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森林采伐限額制度

      森林采伐限額制度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森林采伐限額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森林采伐限額制度

      森林采伐限額制度范文第1篇

      關鍵詞:森林采伐限額制度;思考

      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4019403

      1 引言

      森林采伐限額是《森林法》確定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是保持森林資源持續增長,防止森林資源過量消耗的重要手段。在黔東南州,自1987年執行國家規定的森林采伐限額制度以來,森林生態系統得以休養生息,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均較制度執行前有所提高,社會、經濟、生態效益也明顯提高。但同時應該看到,森林采伐限額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群眾參與林業的積極性。

      2 黔東南州森林資源基本情況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東鄰湖南,南接廣西,西與黔南自治州接壤,北與遵義、銅仁兩地區相連,總面積30 337km2。境內呈東南低西北高的山原地貌,最高海拔雷公山2 178.8m,最低海拔黎平地坪137m,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1 100m之間。黔東南素有“宜林山國”,“杉木之鄉”稱譽,是全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之一。州境內群峰疊嶂,林木蔥蘢,被譽為“貴州高原上的翡翠”,是貴州省野生動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森林覆蓋率達62.78%、森林面積190萬hm2,活立木蓄積1.1億m3。

      州境內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18.5℃,無霜期265~337d,≥10°C的活動積溫4 400~4 800℃,年均日照時數為1 000~1 300h,年均降水量1 300~1 600mm,相對溫度78%~84%,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熱同季;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著世界同經緯度地區罕見的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混交林和針葉混交林。

      黔東南州境內物種資源豐富,植物種類繁多,既分布有熱帶、亞熱帶區系植被,又有暖溫帶和溫帶區系植被,已成為多種植物區系成分交叉薈萃的場所。在我國植物區系劃分的15個類型中,除中亞、地中海-西亞無分布外,其余13個分布式均有。全州已查明并鑒定出森林植物(未含地衣植物)302科1 038屬3 259種,有國家Ⅰ級保護野生植物南方紅豆杉(Taxus mairei)、紅豆杉(Taxus Chinensis)、鐘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異形玉葉金花(Mussaenda anomalu)等4種,Ⅱ級保護植物有禿杉(Taiwania flousiana)、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十齒花(Oipentodon sinicus)、香果樹(Emmenopterys henryi)、半楓荷(Semiliquidamber catheyensis),馬尾樹(Rhoiptelea chiliantha)、水青樹(Tetraceeeentron sinense)等34種。全州共有脊椎動物5綱31目104科557種;鳥綱,13目37科217種;哺乳綱,8目25科96種;魚綱,5目22科130種;爬行綱,3目11科69種;兩棲綱,2目9科45種;森林昆蟲,16目153科1299種。有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云豹、豹、白頸長尾雉、蟒等分布。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境內有成片的馬尾樹、鵝掌楸和巨形禿杉分布,這在中亞地區實屬罕見,特別是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植物禿杉和天然禿杉林,是國內自然分布僅存3個地方中面積最大、數量最多、保存較完好的一處,已成為中亞熱帶唯一的天然禿杉林研究基地。

      3 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分析

      解放初期,黔東南州森林覆蓋率56%,有林地面積120萬hm2,活立木蓄積56%。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樹林遮天蔽日,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經常有虎豹出沒。當時,黔東南州下轄的榕江、黎平、錦屏等縣均有民間打虎隊。

      建國之初,百業待興,為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大興土木,森林遭到大量砍伐。至1985年,黔東南州在林木長期遭到掠奪式采伐,林地大量流失,野生動植物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資源總量連年銳減,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不及解放初的一半(表1)。這引起了原林業部的高度重視,及時制定了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并于1987年開始實施。自1987年以來,黔東南州嚴格執行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堅持憑證采伐,各年度均沒有突破年森林采伐限額和年度木材生產計劃。森林采伐限額制度的執行,有效地遏制了森林濫砍濫伐現象,使森林資源得到合理、有序利用,森林生態系統得以休養生息。據2006年底全州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成果顯示,全州有林地面積從解放初的120萬hm2增加到183.45萬hm2,森林覆蓋率從56%增加到62.78%、活立木蓄積從1.0億m3增加到1.1億m3,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通過執行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嚴格控制資源消耗,對黔東南州森林資源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林業生產周期長,林分毀損容易恢復難,而且林業不僅具備經濟效益,還有社會和生態效益,所以在一定時期內,堅持森林采伐限額制度是不能動搖的。

