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關于生態環境的問題

      關于生態環境的問題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生態環境的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于生態環境的問題

      關于生態環境的問題范文第1篇

      關鍵詞: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12-0179-02

      城市化是21世紀世界發展的三大趨勢(另外兩大趨勢為信息化和全球化)之一。目前,我國正處在城市化中期加速發展階段,我國城鎮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城市化的水平和質量明顯提高,城市化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現象。預計在未來15―20年內,伴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城鎮人口和城鎮數量將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0%以上。伴隨而來的是越來越嚴重的城市環境問題,如果任其發展,必將對我國城市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一、我國城市生態環境現狀

      空氣質量明顯下降。《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污染狀況十分嚴重,經過近幾年的治理,城市的污染狀況有所好轉,但總體上依然嚴重,全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到2001年底僅占1/3。其中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在3-248微克/米3之間,全國平均值為66微克/米3。52.3%的北方城市和37.5%的南方城市平均值超過國家二級標準(60微克/米3)。氮氧化物年均值濃度在4-140微克/米3之間,全國平均值為45微克/米3。總懸浮顆粒物年均值濃度在32~741微克/米3之間,全國年平均值為291微克/米3。

      城市缺水情況嚴重,水資源污染問題突出。全國約有333個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全國城市供水30%源于地下水,北方城市達89%,近20個城市地下水水質惡化。2005年,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或面狀污染,局部地區地下水水質指數嚴重超標。在城市地區表現突出的是城市缺水和水污染。大量城市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域,全國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環境普遍惡化,近50%重點城鎮的集中飲用水水源不符合取水標準,其中水源受污染比較嚴重的城市有98個,主要分布在“三河三湖”流域。水源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一些水源被迫停止使用,從而導致或加劇城市缺水,而尋找和建設新水源又需要耗費巨額投資;水源污染的間接后果是影響供水水質,進而損害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這一點尚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垃圾已經成為城市新“腫瘤”。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醫療垃圾、城市污水處理廠固體沉淀物、工業生產廢渣等固體廢棄物的總稱。它是城市化進程中的副產品,其增長趨勢與城市化率成正比。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字顯示,1999―2005年,我國的城市化率逐年遞增。與此同時,城市垃圾也急劇增加。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歷年公布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1999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7.84億噸,2000年為8.16億噸,2001年為8.87億噸,2002年為9.45億噸,2003年為10.04億噸,2004年為12.00億噸,2005年為13.4億噸。目前,我國668座城市中,2/3已經被垃圾包圍。近年來,我國為解決垃圾圍城的困窘,不斷加快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垃圾處理現狀仍不容樂觀。

      二、國內城市環境問題原因分析

      公民環保意識不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的《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2006)》表明,公眾的環保意識總體得分為57.05分,環保行為得分為55.17分,環保滿意度得分為60.20分。這表明公眾的環保意識總體水平不高,環保參與度也還很低,環保滿意度情況則表現一般。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公眾的環保行為受到環保意識和環保滿意度兩個方面的影響。環保意識越高的公眾,環保行為的參與度也越積極;環保滿意度越高的公眾,環保行為的參與度也越高;而其中環保意識對于環保行為的影響表現得更為明顯。

      城市化的導向失誤。城市化本來應當是和工業化齊頭并進,相互促進的發展過程,但在我國的特定條件下,政府主導了經濟增長,也相應地主導了城市化的進程。改革開放之前,我國曾經長期人為抑制城市化的發展,改革開放之后開始逐步推進城市化,但在具體政策上又搖擺不定。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之前,有不少人提出小城鎮應當是我國城市化發展的重點,政府為此對農民采取了“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政策。因而當時的小城鎮建設具有急功近利的色彩,而不是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后水到渠成的發展結果,導致小城鎮在一定程度上呈現高速度、低質量的發展。另一方面,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各地政府不遺余力地推進城市化的發展,又使得部分大中城市的發展速度過于超前,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在經濟、社會、資源、環境條件還不完全具備的時候,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我國的城市化已經在20多年里走了發達國家100多年走過的路,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相應的環境問題。

