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司安全管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供電公司;農電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1-0177-01
隨著農電體制改革的推行,我國電力企業的管理體制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對農電安全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農村用電來源主要是農村供電營業所,其作為供電企業基層的電力生產經營單位,身上具有厚重的企業生產經營責任。而基層供電營業所的農電管理水平與供電企業整體的利益具有密切的聯系,因此供電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農電安全管理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處理存在農電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保證農民的安全用電,促使供電企業獲取更多的社會經濟效益。
一、農電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農電人員安全意識淡薄
供電所和部分農電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在日常工作中,重經營指標,輕安全管理,不注重農村電網的運行與維護管理,不堅持定期巡視,不進行缺陷登記和消缺工作,維護班長及成員職責不清,工作層面不分,工作量較大。不堅持安全活動,對上級的事故通報只作傳達,不作分析,不采取對應防范措施。農電人員不能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2、農電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
農電人員中除所長和個別安全員經過系統專業培訓外,大部分農電工只有初中文化都是從當時的村電工中招聘的,業務水平偏低,作業范圍僅限于低壓線路簡單的工作。農電工隊伍年齡日趨偏大,憑經驗工作習慣性違章屢禁不止,近幾年新招聘人員大部分在后勤工作,短期內還不能從事和不會登桿作業。雖然接受過公司短期的專業培訓,部分農電人員專業技能有所提高,大部分農電人員與其承擔的工作任務、安全責任不相適應,制約著農電安全和農電事業的發展。
3、農村電力設施存在安全隱患
農村電網雖然經過建設與改造,但由于當時網改資金不足,技術水平不高等因素,改造標準相對偏低,先進技術和設備應用不足,安全設施投入不夠,還有許多遺留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部分10KV線路沒有得到改造,導線過細、金具銹蝕嚴重、檔距較大、電桿受損等問題比較普遍。隨著家電下鄉惠農政策的普及,低電壓臺區、重載線路逐年增多,農村電力設施仍然存在著較多薄弱環節和安全隱患。
二、提高農電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1、正確定位農電管理工作
供電企業在管理農電的過程中,需要對農電管理工作做出準確的定位,做好農電安全管理過程中的重點問題,明確其在整個農電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而農電安全事故發生的防范工作是供電企業在管理農電安全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而在管理過程中的基礎是供電所安全管理的規范,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并按照相關的制度標注進行具體的安全管理工作,對營銷人員和配電人員進行合理的調整,從而基層供電所的用電安全風險得到較好的規避。
2、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需要嚴格落實
供電企業對農電的安全生產需要進行全方位的管理,促使農網安全閉環管理體系越來越完善和健全。在每一年開始的時候需要制定完善的生產規劃,在其中明確生產的目標和內容,將生產線路和生產設備進行明確的劃分,促使其在不同的區域發揮巨大的價值和作用,將線路作為單位,落實生產責任制度到每個管理人員的身上,促使其明確自身的責任意識,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同時還需要對生產人員進行考核管理,淘汰那些表現不好的生產人員,從而使農電安全生產有保證。還需要加大每個生產現場的監管管理檢查工作,保證農電生產人員的生產活動處于有序的狀體,有利于保證農電的安全生產。還有就是嚴格落實相關的懲罰措施,對于違反農電安全生產的工作人員進行嚴厲的懲處,促進各項安全規章制度有效的落實。
3、重視農電職工隊伍的安全教育培訓
供電企業需要建立健全農電職工隊伍的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結合農電供電營業所的實際情況,開展定期的培訓工作,提升新老員工的工作水平和效率,從而提升農電安全管理工作的質量,促使農民的安全用電有保證。在具體的培訓過程中,需要結合農電安全管理崗位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培訓工作的開展,主要的培訓內容是安全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將有關農電安全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提升員工的安全管理意識,從而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為用戶人員提供更好的服務。還需要將安全知識和日常工作,以及階段性的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結合,加大臨時用電的宣傳力度,從而保證農戶的安全用電,還需要加強對電工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其的對各項規章制度的了解,從而杜絕不規范的農電安全管理行為,有利于員工自身綜合素質的逐漸提升。
