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智慧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智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人智慧

      雖然許多動物的許多本能足以使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而人類的基于理性的智慧,卻決非任何動物的任何本能所得比擬。

      智慧是人的一種能力,但不是天生的本能。它是人的一種見識,但不是簡簡單單的意見或知識。智慧是在意見和知識基礎上升華出來的對於事事物物的本真的洞見。中國古代一位大哲學家莊子,曾將人們認知外物的活動分為“以俗觀之”、“以物觀之”和“以道觀之”這樣三種立場或角度(見《莊子·秋水》),所謂以俗觀之是指從常人的主觀角度去認知,其結果只能形成常識性的意見;以物觀之是指從事物的客觀角度去認知,結果能以形成系統性的知識;以道觀之則是從宇宙本原的高度來透視,從事物的內在本質來剖析,其能力是為智慧力,其結果便謂之智慧。因之這位大哲學家奉勸眾人:“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因為“耳止於聽,心止於符”,就是說,感官只能形成感性認識,心官只能形成理性認識,“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只有用聚集了道的氣,也就是智慧去認識世界,方能得到最高的悟性認識(見《莊子·人間世》)。西方哲學家如康德、黑格爾,都曾將認識分為諸如此類的三等;佛家談知識和智慧關系的轉識成智說,天臺宗說空、假、中三諦圓融,也有類似的觀點,我們就不細說了。

      智慧可以積累和傳遞,首先是在民族內部積累和傳遞;所以各個民族都有各自傳承各自風格的智慧。當我們說“中國人的智慧”時,指的是,千萬年來生息在這片中華大地上的人群所養成的智慧,特別是指具有它自己特色的那樣一些智慧。這些智慧,如果細數起來,可以臚列若干條目;但是概括起來,或者說捉住根本,剝取核心,也可一言以蔽。當然,像許多文化現象一樣,這些被稱為是中國人的智慧,并不意味著它乃中國人所專有、非其他民族可得染指的什么秘寶;而只是因為,由於種種條件的湊合,這樣的智慧,在中華文化體系之中無處不在,并且得到了最完滿的表現,以致成了解讀中華文化的密碼,成了中華文化的標志。

      這個智慧,名曰三極。

      第一章

      在進行學究式的探討以前,我想先介紹一種兒童游戲,讓我們回到孩提時代,從人生開始處開始,開始我們的愉快的智慧之旅。

      有一種兒童猜拳游戲,好像尚無正式名字,姑且叫做“石頭-剪刀-布”吧。游戲者任意出拳作石頭(握拳)、剪刀(伸展食指中指)、布(張掌)狀,石頭勝剪刀,剪刀勝布,布勝石頭;三者循環追逐,輪流制勝,沒有絕對霸主,也沒有絕對弱民,大家都有同等機會得勝,也都有同等不幸喪生,以此形成一個和諧協調平衡安定的局面。世界上好多民族都有這種游戲。在日本,叫做石拳;在美國,在西歐一些國家,也有流傳。與之類似的,還有以拇指、食指、小指互相爭勝者。中國一些農村的玩法是,以拇指代表土地爺,食指代表拐杖,小指代表毛蟲;土地爺勝拐杖,拐杖勝毛蟲,毛蟲勝土地爺。日本人則稱之為蛇拳(じゃんけん),謂拇指代表青蛙,食指代表蛇,小指代表蜒蚰(Limax);青蛙勝蜒蚰,蜒蚰勝蛇,蛇勝青蛙(參見永田久:《歷と占いの科學》第九章,日本新潮社,1982)。

      這種游戲,究竟是由某一地區發明出來然後傳播開去的,還是許多民族各自獨立發明的?那是民俗學和比較文化學的專門課題,這里可以暫置勿論。我們現在比較感興趣的是,這種游戲,是對客觀事實的真實摹寫呢,還是主觀觀念的圖解說明?或者說,它是自然系統的藝術再現呢,還是哲學智慧的普及傳布?我不知道是否已經有人提出過這個問題,甚或已經有人解決了這個問題。我現在能夠有把握說的是,這種游戲的最早文字表現形式,也許是全人類中最早的文字表現形式,見於中國的一部古老圖書中。讓我們先來看看那段文字記錄是怎么說的,也許有助于對游戲性質的理解和認識。

      這部古書的名字叫《關尹子》,全書共有九章,分別名為《一宇》、《二柱》、《三極》、《四符》、《五鑒》、《六匕》、《七釜》、《八籌》、《九藥》。像許多中國古書一樣,這也是一部難以精確判定年代和作者的書籍。從名義上說,它的作者叫關尹,年代在春秋末,看來不甚可靠;可以確信的是,至少在西漢時期,它便已經存在了。書的第三章《三極》中,有一段話這樣說:

