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校外培訓發展前景

      校外培訓發展前景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校外培訓發展前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校外培訓發展前景

      校外培訓發展前景范文第1篇

      【關鍵詞】日語專業就業現狀高校日語教育模式創新實踐教育基地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0162-02

      1 引言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當今社會對優秀人才的需求,已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的專業水平,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理論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各大高校發展創新教育已成為21世紀高等教育的主流,它是高校培養能適應社會需求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標。近年來,各大高校為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陸續創建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旨在培養學生們"做中學,學中做",鍛煉其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大學生實踐基地為學生創造了早期實際工作的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論文主要針對日語專業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模式與發展創新為研究目的,結合實踐經驗提出發展方向。

      2 日語專業創新型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模式

      2.1現行日語專業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模式

      現下日語專業實踐基地基本以產學合作為主,以往相關企業輸送實習生為主要手段,通過學生在企業中的實習來鍛煉學生的實踐與應用能力。企業通過招收實習生來考量時下大學生的各項能力,衡量企業所需。校方則通過與企業合作來完成人才培養目標,并收集反饋信息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實習結束后,企業會按照實際工作情況,對實習學生進行篩選,保留部分優秀人員成為企業員工。校方也會讓實習學生歸校后,做報告等形式匯報工作經驗,以供在校生參考。

      這種產學合作式的實踐基地建設模式,雖給學生提供了實踐平臺,但覆蓋面有局限性,一般在所專業只有一小部分的學生能得到這樣的機會,而在實際工作推廣中,也有一部分學生不愿意參加企業實習,認為在校學習專業知識會更有發展前景。這與歷年企業招收實習生政策有一定關聯,企業在招收在校實習生時,往往工作位于企業底層,就日語專業來說,大多是信息錄入的入力員,工作相對枯燥,學生們難以持續,反饋回來的信息中,也常常帶有負面信息,這也使下屆學生望而卻步。因此,如何發展創新型實踐教育基地才是當今首要任務。

      2.2我校日語專業創新型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模式

      2.2.1建立校內虛擬公司、工作室、創新基地建設模式

      在我們強調建設校外實踐基地的同時,也要敢于創新,積極研究利用社會資源,探索市場需求,將校外資源引入校內,開展學生自主創業,建立虛擬公司、工作室,鍛煉學生自主研發能力,培養創新性人才。

      我校在大學生實踐創業基地中大力推展學生建立虛擬公司,利用校園資源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實現自主創業的平臺。虛擬公司的成立首先由學生向大學生實踐創業基地提交申請,經批準后由申請人自行組建團隊,招收員工。公司業務方面由學生組織實施。通過在大學中2、3年磨練,其中不乏虛擬公司在學生畢業后,轉型為實體公司的案例。

      我系現設日語虛擬公司"新銳公司",其營運管理由學生親自執行,專業教師給予輔助指導。其工作范圍主要包括日語翻譯、書籍矯正、信息處理等方面。實際工作中從業務搜索、業務洽談、到最終取得業務,完全由學生獨立完成。指導教師只負責業務把關,避免出現商業糾紛等問題。工作期間如業務需要,會增設日文OCR文檔處理等培訓課程,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授課形式由老員工帶領新員工,實現"教、學、用"一體化。學生通過在虛擬公司的工作,嘗到了創業、實際工作的艱辛,鍛煉了其創新、實踐等各方面能力,對培養學生的職場素養、團隊協作等效果顯著。

      另外,兼設日語工作室,主要負責系內教學競賽的策劃、組織、外聯等工作。例如每年舉行的日本知識大賽、演講比賽、商務日語情景劇場等,由工作室員工負責外聯工作,爭取企業冠名贊助,為獲獎學生籌集獎品;大賽期間設計方案、組織比賽進行,獲得我系師生的一致好評。其次,工作室還負責組織舉辦"櫻花論壇"、"日本文化播放室"、"日語角活動"等。

      日語工作室推動了我系教學改革工作,豐富了學生們的第二課堂活動內容,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對日本民族、日本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通過工作室的工作,員工們在團隊合作能力方面得到了鍛煉,在經歷眾多活動的舉辦后,員工們積累了更多的工作經驗,考慮問題也變得更全面,做事情與以前相比更有計劃性;對時間、人員以及工作的安排更加的合理,并且培養了工作室成員的責任心和上進心,在日常生活中以及日后工作中的應變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鍛煉。

      學校通過建立虛擬公司、工作室等校內實踐基地,讓學生在學校就參與工作、運營、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提高,讓學生感到自己離生活近了,離市場近了,離實際工作近了,學習的目標也更加明確了,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2.2實現校外實習多樣化、豐富基地合作模式