4、強化農村安全用電管理
基層供電所在開展常規性安全用電檢查的基礎上,要加強臨時用電的安全檢查,規范安全用電行為,結合農村用電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利用有線電視、農村電影、辦專欄、發圖片資料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好安全用電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普及安全用電知識,提高廣大用戶的安全用電意識,防止農村人身觸電事故的發生。
5、提高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投運率
剩余電流動作保護,是防止因低壓電網剩余電流 造成故障危害的有效技術措施,為了確保低壓供電網絡的安全,減少農村觸電事故的發生,配電變壓器的總出線均安裝有剩余電流總保護和分路保護,用電客戶受電端也裝設了末極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同時加強對用戶剩余電流保護器相關使用技術進行指導,讓用戶懂得如何正確操作,以及安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好處和退出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危害,使客戶正確使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有效防止農村觸電傷亡事故的發生。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農電體制的改革,我國供電企業加強了對農電安全管理的重視,促使我國的電力體制發生了較大的轉變。隨著生活質量的逐漸提升,農民的用電需求逐漸提升,促使我國基層供電單位的壓力越來越大,造成其在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對農民的正常用電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基層供電管理單位需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和解決,從而保證農民的用電安全,維護供電企業的正常利益。
參考文獻
[1] 徐成春.我國農電安全管理問題和改進措施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4(08).
[2] 袁建軍.加強農電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36).
[3] 王克勇.加強農電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徑[J].農村電工. 2010(12).
關鍵詞:安全管理 弊端 應對措施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電力建設的發展,公司承接的電力工程逐年增多,已經從省外施工延伸至國外施工,經營規模逐漸擴大到全國電力工程建設市場.如何有效遏止電力工程建設施工過程安全事故的發生,已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所以必須進一步加強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大幅度減少傷亡事故,提升公司整體工程管理水平。本人根據現場安全管理工作經驗,就目前電力建設工程施工過程安全管理存在的弊端進行剖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僅供同行們參考。
1、 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點
電力建設工程由于單位工程、配套設施較多,主體結構層次復雜,施工場地狹小等因素,給施工過程安全管理帶來許多客觀存在的不利因素,使安全管理呈現多樣性和復雜性,致使電力建設工程安全管理具備以下特點:
1、1分散性,因其電力建設工程施工點多面廣,施工現場比較分散,安全管理具有分散性。
1、2獨立性,由于分項工程專業技術性很強,涉及的專業技術復雜,安全管理具有獨立性。
1、3被動性,由于工期進度受建設方制約,各類防護措施不能及時與工程同步進行,安全管理呈現被動性。
1、4重復性,因受設備安裝,場地狹小,施工工序限制,重復施工重復防護十分頻繁,安全管理呈現重復性。
1、5危險性,由于大量使用各類機械設備,立體交叉作業,特級高空作業,施工條件制約,施工危險因素增大,安全管理具有高度的危險性。
2、電力建設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2、1現行的安全管理機制,造成管理與施工脫節
當前建筑市場處于轉型期,隨著電力建設規模的擴大,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多元化,勞動用工形式多樣化,生產組織形式越來越復雜,施工單位原有的安全管理機制越來越不適應新的安全管理要求,現行的安全管理機制已經難于滿足施工現場,管理機制矛盾表現的尤為突出,造成安全管理與施工脫節,安全監督管理留于形式或口頭上。
2、2安全管理專職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業務能力普遍偏低
安全管理隊伍素質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安全管理水平,個別分包單位現有的專職安全管理隊伍多數人員未經專業知識培訓,安全業務能力普遍偏低,造成正常業務不能及時開展,安全資料管理不能建檔等。目前,仍然有個別施工單位存在現場安全管理崗位多半有老弱病殘代替,安全管理作用難以發揮出來,甚至有些人怕得罪人,對于現場大量裝置性、習慣性違章繞道走,安全監管形同虛設,安全職責不清,致使安全管理渠道不暢,安全管理體系難以正常運行,影響安全工作的正常開展。
