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血壓病人的健康教育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08)-6-0075-01
【關鍵詞】健康教育 高血壓
健康教育是為了滿足病人對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據標準健康教育計劃為某一類疾病病人制定的在住院期間進行的健康教育。高血壓病是內科危重病之一,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病在疾病死亡原因中所占位置呈明顯上升趨勢,嚴重危害了人類的健康,下面就我科對高血壓病人實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
106例病人,均為2007年01月-2008年01月,我院內科住院并確診的高血壓病,依據1999年WHO/ISH的確定的診斷標準。男67例、女39例,年齡:45-76歲,平均60.5歲。高血壓病史5-35年,平均11.8年;文化程度:大學以上27例,高中及中專30例,初中24例,小學
21例,文盲4例。職業:干部29例,工人24例,農民22例,教師28例,其他3例。
2 方法
2.1 主要內容 入院時:管床醫師、責任護士、環境、作息、探視、陪護制度、物品擺放、保管、入院健康評估;各種檢查目的、注意事項。第二天:飲食、心理指導。第三天:藥物治療目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處理。第四天:高血壓的病因、癥狀、保證、治療方法、遵醫行為的重要性。第五天:運動類型、程度、時間、注意事項。第六天:生活的規律性、注意睡眠和情緒變化,了解高血壓病的表現及應對方法。出院前:自我監測病情,日常生活指導等。正確測量血壓、心率、脈搏、自我保健知識和危險因素的預防等。
2.2 實施方法 根據病人對內容的了解,在健康實施及評價表上教育項目欄內寫上相應的字母(病人能說出教育項目的80%以上者在評價欄內寫“A”表示,能說出60%-80%者在評價欄內寫“B”表示,60%以下者寫“C”表示)。出院前,對病人進行全面評估,并重點強調個體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識。
3 結果
3.1 滿足了病人角色的心理需求 當病人住院時,其心理需求往往比生理需要更重要,不論原有的社會地位如何,都希望得到醫務人員的尊重和照顧,需要盡快適應新的環境,及時得到有關本人康復的信息和良好幫助,盡快恢復健康。
3.2 提高了護理質量 健康教育的實施,使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具體化,有計劃、有目的、有效地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而病人能接受相關知識的進程是連續和完整的,從而彌補了隨機教育中內容無計劃,不完整以及一次灌輸內容太多,不易被接受的缺點。
3.3 提高了護衛的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具有可施性和時限性,在規范了護理行為的同時,由于對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斷評價、反饋、再教育的過程及病人在住院期間既治療好了病又掌握了防病的知識和技能。護理人員對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有了新認識,增加了學習興趣,這種周而復始的健康教育過程成為護士的一種自覺的學習行為,從而提高了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和專業水平。
3.4 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 健康教育使護士工作由被動護理變為主動護理,增加了病人對護工的依賴和信任,建立主動―合作型的護患關系,使病人能主動的治療、積極獲取在疾病治療康復中的相關知識,增強病人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形成主動護理和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模式,從而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總之,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是高血壓治療的一種輔助手段。健康教育不僅改變了群眾的知識、態度、行為,使他們對高血壓建立正確的認識,醫師利用健康教育的方法指導和開展非藥物治療使各型高血壓病人能受益。因此,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人中有作廣泛的應用。
高血壓是一種現代流行病,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老齡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有關部門獲悉,高血壓已成為我國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據專家介紹,患了高血壓如果不治療,平均13.9年后,就會引發中風、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導致殘疾甚至死亡。高血壓屬慢性疾病,多數病人需長期終生治療。采用藥物控制血壓,盡管能產生持續、可靠的降壓作用,減輕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但常因藥物的副作用及長期服藥的經濟負擔而影響對高血壓的有效治療。研究表明,非藥物治療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壓方法。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傳授健康知識,培養健康行為的一項社會活動。