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務管理目標國際對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要想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必須分析究竟哪些利益關系人會對企業理財產生重要影響。究竟哪些集團對企業理財,進而會對財務管理目標產生影響呢?筆者在此提出以下三條標準:(1)必須對企業有投入,即對企業有資金、勞動或服務方面的投入;(2)必須分享企業收益,即從企業取得諸如工資、獎金、利息、股利和稅收等各種報酬;(3)必須承擔企業風險,即當企業失敗時,都會承擔一定損失。根據這三個標準,筆者認為,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利益集團有以下四個方面:
1、企業所有者。所有者對企業理財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來進行的。從理論上來講.企業重大的財務決策必須經過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的表決,企業經理和財務經理的任免也由董事會決定,因此,企業所有者對企業財務管理有重大影響。
2、工企業債權人。債權人把資金借給企業后,一般都會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以便按時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因此,債權人必須要求企業按照借款合同規定的用途使用資金,并要求企業保持完好的資金結構和適當的償債能力。當然,債權人權力的大小在各個國家有所不同,在日本,債權人尤其是銀行對企業財務決策會產生重大影響。
3、企業職工。企業職工包括一般的員工和企業經理人員,他們為企業提供了智力和體力的勞動,必然要求取得合理報酬。職工是企業財富的創造者,他們有權分享企業收益;職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緊密相連,當企業失敗時,他們要承擔重大風險,有時甚至比股東承擔的風險還大。
4、政府。政府為企業提供了各種公共方面的服務,因此要分享企業收益,要求企業依法納稅,對企業財務決策也會產生影響。當然,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很大,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因為實行政企分離,政府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力要弱些。陸正飛博士認為,政府經常通過政策誘導的方式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的國際比較
從世界范圍來看,主要由兩大財務管理模式,即以美國為代表的建立發達的證券市場基礎上的財務管理模式和以日本為代表的建立在發達的銀行業基礎上的財務管理模式。下面對這兩種模式進行簡要對比。
(一)美國
1、所有者。美國以個人股東居多(見表一所示),這些個人股東不直接控制企業財權,只是通過股票的買賣來間接影響企業的財務決策。美國上市公司之間的收購和反收購經常發生,當股票價格降低到某一限度時,往往招致被兼并或收購。因而,股票市價成了財務決策所要考慮的最重要因素。由于職業經理過分地注意短期內股票的升降,因而忽略了企業的長期發展。
2、職工。美國是一個崇尚個人的社會,勞動力市場非常發達,從高級經理到普通員工,都可以通過勞動力市場來調換工作。因此,員工與企業之間沒有穩固的關系。這就使得員工很少關心企業的長遠發展,但比較關心當前工資和獎金的高低。
3、債權人。美國的法律比較健全,債權人與企業之間是一種契約關系。當企業財務狀況好時,各銀行會主動提供貸款;反之,當企業財務狀況差時,則要求企業清償到期債務,甚至可能要求企業破產還債。
4、政府。美國政府認為,管得最少,就是管得最好。政府一般不對企業進行干預,但要求企業遵循有關法津法規。
(二)日本
1、所有者。日本企業的股東多為法人(見表一所示),股權相對集中,股票不經常轉讓。所以,日本的股東認為,股票價格的一時升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2、職工。日本企業推行的是終生雇用制和逐級提升制,勞動力市場不太發達,企業與員工之間存在比較穩定的關系。企業一般不解雇正式錄用的職工,職工在企業出現暫時困難時,也不離開企業。企業在作決策時,多把員工利益放在首位。
3、債權人。日本企業的負債比率比較高,一般在80%左右。日本實行主銀行制度,每一家大企業都有一家大銀行的支持,銀行與企業之間有著穩固、密切的關系。當企業出現暫時困難時,債權人一般不起訴要求企業破產還債,而是千方百計地協助企業渡過難關。日本允許銀行持有企業股份,許多銀行既是債權人,又是股東,雙重身份為銀行和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奠定了基礎。
4、政府。在資本主義國家中,日本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是比較多的,政府通過各種中長期的計劃,引導企業投資方向和經營、財務政策。
(三)比較的結論
從以上比較我們看到,美、日兩國各利益關系人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樣。在美國,股東在財務決策中起主導作用,而職工、債權人、政府起的作用很小,這就使得美國財務經理非常重視股東利益,以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而股東財富主要表現為股票價格的上漲,因此,財務管理目標又轉化為股票價格的最高。美國企業的財務決策都是圍繞股票價格進行的。
在日本,股東、債權人、職工、政府在企業財務決策中都起重要作用,財務決策必須兼顧各方面的利益關系。這就使得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成為財務管理的合理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用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