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體現漢字特點的故事

      體現漢字特點的故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體現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體現漢字特點的故事

      體現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第1篇

      一、誦讀古詩——體會音韻,感悟漢字音美

      師:剛才大家誦讀了古詩,而這首古詩除了可以吟誦,還可以唱出來。(出示課件2)請大家跟著音樂齊唱杜甫的《絕句》 (遲日江山麗)。

      師:只有中國漢字才能這樣吟唱,因為漢字一字一音,每個音又分為四個音調,因此讀起來感覺怎樣?

      生:響亮清晰,婉轉動聽,有節奏感,有音樂美。

      師:是呀!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用這種文字寫成的古詩講究平仄、對仗,押韻。你知道古詩中的平仄嗎?

      生:一、二聲為平聲,讀得既長又亮;仄聲是三、四聲,讀得既短又快。

      師:平時學得真好,那押韻呢?

      生:這首詩第二、四句押的是“ang”韻。

      師:找得真準。現在請大家再次吟誦這首古詩,讀出古詩的平仄和押韻。

      生:搖頭晃腦地吟誦。

      師:總結,用漢字寫的古詩讀起來瑯瑯上口,唱起來悅耳動聽。(板書:字音悅耳)

      【評:漢字的音韻美在古詩中有集中的體現,通過誦讀、吟唱古詩體會古詩的平仄、押韻來感悟漢字的音韻美,不僅復習了古詩,還體會了漢字的特點,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二、欣賞書法——享受藝術,感受漢字形美

      師:漢字字音好聽,字形的演變更讓我們著迷。二年級時,我們通過《漢字》一文了解了漢字的演變,誰還記得?

      生: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

      師:你們記得真牢。是呀,漢字的每一次演變,都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漢字是中華民族凝聚的核心!(出示課件3:“福”的演變過程。)

      師:這個大屏幕展示的就是漢字“福”的演變過程,怎們樣?

      生:漢字就像是一位魔術師變出的一個個有趣的魔術。

      師:漢字的演變令人著迷,字形也令人陶醉。因為漢字的書寫已成為一種書法藝術。漢字的書法藝術是任何其他文字所無法相比的。請看!(出示課件4:春聯“福”字)

      師:這是什么字?

      生:福。

      師:誰知道“福”字的本義。

      生:福字左邊代表祭壇,右邊代表一壇酒,合在一起表示人們在祭典,乞求上蒼降福給自己……

      師:那現在有什么引申義呢?

      生:滿足的,理想的,幸運的,如幸福;豐盛的物質享受,理想的生活,如福氣。

      師:再看!(出示課件5:乾隆皇帝為母親祝壽書寫的“福”)

      師:平時見過嗎?知道這字畫中隱藏的秘密嗎?

      生:凸現出來的“福”字是乾隆皇帝為母親的生日而寫的,里面包含著五個意思: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背景是一百個不同寫法的“福”字。

      師:你真是見多識廣啊!那整幅字畫給你的感覺怎樣?

      生:優美!

      師:板書:字形優美。

      【評:吳老師選擇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百看不厭的“福”字來引導學生感悟漢字的字形之美,真是匠心獨運!特別是課件的展示,讓學生一目了然:一個個演變出來的漢字和一個個漢字書法就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漢字字形的優美,藝術的享受就在其中了。毋庸多言,這美足以觸動孩子表達的欲望。】

      三、看圖猜字——創設情境,感悟漢字義妙

      師:這么美的漢字是怎么造出來的呢?還記得四種基本的造字方法嗎?

      生: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師:從漢字的造字方法,我們可以看出漢字的字形與字義是緊密相連的,下面請看大屏幕,看看這些圖像,你能猜出他們是什么字嗎?(出示課件6~8)

      生看后作答,師出示相應的漢字和歸納出相應的漢字分類: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

      1. 猜象形字。

      (甲) (金) (篆) (人) (甲) (金) (篆) (木)

      (甲) (金) (篆) (牛) (金) (篆) (手)

      2. 猜指事字。

      (本) (末) (刃)

      師:(趁機引導學生講述)本:就是指樹根,所以才有一個詞“根本”;末:是指樹的頂端,樹梢,因此不要本末倒置哦。

      3. 猜會意字。

      (林) (森) (休) (取)

      師補充:取,造字本義:割下死敵的左耳朵,以示戰功。

      4. 猜形聲字。

      師:漢字不但讀音動聽,有的還一見到形就知道它的讀音啦,這就是形聲字,你能看看下面的字猜猜它什么字嗎?體會漢字形聲特點。(展示課件9~11:“汗”)

      汗(“ ”是形旁,“干”是聲旁)

      5. 漢字匯總——總結特點,明確依據。

      師:從上面看圖所了解到的漢字,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字的形音義的聯系?

