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數學幼兒教案

      數學幼兒教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數學幼兒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數學幼兒教案

      數學幼兒教案范文第1篇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感知6以內數字的相鄰數,初步了解前后數字多1或少1的關系。

      2: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1:1—6數字卡片各一張。

      2:動物胸飾人手一份,積木房6間.

      活動過程:

      一、坐火車。感知相鄰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1、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票子上的號子坐不同的車廂.

      2、數數自己的車廂里有幾個人?前面車廂有幾個乘客?哪個車廂乘客多? 后面車廂有幾個人?哪個車廂人少?

      3、教師小結

      二、按指令下車。進一步感知相鄰數。

      三、找房間,進一步感知相鄰數的關系

      1、老虎的房間號碼是4的小鄰居

      2.小鳥是6的小鄰居

      3.鴨子是2的小鄰居

      4.熊貓是1的大鄰居

      5.蝴蝶是5的小鄰居

      6、小貓是5的大鄰居。

      四、游戲:數字找鄰居

      數學幼兒教案范文第2篇

      揀皮球(比較大小)

      揀皮球(比較大小)

      活動目標:

      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表述物體,體驗物體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各種實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兒人數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動過程:

      1、比比哪個大,哪個小

      逐一出示各種實物(如碗,皮球等)每種大小各一個,教師問:“這是什么?哪個大?哪個小?”

      再出示大小籃子各一只,請幼兒按大小給實物分類,大的放在大的籃子里,小的放在小籃子里。

      2、玩“聽口令舉雪花片”的游戲

      請幼兒每人拿一種圖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聽教師的口令舉雪花片,如舉大的圓形雪花片,舉

      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揀皮球”游戲

      ①幼兒圍在皮球周圍念兒歌?!靶⌒∑で蛘嬲{皮,一眨眼兒跑掉了。”念完兒歌后,教師把大小

      數學幼兒教案范文第3篇

      1、嘗試將物體按一定的規律排序,初步體驗按規律排序的美感。

      2、在教師的啟發下,愿意進行思考。

      3、喜歡參加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一行的按規律排序的經驗;

      物質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份。小兔子家院子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小兔的新家。

      (1)教師帶領幼兒來到布置好的小兔子家院子里。

      (2)教師:小兔搬新家了,這兩天正忙著裝修呢!瞧,院子里的地磚才鋪了幾塊還沒鋪好,我來幫幫他吧!

      二、按規律鋪地磚。

      (1)師幼觀察按一一規律排列不完全的地磚,說出地磚的排列規律:一塊紅一塊綠,一塊紅一塊綠……啟發幼兒思考接下去應該怎么鋪呢?

      (2)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并嘗試接下去鋪地磚,分別詢問幼兒是如何鋪地磚的。

      三、按一二規律砌圍墻。

      (1)師生共同觀察砌墻的磚塊形狀(長方形、半圓形)并討論圍墻的排列形式。

      (2)引導幼兒按一塊半圓形兩塊長方形來砌圍墻,請個別小朋友先試一試,引導幼兒觀察并檢查他所砌的圍墻是否正確。

      (3)師幼再次嘗試按規律把小兔喜愛的圍墻砌好,師幼共同檢查自己所砌的圍墻是否按規律排列。

      四、游戲《找朋友》。

      (1)教師:小兔院里的地磚和圍墻都裝修好了,小兔可高興呢,它非常感謝我們,邀請我們和它一塊兒跳一個找朋友的舞蹈。

      (2)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與同伴、教師共同玩游戲——找朋友。 在活動區中為幼兒提供各種材料,讓步幼兒有規律的排序或裝飾花邊。

      數學幼兒教案范文第4篇

      一、活動背景:

      最近,幼兒園開始喝豆漿了,但經常有小朋友不愛喝,針對這種現象,我就設計了這次教學活動。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

      知道黃豆可以制作豆漿、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2.

      通過觀察比較黃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3.

      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

      每人一筐干黃豆,一盆濕黃豆,一杯豆漿、一盆豆制品(用牙簽插好的黃山豆腐干和鹵汁豆腐干),一塊毛巾。

      2.

      電視機、錄象機、豆漿機、電火鍋、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鍋事先煮好的豆漿,抹布、錄音機、磁帶。

      3.

      黃豆寶寶胸飾一只,豆腐、素雞、百葉、油豆腐、豆腐干實物各一盆。

      4.

      小朋友隔天浸泡黃豆。

      5.

