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路面設計的基本要求

      路面設計的基本要求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路面設計的基本要求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路面設計的基本要求

      路面設計的基本要求范文第1篇

      1.路基基本構造

      路基基本構造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寬度、路肩寬度、路基邊坡等。

      2.路基的作用

      路基作為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礎,是路面的支撐結構物。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稱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稱為路塹。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圍內的路基部分稱為路床。

      3.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結構物的整體必須具有足夠的穩定性;

      (2)路基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水溫穩定性,水溫穩定性是指路基強度和剛度在自然因素影響下的變化幅度。

      4.路基的基本形式

      一般情況下,路基的基本形式有三種:填方路基(路堤);挖方路基(路塹),半填半挖路基。

      路基的開挖與填筑

      路基施工的內容主要包括:填筑與開挖、取土與棄土,護坡道、路基綜合排水修筑,路基防護與加固,特殊工程地質地區的路基修筑、冬季與雨季的施工。

      路基施工又分挖方路基施工與填方路基施工。路基材料為土或石料。

      1.路堤填筑

      路堤填筑包括填料的選擇、填筑的基本要求和填筑方案。

      (1)填料的選擇

      ①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姆、沼澤土、凍土、有機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樹根和含有腐朽物質的土。鋼渣、粉煤灰等材料,可用做路堤填料,其他工業廢渣在使用前應進行有害物質的含量試驗,避免有害物質超標,污染環境。搗碎后的種植土,可用于路堤邊坡表層。

      ②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過規定的土,不得直接作為路堤填料。需要應用時,必須采取滿足設計要求的技術措施,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路基填方材料,應有一定的強度。

      (2)填筑的基本要求

      ①路堤填土寬度每側應寬于填層設計寬度,壓實寬度不得少于設計寬度。最后削坡。

      ②土方路堤,必須根據設計斷面,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法施工;原地面縱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縱向分層法施工,沿縱坡分層,逐層填壓密實。

      ③山坡路堤,地面橫坡不陡于1:5且基底符合規定要求時,路堤可直接修筑在天然的土基上。地面橫坡陡于1:5時,原地面應挖成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1m),并用小型夯實機加以夯實。填筑應由最低一層臺階填起,并分層夯實,然后逐臺向上填筑,分層夯實,所有臺階填完之后,即可按一般填土進行。

      ④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橫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須在山坡上從填方坡腳向上挖成向內傾斜的臺階,臺階寬度不應小于1m。

      ⑤不同性質的土應分別填筑,不得混填。每種填料層累計總厚不宜小于0.5m。不同土質混合填筑路堤時,以透水性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層時,應做成4%的雙向橫坡。

      ⑥凡不因潮濕或凍融影響而變更其體積的優良土應填在上層,強度較小的土應填在下層。

      (3)填筑方案

      施工程序:取土運輸推土機初平平地機整平壓路機碾壓。

      ①水平分層填筑

      水平分層填筑即按照斷面全寬分成水平層次,逐層向上填筑,它可以將不同土質的土,有規則地分層填筑和壓實,以獲得規定的壓實度,是填筑路堤的基本方案。

      ②豎向填筑

      豎向填筑法指沿路中心線方向逐步向前深填的施工方法,當路線跨越深谷陡坡地形,難以用分層填筑時使用。

      ③混合填筑

      受地形限制或堤深較高,不能用前兩種方法自始至終填筑時,可采用混合填筑法,即路堤下層用豎向填筑,而上層用水平分層填筑,使上部填土經過分層壓實從而獲得需要的壓實度。

      2.路塹開挖

      ①橫挖法

      以路塹整個橫斷面的寬度和深度,從一端或兩端逐漸向前開挖的方式稱為橫挖法,該法適用于短而深的路塹。橫挖法嫩層橫向全寬挖掘法和多層橫向全寬挖掘法。路塹深度不大時,可一次挖到設計標高,即采雕層橫向全寬挖掘法;路塹深度較大時可以分幾個臺階進行開挖,各層要有獨立的運土道和臨時排水設施,以免相互干擾,影響工效,即采用多層橫向全寬挖掘法。

