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淡水資源狀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城市化 水資源 中國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的進程也進一步加快了。而城市化的發展,使得水資源需求量不斷增長,從而也加快了水資源由農業生產用水這一單一的使用途徑轉變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和工業生產用水多途徑的過程。隨著城市用地規模的不斷擴張,城市工業、居民對水資源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即城市水資源利用趨向規模化;另一方面原有城市土地利用趨向立體化,使得城市各種社會、經濟活動更加頻繁和集中,尤其是人口的集聚,也促進城市水資源利用的集中化,同時科技的發展,路面大量使用混凝土,使地面的可滲水面、綠化和水面積減少。這些都會擾亂城市區域正常的水循環、使城市供水不足、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多、導致地下水超采、水質惡化等一系列水環境問題。
一、全球水資源現狀與危機
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蓋,但是淡水資源僅占所有水資源的0.75%,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層中,其余多為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能被人類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約0.007%的水可被人類直接利用,而中國人均淡水資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資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但是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于工業。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會有30億人面臨缺水,40個國家和地區淡水嚴重不足。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實際利用的數量大約每年3000億立方米,占可利用總量的1-3%,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以億合計數增長。我們要加強保護水資源意識,不要讓最后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
如果還不珍惜水資源,最后一滴水就是人類的眼淚。
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干枯。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并沒有人類想象的那么多,如果說將地球的水比作一大桶水的話,那么我們能用的也只有一勺水,而這一勺水中的四分之一或更多已經被污染;如果再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中。
二、城市用水量的影響因素
城市用水一般由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商業用水和公共用水組成,也有少量的其他目的用水,比如消防用水、管線清洗用水和管網系統滲漏。
(1)對城市短期用水量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天氣因素。晴天較陰雨天用水量大,高溫天氣較低溫天氣用水量大;管網因素。由于管網、檢修或搶修等人為因素的影響,會使用水量明顯下降,管道破裂造成管網中的水量流失,而流失水量無法計算,都包括在總用水量中,會使總用水量增加。
(2)對城市中長期用水量的影響因素主要有:水的重復利用率的影響。我國水資源缺乏,節約用水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實施水的重復利用。管網運行、管理狀況的影響。管網漏失率、管網檢修狀況等因素對用水量有明顯影響、管道爆裂、管網暗漏造成的大量漏失。
三、城市化對水資源的影響
城市的發展,使城市高樓林立,混凝土和瀝青路面以及大批建筑群,造成城市出現“積熱效應”、“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導致城市地區氣候變化,使局部的氣候與整體氣候不一樣,從而影響大氣降水,對城市水資源產生影響。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產生影響,而城市是人類活動最頻繁的地方,氣候變化最重大的影響將是對水文周期和水利管理系統的影響,以及因此對社會一經濟制度的影響。氣候異常,例如水旱災害發生次數增加,將使災難發生率上升,并變得更加嚴重,氣溫升高和降水量減少將導致供水量下降和對水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引起淡水體變質,給水的供求已很脆弱的平衡造成壓力。即使在降水量可能增加的地方,也不能保證會在能被利用的時節降水。并且,還有可能發生更多的水災。
四、中國城市水環境問題與挑戰
(1)中國的水環境問題。中國是一個水資源極度緊缺的國家,根據《中國水資源公報2002》的數據,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261×,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20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02),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同時由于時空分布不均勻,區域水資源不足的矛盾更為尖銳。
(2)城市水系統的未來挑戰。今后50年中國人頭將到達16億高峰,城市化也將處在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在現有水資源總量高度緊張、水環境容量已接近極限的狀況下,中國城市水系統所面對的挑戰將是極其嚴峻的。對此,我們應當特別關注如下城市水系統在規劃、設計和管理中的宏觀問題:城市水系統的整體結構、功能和效率;城市水系統對區域(或流域)生態、環境和水文系統的動態擾動;城市水系統的安全保障水平;城市水系統的老化和水資源退化問題。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水;缺水;節水;中水回用技術;應用;現實意義
Abstract: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city, serious situation of water shortage, water pollution is serious, water crisis caused by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and a clean water supply was reduced by both, ease the city water supply pressure; and reduce sewage emissions, equivalent to improve the sewage treatment rate, reduce the pollution load of water environment, so in the reclaimed water reuse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water; water; water saving; water reus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中圖分類號: TU991.5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中水”一詞來源于日本,因其水質指標低于城市給水(上水)中飲用水水質標準,但又高于污水(下水)允許排入地面水體排放標準,故取名為“中水”。中水回用是指把生活、生產過程中使用過的污染比較輕的廢水收集起來經過物理、物理化學及生物處理或把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水用上述方法進一步處理達到對水質要求比較低的生活雜用水(如沖廁、洗車、消防)、環境用水(如澆灑道路、綠化、景觀河湖)和生產工藝用水(如冷卻水、采暖補水)、農業用水的要求,重新送入建筑及其周圍或生產工藝等,是一種水的重復使用。中水回用的研究及推廣普及是在我國水資源匱乏、清潔水浪費現象嚴重、城市供水高水低用現象普遍、城市水處理能力差及水環境污染嚴重的現實下應運而生的。
