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節約糧食必要性

      節約糧食必要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節約糧食必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節約糧食必要性范文第1篇

      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筆者認為,鳶尾花(IRIS)是一種理想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跨學科教學模式。鳶尾花(IRIS)教學模式分為引言(Introduction),閱讀(Reading),探究(Inquiry),展示交流(Sharing)四部分,旨在推動學生從閱讀走向實踐,發展學生的高級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知行合一的品格?;邙S尾花(IRIS)教學模式,筆者開發并實施了24個專題的鳶尾花(IRIS)綜合課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問題與探究孕育核心素養

      鳶尾花(IRIS)綜合課程的內容圍繞“自然”“社會”“自我”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形成“科學探究”“生活化學習”“經典教育”三大類別,共24個專題。鳶尾花(IRIS)綜合課程活動的多樣專題,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了豐富的認知素材和體驗場境。

      學生在進行專題課程學習時,帶著課程核心問題進入知識場域、生活場域,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從而走進豐富、真實的問題情境?!盎姻蔡鞖狻鼻榫骋龑W生關注日益惡化的生活環境,“生物入侵”情境促進學生科學態度的形成,“經典傳承”情境啟發學生對理國、踐行孝道的思考。例如,“自然”維度關注的核心是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環境,學生可以從相關的自然環境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渡锶肭帧氛n程引導學生到相關場所觀察入侵生物,了解它們給本地生態環境造成的災難,并思考應對之策;《廣州地區的灰霾研究》課程以“50歲以上廣州人的肺都是黑色的”為導入,啟發學生對灰霾形成的原因、灰霾與天氣的關系、灰霾的危害等問題的思考。其中一個學生小組,堅持定時、定點目測灰霾天氣,拍照存據,并與廣州市政府環境部門公布的PM2.5數據進行對比研究,最后得出他們的分析結果。

      二、活動與交往催生核心素養

      鳶尾花(IRIS)C合課程倡導“由閱讀走向實踐”,強調由知而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注重內外一致、和諧統一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關系的形成。綜合課程主要以活動的形式開展,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創設了“自然而然”的條件。在鳶尾花(IRIS)綜合課程的學習中,“活動與交往”是學生知行合一的催化劑。

      在《節約糧食》課程的學習中,筆者讓學生通過閱讀,查找糧食的相關情況和知識,了解糧食的緊缺危機,了解節約糧食的必要性?;诖耍P者引導學生策劃糧食調查方案,對家庭、學校、酒店等公共場所浪費糧食的現象開展調查,并及時地把相關情況進行記錄交流。最后,學生針對調查情況,制定了節約糧食的計劃,積極開展了節約糧食實踐活動和宣傳活動。

      在《生物入侵》專題的學習中,筆者聯合了鳶尾花團隊的部分成員,進行了跨地域、跨校際的協作指導活動。江蘇、廣州的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情境,主動質疑、自主選題,并基于研究主題逐步開展閱讀活動和探究活動。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本地入侵生物的知識,通過觀察、訪談等實踐活動,思考了入侵生物給本地生態環境造成的災難及應對之策,并積極宣傳物種入侵的危害和相應的防范措施。

      通過上述系列活動,學生不但形成了團隊意識和合作品質,也用行動展示了自身對自然和社會的關注與責任。

      節約糧食必要性范文第2篇

      但從當前幼兒園開展環保教育情況來看,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首先,教師對幼兒開展環保教育內容理解上比較片面。認為幼兒環保教育等同于防環境污染教育,在教育活動中向幼兒介紹許多環境污染的事實。在當前環境治理不得力的情況下,這些內容是否會造成幼兒對客觀環境的片面認識?是否會造成幼兒心理負擔過重呢?

      其次,教師選擇的環保教育內容"成人化",不是從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而是從成人的良好愿望出發,造成很多知識深度超出幼兒的實際接受能力,幼兒很難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理解去認識,教育效果往往是事與愿違。

      找出當前幼兒環保教育中的不足,對今后開展幼兒環保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把情感培養做為幼兒環保教育的切入點