      在創新校內實習基地同時,校外實習也不容忽視。為了提升校企合作辦學層次,豐富學生校外實習種類,高校可充分利用地域優勢、學科的專業優勢以及在社會的影響力,除了與學校周邊的企業合作建設校外實習基地外,應把實習合作單位范圍擴大,在全國范圍內尋找能給學生們實習機會的企業,并破除專業對口實習的局限性,在各類企業中探合作機會。在歷年的招聘會上,大多數企業除了專業知識意外,還會考慮畢業生的各方面綜合素質與能力,如學生的人際交往、語言組織、團隊精神、職場素養等能力。因此,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也應僅局限于專業,只要是正規企業,各工作崗位都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對于各地方企業來說,高素質大學生參與工作,提升了地方企業的知名度,也促進了地方企業的不斷發展;對于學生來說,通過校外實踐,不僅開拓了視野,提升了自身的專業素養,而且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與應變能力,強化了服務意識,并進一步明確了今后的就業要求。所以,建立多元化的實習基地有利于高校、學生和地方企業各方,可以達到多方的互贏互利。

      另外,實習期間學校應對合作企業進行嚴格把關,避免企業提供崗位以次充好糊弄學生,并適時掌握學生實習情況,使實習學生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實習學生返校后在分享工作經驗的同時,也能為校外實習帶回良好的口碑及正面信息。

      2.2.3整合教學資源,培訓課程多元化,改革基地發展模式

      由于企業受自身經濟效益、業務方向、發展動態等因素制約,使其對員工要求往往與學校實際課程設置有出入,這類企業往往需要員工具有一定的資格或特殊技能。為了彌補實習實訓時學生"看得見、摸不著"的缺憾,基地應時刻注意市場動態,掌握現下企業所需人才要求,整合教學校內資源,配合企業開設相關培訓課程。

      近年我校在大力推展教學改革的同時,積極開展企業調研工作,收集相關企業與校外實習基地的反饋信息,關注企業人才招聘動向,總結歷年市場需求,找出專業課程以外的所需技能,在基地開設相關培訓。例如,我系在實踐教學基地開設日商簿記、日本商務禮儀、日文錄入等課程,都是充分考慮企業調研結果,對學生就業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學校應整合教學資源,同時,增加經費投入,全面建設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如相關專業課程的師資問題,可以聘請校外教師授課,或由教師先參加培訓學習,考取等級后,回到基地教授學生,來降低教學成本,并充分利用在校外籍教師擔任相關培訓課程。通過相關培訓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讓學生贏在就業起跑點。

      以上三種基地模式相互關聯,相輔相承,比起單一模式,逐步實施效果更佳。

      3 日語專業創新型實踐教育基地的發展思路和途徑

      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其實際教學環節的質量,也能夠左右學生的就業前景。各高校應結合自身條件及所在地的經濟發展、企業需求、市場變化等因素,發展適合自已,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創新型實踐教育基地。考慮到各發展中高校自身教學歷史、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等問題,可能在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中與企業、市場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推薦大家借鑒其他高校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經驗,結合自身條件,設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實踐教育基地模式。

      以高校日語專業創新型實踐教育基地發展為例,主要的創新發展模式應該是: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校內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實現基地模式的"一體化、多元化";輔以開發各地方相關企業、經濟實體等校外實習基地的"多樣化",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型實踐教育基地。只有校內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創新型實踐教育基地的機能與特色。

      校外培訓發展前景范文第2篇

      關鍵詞 職技高師;畢業生;就業質量;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G647.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6)24-0067-05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是一所獨立設置的職技高師院校,因特色人才培養較好地滿足了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及“雙師型”教師的需求,畢業生一直保持著95%左右的高就業率。通過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實證研究,分析畢業生就業質量及其影響因素,以便為進一步改進與完善職技高師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有針對性的策略。

      一、問卷調查的設計與實施

      (一)問卷調查的設計

      本文主要研究職技高師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及其影響因素。通過總結前人關于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將就業質量分為聘任條件、個人發展、工作環境、滿意度4個一級指標。其中聘任條件包括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工作穩定性、勞動合同;個人發展包括就業單位、就業崗位、專業對口、人職匹配度、學習與培訓、職業發展前景;工作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人際關系;滿意度包括對現有工作滿意度、對學校推薦度、社會認可度[1][2][3]。

