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第1篇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新的健康定義內涵的深化,護理工作日趨復雜,護士職能范圍也日益擴大 [1] 。通常我們認為,患者是我們唯一的護理對象,從而往往忽略了與患者家屬的親切交流。孰不知,家屬的抑郁焦慮程度也間接地影響患者的治療與康復。為避免這一弊端,我們對92例內科心血管患者家屬的抑郁焦慮程度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分析,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收效頗佳。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均為2000年7~8月住院的內科心血管患者家屬,取樣92例,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齡17~72歲,被調查者的職業分布較廣,文化程度差別較大(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的職業及學歷分布 (略)

      1.2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書面問卷調查法。在統一指導下,本人對患者家屬進行必要的解釋,然后填寫問卷,時間限定在30min內,問卷發放104例,回收92例,回收率88.5%。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的比較用U檢驗,多組資料的比較用F檢驗,必要時作q檢驗和直線相關分析。

      2 結果

      2.1 抑郁焦慮的程度 有94%的家屬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癥狀,平均出現的焦慮癥狀為(50.6±1.687)項,其中出現中度以上焦慮癥狀為60%,出現偏重度以上焦慮癥狀為30%,出現頻率最高的抑郁焦慮程度見表2。

      表2 出現頻率最高的抑郁焦慮程度(略)

      2.2 與家屬抑郁焦慮相關的因素 (1)病情的輕重與家屬抑郁焦慮程度的關系:危重病人家屬的抑郁焦慮評分40.6±0.4。明顯高于輕癥者家屬的焦慮程度26.9±7.5,兩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2)角色與抑郁焦慮的關系見表3。結果示:患者家屬與同事,朋友與父母子女之間差異較為顯著,q=4.32,P<0.05。

      表3 不同家屬焦慮評定結果(略)

      3 討論

      3.1 重視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 要想做好家屬的心理護理,必須先了解家屬的心理狀態,心理狀態是一個人某時或某段時間里自我感覺好壞的心理狀態 [2] ,心理狀態多包括平靜,心煩意亂,抑郁焦慮,恐懼等。根據心理狀態的性質、程度,合理采用心理護理的對策,護理人員要正確對待患者家屬,使家屬積極配合護理工作。

      3.2 “疲乏無力”是患者家屬出現頻率最高的抑郁焦慮癥狀 占94.6%。對于這一癥狀多選擇休息。因此,在病區內安置備用床供患者家屬休息也是非常必要的。從表2中還可以看出,有78%的家屬在患者病情發生變化時,自己的情緒也隨之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厭食,這說明患者家屬對抑郁焦慮癥狀沒有足夠的應對能力,所以建議家屬選擇合 理的飲食,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正確對待疾病的發展變化,為給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奠定基礎。

      3.3 幫助患者進行角色確認 從表3中可以看出與患者關系越親近,其抑郁焦慮程度越高,因為心血管患者大多為老年人,人越老對配偶的依賴性越高。所以護理人員對患者配偶更應該態度和藹,以減輕他們的抑郁焦慮情緒。

      4 護理措施

      4.1 抑郁的特征性癥狀及護理措施 抑郁的特征性癥狀為:(1)對患者病情的悲觀;(2)失眠;(3)食欲不振。無論原發或繼發的抑郁反應,由于家屬情緒低落,往往導致患者自我貶抑,影響康復與治療。所以,我們護士應熟知上述癥狀,察言觀色主動接近家屬,提高心理護理的語言技巧,洞悉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有的放矢地進行護理,做到態度真誠、親切,語言溫柔委婉。

      4.2 焦慮反應的特征性癥狀及護理措施 焦慮的特征性癥狀為:(1)緊張不安;(2)易怒;(3)伴發軀體癥狀包括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如血壓升高,心跳加速,胸悶,過度呼吸,骨骼肌緊張,頭痛等和副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如多尿,腸蠕動加快,腹瀉等 [3] 。由于家屬過分緊張,戒備,對病情難免產生歪曲的判斷,因此,護士的一言一行稍有不慎,就會加重家屬的焦慮程度。這就要求我們護士要與家屬建立良好的關系,取得他們的信任,盡可能幫助他們找出焦慮原因,采取相應護理,以消除緊張情緒。

