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校踩踏事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校園踩踏;預警機制;應急機制;預防;漏洞
近些年來,因突發事件而導致的校園踩踏事件屢見不鮮,如:2008年4月23日,重慶市涪陵區百勝鎮中心小學數名學生因為擁擠倒在人群中,6名小學生在事故中受傷;2009年12月7日, 湖南省湘鄉市私立育才中學發生一起有8名學生遇難,26名學生受傷的踩踏事故; 2010年11月29日12時,新疆阿克蘇市第五小學發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學生受傷,其中輕傷34人,重傷6人,病危1人。
這些事件的發生給社會帶來了極其不穩定因素,給學校帶來了惡劣的影響,給遇難學生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傷痛?,F從三個方面對校園踩踏事件進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一、校園安全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
中小學生、少年兒童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加強中小學安全教育,保障中小學生、少年兒童的安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教育事業以至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客觀要求。學校安全工作是全社會安全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加強中小學安全教育,保障中小學生、少年兒童的安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證國家的長遠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本質要求。
因此,校園安全也就成為了社會各界和千家萬戶關注的焦點。校園踩踏事件的發生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學校不僅僅要教會學生文化知識和做人的道理,更應該教會學生去保護自己的生命,做學生生命的守護者和捍衛者,真正做到讓學生“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二、 對校園踩踏事件發生原因的分析
(一)踩踏事件發生的群體。青少年正處在青春發育階段,力量、速度、思維和應變能力均不及成人。青少年生活經驗少,安全防衛知識欠缺,自我保護能力差,遇事容易慌亂,使場面失控,造成傷亡等。此外,現在的青少年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溺愛有加,造成孩子嬌氣重,生存依賴性大,面對困難主動求助少,多是被動依賴成人解決問題,面對危險時,勇敢精神少,積極生存能力差。
(二)踩踏事件發生的環境。學生是校園活動的主體。踩踏事件多發生在下課、上操、就餐、集會和放學時,學生集中上下樓梯,且心情急切。校園建筑不符合標準,出入通道少或通道狹窄,不能滿足學生集中上下的需要,造成擁堵,乃至踩踏事故的發生。建筑物缺乏照明或照明不足也是事故發生的一個誘因。
(三)校園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有的學校沒有成立專門的安全領導和組織機構,沒有專門的安全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各項安全職責落實不到位,各安全工作組織間也缺乏協調,安全責任分工不明確,制度不健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沒有落實到人。另外對安全教育重視不夠,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目前很多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安全課程,有的學校根本沒有為學生購買安全教育教材或購買后發給學生就完事大吉,造成了這些學校的學生普遍缺乏安全常識和自護自救能力。
三、應對校園踩踏事件的措施和方法
校園傷害事故的發生有其特殊性,學校要做好防范工作,降低或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
(一) 完善校園設施。對校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整改,解決因環境因素而潛在的安全隱患。樓梯是樓內垂直交通的“大動脈”,樓梯設計應遵循保障安全、便于行走和緊急疏散時保證規定時間內順利通過達到室外的原則。在設計樓梯時,還要考慮某特定年齡階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對那些不符合學校道路建設和樓道、樓梯建設標準的,要進行修繕和改造,以保證在各種突況下學生的順利通行。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建設校園安全基礎設施體系,如,緊急疏散路線圖,一些重要部位的樓道照明或者應急燈等。
