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對早期教育的認識

      對早期教育的認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早期教育的認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對早期教育的認識范文第1篇

      關鍵詞 高危妊娠糖尿病 綜合教育 孕早期 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587.1/R7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6)06-0048-03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mode on the high-risk primipara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the early pregnancy

      HE Jing, LU Bin, XU Rong, MA Xiaochun, XU Lina, CUI Ming

      (Yin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mode on the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eight pregnant women in line with the standard were includ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from May to Sept. 2015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intervention one with 84 cases eac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opted with the routine follow-up and thos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interven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mode. The effects of the incid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blood glucose control during the pregnancy and others were evaluat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blood glucose control rate and incidence of their impacts on the mother and infan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one.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mode in the early pregnancy on the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during the pregnancy and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mother and infant.

      KEY WORDS high risk gestational diabetes;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early pregnancy; effect evaluation

      妊娠期糖尿?。╣estational diabetes,GDM)是指妊娠期發生或首次發現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1]。從近些年的工作中發現,妊娠期糖尿病有逐漸增高的趨勢。針對普通糖尿病患者的干預措施已有顯著成效,而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護理干預卻并不多見。歷年來,對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研究大多以已確診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6]并對其進行護理干預,而對于暫未發生卻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婦并未得到合理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而錯過了最佳的干預時期。本研究旨在探討孕早期實施綜合教育模式的應用效果。

      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處地區擁有20萬常住人口。據統計,每月約有150名孕婦來我院建立《上海市孕產婦健康手冊》,俗稱“小卡”。隨后,根據自己的選擇前往二、三級醫院建立《上海市孕產婦保健服務記錄》,俗稱“大卡”,進行各項產前檢查。在此期間,我院并不承擔其他各項檢查,除接到上級醫院對孕婦并發妊娠期疾病的確診后,才對其進行每月一次的隨訪工作,了解孕婦的情況。

      很多妊娠期并發癥均發生在妊娠中期24~28周,但由于現處于生育高峰,很多孕婦存在建立“大卡”晚及難的現狀,往往錯過了最佳的干預時間,而80%以上并發癥都是可以預防的,或是通過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而避免[7]。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9月在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小卡”的孕婦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有家族糖尿病遺傳史、高齡(>35周歲)、明顯肥胖(BMI>25 kg?m-2)、當前尿糖陽性、有葡萄糖耐量減低,且建“小卡”時間均在孕8周及之前。排除標準:孕前已患有糖尿病、經產婦。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無溝通障礙者。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為(30.23±4.52)歲,共計192名,24名孕婦在孕早期流產而被剔除研究,故最終確立168名孕婦納入本次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84名,兩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隨訪法,即在孕早期不進行任何干預,僅在接收到上級醫院對妊娠糖尿病疾病的確診后,對其進行每月一次的電話隨訪,了解其血糖控制情況及疾病轉歸。

      干預組對符合納入標準的孕婦進行解釋說明研究目的,符合醫學倫理、知情同意原則后,有專職社區護士進行綜合管理教育。方法包括具體如下:①對孕婦進行妊娠合并糖尿病知識的普及,包括高危因素、發病情況、對母嬰所造成的危害等。②定期每周開展一次健康教育,分為4個專題: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如何規范地監測血糖、心理護理。飲食指導具體包括[8]:①飲食原則的介紹;②確定能量及營養素的供給量[9];③教會孕婦如何科學地制定飲食計劃;④制定合理的食譜。并建議孕婦適當活動,控制體重增長,使孕期體重增加控制在10~12 kg為宜。運動指導包括[10]:①選擇合適自身的運動方法;②掌握適當的運動時間及頻率。定期對高危孕婦進行血糖監測并進行記錄,對于發生異常血糖的孕婦,再次進行確認,必要時可多次監測。

      1.3 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定

      在整個孕期,采集三次血糖值,分別在第12周、第24周、第36周。血糖采用統一的評定標準[11]。即①空腹狀態下血糖濃度處于3.9~6.0 mmol/ L范圍,且餐后2 h7 mmol/ L或(且)餐后2 h>16.0 mmol/ L表示控制較差。這三次血糖均達到良好標準,則評定為孕期血糖控制良好;兩次血糖達到良好標準,則評定為孕期血糖一般;其余情況為孕期血糖控制較差。