      幼兒期是一個更多的依賴情感而不是以來理智生活的時期,也是世界觀、自然觀萌發的時期。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受到自己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的限制,然而他們的情感卻是最容易被感染的。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兒童是在充滿愛的情感中學會去愛,在充滿恨的情感中學會恨",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幼兒的這個特點,使他們從小就真正地、發自內心地去愛自己的周圍世界,并會用自己的行動,去實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1.1培養幼兒愛的情感。教師是幼兒學習模仿的直接對象。因此,在對幼兒進行愛心培養時,教師必須做幼兒的榜樣,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把自己對環境保護的真情實感傳遞給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和幼兒一起搜集環保信息,時刻關心周圍環保動態,做到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例如:教師每天精心照顧"自然角"的花草和小動物,擦洗桌椅時要輕拿輕放不發出聲響。經常為園內的花草、樹木松土、澆水等。這些行動幼兒都看在眼里,落實在行動上,使幼兒在愛的情感中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周圍一切美好的事物。

      1.2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情感。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是幼兒汲取豐富的自然知識、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陶冶幼兒性情,激發幼兒熱愛自然環境的大課堂。例如,根據不同季節的變化,帶領幼兒去野外游玩,探索和發現花草、樹木、昆蟲、小鳥它們的生活環境和它們之間相互依賴的生態關系。同時給幼兒提供一些有關大自然的圖片、畫報等,講解一些有趣的故事、童話等,是幼兒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的同時又激發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從幼兒一日生活入手,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由于幼兒的生活經驗的限制,對幼兒的環保教育應從幼兒最熟悉的生活環境入手,注重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

      2.1教師要善于抓住各種契機,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例如,利用沙塵暴的天氣環境,提出"沙塵暴是怎樣形成的?沙塵暴對我們生活有什么危害?"等問題,讓幼兒充分感受和討論。從而是幼兒懂得種樹、種草美化環境的重要作用,小朋友們都應注意保護身邊的花草樹木。在結合"植樹節"教育活動中,讓幼兒了解"小桌椅從哪里來?"使幼兒知道保護小桌椅就是保護大樹、保護森林,就是保護小動物們的家。

      2.2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更應注意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例如,節水節電、節約紙張、節約糧食等。在開展節約用水活動中,結合"世界水日"讓幼兒觀察了解周圍生活中水資源的狀況,探討"干凈的水是哪里來的?水是怎樣被污染的?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做才能節約用水、合理用水?……"。使幼兒知道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在保持班內環境清潔活動中,讓幼兒討論"班內的廢物是怎么來的?廢物多了怎么辦?......"。使幼兒了解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從而養成不隨地亂扔廢舊物品,吃過的果皮、果核要隨時放進垃圾箱內,以保持環境清潔衛生的好習慣。平時幫助幼兒學會收集廢舊物品,如舊報紙、易拉罐、包裝盒、飲料瓶等,不把他們當垃圾扔掉,因為它們可以再生利用。這樣做既節約了能源又可以減少垃圾的污染,從而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使幼兒懂得保護環境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3家庭、社會、幼兒園應積極為幼兒營造環保氛圍,增強幼兒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意識

      3.1幼兒園開展環保教育必須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讓家長了解對幼兒環保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家庭和幼兒園共同擔負起幼兒環保教育的責任,促進幼兒形成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意識,使家園教育一直,形成教育的合力。幼兒園應充分利用家長會、家長園地、櫥窗等宣傳幼兒園的環保教育內容,使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還比如利用假日休息有意識的帶領幼兒參觀游覽,平時利用幼兒在家時間,和幼兒一起觀看關于環境保護的電視新聞節目,豐富幼兒的環保知識,在生活中和幼兒共同討論節水、節電、節約糧食的有效途徑。日常中讓幼兒參與處理生活中的垃圾,查看電表、水表,了解水電是怎樣節約出來的,還可以在家里為幼兒設置一個"小小自然角"讓幼兒種植一些綠色的花草,飼養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從而培養他們對動植物的關心,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

      3.2借助環保紀念日及社區成人的環保行動開展環保教育。如成人利用假日去公園種草、種樹,清除街道垃圾,,擦洗護欄等實際行動,向幼兒宣傳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同時利用幼兒喜聞樂見的有關環保的電視新聞、廣播及豐富多彩的環保圖書畫報等,如"動物世界"、"人與自然"、"地球家園"等節目進行環保教育,一方面讓幼兒領略大自然的美好,另一方面讓幼兒了解當前環境狀況和社會對環境保護的呼聲。

      節約糧食必要性范文第3篇

      關鍵詞:發酵;糟渣原料;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 S827.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7.14.027

      在羊養殖業中,其常規飼料的供應日益緊張且成本不斷上升,已嚴重阻礙著羊養殖業的發展,因此開發利用非常規飼料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非常規飼料是指在傳統畜牧業中作為主要飼料使用或在家畜家禽日糧中一般不使用的一類飼料資源。在非常規飼料的開發應用中,糟渣類非常規飼料因其產量高、供應充足和價格低廉的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1]。