      4 完善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

      目前林改主體改革已基本結束,大部分林農已領取了林權證,但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林農對林業表現出高漲的熱情。究其原因,除了林業生產周期長、見效慢,投入資金短期難以回籠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受森林采伐限額制度的影響。因采伐限額控制,采伐指標有限,難以滿足群眾需求,林農雖有林木所有權,卻并無自主處置權。林農對自己的林分不能像農民對自己的農產品一樣,擁有完全的處置權,從而極大地打擊了社會投資者和林農參與林業的積極性。

      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國家為實現滅荒目標,提出“誰造誰有”的口號,在當時掀起了全社會投資造林的熱潮。這部分林分現已長大成林,但受森林采伐限額的影響,采伐指標難以滿足較大需求。很多得到采伐指標的林農和森林經營者,采伐后不愿再投資進行采伐跡地更新造林,導致很大一部分采伐跡地被撂荒。不得以,有些縣在辦理采伐許可證時,預先收取造林保證金,待跡地更新造林驗收合格后再退還。還有的采取簽定造林協議的辦法,不如期完成跡地更新造林的,由林業部門把林地流轉給他人造林,林地所有者和造林者按比例分成。這些方法,都已演變成一種“被迫”式造林,是林業部門要求“我”造,而非當年的“我”“主動”要求造林。

      5 完善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的對策及建議

      黔東南州,地處長江、珠江上游,是兩江流域的天然屏障,肩負著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重任。同時,黔東南州又是林區,老百姓靠山吃山,林業還要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和林區老百姓的生產生活需求。也就是說,在黔東南州,林業必須同時肩負生態、社會、經濟3大重任。為確保林業生態、社會效益,避免濫砍濫伐現象再度發生,堅持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在一段較長時期內仍是必須的。在生態效益有保障的前提下,應完善現有的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充分發揮林業的經濟效益,將黔東南州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以促進林業可持續、協調發展。

      5.1 加強公益林建設

      5.1.1 控制采伐類型

      對公益林,繼續執行現有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嚴格管理,按采伐類型分,只準進行撫育間伐、更新采伐、其他(低效林改造、征占用林地等)幾種類型的采伐。對撫育間伐,必須砍小留大、砍密留疏、砍彎留直,砍除病、腐、朽株。嚴格控制撫育間伐強度,蓄積強度應低于15%。更新采伐應采用漸伐、擇伐的方式,嚴格控制采伐面積和強度。對生態效益低下的公益林,可通過補植補造闊葉樹等方法進行低效林改造,以提高公益林的生態效益。

      5.1.2 提高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

      目前,黔東南州區劃有國家級公益林834萬hm2,地方公益林9萬hm2。但與群眾簽定公益林界定管護協議的工作受阻。主要原因是公益林補償標準太低,群眾不愿將自己的林子界定為公益林。在黔東南州,集體和個人所有的林分,區劃界定為國家級公益林的,中央財政每年補助150元/hm2,省級留3.75元/hm2管理費,群眾實獲146.25元/hm2。而地方公益林補償標準更低,每年僅75元/hm2,由省、州、縣財政按4∶3∶3比例配套。因黔東南州財政困難,州、縣配套經費無從落實,所以實際上到位的僅省財政下撥的30元/hm2資金。