(二) 完善安全管理體制。建立安全值班制度。早、中、晚、課前、課上、課后,凡是學生在校期間都要安排教師值班,做到時時有人看,處處有人管。對餐廳、浴室、宿舍樓、禮堂、圖書館、閱覽室、計算機室、室內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等人員密集場所,要有專人值班檢查,值班要有規定、有記錄、有檢查。建立安全責任制度。嚴格執行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和“一票否決”制,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緊迫感。只要發生了安全責任事故,就要堅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建立健全安全預警機制和應急處理機制。要制訂處置事故工作預案,抽調精干人員組成應急工作小組,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及時處置突發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一所民辦中學發生了一起踩踏事件。當天晚上下晚自習時,一名女生下樓梯時滑倒,后面潮水般涌來的人群,一層疊一層的壓了上去,導致8名學生不幸死亡,26名學生受傷。8朵生命之花瞬間凋零,類似的校園踩踏悲劇頻繁發生,二且迄今為止,尚看不出悲劇被遏制的趨勢。
沒一起事故都有其“偶然”性,可當一場場事故幾乎以相同情節一再上演時,這背后是否存在必然的因素。湘鄉育才學校踩踏事故中,雖有四個樓梯口通向一層。因為當天晚上下雨,52個班的學生因避雨,幾乎都選擇位于教學樓與同學們的宿舍最近的一個樓梯口,導致大量人流度聚集。一場雨就導致同學們下樓秩序大亂,教學樓的規劃設計是不是需要反思?不僅是湘鄉育才中學,我們所有的中小學教舍的設計,教師、校長及學校領導是否都把惡劣天氣等偶然因素考慮進去,對我們學生安全做了無微不至的防護,這顯然是學校的領導和市領導特別需要關注的事。
針對預防學生們擁擠,特別是我們中小學生,要格外的注意。防止踩踏事故的再次發生,管理就需從學生們的實際出發。在跑操,集合等上下樓梯活動中,不能強調快速、整齊,適當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要將安全工作的各項職責層層進行分解,落實到每一個班主任、任課教師都要擔負起對我們中小學生的安全管理盡到應盡的責任。每一個校領導也都要對師生負起安全責任。保證我們在校時的安全。
在多起校園踩踏事故中,學生下樓時突然跌倒往往成為事故的導火索。可是同學們下樓時為什么容易磕到呢?難道僅僅是因為不小心嗎,還有沒有其他的客觀因素。是不是因為樓梯臺階不防滑,臺階寬度過窄,高度過陡,樓梯間的燈光不夠明亮,顯然,僅僅這一個個細節,還得請組織專家去做專門的調查和論證。除了樓梯扶手、照明設備、安全出口等硬件因素之外,學校的管理制度也是需要檢討的。
我們學生的安全涉及億萬家庭的幸福,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為全社會所關注。這些年來,國家對我們中小學生的安全格外重視。但是,為什么還有類似的校園踩踏事故發生,這對我們中小學生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景何其慘烈,老師們,要在教學樓樓梯間設置指示,警示標志;告誡學生上下樓梯相互禮讓,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校園內是我們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地方,也是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如何避免此事件發生是人人都應關注的問題,安全工作應做在事故之前,而不是亡羊補牢。頻頻發生的踩踏事件,也是的解決校園安全問題迫在眉睫。特別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在校人數不斷增多,學校的管理工作和安全保證工作面臨著新的難題。
一次次的悲劇為我們敲響警鐘,保障學校安全,保障我們學生的生命安全,是家長們和老師們共同的責任。學校安全事關人命,安全重于泰山。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安全,避免意外和危險發生,讓家長和老師們放心。
著名的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而且熱愛生命的人。生命是人類最寶貴的東西,是自然給人類的寶石,前幾天,我讀了一則新,讓我感到無比心痛。
這則新聞說的是:湖南省湘鄉市育才中學12月7日晚9時30分,學生們剛下晚自習,急于回到宿舍的學生擁擠在離宿舍最近的樓梯口,一人倒下而引發嚴重的踩踏事故,8名學生當場死亡,26名學生仍在住院治療。從這則新聞中,我體會到了:生命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生命。看過這則文章我想起了:在不久前的2009年11月25日,重慶彭水縣桑拓鎮中心學校發生的一起踩踏事件,造成了5名學生嚴重受傷,數十人輕傷。還有在200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縣土塘中學發生一起踩踏事件,造成6名學生死亡,11名學生重傷,還有在2006、2007年也發生過許多起校園踩踏事件,奪走了很多個未成年人的生命。從中我領悟到:生命是不可以重來的,珍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愛生活,我們也要負責地對待自己的生命。生命是重要的。人有了生命,才有了快樂和悲傷,人有了生命,才有了希望與理想,人有了生命,才有了對生命的珍愛。所以,我們要珍惜自己是一個健健康康的人。
每一個生命,都有他存在的價值,我們要珍愛生命,健康成長,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勇敢、自信地向前走去,你會看到希望,感受到人生路上的美好,收獲人生的碩果,實現生命賦予的責任,讓生命之光,永遠輝煌,讓生命之歌,成為一種永恒!
惠民縣第一實驗學校五年級 朱蕾
本文系本站用戶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其實,如果分析一下該校的廁所設施和學生人數,就能明白,這樣的事件遲早會發生。該校區共有19個教學班,1704名學生,廁所設施如何呢?
請看數據:該校的公共廁所在一棟三層樓的一層、二層,一層樓公廁男女各一個,女廁蹲位14個,男廁蹲位5個,另有一個長達6米左右的小便池;二層樓兩個女廁,蹲位各5個;男廁一個,蹲位5個,以及一個小便池??傆嫞号畮孜?4個;男廁蹲位10個(有的報道說男廁共15個蹲位),小便池2個。問題是1704名學生到底需要多少廁所O施呢?