      ②縱挖法

      帶路塹縱向將高度分成不大的層次開挖的方法稱為縱挖法,該挖法適用于較長的路塹開挖。縱挖法有分層縱挖法、通道縱攛法和分段縱挖法三種。

      如果路塹的寬度和深度均不大,可以按照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開挖,該方法稱為分層縱挖法;如果路塹的寬度和深度均比較大,可以沿縱向分層,每層先挖出一條通道,然后開挖兩旁,這種方法稱為通道縱挖法;如果路塹很長,可以在適當位置將路塹一側橫向挖穿,將路塹分為幾段,各段再采用上述方法縱向開挖,稱為分段縱挖法,分段縱挖法適用于傍山長路塹。

      ③混合挖掘法

      當路塹縱向長度和挖掘深度都很大時,宜采用混合挖掘法,即將橫挖法和通道縱挖法混合使用。先沿路塹縱向挖通道,然后沿橫向坡面挖掘,以增加開挖坡面,每一個坡面應該設一個施工小組或一臺機械作業。

      3. 路基壓實

      (1)壓實設備

      路基取土與壓實設備的選擇如表1和表2所示。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宜采用振動壓路機或35-50t輪胎式壓路機壓實。高填方路堤壓實機械:當場地狹窄時,壓實宜采用小型的手扶式振動壓路機或振動夯;場地寬廣時宜采用自行式12t以上的振動壓路機碾壓。

      (2)壓實施工

      ①根據土質正確選擇壓實機具,掌握不同機具適宜的碾壓土層松鋪厚度及碾壓遍數,土的含水量等。碾壓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含水量及壓實度,以符合規定的密實度要求。

      ②采用的壓路機應遵循先輕后重的原則,碾壓速度應先慢后快。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時,第一遍應不振動靜壓,然后先慢后快,由弱至強振;碾壓機械的行駛速度應從慢到快,碾壓機械的最大行駛速度不宜超過4km/h。

      ③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碾壓路線應先邊緣后中間,超高路段則應先低后高。

      ④橫向接頭的輪跡應有一部分重疊,對振動式壓路機一般重疊0.4—0.5m,對三輪壓路機一般相鄰兩次的碾壓輪跡應重疊后輪寬的1/2—1/3;前后相鄰兩區段(碾壓區段之間)宜縱向重疊1.0-1.5m,以保證壓實均勻而不漏壓,對壓不到的邊角輔助以人力及小型機具夯實。

      路面設計的基本要求范文第2篇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設計;要求;策略

      在現代城市建設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切實做好市政給排水工程的設計,這樣才能維持城市生活、生產的正常運轉,促進城市建設與發展。

      1市政給排水工程設計的基本要求

      就當前的城市化建設情況而言,市政給排水工程在設計過程當中,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如何實現給水、排水這么簡單,從整體上來講,其應當遵循和達到以下幾點基本要求。

      1.1功能要求

      市政給排水工程是為人們日常用水、排水需求服務的,這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在設計當中必須要遵循和達到這一功能要求,如若不然其存在就沒有任何的價值和意義。

      1.2環保要求

      在早期的城市化建設中,我們很少考慮到環保的問題,市政給排水工程的設計在這方面也有所欠缺,所以后來多多少少都因用水、排水導致了一些環境污染問題,這樣的情況在當前是必須要進行改善和解決的。即在市政給排水工程的設計中,既要保證人們的生活、生產能夠正常用水、排水,同時還要避免因用水、排水造成環境污染,遵循和達到環保要求[1]。

      1.3協調要求

      現代城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有基礎設施協調運行,才能維持城市生活、生產的正常運轉。所以在市政給排水工程的設計當中,必須要考慮到與其他基礎設施之間的協調性,遵循和達到協調要求,不能對其他基礎設施造成障礙或負面影響,并且要實現相互之間的協調運行。

      2如何切實做好市政給排水工程設計

      2.1給排水區域分配設計

      現代城市建設的規模大、人口數量多,所以市政給排水工程在設計過程當中,需要進行合理的區域分配。要基于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綜合考慮城市用水、排水的各項因素,如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排水需求,生產用水、排水需求,以及周邊的農業用水、排水需求,然后根據這些因素來進行區域分配,細化設計方案要求,確保各區域的用水、排水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