2、3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缺乏針對性
隨著施工生產活動日趨復雜性,具有科學依據切合實際的安全技術措施是指導安全施工的前提,目前分包單位還存在相當一部分未經過系統培訓,對于安全工作的認識不到位,在編制施工方案時,對危險、危害因素考慮不充分,安全技術措施難以指導施工生產。以吊裝方案為例,吊裝方案中安全技術措施與施工現場兩張皮,不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究其原因是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未能根據吊裝特點、作業環境,吊裝方法進行分析,而是照搬、照抄常規性規程用語,安全技術措施不能指導吊裝作業,導致作業習慣性、無序性、盲目性,極易發生安全事故。
2、4施工班組隊伍不穩定,操作技能低下
分包單位現行的勞動力用工結構復雜,在施工高峰期比較突出的是勞動力流失嚴重,施工班組隊伍不穩定,大部分勞動力是班組自行招聘來的農民工,這些人員沒有經過系統安全培訓和操作技能培訓,不了解施工過程的安全因素,缺乏應有的操作技能和自我保護意識,盲目施工,不能辨別危害和危險,違章作業行為一直得不到徹底糾正。例如:高空作業不系安全帶,拆除作業野蠻拆除等違章行為,這些人員文化素質低,安全意識淡薄,冒險蠻干,成為事故多發群體。
2、5對分包單位管理未做到程序化,分包責任未落實
分包單位在電力建設工程各個階段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著,二次分包單位多數施工資質較低,不具備二次分包能力,此類隊伍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力量薄弱,沒有電力建設施工經驗,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無獨立的安全管理機構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混亂,職責不清,管理手段落后等問題,現場管理隨意性大,往往引發安全事故。
3、應對措施
3、1完善公司安全監督管理運行機制,扎實落實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逐步形成公司、項目、施工區域三級監管網絡,安全管理實行公司垂直管理,理順安全管理渠道。建立長效的安全運行監督機制,有計劃分步驟完善項目安全保障體系。運用獎懲手段,逐步推行標準化管理模式。安全生產各有關責任人應對安全技術措施進行經常性檢查,確保安全管理網絡的有效運行。
3、2建立一支高素質專職安全管理隊伍,公開選拔安全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過硬的人員充實到基層項目的安全管理崗位上來,注重安全隊伍建設,提高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權威性,不斷激勵他們的工作熱情,激發專職隊伍創新意識,推行安全業績考核制度,獎優罰劣。適時組織公司規模性安全知識培訓,提高整體隊伍業務素質,不斷推行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大力弘揚企業安全文化,樹立全員安全意識。
3、3加強專業技術培訓,落實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培訓不到位,使編制各類安全技術措施的人員對編制程序產生模糊的認識,難以把握編制的要點,從而出現針對性不強等問題。由此可見提高專業技術人員業務素質是關鍵。公司應著手對口業務能力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水平,更好服務于安全生產。同時,要保證安全技術措施的有效落實,只有落實到位,才能確保安全生產。
3、4強化班組隊伍建設,提升全員操作技能
班組是公司的細胞,勞動力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公司綜合素質,搞好勞動力隊伍安全管理,是保證公司安全生產的基礎,班組能否長期保持安全生產局面,決定了公司整體安全形勢。由此可見,必須加強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從現有條件出發,只有重視和強化班組安全管理工作,就可以使傷亡事故大幅度降低。加強班組建設關鍵就是抓好班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旨在提高全員綜合素質,把傳統的事后處置轉變為事前預防為主的管理軌道上來。
3、5理順分包管理渠道,加強分包單位監控力度
逐步理順分包管理程序,按照各個只能部門職責范圍嚴把入場審核關,對于不具備分包能力單位要拒之門外,防止資質較低、管理混亂的施工隊伍進入項目承包范圍。對于已經引進的分包隊伍要監控管理到位,明確其在施工過程必須應該承擔的安全責任,防止出現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局面。推行分包單位月度安全管理考核制度,讓其感受項目管理的嚴肅性,從而規范分包單位管理行為。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電力建設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遠,不是一時一刻的短期行為,而是長期的職責和使命,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工作,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有布置、有措施、有重點、有檢查、有落實,持之以恒的抓下去,就一定會抓出成果,就一定扭轉安全管理的被動局面,就一定會遏止事故上升的趨勢。
