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幼兒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月主題:職業大體驗 班級:中一班 指導教師:郭馨然 活動時間:2021 年 4月 12日 星期:一
活動名稱
保護環境我能行s
教案撰寫評價等級(優秀A;良好B;一般C )
活動目標
1、認識到垃圾會影響地球環境,人類要減少垃圾,讓幼兒了解幾種廢舊物品的處理方法。
2、能說出環境污染的來源,認識其危害,了解環境和人類生活的關系。
3、能大膽地和同伴進行交流,對環境污染和保護環境的感受。
重點
能說出環境污染的來源,認識其危害,了解環境和人類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各種日常的廢舊物品(廢舊的玩具,易拉罐,紙盒子,果皮等)
活動流程
一、通過自己實地觀察,發現問題。
1、老師展示自己觀察垃圾的情況。
2、幼兒自己討論問題,并進行交流。
3、小結:原來可以通過創意改造再利用許多廢舊物品。
二、介紹幾種廢物利用的方法。
1、教師出示自己通過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的物品。
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物品分組進行探討、交流,并思考還有哪些用處。
2、教師針對幼兒探討的結果進行總結玩具、廢舊衣服等處理的方法:修理、制作玩具用品、作為肥料等。
3、幼兒根據自己經驗進行探討并總結方法。
三、教師采用語言和演示等方式總結方法。
審批建議
課后反思
廣通幼兒園月主題教案(2021春)
月主題:職業大體驗 班級:中一班 指導教師:郭馨然 活動時間:2021 年4 月14 日 星期:三
活動名稱
長大了,我想做。。。
教案撰寫評價等級(優秀A;良好B;一般C )
活動目標
1、熟悉歌謠,學習看圖譜演奏。
2、嘗試根據樂器的音色為歌謠選擇樂器。
3、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侓動。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重點
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侓動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幼兒用書。
活動流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都見過錘子吧?是什么樣的呢?
2、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二、欣賞歌謠,感知大小兩種錘子的節奏。
1、出示圖譜,提問幼兒:大錘子是怎么敲的?敲了幾下呢?
2、小錘子是怎么敲的呢?小錘子的聲音重還是大錘子的聲音重呢?
3、教師說前半句,幼兒拍手表現兩種錘子的輕重。
三、探索交流。
1、學習看圖譜,初步感知節奏。
2、跟隨音樂看圖譜感知節奏。
3、根據樂器的音色為歌謠選擇樂器。
4、看圖譜完整演奏。
(1)教師帶領幼兒演奏。
(2)教師小結:樂器的使用以及小錘子的演奏。
(3)幼兒互換樂器演奏。
審批建議
課后反思
廣通幼兒園月主題教案(2021春)
月主題:職業大體驗 班級:中一班 指導教師:郭馨然 活動時間:2021 年 4月 13日 星期:二
活動名稱
長大了,我要做。。。
教案撰寫評價等級(優秀A;良好B;一般C )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職業,樂意說自己的理想。
2、大膽在集體面前說出自己長大了想當什么。
3、初步懂得要實現理想就要從小努力。
重點
初步懂得要實現理想就要從小努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椅子,自制的方向盤。
活動流程
一、問題導入。
1、有些小動物長大后和小時候有了很大的不同,變得獨立、強壯、能干了。小朋友,你們想過你們長大后的樣子嗎?你們長大后想做什么呢?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表達。
二、信息拓展。
1、教師出示課件中各種職業的圖片,引導幼兒一起認識。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這些職業在我們生活中的意義。
3、請幼兒說說自己長大后想做什么,為什么?
4、引導幼兒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5、教師啟發幼兒說說要實現這些愿望,應該怎么做?
