11例,給藥錯誤11例,醫囑處理及執行缺陷13例,墜床11例,走失2例,自殺1例,其他32例。壓瘡293例(院外壓瘡96例,難免壓瘡193例)。全年召開安全警示教育會議2次,會議上就典型案例與護士長進行深刻剖析,大家集思廣益,制定整改措施。通過安全警示教育會的召開,能夠互相警示,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安全。
(五)為提高護理人員應對突況的處置能力及急救水平,6月20日,護理部聯合醫務科舉辦了多人協作心肺復蘇技能競賽,共有100名醫護人員參加,經過激烈角逐,最終28名醫護人員獲獎。此次比賽全面提升了全院醫務人員崗位勝任能力,為急危重癥患者的有效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年內針對醫院機動護士庫人員進行了2次培訓,2次考核,提高了護理人員緊急狀態下的急救水平,保證了應急狀態下護理人員需具備的應急能力。
五、提升護理服務品質,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一)為持續提升患者滿意度,打造人文護理標桿,10月份出臺了《“為您服務從我做起”關于全面提升護理服務品質的實施方案》。以入院、出院護理,晨晚間護理、護理巡視4個重點環節,制定出12條服務標準,以點帶面,力求達到禮儀規范、服務主動、環境溫馨、流程順暢、操作舒適、安全護理的效果。進而提升護理服務品質,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此實施方案自2020年10月15日開展至今,各臨床科室共收到錦旗33面,表揚信116封,提名表揚護士共415人次。2018年住院患者滿意度平均為95.65%,2020年滿意度平均為99.71%,比去年增長了4.06%。
(二)“317護”健康宣教平臺運行良好:“317護”健康宣教平臺是我院“提高醫療服務品質,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活動的一項亮點工作。全院護理人員高度重視,積極推送。3月份,各臨床科室健康宣教平均推送率達到60%;為進一步提高推送率,4月份護理部出臺了《關于提高“317護”推送率的管理規定》,將“317護”掃碼宣教列為患者入院的第一項工作內容,4月底,全院各臨床科室平均推送率達到了98.2%,提前完成目標,同時獲得全省“最佳知識傳播醫院獎”。全年共推送健康宣教課程109578篇,推送率85.54%,患者或家屬閱讀量為77496篇,閱讀率85.08%。自10月份起,利用“317護”平臺開展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10次,被提名表揚護理人員356人次,住院患者滿意度平均為99.99%。“317護”健康宣教平臺的鋪開使用,使我院的健康宣教工作更加簡單、有效、生動,使宣教更有針對性,患者更容易接受,提高了住院患者滿意度,同時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提升了護理服務品質。
(三)每月繼續對二級回訪結果進行書面反饋。1—12月份,對護理人員提出表揚300人次,服務態度不滿意問題13條,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
(四)全年開展延續護理服務9例,神經內科為非住院患者更換尿管1例、更換胃管2例;重癥醫學科為非住院患者更換尿管3例,更換胃管3例。限于醫院門診不能購買部分耗材,以及交通、收費問題,導致延續護理服務開展例數不盡人意。
(五)加強護士職業禮儀的培訓、學習,針對2018年度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護士職業禮儀規范》培訓。共組織2場,培訓44人次。通過培訓,進一步規范護理人員的儀容、儀表及服務行為。全年開展業務講座24場,共計培訓護理人員680人次。
(六)獲得的榮譽及獎勵
2020年8月在“2020年紅十字應急救護比賽”中,血液腫瘤科二病區王寧同志榮獲應急救護演講個人單項二等獎、急診科孫翠梅同志榮獲成人心肺復蘇個人單項二等獎、神經外胸外科朱簫同志榮獲創傷救護個人單項三等獎;2020年10月在由中國抗癌協會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主辦的“GPM最強音全國總決賽”中血液腫瘤科二病區程朋玲同志榮獲團體二等獎;2020年12月在由山東省護理學會主辦的“山東省‘天使杯’青年護士心肺復蘇技能競賽”中,手足外、脊柱外科程艷同志榮獲個人三等獎、急診科劉峪滎同志榮獲個人二等獎。
六、實習帶教工作
2020年醫院共接收護理實習生63人。護理部組織實習生考試2次,組織業務講座24場,對于不能及時參加者,按照實習生管理規定進行處罰。業務講座后,護士長針對專科知識進行授課、講解,并留置課后習題,要求實習生完成學習筆記并上交作業,以此加強實習生對專科知識的掌握、記憶,促進實習生教學質量的加強與提高。學生們能夠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活動:先后參加醫院宣傳片拍攝、中小學生查體、“急救白金十分鐘”宣傳等活動。
七、工作中的不足
缺點和不足:
(一)因計劃生育政策調整,護理人員因生育、哺乳等因素導致人力資源配置不足,臨床低層級護理人員占據了較大比例,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二)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時間難以保證,培訓師資缺乏,影響培訓效果。