      OGTT(75 g糖耐量試驗)的診斷標準為空腹5.6 mmol/ L、1 h 10.3 mmol/ L、2 h 8.6 mmol/ L、3 h 6.7 mmol/ L,若其中有2項或2項以上達到或超過正常值者,即可診斷為GDM;如1項高于正常值,則診斷為糖耐量異常[1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對比采用兩組獨立樣本的t檢驗,Ridit等級資料法,并經計數、計量資料的統計。P

      2 結果

      2.1 孕期血糖控制的情況

      在干預前,通過對164位孕婦進行2次隨機血糖的測試顯示,兩組孕婦在隨機血糖值上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在孕12周、24周和36周測量空腹血糖值,采用手指末梢空腹血糖測得。干預組的血糖三次控制良好率達84.53%、88.10%、92.86%;均優于對照組的77.38%、82.14%、77.31%(表1)。

      2.2 孕中期糖耐量試驗情況(表2)

      2.3 確診GDM孕婦血糖控制情況

      對照組確診GDM患者13名,其中血糖控制良好5名,一般6名,較差2名;干預組確診GDM患者2名,其中血糖控制良好2名,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對母嬰妊娠結局的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不僅是自身代謝性疾病,更會對妊娠的結局產生影響,從而危害母嬰健康,本研究對妊娠的結局分別從對母體及對新生兒的影響結局進行分析(表3)。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會增加與之相關的圍生期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母嬰并發癥較高,且有些患者在產后5~10年有發生糖尿病的危險[1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妊娠婦女的第一建卡機構,能獲得較早的主觀能動權,并且由于孕期的特殊性,孕婦往往具有相對于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更好的主觀能動性以及依從性,從而保證了本研究的質量。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從孕期血糖情況、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及血糖控制情況以及對母嬰的影響做了研究。對照組與干預組孕婦在妊娠早、中、晚期血糖控制上有著明顯的差異,干預組血糖控制良好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說明,科學、合理的教育模式對孕婦的各期的血糖控制有著良好的護理干預。干預組高危孕婦確診妊娠期GDM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綜合教育模式可明顯降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發生率。干預組發生母嬰及新生兒的影響要小于對照組,說明干預起到了提高母嬰妊娠的結局,提高圍產期的母嬰質量。在確診GDM后,干預組比起對照組來說,更關注自己的血糖情況,從而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避免發生其他妊娠期合并類疾病。

      綜上所述,在孕期,特別是孕早期進行合理的教育及管理對高危孕婦的轉歸有著積極的意義。系統分類的健康教育對孕婦有對自身的狀況,特別是高危風險因素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可以提早預防。同時,對妊娠期各血糖進行監測、對糖耐量的結果的記錄以及對母嬰結局的追訪,貫穿于整個全程綜合教育模式內,可以起到相輔相成、適時調整等作用。并且,也提高了孕婦對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的認知等,同時,孕婦對于整個孕期的血糖控制也實行了全面、科學地自我監督,參與的積極性也顯著增高,主觀能動性也顯著增加。從而更加有利于孕婦的血糖管理,從而預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疾病的發生。這種綜合教育的模式融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了孕婦的滿意度,也提升了圍產期的護理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柳耀萍, 劉芳芳, 王金鎖, 等. 婦科手術切口感染因素淺析[J]. 基層醫學論壇, 2011, 15(2): 72.

      [2] 陸群, 姚孝娟, 孫海峰, 等. 循征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母嬰結局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1, 15(12): 45-47.

      [3] 盧衛平, 馮蕊莉. 整體護理干預對高危妊娠產婦負性情緒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23): 63-64.

      [4] 葉麗容. 自我管理教育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與自護能力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10): 114-115.

      [5] 吳鳳會, 錢雷, 孫長虹, 等. 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 臨床醫學工程, 2011, 18(12): 1939-1941.

      [6] 唐建敏, 謝小華, 鈕敏紅, 等. 電話隨訪在妊娠糖尿病孕產婦中的應用[J]. 現代臨床護理, 2011, 10(5): 42-44.

      [7] 世界衛生組織編著. 數字背后, 回顧孕產婦死亡和并發癥使妊娠更安全[M]. 北京: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6: 5.