      生:深奧、神秘、奇妙……

      師:板書:字義 有意思

      師:請看黑板,我們一起回憶一下漢字有意思體現在哪?

      字音 悅耳

      漢字 字形 優美

      字義 有意思、深奧

      【評:通過猜字游戲,讓學生在趣味中多方地感悟漢字的四種最基本的造字方法,體會漢字的構字之美及音、形、義的緊密聯系,為習作做好情感鋪墊和知識儲備。】

      第二板塊:范文引路──拓展思路

      四、分享故事——開闊思路

      師:漢字這么有意思,用它們組成的故事一樣妙趣橫生。你們一定也讀到或者發現了不少與漢字有關的有意思的故事,請你也來說一說。沒有匯報的同學要思考:故事中漢字的有意思體現在哪?

      生:分享搜集的故事:《漢字真有趣》《形聲字學習小故事》《我與多音字的故事》《有趣的點和橫》……(內容略)

      【評:本次習作話題是教材之外的內容,為了讓學生初步感悟表達方法,降低習作難度,吳老師課前引導學生搜集與漢字有關的有趣的故事,再在課堂分享,在分享中進一步感悟漢字的美,學習習作的方法,擴寬習作的思路。】

      五、范文引路,學習寫法

      1.閱讀兒歌,感悟表達。

      師:老師也查找了幾個有趣的漢字故事,我們一起分享。(出示課件12:《奇怪的田先生》)生讀小詩。

      師:請一位同學談一談詩歌中從哪方面寫出中國字的有意思?

      生1:采用擬人的手法,創設一個情境——田先生在睡覺,然后通過字形的特點來寫。

      生2:字形很有意思。

      2.佳作引領,學習選材。

      師:漢字讀音很好聽,但是,如果不小心讀錯字音,那可就會鬧出笑話的。(出示課件13:《“好吃的大嬸”》)

      師:讀讀文章,想想漢字的有趣表現在哪?

      生1:讀了上面幾篇文章,我覺得中國字真的很有意思呀!讀音、字義都很有意思。

      生2:讀音有意思。

      3. 佳作引領,學會選材與表達。

      師:中國字還有許多很有意思的,(出示課件14:《有趣的漢字》)請大家默讀文章,找找文章中哪些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生默讀例文。

      師:誰能談談這篇文章是怎樣謀篇布局的嗎?

      生1:第2、3、4自然段用了“先”、“再”、“還有”這些詞連接,使這三段自然地連在一起,非常具體地把漢字字義的有意思表達出來。

      生2:用幾個具體的事例來說明漢字的有趣。

      生3: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表達很有條理,而且在篇末升華中心。

      生4:引用名句,還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表達,讓文章更具感染力。

      生5:文章題目點明中心,簡潔明了。

      【評:根據學情,用范文引路,讓學生品悟文章,學習習作方法,也擴寬了學生的習作思路,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

      第三板塊:總結分享——明確寫法

      六、指向板書,總結寫法

      師:我們學著根據漢字的特點來編寫的故事要注意做到有條理、有趣。(板書:真有趣)

      字形 優美

      漢字 字音 悅耳 真有趣

      字義 有意思

      【評:“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吳老師在學生充分感知漢字和漢字故事有趣的基礎上,不忘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讓寫作方法得到凝練,使后面的話說漢字有法可依。】

      七、口述故事——運用方法

      師:(課件出示 “京、木、好” )這些字有意思在哪兒呢?請你挑選一個在小組里說一說。

      生小組討論。

      師:漢字這么有意思,誰也來用上面的漢字編一編故事。

      生1:神氣的“京”。

      話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即,“京”的設計上榜了。設計圖一公告,立馬吸引來了許許多多漢字圍觀。

      “青”咂咂嘴:“‘京’真榮幸!這下他可有的炫耀了!”

      “北”有些嫉妒:“為什么你的運氣就這么好?……”

      ……

      為了表達內心的喜悅,神氣的“京”特地邀請了朋友們來慶祝慶祝。

      朋友們到齊后,“京”對朋友們說:“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一個字‘北’,我與他配合這么多年,才有這么好的聲譽,是他讓我明白了許多東西……”

      “北”感動極了,流下了激動的淚花。

      “我還要感謝漢字世界的兄弟們,是你們,讓我有了個‘舞動的北京’這個創意,我把自己變化為一個人,演化為一個‘文’,讓“人文奧運”的精神在賽場上閃光。這都是托兄弟們的福呀!”……

