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核心價值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平臺
首先,必須要利用好課堂將大學教育工作落實。高校課堂教學通常是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不同課程側重點不同,但是對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中,思想政治課程是主要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課堂,要加強理論方面的學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重點在于對大學生進行政治理論講解與分析。由此可見,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教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礎課程。而專業課程對于思想政治理論來說,專業課程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顯示器。例如:一個大學生熱愛學習,品學兼優這肯定與思想政治理論、專業課程雙重教育有關。因此,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平臺,要從思想政治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兩方面入手,為實現其人生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
探索有效的核心價值觀網絡教育方法
信息時代下,大學生接觸網絡信息已經是家常便飯。《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網民已經達到6.18億,普及程度已經達到了45%,而其中學生群體是最主要的網絡群體,所占例子27.7%。目前,我國60%以上的大學生上網時間超過了2個小時。大學生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系統,構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有關的教育平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網絡信息當中,不僅能夠更好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也是時展的必然要求。
網絡的開發性與虛擬性,讓網絡不僅可以成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陣地,同時也可以成為敵對分子宣傳腐化思想的平臺。高校非常有必要加強網絡管理,培養網絡用戶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與政治意識,樹立網絡道德,要最大限度保障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網絡能能夠安全運作。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高校內部可以制定《校園網絡管理條例》,加強規范學生的上網行為。
打造健康的“虛擬空間”,離不開網絡互動。高校可以其采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網絡互動的方法,簡單來講就是利用網絡載體就目前大學生比較關注的社會問題、學業問題、就業問題、情感問題等等進行討論。高校教育者必須正確把握輿論的導向,要有關心人、教育人的心態,要從能夠真正解決大學生問題這點出發,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默移化地貫徹到討論的內容當中去。在網絡上與大學生進行溝通,才能實現無意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教育,正是因為網絡獨有的開發性、平等性、隱蔽性、虛擬性,大大加強了教育者與大學生之間的交往空間,在學習、思想上都有了交流,從而打造健康的“虛擬空間”,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情感等方面。
提高核心價值觀自我教育能力
(一)主動提升自我剖析能力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缺自知之明的人,無論是處理個人私事還是國家事務,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身為一名大學生必須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必須要主動提升自我剖析的能力,自我剖析的內容是思想道德結構、個人的行為善惡等方面的內容。第一,大學生自我剖析的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必須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要不斷加強自我認識的深度,要時常堅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這樣才能在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工作中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同時還能讓自己的思維與行為同時進步。第二,大學生在自我剖析的過程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作為自我剖析的準則。人不是一個人,而是社會的人,人的生活必須依賴社會。自我剖析的過程中,一定要站在社會的角度,要明確自己的行為是否對社會有價值有貢獻,不斷地進行“反省”才能認識真實的自己,擯棄不正確的思想意識,讓自己的道德行為不斷完善,從而促進自己整體素質的提升。
(二)積極樹立自我教育的目標
好在,講不清楚就講不清楚唄!先提出目標,再慢慢摸索。又過幾年,終于有了要將此事講清楚的明確表示,其一,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將“價值體系”內涵縮小。其二,要求“提煉和概括出簡明扼要、便于傳播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為“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提煉呢?中國啥都缺,最不缺的就是熱心人。一時間,不同場合、各種人士,紛紛發表高見,有認為可以借鑒發達國家“自由、民主、平等”的,也有認為這是西方價值觀,不適合中國國情,應該提倡“禮、義、廉、恥”的,還有認為可以重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或者干脆提倡“八榮八恥”的等等,真可謂議論蜂起,好不熱鬧!
誰來一錘定音?2012年11月,黨的十召開,首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分為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國家層面:提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個人層面:提倡“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此表述,筆者深表認同,理由有三。
其一,先說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4個詞、8個字,可謂千挑萬選,字斟句酌。倘若哪一天,我們的國家真建設得十分“富強”,人民大眾能夠享有充分“民主”,這片土地到處充滿著“文明、和諧”,各位仔細想想,如此國家,豈非億萬百姓的理想家園?難道不值得咱們發自心底去熱愛?
