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民專業合作社會議紀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嵐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屬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十年九旱,r民主要是靠天吃飯。種了幾十年的玉米、土豆,產量上不去,收入上不來,把很多人的急性子硬生生地磨沒了。
呂梁山上,嵐河河畔。這幾年,政府推出的具有扶貧特色的植樹造林,讓很多貧困戶找到了新生計?!耙郧暗叵峦诿?,如今山上種樹?!薄胺N綠色能致富”的理念,在嵐縣蔚然成風。
張栓迎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其他3個老伙計一樣,在鄉政府的幫扶下加入會里村成立的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成了1名專業植樹造林社員。
合作社社員自主購買苗木栽植管護,林業部門驗收合格回購林地,社員從中獲得收益。這種創新方式激發了農民造林的積極性,由“要我造林”變成“我要造林”。
“2015年我們簽了3000畝,還有去年的1000畝,總共4000畝。前期苗木、人工每畝投入420元。如果3年以后林業部門驗收購買后,每畝收購價550元,這樣我們就賺了數十萬元,每家能分到2萬多元?!迸c張栓迎同村的另一個合作社成員馬蘭柱算了一筆賬。
政府:提供全方位造林“后勤服務”
嵐縣有貧困村112個,貧困人口40160人。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自我發展能力不足,脫貧攻堅任務重。
近年來,嵐縣通過實施政府購買式造林與造林脫貧攻堅專業合作社的有機結合,實現了“政府花錢買林子,群眾造林掙票子”,探索出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購買式造林新機制”。2016年上半年,全縣通過購買式造林完成3.3萬畝造林任務,使育苗合作社和貧困人員增加收入240萬元。
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政府購買式造林,即由嵐縣政府制定造林規劃和標準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由占總數80%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組建的造林專業合作社或自愿在所承包荒山上造林的貧困戶前期墊資造林,驗收合格后,政府再購買。
根據林業精準扶貧的要求,山西省林業廳、省農業廳、省扶貧辦、省工商局聯合下發了《關于扶持發展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意見》,省林業廳專門制定了《山西省林業精準扶貧工作規范》《申領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施工專用資質辦法》。
文件發到縣里了,嵐縣從縣情出發制定實施細則。細則總的思路就是:優先鼓勵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造林公司、社會組織和集體個人,創辦貧困人口占到80%的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采取議標的形式,將貧困縣的造林綠化工程全部安排給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組織實施,最大限度地提升惠民政策的覆蓋面,吸納更多的貧困群眾在造林綠化中增收致富。
縣政府明確:購買式造林工程采取議標的辦法,優先本村、優先本鄉、優先業績評價好、優先吸納貧困戶多且造林質量高、社會信譽度好的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承擔。公開議標由鄉鎮黨委召集黨委成員、項目村支兩委人員參與評價議定,并形成會議紀要上報縣購買式造林領導組備案,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政府各部門要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扶貧辦要負責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精準參與,保證合作社貧困社員占比不低于80%;農經中心要負責合作社的章程審核,運行管理,財務審計監督;工商局要負責辦理“扶貧攻堅專業合作社”的營業執照等相關手續;金融部門要負責合作社的開戶許可,并提供信貸支持;林業局負責為各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人員,并積極協助辦理專用造林資質。
領辦人員:種樹也要術業有專攻
造林綠化工程是一項集技術性、季節性、時效性、風險性于一體的綜合性工程,任何要素的缺失都可能影響造林質量和群眾增收,尤其對以貧困人口為主的合作社,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組織管理難度更大,對領辦創辦人的施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領辦人員的確認上,嵐縣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以縣人民政府的名義,公開向社會招募公告,優先選擇具有豐富管理經驗、先進技術力量、成熟管理隊伍、較強經濟實力和專業化機械設備的造林公司和專業隊伍的法人或負責人,牽頭組建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他們的資金、技術、管理、裝備等力量和優勢,確保造林能成活、群眾能增收。
