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血壓病人護理要點

      高血壓病人護理要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血壓病人護理要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血壓病人護理要點

      高血壓病人護理要點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護理;生活方式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457-01

      高血壓在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據調查,我國老年人高血壓的發病率約為50%。且由于老年人的身體抵抗能力較低,高血壓疾病常常伴隨其他疾病發生,且疾病易發生變異,老年人患高血壓疾病比同樣患病的年輕人要嚴重得多,且不易治療,死亡率很高[1]。高血壓已成為我國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腦卒中,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冠心病)的危險因素,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年齡60歲的人群中,高血壓患病率達49.1%,而且老年高血壓患病人數呈持續性增加趨勢[2]。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醫療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很明顯的提升,人們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對68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方法及要點,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符合高血壓診斷的患者68例,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60歲,合并冠心病20例,腦梗死24例,腎功能不全2例,高血壓腦病1例。經過醫護人員悉心的護理,68例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轉。

      1.2 方法與結果 在治療期間,讓患者服用調節血管類藥物,如:鈣通道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轉換酶抑制劑(ACEI)、ARB、利尿劑等。藥物的用量可以根據患者的患病程度進行調整,必要時,也可以聯合其他藥物治療,聯合應用主要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阻斷劑、鈣拮抗劑和合適劑量的利尿劑的聯合治療。長效鈣拮抗劑由于降壓效果好,已成為老年高血壓治療的有效降壓藥。現今降壓藥物能使90%以上的高血壓病患者血壓降到正常,對于老年人應降至140/90mmHg。

      2 護理措施

      2.1 創造良好環境 病房要求清潔、整齊、舒適、美觀、空氣清新、環境幽雅。盡量做到輕重患者分開,以免互相干擾。

      2.2 心理護理 關心病人,了解病人的思想,生活及工作情況,消除病人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和悲觀情緒,協助病人尋找引起高血壓的可能因素,以便快速找尋治療方法,降低患者痛苦。同時對患者家屬進行心理疏導,使其對患者的患病程度有正確的認識,并教會其必要的護理方法,幫助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服務,盡量穩定患者的情緒。據研究,暴怒、激動時人的血壓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心理行為的干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患者進行恢復,對于疾病的治療有很大幫助。

      2.3 頭痛,頭暈護理 保持環境安靜,盡量減少探視。用藥期間應指導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動作不宜過猛,防止頭暈加重。做各種操作時動作要輕巧,以免加重病人頭痛。

      2.4 指導患者科學用藥 高血壓疾病的治療需要長時間服用降壓類藥物,有些患者只是單純的根據血壓高低來判定是否吃藥,吃多少藥。這種任性而為的行為大大降低了降壓藥物的降壓效果,因為沒有堅持服藥,病情會出現反復發作。一旦病情突然發作,患者往往措手不及。因此,本人認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服藥治療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①將要藥物的服用量要適當,一般用量為青壯年用藥量的1/2,并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加,長此以往,2到3個月即可以達到目標血壓值。②護理人員要時刻注意患者的身體狀況,因為老年患者的器官都已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衰竭,藥物刺激很易導致危險,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密切注意患者情況,發生危險,及時搶救③對于服藥時間,應該有準確的標準,最好根據動態血壓監測結果進行安排。④用字體較大的標鑒標明藥物劑量和服藥時間,便于老年人記憶并避免遺忘服藥。

      2.5 生活方式的指導 ①堅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一般成人攝入鹽5g/d-6g/d。過多的攝入脂肪也是高血壓病的一個危險因素,要嚴格控制飲食,選擇低膽固醇食物,多吃蔬菜,豆制品、瘦肉、雞肉、魚類等,尤其應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以減少膽固醇在腸內的吸收。限制食用動物脂肪、蛋類、內臟等。要合理膳食,食物多樣,以谷類為主,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牛奶等。②戒煙戒酒:有飲酒習慣者應限量飲酒,每天白酒最好不超過50g。③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是高血壓患者的大敵,除日常多吃粗糧和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外,還應適量飲水。④根據患者情況,建議參加適當的戶外活動,中老年人可選擇步行、慢跑、太極拳、門球等。

      3 討 論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病,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我國高血壓患者率持續增長,目前有2.66億高血壓患者,每年還得新增1000萬人。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明顯改善,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年齡分布呈現老齡化。對于老年患者的護理,醫護人員應從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等多個方面進行充分考慮。這不僅要求醫護人員掌握過硬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醫護人員還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經常與患者進行溝通,對其進行健康知識輔導,提升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提倡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改善膳食結構,防止肥胖,以促進老年高血壓病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黃子揚.關注老年人幾種特殊血壓類型的識別與處理[J].中華高血壓病雜志,2013.02,21(2):101.