      1開發發酵糟渣原料的必要性

      在養羊生產中,飼料的成本占據養殖成本的70%,節約飼料能明顯降低養羊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平抑產品價格。而溫州地區常規飼料的成本高昂和短缺,一直抑制著羊養殖業的發展。因此,開發發酵糟渣飼料原料,減少飼料成本,對提高羊養殖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溫州地區可以相對容易獲得大量且成本不高的非常規飼料有秸稈、菌糠、甘蔗渣、中藥渣、啤酒糟、豆渣等。以中藥渣為例,其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等初生物質,而且由于現在的提取工藝比較單一,中藥中的部分藥用成分仍殘留在藥渣中[2]。全國中藥渣的年排放量達3000萬噸[3],對于醫院和制藥企業來說回收處理成本較高,所以一般作為垃圾處理掉,既污染環境,又無法有效回收利用。本文通過對幾種常見發酵糟渣原料的篩選和分析,以實現其“變廢為寶”的應用價值。

      2 糟渣原料的分析比較

      2.1 秸稈

      秸稈粗纖維含量高,可以充當粗飼料進行飼喂;但是其營養價值過低,還需要人力將收割的水稻田內的秸稈捆扎收集并儲存,反復破碎處理后,才能進行發酵。涉及的人力物力過大,相比而言,菌糠的主要成分以秸稈為主,本身就因為種植蘑菇也需要發酵處理,從而節省掉了收割秸稈捆扎秸稈的過程,又不需要反復的破碎處理。因此,在菌糠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用菌糠頂替水稻、小麥秸稈。

      2.2 菌糠

      菌糠是指以秸稈、鋸木屑、玉米芯等多種農作物、工業廢物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留下的廢棄培養料,這些基質經過多種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使菌糠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粗脂肪和豐富的糖類、有機酸類等營養物質[4]。鄒知明[5]、李斌[6]、文建國[7]等人利用菌糠發酵飼料在畜禽生產中的應用表明,雖然菌糠營養價值有限,但是可以作為反芻動物的綠色生物飼料資源;多種類型的菌糠可以代替肉羊日糧中的粗飼料,具有較高的飼用價值。

      2.3 甘蔗渣

      甘蔗渣由于粗纖維含量太高,又因為并不能一年四季供應,所以一般不列入發酵飼料原料當中。

      2.4 中藥渣

      有研究表明,黃芪、人參、黨參、茯苓、當歸等可增強動物免疫功能,黨參、黃芪、山楂、陳皮、葛根等可促進動物生長,通過微生物發酵將中藥渣轉化為菌體蛋白飼料,可大幅度提高藥渣的利用價值,增加其附加值。

      2.5 啤酒糟

      啤酒糟主要由麥芽的皮殼、葉芽、不溶性蛋白質、半纖維素、脂肪、灰分及少量未分解的淀粉和未洗出的可溶性浸出物組成。啤酒生產所采用原料的差別以及發酵工藝的不同,使得啤酒糟的成分不同,因此在利用時要對其組成進行必要的分析??偟膩碚f,啤酒糟含有豐富的粗蛋白和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是啤酒渣的價格相對比較高,其在飼料中的含量又不能過高,過量食用啤酒糟,會導致母羊流產,小羊嚴重腹瀉、甚至死亡。

      2.6 豆渣

      豆渣是以大豆為原料加工豆腐的副產品,鮮豆渣含水80%以上,含粗蛋白質4.3%。干豆渣含粗蛋白質29.6%,粗纖維18.4%,鈣0.12%,磷0.32%,賴氨酸1.54%,有很高的飼用價值。不過鮮豆渣含水多,易酸敗變質,要盡可能保持新鮮,如發生輕度酸敗,可加入一些石灰水或小K打中和。變質程度嚴重的應禁用,以免發生中毒現象。生豆渣中的血球凝集素對機體有害,需經發酵處理去掉毒性。豆渣中維生素的含量低,長期單獨飼喂效果不佳,喂時搭配玉米、米糠、麩皮、菜葉等,其營養價值會得到明顯改善。

      3 結語

      開發發酵糟渣原料對溫州羊養殖業的發展意義重大。通過篩選溫州本地的原材料的產量和價格,經過反復比較分析,最后篩選出由菌糠、藥渣、豆渣所制成的飼料性價比最適合本地養殖場使用,可使發酵糟渣原料被高效、持久地利用,達到節約糧食、降低飼養成本的目的,促進溫州地區畜牧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微,李發弟,邢瑞虎,等.糟渣類非常規飼料在養羊業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2(S1):124-

      127.