      本研究的調查問卷是在裴書濤的《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問卷》[4]、李巧巧“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5]和王曉晶的《河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問卷》[6]的基礎上修改的。問卷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學歷、學院、畢業時間、生源地、工作地、在校期間學習情況、對學校教育的評價,共計19個題;第二部分是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通過聘任條件、個人發展、工作環境、滿意度等具體情況了解被調查的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客觀狀況,共29個題;第三部分是就業質量影響因素調查,采用裴書濤研究中的20項影響因素。

      (二)問卷調查的實施

      筆者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畢業生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對每個學院的畢業生進行調查,對問卷填寫過程、問卷回收后的篩選都嚴格控制。由于畢業生都已經工作在各地各自的崗位上,此次調查以電子問卷為主,共回收問卷370份,有效問卷359份,有效率為97.03%。

      二、就業質量調查統計結果與分析

      通過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回收后的有效問卷進行了描述統計分析、非參數檢驗、T檢驗、相關分析等統計分析。

      (一)畢業生社會流動情況

      本研究通過入學前和就業后大學生空間上地域的變動體現學校教育對社會流動的促進作用。筆者依據《第一財經周刊》的新的中國城市分級排名,將就業所在城市和家庭所在城市分為: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五線城市,并分別賦分為:5、4、3、2、1。將就業和家庭所在地屬性分為:市區、縣城、鄉鎮、農村,分別賦分為4、3、2、1。筆者采用非參數檢驗的兩相關樣本來檢驗就業地點與家所在地點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符號檢驗的顯著性取值sig均為0.000,小于0.05,說明工作地城市與家庭所在城市的城市級別以及所在地屬性都具有顯著差異,且正差分遠大于負差分,說明在城市級別上,大部分畢業生的就業城市級別要高于家庭所在地的城市級別。從常住地屬性上來看,工作地屬性上高于家庭所在地,說明無論在就業城市級別還是屬性方面,大學生的社會位移都是向上正向遷移的。這表明,學校教育在空間上促進了求職者的社會流動。

      (二)畢業生就業聘任條件

      被調查者總體的就業聘任條件主要表現在薪資水平、工作時間、工作穩定性、勞動合同4方面。調查中薪資水平用月收入情況來體現,工作穩定性體現在工作是否有編制。

      1.月收入情況

      在本次調查中,8.1%的被調查者月收入為3000元以下,34.3%的被調查者月收入為3000~5000元,34.3%的被調查者月收入5000~8000元,23.4%的被調查者月收入為8000元以上。

      筆者通過非參數檢驗,進一步分析不同性別、不同學歷、畢業年限以及在校學習成績的人群月收入差異發現,男性與女性的收入存在顯著差異,男性的收入水平高于女性。本科畢業生與碩士畢業生的收入沒有顯著差異,這說明學歷教育的提升并不一定能夠實現工作能力和薪資水平的提升。將畢業年限分為“0~5年”、“5~10年”、“10年以上”三類,通過Kruskal-Wallis檢驗發現,不同畢業年限的畢業生月收入存在顯著差異,畢業時間越長,高收入的比例越高,符合工作發展的一般規律。將在校學習成績分為“前10%(優)”、“11%~30%(良)”、“31%~70%(中)”、“最后30%(差)”,通過Kruskal-Wallis檢驗發現,學習成績不同的被調查者的月收入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優、良等級的畢業生薪資水平顯著高于中差等級的畢業生,表明學校教育對職技高師院校學生是有效的,可以提高其就業競爭力。

      2.工作時間、工作穩定性、勞動合同

      從表5的調查結果顯示,畢業生工作的平均每周工作時間,37.9%的被調查者表示工作時間在40小時及以下,46.5%的被調查者表示工作時間在41~50個小時之間,15.6%的被調查者表示工作時間在50個小時以上,畢業生的工作時間相對比較合理。在工作穩定性方面,47.4%的被調查者工作有編制,11.1%的被調查者工作沒有編制,待遇與編制相同,41.5%的被調查者工作沒有編制。在勞動合同方面,38.2%的被調查者勞動合同為5年以上,32.6%的被調查者勞動合同為3到5年,24.8%的被調查者勞動合同為1到3年,4.5%的被調查者勞動合同為1年以下。

      (三)畢業生個人發展

      本研究主要從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崗位、職業發展前景、培訓情況、離職與升職等方面考察畢業生的個人發展情況。調查發現,36.2%的被調查者專業與工作完全對口,39.8%的被調查者專業大類對口,24%的被調查者專業完全不對口。總的來說,絕大多數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是對口的,但是依然有近1/4的被調查者專業完全不對口,這些畢業生主要來源于機械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信息技術工程學院、理學院、職業教育學院。

