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事局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縣人事局(編辦)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市人事編制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堅持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和*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重要思想,用科學發展觀統領人事編制工作,堅決貫徹執行上級關于人事編制工作的各項政策和文件精神,緊緊圍繞人事編制工作為推進*縣大跨越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奮力崛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堅強人才智力支持和體制保障這一主題,以求實創新的精神,在人才招聘服務,機構改革編制管理、公務員管理、職稱評聘、工資福利管理、加強自身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重點主要工作開展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20*年主要工作
(一)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事業興衰,關鍵在人。管好人,用好人,是人事部門的第一要職。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人才觀,竭力做好人才工作。
1、進一步做好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一是認真組織開展人才招聘活動。組織我縣京黟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西遞旅游服務公司、大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市雙馬磁業有限公司、龍池灣旅游服務公司等五家企業和部分高校畢業生參加2月26日的*市春季人才交流大會;2月27日會同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縣城街心公園聯合舉辦黟縣春季人才、勞動力招聘會,縣瑞豐絲綢、亨通軸承、明清徽州酒樓、華盛絲綢、桃源罐頭食品、香溪谷旅游度假村等35家企業參加,入場觀眾近千人,現場咨詢人員800多人,達成意向500多人,現場錄用近百人。二是認真做好縣直機關、事業單位公開選調(招聘)工作人員,今年開展了兩次選調(招聘)工作,公開選調(招聘)單位33個,共55個職位,經制定周密的考試考核方案,通過公告,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考核、體檢、公示等程序,第一批為16個單位選調21個職位,第二批17個單位34個職位選調(招聘)工作正進入體檢、公示階段。三是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社區工作的意見,做好畢業生到農村、社區工作有關政策的咨詢和報名指導工作,我縣共有64人報名,經筆試、面試、體檢、考核,最后確定21名高校畢業生分赴全縣8個鄉鎮20個村和1個社區工作;根據省、市關于開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工作的文件精神,經統一的報名、筆試、體檢,已確定8名高校畢業生,將經過崗前培訓后,落實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工作。根據《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實施意見》和市人事局、市教育局等六部門《關于建立*市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制度的通知》要求,為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制度,擬定了《關于建立*縣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制度的請示》,報縣政府研定。擬每年選定5家左右條件合格的企事業單位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制度的單位,每年提供20個崗位供暫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見習,對見習人員每人每月由見習單位和財政各補助250元作為見習人員生活補助。
2、進一步加大人才服務工作力度。一是認真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報到、檔案接收和求職登記、推薦就業工作。截至目前,已接受20*年高校畢業生報到120人,接收畢業生人事檔案179冊,80余名大中專畢業生進行了求職登記;同時深入基層單位,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逐一走訪調查了解用人單位第一手人才需求情況,將其納入“企業人才需求信息庫”,供畢業生選擇,使畢業生就業向多領域、多途徑延伸。二是積極做好各項聘用、人事和檔案管理工作。對2001年后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和鄉鎮事業單位人員聘用進行合同鑒證。對教育系統2001年后新參加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共79人)檔案收歸縣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積極宣傳人事政策,做好人事工作,并及時為人員辦理他們的轉正定級、職稱申報、工資調整等手續。三是從縣情出發,制定了我縣人才市場與勞動力市場整合方案,成立了人力資源市場。四是加強了人才培訓工作。舉辦了12期全縣專業技術人員公共必修科目繼續教育培訓班,開展了《知識產權公共必修科目教程》的培訓,共培訓人員1383人。