古麗加汗.克衣木,女,維吾爾族,出生(19771110),初級(助理工程師),學歷(大專)工民建,方向當中級工程師。
摘要: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技術資料是指建筑施工企業按有關規定要求,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所建立和形成的資料,它是對建筑工程安全生產過程管理的真實記錄。它的作用是:指導生產;預知危險,消除隱患;反映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關鍵詞:安全管理資料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中心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是企業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項制度。
1.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公司應建立各級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和職能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這兩種體系責任制要分別落實到具體人及具體部門,責任制內容要詳細,有針對性、有時效性。同時項目部還應建立各工種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及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經濟承包中的安全生產指標經濟承包合同中應明確承包期間要實現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目標、負傷頻率、設備完好率、塵毒濃度合格率、教育培訓以及防噪聲擾民等問題。
3.責任制的考核責任制考核按各級各部門及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考核。
二、實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
1.安全管理目標的制訂公司應每年制訂年度安全管理目標,并以公司文件形式下發各分公司、項目部。在管理目標中,應包括傷亡控制、安全達標和文明施工內容。
2.安全管理目標的分解應分兩步分解。
第一步,可采用網絡圖的方式將公司的管理目標分解至分公司和項目部,確定每一項目部和工程的具體安全管理目標。
第二步,將工程管理目標分解至具體責任人。對傷亡事故的分解,應根據施工現場常見的事故如高處墜落、觸電、中毒、坍塌、機械傷害等進行分解;安全達標應根據標準中匯總表的內容如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腳手架、基坑支護和模板工程等項目進行分解。
3.管理目標的考核考核時,要按照目標分解的人員和保證措施進行考核。有的現場目標分解不明確,導致考核的內容、人員出現混亂,和現場管理人員的責任制考核分不清。目標考核的方式也應和責任制類似,要分級考核,考核時間不宜過長。
三、編制安全施工組織設計
1.所有的建設工程開工前必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必須針對工程特點、施工現場環境、施工方法、勞動組織、作業條件、使用的機械設備、臨時用電、架設工具以及各項安全防護措施等制定安全施工的技術措施。
2.對于結構復雜,危險性大,特點較多的特殊工程(①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②土方開挖工程;③模板工程;④起重吊裝工程;⑤腳手架工程;⑥拆除、爆破工程)必須編制專項施工安全技術方案,并附有安全驗算結果。
3.危險性大、高溫作業多的建筑工程應單獨編制季節性施工措施。一般建筑工程可在施工組織設計的安全技術措施中編制季節性安全施工措施。配電系統采用“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同時規定開關箱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臨時用電平面圖、主平面圖和接線系統圖應單獨繪制,小型施工機械和移動電動工具要有明確的安全用電規范。
4.會審和審批。施工組織設計是安全技術資料中最重要的技術文件之一。施工組織設計由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完成后,要交具備法人資格的公司,由公司安全、技術、設備、財務和工會等部門進行會審,并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
5.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按照規定,施工組織設計中安全技術措施應包括一般工程(項目)的安全措施、專業性較強項目安全技術措施和季節性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四、強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目的
主要是提高全員的安全生產素質,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思想、安全知識、安全技能、法制教育四個方面。
1.安全生產思想法制教育。
通過學習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掌握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提高全體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政策水平,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