      為確保國家生態安全,有力推進黔東南州的公益林界定工作,應將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提高至與相同質量林分的商品林年收益率基本持平甚至略高的水平。例如區劃界定1畝公益林。將它假設為商品林,如果這片商品林20年成林,可獲純利600元,平均每年純利30元。那么相應的,國家應對這1畝公益林予以每年不低于30元標準的補償。讓老百姓為社會生態的付出與回報能基本持平或略高。同時,公益林還可以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的采伐,以滿足日常之需。這樣,老百姓自然樂于將自己的林子區劃界定為公益林,且自覺地管護好。唯有如此,公益林才能劃得下、界得了、保得住,也才能確保國家生態安全和老百姓經濟利益雙贏,有效化解保護與發展的矛盾。

      5.2 放活商品林管理

      林分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是緊密相連不可分的。商品林雖是以贏取經濟效益為目的,但林分生長在土地上,它就在不斷地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和廢氣等,它就無時不刻地為社會提供森林景觀。所以商品林不僅具有經濟效益,同時也是具有生態和社會效益的。放活商品林管理,促進商品林蓬勃發展,同時也是在促進生態建設。

      5.2.1 落實采伐管理新模式

      應充分尊重森林經營者對林分的自主經營權,對已依法批復的森林經營方案,森林經營者可按方案執行,不受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控制。在森林經營方案中,森林經營者可自主決定采伐年齡、采伐方式、采伐面積、采伐蓄積,更新造林方式、樹種等。改變現在由林業部門說了算變成“我”說了算的管理方式,充分保障森林經營者的處置權,只有處置權得到保障,其收益權才有保證,才能充分調動起森林經營者造林護林的積極性。

      5.2.2 改變主伐標準

      根據國家林業局《森林采伐作業規程》,杉木一般用材林26年才達主伐年齡,馬尾松一般用材林31年才達主伐年齡。這一規程并不科學。黔東南雨熱條件好,林分生長茂盛,較國內大部分地區更速生豐產。杉木在別的省份可能需要26年才能成材,但在黔東南州可能只要20年就能生長到其它省份26年才能長到的胸徑。故建議取消主伐年齡限制,改為主伐胸徑限制。即凡杉木胸徑達20cm以上的即可主伐,馬尾松15cm的即可主伐。對工業原料林,達工藝成熟即可主伐。取消主伐年齡限制,改為胸徑限制,可促使森林經營者引進林業速生豐產技術,努力提高森林經營水平,加速林分提質,大大縮短利用年限,在更短的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木材,提高林地利用率。

      5.2.3 放寬皆伐面積控制

      根據《森林采伐作業規程》,皆伐面積按坡度不同規定見表2。

      而黔東南是山區,坡陡溝深。按這一面積限度表,大部分地方都只能進行小面積的采伐或不能采伐,不利于規模化跡地更新造林。故建議將采伐面積放寬到最大一面坡的限度,便于集約經營。

      森林采伐限額制度范文第2篇

      【關鍵詞】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探討

      森林限額采伐管理制度是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控制森林資源消耗的有效形式。我國自1987年全面實行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以來,森林資源過量消耗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扭轉了森林資源赤字現象。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著開展以明晰產權,減輕稅費,放活經營,規范流轉為主要內容的林權制度改革以來,進一步理順了林業產權關系,激活了林業發展機制。

      1.我國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概述

      我國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建立,有著深刻的社會和歷史背景,基于林業發展的需要,歷經了一個曲折艱難的過程。1985 年以前,我國實行木材生產計劃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為了木材生產。由于當時實行以需定產,重采輕育,造成森林資源長期過伐,特別是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可采資源面臨枯竭。

      1985 年 1 月 1 日實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以下簡稱《森林法》)明確規定:國家根據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長量的原則,嚴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為貫徹執行 《森林法》,林業部 1985年 6 月頒發了《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額暫行規定》,1987年 4月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批轉林業部關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年森林采伐限額審核意見的通知》,明確規定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七五”期間實行年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從此,我國的森林采伐管理有木材生產計劃管理制度轉入森林才采伐限額 (姚順波,2005)。