      從就業崗位上來說,8.1%的被調查者專業在工勤技能崗,54.6%的被調查者工作在專業技術崗,23.1%的被調查者在一般管理崗,14.2%的被調查者在中高層管理崗。從學院專業角度可以發現,工勤技能崗位中沒有外國語學院和藝術學院畢業生,其他學院的差異并不明顯;大部分畢業生在專業技術崗位,而職業教育學院的畢業生在一般管理崗和中高層管理崗位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學院。

      從職業發展前景上來看,36.2%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的職業發展空間大、職業前景好,54.9%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的職業發展空間、職業前景一般,8.9%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的職業發展空間和職業前景較差。從單位培訓情況來看,37.3%的被調查者單位各種培訓機制健全、有機會經常參加培訓,42.9%的被調查者單位偶爾組織培訓,9.2%的被調查者單位例行培訓居多,跟專業及工作不相關,10.6%被調查者單位沒有組織任何培訓。總的來說,畢業生的職業發展前景屬于中等偏上水平,一大半的畢業生就業后能夠得到有效的職后培訓。

      調查結果顯示,39.3%的被調查者更換過工作、有過離職經歷,53.5%的被調查者有職位升遷的經歷,更換工作總次數與升遷總次數的Spearman相關系數為0.284,Sig值為0.000,即在置信度(雙測)為0.01時,相關性是顯著的,呈正相關關系。進一步調查離職者現任工作與第一份工作對比,離職者的月薪、職位、職稱、企業單位的規模、辦公條件、交通通訊的方便程度、與領導同事的融洽度都有顯著提升。究其根本,統計結果顯示畢業生想換工作或者已經換工作的主要原因為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增加收入、追求更好的工作環境,次要原因為離家鄉近、福利待遇沒有預期高等;不更換工作穩定就業的原因主要有公司或單位發展前景好、公司或單位環境比較好、工資比同行業其他單位高、沒有其他機會可以更換工作、公司或單位制度有利于個人發展進步等。

      (四)畢業生就業環境

      畢業生的就業環境主要體現在工作的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工作的物理環境主要為單位所在地的自然狀態,是否舒適以及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危害等方面。工作的心理環境主要是指單位中人際關系、企業文化塑造的整體氛圍等。調查發現,86.1%的被調查者工作的物理環境舒適且對人體健康無害;10.6%的被調查者工作的物理環境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但企業提供了相應的保護措施;3.3%的被調查者工作的物理環境對人體有危害,且企業并未提供相應的保護措施,可以看出職技高師畢業生的工作物理環境普遍較好的。同時,67.1%的被調查者工作的企業或職業氛圍好、人際關系和諧,30.6%的被調查者工作的企業或職業氛圍一般、人際關系一般,2.2%的被調查者工作的企業或職業氛圍一般、人際關系較差。總體來說,畢業生對自己所處的工作環境評價比較高。

      (五)畢業生就業滿意度

      被{查者總體的就業滿意度表現在對工作性質、工作前景、工作收入、福利保障、工作環境、人際關系、社會認可度7方面上賦值的總分,每方面的賦值越接近“5”滿意度越高,越接近“1”滿意度越低,“3”為中間值。對該值進行描述統計及單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6所示。就業滿意度的平均值為24.65,極為顯著地高于平均數21,即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明顯地傾向于滿意。但是這一平均值(24.65)低于“比較滿意(=28)”的水平。因此,職技高師畢業生對就業滿意度雖然總體上呈現滿意傾向,但是滿意度水平不高。

      對7個方面的統計發現,“工作性質”的得分最高(=3.71),“工作收入”的得分最低(=3.21),就業滿意度的各方面排序為:工作性質(3.71)>人際關系(3.67)>工作環境(3.62)>社會認可度(3.58)>工作前景(3.44)>福利保障(3.42)>工作收入(3.21),均呈現極為顯著的滿意傾向。

      三、就業質量影響因素統計結果與分析

      (一)整體性描述

      在此次調查問卷的第三部分中,被調查者根據自身情況對影響其就業質量的20項因素進行影響程度的評價,評價采用五點計分,影響程度由1到5逐步增強,其中“1”代表毫無影響,“5”代表很大影響。