2.安全知識教育。
全體職工都必須接受安全知識教育,通過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使全體職工掌握必備的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3.安全操作技能教育。
對于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作業人員,要經過專門培訓,通過考試合格取得崗位證書后,持證上崗。
總之,施工現場建立和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組織手段。安全技術資料是安全管理基礎工作,是檢查考核安全責任制的文書依據,同時,可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分析、研究的資料,從而達到預測、預報、預防事故的目的。因此,只有將安全管理資料規范化、標準化、嚴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執行,才能遏制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切實地保證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 張煜. 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探析[J]. 科技致富向導, 2010,(36)
首先,什么是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技術資料呢?它是指建筑施工企業按有關規定要求,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所建立和形成的資料,它是對建筑工程安全生產過程管理的真實記錄。它的作用是:指導生產;預知危險,消除隱患;反映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中心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是企業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項制度。
1.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公司應建立各級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和職能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這兩種體系責任制要分別落實到具體人及具體部門,責任制內容要詳細,有針對性、有時效性。同時項目部還應建立各工種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及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經濟承包中的安全生產指標經濟承包合同中應明確承包期間要實現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目標、負傷頻率、設備完好率、塵毒濃度合格率、教育培訓以及防噪聲擾民等問題。內容要具體,標準要明確。在經濟承包合同中明確安全生產指標,目的在于:查閱此項資料可以考察一個公司是否將工期、質量和安全處于同等位置。所以施工現場應存放公司或分公司與項目部簽訂的內部經濟承包合同。有的施工現場存放了建設單位和公司簽訂的承包合同,這是不正確的。公司和分公司或項目部簽訂了安全生產合同,也不能代替內部承包合同。在內部承包合同中要有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指標。
3.責任制的考核責任制考核按各級各部門及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考核。一是公司、分公司和項目對有關部門和人員應分級考核。如施工員、安全員等的考核工作可以由項目部進行,公司和分公司只考核到項目經理;二是考核時間,有的公司規定每季度或每半年對項目部考核一次,但有許多小型住宅工程幾個月內就完工,就可能出現考核空檔。因此,不管公司或分公司,對項目部的考核應每月組織一次。
二、實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
1.安全管理目標的制訂公司應每年制訂年度安全管理目標,并以公司文件形式下發各分公司、項目部。在管理目標中,應包括傷亡控制、安全達標和文明施工內容。
2.安全管理目標的分解應分兩步分解。第一步,可采用網絡圖的方式將公司的管理目標分解至分公司和項目部,確定每一項目部和工程的具體安全管理目標。比如文明施工的分解,公司確定的年創建幾個部級、省級或市級安全文明工地,要將這一目標先分到各分公司,分公司再分解到項目部和具體工程,確定某個工程是創建哪一級安全文明工地,然后制訂達到這一目標的保證措施。第二步,將工程管理目標(任務)分解至具體責任人。以文明施工為例:要搞好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管理,必須按照JCJ59-99中文明施工的要求進行分解并落實到具體責任人,這些工作做好了,文明施工肯定能做好。因為文明施工考核的就是這些內容。對傷亡事故的分解,應根據施工現場常見的事故如高處墜落、觸電、中毒、坍塌、機械傷害等進行分解;安全達標應根據標準中匯總表的內容如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腳手架、基坑支護和模板工程等項目進行分解。
在檢查中,多數現場第一步分解做得不錯,但將工程的管理目標向責任人分解時,往往出現分解不細或責任不清等問題。如有的工程將文明施工一項由一人負責,或者分解得很不清晰。分解責任人時,同一人可同時負責多項子工作。
3.管理目標的考核考核時,要按照目標分解的人員和保證措施進行考核。有的現場目標分解不明確,導致考核的內容、人員出現混亂,和現場管理人員的責任制考核分不清。目標考核的方式也應和責任制類似,要分級考核,考核時間不宜過長。