      高血壓病人護理要點范文第2篇

      【關鍵詞】老年性常見病 高血壓 護理

      1 高血壓的病因病機

      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本病發病率城市高于農村,北方高于南方,并有隨年齡而增高的趨勢。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在約5%患者中,血壓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種表現,故稱為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機理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致使血壓的調節功能失調而產生。對此現代醫學和祖國醫學都有相應的闡述。

      1.1現代醫學普遍認為發病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1自身調節。正常的血壓調節是一復雜的過程,主要取決于心排出量和外周阻力。

      1.1.2鈉的攝入,流行病學和臨床觀察均示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生密切相關,高鈉攝入可使血壓升高而低鈉飲食可降低,利尿劑主要是減少體內鈉而產生降壓效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對鈉敏感,還有遺傳因素的參與,即存在一種遺傳性排鈉障礙。

      1.1.3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腎素主要由腎小球旁細胞分泌,釋入靜脈血中的腎素將肝產生的血管緊張素原水解為血管緊張素Ⅰ,再經肺循環中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作用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Ⅱ,近年的研究顯示在中樞神經系統,心臟和大動脈壁上均有腎素和血管緊張素Ⅱ,而二者對血壓的調節均起重要作用。

      1.1.4中樞神經系統,已知反復的過度緊張與精神刺激可以引起高血壓。當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過程失調時,皮層下血管運動中樞失去平衡,腎上腺素能活性增加,使節后交感神經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增多 ,而引起外周阻力增高使血壓上升 。

      1.1.5五是鈣的參與。鈣是心肌和血管平滑肌收縮過程中興奮-收縮偶聯劑,這直接依賴于細胞外鈣內流的增加和細胞內貯存鈣的釋放,也有鈣的參與和調節 ,因而鈣可直接或間接參與血壓的調節。

      1.1.6其他因素,如:肥胖,飲酒過多,低鉀攝入,體鎂減少,以及具有血管擴張作用激肽酶-激肽系統和前列腺代謝產生異常等因素的參與。

      1.2祖國醫學則認為高血壓是由于情志失調、飲食不節、勞逸過度、稟賦不足與體質偏盛偏衰等因素,導致人體臟腑陰陽平衡失調,氣滯血淤,升降失常,風火內生,痰淤交阻而發病。病變在肝,病源在腎,肝腎陰陽失調是本病的病機重點,其病機要點可概括為虛(肝腎陰虛)、火(肝火、肝陽)、風(肝風)、痰(痰濕)、氣(氣逆、氣滯)、血(血淤)等六個方面。

      2 老年性高血壓病人需做的醫療檢查

      老年高血壓病人由于各自表現不同,出現的癥狀也不同,所以篩查由為重要。一旦發現高血壓后要檢查引起血壓異常升高的病因,并根據的輕重程度查看是否存在合并癥,做出相關的常規檢查,高血壓常引起的疾病的靶器官有:

      2.1心臟-要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及X線胸片,以判斷是否有心臟肥大,是否存在心肌損傷或合并冠心病等。

      2.2眼底:了解小動脈病損傷情況,以便對高血壓病分級。

      2.3尿常規及尿微量白蛋白及腎臟超聲檢查:以了解有無早期腎臟損害,高血壓是否由腎臟疾患引起等。

      2.4血液生化檢查:包括尿素氮、肌酐電解質、血脂、血糖、血尿酸、血粘度等,判斷高血壓對腎臟的影響程度,是否存在某些危險因素及合并癥,如高脂血癥、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等。

      2.5其他檢查:如腦CT、血離子等。

      3 高血壓的用藥原則

      3.1西醫學用藥原則,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需終生治療,科學合理地按醫囑堅持服用降壓藥物,不能因為癥狀改善或消失而中斷治療,或任意減少服藥,不可擅自增加藥量,更不能擅自停藥,導致嚴重的高血壓合并癥。盡量使用長效藥、緩釋劑,避免多次用藥的麻煩。注意不良反應,一般首選鈣拮抗劑、利尿劑、血管轉換酶抑制劑。

