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土壤環境報告

      土壤環境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土壤環境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土壤環境報告

      土壤環境報告范文第1篇

      我國目前對于土壤污染區劃的側重點是根據土壤環境的功能進行劃分。土壤環境功能區的劃分是依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不同地區在土壤類型、土壤環境質量和使用功能上的差異對區域進行合理劃分。當前土壤污染防治區劃在我國存在相關的實踐,沈陽市的土壤環境總共劃分為三個功能分區,其中一級功能分區為四個,并且在一級功能分區的基礎上,根據土壤環境的污染現狀以及其生態敏感性的評價,結合不同區域的生態服務性功能差異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劃分土壤環境的二級功能分區,根據二級功能分區,按照土壤環境的空間和地理的分布差異,劃分三級功能分區。在國內的理論研究上,吳運金等人提出了土壤環境功能區劃的體系和方法,其立足于土壤功能定位和土壤環境的管理,提出了一個三級區劃體系,在土壤環境功能區和土壤環境功能亞區的基礎上劃分出一個土壤環境功能管理區,管理區內分別為監控區、保護區和整治區。筆者從《條例》中得出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區劃大致分為監測、調查評估、公告、風險評估和分區管理等幾個方面,這些規定從具體和條理方面梳理了《條例》中對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區劃的步驟和內容,從而對城市土壤污染的預防和治理提供了更為切實可操作的范例。

      二、《條例》中關于土壤污染防治區劃的內容解析通過閱讀《條例》相關內容,筆者對土壤污染區劃的內容做如下梳理:

      (一)土壤污染的監測

      土壤污染的監測,是指對土壤環境進行監測的方法與標準,具體是指對特定地區土壤里污染物的類型、數量、污染的程度和范圍、污染物的來源和轉移途徑進行監測的一系列手段,其最終目標是檢測各種污染物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從而達到預防和整治土壤污染的目的。土壤污染監測貫穿于整個《條例》中,監測的主體和時機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對土壤污染高風險行業的三廢處理情況等進行監測,并對建設項目可能對土壤污染的狀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第二種是有土壤污染高風險的企業每年開展自身和周邊土壤污染監測,將監測結果報告給環保部門備案。同時引入和鼓勵第三方機構開展土壤污染的監測服務。

      (二)土壤污染的調查與評估

      為掌握土壤污染的狀況,《條例》規定應該對存在污染可能性的土地進行土壤污染調查。其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每五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普查,對于修復后的地塊每三年展開一次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調查。而調查的主體和對象主要包括兩種類型:負有土壤污染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于可能造成污染的場所和修復后的污染地塊等重點區域土壤環境狀況進行調查。第二種狀況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鼓勵第三方機構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對于作為居住、公共管理與服務、商業服務用地等建設用地使用的,未評估或者評估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三)土壤污染狀況公告

      土壤污染狀況公告是實現公眾知情權的一項內容。對于土壤污染的調查與初步評估的結果,應當向社會公開并建立土壤環境質量檔案,并向社會公開。質量檔案的內容會隨著土壤使用過程中污染事件的變化而變化。而對于已經污染的土壤,應當建立污染者地塊名單,并向社會公布,公眾有權利對于污染地塊的權屬登記事項進行查詢。而土地質量狀況的好壞也直接決定了土地轉讓時的價值,這就用經濟手段促使土地所有者來改善土壤環境狀況。

      (四)風險評估進而指定污染區

      所謂的場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是污染場地健康風險評估中對土壤的評估部分。風險評估工作的啟動是緊隨于經調查確定存在污染之后,但該工作往往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調查之后一般需要初步評估,以確定是否需要對場地污染進行控制或者修復,如果確定需要修復,則需要確定是否需要進行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和生態風險評估等詳盡的評估。評估的目的與修復的定位緊密相連,風險評估是評估生態暴露于污染的環境下或毒性物質中所承受的風險度,而最嚴格的修復制度是發現污染就需要進行修復,并且完全徹底地清除土地污染。在《條例》中,規定相關部門應當開展土壤環境風險評估,根據評估報告來要求土壤污染的責任人對污染地塊進行控制和修復。

