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化的鋼琴教學創新途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鋼琴教學作為一門藝術性課程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逐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就目前來看,我國高校的鋼琴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若不得到及時改善便會影響我國教育的民族化發展,據此高校應對鋼琴教學途徑有效創新,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貢獻一臂之力。以下,本文首先對鋼琴教學民族化發展內涵進行了分析,并從幾個方面對基于民族化的鋼琴教學創新途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民族化;鋼琴教學;創新途徑;研究分析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對鋼琴教學予以了充分的關注,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應將民族特色音樂元素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以此實現高校鋼琴教學的本土化及民族化。筆者將分別從:鋼琴教學民族化發展內涵、基于民族化的鋼琴教學創新途徑分析,兩個方面展開研究。
一、鋼琴教學民族化發展內涵
所謂鋼琴教學民族化實際上是指,鋼琴教學發展中將我國優秀的鋼琴作品應用其中,在借鑒西方經驗的同時,將自己的藝術創作手段、思維方式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并有效滲透優秀的民族文化。在此基礎上還應結合我國民族器樂對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對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積極探索。為了更好地傳承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應對民族化理念予以強化,實現傳承目的。因此促進鋼琴教學民族化發展,是時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二、基于民族化的鋼琴教學創新途徑分析
綜上,筆者對鋼琴教學民族化發展的相關內涵展開了分析,為確保高校鋼琴教學創新發展,還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對策,積極改變鋼琴教育現狀,對鋼琴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具體實施中應將西方教學模式積極引進、提高教師自身音樂修養、對鋼琴藝術交流加以重視增強民族情感、對帶有民族特色的鋼琴作品積極創作等策略應用其中,詳情如下:
(一)將西方教學模式積極引進
目前大部分教師在鋼琴教學中忽視了實際情況,一味引進西方教學模式,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這是由于我國鋼琴教學與西方國家存在根本上的差異。為了實現鋼琴教學的創新發展,還應將素質教育與審美教育充分結合起來,對技能訓練引起重視,對適合我國鋼琴教育特點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此同時鋼琴教師還可將民族音樂元素積極融入到鋼琴教學中來,使鋼琴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朝多元化方向發展。
(二)提高教師自身音樂修養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發展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各大高校應對教師素質的培養引起重視,通過完善西方教學理念、更新教育理念使其知識結構得以優化。舉個例子: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可將鋼琴教學法、藝術史等知識融入其中,從而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為鋼琴技巧的學習奠定基礎做好準備。與此同時教師應加強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更好地感受作品中蘊含的美妙意境。基于民族化背景下僅僅對學生實施理論灌輸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將其滲透到文化脈絡中,在教學活動設計中,可根據我國文化背景對音樂文化因素進行挖掘,通過鋼琴作品賞析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掌握更多創作技法。
(三)對鋼琴藝術交流加以重視增強民族情感
與西方音樂相比,我國傳統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其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審美取向以及音樂理念等方面,因此教師應充分把握這一點,對鋼琴教學不斷創新,以此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感,幫助其樹立良好的自豪感與自信心。另外,教師還應采取有效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在鋼琴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帶有民族精神的鋼琴作品進行賞析,為本民族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持,此外高校還應拉近我國與西方國家阿鋼琴意識的交流,使我國鋼琴藝術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示,這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十分有利。
(四)對帶有民族特色的鋼琴作品積極創作
據調查分析,我國鋼琴作品中體現民族特色的作品數量極少,這一點也對我國鋼琴教育民族化發展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鋼琴教師應對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對民族特色鋼琴作品積極創作。在鋼琴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民族音樂教學素材積極應用,將西方創造技法與我國創造技法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習曲目,使鋼琴音樂藝術得到充分弘揚。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鋼琴教學素材時應將戲曲內容進行巧妙融合,以此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總的來說,對帶有民族特色的鋼琴音樂作品進行創作有利于我國鋼琴事業的飛速發展。例如:《蘭花花變奏曲》作品中便融合了陜北民歌情調,《內蒙古民歌主題小曲七首》也充分體現出內蒙古民歌特色,在鋼琴教學中將這些音樂作品融入教學內容當中不僅可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增強,另外對我國鋼琴教育民族化發展也大有裨益。
三、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呈現出良好地發展態勢,為促進我國鋼琴教育民族化發展,還應采取各種有效的創新手段,對西方教學模式不斷改進、促進教師素質水平的提升、通過鋼琴藝術交流強化學生民族情感、積極創作民族特色鋼琴作品,通過這一系列手段來達到教學目的。民族化教學創新發展任重道遠,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任務,教師與學生應該共同參與其中,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掌握更多技巧,避免我國音樂文化被世界同化,只有這樣方可推動我國鋼琴教育事業穩定發展,拉近我國與西方國家的距離,實現音樂無國界。
[參考文獻]
[1]廉珺倫.民族化視角下的高師鋼琴教學創新道路分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07:13-14+17.
[2]楊春霞.對基于民族化的高校鋼琴教學創新途徑的探究[J].藝術科技,2018,09:263+265.
[3]萬春.民族化視角下的高師鋼琴教學創新道路思考[J].黃河之聲,2017,15:31.
作者:韓馨瑤 單位:河南省鄭州市馨樂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