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汽車制造智能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車輛的基本構造;性能;安全裝置;智能化
1 汽車的基本構造
1.1 汽車發動機
發動機的作用是將燃料的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為驅動汽車行駛提供動力。汽油發動機由機體、曲軸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冷卻系、系、燃料供給系、點火系和啟動裝置等組成。活塞往復四個形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的發動機稱為四沖程發動機。四沖程發動機的工作循環由進氣、壓縮、作功、排氣四個過程組成。⑴進氣形成:進氣門開,排氣門關,活塞自上止點移動至下止點,氣缸內產生部分真空,將可燃混合氣吸進氣缸。⑵壓縮行程:進、排氣門都關閉,活塞由下止點移動上止點,將氣缸內的混合氣壓縮。⑶作功行程:進、排氣門都關閉,火花塞發出高壓電火花,將壓縮后的混合氣點燃,爆發巨大壓力,將活塞從上止點推至下至點,帶動曲軸旋轉產生動力。⑷排氣形程:進氣門關,排氣門開,活塞自下至點移動至上止點,氣缸中燃燒后的廢氣經排氣門排至大氣中。這四個行程周而復始,連續不斷,發動機的動力便源源不斷,最終傳遞到車輪上。
1.2 汽車底盤
底盤主要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等組成。發動機產生的動力,按照車輛行駛的狀態合理地傳遞給驅動輪,需要選擇確定發動機和驅動輪之間的最佳傳動比。⑴傳動系的作用是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驅動輪,驅動汽車行駛。⑵行駛系包括車架、車橋、懸架和車輪。⑶轉向系的作用是在駕駛人的操縱下改變或保持汽車行駛的方向。⑷制動系用于車輛減速、停止、駐停。
1.3 電器設備
汽車電器設備主要由蓄電池、發電機、調節器、起動機、點火系、儀表、照明裝置、音響裝置和刮水器等組成。
2 車輛主要安全裝置
汽車的安全裝置主要有安全頭枕、安全帶、安全氣囊、防抱死制動系統、兒童安全鎖、儀表裝置、照明與信號裝置等。
2.1 安全頭枕
主要作用是在追尾事故中,防止被撞車輛突然向前加速時駕乘人員頭部劇烈后仰頸部受傷。即使在只有10km/h的車速下發生碰撞,車輛加速的力量全部擠壓在人脆弱的頸部的時候,也很容易受傷。
2.2 安全帶
可以約束駕乘人員身體,避免車輛發生碰撞事故時,身體因慣性沖出座椅造成的碰撞。
2.3 安全氣囊
是為防止駕乘人員在事故中與轉向盤、儀表板等車內結構物發生碰撞受傷而設置的裝置。
2.4 防抱死制動系統
可防止制動時車輪抱死,最大限度發揮制動器效能,在提供最大制動力的同時能使前輪保持轉向能力,消除制動過程中的跑偏、甩尾等現象。
3 智能化汽車
3.1 智能輪胎
汽車智能輪胎的功能是在汽車正常行駛時,當溫度過高或輪胎氣壓太低時,及時向駕駛員發出警報,以防止發生事故。更為先進的智能輪胎還能感知光滑的冰面,探測出結冰路面后而使輪胎自動變軟,增大輪胎與路面的附著力;在探測出路面潮濕后,甚至還能自動改變輪胎的花紋,以防打滑。
3.2 智能玻璃
智能化汽車玻璃有許多種類:包括防光防雨玻璃、電熱融雪玻璃、防碎裂安全玻璃、調光玻璃,以及光電遮陽頂篷玻璃等。防光防雨玻璃采用新材料及新表面處理方法制造,雨水落到玻璃上會很快流走且不留水珠,無需刮水器刮水。玻璃內表面反射性低,儀表板及其它飾物不會反射到風擋玻璃上,駕駛員視線不受干擾。光電遮陽頂篷玻璃則是在轎車行駛或停車時,能自動吸收、積聚、利用太陽能來驅動車內風扇,還可對轎車蓄電池進行連續補充充電。
3.3 智能安全氣囊
汽車智能安全氣囊是在普通安全氣囊的基礎上增加某些傳感器,并改進安全氣囊電子控制單元的程序實現。增加的乘員質量傳感器能感知座位上的乘員是大人還是兒童;紅外線傳感器能探測出座椅上是人還是物體;超聲波傳感器能探明乘員的存在和位置等。安全氣囊電子控制單元則能根據乘員的身高、體重、所處的位置、是否系安全帶以及汽車碰撞速度及碰撞程度等,及時調整氣囊的膨脹時機、膨脹方向、膨脹速度及膨脹程度,以便安全氣囊對乘客提供最合理和最有效的保護。
3.4 自動車門
如果你丟了鑰匙,沒關系,鑰匙也許很快就會過時。梅塞德斯公司正在開發一種電子開鎖系統,能夠在車主靠近車門的時候,自動辨認對方。車主只要隨身攜帶一張電子裝置,將這一系統激活即可,當車主接觸把手時,門可以自動開鎖。