      (五)污染土壤的管理

      土壤污染的管理是指為了控制或者修復污染土地,以此來恢復土壤功能,是對污染土壤進行的預防、治理和修復活動。《條例》中,對污染土壤的管理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土壤污染控制區,是指已經造成了污染,但根據風險評估又未列入修復地塊名單的一類,在該區域內采取調整土地用途、設置圍欄等表明土壤污染的情況、以及責令停止排放污染物、限制生產或者停產等措施來減輕土壤污染危害或者避免危害擴大。但其只是治標的過程。第二部分是土壤污染修復區,對于那些可能損害人體健康并影響土地可持續利用,以及不適合單純控制的污染土地,要劃定修復區進行修復治理,從而使受污染的土壤盡量恢復到滿足后續土地用途所需要的狀態才是標本兼治的解決之道。

      三、《條例》關于土壤污染防治區劃的不足之處

      《條例》作為首部土壤污染防治專門法,其中土壤污染防治區劃制度的規定對于更好的實現土壤環境保護規劃;并且針對目前我國尚缺少區域尺度的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區劃。從而有利于開展全國性的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整體區劃;基于土壤環境功能區劃是實現土壤環境分類分區管理的重要前提。從而有利于污染土壤的分級分類管理等諸多合理之處,自身也存在著不足:

      (一)土壤污染調查的主體受到限制

      在《條例》中,土壤污染調查的主體是縣級以上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還有一部分是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一方面環保主管部門有能力和技術進行污染調查、第三方機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獨立于污染者之外實現公平。但這種主體設定會使環保部門任務艱巨并難以獨善其身。因此將土地的使用者或污染者納入到調查主體中來對于減輕政府壓力,提高企業的責任意識產生重要影響。

      (二)環境標準體系不完善

      1996 年開始實施的《土壤污染質量標準》中的污染物種類比較少,并且在對象、范圍、程序等方面的標準并不完善。這就需要構建一整套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體系,其中包含農用地土壤環保標準、場地土壤環保標準、土壤環境分析方法標準、土壤環境標準樣品和土壤環境基礎標等標準體系。

      (三)修復資金缺乏明確來源

      土壤污染的預防與治理的資金需求量非常大,在《條例》中對于土壤污染的控制與修復資金來源沒有提及。在目前我國的法律之中,也并無類似超級基金法規定的專門用于修復棕色地塊的資金渠道;對于明確責任主體的污染地塊,目前沒有專門的配套資金用于這些污染場地的修復與綜合整治;對于那些污染者不明的地塊,《條例》中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承擔土壤污染的修復和控制工作,但是承擔這項工作的資金來源仍然需要解決。

      四、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區劃制度的完善

      (一)明確立法重點

      于調整對象而言,將農用地和城市用地分開立法,再輔以其他相關的外圍法律,《條例》是一部土壤污染的防治法而非整治法在對象方面,也是包羅萬象,包括農業、工業、城市建筑用地等等。筆者認為,由于土壤污染的污染源非常廣,制定法律只需要一些原則性的預防條款,具體的內容則要在相關專項法律里面給予規定。在國家層面立法中,要著重進行已污染土壤的整治和修復的制度設計。對以防治為主、農工分離的原則作為國家層面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立法重點。

      (二)完善調查主體

      《條例》中土壤污染調查主體,主要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行政命令式的調查方式使政府在調查過程中擔負著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土壤污染者更容易逃避污染責任。筆者認為在全國性立法中應明確規定調查主體以及調查費用須污染者自行承擔,政府部門只能是調查結果的監督者和計劃者,并且調查的結果受公眾監督,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土壤污染者的調查行為真實性、并且有利于政府監督的合理和公平。