      參考文獻

      1 吳渭虹,張立紅.護理行為對住院病人心理影響的調查.中華護理雜志,1999,106-107.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第2篇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2(b)-0143-02

      血液凈化即為把患者血液引出體外并通過一種血液凈化裝置,除去其中的某些致病物質(毒素),達到凈化血液,治療疾病的目的[1]。目前,臨床中常采用頸內靜脈導管術對患者進行血液凈化治療。多項研究發現在血液凈化患者行頸內靜脈導管術的過程中,采用相關的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效果良好[2-3]。為探討血液凈化患者行頸內靜脈導管術的護理措施。該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間采用護理干預措施對40例血液凈化的患者實施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接診的80例行頸內靜脈導管術的血液凈化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實驗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為27~82歲,平均年齡為(43.3±2.4)歲。病情狀況:其中急性腎衰竭患者15例,慢性腎衰竭患者10例,循壞衰竭患者9例,口服農藥患者6例;對照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為25~80歲,平均年齡為(41.3±2.0)歲。病情狀況:其中急性腎衰竭患者17例,慢性腎衰竭患者11例,循壞衰竭患者8例,口服農藥患者4例。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對患者實施護理。具體包括對患者進行定時的服藥囑咐,并囑咐患者進行按時休息,輔助患者完成常規的血液透析。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實施護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①心理方面的護理:向患者詳細講解置管留管的重要性,從而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的情緒。并且,將操作中的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包括患者的的配合以及患者在呼吸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咳嗽等。②對于感染的預防:在室內,應保持患者所在病房的清潔,定時對患者病房進行清潔與消毒。并多次反復擦洗患者的頸部皮膚,保持頸部皮膚的干燥、清潔。在每次操作的過程中,都要保持在無菌的環境下進行,保持在換藥部位及導管留置的位置進行消毒。注意患者的病情狀況,當發現患者的傷口部位出現紅腫、化膿等現象時,采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③輔助患者進行透析:保持患者的頭部處于良好的位置,并且做好導管的扭曲、折斷,并且采用尿激酶及肝素對患者進行封管,防止患者傷口部位形成血栓,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治療后,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并對兩組患者發生緊張、恐懼及焦慮的發生情況進行記錄分析,并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分析

      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的發生率(10.0%)明顯低于對照組(60.0),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χ2=21.978 0,P=0.000 0)。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及患者滿意度的比較分析

      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發生緊張、恐懼及焦慮的發生情況進行記錄分析,并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發現實驗組患者的緊張、恐懼及焦慮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血液凈化適用于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各類腎臟疾病[4]。由于尿毒癥病人及家屬對血透療法很陌生,容易產生恐懼,心理壓力大,因此應向病人及家屬介紹和解釋使其了解血透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項,透析前應盡量消除病人的恐懼和緊張心理[5]。目前,多項研究顯示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行頸內靜脈導管術的血液凈化患者進行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緩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提高患者治療的臨床滿意度,降低治療的臨床并發癥發生率,效果良好[6-7]。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脊柱外科;焦慮;護理

      【中圖分類號】R72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0-0448-01

      焦慮是人的一種心理反應,大部分病人住院期間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心理,而焦慮狀態又常常影響患者的康復,故分析患者的焦慮因素并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我院隨機選取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脊柱外科住院手術的58例患者,對其進行了焦慮因素分析及相關處理,結果分析如下。

      1一般資料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手術的58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齡均在20歲~65歲之間,平均為45.72歲;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調查,精神正常,生活自理,接受過一定的文化教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均有慢性頸椎或(和)腰椎等脊柱相關性疾病,但不能有骨折等外傷,不能有工傷、事故賠償等其他心理因素影響,還不能合并其他復雜的內外科疾病和腫瘤。

      2研究方法

      需同一調查人員根據相關評分標準[1]:對患者入院后3天和術后3天分別進行評分,了解其焦慮因素及程度,評分方式可通過問卷調查或隨訪進行。

      3結果

      該58例患者在入院后3天的焦慮評分為38.96±9.38,術后3天的評分為38.72±8.21,兩者比較其差異在統計學上無意義(P>0.05)。

      3.1入院后3天焦慮因素:通過問卷調查和與患者交談得知手術前引起患者焦慮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1)由于對醫院環境的不適應而導致患者休息睡眠不足,占將近一半(48.3%);(2)由于對手術的不了解而害怕手術造成對手術的恐懼,占46.7%;(3)由于高昂的手術費用造成患者對經濟的擔心,占31.2%;同一患者同時有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心理負擔的占17.4%。