      [2]馬遜風,馬宏軍,唐占輝,等.中藥渣剩余成分分析及利用途徑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6(02):108-

      111.

      [3]習彥花,程輝彩,崔冠慧,等.中藥藥渣沼氣資源化利用技術初探[J].中成藥,2013,35(06):1340-1343.

      [4]李志濤,林冬梅.菌糠發酵飼料開發應用研究[J].畜牧與獸醫,2015,47(09):119-121.

      [5]鄒知明,游純波,蘇和奇,等.微生態制劑發酵平菇菌糠飼養-家兔的研究[J].飼料研究,2013,(04):12-15.

      [6]李斌,屈東,鄒成義,等.發酵菌糠對肥育豬生產性能和胴體品質的影響[J].四川畜牧獸醫,2007,34(09):22-23.

      節約糧食必要性范文第4篇

      一、學校治理困境

      (一)從德育治理的角度看

      對于《學生日常行為管理規范》《學生管理規定》,各校政教主任曾多次在校會上聲嘶力竭地宣讀并作出種種強調,對違紀學生也作了不同程度的處理,可學生還是會與教師產生不同程度的頂撞,不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盡管學校也開展了愛家長、愛母校的主題活動,可學生依然不懂得回報父母的愛,不懂得用行動來表現對母校的熱愛。學生離家出走、輕生自殺甚至犯罪的現象依然在各校發生。教師在教室里彎腰撿起學生腳下的垃圾,學生卻沒有慚愧或難為情的表現;有些學生不顧家庭生活條件和客觀現實條件,以“人生短暫,享受有限”為信條,追求所謂的“時髦”“瀟灑”,狂熱崇拜所謂大款、明星的生活方式,把“優秀”“先進”“奉獻”等榮譽與責任拋擲在腦后。有錢就圖,有利就想,正是當前部分學生功利思想的折射。

      (二)從教學治理的角度看

      主管部門制訂了若干考評細則,學校還加大力度進行獎懲考評,教師加班加點地備課及批改作業,課堂上聲嘶力竭地大講特講,各類考試檢測既及時批改也作了講解,可學生成績依然不能提高,正所謂強調得越多,講得越多,學生的成績越是不理想;考試次數越多,學生成績越下滑;抓得越緊,管得越嚴,學生流失就越多……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成為了許多學校發展的“瓶頸”。

      (三)從安全治理的角度看

      每周的升旗儀式上,校長強調安全;每次校會上,安監辦主任強調安全;每周的班會課上,班主任也強調安全;學校還對學生進行了法制專題講座,也進行了管制刀具收繳,還填寫了每日安全日志??墒聦嵣?,學校還依舊會出現學生打架現象;學生依舊會瞞著教師和家長到不安全的地方,上網吧,或把管制刀具悄悄帶入校園;每年在不同的學校依舊會出現學生溺水死亡、學生毆打或動刀殺人的情況;學校依舊會產生防不勝防的安全隱患……盡管學校提出了很多要求,建立了很多制度,可安全工作依舊給學校帶來了很大的無形壓力。

      (四)從后勤治理的角度看

      學生丟失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追求吃好、穿好的意識越來越濃,學生浪費糧食現象較為嚴重,亂倒飯菜,亂扔包子饅頭,甚至專配營養品也丟在垃圾箱中;宿舍衛生較差,校園內紙屑亂扔現象隨處可見,破壞公物現象隨處可見,對于集體勞動怨聲載道,對于公益活動漠不關心……盡管總務處用許多制度來約束他們,也雖有了一些改變,但治理過程中好的效果卻不能長期地保持下去。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探尋

      (一)治理上“見物不見人”

      強調物質的客觀條件,看不到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不利于學生的培養。在新課改背景下,學校治理必須貼合學生實際,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以人文關懷為出發點,才能讓治理達到應有的教育效果。這就要求學校找準定位,治理具有針對性,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目的的治理,優化各種治理策略和手段,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種種素質及培育他們的做人內涵。

      (二)強調實用主義,忽視“精神文明”的守護

      學校治理目標存在著工具化傾向,較多指向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較少指向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較多體現學校的需要,較少體現學生的意愿和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學生發展目標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三)膜拜“考分”,應試思想濃厚