其二,再說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不正是我們日盼夜思、天天向往的公平社會嗎?在這社會,人人享有充分的“自由”,不分男女老少,甭管貧窮富有,大家一律“平等”,無論到什么地方,“公正”無處不在,而公民們的一切行為,皆以“法治”為準繩,既無治外之地,亦無法外之人,這將是一個多么令人向往的美好社會。
1、引言
人本管理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風靡全球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它的興起與繁盛表明了管理學與倫理學的融合趨勢。人本管理是一種把“人”作為管理活動的核心和組織的最重要的資源,把組織內全體成員作為管理的主體,圍繞如何充分利用和開發組織的人力資源,服務于組織內外的利益相關者,從而實現組織目標和組織成員個人目標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活動的總稱。從以上定義出發,我們可以認為現代企業管理著眼點已經從對“物”的管理轉向對“人”的管理,將“利用人”工具理性與“為了人”價值理性相互結合。人本管理的核心價值觀是以人為本,即尊重人,關心人,激發人的熱情,滿足人的合理需要。企業只是滿足人的需要的一種工具,它以滿足人的需要為終極目標,保證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發展。
人本管理是時展的產物。它在知識經濟時代顯示出新的特征,在不同企業里它的表現形式多樣化,但其核心價值觀始終是企業生存發展之靈魂。
2、人本管理的思想始于對人性的假設
任何一種管理理論方法或實踐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設為基礎,如何認識人的本質或本性,是管理學上理論紛爭及其發展的本源。從管理發展歷史來看,對人性認識假設大致經歷了古典時期的“完全理性人”假設、西蒙的“有限理性人”假設、泰羅的“經濟人”假設、梅奧的“社交人”假設、馬斯洛的“自我實現人”假設、史克思的“復雜人”假設。基于這些假設而產生的X理論、Y理論、超Y理論(權變理論)等多種管理理論,都源于對人性善惡價值的不同判斷。如X理論假定人性惡,人總是好逸惡勞、自私的,安于現狀的;而Y理論假定人性善,人在一定環境中具有創造性,有實現自我的內在需求。這兩種理論側重于人的客觀理性。而超Y理論假定人既追求經濟利益,又有情感、社會需求,外部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人本管理的人性假定是“主觀理性人”,這一觀念融合了以上幾種假設。它認為人具有客觀理性——人的行為的客觀后果是有利于最充分實現自身的利益;且具有主觀理性——每一個人都依據自我偏好集對各種事物作出獨立的主觀價值判斷,并依照這種主觀價值判斷作出趨利避害的行為決策,力求能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利益。這種客觀與主觀相統一的人性假定,既承認個體主觀效用的多維性,又認識到客觀上滿足需要的實際效果,便于人本管理采用多種激勵方法,運用經濟的物質手段或非經濟的精神手段,最大限度地創造企業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在現實中,這種“主觀理性人”假設更符合個人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現狀,體現個人目標理性與工具理性的辯證關系,從而為企業人本管理奠定了較為全面且真實的思想基礎。
3、人本管理的本質是對人文資源的開發
這兩次出差到北京,我注意到北京的街頭巷尾都樹起了“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宣傳牌,稱之為“北京精神”。在“走遍中國”的過程中,我發現全國各地多個城市都推出了類似的“城市精神”。這是一個良好的嘗試,也是一個值得鼓勵的創舉。一個人得有點精神,一個城市不能沒有靈魂,那么,一個國家呢?一個國家的精神與靈魂,就是國民共同擁有的核心價值理念。
實事求是地說,同世界上絕大多數確立了核心價值理念的國家相比,中國無論在經濟水平、社會發展等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能正確認識這種差距,就不能解放思想,也容易讓我們在制定核心價值觀的時候束手束腳、瞻前顧后。我們應該像溫總理所教導的,要積極吸取人類的長期以來形成的精神財富。
符合國情與人類普世價值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激勵一個國家的理想,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我們對這些價值理念的解讀,既要根據實際情況與具體國情,又要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
就拿“北京精神”來說,我沒有看到北京政府具體的解讀文本。我認為,對這些精神與價值理念的最終解讀,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最終作出評判的是歷史和人民大眾。我是這樣解讀的:
愛國。一個成熟的民族總有一天會認識到,歷史上最偉大的愛國者,不只是那些反抗外國侵略者、為國捐軀的烈士,更多的是那些對抗權貴保護國民的英雄兒女們。
創新。落后就要挨打,當我們從西方引進了飛機大炮,從“山寨”開始力求自主創新,有了一些自己的品牌,有了自主研發的火箭、衛星與載人飛船后,我們也要敢于在理論、思想與觀念上創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1 人才第一
1988年,三星宣布“二次創業”并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1993年,三星重新制訂經營理念時,又確立了“以人才和技術為基礎”的信條,始終把人才放在了第一位。
“這個人出身于三星,必定能力非凡!”