      [8] 張淑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 基層醫學論壇, 2012, 16(15): 1975-1976.

      [9] 郭紅衛. 營養學[M]. 北京: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8: 173-179.

      對早期教育的認識范文第2篇

      早期教育是由成人對嬰幼兒實施的教育,一般指從人出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是對0-6歲嬰幼兒及其父母、嬰幼兒與父母或養育者之間開展的,有助于嬰幼兒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協調發展與健康成長的互動式活動。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啟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義。一般認為早期教育從兒童出生時即可進行,甚至認為早期教育應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親懷孕期的胎教。本課題中的早期教育主要指的是對0-3歲嬰幼兒的教育。

      二、支持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依據

      1、嬰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要求

      (1)嬰幼兒身心發展速度較快。在身體發育方面,特別是大腦的發育,新生兒腦重約350克,一歲時約950克,到三歲時,腦重已接近成人的腦重的范圍,以后發育速度變慢。寶寶在出生后2-3年內,良好的刺激對腦力的功能和結構,無論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響。

      幼兒在認知發展速度方面毫不遜色于身體方面的發展。0-3歲嬰幼兒認知的發展和他們動作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可以說嬰幼兒動作的發展就是其認知發展的表現。剛剛出生的新生兒從極度柔弱的狀態,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就能夠活動自如,從一個完全被動的狀態進入到主動的狀態,能夠獨立完成各種動作。

      (2)人腦發育的重要性。人類大腦天生就具備了千億的神經細胞數量,但隨著嬰幼兒的發育,這些神經細胞出現用進廢退現象,基于對大腦的不同刺激,一些細胞選擇性消失或留存。例如,很多沒有視覺的人,為了生存而更多使用觸覺,因而在觸覺方面表現優秀。

      (3)嬰幼兒較強的模仿能力。嬰兒出生沒多久就表現出模仿學習,例如,新生兒在一定距離內,面對多次重復伸出舌頭的成人臉時,也會做出伸舌頭的動作。隨著嬰兒的成長,與周圍人物和環境更多的接觸中,顯示出嬰幼兒的模仿學習行為。

      (4)語言的獲得是先天機制和后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人類語言發展即有先天機制的作用,又有后天的環境的影響,這是被許多語言學家早已多次證明的。和其他聲音比較,剛出生的嬰兒就表現出對人類語言的興趣,

      (5)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是兒童認知活動開展的基礎。良好的親子關系能夠給予幼兒安全、信任感,在這種情感背景下,能夠鼓勵嬰幼兒認知活動發展。0-3歲這個階段是建立良好親子依戀關系重要階段。

      2、環境因素對嬰幼兒發展的影響

      (1)對嬰兒生長的環境進行早期干預能促進智力發展。在美國的一項長期研究發現,對貧困家庭的嬰兒進行早期環境干預能明顯地促進其智力發展,從而證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研究人員在貧困家庭挑選了心理和身體技巧相似的100多名嬰兒進行了長期研究。這些嬰兒分為兩組,一半組成實驗組,接受高質量的嬰兒日托護理中心的照顧,提供教育、健康、社會等訓練項目。從幾周大到5歲。另一組位對照組,不參加訓練項目,正常參與各自的生活。通過追蹤研究分三次進行測驗,分別在這些孩子18個月大時, 12歲和15歲時,智力測驗實驗組平均分高于對照組, 在21歲時,對學生思維、受教育性、就業程度、養育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測驗,實驗組在閱讀和數學測驗中依然得分較高,上大學就讀的可能性是對照組的兩倍。

      (2)母親的敏感性影響嬰兒的智力發展。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母親能強烈的影響嬰兒日后的社會發展和語言技巧。如果母親天性樂觀,對孩子的需要敏感,則嬰兒的智力發展更好。

      (3)談話方式影響嬰兒智力。倫敦語言和聽力中心的莎莉?渥德博士認為在嬰兒9―13個月大的時候父母與嬰兒的談話方式對他們日后的智力發展至關重要。她是根據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她把140名嬰兒分為兩組,實驗組給予干預組嬰兒的父母以談話指導,對照組的父母以他們自己的方式與嬰兒交流。7年后的智力測驗表明,實驗組有9名兒童的智商超過130,另一組沒有一個兒童超過130。實驗組的語言技巧及總體智力都比對照組的明顯為高。