6、小結:每種職業都值得人們尊敬,小朋友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要行動起來,從小努力,相信你們長大后都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開心游戲:夢想列車。
1、將凳子擺成兩排,教師手握“方向盤”扮演司機開車,教師問幼兒長大后想做什么,幼兒完整說出自己的理想后就可以“上車”。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實物掛鐘一個,自制一座大鐘(分針上有一只小兔,時針上有一只小烏龜)。
2、為每個幼兒準備硬紙片做的鐘一個。
3、龜兔賽跑課件,幼兒一日作息圖片5張,小猴、小老鼠、奧特曼、大灰狼等布動物。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掛鐘
1、提問:它叫什么?家里還有哪些鐘(大座鐘,催我們早早起的小鬧鐘,還有人們為了攜帶方便,將鐘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鐘的作用是什么?(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二、教師出示自制的大掛鐘
1、請幼兒看看這個鐘是什么形狀的(圓形的),小朋友們還看見過什么樣的鐘(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請幼兒看看鐘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數字,有二根針)教師講解鐘上的數字“12”總是在上面,“6”總是在下面,并教幼兒認識“時針”和“分針”的名稱。
三、放龜兔賽跑課件給幼兒看,幫助幼兒認識較短的時針和較長的分針,感受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課件的內容是:兔子的腳長,跑得快,烏龜的腳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烏龜在圓形跑道上賽跑,兔子跑了一圈,烏龜才跑一點點遠。
四、教師將時針、分針都撥在“12”上,然后將長針轉一圈,讓幼兒注意短針有什么變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個數字)教師反復撥幾次,使幼兒明白長針(分針)每走一圈,短針(時針)就走一個字,這就是一個小時。
五、教師繼續撥長針。邊撥邊告訴幼兒當短針(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長針(分針)正指向12時就表示“×點鐘”。邊撥邊和幼兒一起說:“一點鐘、二點鐘、三點鐘……”直到“十二點”(即兩針再次重合)為止。
六、請幼兒看一日作息圖片,要求全體幼兒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紙片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餐,下午5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間進行各種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放學時不能在路上貪玩。
1 .使學生了解“白氣”形成的原因,認識霧和云的現象及其成因。
2 .使學生知道霧和云與人的關系。
3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4 .向學生進行科學自然觀的教育——自然界物質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二、教學準備
1 .演示材料:裝有熱水的保溫瓶。
2 .分組實驗材料:保溫杯 ( 內裝冰塊 ) 、裝有溫水的大口瓶。
3 .掛圖或幻燈片——霧和云。
三、教學過程
( 一 ) 教學引入
1 .復習提問:水蒸氣是一種什么樣的氣體 ?
( 水蒸氣是一種沒有氣味、沒有味道、沒有顏色、透明的氣體。 )
我們的眼睛能看得見水蒸氣嗎 ?( 不能 )
2 .演示:揭開保溫瓶的塞子,瓶口上出現“白氣”。
3 .提問:
(1) 揭開裝有熱水的保溫瓶塞子后你們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
( 冒“白氣” )
(2) 從保溫瓶里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嗎 ?( 不是。 ) 為什么 ?( 水蒸氣是一種看不見的氣體,而“白氣”卻能看見。 )
(3) 那么,“白氣”究竟是什么 ? 它是怎樣形成的 ? 這節課我們先來研究這個問題。
( 二 ) 學習新課
1 .指導學生了解“白氣”形成的原因
(1) 講述:為了弄清“白氣”究竟是什么,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 ( 拿出裝有溫水的大口瓶。 )
①觀察:大口瓶內除了水之外,還有別的物體嗎 ?( 有水蒸氣。 )
②講述:一會兒,用一塊冰接近瓶口,看會發生什么現象 ? 把冰塊移開,情況會怎樣 ? 反復做幾次,結果怎樣 ?
③學生分組實驗。
④匯報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
(2) 討論:
①實驗結果說明什么 ?( “白氣”是在受冷條件下形成的。 )
②“白氣”是什么物體受冷形成的呢 ? 想一想,瓶內除了水以外還有什么 ?
(3)
講述:大口瓶內的溫水會蒸發出看不見的水蒸氣,當水蒸氣從瓶口冒出來遇到冰塊周圍的冷空氣時.會凝結成許許多多非常小的小水點。這些小水點聚集在一起,飄浮在空中,在光的照射下,呈現出白色,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冒“白氣”現象。因此,“白氣”實際是飄浮在空中的小水點,而不是水蒸氣。
(4) 提問:你在生活中還看到哪些冒“白氣”的現象 ?( 指導學生看課本第 64 頁的插圖 l 。 )
2 .指導學生認識霧和云的成因
(1) 談話:在自然界中看過像“白氣”這樣的現象嗎 ?