      參觀菜場上的豆制品。

      (三).活動過程:

      1.

      初步了解黃豆的外形特征。

      (1)

      師:(教師頭戴黃豆頭飾)小朋友,我是黃豆寶寶,我還把我的好朋友都請來了。今天,大家就來和他們一起玩。讓我們先來看看黃豆寶寶長什么樣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筐里的黃豆寶寶,等會告訴大家。

      (2)

      師:“黃豆寶寶是什么顏色的?它是什么形狀的?”

      (3)

      師:小結:黃豆寶寶是一粒粒黃顏色的圓溜溜的小豆豆。

      (評析:在組織幼兒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對黃豆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幼兒十分感興趣,有的說,黃豆寶寶是黃色的,有的說我摸上去黃豆寶寶是圓圓的。)

      2.

      觀看豆漿的制作過程,知道黃豆可以做成豆漿。

      師:我們的本領可大了,會變許多魔術,小朋友每天喝的豆漿也是我們變出來的。

      (1)

      通過進一步觀察比較干濕不同的黃豆的外形特征,發展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

      師:“做豆漿前首先得把‘我’放在水里泡上一天,所以,小朋友昨天也在自然角把‘我’泡一天,請小朋友每人拿一盒,看看、比比,泡過的‘我’和沒泡過的‘我’有什么不一樣?你可以把發現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②幼兒觀察干濕不同的黃豆。

      ③師:“泡過的黃豆和沒泡過的黃豆有什么不一樣?”

      (有的幼兒說:“泡過的黃豆大,沒泡過的黃豆小?!庇械挠變赫f:“泡過的黃豆的顏色有點淡,沒泡過的黃豆的顏色有點深?!庇械挠變赫f:“我摸摸泡過的黃豆是軟的,沒泡過的黃豆是硬的?!保?/p>

      >

      ④師:小結

      :黃豆寶寶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會比原來的大一些,軟一些,顏色淺一些。

      (2)

      觀察做豆漿的過程,了解制作豆漿的方法。

      ①請小朋友睜大眼睛,看看黃豆寶寶是怎么變成豆漿的?(教師操作,幼兒一起說:“變變變?!保?/p>

      ②師:倒出豆漿后提問:“黃豆寶寶呢?它沒有了,變成什么了?豆漿是什么顏色的?”

      ③師:“豆漿是生的,還不能吃,應該怎么?”

      ④師:煮豆漿。

      (評析: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比較、觀察,泡過和沒泡過的黃豆的不同,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提高了幼兒的感知事物的能力。其次,運用變魔術的口吻,請幼兒觀看豆漿的制作過程,幼兒身臨其境,具有極大的興趣,幼兒恨不得馬上吃到“變出來”的豆漿,有的幼兒看到老師做出來的豆漿就說:“老師,豆漿能不能吃了呢?”還有的幼兒說:“什么時候能吃豆漿呀?”可見,將幼兒愛吃豆漿的興致調動起來了。)

      3.在煮豆漿的同時讓幼兒觀看錄象,了解黃豆還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①師:“我們黃豆寶寶本領可大了,除了能做豆漿,還能做許多東西呢,現在請小朋友看錄象,錄象里的東西都是用黃豆寶寶做的,到底是什么呢?請大家睜大眼睛看仔細,等會告訴大家?!保翠浵螅?/p>

      ②師“錄象里的東西都是黃豆寶寶做成的,今天它們也來了,哪些東西你是吃過的”

      (幼兒邊講,邊指。)

      ③師:小結:豆腐、百葉、素雞、豆腐干、油豆腐、都是用黃豆寶寶做出來的。

      (評析:通過電化手段--看錄象,進一步喚起幼兒的回憶,豐富幼兒的認知,知道黃豆還能做出各種豆制品。)

      4.知道黃豆營養豐富,培養幼兒愛吃豆制品的情感。

      (1)

      師:“什么東西這么香?”

      (2)

      請小朋友一起品嘗用黃豆寶寶做出來的東西。并教育幼兒它們不光味道好,而且還很有營養,是我們的好朋友。

      (3)

      聽優美的音樂,幼兒吃豆漿、豆腐干、鹵汁豆腐干。并提醒幼兒吃好豆腐干后,牙簽放在盆子里,擦干凈嘴巴。

      (四).

