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英語寫作教學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書面表達在中考、高考中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許多學生在此方面丟分甚多,以致影響最后總分,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勢在必行。在考試中最常見的形式是要求學生根據所給信息(information)和思想(idea)來作文,亦稱為"情景作文"或"提示作文",而學生對于語言要素綜合應用的能力較弱,寫出的東西往往是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中文式英語"。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就必須經常提醒學生注意這一問題,有意識地讓學生逐步接受英語表達的思維方式,久而久之學生才能寫出比較地道的英語,少犯甚至不犯Chinese English 的錯誤。故書面表達訓練從初二下學期就應開始,并逐步強化提高,最終達到應考要求。在此就自己日常教學中的經驗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最終達到"All roads lead to Rome "的目的。
一、 掌握寫作技能,知道該怎樣動手。
寫作和其他筆頭練習,如造句、填空、改錯等有根本的區別。寫作要求表達清楚而完整的思想,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能力,寫作涉及的問題很多,除了語言各方面的問題外,還有思想內容和所用材料、組織條理、書寫格式等,都需要仔細考慮,認真對待。
1、 掌握各種體裁文章格式
(1) 記敘文(Narration)
這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種文體。寫作中應遵循以下幾點?!?〉交待要素,即人、時、地、事?!?〉按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敘述完整、具體?!?〉要重點突出,目的明確。記敘文所記的都是過去發生的事,原則上通常用過去時態寫。
(2) 說明文(Exposition)、描寫文(Description)
這是英文常見的兩種文體,以解說和描述為主要表達方式。
(3) 日記 (Diary)
這是把自己當天生活中經歷的有意義的事以及見聞或感受記錄下來的書面形式。文體自由,通常用第一人稱寫。
格式如下:
a. Oct 26 , 1999 Wednesday Fine
It is two months since I began this diary…….
b. Friday May 1st Cloudy
Today is May Day ……
(注意:常用以表示天氣的詞有Fine, Cloudy, Rainy, Windy, Snow等)
(4)書信(letters)
一般分為私人信函(Personal letters)和正式信函(Business letters)。英文書信從信封到正文,其格式與漢語有許多不同。書信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a. 信頭(Heading)
寄信人地址和寫信日期,寫在信封右上角,地址由小到大。
例:NO. 19 Middle School
320 DenShan Road
NanChang, JiangXi
China, 330006
August 28 2000
b. 信內地址(Inside address)
收信人姓名、地址在左上方,位置比信頭低一至二行。私人信件一般不寫信內地址。
c. 稱呼(Greeting/Salution)
d. 正文(Body)
e. 結束語(Ending)
f. 簽名(Signature)
(5)通知和便條(Notice , Note)
一般至少有口頭通知、書面通知兩種形式,至少包括3項內容:1、時間,2、地點,3、活動內容。
便條一般有留言條,請假條。特點是:格式簡單,開門見山,三言兩語。
例如:
a. Attention, please. I have something to tell you……
b. Notice
商務英語函電課程以英語語言表達為中心,傳遞國際貿易流程中的信息,強調函電英語體裁特征。正是商務活動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商務英語函電寫作課程的特點。它的英語語言運用要求高,專業性強;在函電寫作內容中要求句式嚴謹,用詞精簡,意思表達準確。國際貿易往來的通信方式決定了其基本要求是言簡意賅,而且在函電內容中出現了大量約定俗成的縮略詞及國際貿易術語。比如:order通常意義為“命令”,但在商務英語函電中卻用作“訂單”的意思;quote取“報價”的意思,claim采用“索賠”的意思等。在國際貿易中長期形成的語言特點被保留下來,沿用至今。它的文體格式也同樣如此,使用的是歷史上沿襲至今的通用格式。盡管國際貿易中所涉獵的國家眾多,文化不同帶來了函電寫作在篇章布局、文字運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其基本文體格式并無大的變化,特別是在一些有特殊法律效應的函電寫作中,更是要求其高度格式化,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三)實踐性操作性強商務英語函電寫作課程突出國際貿易過程實踐,以函電貿易洽談為參照,以英語語言為載體,教學過程實踐性強、操作性強。