      環境管理體制改革滯后。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環境管理體制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總體上沒有取得很大的進展。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公眾和民間組織(以NGO為代表)基本上被隔絕在環境管理之外,缺乏暢通的訴求渠道,對于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城市環境事務很少有發言權。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重污染或具有重大生態影響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始終被環保部門以保密為由不予公開,令人難以理解。二是政府部門的管理體制不順。目前,管理主要由環保部門負責,但是建設部門和水務管理部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具體做法各地有所區別。由于多個部門聯合行使城市環境管理的權力,在很多場合下是都負責,也都不負責,相互踢皮球。

      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壓力增大。這方面最主要的問題是機動車帶來的污染。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第四大生產國和第三大消費國,由于經濟的長期持續高速增長,汽車正越來越快地進入居民家庭,1999年我國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汽車僅0.34輛,到2004年已達2.2輛,到2005年6月份更是達到了3.2輛,增速極其驚人。

      三、我國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轉變環境保護執法理念。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健全的法律體系和運作方式,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對環境保護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新形勢下,依法做好環境管理工作,必須進行相應的轉變,具體應做到四個延伸和六個轉變。四個延伸,即由污染防治向生態保護延伸;由防治大中型企業污染向防治各類小企業、小攤點污染延伸;由重點治理第二產業向第一、第三產業延伸;由城市綜合整治向農村環境治理、保護延伸。六個轉變,即由就環保抓環保的習慣定式,向建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轉變,努力促進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由單純污染防治向優化投資環境與營造生態環境新優勢轉變,自我加壓,拓寬環保責任領域;由分散的點源治理向區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和依靠產業結構的調整轉變;由行政手段為主向運用法律手段,輔以必要的行政、經濟、技術等綜合手段轉變,提高環境管理水平;城市環保事業由過去政府包辦、直接管理向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按經濟規律發展環保事業轉變;由單要素的管理向多要素、全系統的綜合管理轉變。

      關于生態環境的問題范文第2篇

      一、我市當前突出的三類農業環境問題

      1、現代化農業生產帶來的各類污染。

      我市化肥、農藥的施用成為提高土地產出水平的重要途徑。據2008年統計,全市化肥施用量為519946噸,農藥有效含量使用量1532.23噸,作物病蟲害發生面積為2977.07萬畝次,遠遠超過安全上限。此外,化肥、農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還通過農田徑流造成了對水體的有機污染、富營養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由于我市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推進村種植業生產水平相對較高,此類污染十分嚴重。

      設施農業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劇。近20年來,農膜年使用量4733噸,其中地膜3096噸,使用面積47329公頃。農膜回收率僅為35%,此類污染在發達地區尤其嚴重。

      2、由于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滯后,造成人居環境污染。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規模迅速擴大。但在“新鎮、新村、新房”建設中,規劃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鎮只重視編制城鎮總體建設規劃,忽視了與土地、環境、產業發展等規劃的有機聯系,規劃之間缺位或不協調,農村聚居點則缺少規劃,使城鎮和農村聚居點或者沿公路發展,形成馬路和帶狀集鎮,或者與工業區混雜。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生活污染物則因為基礎設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邊環境中,造成嚴重的“臟亂差”現象。每年產生的農村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農村生活污水幾乎全部直排,使農村聚居點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農村現代化進程較快的地區,這種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落后于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水平的現象并沒有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對人群健康的威脅正在與曰俱增。

      3、鄉鎮企業和集約化養殖場布局不當、治理不夠,產生工業污染。

      農村工業化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間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受鄉村自然經濟的深刻影響,這種工業化實際上是一種以低技術含量的粗放經營為特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反積聚效應的工業化,不僅造成污染治理困難,還導致直接污染的危害。目前,鄉鎮企業廢水COD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比率呈上升趨勢,而且鄉鎮企業布局不合理,污染物處理率也明顯低于工業污染物平均處理率。

      與鄉鎮企業存在類似污染問題的是,近些年來在人口密集地區尤其發達地區蓬勃發展起來的集約化畜禽養殖,其污染危害更加嚴重,不僅會帶來地表水的有機污染、富營養化污染、大氣的惡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糞便中所含病原體也對人群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