      2.我國森林采伐管理管理制度存在問題

      2.1森林采伐管理制度與經營方案等脫節

      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與森林經營方案和年度木材生產計劃管理制度不配套。 森林經營方案是指國有林業單位、自然保護區、集體林業經濟組織以及其他有關單位、個人林業經營者為科學地經營森林、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永續利用,根據本林區的森林資源特點、 自然歷史和社會經濟條件所編制的培育和利用森林資源的指導性文件,是編制各種林業規劃、確定年度森林采伐限額、安排林業生產投資、評定森林經營效果的重要依據(劉德欽,2007)。木材生產計劃,是指國家在批準的年森林采伐限額內,依據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對木材的需要而制定的允許各省、區、市及其編制單位年度生產木材的最大限量。 《森林法》第30條規定:國家制定統一的年度木材生產計劃。年度木材生產計劃不得超過批準的年采伐限額。

      2.2森林采伐管理制度與多種制度沖突

      目前,據調查我國森林采伐管理制度不適用于森林經營制度和木材生產計劃制度。木材生產計劃制度是指國家根據每個地方的木材的生產量和采伐量制定出森林采伐限額,規定各個地區不許超過最大采伐限額。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森林經營制度和木材生產計劃制度應該相互配合才能發揮最大經濟效益,但是現在三者已經發生很大的脫節。森林采伐管理制度10年做一次修改,森林經營制度5年做一次修改,木材生產計劃制度1年做一次修改。隨著社會發展,木材需求量不斷增大,而木材生產計劃制度又受到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和森林經營制度的限制,這就造成了市場上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按照現有的目前生產計劃制度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社會對木材的需求了。

      2.3指標分配中的設租與尋租

      現實中的森林經營者和資源管理者并不是一個以社會福利最大化為目標的無私人,他們都沒有超人的利他意識,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因而他們都具有尋租和受租的可能性。按照現行的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林權所有者必須取得采伐指標才能辦理采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進行合法采伐。因此,能否獲得采伐指標是林權所有者落實處置權、收益權的關鍵環節。目前在采伐指標分配上,采取由下而上,再由上至下逐級分配落實的模式,雖然在編制計劃初期有的征求了林權主體的意見,但由于中間環節過多,在最終落實過程中,在分配上基本是由行政部門壟斷,仍是政府行政指令配置模式。

      3.管理制度的完善有效措施

      3.1建立科學有效的森林采伐限額調整制度

      根據《森林法》和《森林法實施條例》“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中的國防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只準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的采伐”的規定,以及人工用材林存在大面積低產林的實際建議采伐類型增加更新采伐和低產效林改造兩種類型,保留主伐、撫育采伐、其它采伐。根據社會對木材需求的基本情況以及南方商品林經營區的實際,將消耗結構中的農民自用材和燒材限額整合為非商品材限額,保留商品材限額,并根據社會對木材的需求實際合理確定商品材與非商品材限額。

      3.2建立健全森林采伐技術指標體系

      我國確定主伐年齡的依據是,一般用材林以工藝成熟,薪炭林以數量成熟作為主伐年齡。這是林業產品經濟的產物,長期以此為指導來進行森林采伐,對于我國森林資源的利用、更新、保護起到了一定作用。森林成熟是指森林在生長過程中,達到最符合經營目的和任務時的狀態,經濟成熟是其中的一種。森林采伐量是指采伐林木的蓄積量或采伐林木所能生產商品材的數量,即生產部門常說的采伐量,森林采伐包括用材林采伐、防護林衛生伐、薪炭林采伐和特用林采伐等,由于除用材林采伐外的其他采伐大多是根據林況具體確定的,采伐量較少,且其采伐量的計算也較簡單,確定采伐限額的關鍵在于正確區別年采伐限額與年合理采伐量的內在關系。

      3.3森林采伐管理制度中尋租行為的治理

      政府實行森林限額采伐政策的本意是為了彌補市場的不足,減少森林采伐面積,保證森林木材類產品和生態環境類產品的可持續利用,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由于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和介入而“無意創租”。解決這一矛盾需要利用政府和市場的雙向互補性,通過他們的協調配合來完成各自的職責。增強法律的懲罰力度既可以增加尋租人和設租人的尋租和設租成本,又可以減少尋租人和設租人的預期收益,從而能夠有效地遏制尋租和設租行為。一方面要加大打擊行賄、受賄的力度和擴大打擊面積,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對濫砍盜伐、無證采伐林木等破壞森林資源違法案件的打擊力度,減少和杜絕各類毀林行為,保護森林資源。

