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科技進步的利與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多元化;時代因素;利與弊;選擇教材
一、引言
英語教材是指英語教學中使用的教科書以及與之配套使用的練習冊、活動冊、教學實物、計算機軟件等。自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頒布實施以來,我國的中小學教材發展迅猛,呈現出“一綱多本”的局面。這引起我們的思考,教材多樣化發展對教師和學生以及教學過程,究竟起什么作用,除了積極作用外,是否也有消極作用;面對“一綱多本”的局面,在教學中如何使用教材才能充分、合理地發揮教材的作用。
二、中小學英語教材多元化發展的時代因素
2.1新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制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課標》設計遵循了語言學習的規律,也考慮到我國民族眾多,地域遼闊,經濟和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實際,采用國際通用的分級方式,將英語課程目標按照能力水平設置級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和新課標要求,出版發行了適合本地區的英語教材,從而促進了中小學英語教材的“百花齊放”多元化局面。
2.2發展國際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競爭也愈演愈烈。科技實力和教育水平成為國際間競爭的生命線和制高點。為了提高我國的科教水平,培養綜合素質人才,教材建設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隨之凸現。首先,我國在某些學科領域與發達國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我們很難靠自身建設出先進的具有國際水準的教材,因此我們需要引進國外教材。其次,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辦學目標、評價標準等方面吸引我國積極地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一些地區的學校特別是外國語學校積極開展的與外國學校合作活動,引進國外教材。英語是世界最重要的語言之一也是我國中小學外語的主要語種,引進的外國教材大大豐富了我國教材,尤其促進了中小學英語教材多樣化。
2.3現代科技進步
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學手段多樣化提供了可能,也促進了教材形式的多樣化。隨著高科技在現代教學中的運用,教材的內涵與外延都有所豐富、擴展。教材不僅僅是指定的一本教科書,它包括所有有利于學習者增長知識或發展技能的教學材料,例如幻燈片、照片、電視節目等。在現代教學理念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改變為課堂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形成人機互動的授課形式、現代教學理念上的教材呈現出多角度、多側面的立體化形式。多媒體技術的推廣和使用,也給教材建設帶來革命性變化。計算機輔助教學,因極具趣味性、情境性、實用性,也逐漸走進課堂。這些現代技術的在教材建設中的應用極大的促進教材多元化發展。
三、中小學英語教材多元化發展對教育改革的利與弊
3.1教材多元化發展的弊
教材建設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景象,它存在教材質量下降、教材間斷的弊端。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各地區按新課標要求編寫了適合本地區教育發展的教材。但由于水平不足或對新課標認識不夠,有些教材還不夠完善。有些英語教材有不真實、不地道或無意義的語言材料,教材內容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和周圍世界。甚至有些教材缺乏科學性,偏離新課程標準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內容部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教材都有很多版本。過去全國只有材,現在各地區使用不同版本教材,各學校教材也不統一,甚至有的學校出現一個年級使用多個版本教材的情況,這就產生了教材的銜接問題,除了以前存在的小學、初中、高中之間的教材銜接問題,還有以前沒有的情況,不同版本教材之間的銜接。多元化教材造成學生知識背景的多元化,這加大了教學難度也直接影響到教與學的質量。
3.2教材多元化發展的利
中小學英語教材多元化發展雖然存在一些弊端,但日益顯示出其對教育改革的積極意義同時也體現出國家新課標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中小學英語教材多元化不但能體現素質教育,還能讓人們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有了深刻的思考從而促進教育改革。傳統教學往往把傳授知識,學生獲得知識作為唯一目標。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在素質教育思想指導下,教學目標已變成: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而且讓學生學會動手、動腦,學會收集、分析、總結知識,學會自我增長和加工知識。即,把所學知識轉化為基本素養和實踐能力。不同版本的教材為因材施教提供可能,適應了不同層次水平地區和學生的發展。
四、教材多元化發展下選擇教材應遵循的原則
4.1科學性原則
要選用根據國家或地方教育部門頒布的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編寫的教材。這些教材往往能夠較好地體現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提倡的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從而,保證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達到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
4.2合理性原則
要選用語言真實,情景有趣的教材。語言真實、地道、有意義的教材有利于培養學生真正的語言能力,培養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教材內容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和周圍世界,既滿足了學生學習的客觀需要,也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英語教材中鮮活的情景可幫助教師達到提高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的目的。因此,在教材多元化發展的局面下,依照教學需要合理有效地選擇教材在教學效果中發揮重要作用
4.3適合性原則
要選用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材。有些學盲目引進國外教材或者追求高質量教材,引進的國外原版教材不是專門為我國英語學習者編寫的,也沒有參照國內有關課程標準,因此有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國內實際教學需要,無法與國內教學環境相結合,而且高質量的教材也不一定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教材的選擇應該以學生的需要為根本依據。
五、結語
中小學英語教材的多元化發展,是新課標的頒布實施、國際化發展和現代信息技術進步的結果。總體來說,中小學英語教材多元化發展符合教育改革的思想能夠促進教育進步。同時,教材的多元化發展也對教材的選用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我們選擇教材要遵循科學性,合理性,適用性原則。
【參考文獻】
[1]程曉棠.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11.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