      活動延伸:

      去自然角觀察黃豆寶寶的又一個魔術(黃豆發芽)。

      三、活動評價:

      數學幼兒教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繪本閱讀;大班幼兒;興趣

      閱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也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在學習和實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過程及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改革和創新中,我們不難發現早期閱讀、早期閱讀能力、早期閱讀教育正在被提倡和重視。繪本已經被公認為最適合學齡前兒童閱讀的讀物。一般的經典繪本都具有培養孩子想象力、觀察力和思考能力的突出功能,并且有多層次的內涵,有的甚至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幼兒來閱讀。

      作為幼兒園的一線教師,我們進行了許多的嘗試,力求挖掘出繪本中對幼兒的認知發展、情感體驗最具有價值和意義的那一部分,并將其轉化為實際可以操作的教案,探索針對不同的繪本、不同年齡段幼兒具體的教學策略。但是,從我們選擇繪本伊始,直到設計好教案,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時會忽略幼兒的閱讀需要,把教放在了第一位,從而影響著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對文學作品本身核心價值的挖掘利用。在設計和執教大班繪本閱讀教學《避開惡貓的辦法》的過程中,通過集體教研,使得自己對繪本教學的繪本選擇、目標制定、提問方式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選擇有趣的作品,找到作品核心價值和幼兒經驗之間的契合點,施以合適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幼兒在快樂的閱讀中獲得有益的發展。

      一、尊重閱讀需求,選擇“趣”讀之作

      作為幼兒教師,必須要學會選擇適合不同年齡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繪本,作為教師要在充分觀察繪本畫面,多角度、多層次理解繪本內涵的基礎上著手進行繪本閱讀的教學設計。而《避開惡貓的辦法》充滿著“想象”這一繪本的特質,情節有趣、畫面生動、意趣盎然,能極大地滿足孩子們愛幻想的心理,符合他們的閱讀需要,是一本充滿趣味的“趣”讀佳作。

      《避開惡貓的辦法》是從韓國引進,由長春出版社出版的數學繪本――“分類與順序”中的一本繪本。這套數學繪本是墨西哥政府制定的小學數學輔助教材,榮獲2009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優秀兒童獎。整套數學繪本分為六冊,每冊書的圖、文、作者各不相同。故事貼近生活,畫面風格各異。每冊書在講完故事之后,會用一頁“數學概念理解”來梳理概念,用數學游戲、數學課題來進行“數學概念擴展”。

      在尋找繪本的過程中,一開始,就是被“數學繪本”和“獲2009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優秀兒童獎”這兩個標題所吸引的。但是這是一套小學數學輔助教材,而且是從國外引進的,在年齡上和文化背景上是否與我們大班孩子存在差異?!胺诸惻c順序”這一蘊含在繪本中的數學知識,是否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在大班的數學領域的目標中,并沒有把圖表的學習列入其中,而且對于大班上學期的幼兒,在對抽象的數學符號和圖表的認識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選擇這樣的一本繪本來設計教案,不符合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

      但是當我們坐下來仔細地研讀繪本的時候,我們發現,《避開惡貓的辦法》講述了一群老鼠想辦法躲開一只惡貓的事。在老鼠們選擇什么東西掛在老鼠脖子上的過程中,作者描繪了老鼠們討論的過程、不同的表決方式,在畫面上幼兒可以通過觀察來知曉老鼠們每次表決的方式和結果,圖表的知識就蘊含其中。老鼠們新奇的表決方式是繪本的有趣之處。老鼠們每一次的選擇、表決都蘊含著解決問題的智慧。老鼠們通過排隊、放大栗子、畫圈、插蠟燭、串水果串的方式進行表決,充滿懸念和揭開結果時的期待,抽象的圖表被隱藏在有趣的畫面中。

      對于大班的幼兒,這一階段的孩子雖然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但是有一定的邏輯概括能力。同時,由于大班幼兒的觀察能力有限,因此,角色太多、背景較復雜的繪本都不太適合他們閱讀。《避開惡貓的辦法》畫面比較清晰,背景不多,但是有一些小細節需要幼兒去觀察。需要幼兒比較結果數值的大小,有一定的排序能力,在此基礎上理解畫面的內容,得出老鼠表決的結果,對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是還屬于“跳一跳,夠得著”的范圍。同時,我們翻閱了現在大班使用的教材,發現,在大班上學期的科學領域的課程設置中,在一部分數學活動中要求幼兒用符號和數字記錄下觀察和討論的結果,如調查我是怎樣來幼兒園的,我的生日等,并且在科學活動中有大量需要幼兒用學習表格記錄的學習內容,如天氣記錄、種子生長記錄等。其中要求幼兒具備初步的調查統計能力。