自1953年中國第一家汽車生產企業“一汽”的誕生算起,中國汽車工業已經歷了61年的發展,到如今的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國。這樣的發展速度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企及的。而這一過程中,無論是制造技術還是產品更迭,抑或是大眾消費行為的變化,每個階段都存在著不同的發展機遇,才得以將中國汽車工業推向更高的歷史臺階。
中國汽車工業進入第四階段
回顧過去,中國汽車工業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953年到1977年,中國汽車工業處在萌芽階段。我國以引進蘇聯的汽車制造技術為起點,中國自主生產的汽車產品從無到有,但以貨車生產為主,“缺重少輕”,轎車生產基本為空白。
第二個階段,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到20世紀末,中國汽車工業從雛形到形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該階段通過大規模的引進生產技術、成立中外合資企業,使我國的汽車生產制造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個階段,2001年我國加入WTO至2015年“中國制造2025”藍皮書的。自加入WTO以后,我國的汽車工業市場規模、生產規模都得到了迅速擴大,中國汽車從生產和貿易上全面融入了世界汽車工業體。
而進入2015年,中國汽車工業在新的經濟形勢推動下已進入了發展的第四階段。中國汽車企業不再停留在單純的傳統汽車制造層面,而是以新能源、信息技術、智能化為核心,打造全方位的汽車生態體系,并轉向以客戶服務為中心。
今年5月8日,國務院正式了“中國制造2025”藍皮書。這一概念的核心釋義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匯,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國汽車制造業迎來重大的歷史機遇,并且借此契機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
由“中國制造2025”推入的中國汽車工業第四階段,將激活包括新能源汽車、新型生產制造技術、汽車智能化等在內的汽車高新技術領域。這也是我國正式向工業強國德國發出趕超的訊號。
據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介紹,“中國制造2025”計劃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2025年中國制造業可進入世界第二方陣,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中國制造業將位居第二方陣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強國;2045年中國制造業有望進入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制造強國。
由傳統制造向生態圈服務轉變
在6月8日召開的“互聯網+汽車”高峰論壇暨騰訊汽車電商戰略會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向“汽車財經全媒體”表示:“作為傳統制造業的典型代表,汽車產業應該說走在了向現代制造、高端制造轉型升級的前列,而互聯網有效植入將為中國汽車產業帶來一股強勁的東風?;ヂ摼W帶給汽車產業思維方式的轉變,集中體現在從原來的以制造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
王俠這番話的關鍵詞為:互聯網與轉變。他還認為:互聯網帶來的大數據,讓汽車企業能夠更加準確地為客戶服務。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大數據和物聯網、車聯網等技術手段,能夠為汽車產業的研發、采購、制造、營銷和服務等整個的產業鏈帶來效率和質量的提升。而自動駕駛系統、分時租賃、拼車和專車等業務的推出,又將對汽車社會帶來高效的利用。
縱觀近幾年的消費活躍人群――“泛80后”消費行為的變化,可以用越來越互聯網化和生態化來形容,汽車也不僅僅是一臺交通工具,而是一個生態圈的承載體。以汽車為中心的互聯網汽車金融、車聯網、汽車租賃、維修保養服務等鏈條中存在的商機對汽車企業來說潛藏著巨大的商業空間。