( 根據學生講的現象出示霧、云圖示,或指導看課本第 65 頁的插圖。 )
(2) 討論:根據“白氣”的形成原因,推想這些現象是怎樣形成的 ?( 學生試回答。 )
(3) 講解:
空氣中含有水蒸氣,這是從地球表面的土壤、江河、湖海、植物體內的水蒸發出來的。這些水蒸氣如果受了冷,就會凝結成小水點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飄浮在空中,成為“白氣”狀。
夜里,由于沒有太陽照射,大地散熱很快,到了早晨,靠近地面的氣溫比較低。這時,如果空氣中水蒸氣較多,就會凝結成許多小水點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飄浮在低空,這就是“霧”。
( 板書:霧 ) 由于,早晨地面上的氣溫較低,因此,霧多發生在早晨,日出后地面的氣溫逐漸上升,霧便會逐漸消散。
從地面到高空溫度逐漸降低,每升高 100 米氣溫約降低 0 . 5
℃。我們已經知道熱空氣會上升,當上升至一定高度的時候,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凝結成許多小水點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飄浮在高空,這就是我們常看到的什么 ?
(云。)(板書:云)
(4) 學生復述:
①霧是怎樣形成的 ?
②云是怎樣形成的 ?
(5) 討論:霧和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
3 .指導學生認識霧、云與人的關系
(1) 談話:當你處在大霧中有什么感覺 ?
(2)講述:大霧會影響我們的眼睛看較遠地方的景物,甚至會使車輛前的燈光不能照射很遠,影響車輛行駛、輪船航行、飛機升降。大霧還影響地面的煙等廢氣的散發,加重空氣的污染。
(3) 談話:云與我們有什么關系 ?
(4)講述:云的種類很多,有時在晴朗的天空中飄浮著幾朵白云,有時一朵朵云塊就像魚鱗一般整齊地排列在天空中,有的像朵大蘑菇,有的云一會象奔馬一會兒又變成其他的形狀,有時則是烏云密布。……
( 介紹課本第 66 頁云的種類名稱:積云、魚鱗狀卷云、羽毛狀卷云、積雨云和層云。 ) 云的種類很多,千姿百態。
我國勞動人民早就掌握了云的變化規律,并能根據天上云的情況準確地預報天氣的變化,總結出了許多觀云測天氣變化的諺語,如:“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一塊烏云在頭頂,再大風雨也不“驚”……現在,人們不僅用眼、儀器來觀測云的變化,還利用人造衛星在太空中觀察地球上空大范圍云的變化。我們每天都可以從電視氣象預報中看到衛星拍攝的云圖,它能幫助人們更好地掌握天氣變化的規律,為工農業生產服務。
( 三 ) 鞏固練習
1 .簡單概括本課學習的內容。
2 .填寫課本中填空部分的內容。
3 .提問:
(1) “白氣”是水蒸氣嗎 ?
(2) 霧和云是怎樣形成的 ?
( 四 ) 布置作業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在兒童節來臨之際,下面給大家分享6.1兒童節幼兒園活動教案最新精選2020.歡迎閱讀!
兒童節幼兒園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節日,在這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要過節。
2、知道有許多窮苦的孩子不能在這一天開開心心地過節,從而激發幼兒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3、激發幼兒善良、博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布置六一場景。
2、錄像:社會慈善活動的感人場景;描述窮困、戰爭、饑餓的兒童片段。
3、歌曲磁帶《`愛的奉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提問:
(1)“今天我們要過六一節了,六一節是我們小朋友的節日,你們開心嗎?”
(2)“你的六一節想怎樣過?”(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打算)
(3)“你們想過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了嗎?”
2、小結:我們在一起開開心心過兒童節真幸福,但是你們知道嗎?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小朋友因為窮困、戰爭、饑餓而不能過上一個快樂的兒童節,你們想看看嗎?
