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預防妊娠高血壓的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護理干預 妊娠期高血壓 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9-00-0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發病率在我國為9.4%――10.4%,嚴重時導致子癇的發生,是導致母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通常產前子癇占71%,產時子癇和產后子癇占29%[1]。而正確的護理干預對預防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及并發癥的發生具有積極的作用,現結合臨床64例效果觀察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的孕婦,年齡最大41歲,最小20歲,平均年齡26.7歲,其中輕度子癇前期42例(占65.6%),重度子癇前期22例(占34.4%)。子癇前期診斷標準以《婦產科學》(第六版)為準。采取剖腹產結束妊娠的50例(占78.13%),自然分娩14例(占21.87%),采取剖腹產的孕婦,術后均使用鎮痛泵。
1.2 護理干預方法
針對子癇前期的血壓、孕周、尿蛋白并結合臨床癥狀進行評估,并給予不同的護理干預。
(1)護理評估:對所收治的患者通過評估病史、評估臨床表現、心理狀況、輔助檢查等掌握病人的基本情況,提出護理問題,充分做好干預前準備。
(2)干預方法:護士通過護理評估制定出具體干預措施。一是入住院床位安排時充分考慮病房的光線、空氣流通、搶救的便捷等情況,盡量安排單人病房;二是將病人安排臨床經驗豐富,溝通能力強的護士分管,分管護士根據評估情況及醫囑,安排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采取護理、治療時間盡量集中,避免各種刺激。三是告知病人必須臥床休息,采取左側臥位,定時吸氧,嚴密監測生命體體征,隨時詢問和孕婦有無頭暈、眼花、頭痛、視力改變等自覺癥狀和觀察觀察精神狀態改變,每日記錄液體出入量,根據病情適當限制食鹽的攝入。四是加強心理護理,孕婦的心理狀態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2]。及時與病人進行溝通,解除其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同時將待產過程、手術中(分娩時)的配合,術后(產后)的觀察護理要點一一告知,對病人及家屬的疑惑及時進行解答,解除其后顧之憂,取得了病人及家屬的積極配合。五是硫酸鎂的應用,為了避免肌肉注射因疼痛引起的不適,對輕度和重度均采取靜脈給藥的方法,使用靜脈留置針,減少反復穿刺。嚴密監測其毒性作用,認真控制硫酸鎂的入量,特別是靜脈滴速的有效控制以維持血鎂濃度,在夜間靜脈維持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定時檢查膝腱反射、呼吸、尿量等。
(3)分娩方式的選擇:子癇前期輕度的病人,在病情控制后,宮頸條件成熟,已經臨產的病人,在嚴密觀察產程進展情況下,采取陰道分娩,子癇前期重度病人均采取剖宮產結束妊娠,術后均安置鎮痛泵鎮痛。
2 結果
本組64例妊娠期高血壓發生子癇3例,發生率為4.69%。其中產前子癇1例(分娩方式為剖宮產),產后子癇2例(分娩方式1例為自然分娩、1例為剖宮產)。
3 討論
(1)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孕產婦和圍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是導致我國孕產婦死亡的第二位死因[1],而子癇是妊娠期高血壓最嚴重的階段,直接關系到母兒安危,因此控制子癇及并發癥的發生對于是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強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婦及家屬了解相關的知識,特別是妊娠期高血壓對母兒的危害,從而促使孕婦自覺在孕期定時做產前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及時得到干預、治療和指導。同時還應指導孕婦,在增加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富含鐵、鈣、鋅的食物時,應減少過量的脂肪、鹽的攝入,對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有積極的作用。
(3)準確的護理評估對干預措施的實施具有決定作用。在本組發生子癇的病例中,通過回顧性分析發現,有2例入院評估出現偏差及護理干預措施不到位,病人在分娩過程中出現恐懼心理,子宮收縮的疼痛,使病人出現吼叫,煩躁,收縮間隙未得到充分的休息,表現出不配合,而此時再與病人溝通已非常困難,該產婦在產后35分鐘發生子癇;1例在術后1小時發生子癇,分析認為分娩時間在1月份,其發生子癇的原因也與當時氣溫低、寒冷有一定關系。因此在冬季,針對子癇前期行剖宮產的病人,病房和病床采取了相應的保暖措施,術后再無一例子癇及并發癥發生。
(4)本組3例子癇均發生在夜間和凌晨,且均未維持使用硫酸鎂;因此,在控制硫酸鎂入量時應維持硫酸鎂的有效血濃度,特別是在夜間和凌晨,對預防子癇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5)臨床很多護理人員認為,妊娠期高血壓病人在終止妊娠后,疾病已經得到緩解,從思想上就不夠重視,對子癇發生認識不足,對預防其發生非常不利,而本組有2例就發生在術后、產后。因此,護理干預在術后、產后亦不能放松。
(6)當孕產婦發生子癇抽搐,應盡快控制,醫護配合非常重要,應設專人護理,做好搶救藥品、器械的準備,同時與患者家屬保持隨時溝通,使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并及時終止妊娠。
(7)對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采用正確的方法及時終止妊娠極為重要。由于孕婦受到臨產恐懼、疼痛等因素刺激,易精神緊張,血壓急劇升高.病情進一步加重,因此應及時終止妊娠。本組子癇前期輕度的病人,在病情控制后,宮頸條件成熟,已經臨產的病人,在嚴密觀察產程進展情況下,采取陰道分娩;而對于子癇前期重度病人均采取剖宮產結束妊娠,且術后均使用鎮痛泵,防止疼痛等不適的刺激,導致子癇發生,本組手術產比例明顯高于順產。
(8)對于育齡期和孕期的婦女,應注重抓好基層的產前教育和圍生期保健,做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積極預防并發癥,防止胎兒宮內窘迫。選擇適當時機和終止妊娠方法,適時終止妊娠,對降低孕產婦和圍生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100.