      除了以上實驗依據外,教育的作用在學前兒童發展中的作用也被人們所熟知,這種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教育決定嬰幼兒認知發展的內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創造著最近發展區,促使嬰幼兒向前發展。而皮亞杰提出的關于遺傳、成熟、環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也會影響嬰兒發展,在此處不再詳細論述。

      三、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認識誤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競爭意識更加強烈,無論是學業還是工作。很多家長為了使孩子成為一個強者,一個社會佼佼者,很早就開始計劃孩子的人生,“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了,很多家長在學前期給孩子報各種特長培訓班,更甚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開始各種所謂的早教。教育宜早,這是社會上一個普遍的觀點了,但是,現實中人們對早期教育存在著很多誤區。在這里我們來探討一下很多家長對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認識誤區。

      1、人們對0-3歲早期教育的對象存在不完全認識

      真正意義的早期教育不僅僅是對嬰幼兒的教育,更是對父母與養育者的教育。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好的起步點,送孩子參加形形的早教班,覺得只要進入了早教班,參加各種早教活動,對孩子的發展就是好的。而自己只是接送陪伴的角色,甚至連接送陪伴的任務都交由其他人完成。殊不知,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務還在于對家長的指導,指導家長如何對嬰幼兒進行科學教養。

      2、人們對0-3歲早期教育的目的存在狹隘認識

      早期教育的目的在于順應嬰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在此基礎上促進幼兒的整體性發展。而多數家長以為早教就是提前學習英語、識字和數學,甚至是某種特長的訓練和學習。早期教育是促進嬰幼兒身體、心理、社會全面成長的教育,開發智力是應該的,但學知識、開發嬰幼兒特長還不是它的目標。

      3、人們對0-3歲早期教育的內容存在錯誤認識

      對早期教育目的誤解必然會導致教育內容的失誤。有些家長或者不專業的早教機構,讓孩子很早就開始學識字,讀外語,學繪畫、鋼琴、舞蹈等內容,而嚴重忽略幼兒的情感教育,如親子間依戀關系,師幼間的師生情感、小伙伴間的同伴情感等等。

      4、人們對0-3歲早期教育的方式存在誤解

      灌輸式教育在我國教育發展歷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人們長期習慣于這樣的教育方式,如在孩子不理解的基礎上,教孩子死記硬背詩句等。而真正理解和尊重幼兒的教育方式應該有對話的,有互動的,帶有情感的,這才是早教的本質,絕對不能全盤灌輸。

      四、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重點

      1、懂得關心教育

      關心是一個人對他人、事件或物品的關注和關愛。在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中,應當給予孩子更多人性化的關懷。做到用心呵護孩子,悉心照料孩子、關注和重視孩子。首先要關注幼兒的身心發展狀況,根據孩子的發展狀況更好地認識孩子,發現孩子的需要,給予孩子及時的幫助;其次關心和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正確合理地認識這些差異,幫助每一個幼兒得到進步;最后關心情感需要,早期教育不是單純的教育,不能一味的強調教育者的主動性,而應當給予幼兒更多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呵護。

      2、教會幼兒感知生活

      0-3歲嬰幼兒的成長是對周圍生活的認識過程,為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幼兒的學習,更多是與生活直接相聯系的,是直接體驗、感知和經歷生活事件的過程。因此,學習生活是早期教育的重點,在生活中,幼兒學會感知,學會發現,在生活中不斷成長,同時,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狀況也要求幼兒首先需要學習適應真實的生活。

      3、教育形式側重于個別教育

      由于0-3歲嬰幼兒的特點,如身體發育不完全,認知發展水平有限,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等,決定了這個階段的孩子不適合參與集體形式的教育,而需要進行個別教育形式。另外,早期教育對象除了孩子,還有成人,每一個孩子所在的家庭都有其特殊性,在早期教育中,給予不同家庭進行早期教育指導時,也需要個別對待。

      對早期教育的認識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早期教育 教育機構 嬰幼兒 環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On the Creation of Earl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Environment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re is increasing emphasis on early education, early education enables young children leading at the starting point, so a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rely on the early launching of early education, early education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you should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the early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principle of the creation of the earl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the creation of the early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the creatio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nvironment similar to the early education experience.

