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研究綜述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字]XBRL 依據 分類
一 XBRL產生的理論依據
Debreceny和Gray(2001)從使用者角度指出,公司間財務信息表示格式的不一致、互聯網信息的爆炸、ItTML格式的內在缺陷等使得使用者很難通過互聯網搜索到所需的財務信息,而XBRL能很好解決這一問題。Hunton(2003)運用經濟學上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評價與比較實時報告系統與傳統報告系統,指出XBRL是理性經濟人的必然選擇。從收益方面來說,實時報告允許決策者獲取實時信息,以調整早期信息集。因而,實時披露決策相關信息將會降低股價變動性、信息風險、交易溢價、資本成本以及內部信息供給壓力。另一方面,實時報告的成本主要是先進信息交流技術(ICT)基礎設施的開發與實施成本。一旦ICT基礎設施建立并有效運行后,實時報告的增量成本將會非常低微,尤其是XBRL技術的應用。Pinsker(2004)從企業的吸收能力,對計算機傳遞信息的理解力、技術接受模型和鄰里效應等四個理論模型方面分析了企業應用XBRL技術的前提和基礎。
二 XBRL的分類標準
分類標準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它是對財務報告內容的標準的描述與分類體系,可視為Schema語言的擴展,是由特定組織依據XBRL規格書創建的適用于本行業企業信息交換的“詞匯表”或“字典(韓慶蘭,蔡苗2008)。學者張天西(2006)認為現行會計理論不能成為XBRL標準的理論基礎,在構建XBRL標準的理論基礎時要遵循與現行財務會計概念融合、從信息使用者角度來構建原則。他將會計理論、數據庫理論相結合,嘗試建立了以財務信息元素為結構的XBRL理論體系。他具體探討了構建XBRL理論框架的原則,并以該原則嘗試解釋了財務信息元素的含義、結構、表現、組合、繼承和傳遞以及初始財務信息元素的保護等概念。高錦萍(2007)基于本體論和信息元素論,以會計及披露規則、公司報告實務及XBRL技術規范為依據構建了XBRL財務報告分類標準制定的理論,并在該理論基礎上首先確定分類標準信息所覆蓋的領域和范圍,制定出合理的分類體系框架,然后對分類體系中的各基本分類模塊信息進一步分類,從而完成對信息元素的定義,并在次年提出以IFRS分類標準為基準來創建我國的XBRL財務報告國家分類標準,各行業、企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制定適合本行業、企業特色的標準。潘琰和林琳(2007)綜合應用XBRL和Web服務等前沿技術提出柔性化的公司按需報告模式,該模式突破目前僅將XBRL應用于公司報告呈報環節的簡單應用模式,深入企業內部應用系統,并延伸至用戶終端,形成一個充滿柔性的完整的公司報告供應鏈。
三 現有研究的總結與評價
1.從作者分布上看,以國外學者居多。XBRL的分類標準是XBRL推行及應用中的關鍵點,在這一領域,許多開拓性的研究成果都是國外學者所得,我國在這一領域較有造詣的學者是張天西及其學生高錦萍、趙天明。造成這種分布狀況的原因在于:第一XBRL在國外產生,并且推行較早,國外有研究的實務需要和動力。第二我國網絡財務報告研究領域的學者不多,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對XBRL的研究。
關鍵詞:保送生制度 多元綜合評價 改革
多年來,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主要通過以下渠道進行:一個是大規模的全國統一高考,另一個是各地的免試推薦保送生制度,還有現在部分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高考“保送生”是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才開始出現的招生政策,它是我國高校招生自改革最早的開端,2008年教育部對于保送生制度又有了新的規定。那么,在這種新形勢下,保送生制度究竟應該存乎?廢乎?如果要繼續實行這種招生方式,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完善它?如何確保保送生的質量?眾專家、學者們對此的態度與看法可謂是見仁見智。現將見諸文獻的觀點綜述如下。
一、關于對“保送生制度”含義的理解
蔣麗珠在《保送生制度:從政治化到人本化》一文中講到,保送生制度是指某一方面符合要求的考生經推薦,免予他們參加全國高等學校統一的招生考試,經高等學校考核同意而直接進入高等學校學習的制度。
鄭若玲認為保送生制度是我國借鑒國外的多元(綜合)評價制度的一種表現方式。保送生制度是為克服高考筆試的局限性,于1988年正式實施的一種招生輔助制度,由確定的中等學校推薦、保舉成績優秀或有特長的學生,經高等學校考核同意,免予他們參加全國統一高考而直接進入高等學校學習的制度。保送生制度既要全面考核保送生在中學階段的德、智、體情況,又要通過面試了解其專長,從本質上說,它就是一種多元(綜合)評價制度。
二、關于實行保送生制度的意義的討論
關于保送生制度的意義的討論,沒有什么爭議,學者們一般集中于以下幾個看法:實行保送生制度有利于將中學的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有利于克服全國統一招生考試制度的弊端,擴大高校招生自,使考試與保送兩種形式優勢互補;實行保送生制度有利于加強高等學校與中學的聯系;實行保送生制度可以鼓勵學生全面發展,使高校選拔出具有較好的專業適應性的優秀人才,有利于在高校樹立全面發展的榜樣。
三、關于保送生制度所存在問題的爭論
鄭若玲、蔣麗珠都認為,在制度實施的過程中,保送生制度存在一些異化,保送生制度的現實與理想漸行漸遠,乃至于令人觸目驚心。例如,一些中學為保升學率,“薦良不薦優”;一些中學“送官不送民”,很多人因此指責保送生制度是中國教育領域最大的腐敗。另外有學者認為招收保送生所實行的綜合能力測試和高校自主組織的考試耗時費力,保送生工作難以監控。