      3.2中醫學用藥原則:“治病必求治本”是祖國醫學治療的原則,護理人員必需熟悉掌握中醫基礎知識,才能正確指導老年人用藥。(1)陽亢型以平肝瀉火為治則。(2)陰虛陽亢型以滋陰潛陽為治則。(3)陽虛型以壯陽益氣為治則。(4)風痰瘀兼夾濕型治則為祛風化痰、活血化瘀。總之,調整肝腎,滋陰潛陽,陰陽并補是本病的用藥關鍵。

      4 老年高血壓病人心理及藥效特點

      老年高血壓病人心理及藥效特點心力減退,性情變異,易受外界藥品廣告影響,用藥不規律,影響治療。感情脆弱,敏感、多疑、固執,容易受傷,情緒不穩,影響治療。對多數藥物敏感性較高,機體代償能力和適應能力下降,器官功能發生改變。少數藥物敏感性降低,表現為耐受,藥物反應減弱。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應程度增高,過敏反應發生率增高。

      5 老年高血壓病人服藥的護理

      5.1重視老年人用藥的心理反應,耐心解釋藥物與本病治療的關系,使老年人從心理上自覺接受并遵從醫囑用藥,不擅自購買廣告藥品擾亂治療。

      5.2老年人記憶力減退,易忘記服藥,特別是老年癡呆、抑郁癥、獨居者應警惕誤服或過量服藥,必需請家屬或親友監督協助,住院患者,護士應全面擔負起病人的用藥護理。

      5.3掌握老年人服藥情況,避免降壓操之過急,導致血壓驟降,發生危險,老年高血壓不宜單一用藥,應聯合用藥,減少每種藥品的不良反應。

      5.4不宜睡前服用降壓藥,服藥后2小時為降壓藥的高峰期,加之睡熟后血液循環減慢,血壓相對平時有一定下降,兩種情況共同作用,使腦、腎等器官供血不足,容易誘發腦血栓、心絞痛、心梗等疾病。

      5.5中藥治療方案應簡單,選擇藥效好,配置簡單,服用劑量盡量避免隔日1次,一日三次等方式,最好每天1次或早晚服藥。

      高血壓病人護理要點范文第3篇

      Abstract: At present, in the nursing profession pathology teaching still exist in the pathology and nursing practice become disjointed phenomenon.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clinical nursing, from strengthening the pathology and the link between nursing, enhanced pathology theory to nursing practice, the improvement of examination method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nursing profession pathology teaching reform,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nurs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needs.

      關鍵詞: 病理學;護理專業;教學改革

      Key words: pathology;nursing specialty;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4-0273-02

      0 引言

      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現代護理已由以病人為中心的責任制護理模式逐步轉變為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1]。為滿足護理專業的需求,突出護理專業特色,護理專業的病理學教學也應適應護理模式的轉變。但是,目前在護理專業病理學教學中仍存在病理學與護理實踐相脫節的情況,未充分注意與護理實踐相結合,突出護理專業的培養需求。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護理專業病理學教學改革,增強病理學理論對護理學實踐的指導作用,激發學生對病理學的學習興趣,提高病理學的教學效果,以突出護理專業特色。

      1 在教學觀念上,強化病理學與護理學的聯系

      護理專業病理學的學習,一方面要熟悉病變的臨床表現與轉歸,另一方面要了解疾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要強化病理與臨床護理聯系部分內容的教學,以做出正確的護理診斷和處理,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首先,學習病理學知識能夠在護理過程中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病人的臨床表現。可以用病理學知識去理解、認識病情變化的本質和演變規律,例如護理中發現病人的體溫、脈搏、呼吸等體征有所改變時,要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只有了解其病理變化的基礎,才能做好護理診斷。再如對病人痰液的觀察:泡沫狀痰―提示肺泡腔內有水腫液,粉紅色泡沫狀痰―提示肺水腫液內有少量紅細胞,白色泡沫狀痰―提示支氣管腺體增生、肥大、粘液化。

      其次,學習病理學知識能在護理過程中防范某些病變的發生。為有效避免病變的發生,需了解疾病發生的機制、加強護理。如長期臥床的病人,護理過程中應指導和幫助病人加強被動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因為這種病癥長期臥床,可能會發生褥瘡和血栓形成或栓塞。例如肝硬化晚期病人食管下段易出現靜脈曲張,為防因摩擦引起曲張靜脈破裂導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護理過程中需囑病人服用顆粒狀藥物時要研碎。