      Key words early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children; environment creation

      早期教育從廣義上來說就是指幼兒從出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 0~3歲屬于教育院校所規定的早教范疇,從而將此時期稱之為早期教育。幼兒期教育是孩子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能幫助幼兒進一步形成判斷能力和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大力發展早期教育,創設符合幼兒身心的教育機構環境,對幼兒的早期發展和持續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①當前,早期教育逐步受到重視,然而早期教育并未形成一個規范的發展體系,各種教育體系和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未形成規范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早期教育的效果,同時也對幼兒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程度的影響,不規范的教學方法甚至將誤導幼兒,對其身心發展不利。

      1 早期教育機構環境創設原則

      1.1 早期教育機構以興趣為引導

      早期教育機構應以興趣為引導,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尤其是0~3歲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早期教育應以此為突破口,使幼兒在好奇心的驅動之下實現事物的認知和感知,從而進一步實現對相關事物的思考。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都是將思維體現于行動中,邊做邊想,甚至是先做后想。他們的心理活動往往與直覺行動相聯系,他們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地玩某些東西,例如孩子看到電視中天氣預報時就全神貫注跟著電視里的播音員念詞,那就可以趁此機會讓孩子認識更多地名,預報員說“北京”“上?!钡仍~,幼兒也將無意識地重復這些地名,喜歡重復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早期教育機構在創設教學環境時應充分考慮到幼兒喜歡模仿和重復的特點,創設易于幼兒掌握知識的教學環境。

      1.2 早期教育機構應貼近生活

      對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不僅僅應限定在教育機構當中,同時也應在家庭的生活當中形成教育的氛圍,在生活中,各種生活用品上的文字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而且還能夠擴展他們的生活空間,例如喜歡吃糖果、餅干等零食也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性之一,我們可以指著包裝上的字教給孩子讀,引導嬰幼兒的認知,提高其認識、閱讀以及表達能力。同時,一個良好的教育機構應有一個自由而溫馨的環境,營造一個嬰幼兒易于接受,樂于融入的教育環境,使嬰幼兒對于陌生的環境不產生抵觸感、恐懼感,在此基礎上才能展開良好的早期教育。因此,教育機構在場景布置與材料上的選擇上,應以嬰幼兒的接受和認知能力為特點,選擇貼近生活的材料和物品,從而設一個安全、自由而又溫馨的環境,為嬰幼兒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

      2 早期教育機構活動場所的設置

      2.1 戶外游戲場的創設

      戶外是孩子們最向往的地方,一般的早期教育機構的戶外都是塑膠場地還有簡單的運動設施,能有效提高嬰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嬰幼兒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可帶領孩子們在一定范圍內的樹林、種植園以及草地上玩耍,從而使嬰幼兒充分接觸自然,培養幼兒開朗、樂觀的心態,同時也能從玩耍的過程中實現對自然的正確認知,教師可帶領學生觀察植物、觀察花朵,使學生以自然為課堂,形成對自然的基本認知,也使幼兒能真正認識自然融入自然,并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實現自我的認知和發展。除了自然的戶外活動場所,教師還可在戶外的活動地面上開展繪畫和圖案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游戲,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②

      2.2 建立室內活動場所

      幼兒的學習環境對于其智力的開發、良好習慣及重要品質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室內是幼兒學習和認知的主要場所。因此,對活動室的整體布置和環境特色必須加以重視,還應該通過不同區域活動充分發揮不同環境的潛在價值,滿足不同兒童的發展需要。

      創設與幼兒活動需要相符區域。對于室內環境和空間的創設,更要體現新意。例如,可以建造不同的活動教室,以不同形式分隔開來,由此用于放置桌椅的空間會變得非常小。當我們進入活動室的時候就可以發現空間優勢是非常鮮明的,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不同材質構成的活動區,這樣也可以為孩子互相交流提供多種間隔式的空間。最小的空間是為了孩子獨處或者一對一的活動所建立的;較小的空間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參加到集體活動中,互相聆聽和交流,使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形成思考能力,培養其交流和表達能力;較大的空間能夠讓孩子在大群體合作中,通過協商、交流、競賽以及合作等方式,提高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學會更多社會行為規則;最大的空間為學校的教師以及孩子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場所,所有的教師和孩子都能在那里交流學習或者集會,從而能在交流的過程中使幼兒形成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意識,形成良好的表達意識和思維習慣。為幼兒的合作學習和思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③