這門課程以整個對外貿易往來為主線,根據國際貿易業務的具體流程,講授商務英語各類商務函電格式、常用術語和語句以及寫作技巧,內容貫穿一宗國際貿易的每個環節,密切聯系實際。課程通過練習,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商務活動中,完成對外貿易往來英語函電寫作,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并通過實踐活動鍛煉增強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門課程能為學生將來可能從事的對外貿易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使他們能夠熟練運用英語來表達國際貿易環節中的函電往來信息,并提高他們良好的交際能力。因此,商務英語函電寫作課程有很強的實踐性與操作性。
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法面臨的局限性
商務英語函電寫作教學工作有其獨特的特點,由于其應用性更強,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特殊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深入對其進行領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近些年,許多高校都進行了課程教學的改革,然而在改革過程中,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許多教學環節并沒有能夠完全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也沒有適應該門課程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如,有的教師仍習慣于以自己講授為主,采取填鴨式教學,未能直觀的向學生講解對知識的具體應用,尤其是對對外貿易活動的環節沒有直觀的認識和把握,這樣既不能滿足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學生在課堂聽課的過程中也容易感到疲倦,失去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方法僅僅滿足于教師單方面完成教學任務,而學生在整個課程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參與互動,學習效果不佳。
(二)教師的專業程度不夠
商務英語函電寫作課程的教學工作需要教師不僅具備較強的英語專業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商務貿易知識和應用文寫作知識。由于近些年高校招生形勢起伏較大,許多高校都選擇了在學科內承擔不同課程的教師進行調劑授課。因為商務英語函電課程的特殊性,往往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都是從英語專業教學崗位上進行調整,他們更擅長于傳授英語專業知識,而對商務貿易以及信函寫作教學工作并不熟練。未從事過具體的貿易工作的教師,對一些知識點缺乏具體的語境即興理解,針對學生提出的種種疑惑并不能深入到問題的深層次進行講述和解答,甚至有的問題教師也無法自圓其說。這樣勢必造成對教學環節中涉及到對知識的運用方面,教師對相關領域知識掌握不深,無法將教學活動更好的開展。因此,教師的專業程度不夠也對課程的教學工作產生了一定影響。
(三)學生對課程學習的重視不夠
目前,許多高校學生在學習上形成兩個極端,一部分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十分認真,希望在大學期間通過幾年的努力能夠進一步深造,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雖然端正,但他們的目標是通過學習進一步深造,畢業后基本不會就業。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意向性的選擇,會將大部分經力投入到對其升學有用的課程和知識點的學習方面,而對待其他課程的學習往往以完成任務為目標。而商務英語函電寫作課程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課程,就不會引起這類學生的重視。與這些學生形成強烈對比的就是學習態度極不認真,打算上了大學混過幾年后就走入社會直接就業。這類學生認為畢業后很可能不從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走入工作崗位后再進行應用學習就夠了,大學課程及格即可,因此對學習該課程提不起興趣。(四)課程實踐機制不夠健全實踐機制不夠健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校內學習的課程實踐不夠。由于許多教師教學理念和專業性不夠,難以設計出較好的實踐教學場景進行教學活動,加上學校對課程教學本身的具體環節管理和監督不夠嚴格、細致,考核考評過程又過于簡單,難以對實踐教學的內容進行檢驗,不能保證課程實踐環節的完成。二是實習過程簡單、自由。學生實習是為了提前熟悉情況,為就業提供便利條件,并能在實習過程中將所學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際中。然而當前許多高校采取學生自由選擇實習崗位的辦法,對學生的實習安排較為隨意,檢驗也較為放松,往往是用人單位一張鑒定表就進行認可,學生并不能通過實習來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理解和運用。學校缺乏有效檢驗實習效果的機制。