      2.2給排水防洪設計

      防洪設計是市政給排水工程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關系到城市的安全。現代城市的人口、建筑高度集中,不論是外洪災害還是內洪災害的發生,都會對城市造成巨大的影響,輕者可能使得城市“癱瘓”,重者會使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2]。為此,在市政給排水工程的設計中,一定要做好防洪設計,不論是外洪災害還是內洪災害都要有所考慮,既要實現對外洪災害的防護,又要能夠快速地對內洪災害進行疏導。

      2.3給排水雨水系統設計

      從整體上來講,市政給排水工程的防洪系統就應當包括了雨水系統,雨水系統屬于是防洪系統的一個配合部分,不過在實際的設計當中,雨水系統也具有其自身的獨立性,需要和防洪系統分開來談。最基本的,雨水系統的設計必須要與市政給排水的設計要求保持一致,其二者之間要相互配合,這樣才能提高和完善工程的整體性。一般市政給排水對雨水系統規劃設計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滿足工程自身的給排水需求,還要解決城市的突發排水情況。例如城市在多雨季節,由于雨水量瞬時突增,導致路面淤積大量的水,此時城市雨水系統有可能出現洪峰風險,超過雨水系統標準的承載壓力,影響路面交通。所以設計雨水系統時,應準確把握壓力值,并調整垂直標高,防止雨水過度淤堵在路面上[3]。

      2.4給排水污水系統設計

      當前,城市的污水處理方式是集中處理,即在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內,規劃出污水處理點,通過管道將污水引流到集中處理污水的地點。對這樣的基本方案進行改進的話,可以考慮將原有單一的處理點,改為多個處理點,通過管道連接所有的處理點,形成以局部地區為主的污水系統,減少污水達到處理點的距離。由此可以減少污水輸送過程中的突況,既可以進一步提高該城市污水處理的效率,又可以體現污水系統規劃設計的效益,更符合現代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

      3結語

      市政給排水工程是現代城市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緊緊關系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如果其在設計上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其給排水質量、效率就會明顯下降,不能滿足城市需求,影響人們的生活、生產。對此,我們必須要予以重視,并切實做好市政給排水工程的設計工作。

      參考文獻:

      [1]石彬.試分析市政給排水設計常見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3):100-101.

      [2]蘇一恒.市政給排水工程設計中主要技術環節[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7):236-237.

      路面設計的基本要求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公路;柔性路面;損壞;調查

      1. 前言

      (1)瀝青路面基層是主要的承重層,石灰工業廢渣碎石基層(石灰粉煤灰碎石,或稱二灰碎石)是目前臨朐縣干線公路瀝青路面基層的主要結構形式。二灰碎石基層是典型的半剛性基層,可以充分利用工業廢渣,施工方便,攤鋪、壓實時間較為寬松。

      (2)但是臨朐縣干線公路新建、改建工程上采用的二灰碎石基層由于過于追求早期強度,結合料用量普遍大于規范規定數量,導致由于基層先開裂引起的路面早期裂縫較多;部分路段由于骨料用量(即碎石含量)偏少,引起基層承載力不足。上述原因導致臨朐縣干線公路早期破壞嚴重。這種早期破壞是由于基層先于面層開裂引起的反射裂縫而產生的水損壞引起的。

      (3)在臨朐縣干線公路上另一種現存的早期病害是瀝青路面壓實度不足引起的路面滲水破壞。瀝青路面壓實度不足主要原因是不尊重客觀規律在冬季施工引起的。

      (4)上述兩種嚴重的施工質量問題會產生嚴重的水損害。

      水損壞是臨朐縣干線公路瀝青路面損壞的主要形式。正確認識路面裂縫產生原因對于采取何種養護措施至關重要。

      (5)本章通過對臨朐縣干線公路現有病害的調查分析,力求找出路面損壞的主要形式及原因,從而為下一步采取正確的養護措施提供依據;對今后新建、改建工程中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預防早期病害的產生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 瀝青路面對基層的基本要求

      (1)基層是瀝青路面的主要承重層,承受由瀝青路面傳來的車輛荷載,并由其傳遞到其下的墊層或路基中。所以,基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較高的抗疲勞破壞能力,足夠的水穩性和冰凍穩定性,足夠的抗沖刷能力,較小的收縮性,足夠的平整度及與瀝青面層良好的結合性。