      創設障礙式的活動場景。設計這些空間的最大特點是間隔物要靈活多變,基本上不會有明顯的道路通向各個活動室,通過重新排列障礙物,尋找到達目的地的道路。這也是對孩子進行早期協作能力培養的好方法,能有效培養孩子們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活動開始之前,教師把屏風拉開,把所需要的材料分配好,做到資源共享。每一個教師和幼兒都可以隨時進行跨班指導和學習,這樣孩子的個性化發展得以體現,教師教學也變得靈活,空間間隔形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創設與幼兒相互作用墻飾:幼兒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那么作為早期教育機構的教育者就應該注意周圍環境的設置。例如墻上的各種裝飾,應以興趣為主導,以一定的教育主題為基礎,以鮮艷的色彩和鮮明有趣的圖案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這些墻飾為依據進行教學,在認知過程中了解不同孩子的興趣,從而在實際的針對性教育中使用不同的教育和教學方式,實現對孩子的引導,促進孩子的個性化發展,允許差異化發展。同時,教師還可讓孩子們自行裝飾墻面,比如利用木頭、塑料等材料裝飾墻面,使孩子們通過各種感官進行操作,引導幼兒對人造或者自然的材料進行區分,把他們探索的過程在墻面上展示出來,這樣既提高了幼兒的環保意識也增加了他們對大自然的興趣。

      這里的活動區安排,孩子得到駕馭材料的能力,得到無限探索和創造的空間;活動氣氛寬松、活潑、和諧、自由,那種常見的“排排坐、老師講、幼兒聽”的景象將不會再出現,努力建造一片真正屬于孩子的樂園。

      2.3 教育資源利用

      僅僅依賴早期教育機構的資源很難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因此尋找新的教育資源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加大對家庭教育資源的重視,拓展幼兒的教育空間,促進他們能夠更好地發展。其實,家庭和早教機構的環境對于幼兒的教育是一樣重要的。家長應該花出更多的時間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有計劃地帶孩子去公園、圖書館、商店、超市、博物館、農場等場所,拓展孩子的視野和見識,培養他們對世界萬物的好奇心。幼兒期的早期教育是孩子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孩子的神經系統和各種潛能都是發育最快的最佳時期,因此早期教育的核心在于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教育營養豐富的環境。玩水,玩紙等等都是引導孩子早期教育的很好方式,家長不應該制止,而是有耐性地陪同一起探索和認知。

      3 結語

      早期教育機構是專業對孩子進行初期健康成長的培育機構,早期教育依舊處于初級的發展階段,還未形成規范和系統的發展體系。當前部分直轄市和發達的城市有著相對規范的早期教育機構,例如親子園等,其他地區的早期教育機構大多未形成規范化的開展模式和體系,其規模和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其教學環境也各有不同。由此在早期教育的開展過程中,應重視早期教育機構的規范發展,提高相關機構的教育水平,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創新,要在啟蒙類、思維類、運動類和益智類等方面有所提高,在發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為嬰幼兒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早期教育環境,為孩子今后的成長提供更加優良的保證,為他們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④

      注釋

      ① 吳亞妮.引導幼兒園孩子愛上讀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9).

      ② 賈玉珍.寄宿制幼兒園早、日、晚間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7(2).

      對早期教育的認識范文第4篇

      關鍵詞:早期教育;重要性;發展原則;早教內容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120X(2016)29-0020-02收稿日期:2016-04-19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幼兒階段接受啟蒙教育乃是教育的基礎,幼兒早期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幼兒時期是人的智力和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我們要盡量多地對幼兒進行良好的教育,促進其智能發展,早期教育對人的一生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社會生活不斷地升級變遷,近現代我國逐漸開始重視幼兒的早期教育問題。目前,對幼兒早期教育進行系統研究,已經成為教育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

      一、早期教育 廣義的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歲這個階段,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以及敏感期的發展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側重點是開發兒童的潛能,促進兒童在語言、智力、藝術、情感、人格和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而狹義的早期教育,主要指0~3歲幼兒階段的早期學習。這里以廣義的早期教育為例加以論述。

      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1有利于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