正是這樣的市場變化,讓中國的汽車企業也意識到了以傳統制造業為中心所帶來的發展局限性,眾多自主品牌紛紛加入轉型和自主創新的行列,以“中國制造2025”中提到的信息化、新能源為汽車發展的新方向,并且由過去的以汽車制造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服務為中心,將汽車制造的前端向汽車服務的后端轉移,形成前端縮短,后端延長的新局面。
例如,過去以低價小型燃油車生產銷售和海外出口為主的自主品牌力帆,在今年6月8日正式向外界發出了“創新力帆”的宣言,不僅公布了新能源汽車i.Blue 1.0智藍戰略規劃,同時,力帆還提出了打造集“互聯網 +”、“智能汽車”、“能源互聯網 +”于一體的汽車生態鏈和產業鏈。并且還將新增汽車共享業務,創立了新能源分時租賃品牌“盼達租車”,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上施行先租后賣,以針對個人市場的租賃服務作為打開新能源市場的敲門磚。
不僅如此,力帆還與阿里巴巴在同一時間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除了在電商和互聯網營銷上的合作,力帆融資租賃公司和力帆財務公司還將先后接入阿里巴巴的在線汽車金融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多種在線汽車金融服務。
對于力帆的轉變,力帆股份董事長尹明善說道:“互聯網的沖擊讓產業結構、市場模式、消費領域都在震蕩中巨變。這是個美好的時代,有無限多的可能,無限多的機遇擺在我們的面前?!?/p>
“這樣的一個轉型是力帆在汽車制造的深度與互聯網的寬度上的結合?!绷Ψ瘓FCEO兼銷售公司總經理尚游向“汽車財經全媒體”表示。
除了力帆,另一自主品牌北汽的轉型腳步也正在“換檔提速”。自今年3月,北汽與樂視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起,北汽在汽車智能化上的發展腳步已大膽地邁開,欲借樂視在智能軟硬件技術上的優勢為自己的汽車產品挖掘更多的價值和賣點。而北汽目前十分重視的新能源汽車,也不只是單純的研發、生產、銷售,而是打造一個良好的消費生態圈,創建解決純電動汽車客戶痛點的商業模式。
6月18日,北汽新能源宣布與首汽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北汽新能源交付20輛EV200純電動車給首汽租車,用于汽車分時租賃業務。這也是北汽新能源汽車首次進入高端酒店轎車租賃市場。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2015年全球汽車論壇”上公開表示:“智能化和電動化是擺在中國汽車工業面前的兩個巨大機會。汽車作為第五塊屏的時代即將來臨,智能化不僅將為汽車增加新的發展脈絡,帶來巨大的增值服務想象空間,還將引發商業模式的變革。汽車智能化將使汽車行業從傳統行業向IT和互聯網行業跨進,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跨進,百年汽車業將迸發出新的活力?!边@也是徐和誼對北汽轉型的最佳解釋。
基于以上所列案例,我們已不能再以傳統的汽車制造商來定義當下的中國汽車企業。汽車制造的前端正在逐漸被縮短,后端的服務正在無限延長,從而形成全新的價值鏈,處在這一鏈條上的每個企業都將迎來新變化所帶來的新商機。
現狀還需理性認清
當然,在變革所帶來的大好機遇下,我們也應冷靜地認清自身的不足。
首當其沖的便是人才瓶頸。“中國制造2025”是一項國家級的宏觀戰略規劃,這幅藍圖看上去不勝美好,但是要實現它首先必須依靠各種人才共同努力,既需要高端的戰略設計人才,也需要把戰略思想轉變成現實的基層人才,將規劃落地到每一條生產線和服務端。然而,國內車企在優秀人才的選拔和儲備上還不夠科學合理。其中,薪酬待遇低是造成基層專業人才稀缺的關鍵因素之一。
“985高?!钡钠噷I研究生在某民營自主品牌車企的新入職月薪約為5000~5500元,“985高校”的本科生月薪約為4000元,整體收入偏低。因此,許多汽車專業的高材生寧愿選擇為薪酬更高的外資企業服務,甚至奔赴海外工作,這一現象造成中國自己的汽車專業人才大量流失。這將導致“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的各個實施細節由于缺少合適的人才而難以準確地執行到位,對中國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其次,相比德國的“工業4.0”,我國在工業制造中的大多數企業還屬于粗放式發展,集中在價值鏈的中低端,總體技術含量不高,體量大卻不夠精。不僅如此,與老牌工業強國相比,我們在智能制造生產上的差距還相當大。我國工信部部長苗圩曾經表示,我國高端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高檔數控系統、工業應用軟件等市場份額還不到5%。