      2 在理論教學中,增強病理學知識與臨床護理的聯系

      2.1 寓整體護理觀念于病理學教學中 為了使學生能早期樹立起人體整體護理觀念以適應護理工作的要求[2],應以相關病理學知識作為基礎,將具體疾病與病人視為一個整體、將病人與社會及其生存的整個外環境視為一個整體。例如在講消化性潰瘍發生的常見原因(胃酸分泌過多、HP感染、黏膜損傷等)時,讓學生從社會學角度進一步了解到精神壓力過大也是誘發消化性潰瘍的原因之一。因此,作為護理專業學生,要在今后的整體護理工作中指導人們改善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及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塑造良好心態等。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學醫學基礎課時,樹立整體護理的觀念,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將基礎護理滲透到病理學教學中 為使學生早期了解護理知識,培養專業思想和專業素質,將基礎護理滲透到病理學教學中[3],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變知識學習為應用,為提高臨床護理工作水平和能力奠定基礎。例如講到血栓形成時,在血栓形成的條件和機制講述清楚后,可結合臨床實踐講授避免血栓形成的方法:

      2.2.1 血液凝固性增高 臨床上給嚴重創傷、大手術后或產后大出血等病人輸血時,需注意補充液體,以補充血容量、稀釋血液濃度,對防止血栓形成有積極意義。通過對教材內容的補充和講解,使學生對病理學與護理實踐的聯系理解得更加深入,其學習興趣得到進一步激發。

      2.2.2 血流狀態的改變(血流速度減慢或渦流形成) 臨床上對于長期臥床或大手術后的病人,應鼓勵其早期下床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血栓形成。對于不能下床的病人,應勤翻身、勤按摩、勤熱敷,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2.2.3 血管內皮細胞損傷 臨床上應避免反復在同一部位靜脈穿刺,對長期靜脈輸液的老年病人,應囑其采用局部熱敷的方法,以免造成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導致血栓形成,同時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栓形成。

      2.3 將護理健康教育內容貫穿于病理學教學中 如今,護士的角色已從護理實施者轉變為以維護和促進健康、減輕痛苦、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的實踐者以及健康教育的宣教者。將護理健康教育內容貫穿到病理學教學中,為延長其生命和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必須給予病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指導[4],例如在講授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病)時,要認識到高血壓病的危害性,要求護理專業學生認識到高血壓病的危害性,同時要掌握高血壓病的概念、病變部位和病變后果。因此,在教學中告知學生對高血壓病人進行護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將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內容歸納為:①遵醫囑服藥,不可隨意增減藥量或突然撤換藥物,使學生認識到“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的重要性。定期測量血壓和門診隨訪,控制病情發展[5]。②堅持低鹽飲食,每日攝入鈉鹽<3g,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雜糧、豆類;低膽固醇飲食,少吃動物內臟、蛋黃;低脂飲食,以植物油為主;少吃腌魚、腌肉、咸鴨蛋、泡菜等。③戒煙戒酒、勞逸結合、調整情緒、適量運動、控制體重等,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在實驗教學中,將病理學理論與護理學實踐相結合

      病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形態學科。在護理專業病理學實驗教學中更要適應護理專業的要求和特點,注重實踐。通過觀察病變形態,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討論病例,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通過實際操作(如家兔空氣栓塞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6]。特別是在病例討論時應注重引導學生與護理實踐相結合。例如傷寒病潰瘍形成及其并發癥的護理注意事項;腦血管病變的臨床表現與觀察要點,如瞳孔、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的觀察與護理要點。

      4 在考核測驗中,改進考試考查方法

      考試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以往的考試往往側重于期末的理論閉卷考試,側重于認知和與記憶能力有關的知識考試。這樣的考試顯然不符合護理專業培養目標,護理專業的病理學考試在考試內容、方式和導向上,應與其他專業有所區別。測試內容除病理學基本知識外,還應側重與護理學實踐有關的知識,加大能力考核所占的比重。例如血栓和栓塞是病理學的重點內容之一,且與護理實踐關系較密切。考試中可以出“哪些病人容易形成血栓或發生栓塞(空氣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如何指導病人加以預防?”等問題,使學生把所學的病理學知識與護理實踐聯系起來,既有利于激發其學習熱情,又為其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和臨床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汪泓煜.護理工作如何適應新的醫學模式[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5):185.

      [2]王瑩等.結合臨床護理特點開展護理專業病理教學改革[J].醫學信息,2011,24(5):2507-2509.