      集體研討后,我們認為,雖然這是一套小學數學輔助教材,但是,蘊含在其中的數學內容,以大班幼兒喜歡的色彩,鮮明而不紊亂地展示出來,大班的孩子可以在觀察畫面后得出老鼠表決的結果,使閱讀可以不斷地進行下去。在閱讀的過程中,幼兒首先感知的并不是什么圖表,而是老鼠們各色的表決方式,感受到的應該是老鼠們不斷地用表決來排除不合理的方法,最后得出一個避開惡貓的最佳方案的過程。在設計教案的時候,我們應該抓住繪本中能給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東西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引導幼兒去觀察、去猜想。

      二、慎訂教學目標,攫取“悅”讀之本

      在制訂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從一開始的“深挖”繪本的“數學”價值,到最后的“明晰”繪本的“悅讀”價值,經歷著以教師的教學為主導來設計目標,到以幼兒的學習特點為宗旨來設定目標的過程,一步步走出“重技能輕創造”的繪本閱讀誤區,將“悅”讀還給孩子。

      當確定了繪本以后,我們認為既然是數學繪本,在第一次設計教案時,我將目標定為:(1)通過閱讀,初步掌握表格記錄,會看柱形圖。(2)通過游戲,進一步理解柱形圖的使用方法。(3)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將教學重點放在掌握表格記錄上。但是,通過試教,我們發現了很多的問題:

      幼兒的閱讀興趣:在活動一開始,教師以生動的語言來演讀繪本的開頭,幼兒的注意力集中,閱讀興趣較高。在接下來閱讀的過程中,由于三次記錄的插入,幼兒的閱讀興趣每每被打斷,讀到后面,很多幼兒都沒了興趣。失去了閱讀興趣,繪本閱讀活動的質量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幼兒的記錄:幼兒要比較成功地理解繪本的主題,其在分類、比較數值大小、排序等方面都要具備一定的能力。由于幼兒的數學能力本身就存在比較大的個體差異,加之剛升入大班,幼兒自主記錄的能力還較弱,有一部分幼兒在三次記錄的過程中不能掌握。在第一次用自己的方法記錄的過程中,只有極少數的幼兒會用標記與數字相結合的方法來記錄老鼠們選擇的結果,一部分幼兒只是用數字或是一些符號把每種選擇的老鼠的數量給記錄下來,還有一部分幼兒直接把畫面給畫了下來,占用了很多的時間。在第二次用表格記錄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幼兒在模仿教師的示范,一部分幼兒雖然還在沿用自己的一些記錄方法,但是記錄的結果清晰起來,還有一些幼兒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在抄襲教師的示范。最后一次的記錄,因為有了兩次的集體討論和糾錯,大部分幼兒學會了用標記和數字來記錄觀察到的結果,但還是不能將結果正確地排列到表格中。在幼兒學習表格記錄的方法上,筆者沒有從幼兒已有的水平出發去搭建一個支架來幫助幼兒學習,而是想當然地用了自己設計好的方法,應該參考現有的教材對表格記錄的學習方式做好修改。

      在與同事的集體分析和自己查閱文獻之后,發現自己對繪本閱讀的理解存在偏差,使教案的設計出現了問題。而問題的根源在目標的設定上。在目標上,筆者過于注重繪本的教育功能性價值,把表格記錄的學習排在了第一位,在活動中占用了大量的時間,犧牲了繪本帶給幼兒快樂的閱讀體驗。筆者雖然意識到引導幼兒猜想老鼠們各種選擇的理由對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有幫助,但是為了學習記錄,在時間上限制了幼兒的發揮。筆者把繪本當成了幼兒獲得知識、學習技能的載體,忽視了繪本本身所隱藏的核心價值:小老鼠先是通過集體討論,想出各種辦法,然后將方法分類,接著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表決,少數服從多數,層層遞進,最后將問題解決。在每一次表決前,是引導幼兒進行合理猜想、激發他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最好的時機,但是筆者恰恰由于局限于教育的功能性目標,而忽略了繪本本身的價值。繪本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一次審美的體驗,更應該是孩子與社會接觸的一扇大門,幼兒是社會的人,雖然他們的思維較少地受到傳統習俗的制約,他們從繪本中所得出的結論往往接近于客觀事實,但作為教師不但要善于激發它、尊重它,而且要歸納和提升它,從而發揮它們的價值。