      教育價值中過分強調教師考核中的“GDP”。這里的“GDP”就是片面強調教師的年終考核、期末統考或升學考試所依憑的數據或指標,在“GDP”的角逐中,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在教學過程中缺失,愛心在師生互動場中缺失,導致學生輟學率高,讀書愿望不強烈,被動上學、被動上課的現象較嚴重,學生個性差異沒有得到充分重視。智育地位被提高,而學生的道德教育、審美教育則被無情地湮沒在學生的考分之中,成了考試之后的修飾與擺設。教師最關注的是試卷上的分數,而不是現實生活中學生品德、習慣的養成及學生情感的需要和表達,學生成為了規則的被動執行者,過重的課業負擔遏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育蘊含流失

      教師備課的教學內容無法有效落實,設計的問題讓部分學生無法理解,某些教學環節無法推進……教學過程普遍為單純的認識過程,忽略人與世界關涉的過程,忽略人與人之間交流對話的過程,教育過程中的文化品性扭曲,錯誤的價值取向導致了學生的心性熏染、人格養護、精神充實等本體價值受到折損;教學領域中的生命意識虛無,在“應試教育”的魔咒下,學生的精神與肉身往往得不到最起碼的尊重與保障。

      (五)主體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學生幾乎全部處于被治理的角色和狀態,較少參與學校重大事務決策和學校治理過程。部分教師對學生自我治理放心不下,干涉太多,在班級、社團等治理中,學生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治理主體。

      三、以學生為核心的治理之必要性

      傳統的治理,側重于體制、模式、手段、行政等方面,忽視了“學生的作用”,忽視了學生是一種不同于物的資源以及學生在其中的決定作用和主導地位,以“學生為核心”的治理,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圍繞“學生”這個基本點,從安全、衛生、習慣、學習態度與學習方式等多角度進行治理,把發展學生作為治理的關鍵。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精神,變以往的家長式、保姆式、裁判式的治理方式為以疏導、啟發、自我教育的治理方式,增強學生的獨立意識、自主意識和民主參與意識,為促進學生發展建立更好的條件、環境和平臺。

      另一方面,把學生作為治理主體,有利于學校制定出更適合于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的治理決策。學生對有關教育教學以及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信息掌握得最豐富、最真實,為參與學校治理取得了發言權,避免了學校治理決策過程中的局限性,學生參與學校治理的程度愈大,他們對學校治理決策實施的支持,對實施結果責任的承擔感、投入感也愈大。這樣做既促進了學生的自身發展,更有助于保障決策的有效實施,提高學校的治理效能。

      四、探尋“以學生為核心”的治理策略

      (一)從德育角度探尋治理策略

      1.對學生進行德育要有章可循、有規可依?!豆竦赖陆ㄔO實施綱要》《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等內容為學生道德品質教育提供了依據。它們從學生的形象、行為、學習、紀律等方面對學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這為學校開展學生德育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2.對道德行為好的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激活其深層次的道德情感,行為習慣上要有更高的要求。對道德行為差的學生,要結合學生實際,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邊學邊做、學用結合,逐漸達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此外,在教育過程中要以正面教育為主,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時機,從提高道德認識入手,擺事實、講道理,循循善誘、以理服人。特別是對學生的缺點錯誤,不能簡單地批評指責,要注意引導疏通,通過情感交流,讓他們逐漸改正不良行為習慣,自覺向先進看齊。引導他們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治理和自我完善,或者讓其他同學監督來提高德育效果。

      3.德育主體是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睂W生的引導,可以通過班干部競選、小組長輪換、文體活動、主辦黑板報等一系列活動,為學生提供自我鍛煉、自我教育的機會,實現學生自我治理。完善評價機制,在評價過程中促進學生的發展。可針對學生的學習、紀律、衛生、禮貌等制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量表,采用個人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班主任評價的方式,以周、月、學期為時間單位,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真地對待自己的行為,自覺矯正不良行為。

      (二)從教學角度探尋治理策略

      1.做牧者,不做“纖夫”。 教育家第惠多斯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動、喚醒、鼓舞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努力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在因素,培養學生充滿自信和發奮好學的“尊嚴”,激發學生自覺參與課堂教學的“活力”。教師在備課中要思學生之所想,正確定位教學起點,合理組織教學內容,精心安排教學活動;在課堂上教師要思學生之言行,正確把握教學節奏,適時調整教學方法,不斷完善教學過程;在課后要思學生之錯誤,重新審視相關內容,教會學生積極反思,與學生一起成長。

