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物實驗室管理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生物實驗室;管理;實驗;規范;制度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教學對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實驗具備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養學生動腦、啟迪思維、開發潛能的作用。實驗室是初中生物課教學的重要資源之一。加強實驗室管理,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全面服務,是初中生物課教學體系建設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因此,初中生物實驗室的管理應更加嚴格、細致和周密。
一、勤服務,抓落實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許多概念和原理的得出來源于嚴謹的科學實驗,一旦在某方面有了新的觀點又會采用實驗的方法去探究。由此可見,實驗在整個生物領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人認為生物實驗員應該本著“我的實驗室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識,堅持每節課都到實驗室指導。一是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二是要讓學生空手而來滿載而歸,真正從實驗中獲得知識。在課堂上,一旦發現學生操作不當,我們應該及時糾正,幫助他從第一次使用顯微鏡開始就是規范操作。發現學生遇到難題或者困惑時,要能夠及時伸出援手。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學習人類內在的各種素質。本人覺得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這符合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二、上規范,強管理
針對實驗室管理無章的情況,本人想到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于是制定了一套管理方案:
首先,座位固定化。初一年和高一年的新生第一次進實驗室本人就要求任課老師上好第一堂課――學習實驗室守則,并規定:學生的座位就按第一次坐的固定下來。學生跟自己的座位及其周圍的財產是綁定的,以后你座位上的玻璃器皿、水龍頭之類的東西不管是你損壞的,還是別人損壞的,都由你來賠償。這樣學生不但自己會愛護自己“轄區”內的財產,還能避免別人的刻意損壞。而且即使丟了什么東西,也能追究到個人。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責任到人,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因為我發現初中學生常有制造“課桌文化”的癖好,半個學期下來,整張課桌里里外外都面目全非了。在每次實驗結束后,我們一經發現就能夠及時處理,以免留下后遺癥。
其次,及時歸位,即儀器從哪里來回哪里去。為了減少實驗儀器的損壞,本人要求任課老師上課前先讓學生確認一下儀器設備是否齊全,之后在使用過程中,記得用完之后及時放回實驗桌前面的架子上,這樣既能讓學生們養成及時歸位的好習慣,又能避免因不慎撞翻試劑瓶而帶來的儀器損壞以及污染地板和桌面甚至人身傷害。另外,在上課的過程中,盡量減少學生離開座位的可能。因為有些學生自己不做實驗,喜歡跟別人湊熱鬧甚至發生口角,這樣也容易打翻儀器。
再次,衛生包干到人。從學生上第一節生物實驗課開始就強調,嚴禁帶零食和飲料進教室,但允許放在走廊。否則的話,一經發現就幫忙打掃教室。而且還強調,你帶來的垃圾請自覺帶走,或者隨手扔進垃圾桶里面,保持實驗室的衛生整潔。同樣的,實驗課上,你做實驗產生的垃圾也是先放廢物缸,下課后統一倒進垃圾桶,并用抹布及時擦凈桌面。
三、制度化,日常化
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開展科技活動的重要基地。實驗教學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理論教學,提高動手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實驗室功能能否正常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驗管理。
而日常中實驗室的工作是繁瑣的,包括實驗計劃總結、實驗通知單及使用記錄、日常衛生、平時準備實驗、興趣小組活動、賬冊、盤點表……
面對繁瑣的工作,本人開始將實驗室的管理統籌規劃,做到制度化、日常化。本人是這樣做的:開學初讓各年級的備課組長將本學期的實驗進度安排表交給本人,上實驗課要提前一周到辦公室填寫實驗通知單,以便本人及時做好實驗準備。同時,本人會將實驗室使用情況登記表、實驗儀器破損情況登記表和課外活動記錄表等掛在各個實驗室里,這樣只要有老師去用實驗室的話就能隨時登記。實驗課結束后還要及時填寫報告單。當然,每一節課上完(或者至少一個午別的課上完)之后還應該及時打掃整理實驗教室,包括實驗儀器的清洗和教室的保潔等。另外,我們學校每周二、四下午第三節都有勞動課,這樣我們可以組織學生打掃實驗室,保持實驗室的整潔美觀。
在賬冊的管理方面,要做到賬物卡的一致性。儀器設備、藥品等擺放要有序規范,試劑瓶能根據實驗的需求做到專瓶專用。有購入儀器設備等就及時入賬,每學期期末盤點一次破損情況并及時報損。之后根據本學期的工作情況及時做好工作小結,以便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難點,管理好實驗室直接影響了實驗課的教學質量。以上是本人擔任生物實驗員以來的一些心得體會,雖然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實驗室的運作井然有序,但本人深知自己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說生物競賽的組織輔導和研究性學習的規范落實等還有待加強。本人將不斷努力進取,多為學校培養一些生物精英,讓他們將來在社會上施展才華時有更多的資本。
【參考文獻】
[1]余文森,鄭金洲.新課程生物教與學.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佚名.初中生物實驗室的管理.《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校長)》,2007年06期.