      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

      故事的主人公是三種小動物,蝍蛆通稱蜈蚣。蛇食青蛙、青蛙食蜈蚣的事,人所常見。至于蝍蛆食蛇,似乎難以想象;可是在《莊子·齊物論》和《淮南子·說林訓》中,竟都有所記載。《莊子》中說:“蝍且甘帶”,“蝍且”就是蝍蛆,“甘”讀如啖,“帶”就是蛇。《淮南子》中說:“騰蛇游霧而殆於蝍蛆”,謂巨蛇雖能騰云駕霧,卻栽在小小的蝍蛆手里。此外在《本草》這部醫藥書“蜈蚣”條的注釋中,則有更為詳細的說法云:“(蜈蚣)一名蝍蛆,其性能制蛇,見大蛇便緣而啖其腦。”這些說法有無事實根據,很難輕易可否;但生物界有所謂生態平衡的現象,謂一定的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中的各種對立因素,能夠通過相互制約、相互轉化和補償交換等作用,來營造和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則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其中各種天敵相互克制的趣聞,也常為人們所樂道。由此推想,蝍蛆和蛇和蛙的循環圈,縱然不像書本上說的那樣簡單明了,不像游戲中玩的那樣簡潔明快,但如果說它是對生態平衡現象的一種藝術概括和科學普及,還是不致大錯的。

      現在我們要問的是:人們何以要概括出這麼一套玩藝來,難道僅僅是一種勞作之馀的游戲?人們之能以概括出這麼一套玩藝來,有無什么哲學思辨方面的助力?而這麼一套玩藝終以游戲形式普及于世,是否又大大啟發了人們的智慧?中國文化在這些方面,有無什么特殊的機制或貢獻?這些,都是我們很感興趣的課題。

      第二章

      在上述那本古書里,這個蛇蛙蜈蚣“互相食也”的記事,被放在叫做《三極》的一章里,看來當非偶然。盡管那部書的章題出于故作玄虛的動機,從一安排到九,多數無可索解,而“三極”一題的含義,還是相當明白的。

      三極就是三元,三個對等的元素或本原;特別常指宇宙的根源。在《易經》和《逸周書》這兩部中國最早一批哲學書和歷史書中,便已有三極這個詞,其內容是“天、地、人”(見《易經·系辭上》、《逸周書·成開》),有時也叫三才或三材,謂組成宇宙的三種材料。現在《關尹子》中推出的三極,卻是三種“互相食也”的小動物,它們當然無法與天地人相比,照實說,只能叫做三蟲。而作者竟也謂之為三極者,看來當是因為此三蟲在其小小的系統內,倒也確實是三種對等的元素,從而可以當作一種寓言,一種形象,一種“科普”圖畫,以影射和代表自然系統中存在著的互相制約的因素或力量,乃至被認為是宇宙根源的因素或力量。因此我們可以認定,三蟲的格局之被強調,遠遠不是出于游戲的目的,而是有著更深的理性動機的。

      這樣,我們事實上已經涉及到了兩種三極:三蟲和三才。仔細分析一下這兩種三極,我們將會看到,天地人或蝍蛇蛙三者,雖然在其組合中都各據一極,形成鼎立的狀態,但其極間的關系,或者說其組合的格,卻很不相同。前面說過,那三種小動物,處在一種互相追逐循環制約的關系中,并由之構成生態的平衡系統。而天地人這三極之間的關系,照古代中國人的理解,則幾乎正好相反,它們不僅彼此從不克制,而且是在盡力相互補足,以形成所謂“天人合一”的局面。這個天人合一中的天,指的是大自然,包括天和地。天地人三者合一,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人和自然交朋友,用互敬的而非互克的辦法,來創造一個和諧的平衡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在古代中國,這又叫做“參贊化育”。當時的人相信,天的功能是“化”即化生,地的功能是“育”即養育,人的功能是“贊”即贊助;三者各盡其能而融為一體,是為“參”(見《禮記·中庸》)。在如此組成的參贊化育關系中,人類不僅通過適應天地的本性而實現了自己的本性,積極地完成了自己,而且更以此使自己參加到了大自然中,與天地同長共久;至於天和地,也由於人的參贊,而實現并完成了自己的化育本性。

      由此可見,三才的如此合一關系,和三蟲的那種相克關系,其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它們分別組成了三極的不同的格。下面我們還會看到,除此兩格以外,三極之間尚有許多別的格,其景象是非常熱鬧的。不過現在,我們不能不暫時打住,回到我們的智慧主題上去,看看這些三極,與中國人的智慧,到底有些什么關系。

      第三章

      先看天地人的合一。中國戰國后期,有一位十分重視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的思想家,姓荀名況,人稱荀子;他在談到天地人的關系時,曾經這樣說:

      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舍其所以參,而愿其所參,則惑矣!

