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學生道德教育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生道德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學生道德教育論文

      一、當代中學生利他行為稀缺的原因

      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主張利他主義。從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都體現了利他主義的精神。事實上,我們從兒童身上就能夠發現利他主義?!皟和苋菀资艿酵饨绲挠绊?,這使在兒童面前表達出來的感情很容易得到內化,他效仿這些感情,分享這些感情。他會因為見到被表達出來的痛苦而感到痛苦,他分享著他人的快樂”。當代中學生利他行為缺稀表現在:有些中學生為了學業的競爭,不愿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與交流學習經驗;有的甚至惡語相向,欠缺合作精神;還有些中學生對他人冷漠,面對需要讓座的孕婦和老人,往往抱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筆者認為,其原因主要有:

      1.中學生心理特征的影響

      中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其心理發展狀況還達不到成年人的水平,因此,中學生還不能抵制外來因素的干擾。他們的意識多數還處于易變、易受干擾的狀態,對外界事件的體會和看法容易受到來自他人強烈暗示的影響。近期,助人為樂反被訛詐的新聞事件時有發生。面對求助,幫還是不幫,成了社會討論的話題。作為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的中學生們來說,他們還沒有能力去辨別事情的真偽,周圍人的言論很容易影響他們。若周遭的大部分人都反對幫助他人的這種行為,那么以后遇到類似情況,中學生就會拒絕去幫助他人。學者李丹研究發現,性格開朗外向的兒童的利他行為較強,而焦慮、神經過敏性的兒童的利他行為較弱。可見,孩子的心理特征確實能夠影響其利他行為實施的多少,而這種影響力體現最為明顯的是在中學時期。

      2.家庭教育的弱化

      父母的價值取向是父母的教育實踐、與兒童言語溝通的內容以及作為兒童榜樣的父母行為的基礎,它影響著兒童生活的諸方面。首先,一個溫馨甜蜜的家庭,對子女身心健康發育相當重要。在溫馨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會學會如何去愛人,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容易形成最初的利他傾向。一個生活在充滿斥責和暴力的家庭氛圍中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冷漠,毫無憐憫之心,也不會產生幫助他人的想法。其次,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的激烈,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也升高了。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學習,而不關注孩子的道德教育。父母這種“重智力、輕德育”的教育方式勢必導致孩子利他行為的弱化。最后,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父母對幫助他人的態度冷漠,也會影響到孩子。有些父母在和孩子一同看新聞時,常會對有爭議的新聞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若此時父母不能給出積極和正面的引導,很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孩子利他行為的弱化。

      3.注入式的道德教育

      目前,注入式的道德教育普遍存在于中小學校。注入式的道德教育是一種“德目主義”。所謂“德目主義”指的是道德教育仿佛是一個“美德袋”,是把經過選擇的道德觀念、道德規范,如誠實、守信、勤勞和儉樸等等,開列目錄,逐步加以講解和訓練的一種思想。這種注入式的道德教育,只是灌輸,遠離學生實際生活,效果不佳。時下,很多學校試圖單靠政治課和班會來完成德育工作,如此空洞的說教達不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而且學校評定學生的綜合素質時,德育部分也是通過一些具體標準予以量化考核的,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道德教育的目的。

      4.網絡媒體的影響

      網絡媒體對利他主義的引導和宣傳,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網絡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和快捷的同時,也給中學生帶來了負面影響。一方面,中學生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身心發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網絡媒體對一些事件不切實際的報道和不良輿論宣傳的影響,誤導了中學生們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網絡媒體傾向于關注娛樂新聞等,不重視對助人為樂之類事件的報道,這種導向的偏離使得中學生們遠離了利他行為。

      二、中學生利他行為的道德教育

      1.培養中學生積極的心理情感

      要培養中學生的積極的心理情感,需要運用移情方法。移情是一個人在觀察到另一個人處于一種情緒狀態時,產生與觀察者相同的情緒體驗,也就是一個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識別并體驗他人情緒和情感的心理過程。移情是利他行為產生的基礎。正值身心飛速發展期的中學生,情感豐富,熱情奔放,極富同情心。在這個時期,應該增強中學生對移情的感受。移情對利他主義行為的影響是通過“移情—同情—利他主義行為”這一模型來實現的。通過移情訓練,使學生獲得同情心,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更有利他主義行為的傾向。因此,家長或者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移情訓練來強化中學生的利他主義行為。以下是兩種比較常用的移情訓練法。(1)情景表演法教師在課堂上給中學生們播放一個聯系生活實際的利他行為的視頻短片,然后讓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形式進行類似利他行為的編排,然后以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通過換位表演,學生們能夠體會到對需要幫助的人的同情,以及幫助他人獲得的滿足感和喜悅感。(2)討論法教師在課堂上給中學生們講述一個真實事件,例如“小悅悅事件”,讓全班同學進行討論,讓每位學生表達個人見解,在平等討論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最后教師做出總結,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良好的社會行為去關心他人,強化學生的利他行為。

      2.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家長,其對孩子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利他行為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孩子能夠學會如何去愛家人,學會如何去體諒親人,從而演變成去愛他人、去體諒他人。第二,家長要將道德教育放在與學習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能讓孩子成為高智商、低情商的高分低能兒。第三,家長不能溺愛孩子,應該為孩子做榜樣,身教勝于言傳,要鼓勵孩子的利他行為,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正確引導孩子的利他行為。

      3.加強中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

      學校要加強中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學者蘆詠莉等人研究發現,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與青少年的利他行為呈顯著的正相關。在集體生活中,同學之間需要溝通和交往,利他行為就產生于這種集體環境中。因此,學校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讓中學生養成熱愛集體、注重集體利益、樂于助人的品德和習慣,從而培養中學生的利他行為意識。要發揮學校的作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利他行為的道德教育。

      4.提高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社會離不開個人,個人也無法獨立于社會之上。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應該具備三點品質:堅持道德上正確的主張,堅持實踐正義原則,愿意為他人做出奉獻和犧牲。首先,社會應該多宣傳助人事跡,發揮網絡媒體和電視媒體等輿論工具的作用,多給中學生正能量,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他們的利他行為意識。其次,應該定期給中學生群體組織大型的公益活動,讓中學生們能夠有機會去奉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從而培養中學生的利他行為意識。最后,要提高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就必須讓中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分子,社會是離不開每個人的,只有做到我為人人,才能人人為我。

      作者:鄧婕楊淑萍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免费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亚洲www77777|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