      3.2術后3天焦慮因素:術后引起患者焦慮的因素比術前稍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1)大部分患者的焦慮情緒都是因手術傷口的疼痛所引起,占68.2%;(2)手術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傷,因此患者對手術效果通常不是很滿意,對預后恢復存在顧慮,導致焦慮的產生,占59.1%;(3)由于出院后對護理知識的缺乏而擔心預后恢復而產生的焦慮占25.7%;(4)有的患者手術后要佩戴一些異物(如螺釘、鋼板等)或做輪椅生活,對次產生的焦慮占21.4%;同時有以上幾種顧慮的也不少,占11.3%。

      4護理體會

      4.1加強醫患溝通:醫護人員可通過對患者進行相關衛生知識宣教,使患者更好的配合醫生治療。還可以告訴患者手術基本相關知識,如手術環境、手術基本方法、手術內容及預后恢復,消除患者因對手術的完全未知而產生的焦慮。通過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并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態對其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2],盡可能的將其心理負擔降低到最小。焦慮情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患者術后的疼痛感也會相應的減輕[3]。

      4.2術后鼓勵、啟發:手術不僅是在身體上而且在心理上對患者都是一次重大的打擊,其恢復時間及程度依手術本身的損傷程度和患者的體質及承受力不同而不同,尤其是心理因素對預后的影響是不可估計的,因此醫護人員的鼓勵和啟發占有重要地位。可以通過發放宣傳品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身體和心理的康復指導教育,病情嚴重的則可面對面的單獨進行耐心疏導。據報道某些醫院通過這種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

      4.3后期自我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護理僅限于患者住院期間,但患者不可能等完全康復后才出院,常到病情穩定后(一般術后一周左右)就出院回家,在家進行后期自我調護直至痊愈。自我護理的好壞也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康復,所以在院期間護理人員要教會患者回家后的自我護理,如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可吃什么,不可吃什么及其他注意事項。

      4.4個體護理:由于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工作或學習環境、所患疾病和心理素質都不同,所以不同的病人需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即個體護理,但總原則是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盡量滿足其心理需求,使患者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最大程度的恢復健康。

      4.5整體護理:整體護理即對患者的病友及家屬普及護理知識,讓其在心理上和行為上配合護理人員幫助病人搞好護理工作。因為人是社會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不是獨立存在的,常受到外界環境和他人的影響,故通過整體護理與患者病友及家屬溝通來減少外界環境的負面影響也是減少患者焦慮情緒的必要措施。

      4.6專業的心理護理:由于患者的個體差異,有的患者可能在術前術后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不利于手術的進行和術后康復。通常在手術的前一晚給予一些鎮靜劑(安定)可緩解部分患者的焦慮情緒,但對于焦慮情緒嚴重的給予鎮靜劑后仍然不緩解的患者應該先告知其主管醫生,如有必要再請專業的心理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專業的心理護理并給予必要的藥物治療,否則不宜進行手術。

      綜上所述,分析脊柱外科擬進行手術治療的住院患者的焦慮因素并給予相應的護理,使其以最好的心態接受必要的手術,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胡佩誠.醫護心理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118

      [2]胡有谷,黨耕町,唐天駟.脊柱外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28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第4篇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胃癌化療;焦慮;影響