[3]汪楊華.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生物實驗興趣.
[4]汪楊華.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生物實驗興趣.
關鍵詞:生物實驗;中學;實驗原理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6-018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122
生物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踐為基本研究方法的實驗科學,教師通過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課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生物學概念,獲得生物學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踐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把學生帶向生活、帶向社會、帶向自然,體現人與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在各種實驗活動中,學生可以自己去設計、操作、獨立思考,培養開拓創新的精神。因此,生物實驗教學對培養創新型人才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卻存在著對實驗教學認識不清、重視不夠的現象,具體如下:
一、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驗原理不清楚
例如,在《光合作用》一節中,有一個演示實驗為“檢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兩組實驗裝置的區別在于一個裝置中加了清水而另一個裝置中作為對照加的是氫氧化鈉溶液,此時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裝置中的二氧化碳氣體,造成植物周圍的環境中缺少二氧化碳。因為缺少了原料,所以植物即使在有光的條件下也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有一位生物教師在講這個實驗時,卻說出了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結果當然是解釋不通,學生們對這個實驗也是一頭霧水。作為一名生物教師對實驗的原理應了如指掌,才能準確地指導學生。教育主管部門也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加強考核管理制度。
(二)實驗設計不熟悉
例如,在《遺傳和變異現象》一節中,有一個活動叫做“個體間性狀的比較”,本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活動。課本中給出了8種性狀,學生先記錄自己分別屬于哪一種相對性狀,然后,教師請全體同學起立,并說出他本人的這8種性狀,當教師說到一種性狀時,和教師性狀不一樣的同學就坐下,以此類推,當教師說完這8種性狀時,班里全體同學都坐下了,以此說明性狀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存在的概率幾乎為零。通過這樣一個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很好地說明了問題。可是,有一位生物教師在處理這個活動時,卻對整個活動的設計不熟悉,讓全體學生一會起立,一會坐下,重復了幾次,卻沒有得出正確的結論。這個事例說明教師在備課時務必要認真,尤其是準備實驗時,每一步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三)實驗條件不具備
部分學校生物實驗室及儀器藥品配備不充足,造成了某些實驗無法順利進行,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積極創新,尋求實驗改進措施,變繁為簡,變難為易,提倡生物學實驗的低成本、低損耗和簡單易行。另外,還可使用可替代的器皿、廢舊材料,只要安全性沒有問題,不僅物盡其用,而且在替代設計中由于發揚學生的創造精神,把實驗室中的實驗變為生活中的實驗,更具有教育意義。
二、生物教師應充分利用生物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一)合作能力
生物實驗基本都是分小組來進行,小組成員之間有分工,有合作。例如,學生在做“驗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這個實驗時,每個小組就可以讓三名學生同時做實驗,一個人用銀邊翠為原料,第二個人用銀邊天竺葵為原料,第三個人用彩葉草為原料,三個對照實驗同時進行,另外由一名學生負責記錄。這樣大大節省了實驗的時間,而且實驗結果對比明顯,實驗效果非常好。像這樣的小組合作研究,每位學生都明確自己的任務,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各司其職,工作沒有重要與否,功勞沒有大小與否。在實驗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要互相協調,緊密配合,形成一個小的集體,學生想的是小集體的成功與否,而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成敗,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體會到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事情要大家精誠團結,發揮集體的力量才能達成。
(二)科學探究能力
初中生物學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通過探究實驗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具體包括:提出問題的能力(從日常生活、生產實際或學習中發現與生物學先關的問題,書面或口頭表述這些問題,描述已學科學知識與所發現問題的沖突所在);作出假設的能力(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制定計劃的能力(擬定探究計劃,列出所需要的材料與用具,選出控制變量,設計對照試驗);實施計劃的能力(進行觀察、調查和實驗,收集數據,評價數據的可靠性);得出結論的能力(描述現象,處理數據,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的能力(撰寫探究報告,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等。通過生物學探究實驗,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能主動地獲取生物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與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與價值觀。