[2] 劉興會,王曉東主編.產科臨床熱點.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5.
【摘要】目的 通過孕婦補鈣觀察其對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療效。方法 選取例孕18~28周的自愿補鈣的孕婦分為預防組(200例,服用樂力氨基酸鰲合鈣)和不補鈣的孕婦分為對照組(200例,不服藥物)。兩組均于進入實驗時查血鈣、尿蛋白。觀察期間每4周復查1次血鈣和尿蛋白,每2周檢測1次血壓、宮高、腹圍,觀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胎兒生長受限(FGR)的發病情況。結果 孕期補鈣明顯改善孕婦臨床癥狀,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胎兒生長受限的發生。結論 通過孕期保健,孕期補鈣,能減少母嬰并發癥,提高婦女兒童的健康水平。
【關鍵詞】孕婦;鈣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兒生長受限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發病率為9.4%~10.4%[1],本病以妊娠20周后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器官的損害;嚴重者可出現抽搐、昏迷、腦出血、心力衰竭、胎盤早剝和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甚至死亡。該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生兒發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闡明,治療效果尚無新的突破,往往需要終止妊娠達到治療目的。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鈣在人體生理方面功能認識的提高,不少學者認為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可能與鈣有關。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引起胎兒生長受限的主要高危因素。為此,我院應用復方氨基酸螯合鈣口服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胎兒生長受限進行了臨床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門診行產前檢查的孕婦,孕18周前建立了圍產保健卡,無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疾病。孕18~28周,年齡21~36歲,正常飲食,近期未服鈣劑及其它藥物。
1.2 方法選取自愿服用樂力的孕婦200例為預防組,隨機選取200例未服用鈣劑的孕婦作為對照組。預防組口服復方氨基酸螯合鈣,2粒/d,每次1粒,2次/日。孕16~28周開始口服直至分娩。對照組不服任何補鈣藥及食品至分娩前。
1.3 觀察指標補鈣前及補鈣后每4周復查1次血鈣和尿蛋白,每2周檢測1次血壓、宮高、腹圍,觀察一般產婦情況和胎兒生長發育情況。記錄臨床是否出現腓腸肌痙攣、腰腿疼痛等癥狀。同時記錄服藥過程中出現的與藥物有關的任何不良反應。觀察兩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胎兒生長發育受限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和X2檢驗。
2 結 果
2.1 兩組服藥后血鈣濃度比較預防組較對照組血鈣水平顯著回升(P
2.3 藥物副反應復方氨基酸螯合鈣服用過程中均無副反應出現。
3 討 論
目前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與患者的鈣代失常有關,其原理可能為血清鈣水平降低,刺激甲狀旁腺(PTH)分泌,促進腎小管對鈣離子的重吸收,減少鈣離子丟失,但PTH能使鈣離子跨膜內流,使血管平滑肌細胞興奮性增強,導致血壓上升[2]。還有學者認為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鈣攝入量相對較低,但為保持胎兒的生長發育,胎盤把正常量的鈣轉運給胎兒,從而導致母體缺鈣,發生妊娠期高血壓[3]。血清鈣的降低可使神經肌肉興奮性增加而出現腓腸肌痙攣。同時由于骨髓中的鈣被動流失導致骨質疏松而出現腰腿疼痛等缺鈣癥狀。本實驗妊娠期補充鈣劑證實可以減少缺鈣癥狀發生,預防組臨床缺鈣癥狀顯著低于對照組。
有資料表明,孕婦缺乏保健意識,不進行正規的產前檢查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特別是重度)發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外來流動人口的孕婦是發生該病的高危人群。高度關注外來人口孕產婦早孕保健、產前檢查、健康教育對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至關重要[4]。妊娠期高血壓是引起胎兒生長受限的主要因素,補鈣可以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且能減少胎兒生長受限的發生。因此加強孕產期保健,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孕婦對補鈣能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認識,加強孕產婦系統管理,加強孕產婦流動人口的系統管理,使孕婦的自我保健意識逐步提高。通過孕期保健、孕期補鈣能促進優生優育,也有利于孕婦的健康,減少母嬰并發癥,提高人口素質,最終實現“母親安全”、“人人享有健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2-95.