      4.結語

      為了更好的平衡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國必須對森林采伐管理制度進行修改。增大對非公有林的采伐限額,不僅保證了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而且調動了經營單位的積極性。同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修改,使法律法規相配合,解決了脫節不匹配的問題。政府相應的搞些經濟扶持工作,這樣充分保證了森林的生態效益和經營者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森林采伐限額制度范文第3篇

      【關鍵詞】采伐;限額;森林;木材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可持續發展的林業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主題。但是隨著林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森林經營主體的多元化發展,出現了森林長期過伐、林地大量流失等現象,如何規范林木采伐計劃和使用制度,逐步實現釋放林農經營森林積極性的需要,是當前我國林業配套改革的需要,同時也是林業長遠發展的需要。

      一、木材采伐限額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1采伐限額依據缺乏準確性。科學而準確的采伐限額制度是逐步提高森林蓄積量的基礎保障。但是如果采伐限額的編制本身是不準確的,采伐限額制度的作用就無法體現。實質上森林采伐量的準確性是林業企業資源可持續經營的前提,年伐蓄積一般要低于年凈生長量,對于生態公益林,要根據不同林種的特點,進行更新或改造性采伐。但是由于國有林場的經營目標不愿意考慮其生態效益,采伐指標落實給業主帶來許多不便,重復開設造林煉山火路款;造成采伐和更新造林成本過高,忽略了林木的生長規律:采伐林齡小的林木先,而成熟的林木因得不到采伐指標無法采伐等現象。缺乏木材采伐限額的標準制度,促使他們只是注重生態效益的內在及外在激勵,他們上報的采伐限額的準確性是不可靠的。

      2管理制度過于約束林木采伐。過去,集體林權制度由林業部門單方面操作,木材采伐仍然按照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目前,超限額采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亂砍亂伐現象,但并沒有完全杜絕超限額采伐。林木按照林木蓄積量控制的原則,確定后逐級分解下達,實行國有、集體、企業等多元化形式,指標直接下達到千家萬戶。但是林木采伐審批的手續復雜,從林木采伐指標申請到林木采伐證的獲得困難,木材采伐沒有獲得與經營者商量,更未征得林權所有者的同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林農造林、損害了林農的營林和護林的積極性。

      3超限額采伐現象依然嚴重。最大控制指標限制森林采伐數量,是具有法律強制力的,但超限額采伐實際上在我國森林采伐中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我國平均每年超限額采伐8600多萬立方米,也就是證明無證采伐問題也還是存在的突出。

      4、憑證采伐制度的執行力不從心。經批準的森林采伐指標分配后,具體的單位不能按照限額進行采伐,造成限額采伐制度得以執行。很多時候林政部門通過核發采伐許可證實現對采伐限額的監督管理,必須提交伐區調查記錄,這就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執行成本太高,很多規定在基層實際上很難得到執行。

      二、完善現行森林采伐限額制度的措施

      1實行木材采伐系統管理。林業企業在確立預期能導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的時候,在倡導、組織和實行木材采伐制度變遷,要依據是一致性原則和經濟性原則。伐區調查設計必須由具有調查設計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伐區調查設計單位要加強設計隊伍建設,提高設計人員業務水平, 確保調查設計的精度和質量。林地采伐采用標準地或角規樣地調查法推算,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 , 全面了解伐區小班 內伐木全測根徑。不能簡單地套用地方經驗公式從而推算出整個小班的蓄積量。同時要考慮不同經營主體的目的。對商品林采伐滿足其采伐需求。