(三)專職護理質控人員缺乏,對全院的質量監督檢查存在漏洞,弱化了質控效果,不利于全院護理質量的提高。
(四)護理管理人員缺乏相關管理知識,護理管理指標不明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效果不佳。
(五)年輕護理人員對患者安全目標的理解不深刻,主動參與管理的意識不強,安全意識差。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管理與控制醫院感染的關系,有效的降低院內感染。方法 對各科室的護理人員進行院內感染專業培訓,加強管理,并調查與醫院感染有關的各種護理管理因素。結果 做好護理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結論 在預防醫院感染中,護理管理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護理管理;預防;醫院感染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role of
GaoXianglian
【Abstract】Obje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 effectively reduce nosocomial infections. Nursing staff of the department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to investigate a variety of infections and hospital care and management factors. Result Good care and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Conclus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care management tool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Keywords】Nursing management; Prevention; Hospital Infection
醫院感染是伴隨著醫院的建立和發展而存在的,同時護理工作也是造成醫院感染和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環節[1,2]。護理人員對于預防醫院感染肩負著十分重要的責任,控制醫院感染應對護理人員提出嚴格要求。加強護理管理才能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同時也能提高醫院的醫療護理質量。現將護理管理在預防控制醫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討如下。
1 護理管理
1.1 健全組織管理體系:Z理部應建立消毒隔離管理小組負責全院的消毒隔離管理工作,護理部主任( 總護士長) 作為主要成員直接參與院內感染管理工作,醫院各個科室要求科主任、護士長,或者是熟悉消毒、滅菌、隔離制度的科室人員組成監控管理小組,定期進行各種監測工作,及時發現并處理好監測出的問題,從而抓好科室的預防醫院感染工作。
1.2 加強醫療用具的消毒隔離:在護理工作中,我們每天要接觸各種各樣的醫療用具、用品,在使用前除主管部門監測外,護士是最直接的質量管理者。護士在操作中應認真檢查各種醫療用具的質量及有效期等, 防止因質量問題所造成的醫院感染。另外在正常工作中使用的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及診療用具均都應嚴格消毒。
1.3 嚴格把好供應室消毒滅菌關:供應室工作是醫院不可缺少的工作,在醫院防止交叉感染中起著重要作用。對臨床用過的物品常規消毒處理,凡未處理的一律不回收,供應室的各種醫療器械從消毒、滅菌到無菌物品的保管發放,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如工作人員稍有疏忽就可能給患者造成交叉感染和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供應室護士要加強責任心,強化質量管理意識,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只有加強供應工作的管理,才能減少院內感染,從而保證醫院醫療、護理工作的安全實施[3]。
1.4 加強環境的管理 通風不良或通風時間不夠,沒有嚴格執行陪住和探視制度,人員流動大,護士和清潔工未用濕式清掃及紫外線燈管有灰、更換不及時等空氣消毒不理想等都造成環境的污染。環境一旦污染是造成醫院感染的主要媒介,病房環境以及病房衛生,一定要按規定進行管理。除隔離病房外,一般病房應保持相對濕度50%~60%,護士及保潔員要嚴格按規定每日濕式掃床濕式擦地,物體表面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每日進行空氣消毒,對出院患者床單元進行終末消毒。特別是大型綜合性醫院,患者多,危重患者多,病房內細菌增多,空氣中塵埃量超標,患者抗病能力下降,更易造成醫院感染。