三、改進課堂教學的對策
(一)加強學生商務貿易專業知識的擴展
商務英語電函課程在英語語言和應用文寫作知識的學習和講解的基礎上,還需要加強對商務貿易等專業知識的擴展。學生對經貿活動的整個過程清晰和直觀的掌握后,才能把握好所學的知識點。尤其是在商務函電的寫作過程中,隨時都會涉及到整個外貿工作的具體環節,教師在講述過程中要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在函電寫作中的專業術語,如許多外貿活動專用語和縮略語等,這就必須補充商務貿易專業知識的學習,增加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環境的營造,為商務英語函電寫作的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但是拓展學習內容的過程中還應把握好適度的原則,要明白學習這類知識是為函電寫作提供幫助的,而并不是主要內容,以免將課程的重心發生了轉變。
(二)加強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協調
必要的理論知識學習是不可或缺的,商務英語電函課程的理論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函電的內容是以文字性的描述為主,離不開理論知識的講述。如果只關注應用性較強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無異于空中樓閣,缺乏理論基礎和學習的根基,實踐中遇到了問題也將難以解決,因此重視理論教學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學習的目的是要較好的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因此實踐教學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后,需要進行反復訓練進行鞏固,還需要在實際環境中進行模擬函電的寫作訓練。設置一個模擬場景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函電的寫作和回復,教師加以批改和評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這些環節理論教學是無法替代的。因此,只有加強協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把二者結合在一起,相互呼應,才能更有效的改進課堂教學效果。
(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關鍵詞: 中職語文教學 應用文寫作教學 畢生發展
應用文寫作教學在義務教育階段并不是語文教學的重點,甚至經常處在被遺忘的邊緣,但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并且日漸為人們所重視。
首先,應用文寫作教學是中職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中職語文教學要銜接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使學生逐漸適應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習環境和思維方式。
初入職校的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的熏陶下已經熟悉了上課—寫作業—復習考試的學習方式,形成了慣性的思維模式,故此認為學習就是這么回事兒。大部分職校學生,不僅僅是新生,依舊把學習與考試相關聯,認為取得優秀的考試成績就是學習的終極目的。這種觀點的正確與否我們不做探討,但是這種觀點忽略了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夫職業教育之目的,一方為人生計,曰以供青年謀生之所急也。一方又為事計,曰以供社會分業之所需也”。[1]從個人方面而言,職業教育是為個人謀生之準備,而應用文寫作教學與職場聯系密切。在校學生恰恰忽略了職業教育與職場的緊密聯系,把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等同視之。
普通語文教育所忽略的,正是中職語文教育所重視的。普通語文教育的模式可以用以下幾個詞語概括:“目的、意義、作用、任務、內容、原則、方法、形式”[2],而中職語文教育的模式則可以用“交往、互動、溝通、對話、反思、闡釋、解構、建構、更新、超越”[3]這些詞語概括。簡言之,普通語文重視理論,中職語文側重實用。應用文寫作教學在職業語文教學中的出現及被一再強調,正是職業教育重視實用的具體體現,這使得應用文寫作教學成為中職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環。