      另外,農村由于污水灌溉和堆置固體廢棄物,大量承載了工業污染的轉移,導致了土壤的重金屬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我市污灌面積已達2。余萬畝,約占總灌溉面積的10%。

      二、我市農業環境污染的本質和成因

      1、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加之農村現代化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的特點,導致目前的我市環境管理體系及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難以應對污染問題。

      2、財政渠道的資金來源不夠,導致污染治理不力。

      3、扶持措施不力,導致農村污染治理的市場化機制難以建立;治理模式不適,導致農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4、農村的環境保護長期受到忽視,農業環保政策、機構、人員以及基礎設施均供給不足。

      三、我市新農村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

      1、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基本制度體系

      目前我國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因此,應從環境立法的角度入手,制訂農業生產、污染物排放與控制等方面的環境標準,規定各級政府和環保、農業等相關部門的環境法律責任;其次,要對農村環境建設和污染治理提供政策扶持,在征地、用地、稅收等各方面給予優惠,建立有效的公共服務投入與收費機制;第三,要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環境法律制度應用于農村環境保護,如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保“三同時”制度、排污收費制度等,以加強預防性環境管理,強化管理環境的經濟手段。

      2、突出農村環境保護規劃的先導作用

      將農村環境保護體現在國家和地方的有關計劃和規劃中。在地方規劃中應堅持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縣域環境保護規劃的重點內容應是環境功能區劃和環境保護控制性規劃,有條件的應編制縣域環境容量規劃。通過編制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規劃、工業園和畜牧園區規劃,逐步實現人居環境和生產環境的分離。按照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的原則,注重區域環境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協調。

      3、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和農業科技推廣模式

      解決農村面源污染的根本途徑是改變現有的農業生產方式。首先,要大力倡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生態農業是農業循環經濟的主要表現形式,各縣市區要因地制宜發展各種合理、高效、協同、循環的生態農業模式,通過發展生態農業調整優化農業增長方式,避免農藥、化肥帶來的面源污染,達到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其次,要加強綠色農業栽培等實用技術的研究和農村推廣體系的重建,在農藥、化肥禁止使用方面加強國家的強制性。

      4、加強農村污染治理的集中化和市場化導向

      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理等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要滿足最小經濟規模條件,一般聚居點的人數要達到500人以上,因此,一方面要在規劃引導人口適當集中的基礎上,相應引導鄉鎮工業、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的園區集中,使人居生活環境污染和工業、畜禽養殖業污染的集中治理變為可行。

      關于生態環境的問題范文第3篇

      >>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及對策 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法制思考 贛州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對策研究 脆弱生態環境視野下居住空間形態研究 和諧視野下加強和改進礦產區生態環境評估的思考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研究 新形勢下甘肅生態環境與法治建設的討論 農村生態環境的法律保障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甘肅農村生態環境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探討 河北生態環境法治建設的思考 淺談農村生態環境存在問題及保護對策 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及措施淺析 現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問題探討 農村能源與生態環境問題探討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問題淺析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研究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探究 審計視角下的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探析 金融效率視角下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優化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06-05-30.

      [6]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5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EB/OL].http:// /plan/zkgh/05high/,2006-07-27.

      [7] 丘國堂.關于健全農村環境法制,加強農村環境法治建設問題的研究[C].2007 年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2007:12-15.

      [8] 聶國卿.中國轉型時期環境治理的經濟分析[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06.

      [9] 王存學,駱友生.中國農業經濟法律基本問題[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0] 周珂,王權典.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環境法制創新的理論闡釋與實踐前瞻[C].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2003.

      關于生態環境的問題范文第4篇

      >> 基于本地生態足跡的湖南省生態環境壓力分析 湖南省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問題初探 公眾生態意識的價值及培育路徑 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的湖南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政策分析 湖南省常德市:精心打造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活動載體 湖南省經濟增長質量的測度及分析 當代資本主義生態環境危機的內在文化價值觀根源 民生新聞受眾生態環境分析 湖南省不同企業動態規模效益的比較分析研究 河北省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調查分析及對策建議 幾種生態環境治理模式的比較分析 湖南省推行環境責任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民初湖南省憲自治的價值 湖南省創業的服務環境研究 湖南省農業用水收費現狀及分析 湖南省耕地資源時空變化及預測分析 城市生態環境治理中的公眾參與研究 農村生態環境治理中的公眾參與 論湖南省環境地質 湖南省音樂聯考歷年試卷結構及題型的現狀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009-10-22.