[2] 周衛衛,沈雁萍,孫敏.妊高征早期防治成功病例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17(3):256.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疾病;危險因素;病例對照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8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692-01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一種妊娠期特有的并發癥,常見于妊娠20周之后。妊娠高血壓的臨床主要癥狀是高血壓、水腫、蛋白尿,但是這些癥狀會在分娩后隨即消失。在國外,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率約為7%-12%,在我國為9.4%。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因素,妊娠高血壓嚴重影響母親及嬰兒的健康[1]。為了預防妊娠高血壓疾病,很多學者均進行了研究,但未能明確病因。本文旨在探討妊娠高血壓疾病危險因素,為疾病的預防提供科學的依據。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收治的600例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為病例組,及同期的600例正常孕產婦為對照組,進行病例對照研究。其中,病例組年齡26-35歲,平均年齡30.43±3.93歲,孕周34.69±4.53周,孕次2.68±1.58次,分娩次數1.49±0.75次,小產次數1.41±1.31次,胎兒體重2323.62±899.12g;對照組年齡24-34歲,平均年齡28.68±3.98歲,孕周40.02±0.98周,孕次2.28±1.48次,分娩次數1.30±0.62次,小產次數1.10±1.22次,胎兒體重3248.32±379.21g。
1.2 調查方法 經過預調查等研究,制定合理的調查表。由統一接受過培訓的調查員依據調查表,分別對病例組孕婦及對照組孕婦,說明用意,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進行回顧性填表記錄。
1.3 調查問卷[2] 調查表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孕婦的一般情況,其中包括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生育史,流產史,高血壓家族史,基礎血壓等等。第二部分,初次產檢的情況(包括時間,醫院,家族史等等)。第三部分,復查的情況(包括復診次數,孕周,高血壓等等)。第四部分,住院時情況(包括血壓,實驗室結果等等)。第五部分,子癇孕婦抽搐情況(包括抽搐地點,抽搐次數,血壓等等)。
1.4 統計學方法 進行統計分析,以P
2 結 果
2.1 單因素分析結果 經單因素回歸分析,確定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素有,孕婦年齡,居住地,孕婦體重,家庭收入,產次,高血壓家族史,妊高征家族史,血紅蛋白量,孕期情緒,妊娠并發癥,胞胎數,胎兒性別等等。
2.2 多因素分析結果 為排除各單因素對調查結果間的相互影響,把單因素結果納入多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素主要是,孕婦年齡,家庭居住地,孕婦體重及季節。
3 討 論
3.1 孕婦年齡與妊娠高血壓疾病 年齡越大,妊娠高血壓的發生率越高。據相關報道,隨著年齡的增加,血脂易沉淀,致使動脈彈性減弱。同時,懷孕期間,孕婦的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脂濃度持續增高,這幾方面共同作用,增加了妊娠高血壓的危險性。但有報道稱,某醫院20歲以下孕婦發生妊娠高血壓的幾率也較高[3]。可見,適齡婚育,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壓的發生。
3.2 居住地與妊娠高血壓疾病 農村及鄉鎮地區的孕婦發生妊娠高血壓的幾率高于城市。由于農村地區及鄉鎮地區偏遠落后,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家庭條件較差。孕婦在懷孕期間心理壓力較大,擔心寶寶出生后的教育撫養問題,致使妊娠高血壓的發生。同時,經濟條件有限,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缺乏。據有關報道,孕婦知識水平普遍較低,保健意識淡薄,不能正常產檢。另外,由于交通條件較差,到醫院檢查及分娩貽誤時機[4]。醫療條件有限,不能發現危險征兆,增加了妊娠高血壓的危險性。可見,改善農村地區的醫療條件,增強孕婦的產檢意識,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壓的發生率。
3.3 體重與妊娠高血壓疾病 孕婦體重越高,發病率越高。由于肥胖孕婦的血脂高于正常體重者,血液粘稠,增加了外周循環阻力,易引發動脈粥樣硬化,最終致使妊娠高血壓的發生[5]。由此可見,孕期應注意合理飲食,不要盲目進補。另外,孕婦還要適當鍛煉。
3.4 季節與妊娠高血壓疾病 本研究發現,夏季是妊娠高血壓疾病的低發期。在寒冷時期,去甲腎上腺素被激發釋放增多,刺激小動脈痙攣,增加外周循環阻力,致使妊娠高血壓的發生。當夏季溫暖季節,妊娠高血壓的發生率較低。可見,孕婦在寒冷的季節應注意防寒保暖。
綜上所述,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經過分析,得出妊娠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主要有,孕婦年齡,居住地,體重,季節。為了預防妊娠高血壓的發生,要加強宣傳孕期保健,提倡適齡妊娠生育年齡。在農村偏遠地區加強醫療衛生設施,建議孕婦定期產檢,及時發現異常現象。孕期婦女注意合理飲食,加強身體鍛煉。冬季妊娠要注意防寒保暖。
參考文獻
[1]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2-99.
[2] 夏建麗,劉嬌蘭,余盧妹.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相關因素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0,16(16):43-44.
[3] 韓紅霞.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19):92.