      [3]張小紅.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病理學教學探索[J].基層醫學論壇,2010,14(18):567-568.

      [4]周巧玲.對護士病理學相關知識缺乏原因的臨床調查及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2009,11(16):241.

      高血壓病人護理要點范文第4篇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4-0437-02

      1.病例報告

      基本病情及查體:患者趙玉琴,女,64歲。患者于5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伴心悸、胸悶、氣短,乏力,頸部不適就診于銀川市急救中心,癥狀未緩解,患者為進一步診治,遂來我院就診,門診以“亞急性甲狀腺炎?”收住心胸外科。病程中,患者怕熱多汗,無腹瀉,精神欠佳,飲食欠佳,睡眠可,二便正常。1月來體重下降8斤。患者有20余年的高血壓病史。

      初步診斷:①亞急性甲狀腺炎;②高血壓病(3級為極高危);③冠心病。

      確診診斷:升主動脈假性動脈瘤。

      治療方案:①完善相關檢查;②與家屬交代手術的危險性及術后的病發癥;③擇日行體外循環升主動脈置換術。

      手術配合及要點:(1)用物準備:剖腹包2個、城人體外基礎器械和血管專用器械、電刀、胸骨鋸、3/0、4/0、5/0滑線。(2)術中常規藥物準備:多巴胺1mg/ml、阿托品0.1mg/ml、腎上腺素2μg/ml、異丙腎上腺素2μg/ml、去氧腎上腺素20μg、利多卡因20mg/ml、肝素、魚精蛋白、5%碳酸氫鈉、血紗布、生物蛋白膠。(3)麻醉配合: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配合麻醉師開放三路液體①選擇上肢淺靜脈留置套管針用于輸液或輸血;②頸內靜脈置管或鎖骨下靜脈管術中監測中心靜脈壓;③動脈置管,連接肝素水持續抗凝,用于監測動脈壓。(4)術中配合要點:①開胸體外循環的建立:器械護士要熟悉建立體外循環的每一個步驟,迅速準確的配合。②心肌保護:手術轉流時間長,洗手護士注意用冰屑保護心臟。③帶瓣血管置換:手術行升主動脈遠端阻斷升主動脈,尖刀縱向切開主動脈瘤前壁,切除主動脈瓣,試瓣器測試主動脈大小并將合適的預凝處理的帶瓣人造血管與主動脈瓣環用3/0的滑線連續縫合,再備尖刀切開左冠狀動脈口及相鄰主動脈壁,在人造血管對應部位用帶針尖電刀頭烙直徑約8-10mm小孔,用5/0滑線將左冠狀動脈開口與人造血管切開小孔連續縫合,同樣方法將右冠狀動脈開口與人造血管切開小孔連續縫合,再用4/0滑線行人造血管與升主動脈遠端對端吻合。

      護理要點:①此類病人要做心理護理及精神準備,確保血壓在正常范圍內,以最佳狀態接受手術。②對這種病人要穩搬輕放,以免因搬運而造成瘤體破裂。③該手術危險性較大,術前應做好充分的心理及技術準備。了解病情,熟悉手術方式,配合要點及術者對手術器械的具體要求。配合術者細致精確地操作,盡量縮短主動脈阻斷時間,以減少對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④該手術時間長,應注意護理安全。軀體受壓處要墊棉墊,避免局部組織壓傷,患者皮膚應避免觸及手術床的金屬部位,避免電刀灼傷。⑤該手術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出血,出血部位主要是吻合口。術前應備足血源、術中應充分止血,巡回護士術中要保持靜脈通道的通暢,密切觀察各項生命體征,保持術野照明良好,隨時提供各種型號的滑線及各種止血用藥。⑥術后抬病人要保持平衡,避免軀干扭曲而撕裂吻合口肢體過度扭曲而造成人工血管折疊式擠壓,導致手術失敗。

      高血壓病人護理要點范文第5篇

      【關鍵詞】顱內血腫 微創引流術 護理

      我院自2005年至今采用經顱骨鉆孔顱內血腫穿刺抽吸置管外引流術,由于精心護理,療效滿意。現將護理措施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顱內出血病人82例,男42例,女40例。年齡33—83歲,平均(57±11.1)歲,所有病人均經顱腦CT、MRI證實。按多田公式計算血腫量,最少30ml,最多170ml。其中硬膜下血腫26例,硬膜外血腫27例,腦內血腫29例。其中63例有頭部外傷史,19例既往有高血壓病史,12例行氣管切開。71例康復出院,5例家屬因經濟原因帶管出院,6例術后再出血,行開顱血腫清除術后基本痊愈出院。

