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幼兒園公開課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形成一支素質高、技能強、知識面寬的幼兒教師隊伍和管理者隊伍,為我區幼兒教育質量提高和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師資保障。
二、目標任務
嚴格執行資格準入制度,各幼兒園應按有關規定聘任(用)新教師,并經教育行政部門考核備案后方可上崗任教。通過集中培訓、園本培訓、教師自主研修相結合的培訓網絡體系,對各類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培訓,計劃每年培訓1200人次以上,培養骨干園長30名左右,骨干教師100名左右,幼教名師10名左右。
三、培訓形式及內容
1、集中的專題培訓
旨在幫助幼兒教師更新教育觀念和教學理念,把握幼兒教育規律,理解幼兒園新《綱要》精神和新課程體系,掌握科學的保教方法,提升幼兒教師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專業發展能力。
2、分散的園本培訓
各幼兒園要通過園內研討、自請專家、外派學習等形式提高本園教師素質,繼續開展好師德教育和專業精神培養,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積極的專業態度,增強愛心和事業心;積極創造條件鼓勵保教人員參加學歷進修,促進教師專業學歷達標和提高;并加強安全工作的培訓、信息技術素養培訓及美術、舞蹈、彈奏等職業技能、藝術素養的培訓等,提高專業實踐技能。
3、在職園長提高培訓
側重提升園長的辦園理念和管理理念,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科學管理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集中培訓與園長自主學習相結合,專題培訓與熱點問題討論相結合。
4、骨干園長高級研修
培訓對象為富有辦園經驗并具有一定理論素養和較高研究能力,辦園成效顯著的優秀園長,旨在幫助園長總結辦園特色,發展幼兒園個性,盡快完成從合格型園長向創新型、專家型、學者型園長的轉變,為我區造就一批學前教育改革的帶頭人。采取請進來、走出去,通過與高校聯手、參與式的實地感受先進地區幼兒園的優秀管理經驗等學習形式,開闊視野,提升水平。
5、新教師上崗培訓
所有新擔任幼兒園保教工作的人員均需參加上崗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與幼兒保教職業相關的專業思想、專業態度、專業修養、專業能力,以及專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培訓時間不少于80學時,其中區教體局組織集中培訓24學時,園內實踐培訓56學時,為期一年,上崗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獲得教師《上崗證》。
四、培訓保障
1、制度保障
建立幼兒教師、園長繼續教育證書制度和學時制。全區每位教師每學年接受相關類型培訓應不少于72學時,其中接受省、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集中培訓原則上每人每學年不少于24學時;分散的園本培訓原則上每人每學年不少于48學時。學時登記使用全區統一印制的《區幼兒教師繼續教育證書》。教師參加培訓經考核合格,計相應的繼續教育學時,由托幼辦負責學時登記和審核認定。對沒有按規定接受培訓或沒有達到培訓規定的教師,以及雖經培訓但考核不合格者,必須在各培訓階段內進行補修補考。各幼兒園組織開展教師培訓、持證上崗的情況,將作為幼兒園年度考核和等級評估的重要依據。
2、經費保障
區幼兒教師培訓實行專項經費補助、幼兒園分擔、教師個人自負相結合的經費保障辦法。各幼兒園要在辦園經費中列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教師培訓支出。
3、質量保障
關鍵詞:全英語境;英語教學;教學設計;教學策略
Abstract: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act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whol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nd expatiates on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through comprehensible input strategy, meaningful activity design, teachers \"scaffolding\" strategies and ways of observation with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whole English teaching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English teaching design was put forward a challenge to teachers.