【關鍵詞】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早期干預; 療效觀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104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一種在妊娠中晚期發生的容易引起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的疾病。本病在早期階段,雖然血壓還在正常范圍內,但是已經出現了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和胎盤缺血缺氧的情況,當中后期出現臨床癥狀時,腎臟和胎盤病變已經比較嚴重,錯過了治療的最好時機[1]。因此,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孕婦及時在早期給予干預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所在醫院近幾年來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孕婦給予早期干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間在筆者所在醫院產科就診并進行登記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孕婦86例。86例患者收縮壓≥135 mm Hg和(或)舒張壓≥85 mm Hg,下肢輕度浮腫但經過休息后可以緩解,尿檢驗正常,都存在其中一項或者幾項高危因素,包括年齡35歲、慢性高血壓、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史、多胎妊娠、營養不良、糖尿病、經濟狀況低下等。將86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兩組,研究組43例,年齡18~41歲,平均(28.3±5.6)歲;對照組43例,年齡19~42歲,平均(29.1±5.8)歲。兩組在年齡、病情、孕周、血壓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孕婦一般常規干預措施,包括保持心情舒暢,指導多吃優質蛋白,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含鹽多的食物,注意休息,定期進行孕期檢查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干預的基礎上加用藥物干預,包括維生素E、小劑量阿司匹林、鈣制劑、丹參注射液等。
1.3 觀察指標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率;妊娠合并癥、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分娩方式;胎兒的結局。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研究組進展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孕婦明顯少于對照組(P
3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本病具體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不是十分清楚,多認為和免疫、遺傳因素、血管內皮受損、胎盤著床淺、胰島素抵抗等有關系。由于本病是隨著妊娠時間呈階段性的發展,臨床癥狀也是逐漸加重,因此在妊娠早期對高危孕婦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就非常有意義了,能很好地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對于新生兒的預后也很有好處。
對于高危孕婦臨床大夫應該給予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指導,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飲食要合理,多吃優質蛋白,多吃蔬菜和水果,控制鹽的攝入;(2)適當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過于勞累;(3)鼓勵孕婦睡覺時左側臥位,這樣就可以減輕妊娠子宮對主動脈和髂靜脈的壓迫,增加了回心血流量,保證了全身各臟器的血液供應;(4)對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婦建議及早進行孕期檢查和產前檢查;(5)由于懷孕后激素水平的變化,孕婦會出現情感異常,因此對于高危孕婦應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滿足其需求,給予人文關懷[2-4]。這些常規干預措施看似很簡單,但是對于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很有意義。
除了這些一般的常規干預措施,藥物干預也是很重要的,對于高危孕婦可以給予維生素E、小劑量阿司匹林、鈣制劑、丹參注射液等藥物干預[5-6]。胎盤長期缺血缺氧可以產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可以導致全身炎癥反應,是引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常見原因,維生素E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以有效防止脂質過氧化,防止全身炎癥反應,對生物膜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同時能改善紅細胞的流動性和變形能力,顯著改善了胎盤微循環;小劑量阿司匹林可以預防血小板聚集,從而防止血栓形成,同時可以降低外周血管對活性物質的敏感程度,從而擴張血管,降低了外周阻力;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鈣,母體和胎兒對鈣的需求量增加,母體一旦缺鈣就會刺激PTH的分泌增加,但PTH會引起鈣離子的內流,容易增加血管平滑肌的興奮性,引起血管收縮和血壓升高,及早補充鈣制劑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血流緩慢,血液黏稠度增加,流動阻力增加,丹參注射液可以通過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和高凝狀態。通過早期給予藥物干預治療可以很好地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能從多靶點改善高危孕婦的身體狀況。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進展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孕婦明顯比對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于曉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孕婦實施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09,7(9):43-44.