這個話聽起來似乎有些夸張,但至少在韓國,這是活生生的事實。有一家韓國獵頭公司的老板就這樣說:“評價一個人的能力,重點要看他的經歷,這樣評價是最為客觀的方法,至少可以認為,如果他出身三星,那水平一定沒問題。”夸張一點說,“三星出身”這幾個字足以使任何學歷都黯然失色!
“三星出來的員工不用面試”,這樣的事例在深圳、天津、蘇州等地都曾有過,現在也有。
在韓國國內,三星擁有世界一流的培訓設施,設有12個培訓中心,可同時容納9 300多人。其中位于京畿道龍仁的三星人力開發院是三星集團培養人才的搖籃,三星把它稱為價值共享中心、知識創造中心和成果創造中心。在這里統一實施三星集團新員工入職培訓、國際化培訓、中高層管理培訓等。位于韓國京畿道水原的三星電子尖端技術研究所是專門進行員工技術培訓的基地,無論是新員工還是公司老總,都要來這里接受最新的技術培訓。
三星還十分重視吸收社會上各方的有用人才。目前在三星公司,除了包括諸多經濟界、學術界精英外,還包括其他各類人才,以致社會輿論稱三星為“人才匯集中心”。
三星認為,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乃至將來,重視人才都是三星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也是三星不斷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源泉。在三星,員工培訓早己納入了高層的議事日程,不論什么樣的狀況,都要堅持對員工進行訓練和培養,并把它視為一個系統工程,從沒有間斷。而三星實踐人才第一的具體做法是就培養人才、提供環境、適才適用。
2 最高志向
三星為什么起這個名字?它有什么樣的特殊含義?三星的創始人李秉先生在其自傳中作出了這樣的解釋:“三”具有大、多、強大之意,“星”具有明亮、高遠、永恒之意,把兩個字放在一起――“三星”,意思就是“閃耀、強大和永恒”。
三星之所以能從韓國國內的一流走向世界的一流,這和三星的“最高志向”這一核心價值是分不開的。1993年三星宣布實施新經營。在新經營階段,三星強調全方位的質量經營,倡導“一流主義”的質量觀,謀求擁有多項世界頂級的產品與服務。
提到三星這個名字,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三星在電子領域的實力和影響力。其實,三星不僅在電子領域要做到一流,其旗下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子公司也都本著最高志向這一核心價值觀,不斷朝著一流的方向邁進。
先看一下三星重工的例子。2006年11月,由英國《Lloyd?s List Maritime Asia》雜志主持的“本年度最佳企業”評選中,三星重工業榮獲2006年度“最佳造船廠”獎。這項獎是面向全世界造船廠的,是對企業的設計能力、企業形象、價格競爭力等因素進行評價之后選定的,是業內最權威的獎項。三星重工業在產品質量、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領先水平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認可。
三星建設歸屬于三星物產,在建筑行業擁有相當的實力。在世界金融、物流、旅游中心的迪拜,三星建造了世界最高建筑物“Burj Dubai”,高達160層,這一建筑物將于2008年徹底竣工。在世界建筑歷史上,三星留下了打破世界紀錄的光輝一筆。
三星旗下的服務行業――愛寶樂園,以其宏大的氣勢和750萬游客的數量,在2005年入圍世界最受歡迎的主題公園四強。這是依據世界旅游休閑專業雜志美國AB(Amusement Business)雜志和咨詢公司EconomicResearch公司的數據資料得出的,并由美國財經雜志《財富》發表。排第一至第三位的均是迪斯尼系列公司,他們分別是美國華特迪斯尼世界、日本東京迪斯尼樂園和法國巴黎迪斯尼樂園。愛寶樂園的入圍,充分說明了它在世界主題公園行業中的代表性品牌地位。三星愛寶樂園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于它把目標鎖定在全年開放型綜合運營模式上。同時,不斷完善周邊住宿設施,不斷推出富有創意的主題慶典、游行、展會、娛樂表演等具有國際水平的活動,并不斷開展環境保護體驗館、文化教育節目開發等革新活動,使韓國國內主題公園水平得到了更高層次的發展。