對報名申請領辦合作社的人員,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成領辦人員選聘工作機構,根據領辦條件,科學、擇優確定合作社領辦人員,并報縣級人民政府議定同意。
貧困戶:自選種樹模式
貧困戶干什么呢?既可加入造林合作社當員工,“有想法的”也可自己承包荒山當老板。
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造林是實現生態脫貧攻堅的前提和基礎。在貧困人口的組織上,嵐縣規定合作社的貧困勞動力必須為本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會同扶貧部門、鄉(鎮)政府確定扶貧對象,建立林業扶貧名冊。領辦人員根據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冊,由鄉(鎮)村兩級配合,按照貧困勞力不低于合作社人數80%的要求,自主確定貧困勞力,組建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
目前,全縣已在工商局注冊成立造林專業合作社91個,其中有造林資質的47個,社員2757人,其中貧困人口占到88%。2016年實施造林工程的有31個,共完成了3.3萬畝造林任務,人均勞務收入5000元左右。這31個合作社涉及貧困戶584戶,覆蓋貧困人口1737人。
造林產生雙重效益
這些造林實踐收到了顯著效果。嵐縣組建扶貧攻堅專業合作社實施的造林綠化工程,造林成活、留存直接關系著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在利益的驅動下,廣大群眾不僅在造林中千方百計保證林木成活,而且自覺承擔起管護林木的任務,有效杜絕了牛羊啃食和人為毀壞,“林為自己而造、樹為自己而管”已經成為自發行動。
拼搏之年。省級有關部門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年是市實施”十二五“計劃的關鍵之年。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市委九屆五次會議及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化農村各項改革,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以人為本,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市農業農村能源環保工作得到快速發展。
一、主要工作
1.農村能源建設。
節柴改灶推廣10000眼,年全市計劃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10000口。沼氣綜合利用10萬畝,培訓技工和農戶50000人次,實施村容村貌整治50個自然村。截止年5月31日,全市共完成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11628口,占年計劃的116.28%;節柴改灶8559眼,占年計劃的85.59%;沼氣綜合利用推廣5.5萬畝,占年計劃的54.96%;培訓農戶21353人次,占年計劃的42.7%。新建沼氣的總產氣量達465.12萬立方米,節約薪柴2.3萬噸,相當于4萬畝薪炭林一年的生長量,減少水土流失3.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9萬噸,二氧化硫158噸,節約燃料費、電費406.98萬元,同時為農戶增收節支930.24萬元,促進了庭院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沼氣建設是生態農業建設的紐帶,既能提供生活用能,又可提供優質有機肥料,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推廣節柴改灶年可節柴0.86萬噸。
截止到5月31日,開展沼氣綜合利用、培訓農戶。全市共完成沼氣綜合利用5.5萬畝,培訓農戶2.14萬人次,共施用沼肥40萬噸,為農戶節約了農藥和化肥,為我市推廣生態農業和沼氣綜合利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完成中央擴大內需新增沼氣建設項目。
對年中央擴大內需新增農村能源建設項目進行了自查。根據《省農業廳關于開展年農業建設項目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云農(計財)字115號要求。
年下達我市農村戶用沼氣建設計劃2906口(石林1373口、東川733口、祿勸800口)農村沼氣鄉村服務網點建設計劃54個(石林36個、東川18個)農村沼氣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12個(東川2個、祿勸10個)。
分別是五華(市五華區眾維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官渡(羊甫聯合牧業有限公司)石林(神龍育種有限公司)嵩明(農生種豬科技有限公司)安寧(惠嘉托佩克育種有限公司)原種場)畜禽養殖廢棄物治理和綜合利用工程。年下達我市農村戶用沼氣建設計劃5291口(東川2291口、富民1000口、祿勸1000口、尋甸1000口)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5座。