3、進一步加強“引智”工作。一是積極幫助企業尋找外國專家,落實20*年已申報的三個引智項目(澀皮栗加工技術的改進、黟縣古民居木構件腐蝕霉爛防護技術、蠶桑良種更新及配套新技術示范推廣)。專程參加了5月18日在合肥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20*年中國國際徽商大會,就我縣20*年三個引智項目與外國專家組織洽談,積極尋求外國專家解決技術難題。將蠶桑良種更新及配套新技術示范推廣項目譯成日文,上報省外國專家局,由省外國專家局幫助尋找相關日本專家。二是積極做好人事部組織的“留學回國專家服務團”來我縣的智力支持工作。引進了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院研究員、國內外有廣泛影響的環境生態工程專家卞有生來我縣進行專項考察指導,對我縣工業園區、華盛集團、桃源罐頭食品有限公司的污水處理情況,宏村環境綜合治理及生態旅游進行了實地考察,對我縣污水處理廠的方案進行了論證指導,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還為我縣鄉鎮領導及縣直局以上領導做了《可持續發展與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專題講座。引進了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科專家魏永祥在縣人民醫院坐診、手術,門診就診病人達60余人次,我縣74名醫護人員聆聽了他所做的《氣道阻塞性疾病和微創技術在外科領域應用》的專題講座。
4、進一步加大人才信息庫建設。為打響“世界遺產”、“世外桃源”兩塊品牌,建立我縣旅游人才、建筑人才信息庫。配合申報全國旅游經濟強縣創建工作,制定下發了《關于填報我縣旅游人才基本信息的通知》,對全縣二十家與旅游相關的機關、企事單位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具有初級職稱以上人員進行調查統計,目前我縣以旅游企業為主的旅游人才信息庫已基本建立;對我縣在職建筑類人才及近三年來報到的大中專畢業生進行調查摸底,建立了建筑人才信息庫。
(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加強機構編制管理。為認真貫徹落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86號)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機構編制管理嚴格控制機構編制的通知》(廳字[20*]2號)以及《全省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規定》(省政府190號令)、中央編辦和監察部共同制定的《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加快推進我縣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實現科學化、規范化管理的進程,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1、擬定了鄉鎮機構改革方案和人員分流意見。按照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擬定了《*縣鄉鎮機構改革實施意見》和“黟縣農村綜合改革人員優化配置辦法”、“*縣鄉鎮機關內設機構、所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競爭上崗實施方案”、“*縣鄉鎮一般工作人員實行雙向選擇實施方案”及“鄉鎮行政機關崗位設置參考意見”、“鄉鎮事業單位職能界定意見”等相關的配套文件,業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正待組織實施。
2、認真開展20*年度事業單位年度檢驗工作。全縣事業單位164個,實際登記的全縣縣鄉兩級事業單位共141個(含新登記事業單位2個),占全縣全部事業單位163個的85.9%,占符合法人登記條件事業單位141個的100%。今年實檢單位139個(包括免檢單位4個),年檢率為100%。其中:全額事業單位102個,差額事業單位18個,自收自支事業單位18個,條條單位委托縣登記單位(氣象局)1個。截止目前變更登記事業單位48個,新登記事業單位3個。(現139個年檢件檔案,48個變更件檔案,5個注銷件檔案,3個設立件檔案已全部完成歸檔,并已進行網上公告)在登記中,嚴格把關,規范操作,按《條例》辦事。對暫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一律不予登記或暫緩登記。對原已登記的單位發現問題,一律將證書收回。增強對事業單位法人的管理力度,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水平。
3、機構改革進一步深化,編制信息平臺建設得到加強。為鞏固機構改革成果,理順政府職責分工,解決好部門間職能交叉問題,完善和規范有關部門“三定”規定。經縣編委會議研究并報經縣委常委會議同意,提出了在原縣旅游局的基礎上成立黟縣旅游發展委員會;在原市容局的基礎上成立黟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將縣統計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職能進行整合,*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增掛黟縣統計局牌子;為加快我縣繭絲綢產業發展,推進繭絲綢產業一體化,整合繭絲綢產業管理職能,成立黟縣繭絲綢產業辦公室,并將縣蠶種場整體劃歸縣繭絲綢產業辦公室管理。建立和完善了編制信息平臺。針對全縣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變動情況,及時辦理編制調整手續,為領導決策和編制管理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
4、認真執行有關政策,協調指導部門管理體制改革工作。一是加強教職工編制管理,結合實際核定全縣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全縣共核定編制651名(中學381名,小學270名)。二是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15號)和*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政[20*]56號)精神,結合我縣畜牧獸醫工作實際情況,出臺了《黟縣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成立“黟縣畜牧獸醫局”,隸屬縣農業委員會管理;設立“黟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同時撤銷黟縣動物防疫監督所;撤銷黟縣水產站),隸屬縣畜牧獸醫局管理;設立“黟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掛“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牌子),隸屬縣畜牧獸醫局管理;在碧陽、宏村、美溪、漁亭分別設立“畜牧獸醫站”,隸屬縣畜牧獸醫局管理。三是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市場監管管理的通知》(*政辦[20*]55號)及《關于做好種子管理體制改革中種子管理機構調整工作的通知》(*編辦[20*]161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我縣種子管理體制改革意見》報縣政府研定。四是嚴格辦事程序,嚴格把好人員進口關。縣編辦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規定,在全縣機關事業單位補充工作人員時,首先嚴格審查各單位的編制空余情況,始終堅持在編制限額內審核補充計劃,并考慮留出領導職數和盡量減輕財政負擔,盡力吸納人才等原則,提出進人意見,履行報批程序。