      (三)建立完善的土壤環境配套法規、標準

      《條例》出臺時,我國進行土壤監測的標準大概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以土地背景值為基礎,只要超過了這個值的上限就會產生污染,以這個為基準產生的污染面積會大一些,還有一個是采用《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中的8 種重金屬,這樣產生的污染面積會小。兩種方式監測的結果不盡相同。因此,在《條例》出臺后,應當將重點放在土壤環境標準的制定上,并制定相應的法律實施細則,一方面有利于《條例》的實施,另一方面為全國性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定提供條件。

      (四)確立治理和修復基金的來源

      日本有關土壤污染治理規定有污染原因者的,污染原因者承擔污染治理費用。政府向土地所有者下達治污命令時,土地所有者承擔治理責任。當沒有污染原因者或原因者不明時,費用由土地所有者負擔。除此之外,對于負有治理責任而能力不足的主體,設立指定支援法人基金,在污染原因者不存在時幫助土地所有者修復土壤。基金主要包括國家的補助金、來自政府以外的個人、組織捐贈的資金。在國家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定之時可借鑒該項制度,實現政府與社會主體共同治理,社會資金廣泛注入的基金模式。

      土壤環境報告范文第2篇

      “土壤環境學”是環境科學專業一門重要課程,它主要通過介紹土壤環境污染的概況和評價方法,建立土壤污染動力學模型,并探討了修復土壤污染的方法和研究進展[1]。通過對土壤環境學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土壤污染的現狀和特點,認識土壤污染的預防和治理方法,從而達到掌握土壤環境污染與防治的基本專業知識的目的。筆者在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認識到,“土壤環境學”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它不僅重視土壤污染的特點和污染物動力學模型的建立,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學生能更深刻認識土壤污染的內在特征及其防治方法,并能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具備防治土壤污染的能力。要培養符合課程要求的學生,就要依照課程的內容和要求,在教學中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靈活采樣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專業知識不斷探索,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本文圍繞筆者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就怎樣培養合格的土壤污染防治與治理的人才展開討論,希望為廣大從事土壤環境學教學的同行提供一點有用的經驗。

      1.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土壤環境學”的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土壤環境學這門學科也不斷在進步。在新的世紀里,土壤污染呈現兩個顯著特點:一個是土壤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污染物種類越來越多,消除的難度越來越大;另一個特點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消除土壤污染的方法也日趨先進和成熟。要講好土壤環境學這門課程,一方面要緊靠教材的內容,以教學大綱為依托,捉住重點和難點,打好基礎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不斷融入土壤環境學科前沿成果,介紹最新的發展趨勢,并將教師的研究成果與課本的理論知識中綜合起來,這樣可以使學生不僅學習到教材的內容,還能了解目前最新的科研成果,調動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到“土壤環境中的重金屬污染特點”這一節時,筆者結合自己的科研情況,介紹了潮州市主要工業區土壤重金屬的污染情況和特點,分析了污染來源和污染的方式,提出了防治污染的意見和建議。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例子,能夠充分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書本的內容,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運用“互動學習”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

      除了理論聯系實際之外,筆者還探討了“互動學習”的學習模式。所謂“互動學習”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而是充分調動學生自學的能力,圍繞教材里的某一個課題,引導學生思考,并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給出各自的觀點。例如在講解到“典型的土壤環境污染”這個內容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你身邊有沒有出現土壤環境污染的例子?如果有,思考一下污染源是什么,通過怎樣的方式污染土壤,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學生圍繞這個論題,3-4個人為一組進行了討論,并且將討論的結果寫下來,推選出代表進行回答。這樣一來,使本來比較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們不斷提出身邊土壤污染的例子,并且總結出比較完整的污染特征,這樣的學習方法,突破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充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學生在“思考-交流-提出觀點”的學習中掌握教材知識,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3.開展與課程相關的課外科研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科研也是提高學習效果的方法之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夠更好地證明理論的知識。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除了給學生講解教材內容外,筆者還組織部分學生組成興趣小組,在粵東鳳凰山茶園的采集土壤和茶葉樣品,并通過消解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土壤和茶葉中鉛、鎘、銅和鉻等重金屬元素含量,并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并得出相應結論。通過課外科研的平臺,使學生們能夠親身地經歷“現場采樣-實驗室分析-土壤環境質量評價”這樣一個流程,能夠把課本中的知識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大大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學習效果明顯提高。除此之外,筆者還組織部分學生參觀了城市的垃圾堆埋廠,了解垃圾堆埋廠周邊土壤污染情況,加深學生對垃圾污染土壤的感性認識。另外,筆者主要從事改良劑消除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實驗研究,為了讓同學能夠更好的理論聯系實踐,筆者邀請了部分有興趣的同學加入課題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和同學們較好地進行了交流和探討,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改良劑消除土壤污染的實踐研究方法,加深了對土壤修復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