2 護理管理與醫院感染的預防
2.1 建立合理有效的護理與醫院感染管理相結合的體系:按照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如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管理小組,同時建立三級護理管理體系,即護理部-科室護士長-監控護士,把醫院感染的控制作為護理質量檢查的重要項目之一,采取自查、互查、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結果與科室目標考評掛鉤,從而保證監控工作的實施。
2.2 加強重點環節的控制,確保預防醫院感染各項措施落實:護理工作每天要接觸各種各樣的醫療用具、物品,如果護士責任心不強,沒能及時發現不合格的醫療用品,就會引起醫院感染的發生。所以,護士在操作中,應認真檢查各種醫療用具的質量,防止因假冒、偽劣醫療器具及物品所造成的醫院感染。
2.3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感染管理科根據國家和本地區衛生行政部門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法規、標準, 并結合自身實際,擬定全院醫院感染控制規劃、標準、規范、工作計劃、規章制度及各級人員職責。
2.4 加強教育培訓及考核力度:護理部應與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密切配合,對各級護理人員進行教育培訓,開展醫院感染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 使其在醫療活動中強化法規意識及安全意識, 規范自己的醫療行為, 使人人掌握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與自身業務相關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且根據醫院感染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進行培訓教育, 使其掌握醫院感染新知識、新進展, 掌握自我防護知識, 正確執行各項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正確進行各項技術操作, 并能對患者進行教育和指導, 只有各級人員明確職責, 才能順理成章地配合做好工作[4]。
2.5 重視監測和監控管理:醫院感染的監測可準確查明和及早預防感染的發生。護理部和院內感染專職人員每周業務查房時,要認真檢查紫外線照射記錄,各種消毒藥濃度監測記錄,無菌物品消毒情況,做到現場檢查、監測,現場指導。在定期檢查的基礎上,隨時突擊檢查各項無菌技術操作,無菌物品的保管、失效期。各種消毒液的濃度、劑量、用法,各種一次性物品的毀形、浸泡等。通過檢查提問,根據具體情況不斷調整檢查內容,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定期的護士長例會公布檢查結果,提出整改措施。例如: 護士操作中不洗手或洗手方法不正確、用后一次性物品處理沒按要求執行、消毒液濃度不夠等情況,及時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科室每月做好對空氣、工作人員的手、物體表面的細菌培養監測,要求空氣培養細菌菌落總數≤200cfu /m2 ,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的細菌菌落總數≤5cfu /m2。
2.6 認真做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考核、監測及反饋:感染管理科與護理部一起按照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制度, 認真做好監督檢查、指導及考核工作, 目的是讓各科室清楚知道本科室存在的問題, 如何改進, 讓大家有集體榮譽感, 參與并重視此項工作, 從而推動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總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貫穿于整個護理工作的全過程,消毒滅菌、無菌操作、各級預防是保障醫院正常醫療護理活動的基礎。做好護理管理工作,充分調動廣大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樹立嚴格無菌觀念,提高防范醫院感染意識,對預防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徐廷模. 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提高醫療質量[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2, 12( 2) :137-138.
[2] 徐國利, 彭子奇, 賈氫, 等. 當前醫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2, 12( 3) : 218-219.
[3] 林麗春,林美華. 加強護理管理預防醫院感染[J]. 福建醫藥雜志, 2007, 24( 4) : 129.