(三)做好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工作。
1、做好公務員登記及參照單位的申報工作。根據《公務員法》和全縣公務員登記實施工作方案的要求,認真做好了全縣公務員登記工作。上報公務員登記共37個單位591人,申報參照公務員制度管理單位21個。認真做好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考錄用工作。開展20*年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的政策咨詢、資格審查、擬錄用公務員政審工作,為縣檢察院、縣法院兩個單位共招錄5名公務員;辦理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鍛煉期滿的錄用手續4人。
2、加大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力度。20*年是《公務員法》貫徹實施的第一年,為規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工作,根據上級的規定并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印發了《關于做好20*年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黟人字[20*]21號),嚴格執行未取得公務員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培訓考核合格證書及未完成公務員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規定的課程或學時,年度考核不能評為“優秀”等次的相關規定及縣委、縣政府關于招商引資、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等項綜合考核的要求,基本完成20*年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工作的審核事項;做好政府人事任免事項及綜合性表彰獎勵的辦理工作;做好林業、公安、衛生、勞動、統計等機關事業單位中層干部的任免審核工作;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時登記和審驗工作,共辦理學時登記及審驗2200余人次;會同縣委組織部,縣政府法制辦,縣司法局聯合組織開展了全縣公務員依法行政知識測試活動。
3、進一步加強全縣專業技術人員的聘任管理,做好專業技術職務的首聘和續聘工作。以20*年工資制度改革為契機,全面完成全縣13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審核和登記,對20*年度繼續教育合格人員進行了續聘,辦理(補辦)聘任審核手續3000余次。對教育局、林業局、鄉鎮衛生院等十余個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職數進行重新核定;做好各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審核申報和任職資格通知工作,對新取得資格人員辦理專業技術人員聘任上崗手續。認真做好專業技術人員調動職稱上崗的審核、聘用工作。為促進我縣農村小學和農村初中教育事業的發展,按照20*年核定的教育局下屬各學校編制數、專業技術人員數重新核定崗位設置數和剩余崗位情況,根據省教育廳、人事廳教人[20*]3號文件精神,對農村小學和初中的結構比例進行了適當提高,進一步解決農村教師特別是山區鄉鎮教師上崗問題。對*縣中學20*年聘用的8名大學本科畢業生及美溪中學等2004年聘用的3名教師進行定職;及時做好我縣事業單位20*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統一考試和*省醫古文、古漢語考試的網上報名工作,及時做好取得資格人員證書發放工作。
4、加大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順利完成干部人事檔案達標升級工作。為全面推進以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為重點的制度改革,引入競爭激勵機制,推行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與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分開工作,出臺了“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聘任管理的意見”,出臺了《關于在全縣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以政辦[20*]50號文下發執行,擬定了《黟縣縣直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暫行辦法》、《黟縣縣直事業單位未聘人員分流安置意見》,待提交縣政府研定。為落實我局管理的全縣800多名一般干部檔案達標升級工作,自去年10月份啟動該項工作,至今年8月份,歷時10個月時間。除正常工作日外,我局組織全局黨員干部利用雙休和晚上連續加班、加點,認真開展審核、收集整理、微機錄入等工作,建立檔案的查(借)閱、收集、鑒別歸檔、轉遞、檢查核對、保管保密和檔案管理人員職責等制度,通過規范操作、有序推進、嚴把質量關,為我縣檔案達標升級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8月10日,省委組織部檢查組對我縣一般干部的人事檔案進行了檢查,在聽取工作匯報、對檔案庫進行實地察看、抽查檔案檢查后,對我縣的干部檔案工作給予了較高評價,順利通過了檢查組的達標升級驗收。
(四)工資福利與離退休及軍轉安置等工作。