四、關于保送生制度存在合理性的討論
自隆回保送生舞弊案曝光以后,社會上對保送生制度的批評此起彼伏,廢除保送生制度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特別在有舞弊案發生的地方,許多人認為保送生很大程度上已成了社會關系和金錢聯合作用的產品,而作為制造這種產品的制度就應該摒棄。陳杰人就認為保送制度打破了公平競爭的秩序,要被掃進歷史垃圾堆。2001年3月,在全國政協九屆四次會議期間,上海政協委員瞿世鏡質疑保送生制度,要求在教育系統內取消保送生。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傳德也認為保送應該逐步取消。還有學者認為,近年來很多高校都獲得了自主招生權,自主招生的作用也在于克服單一筆試的弊端。在功能定位上,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完全可以代替高考保送制度。
但也有專家學者認為,舞弊現象畢竟是極少數,是有限度的行為。保送生制度不應該被取締,保送生制度在實行的二十幾年里,作為一種錄取方式的補充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的,特別是為高校選拔到了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勞凱聲就認為保送生制度是無辜的。
廈門大學鄭若玲則認為各所高校固然有采行保送生制度與否的自,但也不能因噎廢食。保送生制度作為對統一高考制度的一種補充,如果操作得當,確能在選拔特長生、消除應試的片面性和促進素質教育等方面發揮作用。因此,在高考進行多元入學和多樣化改革的今天,保送生制度仍有其存在的必要,但必須進行革新。實際上,筆者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我們應該客觀分析問題,保送生制度本身是具有意義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是因為環境等各方面因素,導致其在實施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我們應該認識到,制度是需要在實踐中加以完善的。
五、關于保送生制度存在舞弊現象原因的分析
有學者認為,保送生制度出現舞弊現象,造成現實與矛盾之間有差距,這既受制于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教育國情,亦有傳統文化影響之根源。其中,政治、經濟、教育等因素的影響是顯性的,文化因素的影響則是潛在、隱性的,且對政治、經濟等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具有中介或折射作用。中國的多元(綜合)評價制度――保送生制度的命運,便受傳統文化這只“看不見的手”所牽制。也有學者通過高校――中學關系的特點來進行舞弊行為的理論分析,認為保送生制度中所出現的舞弊問題從根本上說是由制度設計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中學有從事道德風險的動機,而各參與者的尋租活動加劇了道德風險問題的嚴重性。
六、關于完善保送生制度對策的研究
鄭若玲認為保送生制度的出路也就在于標準的重新定位和制度的全面革新。除控制保送規模,繼續進行保送生綜合能力測試外,在保送生資格上應只保留“硬條件”。具體而言,除特招少數奧林匹克學科競賽的尖子生和個別特長生以及優秀運動員外,其他任何有可能被人為因素所異化的“軟標準”都應取消。徐向東、孫永紅提出推薦保送生的過程要透明、公開,要將保送生的條件資格、選拔辦法、錄取人數、錄取章程向社會公布。被保送的學生要公示,聽從師生及各方面的意見。最后,對保送生實行試讀考核制度,對試讀考核不合格的保送生一律退回,并取消該生所在中學的推薦資格。同時要在中小學加強誠信教育,制定具體明確、可操作的學生誠信條例,對考試作弊、抄襲等行為都有明確的判別標準和懲罰措施。使學生從小樹立起誠信為本的做人標準和價值觀,以至終身受益。這種“試讀考核”究竟能不能采用,筆者認為還有待于商榷。有學者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保送生的私有信息能夠真實有效地顯示或者取消中學推薦這一環節,建立學生直接面向高校的保送制度。實際上,這種學生直接面向高校的保送有點類似于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史敏、呂興君運用東北大學的實例來闡明如何通過完善保送生錄取機制來保證保送生錄取質量。他們主要強調完善錄取環節的工作,此外,他們認為,高校做好保送生跟蹤調查工作并把信息及時反饋給各中學,是保送生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但昭彬則認為保送生制度應該保送那些成績特別優異,能夠考上大學,但家庭經濟特別困難上不起大學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可見,保送生制度改革的理想與現實之間,似乎總有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保送生制度究竟何去何從,爭議很多,但對于保送生制度的相關問題研究,很多學者都是通過文本進行分析,缺少調查實證分析。此外,幾乎沒有文章探討中學應該做好的工作,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各高校。筆者認為,應該加強中學環節的工作,從而完善保送生制度。
參考文獻:
[1]王占奎,李貴.對高等學校招收保送生的探討.北京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2):59-64.