      4.靈活使用多媒體教學平臺,豐富課程的教學方式

      土壤環境報告范文第3篇

      中國地質調查局日前報告建議,針對我國耕地特點和復雜成因,應加強推進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另一方面,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臺。分析人士指出,我國土壤污染日趨嚴重,國家也日益重視,目前我國土壤修復市場尚處于起步初期,未來空間巨大。

      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或在下半年出臺。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6月3日曾表示,以新環保法為龍頭建設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快推動“土十條”的制定,此前,其在今年3月份曾透露,“土十條”經過了幾十稿的修改完善,征求了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意見,在環保部已經走完相關審批程序,下一步修改完善后將提交國務院審議。

      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前不久透露,“土十條”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核。近日,有參與編制“土十條”的專家向《投資快報》記者透露,己經提交國務院審核的“土十條”, 包括劃定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區域、投入治理資金的數量、治理的具體措施等多項內容。預計在今年下半年便會下發。

      土壤環境報告范文第4篇

      (2013年2月25日《法制日報》)

      一方面,土壤污染數據確實存在敏感問題,如果污染嚴重,我們很多人吃的食品產自污染的土地之上,我們住的房子建在污染的土地之上,公開確有可能會引起大范圍或大數量人群的恐慌,不利社會穩定。但另一方面,土壤污染狀況數據關系到每個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居住環境安全問題,事關公共利益和公民的知情權與監督權,理應公開,不公開不利于公民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不利于土壤環境保護治理。

      “癌癥村”已經遍布中國27個省、至少247個村。毒大米、毒韭菜、蘇丹紅、硫磺饅頭、注水肉、地溝油、三聚氰胺、塑化劑……國人啥沒見過,也都沒有引起嚴重的社會穩定問題。實際上,害怕影響社會穩定,只是將土壤污染信息作為“國家秘密”的一個因素,背后是更復雜的利益博弈。在人們普遍關注生存質量的當下,環境就是“硬通貨”。越是土壤沒有污染的,越希望公開,因為可以吸引更多的移居和投資;越是土壤污染嚴重的,越不希望公開,公開之后不僅會影響政績沖動實現的可能,還會讓更多人和更多的投資聞風而逃。

      環保部在公民的知情權與復雜的利益博弈面前,選擇“鴕鳥”決定,以“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帶了一個很壞的頭。如果其他部門都學習環保部,動輒用“國家秘密”為借口限制信息公開,甚至權力濫用,侵害公民的知情權、監督權等合法權益,如何救濟?因此,我們必須先厘清一個根本問題,是不是“國家秘密”,應該由誰說了算?公眾有無知悉被定為“國家秘密”原因和依據的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二條的規定,國家秘密有3個特征,一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二是“依照法定程序確定”,三是“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此前,環保部多次對媒體稱土壤環境污染狀況調查數據將報告國務院批準后向社會公開,可見土壤環境污染狀況調查數據最初是沒有列為“國家秘密”的。現在又以“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人們不禁要問:是什么時候被定為“國家秘密”的?是出于何種考慮被定為“國家秘密”?遵循了怎樣的法定程序?保密的時間是多長?