      2.教育與生命自然而巧妙地融合。郭思樂先生說:“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地和諧結合?!苯處熞暽缱?,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讓每個學生都能快樂而自信地學習。熱愛、尊重、理解、信任和寬容學生,讓學生感受愛、享受愛、學會愛。教師要主動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教育行為,改革教學方法,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改變居高臨下的傳統習慣,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交往與交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學生。建立一種心理相容、相互尊重、平等博愛的師生關系,在師生心靈深處碰撞出和諧愉悅的火花,最終優化教育教學成果。

      3.引導學生提出并解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一節課只有45分鐘,而學生往往會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問題。顯然,課堂上是無法將所有的問題都悉數解決的。這時,需要教師做好兩件事:其一,指導學生養成記錄問題的習慣。比如,可以要求學生建立“問題檔案袋”,將自己提出的問題,特別是課堂上還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以備以后研究之用。其二,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課外開展獨立(或小組)探索,主動解決問題,如可以開展小課題研究等活動。

      4.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有效運用四有教學模式,把握好課堂教學中的“目標定向”“教師精講”“師生互動”“課堂精練”這四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教學內容上,要求教師做到“三講三不講”。講易混點、易錯點、易漏點;學生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也能會的不講、超出新課標要求的不講;在教學過程中,著力抓好“五個環節”:讓學生在思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觀察分析中掌握知識的獲得過程;讓學生在自我表述中內化知識;讓學生在自己動手中體驗實踐;讓學生在概括歸納中主動探究、主動參與。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生主動參與,保持課堂有效互動,激活學生思維需要,喚醒并釋放學生的真情實感,訓練并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從安全角度探尋治理策略

      1.成立學生安委會。學生安委會是學生自我治理、自我監督、自我教育鍛煉、承擔部分校園治安治理的群眾性自治組織,在學校政教務、安監辦和保衛部門指導下開展工作。

      2.學生自我治理。從外控的學校安全治理走向學生自我安全治理、同伴相互督促治理、小組合作溝通治理,這樣才能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治理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安全生活,安全學習。

      3.抓好常規工作。預測――告訴學生校園內存在著哪些不安全因素,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如何預防。教育――認真做好安全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充分利用宣傳掛圖、安全科教電影、電視以及幻燈片的教育作用;也可以請公安、交通、司法等有關人員做專題講座;進行安全教育展覽;隨時隨地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實地參觀、現場教育、介紹事故案例等,特別是警示教育。提醒――利用晨會、午會時間,提醒學生應注意的安全問題;檢查――對發現的事故隱患要常抓不放,小題大做。經常檢查教學、生活設施,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檢查學生是否攜帶違禁物品,嚴禁刀具、易燃易爆危險性物品進入校園。

      4.教給學生自救自護的安全知識,讓學生牢固樹立自護自救的觀念,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鍛煉自救自護的能力。在面對各種異常情況或危險時,能用學到的有關安全知識進行自救自護,機智勇敢地處置危險。

      (四)從后勤角度探尋治理策略

      1.培養學生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意識。不斷改善住宿學生的生活環境,讓其生活得更加舒心。讓學生安全地吃上可口的飯菜,提升食堂工作人員的技術。讓學生明白節約糧食是公民應盡的義務,而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當學生打飯的時候,對他們進行善意的提醒:吃多少打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這樣學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就會慢慢養成。

      2.引導學生去實現高尚的精神追求。針對追求吃好穿好的物質享樂者,針對不講衛生、破壞公物者,要教導他們去實現高尚的精神追求。因為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基本的公德意識是促進人們熱愛生活、創造生活的強大動力。讓他們用崇高的精神追求主導物質追求,使其的人生變得更豐富、燦爛和輝煌。倘若一味地把對物質的追求看作生命的全部而拋棄精神的追求,會使一個人失去朋友、失去尊敬、失去生活的全部意義。

      節約糧食必要性范文第5篇

      關鍵詞:政府公益廣告、招貼設計、優化研究

      政府公益招貼是社會公共招貼廣告中的一部分,它是社會文化的一種形式。政府公益招貼畫包涵的內容很廣泛,它的類型有交通安全、保護環境、禁毒禁煙、關愛老人、預防艾滋病、關愛兒童、防火等各種各樣的政策法規和實施細則。但是就目前從政府的公益廣告招貼來看,存在幾個問題:首先,公益廣告的訴求比較單一,涵蓋的社會問題與內容不夠豐富,許多主題都與國家工作重心與政策宣傳相關,帶有強烈的行政色彩。其次在制作水平上,由于企業的參與積極性不高,無法對公益廣告提供有效的資金保障,導致創作水平受限制,各組織機構或媒體在公益廣告活動中表現實力也不均,導致公益廣告在發展過程中傳播效果減弱。因此,基于公益廣告的現狀來看,要想突破公益廣告的創作水平,不僅需要政府提高重視度,加強管理及監管制度,同時在創作手法上面需要展開全面而系統的優化:

      一、優化核心主題——去除“噪音”

      “噪音”是信息論中的概念。根據信息論奠基者香農和韋弗的說法,信息在傳播中,一條信息對于接受者來說,除了其有效部分之外,還總會有“噪音”的存在。在政府公益廣告招貼的海報中同樣有些作品也存在著“噪音”信息。要想深化政府公益廣告,必須首先提煉一個核心的主題,使畫面中出現的任何信息必須是有效信息,并非“噪音”信息,主次關系必須明確。視覺流程必須清晰。然而政府公益廣告在創作過程中為了節約成本,節約空間,將眾多信息堆積在一張畫面中的案例經??梢钥吹?。(圖1)廣東省公安機關為了宣傳“六大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在海報中利用剪紙和郵票的形式來分別表達了“非法持槍,養虎自嚙”、“腳踏實地,遠離黃賭”、“火眼金睛,明辨詐騙”、“偷盜車輛,人人喊打”、“珍惜生命、遠離”、“重拳出擊、放心安全”六項內容,此作品能將六個信息集中整合在一起,確實想到了不錯的點子和表現方法。但是者沒有考慮到信息在傳達中的流程規律,優秀的海報作品一定會有強烈的視覺震撼力或者視覺焦點,在此幅作品中焦點不夠突出,六個平行關系的信息內容拉平了畫面的視覺效果。同時畫面中的剪紙元素和郵票元素與主題并無關聯,只是成為了一種附屬的表現形式而已,反而剪紙的動物與主題還是有一定的關聯性,但是還不夠引起受眾的關注,欠缺更深層次的心靈引導。這一類廣告完全可以做成六張系列廣告,并且就每個主題可以完成更加有創意的表現內容,不至于使得畫面那么枯燥乏味。

      二、告別口號式傳播——增加創意和表現深度

      隨著人類文明的提高,人們對任何事情都喜歡新鮮,過于貧乏的事物只會讓人產生厭倦。過于口號性的廣告是一種比較枯燥乏味的表達方式,在當今信息量爆炸的時代,受眾也在優化身邊的有用和有趣的信息,對于枯燥缺乏趣味的信息,在人的意識中會加以弱化,甚至產生排他性。在公益廣告的表現中同樣如此。(圖2)這幅海報是“創建文明城市,建設幸福廣州”的主題海報,作品以口號式的文字配合圖形來表達政府對民眾的一種期望,期望市民齊心協力為創建文明廣州而努力。但是此廣告的效果如何?是否能改變民眾的觀念,是否能積極推動共創文明城市的意識?可能要打一個問號。這幅海報的畫面很美好,積極向上,但是拋開這些后,你會發現這只是作者的感受,他只是一種口號式的傳播——“創建文明城市,才能建設幸福廣州”。但是具體怎么做才算是創建文明城市的行為?圖中并沒有非常好的解釋和指向,所以有可能受眾不接受你的“教育”。這幅作品有可能是在唱“獨角戲”,他在宣傳自己的觀點而已,沒有考慮到受眾的反應會是什么?也產生不了互動,更談不上共鳴。如果換一種方式去表達創建文明城市的畫面,是否可以更加精準的表達共創文明城市的必要性?(圖3)這幅海報作者沒有直接喊出“共創文明城市”,但是通過一種空間情景來渲染氛圍,讓受眾參與到空間的體驗中來,注重的是受眾對信源的解碼能力(理解能力)。節約能源就是保護生態環境,也就引導人們創建文明城市。這種引導性的表達比口號式的表達來的更加有效果,也更加有深度。

      三、夸張對比的表現手法來吸引眼球

      政府招貼公益廣告由于沿用了慣性的表現手法,大紅大綠的圖形,加上大大的標題口號,已經是政府公益廣告的一大特色。但廣州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可以嘗試把公益廣告的招貼設計作為提升城市形象的手段之一。(圖4)和(圖5)同樣是政府招貼公益廣告,都是表現“節約糧食”的主題廣告,但是惠州報業集團自發組織的招貼廣告就明顯利用了夸張的空間對比來突出畫面(圖5),這是公益廣告招貼設計的一種常見手法,從表現手法和創意形式來看已經突破了原有的文字和圖片堆砌的表現形式。呆板的畫面缺乏生動的表現只會讓環境缺乏美感,讓行走在城市中的市民感覺不到城市公益廣告帶來的趣味。因此將公益廣告以生動的表現手法進行表達是提高城市幸福感元素之一,不僅可以吸引受眾感受到創意表達的內容,同時對于城市環境也可以起到美化作用。