農村戶用沼氣、農村沼氣鄉村服務網點、農村沼氣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項目及大中型沼氣工程屬于國家拉動內需新增的國家重點項目,根據中央要求。年新增投資在今年4月底前全部完工。年新增投資要求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時間緊、任務重,局在省農業廳召開項目啟動會后,已要求項目縣全力投入到項目建設中,經過九個縣區的奮力拼搏,市共完成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967口,其余的正抓緊時間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有3家已完工,有4家正在建設中。
3.完成了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的培訓
為了更好地開展我市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農辦科7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通知》云政辦發82號)要求及省農業廳的安排。確保我市技術人員能夠正確掌握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方法,邀請了省農業廳有關領導和老師為我市業務技術人員分別對秸稈資源調查、評價工作方案、調查與評價方法、入戶調查技巧、調查數據統計、數據處理及審核上報等工作作了認真、細致的講解。
4.完成《滇池”十二五“防治規劃》中農田徑流控制項目方案
明確我局負責滇池流域范圍內農業污染防治工作及農田徑流方面的污染防治工作。分工明確后,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第153期會議紀要。根據會議紀要的要求,局已完成了滇池流域農田徑流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實施方案》已上報省農業廳和市政府辦公廳六處。
5.起草《市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規范項目建設,為加強我市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的管理。確保建設質量和投資效益,結合我市實際,起草了市大中型沼氣工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6.起草《市沼氣服務網點建設實施意見》討論稿)
為鞏固農村沼氣建設成果,隨著農村能源戶用沼氣池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加強項目建后管理,確保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市農村沼氣管理辦法(試行)起草了農村沼氣服務網點建設實施意見》討論稿)
7.建立市農業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
認真對照年目標責任書的任務分解,為進一步做好年節能減排目標責任現場評價考核。準備相關材料,迎接市節能減排領導小組的考核。
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根據《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下達市年節能目標任務的通知》昆節減辦發5號)精神。將年市農業局節能目標任務進行分解。
8.編制《市農業節能減排規劃》
也是唯一的特大型中心城市,省會城市。為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對現代農業的帶動作用,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打造成帶動全省、輻射西南、溝通全國,面向東南亞和南亞的農產品信息流通中心、農產品精深加工中心、農業博覽會展中心和農業科技研發推廣中心。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活動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節能減排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部署,把農業農村節能減排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基礎工程。目前農業發展正處于現代農業的初級階段,充分認識到農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將目前單純追求高產的農業增長模式逐步轉變為農業發展與社會、環境相協調的增長模式,最終實現發展生態農業的目標,就是要在農業農村工作中落實科學發展觀。農業節能減排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需要,減輕資源和環境壓力的需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滇池水污染治理的需要。
9.編制完成《十二五”市農村能源規劃》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大提出。改善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為我市農村能源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同時也對這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農業和農村經濟正處于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充滿機遇和挑戰。認真貫徹”“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將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作為我市”十二五“規劃重點目標之一,確保我市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實現”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實施農村能源與環境健康、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為此,市農村能源建設以”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為方針,經過市級有關部門認真調查研究、科學分析,提出了市20112015年農村能源建設發展規劃》