此外,我國的工業“四基”: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元器件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基礎技術,還存在著短板?!爸袊圃?025”的戰略發展還存在制造技術上的先天不足。
簡而言之,從技術大趨勢來講,由“中國制造2025”引發的科技革命帶來的產業變革,以及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將引起制造理念、技術體系、價值鏈發生重大的變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于每個車企來說,這是一次重要的“再生”機會,只能前進,不能后退。正如東風汽車副總經理劉衛東在接受“汽車財經全媒體”采訪時所言:“我們要去挑戰,去迎接這種變革。在目前的車市增速放緩以后,正在形成這種倒逼的機制,所以,我們必須去創新?!?/p>
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
“互聯網的沖擊讓產業結構、市場模式、消費領域都在震蕩中巨變。這是個美好的時代,有無限多的可能,無限多的機遇擺在我們的面前。”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
“智能化和電動化是擺在中國汽車工業面前的兩個巨大機會。汽車作為第五塊屏的時代即將來臨。智能化不僅將為汽車增加新的發展脈絡,帶來巨大的增值服務想象空間,還將引發商業模式的變革?!?/p>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機械;新時期;展望
中圖分類號:TP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2-0026-01
1 信息化技術與機械發展相輔相成
1.1 信息化技g的騰飛離不開機械發展
在機械工業歷經16世紀至20世紀的發展后,直至其能夠滿足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提出的兩個設想之后,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才被制造出來。隨著幾十年機械制造的發展,計算機從電子管數字機發展到大規模集成電路機,從占地幾百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到掌上電腦、智能手機,從每秒幾千次的計算速度到幾十億次每秒的計算機。若沒有機械工藝的突破,是達不到現有的信息化技術水平的。
1.2 信息化技術反向推動機械發展
信息化技術的誕生,不僅方便了人類之間的交流,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最重要的是信息化反向推動了機械工業的發展。在專業化計算機的幫助下,機械零件能在電腦上完成模型設計,之后通過自動機器人得到無比精確的制作,整個制造過程安全且高效。不僅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還能合理利用現有資源的前提下達到預定的生產目標。
2 信息化技術推動機械產業的發展
2.1 信息化技術誕生自動化生產工廠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自動化儀表與硬件的開發,微計算機的問世,促使生產過程自動化進入了新的高水平階段。尤其是微型計算機的出現以及現代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使自動化工廠達到一個全新的時代。當前自動化工廠已經進入信息時代,進入了所謂計算機集成過程控制系統的新世紀。它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對整個企業工廠的生產運作過程進行綜合生產管理及精準只能控制,包括生產計劃調度、市場營銷、原材料的選擇購買、產品的分配、成本管理控制,以及工藝過程的控制、優化和管理等全過程智能化信息化。