隨著醫學模式和健康觀念的改變,大多數患者不只需要一般的生活護理,更需要的是健康知識、以及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疾病治療和預后的問題。高血壓病病程長,病情進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緩慢過程,但對心、腦、腎是一個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積極預防、治療可制止高血壓病對靶器官的損害。所以健康教育尤為重要。開展以整體護理為中心,護理管理為基礎的方案而達到護理目標,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在護理上有針對性地制定適合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計劃,有效的進行健康宣教,針對個體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印發成小冊子掛于病房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
2 生活方式干預
2.1 正確的心理護理對高血壓患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人在長期精神緊張、壓力、焦慮或長期環境噪聲、視覺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壓。焦慮、緊張、膀胱內充滿尿液、室溫過熱或過冷、疼痛、晝夜變化都影響血壓的變化。據研究,暴怒、激動時,人的血壓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心理行為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療效果惻。劉向紅將支持性心理治療及行為干預應用到對社區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通過影響患者的人格、應對方式、認知模式和情緒,增加患者對藥物及非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張月華等調查表明,A型行為模式中敵意性行為元素與高血壓病等心身疾病的患病有密切的聯系。通過A型行為的矯正,以及運用肌肉放松訓練、音樂治療、氣功等方法放松患者的緊張晴緒,可有效降低血壓。
2.2 高血壓患者應戒煙戒酒據報道,飲酒量與血壓水平呈正比,每日飲酒30 mL其收縮壓升高4mmHg,舒張壓升高2 mmHg,高血壓病患病率50%;每日飲酒60 mL,收縮壓升高6mmHg,舒張壓升高2~4mmHg,高血壓患病率達100%.針對其特點,有選擇地進行健康教育,如:有飲酒習慣者應限量飲酒,每天白酒最好不超過50g,節假日或會友時可適量飲用低度酒,已患高血壓病者勸其戒酒。
2.3 膳食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血壓堅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每日攝鹽量應在5g以下。進食鈉鹽過多是高血壓的致病因素之一,鹽中的鈉能收縮血管,使小血管壁水腫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細胞外滲透壓增高、肢體水腫。體內水分經。腎排出時,又會隨尿液同時排鉀、碘、硒等多種元素,使體液中鉀鈉比例失調,體內營養代謝失衡。葉桂芳通過社區調查405例高血壓患者的飲食結構,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飲食的護理干預,發現調整飲食結構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壓的升高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試驗表明,對高血壓病人每日食鹽量由原來的10.5 g降低到4.7~5.8g,可使收縮壓平均降低4~6mmHg.限制動物脂肪、內臟、魚子、肥肉、肉皮等,并少吃油炸食品;適當補充蛋白質,如瘦肉、去皮的雞鴨、淡水魚;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高纖維的食物,如黑木耳、荸薺、芹菜、綠豆、香蕉、蘋果等。
2.4 大便通暢有助于血壓的控制便秘也是高血壓患者的大敵,預防便秘除日常多吃粗糧和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外,還適量飲水。
【摘要】目的:對高血壓病人依從性的社區護理干預方法與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市某社區180例高血壓患者實施為6個月的社區護理干預,并對患者依從性的變化進行評價?結果:病人在社區護理干預后的生活習慣?運動方式?遵醫行為?健康知識知曉率與護理干預前比較顯著改善,P
【關鍵詞】 高血壓病人;依從性;社區護理干預
依從性(Patient compliance/Treatment compliance)也稱之為順從行?順應性,主要是指病人按照醫生規定進行治療?與醫囑一致的行為,一般習慣稱這種行為為病人“合作”,反之則為非依從性[1]?病人的依從性對其治療和康復都有重要作用,如果病人不依從,即便采取最好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也會失敗,據相關統計,每年超過12萬以上的病人由于用藥非依從性而導致死亡[2]?非依從性不僅會增加醫療費用,對患者生命質量也會造成較大影響?本研究通過有效的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在提高病人依從性上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市某社區180例高血壓患者實施為6個月的社區護理干預,其中男性患者118例,女性患者62例,年齡在60歲至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9. 57±8. 52)歲?