      早期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早期教育可以使幼兒的腦力思維、語言、動作得到很好的發展。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1964年出版了《人類特性的穩定與變化》一書,提出了有名的智力發展的假設:5歲前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早期教育可以促進幼兒的大腦更好地發育,可以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幼兒堅持按照早期教育計劃接受教育,會使得其智商大大高于同齡的孩子。經過科學驗證,早期教育可以讓兒童更加聰明。在同一個班級里,對孩子進行調查我們發現,受過早期教育的孩子比起沒有受過早期教育的孩子某方面的成績更好。4歲的孩子的智商大概是成人的一半,有的甚至達到百分之七十,因此,在4歲左右對幼兒智力進行開發最為重要。

      2有利于開發幼兒的潛能

      人的很多重要習慣都是在6歲以前培養起來的。因此,對幼兒進行早期教育,充分激發孩子的潛能,是十分重要的。潛能開發的時間與年齡成反比。潛能在幼兒早期如果獲得很好的開發,就可以比較充分地被開發出來。潛能開發的時間越晚,開發的效果就越不好。若是超過了10歲,無論怎么開發,都不能夠完全地將潛能開發出來。孩子的潛能開發就是要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時期,對事物有著興趣和積極性時進行,這樣潛能開發的效果就會更好。[1]所以,要想開發兒童潛能,就必須在幼兒早期進行,這樣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

      3有利于培養健全的人格

      在嬰幼兒時期,嬰幼兒與成人之間會建立起一種依戀行為。這種早期的依戀關系,直接影響到孩子后來的人格,以及與成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嬰幼兒時期安全的依戀行為讓其更容易接近別人,不依賴別人的孩子長大后很難和別人親密接觸,不利于交朋友。因此,在幼兒時期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還需要陪伴孩子成長,給予孩子溫暖,給孩子一個健全的人格。

      三、早期教育的原則早期教育一定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來進行,在幼兒早期教育工作中,應力求直觀、形象、生動、豐富多彩、動靜配合,多采用講故事、聽音樂、唱歌、手工勞作來進行,采用和幼兒生活接近的教材。除了掌握早期教育的一般原則外,還必須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1啟發思維,發展智力

      人類的思維在嬰兒期開始形成,具有具體形象性。在早期教育中,我們應發展幼兒的思維動作,滿足他們既陌生又新鮮的心情。愛問、愛動、愛想是幼兒的典型特點,在進行啟發教育時不可以不加理睬,更不可粗暴地扼殺掉幼兒的這些特點,要對幼兒的思維進行啟發。[2]為了促使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最好用比較法進行學習,使孩子感知同類事物的各式各樣的屬性,從而更好地掌握新鮮事物。

      2樹立榜樣,堅持正面教育

      在幼兒早期教育中,應盡量用“榜樣”來教育孩子。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幼兒最善于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習慣性格等都對兒童有著巨大的影

      響。例如,有的幼兒存在打人、罵人等不文明行為,大多數是由于父母的不文明言行所造成的。所以說,父母要以身作則,不斷地為幼兒提供可以學習的榜樣;同時,注意對孩子良好個性的培養,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3培養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孩子認識事物的老師,是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催化劑。在幼兒早期,家長和早期教育的工作者們,需要用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尤其對幼兒難于理解的抽象概念,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使幼兒主動、活潑地學習。

      4寓教育于游戲之中

      游戲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獨特活動方式,也是發展幼兒想象力的好手段。通過游戲,幼兒可以具體地學習社會生活。幼兒在游戲時常常用語言和動作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僅促進其身體的健康發育,還能促進情感和意志的發展。[3]家長或者早期教育的工作者指導幼兒做一些游戲,使幼兒逐步獲得與游戲相關聯的知識,進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品德等。

      四、早期教育的內容1促使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處在發育成長的初期,健康是幼兒發展的基礎。對于幼兒而言,健康的身體是幼兒其他方面良好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因此,家長和早期教育工作者要經常組織幼兒參加一些體育游戲等活動,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例如,通過游戲發展大動作:走、跑、跳、平衡等技能。結合一年四季的不同氣溫,選擇合適活動量的游戲,使孩子們的身體棒棒的,同時輔以健康知識的學習。