關鍵詞:中藥制劑;質量控制因素;科學化
中草藥是我國的物質文化的瑰寶,歷經幾千年,在疾病的防治工作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年來,伴隨著中醫藥事業的不斷發展成熟,中藥制劑在疾病的防治、保健等方面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們現在越來越關注自然健康,這就導致了中藥制劑的醫療與保健作用備受矚目。所謂中藥制劑,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經選方用藥、加工炮制所配制成型可供臨床使用的制品,這種中藥制劑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及適用性,患者反映普遍良好。但是這種中藥制劑在臨床實際使用過程中也會表現出一定的質量問題,這就限制了中藥制劑在臨床大范圍的推廣及應用[1]。伴隨著我國中藥制劑在醫療機構中的發展,中藥制劑質量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用藥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為提高中藥制劑的質量控制,筆者根據我院多年藥劑科工作經驗及相關文獻報道,對中藥制劑質量控制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科學化的整改措施,現報道如下。
1中藥制劑質量控制因素分析
1.1中藥材的質量與貯存 中草藥原料是中藥制劑制備過程的基礎,其好壞直接決定中藥制劑質量的優劣,是決定中藥制劑質量好壞的關鍵[2]。中草藥原料其產地不同、采集時間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其質量相差也就很大;中草藥來源復雜,品種繁多,中草藥市場管理不健全導致以次充好等現象較多;我國中草藥市場野生原料較少,多以種植材料替代,尤其是種植材料為提升產量而大幅度使用化肥,這都會導致中草藥本身的氣、味發生較大的改變,這種原材料的質量本身就較差。上述這些因素的存在都會對中藥制劑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其臨床療效。此外,中草藥的貯存方式也會影響藥材的品質,因此應良好貯存中草藥,防治藥材發生受潮、發霉、蟲蛀、變色等現象而影響藥性。
1.2中草藥的炮制與貯存 根據醫療、調劑、制劑的需求,結合中草藥的特性,對藥材進行加工處理的方法稱為中藥炮制。中藥炮制是中醫藥的精髓,通過對藥物的加工炮制,可以有效的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緩和藥性或改變藥性,提取藥物的有效成分,從而增強中藥制劑的臨床療效。中藥炮制需要標準的規范,但據統計顯示,中國藥典中僅收錄了2.7%左右的中藥材炮制規范,其余多由藥劑師根據經驗結合藥性進行,這就導致了中藥炮制后的質量不一,難以監控。
1.3制備人員專業素質 中藥制劑制備人員的專業素質對中藥制劑的質量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其技術水平、藥理知識與中藥制劑的質量有著密切的聯系。中藥制劑的生產過程,制備人員是主要的操作執行者,其是否具有高度的責任性也決定了中藥制劑質量的好壞。
1.4生產工藝 中藥制劑的任何一個環節,不管是藥材原料的投入還是中藥制劑的制備,都需要制備人員按照工藝處方進行認真處理,如果藥材投入量不準確將會直接影響中藥制劑的整體質量。此外,制備人員在進行藥材的粉碎、濃縮、提純等工作時,也應高度注意,嚴格按照規范執行,否則就會對中藥制劑的成分含量造成較大的影響。此外,中藥制劑的制備,工藝用水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步驟,不合格工藝用水將會導致微生物的滋生,從而影響中藥制劑的質量。在包裝包面,包裝材料也是影響中藥制劑質量的關鍵,如包裝材料是否透氣、是否具有吸附性、是否可以保證液體藥物溶媒的揮發、是否會有有毒有害物質滲入中藥制劑中等。此外,包裝質量差,貯存時就會發生藥體、藥液混合霉變、反應等現象,從而影響中藥制劑的質量。
2提高中藥制劑的科學化整改措施
2.1把好中藥選材關卡 中藥制劑質量好壞最基本的是由中藥原材料好壞決定的,而中藥材的好壞是由產地、采集時間、采集方法所決定的,不同的藥材其有效成分含量不一樣,所制出來的中藥制劑質量也就不一樣。因此在中草藥的采購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藥典》、GAP中對中藥選材的要求操作,嚴格檢驗藥材的品種、生產地、采收方式、種植方式、炮制等過程,確認質量合格后方可接受藥材入庫。確保中藥原材料的地道性是非常重要的,據調查顯示,山東出產的金銀花綠原酸含量高達5.87%左右,而四川出產的金銀花綠原酸含量僅為0.125%左右[3],由此可見,把好中藥原材料關卡對于提高中藥制劑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2對中藥材進行良好的貯存 中藥材需要一個良好的貯存環境,才可以較長時間的保障藥材的品質。對既往發霉、蟲蛀等變質藥材的變質原因及規律進行研究,從根源上杜絕藥材變質。此外,嚴格控制藥材的貯存溫度、濕度,在必要的時候可對藥材進行二氧化碳或氮氣的滅菌處理[4]。對未入庫的藥材,應嚴格檢驗,確認藥材無霉變、蟲蛀等異常現象后方可入庫,對部分對溫度要求較高的藥材,因單獨存放。中藥原材料貯存的好壞將直接決定中藥制劑質量的好壞,因此藥房工作人員應給予高度重視,將傳統的中醫經驗與現代的醫療技術完美結合,做好中藥材的貯存工作。