      ……

      就這樣,漢字們帶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奔向第29屆2008北京奧運賽場……

      生評析:許穎霖同學用“京”字和2008年奧運會會徽,編出的這個故事寓意深刻,充分體現了漢字的有意思。

      生2:“木”字尋親記。

      “木”走在街上,它遇見了“林”:“哇,你好神奇啊!居然有兩個我!”“呵呵,你是單調的。而我呢,是許多的你,還代表林業哦。不管怎么樣,你還是我的祖先嘛,認個親吧!”說完,“林”點了點頭,頷首微笑,接著搖了搖身上那四個撇捺,神氣地離開了。

      “剛才是兩個木,現在是三個木——”“木”微微昂起頭,才可以看完整個“森”。“你有沒有覺得我很森嚴、很陰森呢——”“森”嚴肅地瞪大眼睛,“我是很多個你呢。以后,我們就是一家人了。”還不等“木”答應,“森”就大搖大擺地離開了。

      “沐”風風火火地來了。“哎,我是辛苦的、櫛風沐雨的‘沐’。”“木”仔細一瞧,果真沒錯,“沐”身上還掛著小雨珠呢。“不過,還好。我可以洗澡。”說著,“沐”搖身一變,居然神奇地干凈了。“再見了哦,朋友!”“沐”樂呵呵地走遠了。

      這時,“木”迎面撞上了字——“杰”。“看,我是英雄豪杰!有沒有覺得我很英俊?”“杰”自顧自地瞇上了眼,自我陶醉著。“我畫的畫、寫的字,都是曠世杰作呢!朋友,需不需要我送你幾幅呀?必定,你為我提供了許多作畫的原材料。”說完,“杰”揚長而去。

      后來,“木”又遇上了“梅”,看見梅身上那紅得發黑的果子,口水直流三千丈。“梅”見“木”爺爺,激動地說:“木爺爺,您好!今天來看我啦。您瞧,我長得多好,“楊”,您嘗一嘗我的果實吧。“木”毫不客氣地一下子吃了好幾顆楊梅,直甜到心底里。而“楊梅”呢?與“梅花姐”約會去了。

      后來,“木“又會見了“樺”、“梅”、“李”等500多位親人,它為自己家族的強大而驕傲自豪 ……

      “中國漢字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華夏民族的智慧不可估量呀!這尋親收獲真大呀!”“木”有感而發。

      師:誰來評評這篇文章?

      生1評:不統計不知道,一統計嚇一跳。原來與樹木有關的漢字就有500多字呀!

      生2評:林詩瑩同學真是個童話作家,把與“木”有關的漢字,用童話的題材表達了出來,叫“木”字尋親記,多有意思呀!

      生3評:文章有詳有略,條理清晰,篇末升華中心,由對漢字的喜愛升華到中華文化和中國人民智慧的贊美。

      師:你們評得真好,像個小小的評論家。

      生3: “好吃的大嬸”

      一天,聰聰對媽媽說:“媽媽,我給你講個故事,故事的題目是‘好吃的大嬸’。”媽媽一聽,奇怪地問聰聰:“大嬸怎么能吃呢?”聰聰仔細地看了看字,是“好”字呀!

      媽媽笑著說:“這個‘好’字是多音字,在這兒應該讀hào,是很喜歡的意思。聰聰,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嗎?

      “哦,原來這是一位很喜歡吃的大嬸啊!我讀錯了音,怪不得媽媽認為這是一位可以吃的大嬸了!”聰聰恍然大悟道。

      師:這位同學的故事有趣嗎?你也來說說趣在哪?

      生:這個故事很簡單,但是很有趣。趣在因讀錯多音字而鬧出了笑話。

      【評:用具體的例字,讓學生說故事,落實所學的方法,檢查學生是否會用,并且借此擴寬學生的思路,更好地為最后的習作做好鋪墊。】

      第四板塊:編寫故事──抒發真情

      八、激情創作,行筆成文

      師:是啊!還有很多漢字都很有意思,它們正著急地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為他們寫更多更有趣的故事!請你也來話說漢字吧。(指向板書:話說漢字。)

      課件播放古典樂曲,同時出示:

      下面的這些漢字很有趣,請選擇一個或幾個字,也可以是自己認為有意思的字,還可以是自己平時在學習漢字時的一些感受,來寫一寫與漢字有關的小故事,爭取做到有條理、有趣。

      大 犬 太 天 夫 禾 日 申 東 西

      塵 休 淚 問 囚 吞 鮮 森 晶 鑫

      喬 橋 嬌 驕 青 情 清 林 琳 淋

      師:誰來說說本次習作的要求。

      生:本次習作要求共有五點:選擇一個或幾個漢字來編寫故事;也可以是自己覺得有趣的漢字來編寫;還可以是平時學習漢字時的感受;所寫的故事要與漢字有關;習作爭取做到有條理,有趣味。

      師:你說得真好!其他同學也都清楚了嗎?