      2合理制定采伐限額制度。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受到是數量等很多因素的影響。必須堅持森林及景觀的保護機制,更新造林的方式、方法。采伐后必須進行造林更新,在水分條件較好的地方,一般采用天然更新,有利于促使森林的數量增加和質量提高。在森林采伐管理制度之前,要明確林區的經營目標,通過實施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私有林主造林,木材采伐在不破壞環境的條件下進行。采伐數量的多少要根據其土地情況、市場需求、價格等因素來決定。

      3.林業部門按照區劃制定限額采伐措施。對于重點公益林特別是國家重點公益林,實行禁伐,嚴格保護,只能進行撫育性采伐或者改造性采伐;對于天然商品林實行限伐措施,確保人工商品林的采伐額度。對天然商品林和人工商品林分別編制采伐限額并執行。

      4.完善林業采伐的補償機制。建立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對公益林區由國家收購,不愿意被收購要給予一定的補償,要與業主簽訂禁伐、限伐協議并給予相應的補償,對于私人業主營造的商品林,逐步建立生態公益林補償金繳納制度。開采或者征占用生態公益林林地的,單位或個人必須繳納生態公益林補償金。

      5加強采伐限額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對于伐區堅持伐區清理本著有利于植被恢復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 ,對其灌木少清理或不清理 , 降低人為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資源管理站的前哨作用。每月定期抽檢一定數量的檢尺小票 ,增強對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在伐后驗收、采伐更新等各個環節的監督檢查。對林木采伐現場的監督檢查。對人工商品林的采伐限額予以放寬,因為人工商品林的采伐同樣事關生態環境和水土保持,因此,經營者應當嚴格按照森林經營方案的內容實施,林業主管部門則應當加強對森林經營方案實施的監督檢查。

      6放寬林木所有者采伐處置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林農有了自己的山場,所以,放寬林木所有者采伐處置權勢在必行。對于生態林的采伐,要根據相關法律保障依據,采伐方式要保證生態林的功能不降低;對“三線林”采伐年齡上要繳納保證金,采伐后按照規定完成營造闊葉樹后,方可退還保證金;只有放寬采伐處置權,林農才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合理進行安排林木采伐,使林木采伐逐步進入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楊樂夫,蔡俊修.福建林業資源開發應用的新思考[J].福建林業科技,2006,33(1):102-104.

      森林采伐限額制度范文第4篇

      森林資源采伐管理制度對于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保障經營者利益以及有效保護森林資源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森林采伐管理在政策認識、限額制定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已經成為我國林業和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關鍵詞:

      林業采伐;管理制度;改革

      1我國現行林業采伐管理制度

      1.1林業采伐管理制度歷史由于建國初期,我國對森林資源的大規模采伐,導致森林資源過度開發及生態破壞問題凸顯。國務院于1985年頒布《森林法》,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森林資源的管理制度;1987年出臺文件,明確限定全國年森林采伐量;1998年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當前,我國重點林區進入全面保護階段,其中大興安嶺已全面實行禁伐措施。現行的“以采伐限額管理為核心,以憑證采伐、憑證運輸和木材加工監管為重點”的森林采伐管理體系,對減少亂砍濫伐、保護森林資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1.2林業采伐管理制度的作用林業采伐管理制度是完善我國森林資源管理政策的重要措施。自林業采伐管理制度確定以后,通過嚴格管理和執法,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政策的認同度和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意識有所加強,我國森林資源數量、面積實現“雙增加”,質量出現好轉。為了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和地球生態環境,當前世界各國在強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同時,通過政府干預對林業經營行為進行控制,而林業采伐管理制度正是這一干預行為的具體體現。

      2現行林業采伐管理制度中的弊病

      2.1對現行林業采伐管理制度的認識存在偏差我國林業采伐管理制度已經實行多年,有人認為其已經跟不上時展的腳步,應當予以取消。森林資源生長周期較長,加之解放初期~80年代期間的大肆開采,我國森林資源總量已經呈現明顯不足的狀態。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民眾對于木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但其生態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尚且不足。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放開林業采伐制度,大規模亂砍濫伐現象必然出現。

      2.2林業采伐制度和采伐限額的編制缺乏科學性我國南北林業資源數量、種類、生長周期相差較大,在制定采伐制度時應根據其差異因地制宜。但在實際管理中,南北方都是采用國家性的林業采伐管理制度,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