      (2)二灰碎石基層具有水硬性,緩凝性,強度高(且強度隨齡期不斷增長),穩定性好,板體性好,抗水損害、抗冰凍、抗裂性能好,收縮性小,適宜于不同的氣候條件和水文地質環境。因為二灰碎石基層具有這些優良品質,被越來越多的高等級公路基層選用。

      3. 瀝青路面對面層的基本要求

      3.1瀝青路面直接承受車輛作用和大氣因素的作用,而且瀝青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質受氣候因素和時間因素的影響很大,應具有下列性質:(1)高溫穩定性,即在高溫下具有足夠的強度與剛度。(2)低溫抗裂性,即瀝青路面在低溫時應具有較低的勁度和較大的抗變形能力,并在行車荷載和其他因素的反復作用下不致出現疲勞開裂現象。(3)耐久性,即路面應具備抵抗溫度、陽光、空氣、水等各種因素的作用,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瀝青路面不致于很快失去粘性、變脆,以致在行車荷載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下發生碎裂,使瀝青與礦料脫離,產生松散破壞。(4)抗滑能力,即瀝青路面應具備足夠的抗滑能力以保證在最不利情況下,車輛能夠高速安全地行駛,且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其抗滑能力不至于很快降低。(5)防滲能力,瀝青路面的抗滲能力與其內部空隙率密切相關,空隙率越大,抗滲能力越差。

      3.2就目前臨朐縣國省道公路瀝青路面情況而言,因交通流量很大,大部分路段車轍較為嚴重,高溫穩定性較差;路面的壓實度不同程度的存在問題,抗滲能力較差,導致出現較多的早期病害。

      4. 瀝青路面病害調查

      (1)裂縫是瀝青路面不可避免的一種破壞,只是不同的道路裂縫發生的程度可能不同而已。瀝青路面裂縫形成原因很復雜,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基層開裂后的反射裂縫,面層自身產生的溫縮裂縫,瀝青面層所用瀝青含蠟量過高導致的脆性裂縫,荷載性裂縫等。前三種裂縫都是非荷載性裂縫,是可以采取技術措施改善的;第四種屬于疲勞裂縫,主要是由于瀝青面層和基層在長時間行車荷載作用下產生的。2009年曾對臨朐縣幾省道普通干線公路病害進行調查,見表1。

      (2)表1中坑槽、沉陷、龜裂、松散、塊狀裂縫、翻漿等病害追根溯源都可以看作是由裂縫引起的,車轍按每延米2米寬進行換算,縱橫向裂縫是指單條裂縫,可以不做統計,經換算后,則可表2。

      (3)從表2可以看出,裂縫類病害可以占到總病害面積的一半以上。如果把車轍類病害看作是有超載超限車輛超出設計荷載過度碾壓所致,那么裂縫類病害所占面積比例更為驚人,達85%。

      (4)表3、4為相鄰兩縣公路局所管養的公路嚴重病害統計表。在表中,絕大部分病害屬于裂縫類病害。

      (5)在臨朐縣公路管理局管養的公路中,裂縫類病害在路面總病害中所占比重極大,部分路段歷經數次罩面(在老瀝青面層上加鋪2~3cm瀝青混凝土)仍不能徹底解決裂縫類病害問題,給養護管理工作帶來相當大的困擾,管養機構投入了極大的精力進行路面病害的處理,每年的養護資金近一半投入到了對路面病害的處理當中。如對裂縫處置不當,則會產生嚴重的水損壞。

      路面設計的基本要求范文第4篇

      關鍵詞: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建設;質量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市政道路為骨架的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由于瀝青砼路面較水泥砼路面具有平整、無接縫、行車舒適、耐磨、噪聲低、施工期短、養護維修簡便等眾多優點,因此在講究品質的現階段,瀝青砼路面日益成為城市市政道路路面結構的選擇,在市政道路建設中得到大量應用。然而伴隨著瀝青路面的大量建設,由于技術、管理以及原材料選擇等原因,市政道路瀝青路面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病害較高速公路要嚴重得多[1]。