[2]史敏,呂興君.完善保送生錄取機制保證保送生錄取質量.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0):47-49.
[3]易杳.保送生制度:存乎?廢乎?.望新聞周刊,2000,(42):21-22.
[4]鄭若玲.保送生制度:異化與革新.教育發展研究,2002,(6):43-45.
[5]曉言.我國高校保送生制度進行部分調整.河南科技,2002,(6):9.
[6]李俊福,孔淑紅.保送生制度為何必須改革?.繼續教育與人事,2002,(11):35.
[7]鄭若玲.保送生制度:異化與革新.湖北招生考試,2003,(4):64.
[8]鄭若玲.高考改革的理想與現實.高等教育學刊,2004,(1):8-11.
摘 要:針對半導體器件進入16 nm及以下技術代將面臨的可制造性難度大、功耗限制、性能退化等核心問題,重點開展了新型圍柵納米線器件、新型超低功耗TFET器件、高遷移率溝道器件、閃存器件以及納米尺度器件的可靠性及漲落性研究,為新型器件在將來納米集成電路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在納米線器件研究方面,設計了側墻轉移法和TMAH各向異性腐蝕法制備超精細硅納米線的可控工藝,并進行了實驗驗證;建立了自限制氧化法硅納米線制備工藝理論模型,可對工藝進行精確預測;提出了一種原子層摻雜結構可有效調控納米線器件的閾值電壓,同時避免了遷移率的損失;研究了納米線器件中的GIDL電流機制,提出了抑制GIDL電流的優化方法;提出了一套新的器件-電路優化設計方案,針對納米線器件在數字電路、模擬/射頻電路中的應用分別進行優化設計,得到了相應的設計窗口。在新型低功耗器件研究方面,提出了一種結調制型TFET,顯著提升了器件的亞閾特性和開態電流;通過引入pocket層進一步優化了器件結構,實驗制備獲得了非常低的SS(36mV/dec)和高的開態電流。提出了一種隧穿觸發注入場效應晶體管,能同時實現高開態電流、低泄漏電流和陡直的亞閾特性。在納米尺度MOS器件的可靠性與漲落性研究方面,提出了由AC NBTI引入的工作循環間漲落的兩種重要來源的表征方法,實驗發現了AC NBTI退化及其漲落的頻率依賴性的新現象,建立了物理模型。研究了多柵新器件中的AC RTN,發現比平面器件中的AC RTN活躍程度增強。提出了一種新的AC RTN表征方法,可拓展RTN的柵壓探測范圍區域。在高遷移率器件研究方面,提出了兩種氮等離子體處理方法來提高柵介質/溝道界面質量,進行了實驗驗證;采用P/Sb共注入技術既有利于提升NiGe薄膜質量,也利于電學性能的提升。針對工藝集成中的關鍵工藝,對鍺刻蝕技術進行了實驗研究,得到了適于鍺的優化刻蝕條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個線性RIE刻蝕模型,得到了實驗驗證;完成了Ge NMOS和PMOS器件的工藝制備,分析了不同鈍化技術對Ge器件的影響。在新型閃存器件研究方面,針對TFET-Flash器件的優化器件設計結構,并制備出TFET-FLASH器件,測試結果表明,與傳統閃存器件相比,其編程效率提高100倍左右。針對三維閃存技術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三維圍柵結構的TFT陷阱閃存及其NAND型陣列架構,可有效提高閃存存儲密度和降低單元成本;并制備了雙層圍柵TFT閃存原型。測試結果表明,該新型圍柵結構TFT閃存在電流開關比、亞閾斜率、遷移率、編程和擦除速度等方面均獲得較大改善,并具有多值存儲的潛力。
關鍵詞:納米尺度 硅納米線器件 低功耗 高遷移率 閃存器件
Abstract: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manufacturability, power an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convention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when entering 16 nm technology node and beyond, a series of novel devices are investigated for future nanoscale IC applications, including gate-all-around nanowire FETs, ultralow-power TFETs, high-mobility channel devices, Flash memory devices, as well as the device reliability and variability. For nanowire FETs: novel spacer transfer and TMAH etching techniques for controllable nanowire formation are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technology models for self-limiting oxidation of nanowires are developed for precision process predictionan atomic doping structure is proposed for nanowire threshold voltage control and mobility improvementGIDL in nanowire FETs are studied for its further suppressiona new design methodology for device/circuit optimizations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 in nanowire FETs for digital and analog/RF applications. For novel ultralow-power devices: a junction-modulated TEFT is proposed for subthreshold and Ion improvementrecord SS of 36mV/dec and high current are demonstrated by introducing pocket structuresa tunneling-injection FET is proposed for high-Ion, low-Ioff and steeper SS. For device reliability and vari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for AC NBTI induced dynamic variability are proposedthe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AC NBTI degradation and variation are observed and modeledAC RTN in multi-gate devices