[2] 龐小艷,林風若,周碧.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早期臨床護理干預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10,17(5):494-495.
[3] 謝誠文,董小艷.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孕婦實施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0):160-161.
[4] 鄧庚,蔣衛紅,李穎,羅瓊,等.長沙市某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流行狀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2011,36(4):335-339.
[5] 王娜,苑中甫.妊娠期高血壓疾病312例治療分析[J].山東醫藥,2009,49(50):75-76.
[關鍵詞] 高血壓;妊娠期婦女;危險因素;文化程度;家族史
[中圖分類號] R714.24+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6(c)-0185-02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婦女特有的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9.7%,嚴重時會伴有抽搐、多臟器衰竭,更有甚者可致母嬰死亡[1-3]。該病嚴重威脅著社會及家庭婦女的健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至今尚不清楚。本文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行分娩的120例妊娠期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討該病的發病機制,為進一步預防及治療該病提供基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行分娩的120例妊娠期合并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組,年齡(29.3±1.0)歲,身高(162.1±0.5) cm;另選擇同期來本院行分娩的正常孕婦100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8.4±1.7)歲,身高(160.7±0.8) cm。兩組在年齡、身高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兩組臨床資料,記錄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文化程度、高血壓家族史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其中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對象文化程度的比較
結果顯示,研究組大專及以上者占17.5%,低于對照組的40.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 12.651,P < 0.05)。提示,文化程度高者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概率較小。見表1。
表1 兩組對象文化程度的比較[n(%)]
2.2 高血壓疾病家族史
結果顯示,研究組120例中伴高血壓家族史者34例(28.3%),對照組100例中伴高血壓家族史者2例(2.0%),兩組的高血壓家族史率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χ2 = 39.687,P < 0.001)。提示有高血壓家族史者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概率十分大。
2.3 妊娠高血壓發生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將研究對象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 0,“高中” = 1,“大專及以上” = 2)、伴高血壓家族史(“否” = 0,“是” = 1)逐步引入Logistic回歸方程,結果顯示,文化程度的OR = 0.529,P = 0.037,伴高血壓家族史者的OR = 8.641,P = 0.000。提示,兩者與妊娠高血壓的發生呈顯著的正相關。見表2。
表2 妊娠高血壓發生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 討論
由于妊娠期高血壓期間,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發生變化,全身小血管痙攣,血液對各系統臟器的灌流量較少,較易導致母嬰死亡[4-6]。本研究針對婦女文化程度及家族史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大專及以上者占17.5%,低于對照組的40.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 12.651,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結果顯示,文化程度的OR = 0.529,P = 0.037,提示,文化程度高者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概率較小。分析原因可能是該群體文化水平較高,主動學習意識較強,掌握了更多的關于預防保健的知識,能夠自覺避免和克服不利妊娠的有害因素,有效減少了該病的發病率。因此可加強三級婦幼保健網,并進行相關預防知識的傳授,定期組織相應的體查,早發現、早治療。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伴高血壓家族史者的OR = 8.641,P = 0.000,提示妊娠期合并高血壓疾病具有較為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因此對該類妊娠婦女應進行重點監護,做好產前各項指標的檢測。
[參考文獻]
[1] 耿曉麗,王志敏,陳東娜. 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研究[J]. 西南軍醫,2011,12(4):636-638.
[2] 王海紅,王曉春,周建波,等.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結局相關因素臨床分析[J]. 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2):111-112.
[3] 舒銘銘,潘興強,陳友國,等. 妊娠期高血壓危險因素的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J]. 浙江臨床醫學,2011,13(3):303-305.
[4] 章蕾.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因素分析[J]. 醫學信息:下旬刊,2010,23(12):49.
[5] 李香玲,張樺.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因素的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9):14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