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景區申報材料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各市文明辦,建委(建設局、規劃局),旅游局(委):
為全面推動我省風景旅游區(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根據省文明委年度工作安排,省文明辦、省建設廳、省旅游局決定,2008年開展首屆浙江省文明風景旅游區(點)申報評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表彰名額及推薦名額分配
全省命名表彰20家浙江省文明風景旅游區(點)。
各市推薦申報浙江省文明風景旅游區(點)名額分配附后。
二、申報條件
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局黨委五年計劃中創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的工作目標,在完成“全國創建文明風景旅游區工作先進單位”工作任務的基礎上,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創建工作的統一領導,經局黨委研究決定,成立了*山管理局創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工作領導小組(白山黨字〔*〕15號)。領導小組下設創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工作辦公室,領導小組及創建辦組織架構如下:
組長:張岳炎
副組長:翟晉華、王曉莉
成員:羅萬勤、莊勞動、李東、胡漢林、沈競春、張金軍、李炳清、張建紅、梁任重、羅瑞生、羅誠、李奇峽
*年上半年,*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局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指導下,緊緊圍繞“全面達小康,建設新*”總體目標,積極開展踐行科學發展觀主題活動,深入推進服務型、監管型、法治型工商建設,各項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初步顯現了*工商局立足市情謀發展、立志創新促進位、立新圖治樹形象的工作特色。現將上半年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立足市情,以科學發展的先進理念把握服務經濟發展的大局。一是深入開展了“踐行科學發展觀,建設美好新*”主題教育活動,局黨組成員帶頭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局機關先后3次組織“走出里下河,融入長三角”解放思想大討論集中交流發言,在全系統形成了以科學發展觀引領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大局意識。我局主題教育活動得到了掛鉤領導吉天鵬副市長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二是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發揮登記準入職能,積極促進*優勢產業、產業集群等具有地方特點的企業快生優生。在我局的多次努力下,*市政府專門行文,將民營經濟發展目標列入鄉鎮年終綜合考評,上半年新發展私營企業338戶、個體工商戶3049戶、新增注冊資本15.3億元。三是大力推進市場標準化建設,提升專業市場檔次和管理水平。為認真落實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市政府每年拿出500萬元作為扶持發展第三產業發展基金,其中對集貿市場改造給予一定的獎勵。上半年,市場成交額達48億元,對城區和鄉鎮所在地市場開展了標準化管理推進活動,從市場主辦者準入、經營戶持照亮照、進貨登記索票索證制度等方面進行規范,在泰州工商局召開的市場標準化推進現場會上,我局和金三角市場作了交流發言。四是強化對重熱點行業的監管,加大化工企業、違法排污企業、廢舊橡塑企業、網吧游戲室等專項整治的工作力度。由*市政府牽頭組織開展了社會文化環境百日整治,對“黑網吧”和非法經營游戲室進行集中取締。在廢品市場環境整治工作中,我局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取締違法經營戶近千家,拆除各類設備設施1393臺,徹底解決了廢品市場長期存在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等突出問題,在剛剛召開的廢品市場綜合整治總結表彰大會上,我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先進部門。