10.村容村貌整治工程
省級建設資金510萬元(每村10萬元)截止年11月底,年省級下達我市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村51個。省級建設資金已全部到位,建設項目已基本完成。年5月,按照農業廳《關于上報年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總結的通知》云農辦經字91號)進行了檢查總結。全市51個項目村共完成投資3453.21萬元,除省級補助510萬元外(每村補助10萬元)引導投入資金2943.2萬元,占總投資的85%3003.21萬元拉動資金中,市、縣、鄉投入1007.68萬元,占拉動經費的33.6%社會資金624.39萬元,占21%;群眾自籌集資1311.15萬元,占43.7%群眾累計投勞46739個。通過整治工程,項目村完成村莊道路硬化49346.21米,新建村莊道路22060.74米,支砌排灌溝渠12362.37米,安裝人畜引水管道25189米,種植綠化樹161604棵,綠化花草27635平方米,安裝路燈247盞(其中,太陽能LED路燈40盞)建設文化室67個2618.9平方米、公廁73座、垃圾收集點139個,項目村村容村貌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省級下達我市村容村貌項目村建議數50個,年。控制數60個。市組織縣區申報省級村容村貌項目57個,項目正在申報中。
11.農業污染源普查工作
省農業組和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按照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市農業組已按照全國污染源普查辦公室的有關要求完成了工作,數據上報及普查檔案整理工作已通過省級質量驗收,目前,現正在進行普查數據開發及撰寫普查技術報告工作。
普查范圍涉及14個縣(市)區,市農業污染源普查共涉及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及滇池流域農村生活源四個污染源。127個鄉鎮,330個行政村。全市完成農業污染源普查對象22715個(其中:種植業污染源7229個、畜禽養殖污染源6464個、水產養殖污染源1694個、滇池流域農村生活污染源7328個)普查結果顯示:
占全流域總排放量10130.01噸的22.54%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染排放占77.46%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染為主的格局沒有變化。①滇池流域總氮總磷合計: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排放量2283.31噸。
畜禽養殖業排放的8844.75噸COD基本上沒有處理,②滇池流域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62.36%主要是農村生活污水產生的15718.18噸。而城市污水COD處理率達到產生98038.02噸,去除83096.5噸)84.76%相比之下,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化學需氧量(COD排放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大。
占總量的80%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占20%總磷的污染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占60%工業和城鎮生活占40%化學需氧量(COD由于城市污水去除率較高,③滇池流域總氮的污染以工業及城鎮生活為主。農村污水幾乎沒有處理,農村生活比重占40%農業生產占22%工業和城鎮生活占38%農村生活污染應引起高度重視。
二、存在困難和問題
市年農村能源建設及農業環保工作雖然取得了可喜成績,市委、市政府和省農業廳的正確領導下。但也還存在著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民增收難的問題依然不容忽視。農民家庭經濟收入與發達地區比差距較大,縣區與縣區之間,鄉鎮與鄉鎮之間,農民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增長不平衡,自籌能力低;二是國家投入不足,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低,影響沼氣池的推廣;三是科技支撐能力不強,缺少發展后勁。
三、下半年工作重點
剛才,××縣長針對全縣農業和春耕備耕生產工作進行了重要講話,會后各位要把××縣長的講話和會議精神向鄉鎮長傳達匯報,并按照××縣長的要求進行認真落實。今天的會議我講兩件事:一是簡要總結回顧2009年農業工作,二是部署今年農村工作和備耕春耕生產工作。
一、2009年工作的回顧(略)
二、2010年工作總體安排
(一)工作思路