      生:清楚。

      師:另外,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要注意選好材料,確定好中心,構思好題目,再下筆。

      生:開始習作。

      師:下堂巡視,當堂評析編得好的習作片段。

      片段1:漢字變身記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2007級五班 張益 指導老師:吳秀梅

      漢字先生今天心血來潮,

      他特別想讓自己變變身,

      這時有許許多多的女士和先生

      正在等待著組合……

      “品字形結構”的家族先亮相,

      他們進入了雜技培訓班,

      開始培訓各位雜技演員,

      變成新的佼佼者。

      “金行者”疊羅漢成了鑫,金銀滿堂堆成山;

      “木行者”疊羅漢成了森,三木成森樹木多;

      “水行者”疊羅漢成了淼,肥水不流外人田;

      “火行者”疊羅漢成了焱,眾人拾柴火焰高;

      “土行者”疊羅漢成了垚,土堆壘成高樓立;

      “石、人、口、牛、日”也來湊熱鬧,

      “石”字疊羅漢成了磊,石頭眾多成石山;

      “人”字疊羅漢成了眾,三人成眾力量大;

      “口”字疊羅漢成了品,三張嘴巴齊品味;

      “牛”字疊羅漢成了犇,三牛齊耕田地松;

      “日”字疊羅漢成了晶,三星一變亮晶晶。

      師評:多有創意呀,還會寫小詩哩,結構多么整齊,含義多么深刻,有小詩人的氣派。

      片段2:中國字真有意思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六年級五班朱梓晗,指導老師:吳秀梅

      今天,吳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特殊的課——《話說漢字》,我從中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字千變萬化,有如博物館里的一件件古董,每個字都很有意思。

      我們先來說說中國字的讀音。

      中國字一共大約有1600多個發音,一字一音,每個音又分為四個音調,因此讀起來響亮清晰,婉轉動聽,很有節奏感,是世界上最美、最動聽的語言。中國古詩講究平仄、對仗,所以詩句特別整齊,讀起來瑯瑯上口。如古詩《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詩句中押“i”和“ang”韻,讓我們在吟誦時如行云流水,如悅耳歌聲。

      不過,如果漢字發音不標準,也同樣會鬧出笑話。

      有一個口音很重的村長演講,他說:“兔子們、蝦米們,咸菜太貴,不要醬瓜,要豬蹄。”哈哈,你聽懂了嗎?其實他是要說:“同志們、鄉民們,現在開會,不要講話,要注意。”

      師評:這個同學的習作題目命得好,讓人一讀題目就知道中國字的特點。雖然只寫了一小部分,但條理清晰,第一段就總起全文,下面分別敘述,舉的事例有代表性。

      【評:這一環節的教學吳老師創設了一個濃厚的習作氛圍:激情洋溢的話語,優雅的古典樂曲,書香濃厚的課件背景圖,把學生帶到濃濃的文化氛圍中,有利于學生思維火花的迸發。再則,引導學生學會審題,讓學生少走彎路。三是把要學生選擇編寫的漢字故事有意識地分類,這樣,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參考,也可以擴寬學生的思路,更好地把漢字的趣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最后,當堂的點評,可以激發學生的習作激情,相當于又一次地為個別學困生做指導。】

      【總評:吳老師這節習作課從學習漢字、總結漢字特點出發,引導學生話說漢字。從課堂反映可見:學生不但愛學、愛聽,更愛表達。充分說明這個選題切合學生實際,也體現了漢字科學魅力無限!具體說,吳老師這節課凸顯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設計精巧

      有人說,漢字是國學的源泉。如何讓學生愛上漢字,愛上母語,并能恰當運用母語文字表達,應該是每一位小學語文老師研究的大課題。這節習作指導課的內容,是吳老師根據《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她的科研課題——“遵循漢語、漢字科學的小學習作教學研究”而設計的。習作題設計為“話說漢字”,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充分話說的基礎上來感悟漢字的趣,來書寫表達自己對漢字最深的感受,所以,課堂上,老師用了很長的時間讓學生說漢字,來感悟漢字。因為是教材之外的內容,而且,研究的是漢字,讓學生通過對漢字的了解來表達漢字的有意思有點難度,所以,課前布置學生收集與漢字有關的有趣的故事,并且做成手抄報,初步感知漢字之趣;接著創設情境讓學生做猜字游戲;緊接著匯報、交流課前所了解的與漢字有關的有趣的故事。這些都是為了降低習作的難度,擴寬學生的思路,為習作做好充分的儲備。從話題到每個環節的設計都可以看出吳老師的用心之精巧。