當前,智能化工廠概念即工業4.0技術風靡全球,工業4.0其實就是智能工廠實現智能制造的過程,憑借高效的大數據支撐的專家系統,以及由計算機編程的熟練機械制造過程的多關節柔性機器人、機械手在各個工廠應用,使得智能工廠在全世界每個角落逐漸建成。在當前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車間中,操作的工人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效率高、模塊化的智能機器人。由此可見,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智能化工廠使得機械制造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跨越式發展。
2.2 信息化技術下3D打印誕生
3D打印技術就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層層疊加立體成型技術,所以也叫增材制造技術。3D打印機是基于快速成型技術,利用計算機優秀的建模特點以及卓越的模擬仿真、分析計算能力等現代信息化技術,將其數字化模型文件導入打印機中,使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它依托計算機構圖,改進傳統的文本打印機,實現物體的三維打印,突破了傳統機械工藝技術。
同時,3D打印技術還促發了網絡化制造,網絡化制造系統是企業在網絡化制造模式和方法的指導下,在網絡化制造集成平臺和軟件工具的支持下,結合企業具體的業務需求,設計和實施的基于網絡的制造系統。因此網絡化制造能在3D打印下,制造出企業個性化的定制產品,并且能夠在遠程操作,極大的便捷了企業的訂單制造過程。
當前,3D打印技術能否顛覆制造業,能給制造業帶來顛覆性的革命嗎?個人看來,3D打印的新趨勢在于個人化,他的力量不在于顛覆一個行業,而是顛覆人們創造東西的能力。它并不能替代現在傳統制造業的工業工藝。因為它有它的缺點:比如材料強度差,產出效率底,生產精度底等等,但是它能夠很好的制作設計原型,大大幫助人們設計方法。
2.3 信息化技術在汽車制造企業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帶動制造業信息化不斷邁上新臺階,推動我國制造業持續發展。機械制造業,尤其是汽車制造業由于物料品種規格多,生產不連續,生產制造過程復雜,所以機械制造業的管理比其他制造業復雜。和其他行業相比,汽車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復雜程度高、涉及范圍更廣,但由于信息化水平直接關乎企業的管理、生產、成本、效率等各個環節,最終全面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因此汽車制造業在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應用下,將生產工廠轉變為一個信息化制造環境,實現設備、產品、人協調互動的自動化生產。
汽車制造中的制造工藝包括沖壓、焊接、涂裝、總裝的四大汽車制造工藝,這些工藝的物理設備即生產的機器,將它們的啟停等正常運行生產的動作信號,在信息化技術的環境中,通過計算、通信、控制、遠程協調和自治等五大功能使機器的運行實現自動化信息化生產,從而實現虛擬網絡世界與現實物理世界的聯系,促進了生產線的自動化、數字化生產。高效、精確、高柔性化的自動化、信息化技術由此進入了汽車制造業的視線并受到了重視與利用。
大型的汽車整車制造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均不同程度地應用了產品研發和企業管理領域的信息技術,信息化建設已經給這些企業帶來了明顯的效益。利用數字化設計、分析和管理,更準確科學地指導員工進行操作,大幅提高了汽車制造的工藝設計能力和效率。并且,數字化分析更為精準巧妙,避免了傳統制造工藝浪費材料的現象,更為環保節約,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動力。
3 結語
高中信息技術是信息化技術的基石,而物理知識則是機械制造的理論依據。隨著各個學科的聯系日益緊密,信息化技術對機械發展的影響也很深遠。因此,作為新時期的高中生,學好各學科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同時清醒的認識自己、挖掘自身的興趣愛好。對待學習保持一顆謙卑的求知的心,時時刻刻關注信息化技術領域,并將其更好地運用于機械發展中,應用于日常生活中。