二、播放錄像,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從而引發幼兒對他人的關心與幫助。
1、幼兒觀看錄像。
2、提問:
(1)錄像里的小朋友怎么了?(請幼兒自由討論)
(2)你們看了有什么感覺?(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3)這些小朋友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也玩不好,你們想幫幫他們嗎?
(4)你想怎樣幫助他們呢?(引導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參與幼兒的討論。)
3、觀看社會募捐的錄像。
小結:我們也可以把一些自己穿不下的衣物、好吃的、自己看過的書、或者自己的零花錢去捐獻給那些生活在痛苦里的小朋友。
4、“除了送東西你還想對這些小朋友說些什么話?”
(1)先引導幼兒互相說說,注意傾聽幼兒談話。
(2)請幾名幼兒到集體前面來說一些祝福的話、關心的話。
結束活動:
欣賞歌曲《愛的奉獻》,邊觀看錄像。
活動延伸:
考慮本班實際情況,組織一次募捐活動。
兒童節幼兒園活動教案2
一、活動內容:
邀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來幼兒園共同歡度 “六一兒童節”。
二、活動目標: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相互謙讓的品質以及良好的衛生習慣。
2、通過小朋友與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兒童節”的快樂,增進孩子與父母、長輩之間的感情。
3、加強家園、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
三、活動準備:
1、發“告家長書”,請家長準備一個拿手菜。
2、與個別廚師家長聯系,作好廚藝表演的準備。
3、教師準備活動的場地,各種食品,活動后的獎品以及一些使用的工具等。
四、活動過程:
一、組織家長和幼兒入座。
二、活動開始:
(1)向家長和孩子們簡單介紹本次“快快樂樂過六一”——小班年級組慶六一活動的內容及過程。
(2)邀請廚師家長表演廚藝。
(3)分組活動:家長和幼兒共同制作、品嘗各種食品,可循環操作。
小組內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餛飩,餃子;
5.搓團圓;6.水果拼盤;7.涼拌菜;8.家長的拿手菜。
三、活動結束
發獎品,組織各班幼兒回教室。
開場白:
1、小朋友你們知道六月一號是什么節嗎?對了六月一號是兒童節,是你們的節日,今天我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來過一個快快樂樂的兒童節,好嗎?
2、你們看,老師準備了很多好吃的(介紹食品制作內容),你們想吃嗎?不過,它們還沒做好呢,還不能吃呢。所以想請小朋友和你的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做好吃的,等全部做完了,我們再一起來分享,好嗎?
3、強調活動要求
那你們在做的時候能不能吃呢?對了,都是乖寶寶。請你們把做完的好吃的都放在中間一張桌子上。小朋友做好一樣以后還可以去做另外的一個,懂了嗎?還有請小朋友把垃圾都放在垃圾盤里,做一個愛干凈的好寶寶。
4、幼兒品嘗
(1)請小朋友說說做了哪些食品?
(2)采用自助餐的形式讓幼兒和家長共同品嘗
5、結束語:小朋友,你們吃的高興嗎?今天你們又學到了一個新本領,真棒。祝小朋友們六一節快樂!
告家長書
親愛的家長朋友: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這是我們孩子在幼兒園的第一個兒童節。為了慶祝這個節日,我們將在本周五上午9:00在三樓活動室舉行“快快樂樂過六一”——小班年級組食品共享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一、活動目標: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相互謙讓的品質以及良好的衛生習慣。
2、通過小朋友與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兒童節”的快樂,增進孩子與父母、長輩之間的感情。
二、活動準備:
1、請家長準備一個拿手菜,一把水果刀。
2、請家長在以下食品制作的內容中任選三項,填好以下表格交到本班班主任處。
食品制作內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餛飩,餃子;
5.搓團圓;6.水果拼盤;7.涼拌菜;
兒童節幼兒園活動教案3
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講述過“六一”節的歡快情景。
2、鼓勵幼兒用繪畫來表現節日中最感興趣的情景或最開心的時刻。
3、培養幼兒愿與朋友分享快樂之情。
準備
1、幼兒園過“六一”節的錄象片段。
2、圍繞“六一”兒童節啟發幼兒談論、交流。
3、紙、筆。
過程
1、引導幼兒講述“六一”節的快樂。
(1)昨天是什么日子?這天你過得怎么樣?