今年的工作思路是:繼續實行“堅持一個中心、突出兩個重點、做好三篇文章、落實四項措施、實現五個目標”。即: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中心;突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兩個重點;做好水稻、水產、畜牧產業化三篇文章;落實好惠農政策、生產計劃、機制創新、深化改革四項措施;實現新農村建設有新突破、改革創新有新成果、農民收入有新增加、農業經濟有新發展、農村工作有新亮點五個目標。
(二)工作目標
1、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40億元,同比增長14.3%,產值實現80億元以上。
2、農村人均收入達到9350元,人均收入增加1560元,增長20%。其中(收入分配):水稻100元,畜牧600元,水產600元,蔬菜60元,勞動力轉移200元。
3、新農村建設投入達到1.8億元,增長12%。
4、糧食產量達到57.5萬噸,每畝增加75公斤。
5、肉鴨飼養量達到3000萬只,全縣至少建標準化小區45個。
6、水產養殖面積140萬畝,增長7.6%。今年突出發展養大蟹,增加河蟹養殖面積和泥鰍魚養殖面積。
7、小額信用貸款達到8億元,增長6.7%。
8、勞動力轉移實現8.3萬人,增長7.8%。
9、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15家,增長15%。
10、2009年5月1日前徹底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11、全縣蔬菜保護地增加10000畝。
12、全縣機插秧面積實現26萬畝,機收割面積實現35萬畝。
13、全縣農業綜合開發投入資金3000萬元以上。
14、全縣大禹杯動用土方1000萬方以上,奪得大禹杯。
15、全縣發展秸稈氣化站7家,建沼氣池3500戶。
16、全縣新上高附加值農產品深加工企業5家。
17、全縣發展訂單農業20萬畝。
(三)保障措施
1、認真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積極包裝項目,爭取國家政策支持。
2、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1)樹立抗旱奪豐收思想。今年上游水庫儲水少于去年,我縣的水庫去年由于客觀因素沒有蓄上水,今年的桃花水一定蓄好。
(2)樹立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思想。重點加大對禽流感、豬蘭耳病、雞新城疫、牛結核病等動物疫病的防控力度。一是要加強免疫工作;二是要切實加大疫情監控力度;三是要加強流行病學調查;四是要加強疫苗管理;五是要加大周邊地區防控力度;六是要加大病源處理力度,必須在最短時間、最小范圍內解決,防止漫延和擴大范圍。
(3)樹立戰低溫、防病害思想。水稻“三病”、“三蟲”防治工作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和字面上,管理和技術部門必須從春天抓起,手把手教會群眾防治方法,把防治措施落實到生產過程中。針對低溫冷害預防工作,我們要做到“天變我變”,及時應對。
(4)樹立防大澇、抗大洪思想。我縣所處的地理位置地勢低洼,又是兩條河入海處,所以每年必須把防內澇和抗大洪作為一項工作重點來抓,必須牢固樹立有備無患思想,做到萬無一失。
(5)樹立抵御突發性氣象災害思想。國內各地區地震、臺風、風暴潮、冷害、暴風雪等頻繁發生,我們要時刻做好防御準備,積極應對無法預測的各種自然災害,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3、抓好新農村建設。市委常委、縣委書記××同志對“三農”工作非常重視和關心,多次指示我們農口部門必須抓好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化,要把農民增收做為“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必須在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按照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的要求,今年重點抓好:一是規化建設高標準新村;二是村屯道路實現硬化路面,全部消滅泥土路;三是村中植樹栽花,每個鄉鎮要抓一個典型村屯,建好環村林;四是路邊栽花;五是用上安全飲用水;六是農民用上沼氣;七是用上太陽能;八是美化農村住宅環境;九是推進農村基層民主管理進程;十是新農村建設投資超過1.8億元。
4、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實現農業產業化。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努力實現一縣一品、一鄉一專和一
村一專,重點實現六個突破。
(1)突破肉鴨養殖數量。今年全縣肉鴨養殖達到3000萬只,增加1.5倍。到2012年,全縣肉鴨養殖實現1億只,邁進全國養鴨大縣行列。一是今年全縣建成8個養鴨專業鄉,主要包括××等鄉鎮。種鴨養殖重點是××鎮5個鄉鎮的6家養鴨企業,要完成20萬只種鴨養殖任務。二是建成2個年屠宰、儲藏能力5000萬只肉鴨的肉聯企業。重點扶持對象是天野家禽養殖公司和清水養禽場。三是建成至少45個養殖小區,每個鄉鎮至少3個。四是落實扶持政策,扶持政策按照縣長辦公會議紀要精神進行落實。五是落實資金,主要是多渠道進行籌措,包括自籌、貸款、吸收入股、對外聯合等多種形式。六是解決鴨雛,重點鄉鎮按照落實數量進行養殖,保證鴨苗供應。目前已采取到外地購置鴨苗措施,保證上半年養殖戶的養殖需要。七是找準養殖龍頭企業實行訂單生產,防止盲目生產。