      從表7可以看出,在影響職技高師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因素中,人際交往能力(4.05)、專業能力(3.94)、單位所處行業(3.89)、學歷水平(3.82)、相關實踐經歷(3.81)、思想道德和職業素養(3.79)、與用人單位的社會人情關系(3.77)、政府的政策制度(3.75)、專業對口(3.72)因素的得分比較高,均在3.70分以上,說明畢業生認為這些因素對就業質量的影響很大,同時進行單樣本T檢驗發現,這些因素的影響極為顯著。此外還有畢業院校的知名度(3.68)、宏觀經濟形勢(3.54)、社會的就業支持系統(3.52)、外語水平(3.21)、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3.21)這些因素的影響極為顯著。戶籍制度(2.82)和政治條件(2.81)被畢業生認為是顯著地對就業質量沒有影響。而家庭經濟狀況(3.1)、家庭社會經濟關系(3.03)、性別(2.96)、在校學習成績(2.9)這四方面因素,畢業生認為對就業質量沒有顯著影響。

      (二)學校教育對就業質量的影響

      此次還調查了學校教育對就業質量的影響,學校教育體現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設置、特色培養模式、各類比賽、社團活動、學生干部經歷、校內實踐、校外兼職、校園文化、管理制度等內容。被調查者根據自身就業感受選出1~5個對就業質量有影響的學校教育內容,并按重要性程度排序,統計時賦分為“5、4、3、2、1”,其中“5”代表最重要,分數越低表示重要性程度相對較低。

      ρ校教育內容的統計結果顯示,得分較高的有專業技能(4.08,1028)、專業知識(4.03,907)、學生干部經歷(3.17,504)、特色培養模式(3.08,471)、各類比賽(3.07,421),管理制度(2,92)的得分最低。從359個被調查者對“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選擇情況看,有252人(占70.2%)選擇了專業技能,并且平均分高達4.08,有225人(占62.7%)選擇了專業知識,平均分為4.03,也就是說,大部分的畢業生都認為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對就業質量的影響很大,即在學校學習到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就業質量。學生干部經歷、特色培養模式、各類比賽(技能大賽、教師基本功大賽、社團比賽等)對就業的影響也比較大,這些學校教育的內容積極促進了學生的就業。選擇專業設置的人數低于校外兼職和校內實踐,但是平均分(2.8)高于校外兼職(2.76)和校內實踐(2.4)的平均分,說明有部分畢業生認為專業設置有一定重要性,排位靠前,重要性程度比較大。校園文化(2.31,157)和管理制度(2,92)的選擇人數和平均數都比較低,說明這方面對就業沒有影響,從側面反映出學校的校園文化和管理制度可能還存在不成熟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加以改進。

      四、結論

      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本文通過問卷調查與訪談結合,運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得到以下結論:一是職技高師院校的學校教育促進了學生的社會流動,就業質量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學生月收入水平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別、畢業年限、在校學習成績的收入存在顯著差異,但是碩士研究生的收入與本科生收入不存在顯著差異。工作時間相對比較合理,工作穩定性一般,有編制的穩定工作與沒有編制的工作約各占一半。專業對口率相對較高,大多數人的職業發展前景較好,能夠得到有效的職后培訓。大多數人工作時處于滿意的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

      二是職技高師院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總體水平有待提高。職技高師畢業生對就業滿意度雖然總體上呈現顯著的滿意傾向,但是平均分都在3~4之間,也就是滿意度水平在“一般”和“比較滿意”之間,就業滿意度在各方面的滿意水平不高,雖然有顯著的滿意傾向,但可能缺乏發自內心的對職業的滿意和認可。

      三是職技高師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受多方面影響,但受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影響最大。影響職技高師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其人際交往能力、專業能力、單位所處行業、學歷水平、相關實踐經歷、思想道德和職業素養、與用人單位的社會人情關系、政府的政策制度、專業對口這些因素;另一方面學校教育中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更能夠促進就業質量的提高。

      參 考 文 獻

      [1]武毅英,王志軍.教育部直屬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探析――基于教育部直屬高校2013年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數據[J].江蘇高教,2015(1):100-104.

      [2]徐進.高校就業質量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3(s4):74-75.

      [3]柯羽.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高教研究,2007(7):82-84.

      [4]裴書濤.近期北京地區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

      [5]李巧巧.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6]王曉晶.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及影響因素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mployment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Normal College Graduates

      ――The Case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Wang Yiqian, Lan Xin, Liu Chenxue

      Abstract 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on employment quality of graduat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chool education in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normal colleges promotes the social mobility of students, and the overall employment quality is in the upper middle level. The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of graduates has a significant tendency, but the level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graduates is influenced by interpersonal skills, professional ability, industry, education level, practical experience, ideological and moral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etc., among which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have most influence.