二、立志創優,以主動進取的開拓精神推進市場執法監管職能。一是深入開展“百名工商干部掛鉤幫扶百家民營企業”活動中,共走訪聯系企業220家,梳理意見建議七大類270條,幫助企業組建集團4家,辦理各項變更登記91個;幫助7家企業辦理動產抵押貸款680萬元;幫助辦理注冊商標申請47個,指導幫助1家企業完善中國馳名商標申報材料,9家企業完善省著名商標申報材料,24家企業市知名商標申報材料;幫助22家企業開展打假維權活動,挽回企業經濟損失454.9萬元。二是使商標品牌創建成為企業創新管理的共識。我局注重通過多種途徑宣傳商標品牌創建工作,增強政府的行政推動力。上半年,在全市工業企業管理現場會和全市企業創新管理工作會議上,我局主管局長都做了加強商標品牌工作的專題發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的贊許。市政府專題下發了《關于推進名牌戰略的實施意見》,首次設立了對新認定馳名、著名、知名商標以及地理標志各獎勵30萬、10萬、5000和20萬元的獎勵措施。在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注冊工作中,分管市長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市政府辦公室每月向分管市長、各職能單位印發《申報工作計劃表》,6件地理標志已進入實質審查階段。三是加大經紀人教育培訓和組織活動的頻次,增強組織的活力。注重依托鄉鎮政府、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經紀人培育進程。上半年,我局主動與沙溝鎮政府、江蘇紅膏大閘蟹有限公司、戴窯糧食市場聯系,對600多名水產、糧食經紀人進行集中培訓,把培育發展農村經紀人與合同管理、訂單農業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傳授《合同法》的相關知識,推廣使用農產品購銷合同示范文本。我局經紀人培育管理工作得到了省工商局領導的重視,省局市場處來我局進行了專題調研,泰州工商局在*召開了全市經紀人發展推進會。四是建立信用數據庫督查制度,保證數據錄入的準確性。注重從組織領導、技能培訓、建立制度入手,加強對信用數據庫的管理,采取了每周有提示、半月有督查、每月有通報,增加監督檢查的密度,不斷提高數據質量。重點做好營業執照換號、年檢驗照、重熱點行業標注數據的管理,企業換號率達76.17%,個體工商戶換號率93.2%;內資企業年檢率79.8%,私營企業年檢率61%,個體驗照率98.47%;確認重熱點行業企業1531戶。五是放大放心消費創建效應,顯現創建工作特色。在食品、食用農產品、糧油制品、豆制品、藥品、建材家具、農資、房地產、餐飲、建筑裝飾等與群眾消費密切相關的10個重點行業開展放心消費創建,積極推進和深化“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店)”、“星級流通企業”、“星級文明市場”等創建活動。10大行業創建工作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各創建牽頭部門相繼成立了本行業創建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市政府從財政預算中撥付專款10萬元。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我局先后兩次組織食品安全“兩個100%”集中檢查“回頭看”活動,檢查經營主體3256戶。針對豆制品行業存在的安全隱患,與相關部門開展了聯合調研和論證,建立了市百康豆制品生產基地,擬定了城區豆制品上市準入制度和措施,從源頭上保障豆制品消費安全。召開了電動車行業創建動員大會,建立了全市電動車行業基本臺帳、創建活動方案和行業創建標準,積極促成市工商聯籌建電動車行業商會,并已進入籌備實質性階段。我市農機行業自去年創建試點以來,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創建經驗在全省農機經驗交流會和農業部、省農機局網站上作了交流,得到省農機局的充分肯定。市放心辦聯合市農機局、旅游局分別在農機經營單位和水上森林公園旅游風景區新設6家“12315”工作聯絡站。六是堅持依法行政,抓住執法重點、克服執法弱點、解決執法難點、捕捉執法亮點,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上半年全局共立案查處各類經濟違法案件642起,結案423起,罰沒款309.69萬元,其中萬元以上案件56起,其中適用《反法》的28起,適用《產法》的29起,適用《消法》的27起,適用《公司法》的23起,查處無照經營案件171件,查扣假冒侵權卷煙474條,假冒“五糧液”10箱、侵權包裝物200只。認真貫徹國務院《禁止傳銷條例》,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嚴厲打擊非法傳銷行為,共組織專項執法行動4次,出動執法人員130多人次,搗毀傳銷窩點3個,遣送來自湖南、江西等貧困地區受騙的傳銷人員190多人,有力地打擊了非法傳銷行為。加強案件錄入數據管理,通過定期檢查、及時通報、跟蹤督查等措施,網上案件流程得到了有效運行。建立了嚴格的案件審核把關制度,案件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實現了復議無撤銷、訴訟無敗訴、復查無改處、信訪無錯案“四無”目標。
三、立新圖治,以積極有為的工作態勢樹立工商部門的嶄新形象。上半年,*工商局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局面,局機關順利遷至新區,辦公環境煥然一新。下半年,我局將緊扣年度工作目標,立新圖治,開拓進取,努力以積極有為的工作態勢,樹立工商部門的嶄新形象。一是加強機關管理,嚴格考勤考績制度,規范崗位職責和公務流程,提高機關科室業務指導、組織協調的工作水平。二是重視基層建設,局領導班子將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研,與分局干部面對面交流,一對一談心,了解基層干部的心理狀況,想方設法調動基層干部的積極性,提高分局班子組織和執行工作目標的落實能力。三是強化職能業務工作效能,按照“服務創新優化形象、監管創效優化環境、素質創升優化效能”的總體目標,進一步發揮工商監管職能,細化主攻項目、硬化實績考核,努力使條線工作上名次、特色工作上水平、全局工作上臺階。