      土壤環境報告范文第5篇

      根據國內環保部門估算,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另有統計表明,中國每年由于土壤污染造成的直接損失相當于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1%。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披露,受污染的約1.5億畝耕地中,中重度污染耕地高達5000萬畝。更為嚴峻的是,有毒化工和重金屬污染由工業向農業轉移、由城市向農村轉移、由地表向地下轉移、由上游向下游轉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鏈轉移,將人們的國民健康推逼向了更危險的境地。環保部部長周生賢日前明確表示,土壤污染治理與水污染、大氣污染一道,共同構成今年環保攻堅的“三大戰役”。

      東江環保財務總監田華臣表示,當下空氣、水、土壤污染集中爆發,是在為過去30年單一的GDP導向埋單。土壤污染主要來自礦山采冶、工業“三廢”、污水灌溉、固廢堆放等,這些基本上都屬于人為因素,近年來急功近利的破壞式產業模式迫使我們不得不反思。

      歐美發達國家曾經經歷的污染迫使他們重塑生態文明,而今面對更為嚴峻的中國環境問題,正迫使東江環保等中國環保產業的生力軍,開始探尋“凈土”之道。

      姍姍來遲

      作為中國環保產業的最大藍海市場,針對土壤污染的土壤修復領域空間廣闊。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有5000萬畝耕地已經受到中、重度污染而“不宜耕種”,環保部2013年發行的《土壤污染與人體健康》稱,全國僅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就達3億畝。全國18個主要耕地分布省份中,有13個存在土壤重金屬超標問題。其中,耕地質量最好的湖南、湖北、廣東全部在列。

      身為全球土壤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已經走了將近40年的歷程,但是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市場幾乎還沒有開啟,一旦土壤修復市場空間打開,會遠遠超過大氣和水的治理。

      環保部近日審議并原則通過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農用地土壤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土壤污染惡化趨勢得到遏制,部分地區土壤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穩中向好。截至2013年9月底,國內從事土壤修復的企業數量已經達到300多家,這一數字在2011僅20多家的基礎上迅猛增長了逾10倍。

      2014年至2020年,國內土壤修復產業的市場規模接近6900億元,對于土壤修復新的市場格局,“土壤修復成為東江環保正在全面開拓的新領域”,田華臣對《首席財務官》表示:“今天中國的土壤修復還在萌芽期,我們現在正在全面調研,今后將積極參與招投標和中國一道盡快走過土壤萌芽期?!?/p>

      但土壤修復市場目前尚處于前期階段,掌握核心技術、提前市場布局是多家固廢類企業的重要任務。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國內土壤修復產業近年來在政策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逐步走出萌芽期,但是技術規范產業化發展涉及的一系列評估、監管和制度環境,還遠遠沒有成行的標準,這也是中國土壤修復至今仍處于試點示范階段的最大阻礙。

      目前A股市場,東江環保、永清環保、桑德環境、維爾利、鐵漢生態等公司可謂土壤修復領域的先行者。永清環保正在試點新的土壤治理模式,計劃將修復后的土地面向市場進行流轉和出讓,從中獲益。鐵漢生態2013年11月中標湘江流域重金屬治理工程項目,桑德環境、維爾利兩家企業也關注土壤修復市場,但均處于前期技術儲備階段。

      2013年11月,東江環保公告,擬與江蘇上田環境修復合資設立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其中東江環保出資51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51%股權,江蘇上田出資49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49%股權。今年1月東江環保和江蘇上田的合資公司完成注冊并領取了營業執照,目前正在進行土壤修復市場的前期調研工作,今年計劃以珠三角為核心正式開拓土壤修復新興市場。

      啟動土壤治理市場牽扯土壤監測、固廢垃圾處理、土壤修復、資源回收等行業的每一根神經。要解決中國的土地重金屬污染問題,當務之急是要控制源頭污染,如果任其流進土壤就會造成二次污染。危險廢物處理是東江環保的主要營收來源,目前在公司總營收中占比約70%。作為危險廢物處理的龍頭公司,東江環保目前在危廢無害化處理能力約14萬噸/年,未來發展增速預計在20%左右。危險廢物處理以無害化、資源化為兩大主要領域,其中資源化領域中,規模1萬噸的電鍍級硫化銅項目近日進入運營階段,高端銅鹽產品售價相當于普通銅鹽產品的1.1-1.2倍,對提升公司資源化業務的毛利率有一定幫助。