is found have enhanced activity than that in planar FETsa new AC RTN technique is proposed for expanding RTN test window. For high-mobility devices: two plasma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gate stack interface are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P/Sb co-implantation technique is adopted for improving NiGe film quality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Ge etching i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and modeled for process optimizationGe NMOS and PMOS devices are fabricated with various passivation techniques. For novel flash memory devices: a new TFET-FLASH device is proposed and fabricated, which have 100x improvement in programming efficiencya 3D gate-all-around TFT flash and its NAND array are proposed for increasing density and reducing costtwo-level gate-all-around TFET prototypes are fabricated, which exhibit enhancement in ON/OFF ratio, SS, mobility, programming/erasing speed and the potential for multi-bit storage.
Key Words:Nanoscale;Silicon Nanowire Transistor;Low Power;High Mobility;Flash
閱讀全文鏈接(需實名注冊):http:///xiangxiBG.aspx?id=51522&flag=1
論文關鍵詞:碩士論文開題報告,論文怎么寫,碩士論文,論文開題報告
一、首先明確碩士論文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
碩士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要對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如“選題意義;研究主要內容;擬解決主要問題;研究(工作)步驟、方法及措施;畢業論文(設計)提綱;主要參考文獻。”其中,文獻綜述闡述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動態,同時介紹文獻查閱方式和手段。研究內容包括技術路線、實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難點、解決方法和措施以及預期目標。擬采用的實驗手段,所需科研和實驗條件,研究工作進度計劃。參考文獻一般列出至少30篇。
二、抓好論文文獻綜述這個重中之重
一般來說,“文獻綜述”是導師關注點,同時也是你需要下大功夫的地方,做好文獻綜述,才能為論文寫作打下堅實基礎。文獻綜述主要由“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課題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與不足”等方面內容構成,全面整理與所寫論文相關的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在撰寫文獻綜述內容時,必須認真研讀文獻,不能用簡單的相關研究成果簡單堆砌的方式進行,因為綜述主要是在搜集和整體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從中找到以往研究的大體思路,要分點呈現,將文獻歸類分析,初步了解與自己論文研究相關的前人成果,掌握學者做了哪些研究工作,哪些可作為自己論文研究借鑒,哪些是自己論文創新點與主攻方向。要避免簡單堆砌,一定要注意文獻綜述應帶有“評論性質”,帶著你的眼光來評判,歸納和評論研究成果與不足,這樣才掌握了碩士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
三、掌握論文開題報告的撰寫技巧
文獻資料是撰寫碩士論文的基礎,文獻越詳實,那么論文寫作前的準備工作就充分,對論文框架的建構、寫作傾向有更好的把握。碩士論文的文獻選擇應以與論文相關的經典著作、核心期刊為主,注意文獻的可靠性、權威性和代表性。從文獻形成時間方面看,應以近3-5年的近期文獻為主,然后再是時間較長的。
第一,要明白你要寫什么
這個重點要進行已有文獻綜述,把有關的題目方面的已經有的國內外研究認真介紹一下(先客觀介紹情況,要如實陳述別人的觀點),然后進行評述(后主觀議論,加以評估,說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說現在有了這些研究,但還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選題將要探討的問題。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論文要寫什么是根據文獻綜述得出來的,而不是你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如果不做綜述,很可能你的選題早被別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要明白為什么要寫
這個主要是說明你這個選題的意義。可以說在理論上,你發現別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論價值了。那么你要說清楚你從文獻綜述中選出來的這個題目在整個相關研究領域占什么地位。這就是理論價值。
然后你還可以從實際價值去談。就是這個題目可能對現實有什么意義,可能在實際中派什么用場等等。
第三,要明白如何寫
在開題報告里你還應當說清楚你選了這個題目之后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有了問題,你準備怎么去找答案。要說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時,重點闡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獻分析法、訪談法、問卷法、定量研究、實驗研究、理論分析、模型檢驗等等。