其次,應用文寫作教學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隨著時代的發展,應用寫作能力越來越成為技能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4]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語文教材的改版就體現著這種趨勢。在《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通用教材》第四版中,應用文寫作作為一個單元出現,包括“便條、條據”,“啟事、海報”,“申請書、求職信”,“計劃、總結”[5]四類。
2010年,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語文通用教材改版。在《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通用教材》第五版中,下冊全部是應用文寫作課程。包括“日用文書”、“行政文書”、“事務文書”和“專業文書”四個單元。第一單元“日用文書”單元包括“條據”、“啟事”、“聲明”、“申請書”、“建議書”、“投訴信”、“求職信”、“賀信”;第二單元“行政文書”單元包括“請示”、“通知”、“函”、“會議紀要”、“報告”、“通報”、“守則”;第三單元“事物文書”單元包括“計劃”、“總結”、“調查報告”、“講話稿”、“自我鑒定”;第四單元“專業文書”單元包括“技改論文”、“產品說明書”、“協議書”、“勞動合同”、“勞動仲裁申請書”、“創業計劃書”。[6]
由此可見,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內容在改版后的通用教材中被大幅度增加,從原本的一個單元四篇課文增加至一冊書四個單元二十六篇課文,從過去的占有一席之地,到如今占據著中職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大有取而代之的趨勢。
那么,應用文寫作教學與中職語文教學究竟是什么關系呢?簡單地說,應用文寫作教學是中職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并且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這是不是意味著應用文寫作教學可以完全取代中職語文教學中其他的內容呢?之所以有這個困惑,是因為當今的中職語文教學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江河日下”。雖然不可或缺,但無足輕重。不少人認為中職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會寫請假條,舍此之外再無他用。而寫請假條正是應用文寫作課程中“條據”一文的教學目的之一。筆者囿于“道聽途說”,故有此疑惑。
中職語文教育具有銜接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任務。如果不顧及學生實際,初入學就急切地以應用文寫作教學完全替代語文教學,用來彰顯職業教育的特色,雖使學生有“煥然一新”之感,但存倉促突兀之實。所謂學生的實際,一方面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比較差,基本能力相對欠缺,另一方面中職學生的年齡較小,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都比較匱乏。如果以揠苗助長的方式,強行要求學生聯系實際去參與應用文寫作教學,難免落得曲高和寡的結局。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使中職學生從普通語文向中職語文平穩過渡,第五版《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通用教材》上冊仍是以美文時文為主,將應用文寫作教學放在了下冊。
從職業教育的目的來看,應用文寫作教學仍不能完全取代中職語文教學的其他內容。職業教育既是為個人謀生之準備,又是謀個性之發展。也就是說職業教育是個人畢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絕不是終點。許多有識之士指出,從傳授內容的適用期來看,基礎教育可用15年,高等教育可用10年,而職業教育則只能用5年。[7]由此可見,對于文化基礎課相對匱乏的中職生來說,中職語文教學應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不僅僅為中職生的職場生涯做準備,而且他們的家庭生活和社會交往做準備。成為優秀的員工固然令人欣喜,但更令人欣慰的是讓他們成為更好的父親或母親。
綜上所述,應用文寫作教學既是中職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環,又是所占比例相對較大的一部分。但無論從中職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還是從職業教育的目的來看,應用文寫作教學都不能完全取代中職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宣言書——中華職業教育社發起人黃炎培等四十八人.
[2][3]《素質教育語文教材》的前言.暫未出版.
[4]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通用教材(第五版 下冊).
[5]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通用教材(第四版 上冊).