      日本“現代圖畫書之父”把圖畫書比作“幸福的種子”。他認為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如果一直從知識或批判角度去閱讀,就可能產生不當的理解,或心不甘情不愿,失去應有的樂趣。

      研討后,筆者對目標作了以下調整:(1)通過閱讀,分析文中各種選擇的合理性,判斷老鼠每次選擇的方法和結果。(2)通過閱讀,初步掌握表格記錄,會看柱形圖。(3)初步意識到“少數服從多數”這一解決問題的方法。

      由于目標的調整,筆者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引導幼兒猜想老鼠們各種選擇的合理性和觀察畫面上。大多數幼兒都能夠饒有興趣地觀察畫面,看出老鼠們選擇的結果,獲得很大的滿足感,但是到了記錄上,由于記錄的時間大大縮短,采用了兩次請個別幼兒記錄,一次集體記錄的方式,但是幼兒在數學方面發展的個體差異程度是比較大的,而且學齡前的幼兒,還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操作對于他們的學習,特別是對數學問題的理解是不可缺

      少的。

      雖然將學習表格記錄放在目標的第二條,但是從活動實施的效果看,幼兒的興趣點依然是猜想和解釋老鼠們想出的方法,如果要加入記錄的內容,將對繪本的理解、有語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和觀察圖片的結果與記錄的學習放在一個活動內進行,學習的量太大了些,使得幼兒閱讀的效果和學習記錄的效果都打了折扣,活動進行的時間過長。繪本的閱讀不是一次活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系列的活動,不能因為這是一個數學繪本,就在第一次活動中放進過多的內容,而有損于繪本閱讀的初衷和降低數學學習的

      效率。

      所以,我們又對目標進行了再次調整:(1)通過閱讀,分析文中各種選擇的合理性,判斷老鼠每次選擇的方法和結果。(2)初步意識到“少數服從多數”這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去掉了學習記錄的目標,而把活動的重點放在合理猜想和觀察老鼠各種表決的方法和結果上,在觀察中,其實已經滲透了幼兒有關的數學能力的掌握,所以把學習記錄的目標放到下一個活動中。

      通過這樣的調整,筆者走出“重技能輕創造”的誤區,嘗試從繪本中抽取真正對幼兒有意義的,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并且提煉出“少數服從多數”這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最后的環節引導幼兒運用到生活中,發揮繪本教學應有的價值。

      三、精心設計提問,緊抓“猜”讀之法

      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我們教師會設定很多的問題,以幼兒的回答來推進教學,在回應幼兒回答的過程中,往往會肯定、否定、解釋、補充幼兒的答案,以求滿足教學的需要。但是,如果僅僅從教師的角度出發,以教師的設想去設定問題,往往會使自己教學的節奏過短或冗長,不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思考。其中,對“提問的開放性、提問的準確性”的把握就成了“猜”讀能否順利進行的保證。

      1.提問的開放性

      閱讀中的第一個提問:“哎呀,這可怎么辦呢?老鼠們著急得不得了,得想個辦法在貓下次來的時候好馬上躲起來。如果是你,你會想什么辦法?”幼兒想的辦法是五花八門,有很多的幼兒一開始想到了可以躲到很多東西的后面和里面,有的孩子還想到了“用鞭炮把貓炸死、設一個陷阱讓貓摔下去”等。幼兒繪本閱讀活動中的提問要講究開放性,但是開放性的提問,要看具體情況,提問的目的是激發幼兒的思考,而幼兒有時的回答會缺少合理性,特別是像本次活動的第一個問題。筆者這樣的提問方式缺少引導幼兒思考的指向性。筆者按照繪本的意圖,應該是引導幼兒猜想通過什么辦法可以在貓還沒有靠近老鼠之前,老鼠就知道是貓來了,只有先知道貓來了,才可以躲起來,而當貓已經走到老鼠跟前再去躲或是為了避開貓的突然出現而一直躲在某處都不是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雖然筆者在幼兒回答偏離方向時,引導幼兒往正確的方向去想,但是很多幼兒容易受最初的一個回答的影響,從而出現群體式的偏題。

      所以,我們將第一個提問做了調整,改為:“如果是你,想個什么辦法在貓還沒靠近老鼠前,就能感覺到貓來了,好馬上躲起來?”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問題的開放性,又能保證問題的指向性。