Keywords: all the English environment; English teaching; The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G633.41
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在課前的教學設計。好的教學設計需要教師有一個基本的教學思路框架。
一、英語教學現狀綜述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注重語言技能目標及語言知識目標教學效率低、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差。因此,有必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探索以學生為中心,創設語言情景激發學生動力,多種方法、手段相結合的英語教學模式。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及小學使用全英授課或英語與學科想融合的教學模式。
正處在學習語言的敏感期和關鍵期幼兒園及小學學生,語言模仿能力強,同時對語音的把握最為純正。所以,如果孩子可以在全英的授課環境中接受外語的訓練,在教學中將英語教學與自然、社會、數學、閱讀等相融合,采用互動多媒體教育軟件教學,調動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熱情,讓幼兒及小學生在浸泡式的英語環境中奠定扎實英語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科英語思維和未來領導力!
二、全英語境下的英語教學重要特點
(一)全英語言環境
全英語言環境下,教師需要保證情境能夠貼近生活,具有一定的真實性。情景中的語言必須符合英語實際應用所遵循的規律,讓學生在真實、輕松的情境中進行英語學習。比如,在學習“shopping”的交際用語中,教師應該切實保證對于購物中常用的“What can I do for you?”“I would like…”等用語的準確教學,使學生能夠學懂并準確掌握。
(二)語言教學與學科教學相融合
教師在全英教學中應發音標準、用詞確切、文理通順,講話要適合幼兒及小學生水平。教師有效利用各種活動及各種資源發展幼兒語言,通過語言教學與學科教學相融合,提高幼兒及小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廣泛地與學科教學想融合,在一種輕松愉快、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會使幼兒及小學生產生表達感情、交流思想的愿望。
三、全英語境下教師教學設計的重點及難點
全英教學是指以英語的語言方式進行學科性課程的教學和實踐的教學模式,結合國內英語口語教學經驗,提出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英語口語課堂教學設計的構思。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分析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還要科學地設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一)雙重目標的設定(學科目標+語言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追求學科目標與語言目標的雙重目標。在全英環境下,學科內容也是教師在課程設計要考慮的。比如:一位幼兒園英語教師教授科學“動物寶寶和它們的媽媽”的時候,教案中的目標既有學科目標,也有語言目標:
Domain: Science Baby animals and mummy animals
Instructor’s name: Peggy Class level: 4-year-old kids # of students in class:16
Content objectives:學科目標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SWBAT)
1. recall what they’ve learned about how some animals look like, such as cats and dogs. know the change of shapes when a fly’s growing.
2. learn that the appearance of baby flies changes a lot when it grows into a mummy fly.
3. sort animals into two groups: a) the appearance of some baby animals doesn’t change much when they grow up; b) the appearance of some baby animals changes a lot when they grow up.
Language objectives:語言目標 New vocabulary:
similar, larva, baby rabbit, mummy rabbit
sentence structure
…will grow into …
They look/don’t look simila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SWBAT)
1 speak out the names of animals they’ve learned before.
2 speak out the sentence “…will grow into …”
3 try to understand and say out the sentence: “they look/don’t look similar.”