過程體裁教學法(theprocessgenreapproach)被視為一種折衷式的、趨于平衡的、效率高的的英語寫作教學法。從提出至今,過程體裁教學法經歷了15年的發展,國內外關于它的研究也逐漸豐富。本文擬通過文獻綜述的形式,回顧過程體裁教學法在我國英語寫作教學領域的發展,并對其未來的研究趨勢進行了展望,以期為過程體裁教學法的進一步推廣提供思路。
2英語寫作之過程體裁教學法
(1)提出
從嚴格意義上講,過程體裁教學法是一套從國外引入中國的英語寫作教學法。2000年,英國的RichardBadger和GoodithWhite兩位學者在ELTJournal上發表文章,提出了一種基于成果教學法(theproductapproach)、過程教學法(theprocessapproach)、體裁教學法(thegenreapproach)三者的新型寫作教學法。通過分析發現,以上三種教學法各有利弊,但彼此又是相互補充的,因此有必要將它們結合起來,從而取長補短。雖然Badger和White將這種新的教學法命名為“過程體裁教學法”,但實則是將成果、過程和體裁教學法各自的優勢都結合到了一起。
(2)核心觀點
Badger和Whit(e2000)指出,過程體裁教學法的核心觀點包含兩個方面:第一方面,寫作需要:關于語言的知識(knowledgeaboutlanguage)——成果和體裁教學法所強調的;關于寫作的語境和目的的知識(knowledgeofthecontextandthepurposeforthewriting)——體裁教學法所強調的;語言運用的技能(skillsinusinglanguage)——過程教學法所強調的。第二方面,培養寫作能力需要:開發學習者的潛能(learner’spotential)——過程教學法所強調的;為學習者提供輸入(input)——成果教學方法和體裁教學法所強調的。過程體裁教學法將教師(teacher)、學習者(learners)和文本(texts)視作三種寫作輸入源,分別作用于寫作的不同環節。寫作教學應重視寫作的情景(situation),幫助學生明確寫作的目的(purpose),并充分考慮話語方式(mode)、話語范圍(field)和話語基調(tenor),然后再生成正式的書面英語,最后成文(text)。
(3)引入中國
2001年,華南理工大學的韓金龍教授在《外語界》上發表了題為“英語寫作教學:過程體裁教學法”一文,詳細介紹了Badger和White的理論,并在他們的基礎上提出了“過程體裁教學法寫作教學步驟”。此舉開創了國內過程體裁教學法研究的先河(。趙霞,2010)韓金龍發現,雖然Badger和White對過程體裁教學理論進行了闡述,但卻未提供可操作的教學步驟。為填補這一空白,韓金龍總結了一個四階段的教學步驟,即范文分析、模仿寫作/集體仿寫、獨立寫作、編輯修訂。他還提出運用該教學法所應遵循的四項根本原則,為教學應用指明了方面。韓的研究引起了國內學者與教育人士的注意,隨后逐漸出現了關于過程體裁教學法的各類理論與實證探索。
3過程體裁教學法在國內英語寫作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
經筆者分析發現,在過去的十五年間關于英語寫作過程體裁教學法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為理論與應用探索,二為實證研究(實證研究又包括了可行性研究、有效性研究和對比研究)。
(1)理論與應用探索
孫艷華(2006)評價過程體裁教學法為“改進英語寫作教學的新舉措”,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不同體裁,并提高寫作效率。郭燕和宋蘭(2007)剖析了大學英語讀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尋如何通過過程體裁教學法來解決這些問題。艾懿和楊福(2007)認為在雅思寫作教學中有必要運用過程體裁教學法,讓學生既從微觀上掌握英語語言知識,也從宏觀上了解語篇建構。劉淑華(2008)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了過程體裁教學法的“五階段操作方法”,并提供了一套評估方案。趙霞(2010)探討了過程體裁教學法的應用模式與優缺點,總結了該教學法的應用現狀。張芒(2010)討論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采用過程體裁教學法的必要性,評價該教學法為符合中國學生需求的有益嘗試。任永東和張健(2014)的研究重點為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他們分析了過程體裁教學法在這一階段教學中的運用,并創造性地提出了“以學習小組為合作形式、以形成性評價為核心、以個人寫作成長記錄袋為載體,有效實施過程體裁法寫作教學模式”。筆者發現,以上絕大多數的研究都將Badger和White的理論作為基礎,又繼承了韓金龍的四階段過程體裁教學步驟。在探討教學應用時,盡管有實踐者提出了有別于韓的教學步驟(如劉淑華的“五階段操作方法”、任永東和張健的具體到合作形式、核心和載體的教學模式等),但它們都可被視為是“范文分析——模仿寫作/集體仿寫——獨立寫作——編輯修訂”四階段模式的延伸。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些研究實則都肯定了韓提出的四階段教學步驟的合理性。