      校外培訓發展前景范文第3篇

      【關鍵詞】職業院校;英語教學;困境;發展前景

      目前,中國的職業院校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新的時代,各行各業對于人才的要求更加綜合、全面,迫切需要職業院校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現階段,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這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解決,找到教學的重點,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

      1.職業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困境

      1.1教學制度不完善

      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保障,這樣就會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不重視,英語教學效果不佳。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職校學生的就業壓力也隨之加大,而且,就近幾年來的就業情況來看,職校學生的就業率并不高。職校英語專業的學生很難找到對口工作,社會和企業的崗位對于人才的要求很高,而許多職校的英語專業畢業生素質有待提升,再加之社會對于職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偏見,這勢必會因影響職業院校的發展。

      1.2師資力量有限

      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師資力量薄弱也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問題。許多職校的英語教師自身素質有限,專業知識掌握不足,實踐能力更是十分缺乏,招聘時沒有對教師進行嚴格的考核,這樣就會造成職校英語專業教師普遍專業性不足。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時,這些教師由于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不足,而大大制約了人才的培養。一些教師不注重進行自我充電,使自身知識結構逐漸落后于這個時代,故步自封,導致教學水平越來越低。再者,由于職業院校不重視英語專業的發展,所以英語教師隊伍缺乏新鮮的血液和新的力量,這樣也無法滿足對英語人才的培養要求。

      1.3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

      目前,職校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普遍不足。這是因為學生在學習上很迷茫,不了解學習英語的意義,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學習的積極性。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之所以會給學生留下如此印象,是因為英語教學制度不完善,教師自身水平能力有限,缺乏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

      1.4教學體制嚴重落后

      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體制十分落后,是因為缺乏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許多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觀念缺乏更新,這樣就會阻礙英語教學的發展。時下,社會和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英語教學依然沿襲傳統的觀念和方法,將很難培養出合格的人才,這就必須要創新教學體制,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1.5教學設備落后

      許多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設備不足,不重視這一方面的投入,導致英語教學缺乏先進的教學手段,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許多職業院校重視專業課,輕視英語課,這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使英語教學面臨著更加尷尬的現狀。

      2.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發展前景

      2.1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為了培養合格的人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分層次教學擺脫了傳統教學的“一鍋端”,使英語教學更有針對性。在教學中,充分做到以學生為本,多多鼓勵學生,肯定他們所取得的進步。要抓好英語學習基礎,使學生能夠對英語充滿信心,放下思想包袱。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學習英語的意義,結合未來就業情況,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更有信心。

      2.2提高教師的素質

      第一,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師要注意教學的方法,按照職業教育的模式培養學生,注重英語基礎知識的培養。只有打好基礎,才能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要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將英語技能應用在實際生活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與教學能力,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能充分以學生為中心。第三,學校要注重對教師的培訓,提高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

      2.3加大英語教學投入力度

      先進的教學設備是職業院校發展的主要標志。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需要有先進的設備做支撐,如多媒體教室和多功能語音室,這些能夠確保英語教學全面開展,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和教師可以有效溝通,學生有疑問可以得到及時的解答。因此,職業院校要加大英語教學的投入,實現英語教學的靈活性。

      2.4創新體制

      創新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體制,才能夠促進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為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做保障。針對目前的英語教學機制大膽改革,改變存在的問題。改革要有方向,針對目前影響體制發展得因素進行統計和分析,全面綜合思考之后,再進行相應的改革。要吸取精華,摒棄糟粕,將不利的一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徹底消除。體制的創新需要從根本做起,比如,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結束語

      職業院校是培養具有專業技能人才的搖籃,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對于人才的培養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從而符合各大企業越發嚴格的要求。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職業院校中,其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必須要引起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重視。要摒棄專業課重要,英語課不重要的錯誤觀念,要對時下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一一解決,這樣才能提升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麗萍,王春愛.淺談高職院校旅游英語教學的現狀與發展前景[J].科技信息,2011,27:624+835.

      [2]何曉瑜.高等職業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J].中國校外教育,2009,S5:278+329.

      [3]梁潔.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深化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12:49-50.