(2)討論:為什么覺得快樂?你都做了哪些事?(幫助幼兒回憶過“六一”節的情景:一起布置教室、玩趣味游戲、有許多好吃的東西等)
2、講述別人的快樂。
(1)昨天楊老師把小朋友在玩游戲時高興的樣子都拍下來了,我們來看一看錄象里誰很快樂,他在做什么?
(2)你看到誰很快樂,他在做什么?
3、講述最感興趣或興的一件事。
“六一”節使你最感興趣或感到興的一件事是什么?
4、用繪畫來表現自己的快樂。
(1)“六一”節給我們留下了這么多快樂,讓我們把它畫下來吧!
(2)幼兒作畫,教師鼓勵幼兒把最感興趣的情景或最開心的事畫下來。(播放歌曲“快樂的六一”)
(3)把先畫好的作品張貼在展板上,幼兒結伴欣賞并交流作品。
(4)集體欣賞,請個別幼兒來介紹一下作品。
5、下一節課我們再把這些畫打扮一下,老師把它們訂起來做成一本“六一”小畫冊,早上爸爸媽媽送你來的時候,請他們翻翻我們的小畫冊,讓他們一起來分享我們的快樂,好嗎?
兒童節幼兒園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兒歌,能夠認識六一兒童節是一個國際的節日,全世界兒童都是一家。
2.能咬字清晰地朗誦兒歌,并在角色游戲中大膽地表演兒歌內容。
3.感受國際兒童節的氣氛,喜愛與同伴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4.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5.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活動準備:
圖片人偶、圖畫、ppt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初步感知兒歌,能夠認識六一兒童節是一個國際的節日,全世界兒童都是一家。
2.難點:能清晰地朗誦兒歌,并在角色游戲中大膽地表演兒歌內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有一位跟你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李小華。他想帶小朋友們一起去玩,你們想不想去?
二、感知兒歌情景,理解兒歌內容。
1.分段感知兒歌情景并理解。
第一段:
李華帶大家來的第一個地方有什么?
出示圖片:彩虹(一道彩虹天上掛)
提問:它像什么?橋(好像橋上兩邊架)
李華從橋上走過去,走過去干嘛呀?
咦,誰出現了?——有美國的小朋友、有日本的小朋友、還有我們班好多小朋友們。
原來他是為了迎接各國的好娃娃。
第二段:
我們來跟不同國家的小朋友打招呼吧!
你好呀,美國的小尼娜,
你好呀,日本的小櫻花,
我是中國的李小華,
歡迎你們來到咱國家。
第三段:
你知道他們來咱國家干什么嗎?因為有一個屬于不同國家每一個小朋友的節日,李小華邀請他們一起來慶祝這節日。小朋友知道是什么節日嗎?——六一國際兒童節。
李小華說:慶祝六一兒童節,手拉著手笑哈哈,我們都是好朋友呀,全世界兒童是一家。
小朋友們,你們歡迎這些國家的兒童來我們國家過六一嗎?
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兒歌吧!兒歌的名字是《全世界兒童是一家》。
2.傾聽并朗誦
先聽老師為大家朗誦一遍,然后全班小朋友一起朗讀一遍。
小朋友們讀的不錯,但是我們要把櫻花讀清楚哦。
三、分角色表演兒歌,感受兒童節的氛圍。
你們喜歡兒歌里面的什么或者人物呀?能不能演一演?
待會我們來玩我是小小表演家的游戲,當老師念一句兒歌內容,你們在座位上通過你們的想象來表演出來。
準備好了嗎?全體起立,表演開始啦
全世界兒童是一家......