1.2 社區護理干預方法[3]
1.2.1 建立電子檔案 通過家訪,將高血壓病人的家庭狀況?家庭結構?家庭環境?家庭依賴程度?身體狀況?生活習慣等資料記錄在案,形成病人個人及家庭健康檔案,與此同時,要建立起病人的電子病歷?
1.2.2 定期隨訪 對高血壓1級且無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高血壓病人,采取每三個月隨訪1次,干預期內隨訪2次;對高血壓2級的病人,采取每兩個月隨訪1次,干預期內隨訪三次;對高血壓3級患者采取每月隨訪1次,干預期內隨訪6次?在隨訪的過程中,加強對患者血壓的測量,并指導病人自測,讓病人了解飲食?生活注意事項以及參加鍛煉的方式?方法,如果病人病情發生異常狀況,要及時上報或轉診?
1.2.3 健康教育 通過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舉辦健康講座?發放傳單?辦健康專欄等方式加強對病人的健康教育,并根據患者不同的需求,制訂個體化的健康教育計劃,讓病人加深對疾病的認識,以及提高依從性對病人起到的重要作用?
1.2.4 心理干預 從心理生理學角度看,高血壓是一種心身疾病,精神緊張?植物神經活動及條件作用都能引起高血壓?所以,要對高血壓病人加強心理疏導?放松療法?傾聽音樂?催眠暗示等心理治療,使高血壓病人加強自我修養,消除社會心理緊張刺激,使情緒相對穩定?如果有必要,則需要到心理咨詢門診進行抗焦慮和抗抑郁治療?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統計與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t值檢驗,P
2 結果
對社區護理干預前后高血壓病人的生活習慣?運動方式?遵醫行為?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較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病人在社區護理干預后的生活習慣?運動方式?遵醫行為?健康知識知曉率與護理干預前比較顯著改善,P
3 討論
高血壓的治病因素有很多,除了年齡?遺傳等因素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重要因素?如吸煙?飲酒,會使患者體內煙堿和鎘過多而導致高血壓的發生,或者酒精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使血管阻力增加而導致高血壓的發生[4]?通過有效的社區干預措施,從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多方面為病人提供持續,能提高病人對社區病人的信任度[5]?本研究顯示通過對社區高血壓病人實施護理干預措施以后,病人在認識?運動等方面的控制能得到顯著的提高(P
參考文獻
[1] 郝鳳琴,吳智萍,雷國萍.對出院患者進行電話回訪的做法與效果[J]. 護理管理雜志. 2009(01):158-159
[2] 王靜,陳雯,趙愛萍,丁學易,王艷. 國內外對患者遵醫行為的研究現狀與對策[J]. 護理管理雜志. 2011(06):211-212.
[3] 谷利斌,于明明,李小妹. 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影響的Meta分析[J]. 護理研究. 2009(16):189-190.