1、認真開展工資改革和離退休工作。一是認真落實全縣機關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離退休人員增加離退休費工作。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目前該項工作尚未全部結束。根據省、市會議精神,3月份擬定了我縣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成立了縣工資改革辦公室,從紀檢、組織、財政、審計等部門抽調專門工作人員,對全縣機關事業單位津補貼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清理。4月9日召開全縣工資改革工作會議,全面部署我縣工資改革工作。本次工資套改涉及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有2900多人(全額撥款約2200人,差額拔款約300人,自收自支約400人),離退休人員約1300人(全額撥款約1100人,差額拔款人員130人,自收自支約100人)。為順利完成工資改革工作,會同縣紀委、組織部、財政局、審計局等七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嚴肅紀律確保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工作順利進行的通知》,對全縣機關、事業單位2900多在職人員檔案情況進行了全面審核(主要審核工作時間、工齡間斷、學歷、任職時間、所任職級以及93年以來考核情況等),并將在職工作人員的個人信息全部輸入微機,建立工資調整數據庫。二是認真做好各項調資工作。審核、審批20*年7月份以來機關事業單位職務(崗位)變動人員工資待遇297人;20*年元月份調整職務補貼標準及其他補貼60人;機關干部20*年元月調整級別工資128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0*年元月正常晉升薪級工資1800余人;其他各項調資400人。三是認真做好離退休和遺屬補助的審批發放工作。審核、審批離退休人員工資,及時辦理到齡人員的退休手續。全年共審批遺屬補助新戶15人,調整享受標準352人。四是認真做好*年“兩節”慰問退休老干部工作,并做好縣領導親自上門對縣處級退休老干部慰問的服務工作;及時核撥發放機關單位20*年度福利費5.8萬元;
2、積極做好企業軍轉安置等工作。一是進一步落實企業軍轉干部包保責任,辦理3名企業軍轉干部待遇調整工作,確保待遇落實到位。根據企業軍轉干部工作責任制要求,鑒于“包保”單位人員有變動的情況,軍轉干部安置工作小組辦公室特與“包保”責任單位重新簽定了責任書,把維穩工作做到了實處。
(五)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一是按照創建“學習型、創新型機關”的要求,積極組織全局干部深入學習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報告、縣委十二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縣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和全省人事編制工作會議精神及省、市、縣有關重要文件精神,組織開展好“落實推進年”活動、縣人事局(編辦)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作風教育月活動。二是結合縣政府20*年重點工作任務和人事編制工作任務,制定了《關于印發〈20*年人事編制主要工作任務分解表〉的通知》(*人字[20*]23號),細化分解由我局牽頭的縣政府重點主要工作任務和人事編制主要工作任務,落實具體完成任務的責任股室和完成的時間進度。三是認真抓好文明創建、“五五”普法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調整相關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制定我局“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活動方案工作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意見。四是認真貫徹落實《信訪條例》和《黟縣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進一步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在全局組織開展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年”活動,妥善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切實維護社會穩定。五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根據《*縣“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推進年”活動實施方案》,制定印發了《*縣人事局(編辦)開展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推進年”活動實施方案》,在全局干部職工中深入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動,將縣人事局(編辦)20*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主要工作任務進行分解,按照局領導分工和股室職能,明確第一責任人和分管責任人,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落到實處。
二、存在問題
回顧今年的工作,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不夠,忙于事務多、思考問題少。二是工作中還需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三是學習氣氛不是很濃,特別是學習一些新知識、研究一些新問題不夠。四是人才工作還需進一步推進。客觀上我縣是山區小縣,經濟欠發達,工業基礎薄弱,投資環境欠佳,一些體制性障礙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吸引人才有一定難度。主觀上我們更需要進一步努力,要深入基層、深入第一線,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積極探索搞好人才工作的突破口。進一步增強主動性,增強大局意識和憂患意識,要緊緊圍繞人才強縣戰略去謀劃我縣的人才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