      2.3林業采伐管理的目標預期和實際不一致在實際管理中,林業管理部門通常是將控制消耗作為林業管理的主要任務,編制嚴格的采伐限額,制定嚴格的木材生產計劃,限制林業經營者的生產和經營,使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損。林業經營者為實現其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想方設法逃避主管部門的“視線”,增加林木的采伐量。這不僅無法達到林業采伐管理的目標,同時嚴重影響了林業資源的科學經營和合理利用。

      3林業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策略

      3.1采伐管理制度

      3.1.1對商品林和公益林實行分類管理。基于商品林和公益林的不同特點,制定相應的采伐管理制度和采伐限額,在合理采伐,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同時,充分發揮商品林和公益林各自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1.2簡化林業采伐的類型。以市場供需關系為導向,將林業采伐類型簡化為主伐、撫育采伐、低效林改造和其采伐。通過簡化采伐類型,減少了采伐過程中的指標項目和由指標需求不平衡造成的矛盾,有利于科學、合理地保護利用森林資源。

      3.2采伐限額

      3.2.1改進采伐限額的編制方法。根據可持續發展戰略對對現行的林業采伐限額編制方法進行改革。林業規劃部門要根據國家經濟發展實際、市場供需關系及森林資源發展現狀,對年度采伐量進行合理預測,編制采伐限額,同時規定適當的調整范圍,既保障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又提高森林資源的可利用率。

      3.2.2非林業用地林木不納入采伐限額范圍。非林業用地采取自主經營、自主采伐的方式管理,既為經營者解決了因調整種植結構在非林業用地上植樹造林的后顧之憂,又有利于提高社會各界在空閑地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增加植被面積,改善生態環境。

      4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提高,我國林業采伐管理制度也處于不斷探索和發展階段。針對我國現行林業采伐管理制度中的弊端和林業經營發展的實際,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建立新的林業采伐管理體系,既有利于維護林業經營者的合法利益,又有利于保障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正好.對現行林業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2)

      森林采伐限額制度范文第5篇

      關鍵詞:森林采伐;監督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S757.4 文獻標識碼:A

      1 森林采伐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超計劃采伐、超限額采伐

      國家林業局第5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統計表明:在5a清查間隔期內全國年平均森林采伐消耗量超限額達約8600萬m3,第6次森林資源清查間隔期內全國年平均森林采伐消耗量超限額多達7554萬m3,超限額采伐觸目驚心。少數森林采伐單位仍然在已確定的采伐限額基礎上,想方設法額外增加采伐量。

      1.2 超證采伐、無證采伐

      國家林業局近些年對國有森工企業和地方國有林場進行“三總量”檢查和資源調查時發現,超證采伐、無證采伐現象時有發生,擅自改變采伐方式、集材方式等違規采伐、亂砍濫伐行為也很嚴重。在利益面前一些單位仍我行我素,所以憑證采伐制度和管理還有待加強和完善。

      1.3 違規進行調查設計

      采伐前的伐區調查設計,存在不按有關的《森林采伐更新造林調查設計細則》進行設計區劃,經常受人為操作,利益優先,違規設計。在不該設計采伐的林分內采伐,有意放寬標準,也存在采伐方式、采伐強度設計不合理及應伐木選設、集材方式設計不合理等情況。

      1.4 伐區作業質量偏低

      在伐區采伐時還普遍存在為單純取材而采大留小、采好留壞,存在超強度或局部超強度采伐及伐根超高、拖拉機下道集材、清林質量差,而使水土流失現象嚴重。

      2 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2.1 利益作祟,法制觀念淡薄

      部門領導或個別管理人員偏重于局部利益,從而全局利益考慮的少,短期行為嚴重。一些部門和企業領導以權代法,置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于不顧,只專注本部門、本企業效益。為換取眼前利益,不惜犧牲寶貴的森林資源,破壞整體生態環境。