堅持最高志向,三星強調從三大方面去實踐:首先強調要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二是通過實踐公司的戰略,確保競爭優勢,并注重技術,堅持以質量為主的經營;三是堅持顧客滿意、顧客至上的原則,維護公司和品牌形象。
正是本著這樣的核心價值觀,目前三星在世界市場占有率達到第一的產品已經有17個。
3 引領變革
2008年3月,三星迎來了自己七十周歲的生日。對于一個人來說,七十歲著實已步入了老年的行列。但對企業而言,尤其是像三星這樣胸懷“為人類社會作貢獻”的志向和抱負的企業,與世界500強中長壽且健康的企業相比時,顯然還是一個年輕的企業。
在由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IDSA)和“BusihessWeek”共同舉辦的“IDEA(Industrial DesignExcellence Awards)2006”世界權威大賽上,三星電子獲得了預示未來設計方向的“設計探索”金獎和銀獎,以及“辦公及工業用產品”領域的一項銀獎,向世人展示了三星電子卓越的、世界級設計競爭實力。
“BUSINESS WEEK”網站刊登的消息報道:獲得探索設計金獎的是盲人專用手機,該款手機具有“觸摸短信”功能,盲人可以通過盲文鍵區和盲文顯示屏,利用觸覺收發短信,是一款充滿人性化的產品。“BUSINESSWEEK”稱贊該款具有“觸摸短信”功能的手機與其他殘疾人專用產品不同,由于其兼備觸覺、視覺操作功能,無論是殘疾人還是正常人都可以方便使用。
獲探索設計銀獎的三星便攜式數碼投影機(PORTABLE DIGITAL PROJECTER),是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將便攜式的設計理念應用于數碼投影儀。同時,充分考慮到散熱效果的鋁質外殼、充電式電源,增添高檔效果的高光澤黑色外觀設計等,都成為優秀設計的亮點。
在評價商業化產品設計的“辦公及工業用產品”部分,三星電子的便攜式投影儀“POCKET IMAGER”獲得了銀獎。“BUSINESS WEEK”曾評價該款產品是具有用充電電池驅動、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不受場地影響,可以在會議室、展會、野外等場所方便使用的圖像顯示產品。
自1996年三星宣布“設計革命之年”以來,三星電子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里始終堅持設計經營戰略,不斷創新和自我超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業績。
從2001年至2006年這五年期間,三星電子共獲得了19個IDSA獎項,成為五年內獲得獎項最多的企業。
彼得?德魯克曾說過:“每個企業存在著兩類創新:一是產品或服務的創新;二是提品或服務所需的各種技術和活動的創新。創新是企業區別于社會上其他組織的獨一無二的職能。”
三星始終堅持這樣的創新活動,“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變”、“變是唯一的不變”的理念,已經深深地植入了三星的有機體內。這個核心價值強調的是要積極主動和快速地變化,站在變化的前列,而不是被動消極地變化。
4 正道經營
1965年,三星為奠定韓國化學工業基礎,籌建了一座韓國最大的化肥廠,主要生產尿素,它是一座在歷經多次失敗和挫折之后建立起來的、在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化肥生產基地,“韓肥”就是這座超大規模化肥廠的簡稱。當時韓國制造業全系統的出口總額也不過l億美元,而三星為建設韓國化肥廠所籌措的外資就達五千萬美元,這個數據足以說明三星為此投入了多大的人力和物力。