      2發展幼兒的口頭語言能力

      語言是智力發展的基礎??谡Z是幼兒進行社會交往、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幼兒在2~3歲期間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年齡。因此,早期教育對幼兒智力發展的重點應該是注意豐富幼兒的口頭語言,以它為奠定思維發展的基礎。有關實驗證明,如果一個人在幼兒時期未曾學會口語,今后的學習就會出現問題,甚至很難學會相關知識。印度曾發現的“狼孩”,說明了錯過最佳關鍵期的口語學習,后期無論如何彌補,都無濟于事。因此,家長和學前教育工作者要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練習說話,努力發展幼兒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的美好情感與良好品德

      早期教育還要注重孩子美好情感與良好品德的培養。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講述故事、情景劇、故事表演等方式,向幼兒傳達美好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品德,使幼兒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逐步形成美好的情感。通過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美術作品等,提高幼兒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陶冶幼兒情操。

      參考文獻:

      [1]金祖涌幼兒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則[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82,(3).

      對早期教育的認識范文第5篇

      開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是實踐科學發展的民生工程,為確保我區人口早教工作和獨生子女培養工作的有序開展,根據《廈門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廈門市計劃生育協會關于積極開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制定20__—20__年人口早期教育工作計劃如下:

      一、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開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根本措施,也是新時期人口計生和協會工作創新發展的客觀要求。區、鎮(街)、村(居)計生部門以及各相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做好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切實轉變工作思路,不斷增強抓好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區、鎮(街)要成立早期教育工作領導機構,并制定具體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方案,將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擺上人口計生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做到與人口計生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要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集各早教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共同研究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提升早教工作水平。

      二、制定工作方案,抓好試點工作

      為確保人口早教工作的開展,要抓緊起草制定《集美區人口早期教育工作實施意見》,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目標、工作標準、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等。今年,要在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示范點。先在集美區實驗幼兒園建立早教指導中心并建立示范點,摸索人口早教工作經驗,然后再全區各鎮(街)普及。

      三、整合各類資源,健全服務網絡

      充分利用、依托、整合現成的公共資源和人口計生技術服務機構,逐步搭建區、鎮(街)、村(居)三級早教服務網絡,本著輻射家庭、家園一體(以家庭教養為主、以嬰幼兒服務機構為輔)的目標,加強服務網絡和基礎設施建設,逐步發揮早教服務機構的主渠道作用,為轄區內家庭提供嬰幼兒早期發展系列、全程、綜合服務。

      四、依托載體宣傳,營造濃厚氛圍

      充分依托“四個載體”,加大對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宣傳力度,引導廣大群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提高科學育兒技能。依托節日宣傳。利用元旦、春節、“六一”兒童節、“7.11”世界人口日、“9.25”《公開信》發表紀念日等傳統節假日和計生紀念日,舉辦廣場宣傳服務活動,廣泛宣傳生殖健康和科學育兒知識;依托媒體宣傳。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廣播電視臺、集美區基層計生網站等媒體開設早教專欄,全方位、多渠道地宣傳青春期性健康知識、新婚知識、優生優育優教知識等;依托陣地宣傳。利用人口文化園、生育文化園、婚育新風園等大力宣傳人口文化、婚育新風尚,在轄區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依托宣傳品入戶宣傳。圍繞群眾的所需所好,區、鎮(街)、村(居)計生部門繼續制作含有避孕節育、優生優育優教、生殖保健、青少年健康等知識的計生宣傳品,印制早教和“三優”宣傳冊,結合計生工作人員和協會小組長的入戶隨訪工作,進村入戶廣為發放,將科學育兒理念傳播到每家每戶。

      五、組織專業培訓,開展入戶訪視

      認真組織開展人口早教專業知識培訓,使計生管理員和協會小組長初步掌握人口早教基本知識和如何入戶開展工作,讓群眾了解人口早教的基本知識、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滿足群眾的咨詢需要。結合宣傳訪視開展對有出生缺陷的發展遲緩兒童的初級篩查,幫助父母盡早發現有健康問題的嬰幼兒,及時送到??漆t院進行診斷治療。

      相關期刊更多

      中國稻米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農業農村部

      北方果樹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

      重慶中草藥研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重慶市中藥研究院

      亚洲精品少妇30p|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人成影院77777|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 自拍偷区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xxx毛茸茸的亚洲|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