兒童節幼兒園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節目表演等形式,讓幼兒感受到節日的來臨,共同分享節日的歡樂。
2.知道這是自己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個“六一”節,增加幼兒對幼兒園的依戀之情,激發幼兒步入小學的欲望。
游戲內容:
一、全體幼兒合唱:《畢業歌》
主持人宣布“小小六一慶祝會”現在開始。
二、節目表演:
幼兒將事先排練好的節目分組按順序表演。
三、游戲:
1、比比誰的運氣好
準備:黑板上貼上各種顏色的手工紙,紙的背后寫上相關的內容。
規則:幼兒選擇一張顏色的紙,如:翻過來紙上寫:恭喜您,中獎了,那么這幼兒則得到一份精美的獎品,如:翻過來寫著要完成某鄉任務才能得到獎品,幼兒則應根據上面的要求完成。
2、夾彈珠
準備:彈珠若干,筷子兩雙,小碗兩個
規則:30秒內,兩位幼兒比賽用筷子將彈珠夾入小碗,誰多誰贏。
3、搶椅子
準備:椅子若干,音樂
規則:幼兒將椅子圍成一個圈,聽著音樂繞著椅子走,當音樂停止的時候,幼兒坐上椅子,誰沒坐到椅子則淘汰。
4、壘高
準備:盒子若干
規則:兩位幼兒在30秒內,誰將盒子壘得高,誰則贏得比賽。
5、大風吹
規則:聽口令,如口令是“大風吹,吹穿褲子的女孩”,那么穿褲子的女孩必須和他人換位子,如口令是“小風吹,吹穿跑鞋的人”,那么沒穿跑鞋的人必須交換位子。
四、送禮物:
送上愛心風車、圖書等禮物,慶祝小朋友們節日快樂。
1.讓幼兒學會兒歌《刷牙》,并能用肢體動作表現刷牙的內容。
2.教育幼兒從小養成刷牙、漱口的習慣,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3.教會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4.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重點難點
讓幼兒按兒歌的內容記住刷牙的方法,并每天堅持刷牙,養成常刷牙、勤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準備一個新牙刷、一面小鏡子。
2.教師搜集吃過巧克力、黑芝麻糖后的牙齒照片和有齲齒、牙垢的照片。
3.兒歌《刷牙》的DVD光盤。
4.牙齒大模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照鏡子
問題:看看自己的小牙齒長得什么樣?有沒有不同的、特殊的小牙齒呀?
幼兒匯報后師指出班級幼兒齲齒、牙垢的實際情況
2.看照片:
(1)問題:看看平時我們吃過東西后的牙齒是怎樣的?
幼兒會發現:牙變黑了。
(2)問題:再看看這些牙怎么了?(師出示齲齒、牙垢的照片)
幼兒會發現:牙壞了、臟了。
(3)根據兩組照片,引發幼兒關于保護牙齒的討論?
引導幼兒說出刷牙、漱口等方法
3.想辦法:
問題:平時你刷不刷牙呀?怎樣刷牙呀?你會嗎?
請個別幼兒來示范。
老師拿出牙齒大模型和大牙刷來進行實物演示。
二、活動部分
今天老師教大家一個兒歌《刷牙》,你們要認真聽、用腦記,看看誰最先記住。
1.教師播放兒歌《刷牙》
問題:聽一聽兒歌中是怎樣刷牙的?
2.教師帶領幼兒逐句學習。
3.讓幼兒跟著播放一起學習
4.讓幼兒邊做刷牙的動作邊說兒歌。
問題:現在誰來說說兒歌里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刷牙才能刷的干干凈凈?
引導幼兒匯報
5.師幼再一起背背兒歌
三、游戲部分
將幼兒分成兩組扮演上下兩排牙齒,教師在當中用教具大牙刷幫助“兩排牙齒"刷牙,讓幼兒根據大牙刷的方向有節奏的扭動身體,說完最后一句兒歌再笑著露出自己的小牙。
四、鞏固部分
讓幼兒用自己的小牙刷實地刷一遍牙。
五、延伸部分
除了刷牙,還有什么辦法保護牙齒?引導幼兒匯報后師小結:不吃過硬、過甜、過冷、過熱、過酸的食物,睡前不吃零食、不吃糖,定期檢查牙齒等。
教學反思
1.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本節課由于有牙齒的實物模型和照片,孩子們活動的積極性都很高,都能積極自主的參與活動過程,也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示刷牙的動作。在師幼互動交流中,孩子們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很有思想,這也在我意料之外,我總以為孩子小,放不開,沒有想到孩子對兒歌很感興趣,記得快、動作可愛,輕松的學會了如何刷牙。以后我要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讓孩子們真正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