關鍵詞家屬難治性高血壓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52
Abstract objective:explore The effect to the refractory hypertension by practice health education with patien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Method:Select 96 cases diagnosed as refractory hypertension as an object of study,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with the order of hospitalization,48each group,2groups patients were receiving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regular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families simultaneous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Respectively,2group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with refractory hypertension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by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t the first 15days after admission,Comparing the hospitalized days,And inquire for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fter 4weeks discharged by telephone.Resul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in the number of passing the knowledg at The first 15 days.for hospital day,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shorter,also for the hypertension controlling.conclusion: enforce health education to refractory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simultaneous,thepatients and The families may know more of the disease,Improve the level of care and coordination level for family members,Improve patient symptoms,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enhanc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family member;refractory hypertension;health education
難治性高血壓(RH)是指對高血壓患者實施調整生活方式以及應用至少三種足量降壓藥物尚未達標時,稱為難治性高血壓[1]。難治性高血壓一經確診,往往需要終身治療,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經濟負擔。觀察發現,在堅持長期改善生活方式和持續藥物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病人嚴格自我管理,更需要家人的配合與支持。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0月在實施常規健康教育的同時,對家屬也同步實施健康宣教,取得一定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擇2006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科就診的患者96例,且所有患者符合難治性高血壓診斷標準[2]。隨機分為兩組,單數48例為對照組,雙數48例為實驗組。兩組在例數、性別、年齡、入院評估時對難治性高血壓知識了解方面,均無顯著差異。實驗組還選擇了與患者長期一起生活的配偶、子女、兄妹等有婚姻或血緣關系以及保姆等主要照顧者4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方法:兩組入院時均給予常規護理,并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對患者心理行為因素方面和掌握高血壓疾病知識方面進行評估。住院期間調查者依據擬定的健康教育計劃,實施對照組的健康教育;而對實驗組及家屬則同步實施健康教育。住院第15天,再次對患者高血壓知識掌握程度及心理行為改善情況進行調查。
調查內容:病人入院后由調查者與被調查者進行交談,講解問卷中的各項內容及填表要求。對文化程度低的家屬,調查者根據其回答代填,在45分鐘內完成并當場回收。內容:①對高血壓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測試,共計有50題。②涉及高血壓病因、典型癥狀、病程進展、并發癥、飲食運動療法的注意事項、改善不良心理行為因素的重要性、降壓藥物的用法及副作用、聯合用藥必要性、自我監測血壓的方法、血壓正常范圍的判斷等,問卷滿分為100分,60分為及格。③出院時調查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其中80分以上為滿意。④根據患者不同血壓控制情況,在出院前使患者血壓平均值
健康教育措施:①初步評估:評估患者心理行為特點和對疾病認識及生活態度,了解家屬對患者的關心程度等。②加強疾病知識宣教:向患者及家屬宣教難治性高血壓病因、治療和并發癥預防等相關知識,提高家屬對高血壓的認識程度。③生活指導:改變家屬及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告知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等飲食,宜清淡、少量多餐、戒煙酒、多攝入含鉀豐富的食物等,要適當鍛煉,控制體重對血壓的重要性。堅持規律服用降壓藥,注意觀察藥物的副作用,定期監測血壓和來院復查,并作好記錄。④心理指導:人的心理情緒和行為習慣對高血壓控制有重要意義,故應熱情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解除其思想顧慮,主動介紹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及先進醫療設備,盡量使患者情緒穩定,保持全身放松和心境平和。要安排與恢復期患者進行交談,使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有利于血壓控制。⑤社會支持:鼓勵家屬、親友、同事經常探視,給予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心和愛以及自身存在的價值,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還要建立健康檔案,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定期舉行健康教育講座,請病人現身說法或利用治療護理間隙給病人及家屬講解。