(2)突破大蟹養殖數量和規格。養蟹產業沒有發展起來,主要原因就是群眾沒有得到可觀的經濟效益,查找原因就是我縣養殖成蟹單體的規格小,價格上不去,一旦突破這個瓶頸,養蟹產業將會實現跳躍式發展。解決問題的主要措施:一是擴大養大蟹面積?!痢伶偢餍略?萬畝稻田養殖面積,向養蟹大鄉發展;二是提高規格。養蟹大蟹從選苗開始抓起,必須選擇大規格優良種苗,同時加強飼養期間管理,加強動物性餌料的投喂量;三是推廣三種養殖模式:一是高淳模式;二是壩墻子模式;三是上工程稻蟹雙養模式。今年各部門各科研單位一定要總結出一套適合我地區的養殖模式。
(3)突破泥鰍魚養殖產量。今年,水產研究所必須總結出一套適合我縣的成熟的泥鰍魚養殖模式,并進行大力推廣?!痢伶傄e極參與,西安鎮、平安鄉今年養殖面積力爭超過5000畝。水產部門還要積極探索贛榆養殖模式,全縣的水稻要逐步實現一地三收(水稻、河蟹、泥鰍魚)。同時,還要研究縣內兩條河流這一得天獨厚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預計可利用水面61526畝。
(4)突破保護地生產規模。今年任務是新增10000畝,今年重點是新開鎮的棚菜萬畝連片區發展,利用現有的優勢,向棚菜專業鄉方向發展?!痢伶傄l展千畝棚菜小區,其他各鄉鎮也要完成任務。
(5)突破生豬養殖數量。今年生豬養殖要實現100萬頭,跨入全國生豬養殖大縣行列。目前我縣存欄育肥豬已經達到70萬頭,有全縣繁母豬3.8萬頭年可生產76萬頭仔豬作保障,實現100萬頭目標難度不大。另外,西安鎮生豬養殖數量要向20萬頭努力,要體現××振興公司養殖有機豬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6)突破皮毛動物深加工瓶頸。全縣皮毛動物的養殖技術已經成熟,影響養殖數量主要是近兩年來經濟效益下滑,農戶養殖積極性不高。要想提高經濟效益,就要突破瓶頸,就要加快發展皮毛深加工產業,就要研究皮毛深加工,通過深加工增加養殖戶收入,只有這樣皮毛動物養殖產業才能向健康方向發展。
要真正實現上述六個突破,我縣現代農業發展將發生質的變化,將實現新的飛躍:農民收入將大幅度增加,農業效益將大幅度提高,并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農業可能走出省門、走出國門。我們大家要向這個方向不懈地努力,這個目標將不會遙遠。
5、突出抓好六項重點工作
(1)抓好水稻全程機械化。我縣是全國的示范區,水稻全程機械化一定要走在前列。今年的具體措施是:一是各鄉鎮要繼續對購買插秧機和收割機的農戶進行扶持;二是爭取國家政策資金補貼要達到1000萬元;三是發展農機合作社;四是加強培訓和服務;五是實現人、機、苗、地、管五統一。新立鎮要提前實現機械化。今年全程機械化要上一個新臺階,力爭本屆政府屆滿基本實現水稻機械化生產。
(2)抓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安全飲水工程在今年5月1日前必須結束。各鄉鎮抓緊核實工程量和項目投資,2月20日結束,3月中旬開始施工。
(3)抓好小額貸款用還工作。今年貸款數額必須保證8個億以上。同時,要抓好信用誠信體系建設。各鄉鎮既負責貸款,也要負責還貸。
(4)抓好農村能源工作。發展村屯整體推進模式,捆綁使用資金,每個鄉鎮爭取建造一個典型村,全縣完成氣化站5個。
(5)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今后我縣要按照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要求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的增長方式,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農產品向有機方向發展,確保農產品安全,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可靠的農產品。
(6)抓好爭創農產品品牌。爭創品牌的目標是2、5、10,即:國家級名牌2個,省級名牌5個,市級名牌10個。糧食局和糧食集團要把××大米創名牌作為工作重點下大力氣進行培育,農口其他部門也要做好農產品品牌商標認證工作。
(四)當前春耕備耕工作
一年之計在于春。農口各部門和各鄉鎮一定要做好農業生產的安排部署,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農業豐收。
1、抓好技術培訓工作。農口部門要積極組織農民進行培訓,安排好培訓時間和內容,切實解決農民在生產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要加強對農業新技術的指導,保證農民實現科學生產、安全生產。同時,要解決和改變農民在農業生產中不翻地、水育苗、不科學用藥的不良做法。
2、做好農用物質儲備。抓緊種子、化肥、農藥、黑土等備耕,推廣鹽豐、遼星等種子優良品種,提倡每戶種植兩個以上品種,每個水稻種植品種不超過種植面積的40%,以降低減產風險。做好農資市場打假工作,確保農用物資質量。
3、做好蓄水準備工作。做好桃花水及上游水庫放水蓄水工作,達到溝滿壕平,備足水稻育苗和插秧用水。
4、做好農業保險工作。積極宣傳農業保險知識,擴大農作物保險面積,提高抵御農業風險能力和增強農民生產信心,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5、做好對上爭取資金工作。認真研讀中央1號文件,積極研究對上爭取資金項目,讓惠及政策落到自己頭上。今年農口對上爭取資金要保5億爭7億。
6、做好糧食直補資金發放工作。各級部門必須按照國家政策足額及時發放直補資金。
7、做好準備,迎接六項檢查。相關部門要做好對口部門檢查接待工作。一是糧食清倉查庫檢查;二是移民項目的檢查;三是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檢查;四是大型灌區續建項目檢查;五是九年義務教育債務化解、村級債務化解檢查;六是農口各項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