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隱患整改五定原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文件會議和領導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工作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非煤礦山及相關行業安全生產隱患,強化安全措施,繼續提升非煤礦山及相關行業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鞏固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要通過開展大檢查活動,全面摸清轄區各非煤礦山、等行業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落實責任、認真整改、健全制度,全面落實非煤礦山及相關行業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二、時間安排
即日起對轄區所有非煤礦山及相關行業集中教訓安全生產大檢查
三、主要內容
1、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指示精神,以及專家會診查出的隱患是否進行整改。。
2、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作業規程是否完善、安全檢查、隱患治理、領導帶班制度、教育培訓等各類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健全,隱患排查整改是否落實,隱患整改措施、責任、資金、人員時限、預案是否到位。
3、礦山是否按設計采取自上而下分層開采,是否嚴格控制采場作業人數,小型露天礦作業人員不得超過9人,嚴禁無關人員通過,頁巖礦山是否實行無爆破作業方式的機械挖掘、鏟裝作業,排土場等安全管理措施是否落實到位。
4、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查處事故、嚴格責任追究,舉一反三,落實整改措施等情況。
5、作業規程不完善,缺少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現場管理混亂、違章操作、違章指揮和違反勞動紀律的。
6、應急救援隊伍、裝備不健全,應急預案制定修訂演練不及時,以及自救裝備配備不足、使用培訓不夠的。
7、重大火災隱患整治情況企業是否開展重大火災隱患專項整治行動,是否針對重大火災隱患整改的難易程度、危害等級,分類制訂整治計劃,明確整改措施和時限,是否建立制訂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臺賬和檔案,
8、其他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程標準的生產經營建設行為;
四、方法步驟
(一)自查整改階段。非煤礦山行業企業要立即對照重點整治內容及要求逐條進行檢查。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要立即整改;對一時難以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做到責任、資金、措施、時限和應急預案“五落實”。企業的自查整改情況要形成書面報告。
(二)集中整治階段。在企業自查和整改的基礎上,按照分級管理和屬地管理原則,鄉安辦組織力量對非煤礦山及相關行業企業進行集中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依法采取責令整改、掛牌督辦、停產整頓等措施,確保專項整治取得實效。
(三)重點抽查階段。鄉安委會對大檢查活動開展情況和有關企業自查自糾情況、安全生產情況進行全過程的督查、抽查和專項檢查。
進一步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隱患,有效遏制事故多發的勢頭,防范較大事故的發生,促進我街道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穩定好轉。
二、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安全發展的理念,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消除隱患就是保護生命”的觀念,深入開展以“生命工程”為載體的專項治理行動,著力深化和推進隱患排查治理各項工作;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意識,落實各項工作措施,著力整治各類事故隱患,為街道經濟“保增長、抓轉型、重民生、促穩定”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三、排查治理對象
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對象和范圍主要是:危化品、煙花爆竹、機械制造(船舶修造)、建筑施工、冷凍制冰、電力等企業;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交通運輸企業和設施;農機、水利等單位;醫院、學校、宗教、人員密集場所、“三合一”場所、出租房以及其他有關行業和領域。
四、工作分工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街道辦事處的統一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認真組織實施“安全生產年”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活動。
(一)農機、水利由李欠方副組長組織實施。
(二)宗教場所由葉秋娟副組長組織實施。
(三)煙花爆竹、文化娛樂場所、“三合一”場所、出租房由陳永斌副組長組織實施。
(四)建筑、道路交通由應普才副組長組織實施。
(五)醫院、學校、文化娛樂場所由洪昌直副組長組織實施。
(六)危化企業、冷凍制冰、電力、船舶、機械制造由虞哲賢副組長組織實施。
五、工作內容
(一)進一步落實隱患排查治理主體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是隱患排查治理和事故防控的責任主體,必須認真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隱患,確保生產安全。
1、各生產經營單位要成立有主要負責人領導的隱患排查治理專門機構,制定活動方案,動員全體員工,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工作;組織專業人員全面排點部門、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存在的安全隱患;加大對本單位重點部位日常巡查的力度,確保做到動態管理。
2、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將隱患治理作為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生產經營活動的日常管理,要按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6號)的要求,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每個從業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制度。