      二、緊扣“趣”字

      一是緊扣“趣”字來話說漢字,展開話題,如創設看圖像猜字的情境,用直觀的畫面,引領學生感悟漢字的有趣,激發了學生研究漢字的興趣,同時為下面的習作做好充分的鋪墊。二是在師生共同分享漢字故事時,也緊緊圍繞漢字的“趣”體現在文中的哪里,這樣,既擴寬了學生的習作思路,又從文中學習到了習作方法。三是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發言踴躍,興味盎然地參與教學,充分表達出對漢字之趣的喜愛之情。

      體現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第2篇

      關鍵詞:規矩; 興趣;方法;要求;審美

      漢字是傳承中華文明不可替代的工具,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現代社會電子產品的飛速應用充斥著我們傳統的書寫文化。如何讓我們的學生繼承好漢字的書寫文化,是的我們新時代老師的職責所在。《語文課程標準》①明確指出:“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對學生強化寫字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必須要求,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通過寫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等。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低年級階段,我們必須激發兒童寫字的欲望,培養兒童練字的興趣,指導兒童掌握寫字的基本方法,才能有效的逐步提高兒童的審美與鑒賞能力。通過近年來的實踐,我對于低年級的寫字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體會。

      一、立規矩,在示范中讓學生明確書寫漢字的細節

      這里的“規矩”不僅是給學生的更是給老師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這些細節要求不但要說給學生聽,更重要的是教師要規范寫字的行為做給學生看。教師各種細節行為都具有示范性的特點,教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影響。教師以身作則,對于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教育和引導。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都應該注意書寫的姿勢、握筆姿勢。安排好字的結構,注意字的筆順,展示給學生的應該是端端正正的漢字。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師的舉動、言行,都可能成為學生仔細觀察和模仿的對象。個別輔導時,老師要和藹的、親切的關注學生的寫字表現,發現需要矯正的地方,可以握著學生的手來指導書寫,或者讓學生看著老師進行示范書寫,無形之中老師就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教師不但要注意自身正確規范的寫字姿勢,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于學生來說,老師就是一個學習的例子。在長期的影響中,學生在模仿和學習中會受到潛移默化地影響,并會從內心愿意向老師學習。

      二、養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寫字的過程中

      一手好寫字并非朝夕之間就能練成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能持之以恒。要讓現代活潑愛動的孩子們喜歡上寫字,并使他們能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一定要重視寫字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在學習時就能持續時間相對比較長,效果也會比較好。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形象生動的故事感染進行興趣培養。小學生愛聽生動有趣的故事,我們可以通過有趣的故事,使他們從中學到知識,懂得道理,激發他們對書寫漢字的喜愛之情。如:(1)、名人故事的感染。王羲之長期練字,讓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在故事中學生感受到了古人的勤奮;岳飛沙上練字的典故,讓學生感受到了要堅貞不屈等。古人勤學苦練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是練字的生動教材。(2)、民族精神的激勵。讓學生懂得中國書法是我國幾千年來輝煌文化的傳承體現。在寫字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把古今中外的國內人外人士對中國書法的高度評價與贊美,把權威人士對中國書法的肯定論述介紹給學生們聽,從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讓孩子們明白書法是我們民族獨有的藝術,繼承和發揚我國的書寫文化是他們不可推脫的責任。(3)解字說意故事的引導。為了激發學生認識生字、喜愛生字的濃厚興趣,在分析字形結構的時候,可以根據字的各部分組成關系編個簡短生動的小故事講給學生聽。尤其是一些象形、會意的漢字,讓學生能夠在生動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漢字以及漢字的書寫,進而對漢字產生強烈的探究之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積極的投入到寫字的過程中。

      三、教方法,寫字初始就教學生寫字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每一個漢字都由最基本筆畫構成。因此,寫好一個字前,就要先寫好每一個基本筆畫。而每一個筆畫都須經歷起筆、運筆、收筆幾個過程。在最初的寫字教學中,在認識基本筆畫的同時,還就應該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筆畫書寫指導,讓學生明確寫好字的基本要領,為以后寫好字打下扎實的基礎。

      其次,除了獨體字外,大部分的漢字都有偏旁,而這些偏旁都有其自身的書寫特點與規律。掌握了這個偏旁的書寫,就可以教會舉一反三,運用到帶有這些偏旁的其它字里,觸類旁通,使寫字變得簡單起來,讓學生對寫字有規律可循,覺得寫字是一件不難的事。

      體現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書法教學 漢字 筆畫 結構

      在小學教育中,書法教育的關鍵是看書法課堂教學,書法教育的根基是漢字的素質教育,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好字”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們應該全面認識寫字教學的功能和意義,高度重視寫字教學。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總結并反思書法教學實踐,覺得需要改進以下三方面內容,尋求書法有“法”之路。