      隨著整體實力的不斷增強,江蘇上田實現了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修復領域尖端人才的匯集。擁有獨立的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針對不同性質的土壤、地下水開展各種技術和工藝試驗,實現修復技術的更新升級,保持核心技術的領先,已經成為土壤修復行業內具有顯著影響力的領軍企業。田華臣表示,江蘇上田作為土壤修復行業的引領者和東江環保固廢處理的技術雙劍合璧,強強聯合有利于土壤修復技術的突破與升級。

      亟待提速

      愈演愈烈的環境問題在我國正處于集中爆發的擴散中,這是對文化缺失和盲目崇拜GDP數罪并罰。只強調經濟至上,不考慮環境的風險,這是對自然環境的無知和過度掠奪,其結果只能是自食其果。田華臣呼吁,從源頭抓起,嚴控污染排放,關鍵是制造生產環節,每一個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一個人都積極參與、監督環保的改善與治理,少走彎路,政府作為規則的制定者,必須加大處罰力度,否則會給后代子孫留下無窮無盡的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過去十年國內城市化進程及房地產開發熱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工廠遷移遺留的大量污染地塊逐漸進入商業開發,城市污染場地修復成為土壤修復行業大板塊中率先崛起的分支。

      未來國內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同時礦區修復市場也在逐漸釋放,預計投資規模超過2000億元。目前,我國嚴重土壤污染區有320

      個,約為548萬公頃,而“退二進三”、“退城進園”的推行,導致城市中出現了大量遺留、遺棄場地。據保守估計,這樣的場地將超過20萬塊,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這類場地的修復需求仍在不斷上升。

      據國務院規劃,到2015年,我國應全面摸清土壤環境狀況,建立起嚴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土地保護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擴散趨勢,確保全國土壤環境調查點達標率不低于80%,建立土壤環境質量定期調查和例行監測制度,對60%的耕地和所有50萬人以上飲用水水源地土地展開監測,到2020年建成國家土壤環境保護體系。

      對于十萬火急的土壤治理,眼下的成效卻是不溫不火,技術瓶頸是最難的突破口。田華臣表示,環保處理技術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一要靠自主研發,二要靠合作引進,但是自主研發更重要。

      2003年東江環保和北美最大的環保集團Heritage Environmental 成立合資公司,利用國際最先進的線路板廢液回收技術共同開展TBCC項目。2009年6月,東江環保與德國E.ON能源集團就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建立合作伙伴關系,11月,東江環保與美國AES AgriVerde、重慶能源投資集團簽署礦井乏風利用項目,為東江環保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搭建國際合作平臺。

      而通過與當今全世界唯一一家以環境服務為主業的大型集團法國威立雅成立合資企業――東江威立雅,東江環保于2005年5月,獲得“廣東省危險廢物綜合處理示范中心一期項目”30年特許經營權,第一期主要對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及粵東地區13個城市產生的危險廢物進行減容、減量及無害化處理,并對殘渣作安全的最終處置及廢氣、廢水達標排放,成為國內處理能力最完備及技術最先進的綜合性危險廢物處理中心之一。

      立足固廢處理的東江環保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在發達國家,土壤修復所占環保產業的市場份額已高達30%-50%。對此,田華臣表示,要想超越萌芽期,必須調整產業布局,加大自己的研發投入,多方合作。