      1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建設存在的問題

      1.1設計方面

      在確定道路交通量時比較隨意淡化,設計的基礎欠扎實;路面結構組合的設計不合理,基層設計材料缺乏針對性,面層使用結構形式的空隙率偏大;缺少設計基礎數據的支撐來確定道路路面的結構層厚度,且違反了《公路瀝青設計規范》的要求;路面結構層的層間連接設計存在嚴重缺失,影響了路面結構的整體性。

      1.2施工方面

      表現有:半剛性的施工質量低劣;層間連接的施工質量缺乏保障;瀝青面層的施工工藝粗糙;路面裂縫多且伴有縱向裂縫,與高速公路相比較,病害發生率偏高;路面在連續降雨后會出現坑洞多、網裂嚴重等質量問題;公交汽車站臺與道路交叉路口存在車轍嚴重、面層細料脫落等病害。

      2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設計要求

      2.1交通量確定是基礎

      設計者首先應根據規劃要求對修建道路在所處路網中的作用進行定位,通過對設計路段交通量實測、分析與預測,確定設計交通量,然后換算成標準軸載車道累計當量軸次數據進行后續結構層厚度計算。

      2.2結構組合設計是前提

      在路面結構設計之前必須進行地質、環境、氣候和水文狀況的調查,根據當地材料供應的特點,確定滿足密實、抗滑、穩定、耐久的路面結構方案,滿足路面使用的基本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對當地多年的路面使用實際進行了解,從中吸取有益的部分結合最新的設計方法和理論進行設計[2]。

      2.3材料組成設計是關鍵

      資料表明:瀝青砼是最復雜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正溫度狀態下,表現出一定的粘彈性;在負溫度狀態下,則具有一定的彈性。決定瀝青砼性能的最關鍵因素是礦料質量和礦料級配。作為設計者應對當地材料詳盡調查,提出材料的基本要求:級配大致范圍、篩孔分級、加工方法及顆粒形狀等。在此基礎上,選擇合理的級配設計結果,為道路施工提供基礎數據。

      2.4結構厚度設計是基本

      路面結構層厚度設計是在組合設計的基礎上進行。路面結構設計采用雙圓均布垂直荷載作用下的彈性層狀連續體系理論進行,計算的厚度值應滿足結構整體剛度(即承載力)與瀝青層或半剛性基層、底基層疲勞開裂的要求。

      2.5排水設計是保障

      水對瀝青路面的巨大破壞性已成為共識,市政道路排水條件較公路更為嚴峻,因此對排水設計更應引起重視。合理的排水設計應綜合考慮路表(人行道面)排水、中央分隔帶排水、交叉路口排水、路面結構層排水;合理選擇排水方案,布置排水設施,形成完整、暢通的排水體系,保證路基路面的穩定。

      3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建設質量提高的措施

      3.1加強對工程要素的管理

      從對人的管理方面講,施工現場中人的控制應先將人員劃分為各級管理人員和施工項目中的勞動力,據各自的責任目標對癥下藥,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每個個體的素質,最終提高整個項目組織的素質。從對材料的管理講,開工前,應有供應備料計劃,施工中根據工程變更和進度,隨時調整進貨的數量和進場時間。從對機械的管理講,建筑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多的機械運用到工程的施工建設上來,所以必須做到正確選用機械。根據工程特點選擇適宜的主導施工機械,各種輔助機械應與直接配套的主導機械的生產能力協調一致,當然為減少施工的投資額,應盡量選用現有機械[3]。

      3.2完善質量監理程序

      監理工程師在開工以前,向承包人提出一套對所有工程項目進行質量控制的程序及說明,以供所有駐地監理人員、承包人的自檢人員和施工工人共同遵循,使質量控制工作程序化。

      3.3做到分部分項工程管理

      項目管理人員應能夠熟練掌握份內的各項標準、規范,熟悉或了解份外的各項標準、規范,根據目標責任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選擇適當的施工工藝,組織、管理、協調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做好事前在工程任務層次化分解的基礎上,制定一個詳細的合適的施工質量計劃。