在上述三個方面中間,文獻綜述是重點。沒有文獻綜述,你就無法找到自己的題目,也不知道這個題目別人已經做得怎么樣了,所以你要認真進行綜述。當然,綜述的目的還是引出你自己的話題,所以不能忘記評述。
第四、要明白開題報告寫作技巧
開題報告是畢業論文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指為闡述、審核和確定畢業論文題目而做的專題書面報告,它是實施畢業論文課題研究的前瞻性計劃和依據,是監督和保證論文質量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訓練科研能力與學術作品撰寫能力的有效的實踐活動。
一、 畢業論文選題的原則
畢業論文選題一般要求滿足以下原則:
①開拓性:前人沒有專門研究過或雖已研究但尚無理想的結果,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或是學術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討的問題;
②先進性:碩士畢業論文要有新的見解,博士畢業論文要做出創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選課題應有需要背景,針對實際的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即應有實際效益或學術價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課題的內容要有科學性,難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適當,充分考慮到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說明,畢業論文題目不是給定的,而是研究出來的,只有在對所研究領域的過去、現在的研究資料等信息進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夠確立滿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選題,從而為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奠定堅實的基礎。無論是結合導師已有科研任務的選題,還是自選課題,選題之前的“信息積累”與“發現問題”均是所必須經歷的過程,盡管導師已完成了以上過程,但導師并不能替代,這就是學習、研究的獨立性要求。
二、開題報告的內容與撰寫要求
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立論依據(畢業論文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創新點)。
2.1 開題報告——畢業論文題目
題目是畢業論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準確、規范。要將研究的問題準確地概括出來,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質,反映出實驗研究的基本要求——處理因素、受試對象及實驗效應等。用詞造句要科學、規范。
②簡潔。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表達,一般不得超過20個漢字。
2.2 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立論依據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① 畢業論文的選題目的與意義,即回答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價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談現實需要——由存在的問題導出研究的實際意義,然后再談理論及學術價值,要求具體、客觀,且具有針對性,注重資料分析基礎,注重時代、地區或單位發展的需要,切忌空洞無物的口號。
② 國內外研究現狀,即文獻綜述,要以查閱文獻為前提,所查閱的文獻應與研究問題相關,但又不能過于局限。與問題無關則流散無窮;過于局限又違背了學科交叉、滲透原則,使視野狹隘,思維窒息。所謂綜述的“綜”即綜合,綜合某一學科領域在一定時期內的研究概況;“述”更多的并不是敘述,而是評述與述評,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獨特見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發現問題,突出選題在當前研究中的位置、優勢及突破點;要摒棄偏見,不引用與導師及本人觀點相悖的觀點是一個明顯的錯誤。綜述的對象,除觀點外,還可以是材料與方法等。
③本課題相關理論綜述
④ 作者的觀點和主要思路
此外,文獻綜述所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應予著錄,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論的真實依據,另一方面也是對原著者創造性勞動的尊重。
2.3 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研究方案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① 研究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才能保證具體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干擾。
② 研究的內容。要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要求全面、詳實、周密,研究內容籠統、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義當作內容,往往使研究進程陷于被動。
③ 研究的方法。選題確立后,最重要的莫過于方法。假如對牛彈琴,不看對象地應用方法,錯誤便在所難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過的課題,只要采取一個新的視角,采用一種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創新的結論。
④ 研究的過程。整個研究在時間及順序上的安排,要分階段進行,對每一階段的起止時間、相應的研究內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確的規定,階段之間不能間斷,以保證研究進程的連續性。
⑤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對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關鍵性困難與問題要有準確、科學的估計和判斷,并采取可行的解決方法和措施。
⑥ 創新點。要突出重點,突出所選課題與同類其他研究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