參考文獻:
[1]范玉順.網絡化制造系統及其應用實踐.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關鍵詞】汽車行業 涂裝輸送線 設計
涂裝技術是汽車生產與制造的重要工藝,隨著汽車制造業水平的不斷提升,涂裝工藝也得到不斷的優化與革新,技術更為純熟,涂裝質量更高。目前,起著制造業在生產與加工汽車時,實施大批量生產模式,對涂裝的要求更高,要實現自動化涂裝才能滿足要求,是決定涂裝質量的關鍵因素。作為汽車生產的重要環節,涂裝生產線的投資額也相對較高,注重提高涂裝輸送線的合理化設計是關鍵。
1涂裝工藝概述
涂裝是機械類產品生產與加工工藝中的一個流程,旨在防止機械產品外層出現生銹或腐蝕的現象,通過涂裝來隔斷空氣,達到防生銹、防腐蝕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涂裝是一項系統性的項目,包含諸多工序和流程,涂裝前期涂裝對象表面的處理工作、涂布、干燥,對涂料的要求也非常高,應根據涂裝對象的材料和性質進行涂料的選擇,選擇穩定性強、質量高的涂料。涂裝工藝的應用,能起到保護、裝飾等功能,可防止機械設備表面被腐蝕、破壞,同時選擇色彩漂亮的涂料也能起到美化和裝飾性的效果[1]。
2現代汽車涂裝工藝中的智能輸送設備
隨著現代汽車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涂裝工藝也在不斷得到完善與革新,新時代智能化輸送設備的出現,為汽車涂裝工藝的開展提供條件。智能輸送設備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通過自動化技術進行輸送機的控制與操作。根據相關指令,輸送設備能夠按照提供好的線路進行汽車的輸送,并以恒速或變速的形式將汽車運送到各個工位,支撐涂裝的流水線作業?,F代智能化的汽車涂裝輸送設備已經成為工廠的支撐,是涂裝工藝中不可或缺的技術與元素。智能化輸送設備在具備輸送功能的同時,也具有起重、貯存、組織等功能,功能強大,可為汽車的生產與加工提供支撐。涂裝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包含諸多的子系統,而輸送系統又存在于每個子系統中,及時將汽車運送到下一個操作點,我們以涂裝的前處理線的輸送流程進行設計,常見的智能輸送設備以自行小車懸掛輸送系統為主,在汽車制造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3現代汽車涂裝輸送線設計
為了對汽車涂裝輸送線設計進行探究,本文以自行小車懸掛輸送系統操作為主,為后續汽車涂裝工作的開展提供建設性意見。自行小車懸掛運輸送系統,是現代制造業生產與加工的寵兒,在涂裝工藝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運用信息技術、智能系統對自行小車PLC的控制,來進行輸送軌跡的變化,通過編制輸送程序來控制小車,完成對物料的推送與運輸工作。當到達指定操作點時,自行小車要執行計算機的指令,以達到自動化操作的目的。小車的輸送系統是利用積木排列的形式與結構運行,包含很多部件,軌道、牽引車、承載車、環鏈葫蘆、滑觸線、隨機控制箱、傳感器、中央控制系統、吊具和分(合)流道岔及升降裝置等[2]。
3.1 設定參數
在整個輸送過程中,設置13個操作點,在操作點主要完成進槽、停滯和出槽的操作,包含上下各1個件點。其中輸送線路的總長度為232m,直行軌道長度為215m,彎曲運輸軌道為17m。通過了解,涂裝工藝實施過程中,彎曲軌道的半徑為2m,在運輸岔道處的彎曲軌道的半徑為1m。
3.2 確定自行小車的數量
自行小車的數量應進行計算得出,根據生產節拍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大都會選擇最長的生產節拍,生產節拍 =全年工作天數 ×每天工作小時數 ×60 年產量,最終得出6.7min/臺,然后根據公式 [3]計算出小車的數量。在該公式中, 代表著時間和, 代表著所運行路程的總長度, 代表著小車的前進速度,而 則代表著生產節拍[4]。
3.3 確定小車的負載量
在涂裝輸送線運行的過程中,對小車負載量的控制也至關重要,重量主要包含2個方面,分別表現為吊具自身的重量和器件的重量,都要計算到小車的負載量上。一般情況下,器件的重量不會超過1噸,在涂裝處理前,器件在出槽時會受到液體的影響而產生阻力,將其也要涵蓋其中。吊具本身的重量為1kg,二者的總重量則為自行小車的負載量,合計為2噸。通過對小車負載量的計算,可以選用四車型自行小車。