2.3重視中藥制劑的制備 首先,在制備中藥制劑前,制備人員應對處方進行嚴格的審核,必要時可采取動物實驗的形式來驗證藥物的療效,對不符合處方原理及用藥目的的中藥制劑應酌情進行調整。其次,做好投料工作,中藥制劑同批次的生產量規定必須在固定的范圍內,因此在投料時,應由專人負責,對投料進行復核、監督,對存在疑問的藥物品種應反復檢查確認,以確保中藥制劑的藥物質量、數量準確。再者,應規范中藥制劑的制備工藝,要求制備人員應嚴格的按照中藥制劑制備工藝流程進行,同時也要不斷的提高技術水平、優化中藥制劑的生產工藝。在工藝用水方面,應定期對水質、潔凈區的環境進行檢查,做好工藝衛生監督工作。
2.4建立質量管理制度 ①建立留樣觀察制度,對每批制劑的成品外觀、主要成分的穩定性進行觀察,找出維持藥物穩定性的準確方法,對部分改變生存工藝的產品及性質不穩定的產品進行留樣觀察,并做好觀察記錄。②建立隨機抽查制度,隨時組織專人對中藥制劑的生產過程中的任一環節進行抽查,同時根據臨床專業的醫師對患者用藥情況進行觀察,分析病情、判斷用量。建立完整的監控制度,嚴格把好每個質量關卡,確保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可以順利完成,以提高中藥制劑的整體質量。
2.5提高制備人員的素質 醫院應重視中藥制劑制備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定期組織制備人員進行再教育、再培訓工作,定期組織制備人員對藥理學知識進行學習,定期進行業務素質的培養,同時加強制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定期聘請專家到院進行指導教育工作,同時鼓勵制備人員經常深入臨床,與臨床醫師多進行溝通,以便可以充分掌握中藥制劑的臨床使用情況,從而可以幫助制備人員在生產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5]。
3結論
綜上所述,中藥制劑質量控制因素是多方面的,若想取得優質的中藥制劑,醫院應確保中藥原材料的質量,重視中藥材的貯存及中藥制劑的制備,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努力提高制備人員的素質,只有加強每個環節的管理,才能確保中藥制劑的質量,從而為臨床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藥制劑。
參考文獻:
[1]楊秋明.影響醫院中藥制劑質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1,9(9):129-130.
[2]任海燕,陳磊堯,徐志紅.醫院制劑在我院的應用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16):1906-1907.
[3]吳俊芳.中藥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8):2045-2045.
Abstract: Transfusion room is the window of the hospital outpatient service.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patients and variety of drugs, there are many unsafe facto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ecurity risk in outpatient transfusion room, 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ncrease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nursing staff. Quality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that outpatient transfusion room can provide saf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service for patients.