      校外培訓發展前景范文第4篇

          1.1規模、技術與專業相適應的原則選擇生產實習基地,首先應考慮與專業培養的目標是否適應,對生產實習的教學任務能否完成。生產實習基地必須具有相當的規模、技術,并在硬件設施、技術人員、日常生活等方面能滿足教學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1.2數量與質量并重的原則要滿足生產實習的需要,一方面需要一定數量的生產實習基地,另一方面要不斷提升生產實習基地的質量檔次、管理模式,推動生產實習基地的建設不斷向前發展,使學生在生產實習基地了解本領域實際的生產工藝、技術水平、發展前景等,真正能學到實際本領。

          1.3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原則在校內生產實習,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和基地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實習時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將理論知識用于生產實踐,教師也能對學生進行更加細致的指導。校外實習基地能讓學生接觸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思想,感受現代化工生產的氛圍,開闊眼界。采取校內、校外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

          1.4校企雙方互利互惠的原則堅持校企雙方共建、共享、互惠、共益。學生在實習期間,利用了企業的技術、設備和工程技術人員,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負擔,如原材料的消耗、食宿及意外事故的風險等。高校可利用在科研方面的優勢為企業提供技術、人才和信息,也可利用雄厚的師資力量,給企業員工提供技術培訓等。

          2生產實習基地建設的措施

          2.1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要使生產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實現規范化發展,首先領導要重視。為此,學院專門成立了生產實習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加強對生產實習基地建設的指導,為生產實習基地的建設、規劃、落實提供組織保障。其次是經費要有保障,對生產實習基地建設的經費進行切塊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再次是服務要到位,要妥善協調好生產實習基地建設與其他工作的關系,解決生產實習基地建設中的實際困難,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同時對各個實習基地進行統一規劃、資格認定、掛牌登記、監督管理。校企雙方簽定生產實習協議,明確雙方的責、權、利,就實習經費、實習內容、安全保障等進行約定。

          2.2加強實習過程的管理制定生產實習教學大綱,明確生產實習的基本要求;編寫生產實習指導書,對實習的目的、內容、進度、地點、紀律、作業、技術要求以及應提交的實習報告、成績考核等都作詳細的說明,以規范學生的實習行為;進廠前就進行安全教育,并嚴格考核,考核不通過的,一律不得進廠;選派優秀教師擔任實習指導教師,安排好實習生食宿等基本生活條件;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切實做好實習學生的管理工作;不定期抽查生產實習基地的教學情況,逐步建立科學規范的實習教學體系。做到講課與操作相結合,示范與指導相結合,實習報告與課后作業相結合,技能訓練與綜合素質培養相結合。

          2.3重視與實習基地的聯系加強高校與實習基地的聯系是實習基地建設的重要基礎。學院與校外實習基地應建立一定的聯系機制,如利用實習檢查等機會,院系領導可以與實習單位的負責人進行座談,聽取他們對實習基地建設的意見,感謝他們的支持;學院可利用科研優勢為實習單位提供相應服務;學院還可以聘請實習單位的專家擔任學院的兼職教師,參加學科建設、畢業論文(設計)答辯等,不斷鞏固雙方合作的基礎和領域。

          2.4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習基地的建設,不僅需要領導的謀劃,而且需要廣大教工的共同努力,應采取各種鼓勵措施,吸引教師參與實習基地的建設。除了在崗的教師外,還應充分利用有經驗的退休教師,發揮他們傳、幫、帶的作用,有針對性地對青年教師進行工程技術方面的指導。此外,應盡量使實習指導教師隊伍有一定的年齡梯度,有利于隊伍的穩定。

          2.5改革生產實習方式原先方式是將學生分組后分別由廠方技術人員帶隊進行實習,這樣做的缺點是每組人數過多,進入車間后學生看不清、聽不見,效果比較差,而且廠方也很難一次選派這么多技術人員帶隊。改革后的方式是先選出5名學生由一名廠方技術人員帶隊進行較細致的預實習,然后再由這5名培訓后的小老師再各帶5名學生進入現場實習。通過二個一帶5,既解決了廠方人手不足的困難,又克服了原先因每組人數過多而造成的效果差的缺點。在整個實習過程中,采用“講授-實習-討論-總結”四步教學法,每位學生都有當小老師的機會,人人都得到鍛煉,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校外培訓發展前景范文第5篇

      關鍵詞:平面工作室;風險;機遇

      中圖分類號:J5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10-0154-01

      一、平面設計工作室的發展前景

      (一)定位。平面設計的發展離不開對自身的準確定位和價值判斷。所謂的平面設計,就是把不同的基本圖形,按照一定的規則在平面組合成圖案所表現出來的立體空間感,即用視覺語言來傳遞信息和表達觀點。它的設計范圍和門類非常廣泛,如各種媒體、建筑、工業、環藝、裝潢、展示、服裝、廣告等等,平面設計不僅涉及到多種元素的運用,而且還涉及到不同的表現手法和技巧的運用。任何一個設計都必須按照客戶的要求去打動受眾。從這個意義上說,設計者除了具備專業知識以外,還要在設計中傾注自己全部的感情,只有首先感動設計者,才能讓客戶滿意,進而感動受眾。