      這是荀子在《天論》里面說過的一段話,概括了天地人合一的事實與智慧。其所謂的“能參”,是說天地人所具有的、足以使三者參合為一的能力,即天的時能、地的財能、人的治能;也就是前面說過的天能化、地能育、人能贊。這是一些客觀存在著的“能”。人們正確地認識了這些能,便能運用它來實現天地人的參合,實現天人合一,形成一個和諧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反之,如果不能認識這些客觀能力,不知道運用它們去實現天人參合,則叫做“舍其所以參”。舍其所以參者必然不能實現“所參”,即形不成參合的局面,收不到參合的效果,天地的功能將因而隱沒不彰,人類的功能也萎頓而無可實施。如果舍其所以參者還在妄想得其所參,是謂“惑”,即天大的愚蠢;只有知道用其所以參因而得其所參者,方才是智慧和智慧的顯現。

      荀子用“惑”和不惑來評價人對三才的認知與參與,意味著關于天人合一的知識,可以轉化為人的某種智慧,某種在天地之間如何安身立命的智慧。荀子和他所屬的儒家學派,都非常強調這種積極參與的智慧,對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十分有趣的是,對於同一個天地人三極的事實,在另外一些古代中國人那里,卻形成為另外一套認識,轉化為另外一種智慧。我這里指的是道家學派。

      道家始祖老子在他的著作中說: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這里談的也是天地人三才。天能長,地能久;人怎么樣?人既已與天地相鼎立,自也應該長且久。可惜并沒有人能夠與天地共長久。那是為什么?

      若是按照前面荀子的思路,將會認為,人之所以未能長久者,乃由于人類自己沒有發揮好自己的功能,以及沒有利用好天地的功能,以致不能在長久方面,與天地相參。而老子的看法恰好相反。他認為,“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言外之意是,人之所以不能長且久者,以其自生!什么叫做不自生?那不是說天地沒有自己的能參或所以參,沒有化育的功能;也不是說天地不去發揮自己的功能,不來參與自然的生息,不以其所以參成其所參;而只是說,天地在發揮自己那無可比擬的巨大功能時,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就是說不自以為得計,故而能夠長且久。人類方面的情況則有點復雜:人中的圣人,知道效法天地,後其身、外其身、無其私,因而能夠與天地共長久,不自生而長生;人中的凡人,只圖一味先其身、存其身、有其私,自生其生,結果反而事與愿違,無一得以長生。

      老子對天地人三極的如此看法,像他的整個哲學一樣,是在以逆向思維的方法,昭示人們以陰柔的智慧。這是一種與前述的主張積極參與同等重要的智慧,二者雖有陰陽之別,卻無軒輊之分,而是各有自己的適用范圍,并且正好以此相互補足,相得益彰。

      天地人三極所啟發于人者,大抵如此;蝍蛇蛙三極的格局與此不同,其智慧閥也因之有別,下面我們試以實例說明。

      中國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寫到漢高祖得天下時,曾經發表過如下一通議論:

      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

      周秦之間,可謂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豈不繆乎?故漢興,承敝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矣。(《史記·高祖本紀·太史公曰》)

      “夏之政忠”,忠的意思是敦厚;“小人以野”,野的意思是拙樸。殷時“小人以鬼”,鬼的意思是迷信。“周人承之以文”,文的意思是文明;“小人以僿”,僿的意思是華而不實。在司馬遷看來,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方略和社會風氣,各有自己的長處,從而也就各有自己的短處。下一代在有意識地補救或克服上一代的短處時,總是不經意地又鑄成了自己的短處,有待更下一代來解救。如此循環不已,終而復始,是為歷史。他認為,時至周代末年,文敝已深,秦皇不以忠來解救,反而酷其刑法,所以二世而亡。漢興易變,以忠救文,人既不倦,復得天統,所以能夠撥亂反正,長治久安。

      司馬遷的這個三王之道若循環的歷史觀里,很清楚地隱約著三蟲相逐的影子,是明眼人所一望可知的。本來在司馬遷以前,比較流行的是五德史觀和三統史觀,前者取五行相勝說,認為黃帝得土德;夏禹得木德,木勝土;商湯得金德,金勝木;周文王得火德,火勝金;秦皇得水德,水勝火;代秦者漢,復為土德。三統說則相信,不同的王朝承受不同的天統之氣,呈現為黑、白、赤三統,前後繼續,輪流坐莊,彼此只有先後次序,沒有生克關系。司馬遷的三王之道歷史觀,在理論形式上,顯然是對這兩種史觀的綜合,而且應該說,是對這兩種史觀的優點的綜合。五德史觀的優點是相信後王勝過前王,肯定歷史的前進性和革命性;三統史觀的優點在于肯定三極而不是五極,因為三已是全,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過程(以後還要詳細論證這一點)。司馬遷之能以綜合此前兩種史觀的優點而提出自己的三王之道說,除了他對歷史的洞見外,難道沒有三蟲游戲背後的智慧在作用嗎?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