      3.4質量檢測

      在工程質量監理工作中,應遵循“一切用數據說話”的原則。監理試驗、檢測頻率不少于規范規定的最小頻率。(1)提高基層的施工質量。改變施工方式,用水泥穩定土拌和樓集中拌和代替水泥穩定碎石層現場拌和,用機械攤鋪方式代替人工攤鋪方式;抓好原材料的控制,選用等級低于32.5且不帶R、初凝時間大于5h終凝時間大于12h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用做基層的碎石集料最大粒徑不能超過31.5mm,且要形成良好的級配;嚴格控制水泥的過度用量,建議水泥的總用量控制在5%以下;對混合料攤鋪接縫處理有足夠重視,采用兩機并鋪或者全幅攤鋪,盡量減少施工的縱縫,當縱縫確實需要時,要挖除松散部分,做成整齊垂直的下切面,按規范的要求進行碾壓并把握好松鋪的厚度,在處理橫向接縫問題時,建議以兩構筑物間為一個施工分界;要重視壓實養護環節,在進行壓實作業時,要求壓路機激振力、機型與基層的厚度相匹配,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確定碾壓長度,建議碾壓在含水量最佳時進行,碾壓長度要結合需要隨時調整,建議噴灑透層油對施工路面進行養護,并在上面覆蓋土工布,以保護成品,避免行人、車輛闖入,最佳噴灑時間可選定在半剛性表層風干時。(2)強化控制混合料配合比的設計和執行過程。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要借鑒以往同類材料配合比設計的使用效果和經驗,主要是對生產配合比的驗證階段進行強調。拌和機按照生產配合比的結果進行試拌,鋪筑100m~200m的單幅試驗段,并馬歇爾試驗對取樣進行檢測,還要鉆取芯樣以觀察空隙率大小,最終確定生產用標準的配合比;按照質量管理的要求來制訂施工用級配的控制范圍,明確施工級配的允許波動范圍,以檢查混合料生產質量,對經過檢驗的混合料配合比要嚴格執行[4]。(3)加強控制路面施工作業的質量。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中,壓實度和平整度控制最重要,對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有直接影響,控制好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施工作業質量,要注意以下問題:制訂好混合料的現場作業計劃,要考慮好適度運力冗余情況,配置與施工需求相匹配的施工器具,建議3臺以上壓路機,且包括輪胎壓路機;選擇合理的壓實工藝和壓路機組合形式,按初步、復壓、終壓三步驟進行碾壓,以實現最佳的碾壓效果;注意接縫處理問題,市政道路路面的接縫較多,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由于通車需要導致冷接縫縱向接縫較多,建議為攤鋪設備增加配置瀝青加熱系統,以實現冷接縫的熱處理,改善冷接縫產生的問題,對縱向接縫引發的接縫離析要有足夠重視,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嚴格的施工技術加以避免。

      4結論

      在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質量管理工作來保障道路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只要加強管理,規范作業,明確職責,就能保證路面施工質量,使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榮曉.關于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的分析[J].城市建筑,2013,22:252-253.

      [2]陳穎.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3,06:215-217.

      路面設計的基本要求范文第5篇

      [關鍵詞]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術;要點

      文章編號:2095-4085(2015)03-0081-02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日益受到各界的關注。路基作為城市道路建設的基礎,其質量水平和技術水準對道路的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路基本質上是一種木土結構,在建設和使用中容易受到地質、水土、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在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路基容易受到侵蝕和破壞,因此提高路基的堅固性、穩定性和耐久性勢在必行。

      1 對道路路基施工技術的基本要求

      路基是指經過填筑和開挖而形成的支撐軌道的結構,路基可以與橋梁、隧道等結合形成一條整體的線路。路基的建設不僅要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還要遵守路基施工技術的基本要求。

      1.1 水溫具有穩定性

      路基常年受地下水和地面水的共同作用,其強度會明顯減低,甚至會受到損壞。尤其是在氣候季節性較為明顯并且具有冰凍期的地區,隨著水土和溫度的變化,路基也會發生周期性的凍融現象,造成凍脹和翻漿,路基強度不斷下降。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中,要保證即使在最不利的水溫狀況下,路基的強度不會發生顯著的降低。因此,需要按照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進行綜合整治,保證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溫穩定性。

      1.2 保證路基的強度足夠

      在路基的施工過程中,還要保證路基的強度,使之在使用中不能發生較大的形變。在具體的施工操作中,尤其是路基的開挖和填筑中,要根據施工設計和實際情況時常檢查,以保證路基具有足夠的強度。