四是狠抓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按照市局的部署要求,加大重點、熱點崗位的干部交流力度,進一步加強對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的管理,堅持以制度管事、管人,強化執行各項“禁令”、規定的教育和監督,堅決杜絕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努力以良好的工作成效,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按照鄉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安排,結合本部門自身業務,遵循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的原則,鄉建委200*年度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做好了xxx流域土地整理項目的土地開發和后續工程的規劃和實施。參與監督了新開發耕地1087畝,整理1000余畝,新建水池35個,新修砌地堰7549.34立方米,設立項目區標志碑6塊,協助國土局完成了整個項目區竣工驗收圖的外業測繪工作。完成了柳花等5個村的配電室更新及輸電線路架設,共架設輸電線路5000余米;完成了紗帽等4個村的輸水管道的鋪設,共鋪設輸水管道4286.5米。
2、按照年初與各村簽訂的《環保目標責任書》,做好了全鄉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監督完成了各村垃圾池建設,共建設垃圾池114個,并在全鄉建設垃圾集中填埋場3處。自9月份起按時召開清潔員例會,監督各村清潔員對村內衛生及時清掃,對各村垃圾進行了集中清運,使全鄉垃圾有專人負責,定時清運填埋,保持了鄉內良好的衛生環境。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根據市、區有關文件精神,主要做了東石、xxx、王家、響泉四個市級環境整治先進村的環境整治工作,強化管理措施并制定了工作目標。加大了對洪峨路兩側衛生的清理力度,政府駐地衛生設專人每天進行清運,保證政府駐地的路面、市場的衛生清潔。對政府駐地的道路兩側商戶的攤位和鄉內集市進行了治理。監督政府駐地道路兩側商戶按劃線擺攤。對集市進行分區經營,嚴禁公路擺攤和占道經營,并每天進行巡查,對不規范商戶及時進行治理,建立了對政府駐地商戶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
3、每天進行巡察,對亂搭亂建行為及時進行制止和處理;處理各類建設糾紛7起。
4、協調公路站做好了峨池路、秦紗路的路面硬化改造工程,硬化長度6.8公里。
5、做好道路綠化管理工作。完成了西石、xxx共三處洪峨路路邊空地綠化,綠化面積1200平方米。完成了洪峨路兩側行道樹的補植,共栽植蜀檜4500余株,補植國槐200株,扶芳藤等綠化植物2萬多株。為了保證道路綠化的成果,安排專人定期對公路兩側行道樹進行管護,適時澆水、修剪、粉刷,既保證了樹型美觀又不影響交通。
為加強城市地名管理,依照國家、省、市地名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借鑒國內外城市地名管理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強城市地名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城市地名管理的重要性
地名信息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對社會發展和國內外交流具有直接影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實踐“*”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城市地名管理的重要性,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切實做好城市地名管理工作。要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地名規劃與論證,規范地名管理,完善地名標志設置,拓展地名信息服務,逐步建立健全與建設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地名管理服務體系。
二、地名命名、更名應遵循的規定
地名是公益性公共文化產品,地名的歷史越長,所凝集的歷史文化越深厚,越需要保持地名的穩定性,保持其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功能,確需變更的要進行科學論證。特別是對歷史悠久地名的變更,要更加慎重。要按照“尊重歷史,照顧習慣,體現規劃,好找好記”的原則和國家、省有關地名管理法規以及《*市地名管理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科學規范地進行地名命名、更名。
地名命名應遵循下列規定:尊重當地群眾的愿望,符合當地歷史、文化和地理特征;地名用字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使用外國詞語音譯命名的,其漢語譯音要含義健康、語義明確、符合漢語語法規定和語言習慣,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使用國家領導人的名字作地名;一個區縣內的鄉鎮名稱,一個城鎮內的街道名稱,不應重名,避免同音;新建居民地、城鎮路(街)以及臺、站、港、場等要在施工前按審批程序確定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