      1.2手術及治療方法 本組82例均采用顱骨鉆孔穿刺置管引流術,術前根據CT或MRI片定位,局部浸潤麻醉,使用YL-1型一次性顱內血腫粉碎穿刺針,針對各種不同部位的顱內血腫,在電鉆動力驅動下將穿刺針鉆顱進入血腫,抽吸血液,如堵塞,用生理鹽水沖洗引流血液。術后多次行尿激酶注入血腫腔溶解血腫。對于亞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腫,用手搖鉆在顱骨上鉆孔后,置入2根帶側孔的硅膠引流管引流。術后給予抗感染、脫水降顱壓、營養腦神經、防治并發癥等,引流管一般留置3—7天,復查頭顱CT,血腫腔基本消失即可拔管。

      2 術前護理

      2.1術前準備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神志瞳孔變化。全身衛生處置,備皮(剃光頭),術前禁食12h,禁飲6h。必要時使用鎮靜劑,按醫囑使用術前用藥,備好藥物、病歷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帶入手術室。

      2.2心理護理 向病人及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教,說明手術的意義及配合要點,取得理解與信任,以利配合。

      3 術后護理

      3.1嚴密觀察病人生命體征、神志、瞳孔、血氧飽和度變化及肢體活動情況。持續心電監護,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指導清醒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無嘔吐病人,頭部抬高15—30°,有利于顱內靜脈回流。

      3.2引流管的護理

      3.2.1保持引流管通暢 防止扭曲、折疊、受壓和脫落并妥善固定。經常擠壓引流管,搬動病人,送病人檢查前,應先夾閉引流管。

      3.2.2引流袋的更換、掛放高度 每天更換引流袋,戴手套,頭下鋪無菌治療巾,用血管鉗在引流管接口端5cm處夾緊,使管口朝上,分離引流管和袋,用絡合碘棉簽消毒引流管口內壁、橫斷面、外壁,取一次性引流袋連接引流管,再消毒連接處用無菌紗布包扎接口處,固定好引流袋,松開血管鉗。腦室引流者,引流袋高于側腦室平面10—20cm,以維持正常顱內壓。單純性血腫應采用低位引流,引流袋低于穿刺部位20—30cm。若血腫破入腦室則引流管最高點高于穿刺點5—15cm,以免大量腦脊液沿引流管外流[1]。

      3.3術后有再出血的危險 顱內出血是顱腦手術后最危險的并發癥,多發生在術后24—48h[2]。患者微創穿刺術后癥狀好轉,以后病情加重應警惕繼發性顱內出血的可能。用力排便和情緒激動都可使血壓升高,加重出血。

      3.4心理護理 術后立即告知家屬及患者手術很成功,關心愛護患者,耐心與患者及家屬交流溝通,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5飲食 應選用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纖維素、易消化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根據血電解質監測結果,如鈉離子低,飲食中應多加鹽,不加糖。不能由口進食者,48—72h后可根據病情留置胃管,鼻飼流質。同時觀察胃液顏色。

      3.6加強基礎護理 每日給予口腔及皮膚護理各2次,留置尿管者給予尿道外口抹洗2次,定時開管以增加膀胱儲尿、排尿功能。對于有肢體功能障礙、長期臥床、年老體弱者,應每2—3h翻身拍背1次,睡氣墊床,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室內空氣定時用艾香抗菌條消毒,每日開窗通風2次,每次20—30分鐘。

      3.7康復訓練與出院指導 早期注意良肢位的擺放。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神經系統癥狀不再進展后48—72h開始康復訓練,早期開展被動運動,按摩肌肉。當病人神志清楚,可進行主動訓練。然后過渡到坐位、站立、日常生活訓練等。囑病人出院后繼續加強肢體功能鍛煉。高血壓病人,囑定時測血壓,按時服用降壓藥。

      3.8帶管出院病人的指導 指導家屬和病人如何保護好引流管及引流袋,如何測量并記錄引流量,如何換藥,防止感染,保護皮膚等知識。

      4 小結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通過嚴密的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測、做好引流管的護理、心理護理、加強營養、加強基礎護理等,大大提高了顱內出血病人的手術成功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質量。

      參 考 文 獻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真人做受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语在线视频手机在线|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在线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