      1.3 路基結構具有穩定性

      路基具有穩定性是路基發揮作用的基礎,道路的路面是靠路基來支撐的,如果路基不穩定也難以保證路面的穩定性。再者,上文中也提及路基的建設和使用中容易受到自然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的影響,為了規避和降低這種破壞,就需要根據出現的問題,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保證路基的正常使用和行人的行駛安全。

      2 路基施工的主要技術要點

      路基施工是一項繁雜且系統的工程,對施工中每一環節的處理都影響著路基的建設質量和水平,關系著路基的使用效益。因此在進行施工中注重主要的技術要點,提升施工質量和水平。

      2.1 施工測量

      施工測量要嚴格遵守從整體到局部的測量原則,做好導線、中線以及水準點的復測等方面的工作。在測量前,對使用到的儀器進行檢測,保證其性能良好、測量準確。工作人員檢查相關的設計圖紙,并將其中的技術要求掌握牢固。在測量期間,注意在中線復測的時候設置臨時水準基點標高和加樁地面標高。在測量放線時,將誤差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提高斷面定位的準確度。同時,在工程建設中注意道路地下鋪設的路線管網,避免路基建設中出現不必要的問題和損失。

      2.2 路基挖方

      在路基挖方之前,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施工人員要對路基周圍的土質情況進行必要的了解,根據氣候、地質等實際情況保證截水溝與排水溝的通暢,保證路基周圍不會出現滲水問題。另外,對路基施工場地周圍存在其他的障礙物要及時進行清理或者拆除。對邊坡進行處理時,需要采用由上到下的開挖方式,這樣不僅能夠保持邊坡的穩定,還能夠避免亂挖和超挖現象的發生。路基挖方一般可以選用分層開挖的方式,在地址較為復雜的地段可以選用認購開挖的方式。在挖方期間會出現土質發生變化的情況,此時就要及時調整設計圖紙,報審上級,及時做出正確的修改意見。挖方中遇到礫類土邊坡,要考慮到具體的地質水文以及土壤狀況,在濕度較大或者是邊坡較高的地方,采用較緩的坡度。

      2.3 軟土地基的處理

      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中,需要填壓實道路通過的局部池塘或者是河道。在這種狀況下,如果不能合理的處理軟土地基,就會導致路基的滑移、開裂,影響路面的平整度,不利于交通出行。進行軟土地基的有效處理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路基施工后的沉降問題。對地基的處理,要依據相關的規范進行。避免在雨季進行施工,及早進行超載預壓工作,固結地下的軟臥層水,減少沉降問題的產生;二,對于較為潮濕的地區,要進行排水疏干工作,并換填具有較高穩定性的土壤;三,利用塑料排水板處理軟土地基。根據接地壓力和處理地基的承載力科學的選擇機械設備。在排水板打設中,避免扭結、斷裂問題的出現。對板體進行裁剪時,要預留足夠的外露長度;四,采用水泥攪拌樁來處理軟土地基。根據水泥噴入的具體形態選擇施工機械的組合。具體方法的應用上,可以選擇粉噴法。在施工之前,對實際使用的水泥進行試驗,在保證符合要求后,才能夠進行成樁工藝試驗。在進行攪拌時,對攪拌速度、提升速度以及單位時間噴灰量進行合理的選擇。

      2.4 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可以分為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地面排水主要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集中排水,普遍的做法是在路面的兩側設置橫坡、急流槽或者是邊溝,保證水流能夠及時排出。另一種是指分散排水,主要應用在地址較為平坦的長路段。一般選用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邊坡的方式。對西北地區類似路段的處理中,還應該考慮到地下水位較高這一因素,設置路肩排水溝,擴大溝坡的出水量。

      2.5 路基防護

      路基防護的出發點是避免路基建成后受自然因素的過多影響,在實踐中以下方法應用比較廣泛:一,修建擋土墻,對路基進行支撐和防護;二,種植植被,有效減緩雨水的沖刷力,并防止水土流失;三,利用護面板減緩水浪沖擊和防止土體的不均勻沉降。

      3 結語

      路基是路面的基礎,其施工質量影響整個市政道路的使用壽命和穩定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施工技術,提升施工工藝,提高市政道路路基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小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4. 12(12):189,191.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偷偷自拍高清|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