然而在次年的9月中旬,就在這個廠的建設工程即將竣工之前,發生了一個意外的事件。根據當時政府公布的消息,韓國化肥廠的一位高管與外界共謀,把稱號為OTSA的糖精原料2000多袋,偽裝成建筑原料――水泥,利用日本貨船偷運到韓國蔚山。他們變賣了這些原料的一部分,在把大量剩余的糖精賣給某化學公司時,中途被釜山海關截獲。海關沒收了這些原料并征收罰款。
客觀地講,這件事與“韓肥”工程沒有關系,但因為事情發生在施工期間,有人就把它同韓國化肥廠聯系到一起,輿論和政界也大造文章,說韓國第一大財閥走私。韓國國會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最終,在工程竣工之后,三星把它交給了韓國政府。
從此,三星把正道經營作為了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必須堅持的核心價值,并在后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強調保持廉潔的企業作風。
三星倡導正道經營的價值觀,其含義就是以正直的心態采取誠實正派的行動,維護顧客和所有相關者的利益,在所有領域都追求正道。因此,三星在2005年梳理和提煉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時,同時也出臺了三星集團的經營原則。三星經營原則對三星所要承擔和履行的社會責任作出了承諾,這也進一步證明了三星不斷實踐“為人類社會作貢獻”這一理念的決心和意志。
5 追求共贏
追求共贏的價值觀強調的是“三星是社會中的企業,要樹立起與社會共存的企業形象。貢獻于社會,因社會而存在和開展相關活動是先進企業的責任。三星要率先保護顧客、保護環境,支援相對弱勢群體,成為給社會以希望的企業,每個人都要成為在這些事業中帶頭的三星人。”
對于企業自身來說,積極投身環保事業、提升社會責任感、重視環境保護的舉措是可以讓企業本身、消費者和社會三方都從中受益的好事,這也就是“追求共贏”理念。
對追求共贏的價值,三星是從勞資關系、事業關系、社會關系等三個方面著手去實踐的。勞資關系指的是員工與公司的關系。作為企業,要珍惜最寶貴的人力資源,提高員工生活的質量,給員工提供施展能力的舞臺和環境。事業關系指的是公司與供應商的關系。三星認為供應商是共同發展的合作伙伴,只有追求共贏和積極協作,相互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社會關系指的是企業和社會的關系。
為了在中國獲得長遠發展,三星立志融入中國,在不斷構筑研發、生產、銷售和管理等一系列本土化經營體系的同時,積極開展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回報中國對三星的支持。中國三星在2003年專門成立“中國三星社會公益團”,積極開展了捐助希望工程、大學生西部農村考察活動以及資助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等諸多公益活動。
對此,中國三星時任老總樸根熙曾表示:“今后這些公益活動將不斷擴大,并且要形成完善的體系。”
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無線通信領域的獨家贊助商,三星希望能夠通過一系列的公益活動,協助中國政府將此次奧運會辦成真正的“綠色奧運”。同時也希望憑借自身的技術實力,為北京奧運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使之成為繼2004年雅典奧運之后的第二個“無線奧運”、“科技奧運”。
從2004年開始,三星計劃連續三年,每年援建十五所希望小學,并支援中國大學生西部農村服務活動。另外,天津三星視界有限公司還進行了資助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