(教案來源:廣東省育才幼兒園一院潘瑩老師的英語公開課教案,2012年4月26日)
雙重目標的設定改變了英語教師只關注語言的習慣,想辦法把英語作為工具,積極創造一個純英語的環境讓學習者不知不覺學到英語語言,同時也學到相關的學科知識內容。
(二)雙重目標設定的促進作用
1.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
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學生元認知能力的發展水平,直接而且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活動和自身成長。作為教師,我們有必要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訓練來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
2.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
英語教學要使學生主動參與語言實踐而形成能力。因此,教必須設法通過聽說讀寫的大量實踐,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材料上下功夫。根據教師提供的不同語境和情景,在語言實踐中將語言用得正確、得體,以說、寫促進學生英語運用語言能力的發展。
四、全英語境下教師教學設計思路及策略
(一)全英語境下教師教學設計思路
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要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確定教學目標,設計“任務型”活動,以結構、功能為主線,組織和安排聽、說、讀、寫的活動。
教師在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時,應特別注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盡可能提供真實的情景,讓學生綜合地應用所學語言完成一些任務。比如,幫助幼兒記憶字母順序,可以玩“開火車”的音樂游戲。給每個孩子一張字母卡片,在“開火車”的歌曲伴奏下,請孩子們排隊“開火車”。在調整順序的過程中,逐漸熟悉26個字母的排列順序。
(二)全英語境下教師達成目標的策略與途徑
全英語言環境可以營造出優秀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它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通過以下幾種策略與途徑實現:
1. 可理解性輸入的教學策略
學生習得語言的方式只有一種理解信息,即接受可理解性輸入。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輸入可理解性語言資料并分析資料中的語言模因,增加學生閱讀輸入量、優化閱讀課堂模式,培養學生英語表達的積累意識。
2.有意義的活動設計
教學不僅僅是意義的教學,而且應該是為一定目的服務的,即大到我們設置的課程,小到課堂上設計的活動,都是有意義的,而不是傳統課堂上的那種簡單機械的單調重復朗讀、對話。
3.教師的“鷹架”策略
教師引導學生科學探究之鷹架支持策略包括:布置學習情境引發參與動機、鼓勵嘗試激發探究意愿、運用學習資源輔助科學探究、采用互動回饋肯定學習成果等。透過教師的鷹架支持能有效提升幼兒及小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并幫助幼兒及小學生達到更高的學習與發展水平。
4.可觀察得到的評估方式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通過一系列的嘗試,在運用各種觀察記錄作為依據對幼兒的教育進行評價,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五、全英教學對教師的挑戰
實施全英教學最大的挑戰是語言關。全英教學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但全英教學對于國內大部分學校和教師都是一種嶄新的挑戰。
(一)教師的職業激情
英語授課較母語授課難度大,教師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卻很難達到預計的效果,某種程度上會影響任課教師工作業績和聲譽以及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因此部分教師全英授課的積極性并不高。
(二)備課時g和精力
在課堂中使用全英教學,教師的備課量將大為增加,同時迫使教師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在過去幼兒園及小學教師兼任多種學科教學。提倡全英教學,就要求英語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水平,這就需要教師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備課和學習,對教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三)教學內容的選擇
選擇適合教材,科學安排教學進程全英教學,除了師資力量和教學軟件等,還有一個重要的硬件建設是選擇教材。引進國外教材是最簡捷和重要的方式,然而各國教育體制、知識體系、教學方式和教育模式不盡相同不同,老師有時難于把握好尺度。
(四)可獲取教學資源和幫助的途徑
教師可從網絡獲取教學資源,可通過職業培訓增長知識獲得資源。教師既要考慮到教材本身的內容和特點,又要注意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知識體系,以開放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為主要手段,逐漸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方式向“以學生自我為中心”的聯合教學方式過渡。
六、總結
英語教學的目的除了傳授英語知識之外,更長遠的目標是培養與促進學生實際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在課前的教學設計。好的教學設計需要教師有一個基本的教學思路框架。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進一步樹立創新意識,借助實物、多媒體等多種教學資源,設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學習任務,激活課本語境,創設更多更真實的情景,以情景導入,以活動激趣,使學生由被動學轉化為主動學,提高學生實踐語言的意識,關注學生的語言成長,關注學生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給學生足夠的余地去發揮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實現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魯子問,康淑敏.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2] 呂洪君等. 基于模塊模板的教學設計與教學策略[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
[3] 馬凱.我國學前雙語教育實施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5).
[4] 林靜.教師教學觀念的干預與轉化――以農村小學科學教師為例[J]. 教育科學. 2013(02).
[5] 胡姝鈺.中學與小學英語教師教學信念的對比研究[J]. 海外英語. 2013(06).
[6] 張允.對我國幼兒英語教育的思考[J]. 教育導刊(下半月). 2011(06)
[7] 郭麗英,田苑.學前英語教學功利化的現狀及對策[J]. 教育導刊(下半月).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