      2.2 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管理體制不順

      森林資源名為國家所有,實為企業自管自用,政企不分、責權不清,森林資源監管失調或流于形式,也是造成亂砍濫伐、超限額采伐等現象產生的原因。

      3 強化森林采伐監管有效措施及對策

      第7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國森林資源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森林生態功能成效顯著,但仍存在諸多問題:森林資源總量不足,生態脆弱狀況沒有根本扭轉,生態問題依然是制約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生態產品依然是當今社會最受歡迎而又短缺的產品之一,生態差距依然是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最主要的差距之一。同時,森林資源質量不高,結構不合理,可采資源少,森林資源增長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木材需求的增長。所有這些,都迫切要求我們必須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制度上加強管理、從具體工作行動上采取有效措施,強化森林資源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嚴格控制森林采伐總量。

      3.1 提高認識,達成共識,力求實效

      要認真執行好限額采伐制度。促進林業發展,必須從思想上徹底根除靠單純采伐森林,終結“飲鴆止渴”這種惡性循環。各部門杜絕眼前利益,拋卻局部利益,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高瞻遠矚,為生態環境建設謀篇布局。從生態環境建設的戰略高度上提高認識,達成共識,在具體工作中逐項落實,力求實效。

      3.2 完善制度管理,深化體制改革

      要加強和完善制度管理,要健全和完善森林資源采伐管理制度,各級林業部門上下一致,依法行政,遵守規章制度。要繼續深化林業體制改革,做到政、企分開,資源管、用分離,責、權明確。賦予各派駐森林資源監督部門切實的監督職權,理順好森林資源管理、采伐利用和監督的關系,齊抓共管,推動林業穩步而快速發展。

      3.3 把好森林采伐調查設計關

      森林采伐設計是林木采伐管理和控制森林資源消耗的基礎,是向上級報批林班、撥發林木采伐許可證和指導采伐作業的依據,是采伐作業的第1道工序。要控制采伐限額、采伐強度,提高采伐作業質量,必須把好森林采伐調查設計關。

      3.1.1監督機構要參與伐區踏查

      監督生產設計單位是否根據森林經營方案和企業年度木材生產計劃及規定的年度森林采伐總量而進行。

      3.1.2全過程監督調查設計單位是否按

      《森林采伐更新造林調查設計細則》開展調查設計。從外業的伐區區劃、采伐方式、應伐木選設、量測及標記、設計精度、集材方式等到內業計算、繪制平面圖、及伐區調查設計說明書的審核,并隨機抽取部分小班核對調查野帳是否與調查設計資料一致。

      3.1.3監督機構參與駐在單位

      和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設計成果的檢查驗收。

      3.1.4參與伐區調查設計資料的會審

      對伐區調查設計資料的具體內容進行審查,包括報批伐區的類型、數量,牢牢把住伐區調查設計的審核報關。

      3.4 嚴把森林采伐作業關

      森林采伐作業能直接迅速體現森林資源消長,直接影響生態環境。此環節是關乎執行限額采伐,遏制違規采伐、濫伐的關鍵環節,包括伐前審核、伐中監督檢查和伐后檢查驗收。

      3.4.1伐前審核主要是采伐管理部門

      監督部門和作業單位現地踏查林班,核對設計資料、采伐木調查表,發放采伐作業許可證,核查采伐林班邊界、采伐方式、采伐強度、采伐木和集材道等相關內容,明確注意事項。

      3.4.2伐中檢查主要是對采伐作業中

      的各工序進行監督檢查 。包括伐木、打枝、造材、集材、裝車、清理伐區等,要嚴格監督檢查作業者是否按采伐許可證規定和伐區調查設計進行采伐作業,不許超證采伐、越界采伐、超強度采伐;不許漏伐、錯伐、串樹種采伐。要求伐根不超高、拖拉機集材不下道,隨時掌握林班的出材量。同時枝椏材要揀集徹底,清林要達到標準,集材道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3.5 搞好“三項”檢查工作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亚洲乱亚洲乱淫久久| 亚洲无人区视频大全|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www77777|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