      (二)發展。平面設計師的就業方位十分的廣泛,因為它與各行業都有關聯,而且他的工資在排在全國高收入職位的前10名,小到一個包裝盒的設計,大到一個公司的形象設計都離不開平面設計師,平面設計師是任何公司都必不可少的崗位,隨著智能手機、移動互聯、電子商務等領域的興起必定會帶來更多的工作崗位以及工作要求。

      二、“瞳孔”創意工作室可行性分析

      西北民族大學“瞳孔”創意工作室是一家集面向校內外各種產品的標志設計(logo,商標的設計),企業形象的設計,各種廣告的創意設計,對宣傳海報,宣傳手冊的設計與裝訂,各種產品的包裝設計,書籍的插畫設計,節日賀卡,請柬以及各種印刷品的設計與報紙,雜志的排版設計于一身的綜合性創意工作室。我們的項目與同行業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特點是我們工作針對的是學校內部各學院學生會與學校社團組織所組織的活動的宣傳工作,同時會承接一些校外組織組織的一些活動的宣傳工作,包括:宣傳海報、宣傳冊頁、書籍版式、禮品盒等一系列視覺傳達方面的設計。

      (一)組織與人力資源。“瞳孔”創意工作室的項目組成員學習工作能力突出,成績優秀,有極強的專業能力。為美術學院二年級的學生。王帥是2012級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生,專攻3D和PS。能夠熟練的運用平面軟件和環藝軟件,知識面廣,思維創新。楊 琨:2012級平面設計,熟練掌握PS和CorelDRAW,能夠運用設計軟件制作各種設計,創新能力強,組織能力強,具有親和力。張靖煜:2012級平面設計。專攻CorelDRAW。

      經過多年的藝術學習生涯,團隊各個成員審美眼光都有了一定得提高,對設計也有了充分的了解,設計思維進一步提高。平面設計這一項目有很好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并且我們小組的成員都是藝術設計專業,對平面設計的知識有扎實的基礎。指導老師的專業技能強,在平面設計領域成果頗豐,在工作中能給予我們極大的幫助和支持。

      (二)項目戰略。我們的項目與同行業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特點是我們工作針對的是學校內部各學院學生會與學校社團組織所組織的活動的宣傳工作,同時會承接一些校外組織組織的一些活動的宣傳工作,包括:宣傳海報、宣傳冊頁、書籍版式、禮品盒等一系列視覺傳達方面的設計。

      (三)創新點。(1)我們將與校外的印刷公司合作我們負責設計而打印工作由他們完成,這樣既可以減少項目開支又可以提高打印的質量。(2)我們不需要苛刻的工作環境,我們的工作在學校的教室就可以完成。(3)我們與美術學院社團部取得了長期的合作關系。(4)我們工作室的成員都是三四年級的學生,具有新穎的創作理念,很強的創新的精神,思維廣闊,充滿活力,工作熱情高,不拘泥于傳統的設計模式。

      三、項目保障

      (一)項目實施保障措施

      1.成員專業技能強。2.美術學院有強大的設計專業方面的老師隊伍,輔導創作。3.潛在的客戶存在。4.廣大的客戶群體(學校社團)

      (二)服務。建立完善的定制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健全優質的服務。

      1.售前服務:采用宣傳,培訓,交流等手段,以及專業人員的介紹,使顧客了解設計所產生的效果以及與要求相適應的情況。2.售中服務:建立完善的銷售網絡,急客戶所需。3.售后服務:建立信息交流反饋渠道。

      四、機遇與風險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吸收新技能、和學習與專業有關的知識的一種形式,學習的過程是吸收和接納的一個過程,而且在不同的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所以當我們遇到這樣的或者是那樣的問題時,在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要有團結的意識和本能,要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樣在優勢的背后又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我們把可能出現的因素分為了幾種可能性: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項目是我們第一次根據我們所想而設計出的一套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就是經驗不足,遇到問題較為茫然;在宣傳中會得不到大家的認可。但我們一定會盡最大努力客服困難與挑戰完美地完成這次挑戰。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西北民族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基金支持(項目名稱:西北民族大學“瞳孔”創意工作室,項目編號:201410742010);

      亚洲精品永久www忘忧草|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亚洲三级电影网址|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亚洲精品少妇30p|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