      2.提問的準確性

      閱讀中最重要的提問部分就是在“分頁觀看課件,引導幼兒猜想老鼠們各種選擇的合理性”這一環節中。在老鼠們第一次選擇的畫面上是用“鎖和羽毛”來代表輕的東西和重的東西;第二次選擇的畫面上是用“襪子、手電筒、哨子”來代表有氣味的、會發光的、會發出聲音的東西。筆者一開始試教的時候,容易在提問和反饋幼兒回答的過程中,將選擇輕的說成選擇羽毛,選擇會發出聲音的說成選擇哨子,而且解釋起來一不注意,就會將這兩種說法混著用,以至于幼兒都被自己帶糊涂了。在大家的提醒下,意識到輕、重、有氣味、會發光、會發出聲音指的是物體的種類,不能用某一種物體來代替這一類物體,這樣會給幼兒的思考帶來障礙。在“判斷什么時間送鈴鐺”這一環節上,有三個時間段,晚上、清晨、中午。在一開始設計時,筆者的提問比較隨意和籠統:你覺得哪個時間比較好,為什么?結果通過試教發現,“晚上”這一時間段,不是好不好的問題,有些幼兒說晚上好,因為人少,老鼠在送的時候不容易被發現。但是晚上貓是醒著的,是最不能選擇的時間,也就是要讓幼兒明白這是常識問題,不容許隨便猜想。所以最后,把問題具體化為:你覺得晚上送行不行?清早送牛奶的叔叔來的時候送好不好?中午郵差大叔送信時送你覺得怎么樣?晚上只有“行與不行”,而后面兩個時間點留給幼兒猜想的空間就比較大。

      四、體現數學特質,不放“特”讀之能

      《避開惡貓的辦法》是一本專門的數學繪本,繪本本身蘊藏著數學領域的特質。在運用這樣的數學繪本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不僅要體現出繪本作為文學作品本身的價值,更應該抓住繪本中的“數學”元素這一特質,開展繪本閱讀,尊重幼兒在數學學習上的差異,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能力,不放“特”讀之能。

      通過這次的繪本教學活動,我們認為,在進行數學繪本教學前,對繪本的選擇一定要從幼兒的年齡出發,從幼兒原有經驗出發去選擇適合某一年齡段幼兒的數學繪本。所選的數學繪本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必須是正確的,情節與數學應該是相輔相成的,而不是為了數學而拼湊的一些情節。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科學領域下的“數學認知”的目標中明確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優秀的數學繪本其內容應該是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與幼兒的經驗相聯系,這是數學繪本閱讀的特質之一。數學繪本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可以讓孩子在體會文學作品美好的同時,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故事中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就來自我們的生活。

      幼兒園繪本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順應幼兒的閱讀天性,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讓幼兒覺得閱讀是快樂的,所以教師在設定數學繪本閱讀教學的目標時,要把繪本中最具價值的東西與幼兒的認知特點與情感特點相結合,要發揮數學繪本的“特”讀之能,同時切不可為了“數學認知”的習得而放棄繪本中蘊含的對幼兒整體發展的價值,這是數學繪本閱讀特質之二。這也是在利用數學繪本開展集體教學時,作為一線老師所要把握的關鍵點。在學習減法時,不要忘了貓頭鷹爺爺對動物寶寶的舐犢之情(數學繪本《都到我這里來》);在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時,不要忘了奶奶為孩子們的成長所付出的艱辛(數學繪本《奶奶的紅裙子》);在學習多種方法數數的時候,不要忘了自我悅納是多么的重要(數學繪本《世界上最帥的豬》)。

      在數學繪本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繪本來組織閱讀。繪本閱讀一般分為幼兒自主閱讀、教師導讀、閱讀討論、幼兒的表演與創造四個步驟。在多次的試教中我發現,不同班級的幼兒,在數學能力上還是存在群體性的差異,在設計教案時要考慮到本班大多數幼兒的情況,設定適宜的難度。在不改變繪本原文的情況下,教師要在閱讀時,把握好閱讀重難點,這是數學繪本閱讀中的特質之三。

      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歡上數學是一件頭疼的事,讓孩子不由自主地喜歡上閱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孩子喜歡的故事,用孩子喜歡的語言,引他們入境。把孩子發展的需要放在本位,把閱讀的快樂、數學學習的快樂還給孩子。

      參考文獻:

      [1]金波.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J].基礎教育課程,2012(Z1).

      亚洲美女免费视频|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 |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xxx|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