3、各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法加大對安全生產的投入,撥出專項資金用于開展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并確保資金落實到位,對排查出來的隱患要立即進行監控和整改。對一般隱患應做到立即整改;對重大隱患,由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
4、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季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于下一季度3日前向街道安監中隊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對重大事故隱患,一經發現,必須立即上報至街道安監中隊和主管部門。
(二)進一步落實隱患排查治理監管責任
街道各相關部門是隱患排查治理的監督指導主體。在街道辦事處的統一領導下,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切實組織、監督、指導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街道安委會要結合責任制考核工作,認真查找安全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認真整改,切實提高安全生產監管水平;要及時加強溝通和聯系,建立和完善“五個一”為主要內容的基層安全管理體系;同時,要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作為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2、街道根據工作實際,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深化隱患排查治理的領導、協調、信息報送、數據統計等相關工作。進一步強化政府及相關部門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明確職責分工,狠抓工作落實;定期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齊抓共管、攻堅克難、形成合力。
3、街道安委會嚴格落實事故處理責任追究制度,配合上級職能部門加強對事故責任人和責任單位處理決定落實情況的檢查,建立健全事故調查和責任人處理落實情況檔案。
(三)進一步加大隱患整改督辦力度
街道安委會要督促生產經營單位立即整改一般隱患;對重大隱患應發出整改通知書,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做到治理目標、治理經費、治理機構、治理時間、安全措施“五落實”,加強對隱患整改的過程監管,實行跟蹤問效、問責,并根據情況責令企業全部或局部停產進行整改;對整改無望、拒不整改或逾期未能按要求完成整改的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法實施行政處罰;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提請區人民政府依法予以關閉。要加強對未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未按規定上報隱患排查治理統計分析表以及未制定隱患治理方案生產經營單位的督促檢查,檢查發現存在重大隱患的,要依法給予處理。
街道安委會要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臺帳,記錄規模上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治理、重大隱患“五落實”和整改銷號情況;完善對生產經營單位監督檢查、行政處罰等臺帳建設。街道要建立公共設施事故隱患檔案,并按照“五落實”的要求,加大投入,督促相關主管部門落實隱患治理工作。
(四)進一步加大打“三非”、反“三違”工作力度
街道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組織相關部門積極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查處非法建設、非法生產、非法經營的“三非”行為,對發現的“三非”行為,必須立即取締,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要督促和引導企業開展糾正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現象,消除事故隱患滋生根源。對存在“三違”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立即責令其整改,并依法進行處罰。
(五)進一步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
街道各有關部門要以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為契機,認真總結工作經驗,探索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實現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經常化;要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既要治標,著力解決當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更要注重治本,完善安全措施,強化制度建設,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堅決防止產生新的事故隱患;要健全和完善隱患排查治理認定、驗收標準,建立隱患登記和銷號制度,健全完善隱患排查治理數據庫,對隱患分布和治理情況進行登記建檔,確保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得到深化、取得實效。
六、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09年4月)。在去年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年”的基礎上,街道各有關部門對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排查、再治理。
(二)全面實施階段(2009年5月至10月底)。各生產經營單位要組織本單位進行隱患排查。街道各有關部門要組織、督促、指導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排查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和落實情況、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落實情況、安全設施設備運行情況、安全投入情況、安全教育培訓情況、應急預案制訂及演練情況等。通過排查,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臺帳,并對安全隱患進行認定、分類、梳理和建檔。