三、編制安全施工組織設計
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是針對單位工程在施工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依據施工安全技術管理規范標準,在管理和技術方面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確保在施工生產過程中避免發生人身傷亡、機械事故,從而為公司風險經營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因此每項工程都應根據建設項目的自身特點和條件制定具體的、針對性強的安全施工組織設計。
1.所有的建設工程開工前必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必須針對工程特點、施工現場環境、施工方法、勞動組織、作業條件、使用的機械設備、臨時用電、架設工具以及各項安全防護措施等制定安全施工的技術措施。
2.對于結構復雜,危險性大,特點較多的特殊工程(①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②土方開挖工程;③模板工程;④起重吊裝工程;⑤腳手架工程;⑥拆除、爆破工程)必須編制專項施工安全技術方案,并附有安全驗算結果。
3.危險性大、高溫作業多的建筑工程應單獨編制季節性施工措施(主要指夏季、雨季和風季)。一般建筑工程可在施工組織設計的安全技術措施中編制季節性安全施工措施。
4.對于臨時用電設備數大于5臺或設備總容量大于50kW.h時必須單獨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施工臨時用電工程必須采用TN-S系統,設置專用保護零線;配電系統采用“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同時規定開關箱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臨時用電平面圖、主平面圖和接線系統圖應單獨繪制,小型施工機械和移動電動工具要有明確的安全用電規范。
5.會審和審批。施工組織設計是安全技術資料中最重要的技術文件之一。施工組織設計由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完成后,要交具備法人資格的公司,由公司安全、技術、設備、財務和工會等部門進行會審,并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
6.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按照規定,施工組織設計中安全技術措施應包括一般工程(項目)的安全措施、專業性較強項目安全技術措施和季節性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四、分部(分項)工程
安全技術交底工程開工前,工程技術負責人要將工程概況、施工方法和安全技術措施向參加施工的工地負責人和職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本著誰負責施工誰負責質量、安全工作的原則,各分部工程技術負責人在安排施工任務的同時,必須要對施工班組操作人員進行書面技術、質量、安全交底。交底內容包括:準備施工項目的作業特點和危險點、針對危險點的具體預防措施、應注意的安全事項、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標準、發生事故后應及時采取的避難和急救措施等。
1.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包括地基與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屋面防水工程,裝飾與門窗工程,腳手架工程,臨時用電工程,垂直運輸機械、施工機具、水暖、通風工程,電氣安裝工程,防火工程,其他工程,以及各工種安全技術交底等內容。
2.要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安全技術措施,結合具體施工方法及施工現場作業環境,制訂出全面、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內容。
3.安全技術交底要與施工技術交底同時進行;交底人應是技術員而非安全員或安全資料員。
4.安全技術交底應根據施工進度、施工部位分階段多次交底,不可圖省事一次交齊。
5.安全技術交底應一式兩份,交底人與接底人各持一份,且雙方簽字后生效。
6.各工種安全技術交底一般同分部(分項)工程交底同時進行。如果工程的施工工藝很復雜,技術難度大,作業條件很危險,可單獨進行工程咨詢,以引起操作者高度重視,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五、加強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目的
主要是提高全員的安全生產素質,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思想、安全知識、安全技能、法制教育四個方面。
1.安全生產思想法制教育。
通過學習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掌握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提高全體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政策水平,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
2.安全知識教育。