(2)實證研究
關于過程體裁教學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大致可分為可行性研究、有效性研究和對比研究三類。首先,任榮(2005)對該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仍以140名大學生為實驗對象,沿用韓的四階段教學步驟,最后對實驗對象的英語作文進行分析,認為該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雖然可行,但也存在著不足。其次,有效性研究。高健、傅克玲和趙耀(2011)通過實驗發現過程體裁教學法能在激發學生興趣、促進互助學習、豐富學生詞匯方面發揮實效;馬蘭(2006)在韓金龍的四階段步驟前添加了一個“前寫作過程”,通過個案分析與成績統計實證了這一模式的有效性;黃堅和李梅(2012)結合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特點,將過程體裁教學法融入到英語寫作課的宏觀和微觀過程設計,確定了該教學法的現實指導意義。再次,對比研究。研究人員在將過程體裁教學法分別與成果過程教學法(孫春玲、馮國平,2009)和成果法(姚香泓,2010)相比較的實驗中發現,過程體裁教學法在培養學生寫作策略、靈活運用知識、增強寫作興趣方面具有優勢。
4過程體裁教學法在國內英語寫作教學領域的發展展望
目前,關于英語寫作過程體裁教學法的研究已經從大學課堂延伸到了高中課堂,從理論探索發展到了實證研究,從探究“是什么”轉變為“怎么用”。當然,當前的研究仍處于逐漸豐富、尚未成熟的階段,許多理論有待深究,也期待更多、更有說服力的實證結果。展望過程體裁教學法在未來英語教學中的發展,筆者認為有以下兩個方向:
(1)理論研究更多樣,實證研究更科學。盡管Badger和White提出的教學模型以及韓金龍提出的四階段教學步驟對實際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實踐與教學的發展亟待更豐富多樣的理論。為進一步擴展實證研究,研究方式需更合理,實驗的對象可以更廣,實驗的周期也應加長。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人,教育教學論文課題研究異彩紛呈,教師素質也今非昔比。廣大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積累了豐富經驗,需把自己的探索、體會、經驗寫成教育論文,因此撰寫教育論文已是時展的要求,也是廣大中小學教師的迫切愿望。
然而在實際中,我們有不少教師在教學中雖然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遺憾的是沒有及時總結,沒有上升為理論,沒有寫成教育論文,也就是說,只會教學,只會研究,但不會寫作,結果研究成果推廣不出去,這將是一筆不可估量的損失。有的教師雖然已準備了很多材料,也很想寫教育論文,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寫,如何去下筆,始終感到難度很大.筆者結合自己的一些寫作經驗,(如何引導和鼓勵教師寫好論文)談談教育論文在寫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要注意寫作方向
絕大部分的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有的還兼任班主任,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寫教育論文。因此,根據自己當前教學的實際確定教育論文寫作方向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果你當前是從事學科教學,那么你的寫作方向可考慮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和教材其重點、難點內容的教學設計,還可以研究在新課程教學中如何滲透教育思想方法,等等.總之,你的寫作方向最好同你當前結合起來。這樣一方面可做到教學與科研兩不誤,另一方面教學為你的寫作提供課題和素材,而你的寫作也促進了教學的提高,做到教研相長。