      化療為治療晚期胃癌常見方法,其能夠有效殺滅殘留的腫瘤細胞,但因大部分患者自身免疫力較弱,加之其對疾病與化療藥物的恐懼感,極易產生負面心理,給治療護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擾,從而降低臨床療效。本研究針對已選定的100例化療胃癌患者予以針對性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8年~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胃癌化療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不同護理方案分為對照組(58例)與研究組(42例);前者男女比例32:26,年齡42~74歲,平均(60.35±6.47)歲,病程2個月~10年,平均(4.13±1.84)年;后者男女比例22:20,年齡41~75歲,平均(61.59±5.97)歲,病程5個月~10年,平均(4.26±1.35)年。兩組上述各項基線因素比較均未見明顯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健康知識宣教;飲食護理,囑患者多食高維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并戒煙酒;保持患者照射處的皮膚衛生、干燥等。研究組于對照組基礎上予以針對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護理人員針對患者自我理解能力與受教育程度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向其耐心講解胃癌疾病知識與化療時相關注意事項,舉例既往成功案例。②護理人員根據不同患者生活習慣與個人愛好,為其制定緩解負面情緒的方案,盡量使患者獲得心理上放松。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主動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以及時了解其心理狀態,盡量滿足其心理需求,同時囑咐其家屬予以患者精神上的支持。③護理人員保持室內良好通風及適宜溫度,讓患者感覺到舒適;且每天協助患者整理其床單,定期對病室予以清潔。④定期舉辦病友交流會,安排患者相互交流其康復心得,使患者間建立互相支持、鼓勵關系。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心理狀態評定:①焦慮心理: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②抑郁心理: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值均介于30~80分,焦慮、抑郁程度與分數呈正比[2]。參照本院資深心理醫師制定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兩組護理滿意度,主要包括非常滿意、較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總例數*100%[3]。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21.0軟件分析,均數標準差(x±s)表計量資料,t行組間、組內比較;百分比(%)表計數資料,?字2行組間比較,P

      2結果

      2.1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對比 兩組治療后心理狀態評分均顯著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P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2.86%顯著高于對照組68.97%(P

      3討論

      胃癌化療患者不僅擔心其術后的化療效果,而且擔心化療產生的一系列副作用,加之化療不僅殺傷腫瘤細胞,而且使正常細胞組織受損,導致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應激反應,從而對臨床治療效果產生直接影響[4]。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后SAS、SDS評分較護理前均降低,且研究組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提示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胃癌化療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分析原因可能為:護理人員實施針對性護理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針對患者自我理解能力與受教育程度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向其耐心講解胃癌疾病知識與化療時相關注意事項,并舉既往成功案例,從而有效緩解患者負面心理[5,6]。護理人員保持室內良好通風及適宜溫度,讓患者感覺到舒適,有利于其保持良好心態[7]。由此得出:針對性護理可作為胃癌化療患者的一種有效護理方案,其更易被患者接受與使用,因此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2.86%比對照組68.97%高,充分驗證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應用有效性、積極性[8]。

      綜上所述,胃癌化療患者予以針對性護理干預,不僅可緩解其焦慮情緒,而且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劉鑫.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對胃癌化療患者焦慮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1):138-139.

      [2]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雜志社,1999,12(01):198.

      [3]張家鳳,吳修鳳,劉亮寶.綜合護理干預對胃癌化療后心理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04):699-700.

      [4]周富蓮,梁玉芬.護理干預對胃癌化療患者焦慮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3,35(19):3032-3033.

      [5]王秋.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緩解胃癌化療患者焦慮的作用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07):1671-1672.

      [6]楊慧英,臧搖莉.整體護理對胃癌化療患者心理狀況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06):662-663.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第5篇

      關鍵詞:百草枯中毒;肺纖維化 ;焦慮;評估 ;相關因素;分析

      百草枯屬于有機雜環類除草劑,目前廣泛應用與農業生產中,中毒病例日漸增多,中毒后致死率較高。近年來我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逐漸增多,患者出現肺纖維化比例也逐漸增加。在診治過程中,患者會出現煩躁不安,情緒激動,失眠等焦慮狀態。為了解百草枯肺纖維化患者焦慮狀態及相關因素,我們選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診的61例百草枯肺纖維化患者進行焦慮狀態因素分析,給臨床提供參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均為口服百草枯中毒。其中男性36例、女性25例;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28±9)歲;患者在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搶救治療經過、治療時間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影像學檢查中毒后分別在 1、3、5、7、14d,使用我院light speed 16層 CT 掃描患者肺部,采用量化方法進行評分,按1:1.6:1.3比例推算出肺受累的評分結果。肺纖維化標準:輕度1~5分,中度6~10分,重度>10分。

      1.3方法

      1.3.1調查工具①Zn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1];②調查表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在護理科研專家指導下自行設計制定的,調查焦慮原因的問卷。包括:一般資料,疾病知識的了解,患者檢查的感受,疾病相關并發癥,治療效果,社會家庭的支持,自我應對方法等方法。

      1.3.2調查方法患者入院后,在調查者指導下完成問卷。共發出61份,收回61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61份,有效率100%