全體職工都必須接受安全知識教育,通過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使全體職工掌握必備的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安全知識教育的內容:本公司的生產狀況、施工生產工藝、施工方法、施工作業的危險區域、危險部位、各種不安全因素及安全防護的基本知識及各種安全技術規范。
3.安全操作技能教育。
就是要結合本專業,本工種和本崗位的特點,熟練掌握操作規程、安全防護等基本知識,掌握安全生產所必須的基本操作技能。對于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作業人員,要經過專門培訓,通過考試合格取得崗位證書后,持證上崗。
安全教育形式有:新人場工人三級安全教育;經常性教育;適時教育;糾正違章教育;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后教育等。安全教育內容應具體并記錄在職工安全教育檔案中。
?藎海上船舶安全管理中人為因素的分析
船舶海上運輸安全因素中最難控制的是人的因素,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成因。根據國際海事公布的相關統計資料及對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中人的因素占了75%,如果再加上人與船舶、人與環境共同因素引起的事故,那么,至少90%的事故與人的因素有關。人的因素通常是指人的行為或使命對某一特定系統的正確功能或成功性能所產生的影響。盡管人們在主觀上并不希望發生事故,但在某些無法預料的外界因素或不易察覺的內在因素的影響和作用下,只要具備了一定的條件,事故依然可能發生。
?藎海上船舶安全管理中船舶及設備安全因素的分析
海上事故的發生有多種原因,其中不乏由于船舶和機電設備發生故障,技術狀況異常,船舶抵抗風險能力降低而引起事故、擴大損失,由船舶和設備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船舶本身設計的缺陷、船舶修理計劃得不到落實、缺少日常維護保養、關鍵性設備和備用系統檢查不到位、操作人員不熟悉設備操作規程、損壞或失靈設備未及時更換、物料和備件配備不足等,而絕大多數設備發生故障主要是關鍵性設備及系統、應急設備不能保持隨時可用狀態引起。
?藎海上船舶安全管理體系及分析
適應ISM/NSM規則的安全管理體系的航運公司,通過建立、實施、保持和逐步完善符合要求的安全管理體系,管理人員的職責清晰,公司各項安全和防污染管理工作日趨規范,臺帳記錄更加齊備,船岸聯系渠道暢通,各類信息及時傳遞,船舶資源得以保證,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明顯增強,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明顯提高,上等級事故明顯減少,從2002年至2007年期間對實施ISM/NSM規則的航運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審核情況的統計分析,由于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和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以及安全管理方面不完善的原因,事故及險情仍時有發生。從各地海事主管機關的數據統計分析,航運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類似問題具有普遍性。經調查研究,存在的原因主要有:
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和公司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①體系文件不能充分體現1SM和NSM規則的基本要求。如關于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有的只編寫了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關鍵性船上操作方案和須知的制定程序,但沒有對所有已認定的關鍵性船上操作制定相應的方案和須知。關于應急反應,只有一般性的緊急情況標識、描述和反應的程序,針對每一種已標明緊急情況的船上反應措施,但缺少岸基的具體應對措施。有的公司對船長適當的指揮資格認定沒有具體的保障措施,船長對SMS的完全熟悉,沒有規定具體內容、方式和考核要求。指定人員對SMS的監控缺少具體的可操作制度等。②缺乏對規則的深入學習,沒有真正樹立體系管理的意識。個別航運公司在建立體系過程中缺乏對規則的深入學習,不能全面地理解規則的本質要求和深刻內涵,盲目借鑒其它公司的體系文件,甚至照搬照抄,與公司的管理實際脫節。③重視體系的建立,不重視體系的持續改進和完善。各航運公司對建立SMS十分重視,但是一旦建立起體系之后,不少公司就滿足于現狀,很少再有人去深入研究。文件修改很大程度上只局限于文字和淺層次的修改,或者是因外審時提出要求而修改。平時很少從體系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中去深入地查找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修改意見,以致使體系中存在的一些較深層次、較重大的問題長期被擱置起來。有的公司10年前建立的體系,現在基本上還是處于初級階段的老樣子,甚至個別大公司也有此類情況。由于體系文件不夠完善,操作性不強,再加上具體活動沒落實到位,體系自我完善機制得不到充分體現。④側重于對船舶的要求。忽視對岸基的管理。公司岸基管理人員在建立體系、執行體系和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側重于對船舶的要求,放松對岸基本身的管理。反映在文件中,涉及船上操作方面的文件規定相對比較齊全,而岸基管理的內容則相對薄弱,規則的某些要求存在漏項或缺乏具體保障措施,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反映在活動中,公司岸基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往往不能很好地落實,導致體系運行不暢。