一、缺水是世界性問題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任何物質都不可替代的,是維系人類生命活動和一切社會活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是人類社會可持續前進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地球上水的總儲量約為1 3 . 6 億立方公里,但其中9 7 %為苦澀的海洋咸水,可供人類開發利用和飲用的淡水只占了3 %左右。然而在這3 %左右的淡水中,約有2 . 6 6 %是人類難以開發利用的兩極雪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占地球總水量的0 . 3 4 % [1]。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占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占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都嚴重缺水[2]。
20世紀,全球人口增加了兩倍,加之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全球用水量增加了5倍。據聯合國的一份報告稱,目前地球上僅有2億立方米的淡水可供人類和生態環境利用,而專家們估計,人類實際上已經利用了地球現有淡水資源的30%到40%[3]。水資源短缺已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另一方面,日益嚴重的水污染蠶食大量可供消費的水資源。水資源危機帶來的生態系統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嚴重威脅著人類生存。據統計,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即12億人用水短缺;有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400萬到500萬人死于和水有關的疾病,其中每15秒鐘就有1名兒童死亡[3]。在20世紀,世界上一半的濕地永遠消失,而地下水資源因受到污染或者被過度開采而枯竭殆盡。水資源危機正威脅著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和地區。因此,合理開發水資源、增強節水意識和節水措施、提高水的使用效率成為世界性的熱點話題。
二、我國水資源狀況及城市缺水情況
我國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2011年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4]。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后,我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5],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并且在時空分布上極不均衡·。北方資源性缺水!·南方水質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今天,我想跟大家談一談“節約水資源”的話題。 最近,我看到許多同學用純凈水打水仗。我認為,我們小學生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同節約每一滴水。 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并不多。過去,許多人認為水和空氣、陽光一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事實上并非如此。水是不可再生資源,一旦失去將會永遠失去!雖然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積都是水,但這些水中97%是海洋。大家都知道,海水是咸的,無法供人飲用。剩余少量的淡水,又大都集中在終年積雪的高山和寒冷的南極、北極,這樣,地球上可供人類利用的水資源就更少了。
另外,嚴重的水污染更加促使我們“節約水資源”。城市中,工廠排出的廢水和人們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大量注入江河湖泊中,使寶貴的淡水資源遭到嚴重的破壞。據報道,目前歐洲發達國家中90%的河流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位于俄羅斯的貝加爾湖曾經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但現在正被沿岸工廠排放的大量廢水‘吞噬’著。
我國的水資源總量在世界上并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卻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球少數幾個嚴重缺水國家之一。同時,我國的水污染狀況也很令人擔憂。無錫太湖,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有一首歌叫《太湖美》,歌中唱道:‘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由于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太湖,致使太湖的水質一天不如一天,真令人心疼啊!
如果我們還不節約每一滴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
同學們,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呀。希望你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珍惜每一滴水,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水環境。
關鍵詞: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資源保護
水資源是一切生物包括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是人類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有限自然資源,也是支撐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經濟資源。隨著水資源短缺在世界范圍內的蔓延,以及生態環境污染的日益加劇,水資源問題已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課題之一,
1.水資源簡析
水資源是指可以讓我們直接利用,具有質量和數量保障的淡水資源。地球是一個水球,地球上的水的總量大約是13.9億立方千米, 但有97%是海洋咸水,可直接為我們所利用的淡水的總量僅僅是0.36億立方千米,不到總水量3%的淡水中,有77. 2%是以冰帽和冰川的形式存在于高山上的,很難被直接利用。湖泊、江河等地面水的總量大概有23萬立方千米,占據淡水的0.36%。22.4%為土壤水和地下水,這其中有3分之2的地下水是埋于地下的深處。所以只有大概20%的淡水是可以為我們利用的,但是可以讓我們直接利用的淡水就只有淡水總量的0.3%。由此可見,水資源是極具稀缺性的。
2.水資源可持續發展
2.1農業水資源優化使用
在世界中,70%的用水為農業灌溉用水,但其實際利用率是比較低的,水資源的浪費情況很嚴重。據統計,世界上農業灌溉用水中,只有37%作用于農作物生長,剩余的63%是浪費了。所以農業水資源的優化使用是重中之重,我們應該以農業水資源使用優化為龍頭,經過先進技術應用推廣,不僅有助于農產業和土地利用的布局調整,也有助于整個農村資源,尤其是廣大農村水資源的科學、合理、可持續的利用。
農業水資源優化使用的技術性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積極推廣秸稈還田、晚收晚種、薄膜覆蓋等先進技術。降低輸水損失,提高渠系的利用指數,做好渠道的防滲。因地制宜興建噴灌、管灌、滴灌等有效用水工程,實施管道的輸水。擴寬水資料有效利用面積,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和復種指數,調整農業種植的結構,發展低水投入及高效的農業。最后,加強農業的水資源科學使用的宣傳工作,發展良好的生態水資源使用氛圍。