      一、在書法課堂上,重視漢字教學,以故事激“趣”。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蘊含豐富且優秀的民族文化。在中小學書法教育中,首先是傳承經典,從寫好中國漢字起步,這是孕育和發展學生各種素質的起點。心理學家羅杰斯說:“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也是引導學生進入知識宮殿的入門向導。”在書法教學中,技能訓練不可少,但對文字本身的了解和認知也不可缺失,使漢字常識和系統的書寫理論與動作緊密結合,相互促進,通過這樣的活動開啟和發展學生的智能,促進學生觀察、思維、表現和創造。

      在書法教學中,我們發揮書法的“育人”功能,向孩子們講述古人習字學書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讓他們學到了勤奮;岳飛在沙上練字,使他們學到了自強不息等。還可以根據漢字起源等,比較真、草、隸、篆的不同寫法,創編漢字故事,特別是一些象形、會意字,讓學生能夠在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對漢字產生好奇的探究之情。漢字故事是聯想的過程,是分解、組合、分析、比較的過程,學生會印象深刻,影響久遠。

      為了讓學生明白中國書法是幾千年來燦爛文化的結晶與瑰寶,中國漢字的魅力也是獨一無二的,把國際友人對中國書法的贊美故事化,把知名人士對中國書法的論述和對中國漢字的書寫,講給孩子們聽和放給孩子看,從而培養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

      二、在書法課堂上,重視筆畫教學,以線條促“美”。

      書法家趙孟\曾云:“結構因時而異,用筆千古不變。”在書法教學中,基本筆畫對于不同字體和書體而言都是教學重點,不但要使學生認識點和線條的各種形態及其變化之美,而且要讓學生領會點線在書寫動態中所顯示的節奏韻律美。也就是各種筆畫的書寫要領,要充分給學生講透講細,細到每一個筆畫每一個動作,如何停頓,用力如何變化,如何注意快慢,筆鋒如何使轉,學生只有將這些充分掌握,才能領會筆法精神,寫出形神兼備的筆畫。

      線條是書法形象構成的最基本元素。線條的美與丑,是人們對書法作品美與丑的最直接判斷依據。縱觀古今書法,線條大抵給人三種美感,分別是陽剛之美、陰柔之美和中和之美,體現在線條的“骨”、“力”、“勢”,體現在線條的“韻”、“味”、“趣”,體現在用筆的“提按頓挫”,偏重不同可以創造不同美感表現的線條。這些抽象的線條或藏或露、或疾或澀、或直或曲、或虛或實等,共同構成了書法筆畫的美感表現。

      實踐證明,筆畫線條教學不可能一次到位,要循環訓練,逐漸提高筆畫的書寫質量,最終才能形成書寫技能。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努力為學生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發現漢字規律,研究筆畫特質,扎實基礎,養成習慣。

      三、在書法課堂上,重視結構教學,以風格求“正”。

      在書法教育中,不可能一味練寫筆畫,涉及練字,不可避免地要談“結構”。如歐陽詢的書法由于熔鑄了漢隸和晉代楷書的特點,又參合了六朝碑書,因此說是廣采各家之長。在風格上,主要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中宮緊密,主筆伸長,顯得氣勢奔放,有疏有密,四面具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恰到好處。點畫配合,結構安排,則是平正中寓峭勁,字體大都向右擴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無欹斜傾側之感,而得寓險于正之趣。歐體字的結構是“整體取勢”,他的局部規律不適用于其他楷字,需要我們細細揣摩和個案研究。適當通過楷書和行書的對比,更有利于把握好楷書的結構特點,使寫出的字更加靈活生動,對于楷書不同的書體個性美即風格的比較也很有必要。

      在每一次練習中,學生要學會觀察、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和筆畫筆順,養成觀察習慣;重視領悟和發現,反復比較、推敲,去領悟、發現,提高書寫能力,盡力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在書法教學中不應該求快、多,而要力爭少而精。如教同偏旁的字“樹、村、杏、李、梨”時,學生反復比較這幾個字后,得出都是“木”,而“木”的位置不同,寫法也就不同。“木”在左時,“捺”變成“點”;“木”在上時,“豎”寫短些,“撇、捺”要寫得伸展;“木”在下時,“橫”要寫長,“撇、捺”要寫得伸展。教師及時引導,發現書寫中的問題,予以評價,注意學生書寫時的正確姿勢。“字如其人”,字的結構要求平正,同樣,學生書寫也不能彎腰、低頭、蹺腿、書本斜放、握筆低等,勢必造成字間架結構搭配不合理、田字格中的位置不正確等。為避免傳統的評價在無形中變為一種甄別過程,就必須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因材施教,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總之,小學書法教學中,需要教師盡心盡力研究教學內容,想方設法探索有效的方法,讓書法教育顯成效,讓學生素養有提高。

      參考文獻:

      [1]韓盼山.書法藝術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1,12.