      1.3.3判斷標準根據焦慮自評量表(SAS):標準分<50分為無焦慮,50~99分為輕度,60~69分為中度,≥70分為重度焦慮[2],并與全國常模進行比較。

      1.4統計學處理用統計軟件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x±s表示,組內及組間應用方差分析及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數表示,組內及組間的差異性比較采用χ2檢驗,以百草枯中毒后死亡作為截層數據各結果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調查對象的焦慮程度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定結果

      2.1.1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纖維化前患者焦慮患病率61例中,<50分為0例,50~59分為輕度焦慮的32例,60~69分為中度焦慮的29例,焦慮為100%

      2.1.2百草枯中毒肺纖維化患者SAS標準分與全國常模比較,百草枯中毒肺纖維化患者標準分明顯高于全國常模見表1。

      2.2患者焦慮程度相關因素頻率分布,見表2,表3。

      3討論

      焦慮是患者最常出現的心理特征,它與患者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有密切關系。焦慮是患者對疾病不良因素所產生的情緒反應。高度焦慮不僅可以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會影響患者的預后。我院經過對61例的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焦慮狀況及相關因素調查發現,SAS表分值顯示,61例的患者在50分以上說明,本組患者普遍存在焦慮,而且程度較為嚴重。

      3.1入院時患者焦慮的相關因素分析患者因口服百草枯中毒。百草枯致死率較高,最嚴重的并發癥為肺損害,中毒后早期表現為肺不張,肺浸潤,胸膜滲出和肺功能明顯受損,如早期未死亡,1~2w后逐漸發展為肺纖維化,并呈進行性發展至呼吸衰竭,部分患者最終死于肺纖維化,在治療過程中關鍵是徹底洗胃。患者在洗胃過程中表現出的對醫護人員的態度,家人的支持,疾病知識的缺乏等不配合洗胃的焦慮狀態。護士根據個人的外在表現特點及時發現患者的焦慮表現及焦慮原因,正確評估焦慮的程度,正確運用護理程序,有針對性的實施健康教育指導,使患者積極配合搶救。

      3.2住院期間患者焦慮的相關因素分析患者住院期間要經過洗胃導瀉,保護胃粘膜,應用激素,抗纖維化,抗氧化自由基,保肝利尿,抗感染藥物治療,61例患者均在12h內行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在氧分壓

      本研究所有患者都為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存在個人意志力不夠而產生對治療效果、擔心疾病并發癥的焦慮,評估患者具有較高的消極情緒和較弱的意志力,這樣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即焦慮易感性較高[3]。這就需要責任護士和患者家屬及時鼓勵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和所接受的救治措施,勇敢面對,培養戰勝疾病的堅強意志和信心,及時給患者輸入正能量如介紹同病種恢復較好的例子,消除擔心和消極的焦慮狀況,提高患者心理防御機制,促進患者心理功能的提高。因此針對相關因素對患者實施正確有效的個體化健康教育指導,及時圓滿的回答患者的疑問,減少了患者對不了解或誤解而產生的焦慮。

      3.3規范化的健康教育指導,提高患者及家屬救治的依從性責任護士對口服百草枯肺患者進行規范化、個體化的健康指導,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礙。患者在責任護士的引導鼓勵幫助下,充分挖掘潛能,發展補償策略,提高救治水平,同樣護士的知識態度也會影響患者的救治。護士定期培訓,學習并制定臨床教育路徑,規范有效的掌握了解百草枯肺的疾病知識的動態發展,以正確心態實施臨床教育路徑,使患者及家屬得到正確規范的信息技術實施及情感支持,充分的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家屬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充分降低于社會與經濟依賴負擔。

      總之通過對百草枯肺患者焦慮評估及相關因素情況分析,我們正確評估患者的焦慮狀況,及時分析焦慮的相關因素,有針對性的實施有效的搶救教育指導,及時對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可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增強安全感,從而增強患者的信心,降低不良反應,維持患者良好的心身狀況,樹立堅強的生活信念,積極的去適應社會,熱愛生命,從而更加有效的防止自殺的再次發生。分階段、系統化、規范化的實施健康教育臨床路徑,進一步促進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救治依從性,以指導臨床,更加完善整體優質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黃明生,劉協和,蔡月英.癌癥化療患者焦慮情緒和應對作為的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1997,32.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v日韩v|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国产.亚洲.欧洲在线|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