3.4 輸送線的設計
智能化輸送系統的構成,除了輸送設備以外,還要具備相應的控制技術,PLC成為重要選擇,借助PLC技術對涂裝輸送線線路進行合理的操作與處理工作,PLC要將驅動信號傳遞給執行部門,執行部門通過指令來指揮小車的運行軌跡。諸多小車的運行要設置地面總控制主機CPU,然后在每個小車上安裝個體主機CPU,通過總CPU來掌控小車上的個體主機,操作與控制更為輕松、便捷。CPU負責處理來自各個方面的信號,通過傳感器獲取信號和信息,接收到信號后,做出反應與指令,將指令到每個小車上的PLC,由PLC來對小車進行驅使。
4 結語
綜上所述,輸送線設計是涂裝生產工藝的重要內容,在整個涂裝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強化對涂裝輸送線的設計是關鍵。涂裝輸送線設計工作的開展,應從自行小車的輸送原理、涂裝前的相關工藝細節等進行控制,形成統一、協調性的涂裝輸送線路,將白車由焊接、裝備車間運輸到涂裝車間的過程,是涂裝開始前的一個重要流程,為涂裝工作提供輔助,影響著涂裝工藝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聶宗瑤,陳彬,朱正國,張磊.轎車涂裝輸送線控制網絡設計[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5,01(09):23-24.
[2]聶宗瑤,陳彬,朱正國,張磊.轎車涂裝輸送線控制網絡設計[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5,01(07):28-35.
行業信息化
應用創新企業
2012年度中國
行業信息化
最佳產品獎
(PATEO ·上海博泰)
博泰悅臻從事智能化車載信息服務系統研發、制造并提供服務,致力于協同國內汽車制造商、網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等多方資源,共同打造以現代網絡化汽車生活服務為核心的跨平臺體系。
上海博泰悅臻電子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泰悅臻”)主要從事車載智能終端和相關服務平臺的研發和系統集成,以及產品與服務的銷售。
車載信息化,就是基于傳統的汽車電子將移動通信和移動互聯網相結合。它是利用最先進的3G和移動互聯網技術,使車輛和集成服務器、互聯網之間實時交互,為車主打造基于互聯網的電子服務?,F在正在發生汽車行業第三次的變革:隨著3G技術、移動通信、互聯網的普及,汽車電子整合和集成了GPS導航、3G移動通信、互聯網云計算、呼叫中心、數據中心等多項技術,實現車與人的信息交互成為現實,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打造出各種各樣的服務,如安防救援類、娛樂通信類、導航資訊類等。開車就不只是簡單的代步了。
博泰悅臻是一家從事智能化車載信息服務系統研發、制造并提供服務的新型技術型企業。博泰悅臻致力于協同國內汽車制造商、網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等多方資源,共同打造以現代網絡化汽車生活服務為核心的跨平臺體系。
博泰悅臻主營業務是開發一系列車載硬件產品,提供基于Android的軟件信息平臺,并在這個平臺上提供運營服務。終端操作系統是基于Android平臺和LinuxBSP為基礎架構的二次開發,使用云計算和云服務。
博泰悅臻從2009年開始大力發展軟件、硬件、平臺,目前已經實現軟件硬件開發、運營和呼叫中心、銷售質保售后一條龍服務。博泰悅臻擁有員工近400人,生產全部外包,研發人員占60%。上海是硬件研發、銷售和運營中心,北京是平臺研發中心,南京是終端軟件中心,深圳是后裝產品銷售公司。博泰悅臻推出上汽榮威350inkanet產品、一汽B50車載系統,用于一汽奧迪,一汽解放J6,上汽榮威550、MG6等車輛,并同奔馳、寶馬、起亞、現代有深度合作。
博泰悅臻致力于整合、發現、定位消費者需求,到為消費者創造需求,致力于打造、整合車載、互聯網、手機三個部分的以汽車生活服務為核心的跨平臺體系。
博泰悅臻是在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指導下應運而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獲得上海市高新成果轉化認定,是國家863計劃、核高基項目、GENIVI的成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