在事故、險情和不符合規定情況的分析過程中,很少涉及岸基管理原因,全面預防管理工作不夠。⑤安全管理存在“兩張皮”現象。“兩張皮”現象有多種表現,常見的是實際活動與體系文件規定脫節,說歸說,做歸做,活動在體系外運行。另一種情況是一個公司同時運行兩套以上不同的管理體系,但體系之間存在相互矛盾和交叉。此外,由于公司管理船舶的多樣性,強制實施和非強制實施規則的不同船舶執行兩套不同的體系,人為地造成“兩張皮”。以上情形,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落實。⑥缺乏對體系運行的日常管理,監控不到位。一些公司對SMS日常運行缺乏必要的監督檢查機制,監控往往是有形式無內容,被動接受報告多,主動檢查監控少。有的員工,包括領導,對自己在體系中涉及的職責不清楚,具體工作任務不了解,坐等工作上門,甚至個別人員等到接受外審時,還不知道這件事該由自己做。日常培訓走形式,應付學習的多,針對性培訓較少。內審時不對公司領導層認真實施現場審核,有效性評價和管理復查流于形式,沒有按規定的內容開展討論評價,有的公司甚至不召開會議,就直接編制評價和復查報告。
公司岸基管理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活動存在的不足:①對新聘和轉崗船員,沒有按照體系文件規定對其健康、適任資格、資歷和安全操作能力進行認真評估和考核。②公司制定培訓計劃針對性不強,沒有結合公司經營管理和船舶航行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培訓內容,培訓效果的考核和評估工作不到位。表現在個別新聘和轉崗的岸基管理人員對體系規定不熟悉,特別是對新修改的體系文件。③公司對發現的不符合規定情況沒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證,認真剖析和總結不符合規定情況產生原因。④公司海務、機務管理人員對船舶安全監督管理力度不夠,登輪檢查未能發現船舶在安全和防污染管理工作上存在的缺陷和隱患;沒有對船舶上報的維護保養情況及時進行審批,指導和督促船舶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工作。⑤公司沒有及時收集船舶航行區域的危險天氣信息,并將危險信息通告船舶,提出有關航行建議。
船舶安全與防污染管理活動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①船上的操作和船舶設備維護保養活動未嚴格按照公司文件要求和國家強制性規定的要求執行。船舶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不到位,沒有按照體系文件要求周期和標準求進行維護保養,對船舶設備進行定期檢測保養,沒有詳細記錄維護保養結果。②對發現存在的缺陷和不符合規定情況,沒有按照體系文件要求及時處理和報告公司岸基管理部門,船舶燃潤油及備件供給管理沒有嚴格按照SMS文件要求執行。③船長沒有按公司體系文件要求,組織召開航前會議,做好有關航前準備工作。布置航次航行要求和注意事項,沒有按體系文件規定在開航前半小時內,由值班駕駛員和值班輪機員沒有校對車鐘、時鐘、電話、舵角、試舵等操作,并做好有關記錄。④船舶配備海圖沒有及時得到更正,沒有配備最新航行通警告;應急部署表沒有及時更新。⑤船上開展安全和防污染培訓情況不理想,特別是個別船員由于文化水平等因素制約,存在對公司體系文件理解不到位,但未能采取有力糾正措施;新聘和轉崗上船后,船長沒有組織有關人員對其進行崗前熟悉培訓,并對熟悉培訓效果進行驗證。⑥船長沒有每月組織船員召開安全活動日活動,安全活動日活動沒有嚴格按照體系文件要求開展。惡劣天氣和能見度不良時,船舶沒有按體系文件規定要求,將航行和應對措施的有關詳細情況記錄在《航海日志》上;個別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活動未能嚴格按照體系文件開展,有關活動記錄仍不夠完善,船長的日常監控力度不夠。
?藎航運公司安全誠信管理綜合評價的方法
航運公司安全誠信管理綜合評價是對航運公司在實施船舶經營和安全管理的過程中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安全管理責任,以及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活動的相關組織機構、船舶安全管理能力的綜合評價。其核心是基于航運公司建立符合ISM/NSM規則的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情況和航運公司自覺落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以及投入安全管理的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等安全管理保障措施,進一步綜合評價航運公司安全管理能力的誠信度,并通過研究和制訂一套科學、適用的安全誠信管理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從客觀上科學合理地綜合評價航運公司的安全管理能力。
1、航運公司安全誠信管理綜合評價的原則
符合性原則選定指標是為了反映公司所建立的SMS是否符合ISM/NSM規則要求以及對ISM/NSM規則的覆蓋性以及履行船旗國政府規定的法律法規及程序的要求。
有效性原則是對選定的指標應能確定公司所建立的SMS實現規定目標的有效性。
系統性原則是綜合評價的指標應廣泛、系統,以充分反映評價對象的優劣。
可行性和實用性原則評價指標的設定要具有可行性和實用性,要充分考慮航運公司的實際情況,考慮到評價指標數據的收集和綜合評價模型使用可操作性。
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原則由于ISM/NSM的原則性較強,評價指標可能以定性指標為主,但對能夠量化的指標,要盡可能量化。
2、航運公司安全誠信管理綜合評價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