簡單的估算就能避免災難
所幸我們并不需要高深復雜的數學建模,只需利用美國奧多明尼昂大學兩位教授寫的一本“估算”方面的書就可以回答。該書已經有了中譯本,名字是《這也能想到?巧妙解答無厘頭問題》。這本書很有趣,它可以教你輕易算出在你摳鼻孔的時候,全國大概有多少人同時和你做著相同的動作?,F在言歸正傳,回到上述廁所的問題上來。
限于篇幅,首先列一個“公理”,就是我們這里不再推導,將其看作在歐幾里得幾何空間兩條平行線永不相交一樣的公理。這個“公理”是:人們花在某項活動上的時間比例等于此刻從事這項活動的人口比例――它是下面估算的基本出發點。
這句話比較抽象,我們以發生踩踏事件的濮陽縣第三實驗小學為例進行估算。盡管我們沒有該校詳細的課程安排表,但仍可以達到較準確的估算。對應到上廁所問題,第一個需要解決的是平均一名學生每天在學校期間大概在廁所待多久,或者說上廁所的時間有多久,當然這里指的是在廁所內的時間(包括大小便),而不包括路上的時間,5分鐘差不多吧。另外還需要知道學生白天在學校的時間,大致從早上7點到下午3點吧,算8個小時,那么平均而言學生花在上廁所的時間比例為5/(8×60)≈0.01=1%。但是這種計算是以學生可以在8小時任何時候都可以上廁所計算的,可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在學校絕大多數情況是在有限的課間時間上廁所,故實際的上廁所時間范圍只在6個課間(按上午4次、下午2次算),即60分鐘,這樣一名學生在全天60分鐘課間內上廁所的時間占了5/60=1/12,利用前面提到的“公理”,這一比例同樣是(所有60分鐘課間任意時刻)上廁所同學的人數比,對1704名學生而言,即(1/12)×1704=142名。也就是假設每10分鐘課間廁所學生流量均勻的話,總有142人需要上廁所。按照男女對半的話,約有71名女生需要上廁所,可是女廁所的蹲位僅有24個!對男生而言,假設小便與大便的人數比例為4:1,即71名男生中14人需要蹲位、57人需要站位,現實是10個蹲位(若是原有15個的話,那剛好滿足);一個男生站位按40厘米算的話,一個挨一個排列,需要58×0.4≈23米的小便池,可現實僅有6×2=12米的小便池(假設二樓與一樓的同長)。
可見,即便是按照人流量均勻的情況,都需要排隊,特別是女生的蹲位嚴重不足??紤]到月考進行前,上廁所的同學更集中,學校的男女生廁所會更緊張,也即排隊情況會更嚴重,更容易誘發踩踏事故。這也是整個踩踏事件的最主要原因。
事故發生后擴建廁所是否滿足需求?
現場:學生像疊羅漢堆樓梯間
阿明是合川區龍市中學初二(5)班學生。16日上午9:40左右,阿明被學校通知搬著凳子到操場參加歌詠比賽,而與他一起去參加比賽的,還有整個初中部3個年級的3000余名同學。
據阿明介紹,中午12點左右,歌詠比賽結束,同學紛紛搬著凳子返回教室。一些學生飛快地回到教室放下凳子后,又下樓去學校食堂吃飯。在綜合教學樓一樓的樓梯口,正排隊上樓放凳子的學生和下樓吃飯的學生發生沖突造成擁擠,不少學生倒地,被踩踏受傷。他被踩得昏了過去。“我被擠得倒在地上后,后面一些同學隨后倒在我身上,一層一層地疊在一起,像疊羅漢似的?!币幻軅麑W生向記者講述當時的情形。
原因:學生上下樓擁擠造成
龍市中學校長馬龍才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學生們參加完歌詠比賽后,學校派了幾名值周老師到綜合教學樓的樓梯間值勤以防意外。由于跑得快的學生急著下樓吃飯,而還沒上樓的學生又急著回教室還凳子,下樓的學生和上樓的學生在綜合教學樓一樓樓梯口相遇發生擁擠,初一學生阿濤往下走時,在樓梯口摔了一跤倒地,結果導致擁擠加劇,發生踩踏。事發后,學校迅速啟動緊急預案,疏導學生,將受傷學生送往附近的龍市鎮衛生院搶救。據該院相關人士介紹說,醫院共收治了25名學生,其中有5名重傷。
踩踏事故再次拷問校園安全管理
上海商學院火災悲劇的陰影尚未完全散去,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堆子梁中學一氧化碳就毒倒了12名花朵一樣的女生。就在我們在悲憤中反思的時候,重慶又來了校園踩踏事故。頻發的校園安全事件就是戳不痛學校管理者的神經?
不同的校園安全事故都有著不一樣的致禍個因,但有一些基本的共同點卻是任學校管理者怎么狡辯都無法抹殺的,那就是管理者安全意識的缺失,防范神經的麻痹,甚至是管理智慧的缺失。拿重慶此次事故來說,悲劇的直接原因是“中午12點左右,歌詠比賽結束,同學紛紛搬著凳子返回教室。一些學生飛快地回到教室放下凳子后,又下樓去學校食堂吃飯。在綜合教學樓一樓的樓梯口,正排隊上樓放凳子的學生和下樓吃飯的學生發生沖突造成擁擠?!边@就奇怪了?3000多人的活動,結束時間不能避開學生吃飯時間?學校難道沒有預見到這么多人同時從比賽現場離開可能會釀成安全事故?為什么就不能進行必要的組織和安排,讓學生排隊、錯時、有秩序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