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各有關單位應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對安全隱患堅持邊查邊改,對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時予以整改;對一時難以整改的,要排出整治計劃,落實整改資金和整治責任,限期整改,并制定應急預案,加強隱患監控,嚴防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街道、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充分運用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隱患排查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單位。對存在重大隱患的單位,要實行分級掛牌督辦,加大整改力度,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三)督察驗收階段(2009年11月至12月)
街道安委會應組織由安全監管和其他有關部門參加的督察組,對本行政區域內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檢查,主要內容包括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情況、企業安全生產投入和隱患治理資金落實情況、隱患排查治理和應急措施制訂情況、已發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處理情況等。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加強對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領導,辦事處成立主任任組長的“*街道安全生產年”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活動領導小組(具體名單附后)。街道分管領導要精心組織,及時研究和解決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根據活動的總體目標和活動內容,按照職責分工,把深化隱患排查治理的每一項工作落實到村居、社區,分解到各行業直屬部門,確保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二)突出重點,全面排查。街道有關部門要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切實加強對重點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治,集中攻堅整改,著力解決一批老大難問題,嚴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要把深化隱患排查治理與日常安全監管和專項整治結合起來,強化行政許可,嚴格依法監管,嚴把安全生產準入門檻。要把深化隱患排查治理與建立和完善以“五個一”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結合起來,夯實街道、村居兩級安全管理基礎。要把深化隱患排查治理與落實安全生產治本之策結合起來,大力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活動,積極推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評估分級分類管理,切實改善安全生產基礎條件。
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積極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那讀煤礦“7•21”特別重大透水事故和廣維“8•26”重大爆炸事故的發生,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暴露了一些地方和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隱患排查整改不徹底等嚴重問題。為切實做好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堅決遏制和防范各類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確保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全面落實各級各部門和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改責任制。按照“排查要認真、整治要堅決、成果要鞏固、杜絕新隱患”的要求,對全區各地尚未整改的安全生產危險點和事故隱患進行認真梳理,全面摸清各行業(領域)存在事故隱患的情況。對排查出來的事故隱患,要按照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安全保障、應急預案“六落實”的要求,及時整改,徹底消除事故隱患,堅決遏制和防范各類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職責分工
按照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負責,各級人民政府屬地管理,分級監管、督辦的原則,層層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整改責任制,全面落實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各項工作。
(一)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負責。生產經營單位是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和監控的責任主體,應當逐級建立并落實從企業法人代表到每個從業人員的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和監控責任制,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排查本單位的事故隱患。對排查出來的一般事故隱患,要立即整改;對重大事故隱患,要落實整改責任、資金和監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并及時向當地政府及主管部門報告;對一時難以整改且嚴重影響生產安全的事故隱患,要采取停產整頓、關停等措施。要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加快安全技術改造,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
(二)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監督管理全面負責。各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是事故隱患排查整改監督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應當加強本級人民政府對事故隱患排查整改的統一領導,建立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組織有關部門和生產經營單位對可能發生事故的隱患進行排查整改,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的監督檢查,確保事故隱患排查整改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全面推動本地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的順利開展,防范各類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三)各級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的部門,對本行業(領域)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監督管理負責。各級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的部門主要負責人是事故隱患排查整改監督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主動負責組織相關生產經營單位對可能發生事故的隱患進行排查、登記、建檔和整改。