關鍵詞: 門診輸液;安全隱患;對策
Key words: outpatient transfusion;security risk;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1-0304-02
0 引言
靜脈輸液是臨床最常見的治療手段,門診患者希望盡快痊愈,使得醫生往往選擇靜脈輸液診療,從而使門診輸液人數逐年上升。由于門診輸液室工作量大,患者密度相對集中,流動性強,病員復雜,病情各異,藥品種類繁多,護理人員參差不齊,患者維權意識日漸增強,容易發生護理安全隱患及護患糾紛。為了確保輸液安全,對輸液過程中患者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從而減少了護理差錯事故以及糾紛的發生,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現對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1 輸液安全隱患因素分析
1.1 醫囑因素
正確的醫囑是安全輸液的基礎,醫囑存在缺陷主要有二種情況:一是藥物劑量與患者年齡、病情不符,二是不合理配伍用藥。
1.2 藥物因素
藥品種類繁多、劑型規格不一,包裝極為相似,有些藥品有幾種規格劑量,有多個名稱,有些藥品同音不同字,一字之差卻是兩種不同藥物;醫療市場新藥倍出,部分沒有配伍禁忌查對表,臨床使用中出現配伍禁忌,容易導致不良后果。
1.3 藥劑師因素
在醫院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率統計中,藥師發錯藥占11%。
1.4 護士因素
①護理工作人員三查七對制度落實不好。
②護理工作中無菌觀念不強,操作不正規。
③未嚴格按規范執行醫囑,年輕護士及輪崗護士藥理知識缺乏,盲目執行醫囑。
④護理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主動性不夠,巡視不經常不到位。
⑤用藥知識宣教不到位,健康教育落實不到位。
1.5 患者因素
①患者安全意識淡漠,輸液過程中擅自離開輸液室。
②有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為了不浪費藥液而不告知護理人員,直到護理人員巡視發現問題詢問才告知。
③輸液中患者或家屬無視護理人員的叮囑擅調滴速。
④患者醫學知識缺乏,遵醫行為不夠,不能遵守交待的注意事項。
⑤患者的期望值增高,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增強。
1.6 環境布局因素
護理操作過程中,環境嘈雜,患者反復詢問,護理人員多次解釋干擾思維過程,造成護理人員心理壓力過大,影響操作準確度,特別是中午和夜間護理人員短缺,當護理人員溝通或搶救不到位時易發生誤解和沖突。加之硬件設施不夠完善,門診輸液室遠離搶救室,一旦患者發生危急情況搶救不方便。
2 管理對策及方法
2.1 護理人員合理配備,加強學習與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門診輸液室患者多,要配備足夠的護理人員,實行彈性排班制度,新老合理搭配,分工協作。加強三基三嚴培訓、考核及專科理論知識的學習,抓好護理人員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
2.2 輸液室合理布局
輸液室明亮、通風,保持空氣清新;輸液室要緊鄰搶救室,一旦患者發生意外情況可以及時搶救。或者在輸液室內設搶救床、搶救車及必備用品,保證醫療、護理安全。
2.3 規范輸液護理服務流程,嚴格、認真落實查對、巡視制度,防范安全隱患。
2.4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優質服務意識,深入開展“無縫隙護理服務”
加強崗位職責教育,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教育護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對患者做到耐心、細心、關心、熱心、責任心,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一絲不茍。更新服務觀念,接待患者要熱情,交流時盡量用文明語言,掌握溝通交流的技巧,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2.5 加強護患溝通,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服務質量。
2.6 堅持進行差錯堵漏討論及滿意度調查
對差錯、堵漏事件進行討論,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做到警鐘長鳴。每月對輸液病人進行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評選最滿意護理人員。針對病人對輸液室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護理服務工作,提高門診護理服務技術水平,減少護患糾紛,確保護理安全。
3 小結
門診輸液室患者多,任務重,也是容易發生醫療糾紛和差錯的科室,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管理者只有加強安全管理,強化法律、危機和創新意識,端正行為規范,正確處理護患關系以及工作中各種問題和矛盾,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轉變觀念,善于學習,不斷完善自己,充實自己,實現護理模式的轉變,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水平,滿足合理需求,注意服務邊界,讓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整體、更系統化的優質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商書建.門診輸液的安全管理[J].健康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