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組間比較用t檢驗。
結果
關鍵詞 高血壓;健康教育
社區基層的醫院主要面對的是基層的群眾,大多數的社區居民及高血壓患者主要來自農村地區,由于平時對于健康教育的宣傳不夠,嚴重缺乏對于高血壓相關防治的知識,也不清楚高血壓病的危害及并發癥。近兩年來,國家對于社區醫院的發展及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普及,健康教育宣傳的對象不再單單是患者,已經包括了家庭和社會中的的各個人群。未來的若干年,隨著基層醫療組織對于社區群眾健康教育的不斷加強、醫療水平的提高對于高血壓病的預防及高危人群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高血壓病的情況。現將我院對于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成果展示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于2007年8月~2010年8月來院就診的4469名社區居民,年齡在42~84歲之間,平均63歲,其中男性2855名,女性1614名。
1.2健康教育內容
1.2.1普及健康知識
向社區居民通過宣傳板報或畫冊的形式普及高血壓病的相關預防知識,使其了解高血壓病發生、發展的過程、高血壓病的危害及嚴重并發癥,做到每個月1次的高血壓的專題講座,直觀的面對面介紹讓人們大致了解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發生機制、分期轉歸及治療措施,介紹高血壓病的癥狀和相關并發癥,使人們充分認識到自我監測、合理飲食、適當的運動、藥物的應用對于預防高血壓病幫助。增加居民對此病的認識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項,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識,建議潛在的患者定期來院體檢,檢測相關的血壓、血糖、血脂,爭取做到早發現、早用藥、早治療,從而提高對于高血壓病的綜合防治。有相關報道說明非藥物的治療已經成為預防治療輕型高血壓病的最佳方法。
1.2.2飲食指導
對于已經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飲食治療作為非藥物治療的首選方法。首先可以控制患者鈉鹽的攝人,WHO組織建議食鹽的攝入量標準是每天不應超過6g,所以減少鈉的攝取量和使用是預防的重要措施之一。適時的給予中老年患者增加鈣的吸收量,有相關研究表明,增加鈣的攝入量明顯降低高鹽對血負壓的影響,基層的群眾應多食奶制品或豆制品等含鈣量多且易吸收的食物,以豐富、補充鈣的攝取量。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其次應該控制患者總熱量的攝人,減少高含糖量、高脂肪的食物,適時的多做運動,增加活動量,可以使一些輕度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水平降到正常范圍以內;尤其對于肥胖的患者,更應在控制體重的前提下,控制飲食。有相關的報道肥胖人群的患糖尿是正常人的2~6倍,所以加強鍛煉,減輕體重,對于肥胖的患者來說,是非藥物治療中最行之有效且效果顯著的方法。對于已經確診的患者或有潛在發生的患者應告誡其戒煙限酒,以降低血液黏的稠度,防止發生高血壓相關的心血管疾病。長期飲酒的患者體內的兒茶酚和腎上腺皮質素等內分泌激素顯著升高,可誘使高血壓持續的發生,甚至引起中卒,因此高血壓的患者必須及時的戒煙酒。 轉貼于 1.2.3血壓的監測
指導患者的家屬可以自行的簡單量血壓,定期測血壓。治療初期的患者應每日早晚各測量血壓1次,藥物控制后,可每周測量1次。對于有高血壓病家族史但為發生的成年患者,每年體檢測量1次血壓即可,爭取早發現,早治療。
1.2.4藥物治療
原發性的高血壓只能爭取積極治療高血壓,才能有效阻止并發癥,而對于繼發性高血壓則要以治療原發病為主,平穩控制血壓,了解并存的情況以及所使用藥物是否合理用藥,是否存在拮抗作用。對于不同的患者采用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有責任指導患者選擇合適的藥物降壓。臨床中常用的有5類降壓藥物,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需要2~3中降壓藥物配伍來降壓,對于輕微的高血壓患者,可在家中常備一些抗壓藥物[1]。
2 結果
在完成健康教育計劃之后,進行6個月的隨訪,進行效果判定,采用問卷和體檢的方式,問卷的內容包括一些簡單的高血壓預防及治療的相關問題,結果合格率在85%以上,回訪體檢的300名社區居民,其糖尿病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全國水平(18%
3 討論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身體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而高血壓作為慢性疾病已經嚴重的危害人類身體健康,被許多醫學專家稱為人類健康“無聲的殺手”,高血壓疾病的患病率男女之間并無明顯差異,只是在進入中老年后隨年齡增加而呈現出上升趨勢,對于快節奏的年輕人,肥胖成為導致高血壓的首要因素[2]。高血壓能夠導致心、腦、血管、腎等多個臟器和系統的病變及并發癥,其病程越長,也越嚴重,危害也越大。作為基層的醫療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指導病人對高血壓疾病進行預防、保健和治療[3]。
積極的在基層開展高血壓病相關健康教育旨在加強社區群眾的對于此病的認識,提高衛生知識水平,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注重自身健康,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識。對存在高血壓的患者生活中可以合理的膳食配合藥物治療,以控制高血壓的發病,從而預防其進一步的發展。加強對中老年人健康人群及患有高血壓高危人群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病的認識,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增強自身保健,控制高血壓病的發生。
4 參考文獻
[1]朱寧,李長育.高血壓病的個性化治療[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7,27(17):1349—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