(四)各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實施綜合監督管理。要加強對事故隱患排查整改的檢查、指導、協調,對本級人民政府重點督辦整改和掛牌督辦整改的重大隱患,要盯住不放、跟蹤檢查、督促按期整改到位。
三、工作要求
(一)全面加強和改進事故隱患排查整改的登記建檔工作。
各級各部門和各生產經營單位要認真組織開展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對本地、本行業(領域)、本單位存在的事故隱患務必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要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將排查出來的事故隱患按照事故隱患等級進行分類登記和分級報送。其中,各生產經營單位要認真填寫隱患狀況、整改內容、整改驗收等情況,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控治理,并報所在地的縣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相關行業管理部門;縣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建立縣級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報市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市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建立市級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報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管局。對屬于重大事故隱患的,要及時報當地人民政府、自治區行業管理部門和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管局備查。
(二)建立重大事故隱患公告、掛牌督辦、跟蹤整改和逐項整改核銷制度。凡是由自治區、市、縣重點督辦整改和掛牌督辦整改的各類重大事故隱患,必須在當地主要媒體上公告。對經整改仍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且難以整改到位的企業,必須依法予以關閉取締;對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不認真、走過場的單位要予以公開曝光;對因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不力而引發事故的,要依法查處,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及有關人員的責任。
(三)切實做好事故隱患整改工作。對今年以來排查出來的事故隱患,凡沒有完成整改任務的,要加大力度抓緊整改,力爭在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前整改核銷。對尚待整改的重大事故隱患,按照分級監管的原則,實行分級掛牌督辦,必須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安全保障、應急預案“六落實”;同時,要加強監控監測,嚴防在整改期間發生事故。對嚴重威脅生產安全的,要堅決停產停業、停止使用;對整改無望的,要堅決退出或關閉。
(四)嚴格事故隱患整改檢查驗收。對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的且能夠立即排除的一般事故隱患,由企業自行組織檢查驗收;對重大事故隱患經整改后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事故隱患整改責任單位應當及時向履行該項事故隱患整改監管職責的部門提出書面驗收申請,有關部門應當會同本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事故隱患整改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和檢查驗收。對驗收合格的,應當予以書面確認并對事故隱患進行核銷;對驗收不合格的,且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重新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到位。
二、加強制度建設,落實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出臺了《市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管理實施辦法》,明確了隱患排查治理主體化、職能化、制度化、規范化的工作原則和政府、部門、生產經營單位隱患排查治理職責,建立周報、月分析、季總結的隱患排查機制,推動隱患排查治理的定期化、長效化。同時,加大對隱患排查治理不力的責任追究,對掛牌督辦隱患未整改到位、打非不力、非法生產經營建設現象嚴重的地區、部門和單位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增強隱患排查治理的剛性要求。大豐、東臺、等地和市交通、教育、糧食、農委、供銷社、文廣新局、上電八菱集團等單位定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并及時上報工作信息。
三、探索有效形式,提高隱患排查治理效果。突出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督促企業定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加快“1+3”安全監控體系建設,發動職工進行廣泛的隱患排查治理,積極探索園區互查、集中排查、行業檢查、聯合檢查、專家檢查、政府督查等多種形式,提高隱患排查治理的深度和廣度,逐步建立自下而上的隱患排查機制。、等地在化工生產企業開展每日隱患排查,等地和交通、建設系統以及悅達集團等單位加快推進“1+3”安全監控體系,、都等地開展安全生產設施“三同時”專項檢查,等分別開展夜間突擊檢查,、市開發區等地對規模骨干企業和重點項目開展綜合檢查;市安監局開展了全市化工集中區的安全互查和執法檢查,市水利局等部門組織直屬單位之間進行交叉互查,市消防支隊開展“網格化”巡查,市城管局實行分塊包干檢查,安監、消防、旅游、文廣新、衛生、質監、農委、公安交巡、治安等部門和單位分別開展了防火、農機、特種設備、危化品、煙花爆竹等聯合檢查等,提高了隱患排查治理的實效性。