二、要注盤選好課題
論文選題是論文寫作的起點。既關系到論文寫什么的問題,也決定著所從事的教學研究的價值問題,所以論文寫作第一步就是要選擇并確定好
NK 現金網 WWW.BEIJINGJY.NET
研究課題。人們常說,要看菜吃飯,量體裁衣,辦事需量力而行。同樣,在教育研究中,在選題上,也必須從自身的、外界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此,在論文選題時要注意:
(一)題目難易要適當。題目的難易程度要適當,如果急于求成,好高玲遠,選擇的題目過大,那么即使勉強定題,也不知從何下筆,不但力不從心,往往舉步維艱,久攻不下,則常常是半途而廢。
(二)題目大小要適中。初學寫作的同志在選題上最易犯的毛病是貪大求全,以為題目越大越有分量,其實論文的分量與題目的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追求大題目,全面論述一個問題,由于學力不足,無法深人,很容易蜻蜓點水,浮光掠影,一個道理也論述不深,一個問題也解決不了。著名語言學家王力說:“題目越小,鉆得越深,論文就越有分量”。因此,若能抓住本學科領域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即使是小問題,深人展開,從各方面把它說深說透,有獨到的見解,把問題解決了,那么,這篇論文就很有分量。所以我們選擇課題,應盡量具體一些,范圍小一些,寧可小題大做.也不要大題小做。
三、要注意提綱的設計
論題選好以后,就要設計提綱,考慮文章的基本結構和思路.編擬提綱如同建筑設計藍圖,又像畫家作畫,先勾出大的輪廓,再勾細部分,然后再描畫。有了提綱,文章才能按順序從容地寫下去。編提綱要做些什么呢編提綱就是規劃好論文的結構層次,將全文分幾個部分寫,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分幾段,每段講什么內容,重點是什么,各部分主要選用哪些材料。一般來說,3000字以下的論文編一級提綱,論文較長最好編二級提綱。提綱宜細不宜粗,如寫得過粗,就起不到提綱的作用,寫時難把握,容易出現“跑題”、“放羊”,顧此失彼的情況。
四、要注意資料的搜集
定題定綱以后,就要廣泛搜集資料,進行認真鉆研了。我們要蓋一座
樓房,就需要用鋼筋、水泥、白灰、磚瓦、材料,有了這些材料,樓房才能建成,寫文章也是這樣。沒有材料,文章就會空洞,主題也難以實現。俗話說:“廣采白花釀佳蜜”。搜集資料是起草論文中一項基本的,沒有必要的資料,后續將寸步難移。資料同時也是選題的基礎,是完成論文的保證.我們搜集到大量資料后,怎樣從中選取所需要的資料呢這里需要注意“四個標準”.
五、要注意執筆寫作
撰寫教育論文除了應注意上述幾個問題外,在具體寫作時應將教學和教研有機結合起來,在“教”中“研”,“研”中“寫”,“寫”中“教”,才能撰寫出符合實際的有價值的論文.經過選題、定綱、備料一系列的準備,教學研究進人了總結階段,也就是把教研成果以論文的形式表現出來。只要具備了上述條件,對于有一定寫作水平的人來說,起草論文初稿是輕而易舉的事,只要把構思內容轉化為文字形式就可以了。但對于剛剛從事教研的人來說,開始撰寫教育論文是會感到相當吃力的,他們經過一定的醞釀和準備,但提起筆來不知如何下手,如何才能寫好教育論文,這是每位初學寫作者十分關心的問題。同時你可以關注:如何撰寫教育科學研究論文和如何撰寫職業教育論文
六、教育教學的
注意事項
撰寫教育論文要站在時展的新高度,也就是說要以教育發展的新走勢,以黨的教育政策方針,以現行的《新課程標準》,以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為依據,去觀察、分析教育現狀,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新策略。只有這樣,選題才能站得高,望得遠,這樣的文章,檔次高,去投稿,命中率也很高。如何才能提高投稿命中率大家應注意:
(一)要選準投稿對象。首先要了解刊物欄目,看一看想投的刊物欄目有哪些內容,并從中獲知刊物欄目的動態及讀者對象;其次明確文稿類別,
也就是說要明確自己所撰寫的稿件符合什么欄目有哪些刊物有此欄目所適合讀者對象是誰
(二)要把握投稿時機。好的稿件未必一定能被采用,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投稿時機間題。通常應把握好這樣幾點:一是注意教學進度。一般來說,有關教材分析的稿件一般要比正常教學進度提前4個月寄給有關刊物編輯部;二是新開欄目投遞稿件的作者比較少,因而向有此欄目的有關刊物投稿,被采用率就高.三是給缺稿件的欄目撰稿,這方面的稿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