      體現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第4篇

      一、教學生在自學中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

      過去的教學一般是老師教,學生學,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新教材在識字教學方面充分體現了讓學生自學,用多種方法思考、記憶、分析字形的思想,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對字形的記憶也會更加扎實牢固,還可以從中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

      1.熟字帶生字法

      利用學過的熟字進行形近字對比、同音字對比、去掉偏旁、拆分部件、減筆畫、添筆畫等方式變換成生字。如學習“天”字,有的說“大”字加一橫就是天;有的說“人”字加兩橫就是天;有的說“夫”字不出頭就是天。學習“園”字時,有的說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圍墻“口”就是“園”,從而明白“校園、公園”是有圍墻的,以區別“元、園”的用法。

      2.同偏旁部首識字法

      在教學認識同一類偏旁的生字時,如三點水的字與水有關,日子旁的字與太陽有關,金字旁的字與金屬有關;同部首的“清”“請”“情”“蜻”“睛” “晴”,都有部首“青”,分別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變成了六個不同字,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它們的秘密,發現它們的共同點,揭示構字的規律,初步掌握構字特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3.形聲識字法

      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蟲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īng”。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忘。

      4.會意識字法

      會意字也就比較容易掌握了。如:教學“從”字,請兩位學生上臺表演一人跟著一人走,形象的表演啟發學生理解了“跟從”,接著出示插圖讓學生觀察,學生立刻就明白了“從”的字形和字義。

      根據這一特點來學習生字,事半功倍。

      二、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突破字形難點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勞。《新課標》提出:培養學生對漢字以及漢字學習的態度和情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所以,教學時要采用多種方式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在興趣盎然中邊玩邊學。這樣,在充分調動學生無意注意的同時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發展。并且老師要為解決困難創設情境,以促使學生思維靈活、有創造性地發展。下面我介紹幾種趣味識字方法:

      1.編字謎識字

      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編字謎”能幫助學生輕松地掌握一些難教的生字,經過引導,學生經常動腦筋編字謎在課堂上交流,課堂氣氛會非常活躍。如:朋:兩個月亮交朋友;林:兩棵樹,并排站;休:一個人靠在木頭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樹苗,頭上戴草帽;思:十張口,一顆心,猜猜看,動腦筋;雷:雨點掉到田地里……學生學著編謎語,一定會認真分析字形,抓住特點,這樣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在輕松的氣氛中,難點已化解。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2.游戲法識字

      識字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在教學中,可以設計各種與生字聯系起來的游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

      3.編故事識字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構字的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聯想去揭示漢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義的關系。通過直觀手段、形象語言、生動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幅幅圖畫或一段小故事。如:學“呆”時,教師邊講故事邊寫筆畫:“一個人張著大嘴巴(口),像木頭一樣一動不動,原來他在發呆”;學“候”和“猴”字,可編這樣的故事:森林爺爺拿了兩件立物,一件是反犬旁,一件是豎。“候”和“猴”都很聰明,也很謙讓,一人只要了一件禮物。“猴”說它是動物,要反犬旁,讓人們一下記住它。“候”說它就要豎。同學們在聽故事的同時,也學會了識字,真有趣呀!

      4.順口溜識字法

      順口溜識字法是根據漢字結構,先分析部件或筆畫的特點,然后編成順口溜以幫助學生記憶字形的一種識字方法。在學生識記了很多部首及獨體字基礎上,許多合體字就可讓學生自編順口溜。如:學習“階”字,編為“耳朵在左分階層”;“切”字,編為“七刀把瓜切”等。學生會幾個順口溜后,許多全體字就用這種方法自學,既簡便,又有樂趣,便于學生記憶,會深受小學生的喜愛。

      5.兒歌識字法

      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進行識字,既培養學生識字方法,又增長學生的知識量。學生在吟誦兒歌中,不知不覺便識記了生字。

      6.動作法識字

      有時候,動作演示不僅能使孩子理解字義,也能使他們記住字形。如:教學“拿”字時,可準備一些乒乓球。先叫同學單手接球,準確率不高,再叫同學合攏手接球,準確率大大提高了。可總結為:把手合起來容易“拿”穩。在不知不覺中,“拿”的音、形、義,學生都牢牢記住了。

      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環境,將特別的字形與形象的情境聯系起來。學生以后運用這個生字時,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相應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語言,一定不會把字寫錯了。

      三、在生活中識字以鞏固字形

      體現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第5篇

      關鍵詞:小學生 自主學習 識字 識字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5)02B-0063-02

      識字寫字教學是基礎教育漢語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它直接關系到漢語教學的質量。《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著眼于識字改革,對識字教學提出了更新、更科學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既積淀了我國傳統的教學寶貴經驗,又體現了現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我們使用新教材,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新途徑。面對剛剛接觸漢字的蒙古族小學生,主要途徑有:

      一、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

      興趣是個性心理特征之一,指對某種事物抱有積極態度和特殊傾向。它對人的學習和科學研究,發揮創造才能,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教學中既要教會學生識字,又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他們主動識字的愿望,讓知識、方法和情感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整合。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漢字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識字教學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識字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的不懈動力主要來源于學習的內驅力。在識字教學中我們應注意挖掘漢字本身攜帶的知識、趣聞、故事、歷史文化,使學生的學習動機由外在轉向內在,由對外部獎賞的追逐轉變為對知識本身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從漢字學習不斷發現的本身產生自我獎賞的效果,從而逐漸形成崇尚知識、發現真理、探索未來的人文精神。

      二、培養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

      良好的識字習慣,主要指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教師要在培養學生識字興趣的基礎上,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教育學生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這是提高效率的基礎。

      三、正確選擇識字方法

      漢字是我國的第二語言,學生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可以接觸很多漢字,以生活為課堂的開放之路,是一條科學之路、輕松之路、有效之路。家庭生活是識字的溫床,校園生活是識字的樂園,社會生活是識字的天地。

      學生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養成了良好的識字習慣,初步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指導學生正確選擇識字方法,是提高識字效率的關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選擇識字方法。 (下轉65頁)(上接63頁)

      1.注音識字,注音識字是以學好漢語拼音為前提的一種識字方法,教師在學生掌握漢語拼音的基礎上,培養直呼音節和書寫音節的能力,借助音節來識字。

      2.集中識字,教師根據漢字的特點和規律,把漢字進行歸類,如把同音字歸類、形聲字歸類等。讓學生進行分類學習,例如在學習“方”這個基本字時,可把該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組成“防、訪、仿、紡”進行集中學習,又如學習“guan”這個音節時我們把同音字歸類學會“管、關、官、觀”等一串字。集中識字符合兒童的識記能力。

      3.分散識字,它是把漢字放到語言環境中進行識記的一種方法,特點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用這種方法識字便于學生區別多義字、多義詞。如“驕傲”一詞在“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和“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民的驕傲”兩個不同的句子中,其意不同。學生掌握了分散識字的方法,對漢字的識記就容易多了。這種方法既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字理識字,對于難以理解的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等就可以用這種方法識字。如“坐”字的識記,可以這樣教,兩個人在土上,又如“休”人靠著木頭。對于這類漢字的教學,進行針對性分析把握結構的內在聯系,就能使學生見形察義,易懂易記,增強識字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讀出字音,理解字義,辨清字形,增加識字效率。

      5.生活中識字,如果能將我們學生的眼睛擦亮,那么生活就是我們識字的大課堂。學生能從生活的各個方面入手去識字。比如引導學生從商品包裝和商標上識字,引導學生從街道兩旁的招牌上識字等等,學生的課外識字量會迅速加大。

      四、指導課內外閱讀加強讀寫鞏固識字

      漢語教學的大部分時間應該用于閱讀教學,閱讀教學在漢語教學中處于重要的地位,所以我注重在課內外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閱讀中鞏固識字。比如我不強迫學生快速背誦課文,因為這樣容易出現死記硬背現象,而是讓學生多讀課文,熟讀課文,這樣學生不僅能自然而然地背誦課文,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識字量。

      五、換角度識字

      關于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經驗,但在教學實踐中我逐漸感覺到學生雖然認識了漢字、記住了字形、了解了字義,但這些感知只是表面上的、淺層次的,他們的內心深處并沒有真正領悟到漢字、漢語的魅力。

      我欣賞形式上的豐富多彩,但我更崇尚內容上的豐厚與魅力。教學中我越來越意識到外在形式上的東西固然可以吸引人,可真正讓人心動的還是內在的東西。因為只有內在的東西才能深入人心。

      于是我開始改善教學方法,換一個角度從漢字豐富的內涵入手,逐步引導學生識字、閱讀、寫畫。

      漢字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它本身就有一種美,是一種靜謐的美,每一個漢字都講述著一個故事,我所做的就是讓這些故事走進學生們的心中,使其被這些故事吸引、被這些故事感動。

      比如學“筆”字時,拿一支筆給學生們看,讓他們說說筆桿是用什么做的,再來對照“筆”這個字,這樣學生們一下子就明白了。還有“晚”字,我講“免”了“日”就是“晚上”了。

      實踐證明,“四項途徑”“四路識字”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有興趣識字,并且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可以使學生輕松完成課標提出的識字要求,為閱讀和寫作奠定基礎,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總之,小學生是用形象、色彩、聲音進行思維的,在識字教學中采用多種手段進行生動形象的教學,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識字效率。

      參考文獻: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xxxx18|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激情黄色小说|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