      [6]中國環境意識項目辦.2007年中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J].世界環境,2008,(2):72-77.

      [7]郗小林,樊立宏,鄧雪明.中國公眾環境意識狀況――公眾調查結果剖析[J].中國軟科學,1998,(9):24-30.

      [8]洪大用.中國城市居民的環境意識[J].江蘇社會科學,2005,(1):132-127.

      [9]閆國東,康建成,謝小進等.中國公眾環境意識的變化趨勢[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10):55-60.

      [10]申秀英,劉沛林.層次分析法的城市公眾環境意識提升對策研究[J].求索,2006,(7):51-54.

      [11]曹世雄,陳軍,陳莉等.關于我國國民環境的態度調查[J].生態學報,2008,28(2):735-741.

      [12]呂君,陳田,劉麗梅.旅游者環境意識的調查與分析[J].地理研究,2009,(1):259-270.

      [13]朱啟榛.一個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關于農民環境意識的調查與思考[J].調研世界,2001,(1):28-31.

      [14]宋言奇.發達地區農民環境意識調查分析――以蘇州市714個樣本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10,(1):53-73.

      [15]張維梅,郎麗瓊.湖南省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J].特區經濟,2007,(11):194-195.

      [16]曹珍,譚夢玲.湘江(長沙段)環境調查報告[J].河南化工,2010,(1):29-30.

      [17]盧莎,石昌智,高栗等.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調查與對策――以長沙為例[J].環境教育,2011,(4):40-43.

      [18]楚芳芳,黃順江.長沙市城區人居環境滿意度調查與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1,(4):95-101.

      關于生態環境的問題范文第5篇

      關鍵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生態環境;工作機制

      一、當前唐山市生態環保領域犯罪問題基本情況

      唐山市是一個重工業城市,轄區內鋼鐵、水泥、礦產開發、陶瓷等企業眾多,這些企業既是利稅支柱,同時也是主要的污染源,給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帶來了巨大壓力。2013年以來唐山市檢察機關辦理的生態環境資源領域犯罪案件中,提起公訴164件304人,已作出生效判決119件247人,其中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78件125人,占生效判決人數的50%,被判處緩刑35件56人,占生效判決人數的23%,輕緩刑判決率為73%,被判處罰金案件71件,僅占生效判決案件總數的60%。經深入調研發現,此類犯罪主要集中在非法采礦和污染環境兩類,非法采礦行為具有資源優勢、收益高、獲利快的特點。非法排污行為,達標排放需建設治污設備,不但前期投入大,而且運行成本非常高,相比超標排放,違法犯罪成本卻很低,即使被判處刑罰,也遠遠低于其犯罪收益,不足以震懾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巨大的利潤差異促使相當數量的企業和個人抱著僥幸心理,不斷以身試法,生態環境飽受戕害。現實中,生態環境犯罪案發前期通常具有隱蔽性、不易察覺性,這與現行刑事法律規范關于環境處罰僅處罰實害犯而忽略危險犯的特征是相一致的。但生態環境犯罪所造成的損害結果比較嚴重,且具有恢復性困難的特點。例如,唐山市檢察機關辦理的李某非法占用農用地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將耕地用于非法挖取沙石料進行銷售獲利,造成被占用耕地植被被嚴重破壞,不能作為耕地繼續使用。在辦理此類案件時,往往我們更注重犯罪嫌疑人的行為是否符合犯罪構成要件,應否追究其刑事責任,往往忽略如何能防止此類案件的發生,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后果如何能夠得到有效的預防和修復欠缺考慮。為了既能有效打擊犯罪又能兼顧環境資源保護,嘗試將恢復性司法理念引入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實踐,按照“理念引領、實踐探索、穩步推進”的基本思路,積極開展對部分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在及時打擊犯罪的同時,要求犯罪分子依法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恢復原狀或者修復環境、賠償損失,努力實現辦一個案件、恢復一片青山、清澈一片綠水、凈化一片藍天、修復一片生態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市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5件8人,提起公訴26件48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5件25人,所提附帶民事訴訟均勝訴,涉案金額5700余萬元,部分案件現已依法賠償到位40多萬元,修復遭到破壞的水域面積1萬余畝,實現了懲罰犯罪與保護生態環境雙贏,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二、檢察機關在環境保護檢察工作模式上的探索