四、突出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在道路交通、氣瓶、消防、漁業、化工、建筑施工、職業衛生、煙花爆竹等8個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專項整治,進一步排查治理安全隱患。道路交通方面,突出抓好新、改建道路安全隱患的整治,整改了新建國、省道事故隱患59處;消防方面,開展了“清剿火患”專項行動,實行“網格化”排查整改火災隱患2700余處,整治了329家非法經營施工單位;化工方面,推動涉及光氣、氯化、硝化等15種高危工藝生產裝置的148家企業完成了自動控制的技術改造;建筑施工方面,檢查項目576項次,查出安全隱患1362條,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211份,局部停工通知書67份;氣瓶專項整治方面,實施“自動連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排查整改安全隱患26個,立案查處28起,罰款36.6萬元;煙花爆竹方面,發現并整改事故隱患2500個,取締煙花爆竹零售點108個,收繳非法銷售煙花爆竹制品近萬箱(件),行政拘留15人;漁業方面,拆解“三無”船舶76艘,轉產或核銷的208艘;職業衛生方面,對化工、皮革制造、冶煉等職業危害重點企業300多家進行監督檢查,整改職業危害隱患483條,落實整改資金644萬元,責令限期整改4家企業。
五、突出重大隱患和“打非”行動,進行集中整治。把握安全生產規律,針對各個季度的特點,圍繞重點時段,在全市集中開展元旦春節安全大檢查、夏季安全生產大檢查、國慶安全大檢查和安全生產百日大檢查,并在6月份集中開展“事故隱患集中整治月”活動,發動全市上下集中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對重大事故隱患實行市、縣掛牌督辦,做到整改責任、措施、經費、時間、預案“五落實”。市政府安委會掛牌督辦的10個重大事故隱患已全部整改到位。持續開展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專項行動,打擊非法違法行為起,取締或關閉無證經營戶593戶,行政罰款569萬元。
撰寫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開展百日安全生產活動的總結【一】
二季度歷來是我鎮安全生產事故易發、多發期,做好這一段時期的安全生產工作對確保全年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至關重要。經研究,決定在全鎮繼續開展第“百日安全生產活動”,現將《東肖鎮“百日安全生產活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___實施。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國家以及省、市、區黨委__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以防范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為重點,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推進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制改革,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強化應急準備,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全面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堅決防范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促進全鎮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二、活動內容
(一)突出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防控相結合。
各村(社區)、各部門要按照省、市、區統一部署,結合本行業實際,制定年度安全生產執法計劃,檢查范圍覆蓋全鎮所有村(社區)、所有單位、所有行業領域、所有生產經營單位,重點是無證礦硐、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在建重點項目、交通運輸、水利、旅游、學校、電力、民爆、消防、特種設備、油氣管道、燃氣管道、水電油氣煤等重要基礎設施、“三合一”及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全面深入細致地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問題,排查出來的安全隱患問題要做到“___個___%”,即:___%制表列出清單,___%建立臺賬,___%制訂管控措施和整改方案,___%落實事故隱患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預案“五到位”,確保重要節日、重大會議、關鍵時段、重點時段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有效防范遏制各類事故發生。
(二)突出企業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相結合。
各生產經營建設單位要全面開展自查自糾,要對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要求和,現場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認真查找事故易發的重點場所、要害部位、關鍵環節。對排查出的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要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銷號清單,找準問題和短板,定準對策措施,倒排時間表,做到“閉環”管理。屬地和行業監管部門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三個必須”的原則,深入排查、調研、走訪、專家會診等各種形式,認真開展指導幫助,督促抓好隱患整改。
(三)突出閉環管理和紅橙安全隱患清零相結合。
各村(社區)、各部門要嚴格對轄區內發現的紅、橙、黃、藍等未完成整改的安全隱患要根據整改完成時限,抓實抓細整改措施,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和走訪掛鉤隱患點,實行“每月跟蹤、每季度通報”制度,充分利用安全督導員制度督促落實隱患整改,確保按期完成。對已完成整改的隱患要按照隱患核查銷號程序向鎮政府安委會報送隱患整改完成相關材料,落實閉環管理。對未按期整改到位、不規范執法的單位和個人將啟動倒查機制,視情節給予問責并嚴格績效運用。
(四)突出生產安全事故查處和從嚴監管執法相結合。
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和重大隱患通報制度,強化執法實效和整改落實。對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要落實“四個一律”“五個一批”要求,采取媒體公開曝光、納入聯合懲戒“黑___”、納入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___”管理等措施,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實行“零容忍”,做到當場查處、現場警示,集中查辦一批安全管理混亂、不符合安全生產基本條件、存在重大事故隱患、拒不執行執法指令的典型案件,切實做到整改一批、處罰一批、關停一批、移送一批、警示一批,切實解決執法寬松軟、“不長牙”的問題,倒逼生產經營建設單位有效落實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