      一站式布局

      東江環保地處深圳,恰好在當前國內主要環保矛盾聚焦較多的珠三角地區。在這一區域內,環保部門監測的11條主要河流,2012年重金屬入海總量為4454噸,珠江排放量為3726噸,占比84%;石油類污染物入海總量為11231噸,珠江排放量為9783噸,占比87%。珠三角是國內工業集中地之一,珠江入海污染主要來自于周邊工業企業,電鍍、電路板蝕刻和石油煉化是造成重金屬和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2013年東江環保成功中標河源城南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工程,引進和應用匈牙利FBR立體生態處理技術。“FBR運營情況良好,氨氮去除率超過99%,為本集團未來承接更多的城市污水處理項目奠定基礎。環保工程服務業務報告期內承接及運營在期合同客戶54家,本期合同金額約為人民幣21,000萬元,較2012年同比增加45%,同時憑借良好的市場口碑及運營優勢拓寬市場布局至浙江、江蘇等華東地區?!碧锶A臣表示。

      目前,國內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能力建設滯后較為嚴重,每年通過持證單位處理的危險廢物占比不到全國危廢產生量的20%。面對我國危廢行業呈現市場分散、行業不規范等現狀,自東江環保上市以來,公司通過一系列并購整合得以快速發展,如今面對新的土壤治理新格局,田華臣期待其成為公司轉型的全新動力,“自2012年以來,國內外整體經濟低迷、市場需求疲軟,東江環保面臨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原材料采購成本上升的不利局面,且該趨勢預計很有可能將持續更長時間,公司亟待進行戰略調整及產品和技術升級,努力消除市場減利因素,促進公司可控因素對業績的拉升作用?!?/p>

      2013年東江環保圍繞戰略調整布局,主營業務工業廢物處理業務保持平穩增長,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增長21.51%。2013年東江環保實現營業總收入158,293.64萬元,較2012年增長 4.04%,但因工業廢物資源化產品的價格受金屬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大,較大程度影響了整體業績。

      作為A股市場上唯一一家工業危廢處理綜合服務提供商,田華臣表示,東江環保核心業務囊括工業污水和工業危廢無害化,能夠直接減少進入珠江的工業污染板塊,直接受益于珠三角工業環保政策收緊。2013年集團已建立起了針對小到一個企業、大到一個城市的廢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的完善業務鏈;同時本集團通過全方位的廢物處理服務平臺,以綜合快捷的一站式服務,最大程度滿足客戶需求,而這恰恰符合環保產業“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模式的發展趨勢。為配合打造全能型一站式環境服務平臺,東江環保2014年正積極開拓環境工程及服務業務,將環境工程設計、建設、設備安裝和調試、運營等資源高效地整合在一起,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環保設施工程的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的一站式服務。

      資金動力

      對于土壤修復所需的龐大資金問題,環保部曾表示將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包括對污染企業征收的污染稅、受污染地塊的開發商出資、政府撥款、向責任人追回的治理費用、對逃避承擔相關環境責任的公司及個人的罰款、當地社區和居民的集資、公益捐助、基金利息等。據初步測算,這部分資金將超過1萬億元。

      田華臣認為,“拓展環保產業鏈,資金是血脈,我們的經營性現金流較為充裕,這是能順利解決資金需求的一個大前提。同時,正因為有良好的經營業績,融資難的問題在東江不存在。一是我們有充足的授信額度,另一方面,通過發行公司債的審核,掌握擇時發行的主動權。如果有大的收購兼并項目,需要大額資金時,我們還會啟動項目并購貸款。”

      在資金動力的支撐下,東江環保加大了市場拓展力度,持續加大了研發投入以提高核心競爭力,清遠新綠、嘉興德達、珠海清新等子公司去年下半年陸續收購納入合并范圍。同時,通過股權收購東江環保進入廣東省內的東莞市場,新增50000噸/年含銅廢物處理資質能力,在區域拓展上取得突破,也有效緩解本集團危廢處理能力受限的壓力?!皬V闊危廢市場啟動在即,預計我國2015年危廢產生量將超過6000萬噸,其潛在無害化處理需求或達600億元。特別是針對目前仍沒有建設危廢中心或運行不佳的省份,均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和擴張機遇?!碧锶A臣表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亚洲嫩模在线观看|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91|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亚洲邪恶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亚洲宅男天堂a在线|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