2.2 水資源優化配置
水資源優化配置主要為,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工業用水量。降低工業的用水量的主要途徑有:提高用水循環率,爭取減少用水,改革生產用水。最近幾年,中國對水的重復應用工作也逐漸發展起來。當今世界上很多的工業發達國家都已經把提高工業的重復用水當做解決市區用水資源困難的重要手段。而在某些水源非常緊張的地方,水的重復利用已經達到比較高的水平,平均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只為20%到30%,總體水平還是較低。倘若我們把這個重復利用率從20%提升到40%。提高工業的用水利用重復率,不但是合理利用水的重要措施,同時還減輕了廢水處理量,減少了工業的廢水。
2.3水資源科學利用
通過傳統的水庫調節流量,水庫能把豐水期多余的水量放在庫內,從而補充枯水期的不足流量。同時可以提高水源的供水能力,還能為發電、防洪、發展水產等的多種用途進行服務。現在各個國家在河、江上建造的庫容量超過1億立方米的水庫有1349個,它的總蓄水量是4110立方千米。但隨著建庫選址的日益困難,在很多工業發達的國家,水庫建設成本迅速提高,這在我國也將顯現。我國目前已開展跨流域調水。即由豐水的流域向缺水的流域進行調節。這些工程將有助于改進缺水地方的水的不良狀況,同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恢復湖泊、江河的水質。運用系統分析方法,研究污水處理的規模、水體自凈、水質目標、費用、污水處理效率之間的互相的關系,運用評價技術和水質模擬預測,尋找優化治理的最佳方案,同時制訂出水污染控制的規劃。
合理地利用地下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水資源,它的存量比湖水、河水和大氣水分總和還要多。但是因為它的補給速度比較慢,過量地進行開采就會引起很多的問題。所以我們在開發的時后,應該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第一,建立監測網,可以隨時去了解水質變化情況和地下水的動態,讓我們可以立刻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第二,運取人工補給的方法,可是一定要注意地下水的污染情況。第三,加強對地下水源探察的工作,合理布局,全面規劃,掌握水文、地質的資料,全面考量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綜合利用,從而避免過多地開采水源。
3.水資源保護探討
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制定防止污染和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法律法規、改善用水經濟的政策。例如加強保護、堵塞滲漏、提高水價等等。同時提高人們的 意識,從而減少對用水浪費的狀況。
隨意開發利用地下水。尤其是某些新建的企業、公司,有些不辦理手續的,不經許可的,卻擅自鑿井或者擾亂用水秩序、非法取水。公司沒有按照一定的規定用地下水的表現在,自備井的取水期已經滿了,但是還不立刻并進集中供水管網或者關停,又或者不安裝計量的設施、不換已經不可以正常應用的計量設施。保護水資源的行政執法力度不夠。對于一些非法鑿井用水的行為監管并不到位,缺乏一些強硬、堅決的有效手段,處罰的力度不足夠,不能適應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緊迫形勢。
以上的問題是對水資源管理工作的一個重大挑戰,這是必須加強工作的力度。依據國家工作的要求,落實比較嚴格的水資源的管理制度,加強監管,加大力度做好水資源管理工作,規范用水的秩序,把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作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必須統觀全局,統籌全局,盡力做好水資源的管理工作,強化國民的水憂患意識。
4.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水資源不僅是農業的命脈,更為人類生存的命脈,更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命脈。我們要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優化和提高水環境能力和水資源供給能力,適應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此優化資源配置,從法律、教育和行政的層面加強水資源保護。
參考文獻:
[1]李鷹. 水資源的戰略資源屬性[J]. 中國水利, 2001, (06).
水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結構組成和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從全球范圍講,水是連接所以生態系統的紐帶,自然生態系統既能夠控制水的流動又能不斷促使水的凈化和循環。因此水在自然環境中,對于生物和人類的生存來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飲用,所以通常所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只占地球上水體總量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體冰川,即分布在兩極地區和中、低緯度地區的高山冰川,還很難加以利用。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儲量約占全球淡水總儲量的 0.3%,只占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據研究,從水循環的觀點來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000立方千米。
據新華社電湖北宜昌堰塘見底,溪水斷流,田地干裂……十年罕見的秋冬春連旱,正考驗著三峽大壩所在地宜昌市的干部群眾。從去年11月至今,宜昌平均降水量比歷年同期均值偏少五成以上。災情高峰時,25萬多人和9.5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136萬畝農田不同程度受災。宜昌投入抗旱群眾22萬人,抗旱資金8000多萬元。
加之xx年,我國西南部分地區長期持續少雨,氣溫偏高,遭遇嚴重旱災。西南部分地區嚴重氣象干旱對當地群眾生活、農業生產、塘庫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了極大影響。這是我們難以忘記的。
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干枯。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國家將來的建設者,要有強烈的危機感。因此,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科學用水從身邊做起。
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并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并不 (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 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里“引黃”?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準則,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我們要從自己做起。
1、要有惜水意識,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養成好習慣,比如說關上滴水的龍頭等等。
3、使用節水器具等
4、查漏塞流,就學校而言,水利專業的學生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減少浪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