      探索實踐中,針對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工作的特殊性,在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過程中,嘗試開展“2+1”工作模式。“2+1”中的“2”是指兩個前置程序。一是前置督促民事程序。在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前,依法以督促或者支持法律規定的機關或有關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如果單位仍未提起,檢察機關才能代表國家或集體提訟,以此激發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能動性和被害者行使權利的積極性,有效節約司法資源。例如,在辦理唐山市某區劉某某等非法采礦案過程中,檢察人員先行走訪區國土局,向其發出督促意見書,建議其對被告人提起民事訴訟,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二是前置民事調解程序。在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前,先行對民事部分進行調解,積極促成犯罪嫌疑人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或集體達成修復賠償協議,促使犯罪嫌疑人及時修復被破壞的生態環境,減輕司法辦案壓力。“2+1”中的“1”是指刑事量刑建議與民事賠償訴訟請求合一。在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時,對尚未達成修復賠償協議或已經達成修復賠償協議但尚未履行義務的,在審判階段,協同法院共同促使其履行修復賠償義務,并提出酌定從輕刑事處罰的量刑建議。對損害國家集體利益的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在履行完前置程序后,果斷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提出民事賠償訴訟請求。近年來,采用該工作模式共建議行政機關及時采取措施處置污染防止損害擴大案件5件,督促行政機關提起民事訴訟2件,檢察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5件25人,提出的民事賠償訴訟請求全部得到法院的支持,量刑建議全部被法院采納,有2件案件全額賠償到位。例如,豐潤區朱某某等人非法傾倒鹽酸廢液污染環境案,政府為有效控制污染,及時對涉案企業廢酸液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共支出清理費用60余萬元。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朱某等人賠償國家經濟損失60.8135萬元。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在依法追究被告人朱某等人污染環境罪刑事責任的同時,判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單位賠償20.4265萬元,朱某等人當庭服判并交納了賠償金,法院收到賠償款后轉交檢察機關上交國庫,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三、實踐中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

      懲治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涉及行政執法、刑事偵查、批捕、定罪處罰等諸多部門職責,為了強化工作目標,突出集中整治,唐山市檢察機關積極響應上級部署,通過建立內部機制、強化外部協作,不斷提高訴訟質效,進一步保障打擊力度。一是建立常態化的線索發現與移交機制。案管部門把好第一道線索“進口關”,環檢、民行、公訴部門做好協調,認真分析研判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點對事實證據、法律依據、社會效果等問題進行研究論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制定防控預案,刑事犯罪的指控由公訴部門負責,民事方面由民行部門負責,共同出庭參加訴訟。上述朱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中,國家共支出清理費用60余萬元。案管部門發現線索后第一時間向環檢、公訴、民行等部門通報,環檢部門協調民行、公訴部門共同審查研究案件,認為有必要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經督促相關行政部門提起民事訴訟未果后,該院代表國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20余萬元。二是與多方主體會簽文件,形成共識。唐山市院與市公安局、法院、環保局會簽了《關于辦理環境污染案件有關問題的規定》,建立起唐山市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的偵捕訴銜接機制,形成打擊該類犯罪的新常態。豐潤區院與區公安局、環保局、國土資源局、水務局四家單位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依法行政、嚴厲查處破壞環境資源案件的若干規定》,達成共識,強化對生態環境資源的綜合司法保護。三是與公安、環保部門建立協作配合機制。充分借助環保部門在專業技術、設備等方面的優勢,協助收集與訴訟相關的環境監測、化驗、鑒定、評估等資料或數據,查明案件事實,提高檢察機關提起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效率。公安機關在立案偵查階段,除全面搜集固定刑事證據外,還要特別注意收集與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相關的證據,以保證有足夠的證據支持附帶民事訴訟請求。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工作展望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毛茸茸bbw亚洲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