      四、激發受眾潛意識——尋找共鳴廣告界

      有一句名言:“科學的廣告術是依照心理學法則的?!币簿褪钦f,從接受心理的角度來看,廣告想獲得成功,就要符合受眾的心理特點。人的潛意識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考慮因素。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潛意識是人類精神世界的基礎和外部行為的內驅力,它決定著人的意識?!敝挥辛私馊说囊庾R與潛意識,才能對受眾的心理進行準確、全面的把握。潛意識作為人的一種意識活動,是不易被人發覺的,人的潛意識中其實存在著各種情緒和情感,通過不同的體驗來感知各類事物,它能激發潛意識中的各種情緒,體驗可以實現與潛意識的互動,通過味覺、觸覺、聽覺、視覺等對體驗物進行感覺、知覺、記憶、思維和想象,并在大腦中留有印象的過程。這種體驗就是將體驗抽象概念具體化,讓受眾能在抽象的形象中找到具體形象,并在潛意識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具有深度的公益廣告要做到:能讓受眾首先能被畫面吸引住,然后能主動參與到畫面中的某種情境中,誘發其進行思考,進而接受其傳遞出來的公益信息,并最終影響個人的行為。如圖6,這幅作品創作者不直接提出觀點,而是有目的地為受眾搭建一個體驗平臺,誘發受眾的潛意識感受到某種觀點,從而使受眾在潛意識中獲得共鳴,最終促使受眾在態度上和行為上的改變。這是超越招貼公益廣告的一種體驗式公益廣告形式,如果政府能在這一塊領域加大投入,我相信創建文明城市就不僅僅是停留在一句口號上。

      五、公益廣告空間的互動——以景觸情

      游戲式的交互體驗是受眾參與活動的一個過程,這種活動的流程具有可延續性,除了在參與的過程中產生一種體驗感,還可以延伸到體驗后的一種回憶,這種回憶使我們追求著更高境界,讓公益廣告能在受眾心里產生一種徘徊狀態,受眾一旦產生不斷的回憶,我們就可以斷言:我們成功地把公益廣告的某種觀念植入了受眾的頭腦中。要想達到這種效果,我們必須營造某種富有變化的情景或者游戲來表現這個過程。比如:澳大利亞墨爾本為了宣傳鐵路安全問題,創作了一個則公益廣告體驗游戲《蠢蠢的死法》(圖7),在此之前有979人掉落軌道而身亡。這則公益廣告以小游戲合集的形式來進行表達,包含多個小游戲,玩法都不同,多數都是搭乘鐵路過程中遇見的故事或者場景,每個故事都反映出了安全的重要性,讓體驗者在體驗死亡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貴。該游戲還附贈了一則公益廣告的MV,清新的簡筆畫風中透露出了危機的無處不在。此作品傳達了一個比較具有趣味的含義:“你想愚蠢地死掉還是健康地活著”。相信玩過此款小游戲的人一定會對安全問題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那么作為政府公益廣告不僅可以開發類似游戲類的公益廣告,同時可以開發具有交互式的觸屏公益廣告,讓受眾能在體驗中感受公益廣告所傳達的核心信息,并達到內化的高度。這是公益廣告未來發展的一種趨勢,也有待于進一步挖掘。

      六、結語

      政府公益廣告作為國家宣傳政策的一種途徑,其創作不能停留在改革開放前橫幅式的口號宣傳。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審美要求的提高,急需加強政府公益廣告的創意和制作水平,這不僅可以提高政府公益廣告的社會效果,同時可以從根源上來改變公益廣告的現狀,以便公益廣告得以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萍.公益廣告初探.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9:4[2]潘澤宏.公益廣告導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1

      [3]harlesSalmon.公益廣告與社會營銷[J].現代廣告,1997:3

      [4]付秀華.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觀[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6

      [5]李虹.關于我國經濟倫理的理性思考[J].集團經濟研究,2006

      [6]李琨.環保公益廣告招貼設計.中國校外教育,2009:11

      [7]鄭伶俐.論企業公益廣告對企業形象的塑造.華中科技大學,2004

      [8]熊強.探索潛意識與廣告圖形創意——從夢像中尋找靈感.華中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09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色天使色婷婷在线影院亚洲|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人成网www|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www.亚洲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